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中醫基礎常識 >> 經絡穴位

足太陽膀胱經經穴:會陽穴(經絡穴位常識)

學穴位(wei) 2023-05-29 17:43:35

足太(tai)陽膀胱經經穴:會陽穴

穴位解析釋義

會陽穴別名利機穴。

1、會陽(yang)。會,會合(he)、交會也。陽(yang),陽(yang)氣(qi)(qi)(qi)也。該穴(xue)名(ming)(ming)意指膀(bang)胱經經氣(qi)(qi)(qi)由此(ci)(ci)會合(he)督脈陽(yang)氣(qi)(qi)(qi)。本穴(xue)物質為下髎穴(xue)傳(chuan)來的地部剩余經水(shui),其量也小(xiao),至(zhi)本穴(xue)后(hou)吸(xi)熱氣(qi)(qi)(qi)化(hua)為天部之氣(qi)(qi)(qi),此(ci)(ci)氣(qi)(qi)(qi)與督脈外傳(chuan)的陽(yang)氣(qi)(qi)(qi)會合(he)后(hou)循膀(bang)胱經散熱下行,穴(xue)內氣(qi)(qi)(qi)血的變化(hua)特點是(shi)天部的陽(yang)氣(qi)(qi)(qi)相會,故名(ming)(ming)。

會陽穴,屬(shu)足太陽膀胱(guang)經(jing)。會指交會,陽為陰之(zhi)對,此穴屬(shu)陽脈(mo)(足太陽),又與陽脈(mo)之(zhi)海的督脈(mo)相交,故稱會陽。

會(hui),指(zhi)會(hui)合。本穴為足太(tai)陽(yang)(yang)經與督脈兩條陽(yang)(yang)經交會(hui)穴,并與會(hui)陰穴相(xiang)對應(ying),故名會(hui)陽(yang)(yang)。

會(hui),有會(hui)合(he)之(zhi)義(yi)(yi)。陽(yang)(yang),陰(yin)陽(yang)(yang)之(zhi)陽(yang)(yang),此(ci)處(chu)陽(yang)(yang)指陽(yang)(yang)經,陽(yang)(yang)氣(qi)。前會(hui)陰(yin),后(hou)會(hui)陽(yang)(yang)。本(ben)穴(xue)(xue)在后(hou)陰(yin)尾骨尖(jian)下(xia)端(duan)兩旁,為(wei)左右足太陽(yang)(yang)經與(yu)督(du)脈交(jiao)會(hui)之(zhi)所,故名“會(hui)陽(yang)(yang)”,有壯腰補益、清(qing)熱(re)利濕作(zuo)用。會(hui)陽(yang)(yang)穴(xue)(xue)為(wei)下(xia)焦陰(yin)陽(yang)(yang)之(zhi)氣(qi)交(jiao)會(hui)之(zhi)處(chu)。下(xia)焦既為(wei)陰(yin)氣(qi)之(zhi)所聚,亦為(wei)陽(yang)(yang)氣(qi)之(zhi)所生。穴(xue)(xue)與(yu)會(hui)陰(yin)相鄰,自有交(jiao)通結合(he)與(yu)互通之(zhi)義(yi)(yi)。

會陽穴,腰骶陽氣的會聚地

會(hui),會(hui)合、交(jiao)會(hui)也(ye)。陽,陽氣也(ye)。

會陽(yang)(yang),名(ming)意指膀(bang)胱(guang)經經氣(qi)(qi)由此會合督脈(mo)陽(yang)(yang)氣(qi)(qi)。本(ben)穴(xue)物質為下髎穴(xue)傳來的(de)地部(bu)(bu)剩余經水,其量也小,至本(ben)穴(xue)后(hou)吸熱氣(qi)(qi)化為天(tian)部(bu)(bu)之氣(qi)(qi),此氣(qi)(qi)與(yu)督脈(mo)外傳的(de)陽(yang)(yang)氣(qi)(qi)會合后(hou)循膀(bang)胱(guang)經散熱下行,穴(xue)內氣(qi)(qi)血的(de)變化特點是天(tian)部(bu)(bu)的(de)陽(yang)(yang)氣(qi)(qi)相會,故名(ming)會陽(yang)(yang)。

會(hui)(hui)(hui)陽穴(xue),它與(yu)哪(na)條(tiao)經(jing)(jing)脈(mo)會(hui)(hui)(hui)合呢?督(du)脈(mo)。雖然名義上是與(yu)督(du)脈(mo)旁開0.5寸,但幾(ji)乎(hu)是重疊的(de)。督(du)脈(mo)是督(du)人(ren)之一身陽氣之大陽脈(mo),而膀胱經(jing)(jing)則是人(ren)體最大的(de)陽經(jing)(jing),故(gu)有(you)太陽經(jing)(jing)之說,太陽即大陽,而會(hui)(hui)(hui)陽穴(xue),在此與(yu)督(du)脈(mo)會(hui)(hui)(hui)合,故(gu)名。但需要指出的(de)是,它與(yu)著名的(de)大椎、百會(hui)(hui)(hui)這種交(jiao)(jiao)會(hui)(hui)(hui)穴(xue)不(bu)同,它不(bu)屬(shu)于(yu)交(jiao)(jiao)會(hui)(hui)(hui)穴(xue),也(ye)就是說它不(bu)是兩條(tiao)經(jing)(jing)脈(mo)的(de)交(jiao)(jiao)會(hui)(hui)(hui)點,只是無限接近罷了。

說到(dao)會(hui)(hui)(hui)陽穴(xue),我(wo)們就不能不提會(hui)(hui)(hui)陰穴(xue)。會(hui)(hui)(hui)陰穴(xue)是在任(ren)脈上(shang),是陰液的(de)交會(hui)(hui)(hui)穴(xue);而會(hui)(hui)(hui)陽穴(xue)雖(sui)然(ran)它無限接近于督脈,但卻(que)不在其上(shang),但它的(de)功效卻(que)與會(hui)(hui)(hui)陰穴(xue)相當,只是一(yi)陰一(yi)陽相互補益罷了。

2、利(li)機(ji)。利(li),便(bian)利(li)也。機(ji),機(ji)關(guan)也,巧(qiao)妙也。利(li)機(ji)名意指本穴向臀部輸送陽(yang)氣。本穴物質為膀胱經(jing)與督脈的(de)陽(yang)氣會合而成,陽(yang)熱之氣不光循膀胱經(jing)而傳(chuan)輸,亦向穴外(wai)的(de)臀部傳(chuan)輸,臀部受(shou)此(ci)陽(yang)熱之氣后方(fang)能靈活自(zi)如(ru),如(ru)同方(fang)便(bian)的(de)活動機(ji)關(guan)一般,故名利(li)機(ji)。

穴位含義:膀胱經經氣由此會合督脈陽氣。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陽氣。
運行規律:由本穴(xue)循膀胱經傳(chuan)于(yu)(yu)上下二(er)部及傳(chuan)于(yu)(yu)臀之(zhi)各(ge)部。

取穴

取穴方法(fa):會陽穴位于(yu)人(ren)體(ti)的骶(di)部,尾骨端旁開0.5寸。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散發水濕,補陽(yang)益(yi)氣。

會陽穴清熱利濕,益腎固帶

會陽穴有理下焦、調二陰的作用。
會陽穴(xue)有(you)壯(zhuang)腰補益(yi)、清熱利濕作用。

會(hui)陽(yang)(yang)穴為(wei)下焦陰陽(yang)(yang)之氣(qi)交(jiao)會(hui)之處(chu)。下焦既為(wei)陰氣(qi)之所(suo)(suo)聚,亦為(wei)陽(yang)(yang)氣(qi)之所(suo)(suo)生。會(hui)陽(yang)(yang)穴與(yu)會(hui)陰相鄰,自有(you)交(jiao)通結合與(yu)互通之義。

點刺會陽穴,可治小兒瀉痢。
會陽穴補諸陽之虛,故可治陰濕之證。
會陽穴能愈腸澼、下血及久痔諸病。
會陽穴位置(zhi)近于肛門,臨床中常以治療痔疾為主。

主治疾病(bing):泄(xie)瀉,便血,痔(zhi)瘡(chuang),陽痿,帶下。

穴位配伍:

會(hui)(hui)(hui)(hui)(hui)陽(yang)(yang)(yang)(yang)(yang)配(pei)(pei)承山,治痔疾(ji)。會(hui)(hui)(hui)(hui)(hui)陽(yang)(yang)(yang)(yang)(yang)配(pei)(pei)百(bai)會(hui)(hui)(hui)(hui)(hui)、合谷、承山,治中氣下(xia)(xia)陷之脫肛(gang)。會(hui)(hui)(hui)(hui)(hui)陽(yang)(yang)(yang)(yang)(yang)配(pei)(pei)長強(qiang)、次髎、中極、承山,治濕熱蘊(yun)結之痔瘡(chuang)(chuang)、便血(xue)。會(hui)(hui)(hui)(hui)(hui)陽(yang)(yang)(yang)(yang)(yang)配(pei)(pei)曲池、血(xue)海(hai)、蠡溝,治濕熱下(xia)(xia)注之陰部瘙癢(yang)(yang)。會(hui)(hui)(hui)(hui)(hui)陽(yang)(yang)(yang)(yang)(yang)配(pei)(pei)腎(shen)(shen)俞(yu)、關元(yuan)(yuan)、八髎、足(zu)三里(li),治腎(shen)(shen)虛(xu)(xu)(xu)陽(yang)(yang)(yang)(yang)(yang)萎。會(hui)(hui)(hui)(hui)(hui)陽(yang)(yang)(yang)(yang)(yang)配(pei)(pei)腎(shen)(shen)俞(yu)、命門、天(tian)樞(shu)、足(zu)三里(li),治腎(shen)(shen)陽(yang)(yang)(yang)(yang)(yang)虛(xu)(xu)(xu)泄瀉。會(hui)(hui)(hui)(hui)(hui)陽(yang)(yang)(yang)(yang)(yang)配(pei)(pei)天(tian)樞(shu)、合谷、上巨(ju)虛(xu)(xu)(xu),治濕熱痢疾(ji)。會(hui)(hui)(hui)(hui)(hui)陽(yang)(yang)(yang)(yang)(yang)配(pei)(pei)腎(shen)(shen)俞(yu)、帶(dai)(dai)脈、關元(yuan)(yuan),治腎(shen)(shen)虛(xu)(xu)(xu)帶(dai)(dai)下(xia)(xia)。會(hui)(hui)(hui)(hui)(hui)陽(yang)(yang)(yang)(yang)(yang)配(pei)(pei)曲池、血(xue)海(hai),祛風除濕,活(huo)血(xue)止癢(yang)(yang),治陰部皮炎(yan),瘙癢(yang)(yang)。會(hui)(hui)(hui)(hui)(hui)陽(yang)(yang)(yang)(yang)(yang)配(pei)(pei)百(bai)會(hui)(hui)(hui)(hui)(hui)、長強(qiang),升(sheng)陽(yang)(yang)(yang)(yang)(yang)固(gu)脫,治脫肛(gang),痔瘡(chuang)(chuang)。會(hui)(hui)(hui)(hui)(hui)陽(yang)(yang)(yang)(yang)(yang)配(pei)(pei)合谷、承山,治痔疾(ji)。會(hui)(hui)(hui)(hui)(hui)陽(yang)(yang)(yang)(yang)(yang)配(pei)(pei)百(bai)會(hui)(hui)(hui)(hui)(hui)、氣海(hai),治直腸脫垂。會(hui)(hui)(hui)(hui)(hui)陽(yang)(yang)(yang)(yang)(yang)配(pei)(pei)漏谷,治腹中冷痛。會(hui)(hui)(hui)(hui)(hui)陽(yang)(yang)(yang)(yang)(yang)配(pei)(pei)天(tian)樞(shu),治泄瀉。會(hui)(hui)(hui)(hui)(hui)陽(yang)(yang)(yang)(yang)(yang)配(pei)(pei)腎(shen)(shen)俞(yu)、命門、長強(qiang),治痔瘡(chuang)(chuang)。會(hui)(hui)(hui)(hui)(hui)陽(yang)(yang)(yang)(yang)(yang)配(pei)(pei)復(fu)溜、太沖,治便血(xue)。會(hui)(hui)(hui)(hui)(hui)陽(yang)(yang)(yang)(yang)(yang)配(pei)(pei)復(fu)溜、束(shu)骨,治腸澼。臨(lin)床運(yun)用:坐(zuo)骨神經(jing)痛、陽(yang)(yang)(yang)(yang)(yang)萎、急性腸炎(yan)、慢性腸炎(yan)、痔瘡(chuang)(chuang)、陰部神經(jing)炎(yan)、經(jing)期腰痛、白帶(dai)(dai)過多(duo)。

養生保健

經常按摩刺激會陽合,可以治療(liao)坐骨神經痛、胃腸虛寒癥(zheng),緩解泄瀉,遠離便血、痔疾(ji)。

按摩手法:

第一步:用雙手食指和中指指腹點揉會陽穴,按壓時有酸脹感,每次左右穴位各1~3分鐘。
第二步:吸氣時,兩手掌從會陽穴沿膀胱經向上搓至腎俞穴,呼氣時,兩手掌向下搓,一上一下為一次,少則八次多則三十二次。
第三步:用兩手心對準(zhun)腎俞穴(xue),做三次壓放(fang)呼吸(xi)動(dong)作。

特(te)效(xiao)按(an)摩(mo):雙手向(xiang)(xiang)后,手掌(zhang)心朝向(xiang)(xiang)背部,用中指(zhi)指(zhi)腹(fu)揉按(an)會陽穴,有酸痛感為佳,每次左右各(ge)揉按(an)1~3分鐘,可治腹(fu)瀉、痢疾、痔瘡、便血(xue)等癥(zheng)。

經絡穴(xue)位常識

1.有人能教我人體經絡穴位的相關知識嗎
人體經絡與穴位的科學 經絡的客觀實在性,已不容懷疑。

采用物理或化學手段,如聲、光、電、熱及同位素示蹤等,都證明了經絡的存在。令人遺憾的是在解剖學上仍卡能找到其結構實體。

即使在幾十萬倍的電子顯微鏡下也同樣令人失望。“內景隧道,惟返觀者照察之。

”本文在內景體察的基礎上,結合眾多的生理學結論,談一下經絡穴位的生理學基礎,不當之處,望批評指正。 一、經絡系統——不同層次的特定間隙 筆者在《關于氣的生理學思考》中己闡明如下結論。

即,氣是人體內的液體系統,營氣是血漿,衛氣是液晶態組織液。 那么,運行液晶態組織液的通道就是經絡一一一不同層次的特定間隙。

古人眾多的結論也都證明經絡系統是一種間隙結構。《靈樞·本藏篇》中說,“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

《素問·經脈》中說,“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索問·痹論》說:“衛氣,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十盲膜,散于胸腹”。 不言而喻,“分肉”“腠理”等諸多的描述,就是今天術語中的間隙。

經絡依大小可分勺孫脈、絡脈、經脈。一般地說,孫脈多指細胞間隙,絡脈多指大的細胞團塊及組織之間的間隙,經脈多指大的器官(主要是肌肉)的間隙。

就象江河的大流向干流匯集一佯,由孫脈、絡脈、經脈依次匯流。 《靈樞·癰疽》說:“……血和則脈先滿溢,乃注于絡脈,絡脈皆盈,乃注于經脈。”

首句是指由血漿向組織液的滲透,后句則是由絡脈向經脈,也就是由組織間隙到器官間隙的匯流。 《靈樞·經水》有云,“若夫八尺之士,皮膚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

”為什么現在無論是活體解剖還是尸體解剖。都找不到經絡呢?主要是由于觀念的誤差。

有人認為,纖絡是一種象血管一樣的管道。而事實上它是一種通道,不具備規則的形態學特點,循著細胞之間、組織之間、器官之間的間隙,忽而深淺、時而上下,倘遇入的空間,便“聚水成泊”棗這便是穴位廠。

缺乏這樣的觀點,即使是鉆到了經絡里面,也不知道它是什么。經絡的存在依賴于氣的運行。

“有氣則開,無氣則合。”古人把經絡比作河流,實際上指的是“地下河”,不是地上河,更不是具有規則邊界的“人工河”。

它通常無固定的界限(有人說以筋膜為界,這并不準確),邊界呈開放性而非封閉性,凍膠態與液晶態的分界,就是模糊的邊界。 透視到功夫深的師傅的經絡亮且粗,就是液晶化程度高的緣故。

而病人患處呈黑色,則是液晶態受阻復為凍膠態,運行不暢而過多積累代謝產物所致。液晶態與周圍實物及凍膠態的物理化學特性存在較大差異,所以,采用現代手段,如電、熱、聲、光、同位素示蹤等測試,發現經絡是寬約一毫米的低阻抗、電敏感、高振動的多功能線。

經絡的氣循環不同于血液循環,它除了和血液循環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外,還具有獨到的作用。血液循環是由血管心臟構成的遍布全身的管道系統,結構上具有封閉性(否則,血便外溢了)由它完成人和外界的交換,吸人氧和養料并排出代謝產物。

而人體內部的溝通,如兩細胞問的直接交換,血液循環就無能為力了,這就象鐵路并不能完成社會各部門問的直接溝通一樣。 這只能通過氣循環棗循著兩細胞間的間隙,由液晶態組織液,直接地、輕而易舉地完成這交換。

它的意義在于更大可能地溝通了人體內部機體。血液循環的動力來自于心臟的搏動,所以,心臟停止了跳動,血液循環也就停止了。

氣循環則不然,只要肢體還沒有徹底干枯,有一定的液性,就存在它的循環。 因此,截肢的肢體,仍有經絡存在。

據此,植物雖然沒有血液循環,但有液體系統,仍有氣循環,有經絡存在。如香蕉5條,哈密瓜10一12條。

這也體現了生命的物質統一性。 二、穴位一一特定間隙的較大空間 透視到的穴位是經絡線上的白色圓點,小的如綠豆,大的如蠶斗。

有的呈開放性,電波般地接收或發放外氣。因人而異因穴而異。

結構上無固定的邊界和規則的形態學特點,下面重點談幾個主要大穴。 1.上丹田一一腦室系統 體察得知,它位于頭部的中心,即山根穴后,大小腦五官之間。

功力深者,可見滲透到較大空間。真氣流入上丹田,迅速擴散,緊接著濺起金光閃閃的浪花,就象海浪撞擊礁石一樣,一浪打一浪,光彩奪目,生機活潑。

解剖而言,上丹田就是腦室系統,主要是側腦室和第三腦室。其內的液體就是腦脊液,它是液體系統的另一種形式,和組織液互相滲透,在中醫常稱為腦髓。

體察到此處的真氣循環過程和腦脊液循環相同,不再贅述。并且還發現,從尾椎流出一股粗細如毛線的乳白色真氣經小腹進入下丹田。

這點,望解剖家予以證實。 2.下丹田 體察知,它的空間較大,上自肚臍下自恥骨聯合處,有6個氣室,直徑總約10厘米。

其形與鵝蛋相似,它的中心位于臍下三分,是全身真氣的供應站。解剖而言,它在腹壁上,而不在腹腔中。

(有人講是膀胱直腸膈,這是非常錯誤的)。 腹膜以外,皮下脂肪層以內,主要為腹直肌、斜肌、深筋膜、淺筋膜各部分問的較大間隙。

這些部分之間通過類似乳膠薄膜一樣的筋膜連接,透明柔軟而富有彈性。體察發現,這些筋膜隨著呼吸的節。
2.請介紹下經絡的基礎知識請說說十二經的名稱和各經的穴位,最好能加
經絡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支節,溝通上下內外的通路。

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 經脈包括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和十二經別。

絡脈由浮絡、孫絡和十五別絡組成。 經絡系統由經脈、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組成。

正經有十二,即手足三陰經和手足三陽經,合稱為十二經脈,是運行氣血的主要通道。 其在人體軀干部的分布為:手三陽經行于肩胛部;足三陽經則陽明經行于胸、腹面,太陽經行于背面,少陽經行于側面。

手三陰經均從腋下走出,足三陰經均行于腹面。行于腹面的經脈,自內向外的順序為足少陰、足陽明、足太陰、足厥陰經。

其在頭部的分布規律為:陽明經行于面部、額部;太陽經行于面頰、頭頂及頭后部;少陽經行于頭側部;足厥陰經行于巔頂。 其在四肢的分布規律為:陰經分布在肢體內側,太陰經循行在前緣,少陰經循行在后緣,厥陰經循行在中線;陽經分布在肢體外側,陽明經循行在前緣,太陽經循行在后緣,少陽經循行在中線。

十二經脈是: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 (按照十二經脈的氣血循環流注次序排列) 奇經八脈是:沖脈、任脈、督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

此八脈分布不象十二正經那樣規則,同臟腑不直接絡屬,相互間無表里關系,故稱“奇經”,又有八條,故稱奇經八脈。 任脈:又稱陰脈之海,其脈行于腹面正中線,多次與手足三陰及陰維脈交會,能總任一身之陰經。

督脈:又稱陽脈之海,其脈行于背部正中,多次與手足三陽及陽維脈交會,能總任一身之陽經。 。
3.人體經絡穴位
【人體穴位常識】 穴位是指神經末稍密集或神經干線經過的地方。

穴位的學名是腧穴,別名包括:“氣穴”、“氣府”、“節”、“會”、“骨空”、“脈氣所發”、“砭灸處”、“穴位”。 人體周身約有52個單穴,300個雙穴、50個經外奇穴,共720個穴位。

有108個要害穴,其中有72個穴一般點擊不至于致命,其余36個穴是致命穴,俗稱‘死穴‘。 死穴又分軟麻、昏眩、輕和重四穴,各種皆有九個穴。

合起來為36個致命穴。生死搏斗中,做為‘殺手‘使用。

歌訣有: ‘百會倒在地, 尾閭不還鄉, 章門被擊中, 十人九人亡, 太陽和啞門, 必然見閻王, 斷脊無接骨, 膝下急亡身。 ‘ 一、頭頸部位要害穴(共9個) 1、百會穴 位置: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

經屬:為督脈,為手足三陽、督脈之會,被擊中腦暈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頭前部入發際五分處。

經屬:為督脈、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之會穴。 被擊中后頭暈、腦脹。

3、太陽穴 位置:在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后約一寸凹處。 經屬:奇穴,被點中后頭昏、眼黑耳鳴。

4、耳門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跡前、張口呈現凹陷處。 經屬:為手少陽三焦經。

被點中后,耳鳴頭暈倒地。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內眥角上方0。

1寸處。 經屬:為足太陽膀胱經。

為手足太陽、足陽明、陽蹺、陰蹺五脈之會。被點中后頭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溝偏上(溝下沿上量2/3處) 經屬:屬督脈,為手、足陽明,督脈之會。被點中后頭暈眼昏。

7、啞門穴 位置:在頂部后正中線上,第一與第二頸椎棘突之間的凹陷處,(后發際凹陷處) 經屬:為督脈、系督脈與陽維脈之會穴,被點中后,沖擊延髓中樞,失啞、頭暈、倒地不省人事。 8、風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處與乳突之間,在當斜方肌和胸鎖乳突之間取穴。

經屬:足少陽膽經系手足少陽陰維之會。被擊中后,沖擊延髓中樞,暈迷不醒。

9、人迎穴 位置:喉結旁開1。5寸 經屬:足陽明胃經,被點中后氣滯血淤、頭暈。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個) 1、膻中穴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兩 *** 中間。 經屬:任脈,是足太陰、少陰,手太陽、少陽;任脈之會。

氣會膻中心包募穴。被擊中后,內氣漫散,心慌意亂,神志不清。

2、鳩尾穴 位置:位于臍上七寸,劍突下半寸。 經屬:任脈,系任脈之絡穴。

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及肝、膽,震動心臟,血滯而亡。 3、巨闕穴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臍上六寸處。

經屬:任脈、系心之募穴。擊中后,沖擊肝、膽、震動心臟而亡。

4、神闕穴 位置:位于臍窩正中。 經屬:任脈。

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膀胱,傷氣,身體失靈。 5、氣海穴 位置:位于體前正中線,臍下1寸半。

經屬:任脈。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和肋間,破氣血淤,身體失靈。

6、關元穴 位置:位于臍下三寸處。 經屬:任脈、系三陰、任脈之會,小腸之募穴。

擊中后,沖擊腹壁下動、靜脈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氣滯血淤。 7、中極穴 位置:體前正中線,臍下4寸。

經屬:任脈、系足三陰、任脈之會,膀胱之募穴。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和神經震動乙結腸,傷氣機。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恥骨聯合上緣上方凹陷處。 經屬:任脈,系足厥陰肝經與任脈之余。

擊中后,傷周天氣機,氣滯血淤。 9、鷹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線第三肋間玉堂穴旁開四寸。

經屬:足陽明胃經。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和胸前神經及動、靜脈,震動心臟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 *** 中央。 經屬:足陽明胃經。

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和動脈充血破氣。 11、乳根穴 位置:在 *** 中央直下一肋間處。

經屬:足陽明胃經,左側內為心臟。擊中后,沖擊心臟,休克易亡。

12、期門穴 位置:位于乳下兩肋間當第六肋間。 經屬:屬肝經,肝之募穴。

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擊中后,沖擊肝、脾,震動膈肌、氣滯血淤。

13、章門穴 位置:在腋中線,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時正當肘尖盡處。 經屬:足厥陰肝經,系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肝之募穴。

擊中后,沖擊肝臟或脾臟,破壞膈肌膜,阻血傷氣。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當任脈、下脘穴的外側五分處。

經屬:足少陰腎經,系足少陰與沖脈之會。擊中后,沖擊肋神經和腹壁動脈、震動腸管,傷氣滯血。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個) 1、膻中穴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兩 *** 中間。 經屬:任脈,是足太陰、少陰,手太陽、少陽;任脈之會。

氣會膻中心包募穴。被擊中后,內氣漫散,心慌意亂,神志不清。

2、鳩尾穴 位置:位于臍上七寸,劍突下半寸。 經屬:任脈,系任脈之絡穴。

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及肝、膽,震動心臟,血滯而亡。 3、巨闕穴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臍上六寸處。

經屬:任脈、系心之募穴。擊中后,沖擊肝、膽、震動心臟而亡。

4、神闕穴 位置:位于臍窩正中。 經屬:任脈。

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膀胱,傷氣,身體失靈。 5、氣海穴 位置:位于體前正中線,臍下1寸半。

經屬:任脈。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和肋間,破氣血淤,身體失靈。

6、關元穴 位置:位于臍下三寸處。 經屬:任脈、系三陰、任脈之會,小腸之募穴。

擊中后,沖擊。
4.人體經脈穴位,名稱和位置
頭部穴位圖(正面) 頭維穴 發際穴 陽白穴 印堂穴 攢竹穴 魚腰穴 外明穴 睛明穴 絲竹空 瞳子髎 承泣穴 球 *** 四白穴 迎香穴 人中穴 地倉穴 承漿穴 補充:前頂 通天 上星 神庭 承光 當陽 五處 曲差 眉沖 素髎 兌端 齦交 上迎香頭部背面穴位圖 百會穴 后頂穴 風府穴 風池穴 天柱穴 啞門穴 太陽穴 下關穴 客主人 耳門穴 聽宮穴 翳風穴 頰車穴 大迎穴 人迎穴 補充:四神聰 強間 腦戶 目窗 正營 率谷 承靈 腦空 頭竅陰 完骨 天沖 頷厭 頭臨泣 懸顱 懸厘 聽會 和髎 角孫 顱熄 玉枕胸部腹部穴位圖 天突 璇璣 華蓋 紫宮 玉堂 膻中 中庭 鳩尾 巨闕 上脘 中脘 建里 下脘 水分 神闕 陰交 氣海 石門 關元 中極 曲骨 會陰 橫骨 大赫 氣穴 四滿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關 陰都 腹通谷 幽門 步廊 神封 靈墟 神藏 或中 俞府 缺盆 氣戶 庫房 屋翳 贗窗 乳中 乳根 不容 承滿 梁門 關門 太乙 滑肉門 天樞 外陵 大巨 水道 歸來 氣沖 髀關 足五里 陰廉 急脈 沖門 府舍 腹結 大橫 腹哀 日月 期門 天池 食竇 天溪 胸鄉 周榮 中府 云門人體背部穴位圖 大椎 陶道 身柱 神道 靈臺 至陽 中樞 脊中 懸樞 命門 腰陽關 肩中俞 肩外俞 附分 肩井 天髎 曲垣 秉風 天宗 臑俞 肩貞 大杼 風門 肺俞 厥陰俞 心俞 督俞 膈俞 肝俞 膽俞 脾俞 胃俞 三焦俞 腎俞 氣海俞 大腸俞 關元俞 小腸俞 膀胱俞 上髎 次髎 中髎 下髎 腰俞 會陽 長強 魄戶 膏肓 神堂 膈關 魂門 陽綱 意舍 胃倉 肓門 志室 胞肓 秩邊 白環俞上肢內側穴位圖 天泉穴 天府穴 俠白穴 青靈穴 曲澤穴 尺澤穴 少海穴 孔最穴 郄門穴 間使穴 內關穴 列缺穴 經渠穴 太淵穴 大陵穴 靈道穴 通里穴 陰郄穴 神門穴 魚際穴 少商穴 勞宮穴 少府穴 中沖穴 少沖穴上肢外側穴位圖 曲垣 秉風 巨骨 肩髎 肩髃 臑俞 肩貞 臑會 臂臑 消濼 手五里 清冷淵 肘髎 天井 小海 曲池 手三里 上廉 下廉 四瀆 支正 溫溜 三陽絡 支溝 會宗 偏歷 外關 養老 陽谷 陽池 陽溪 腕骨 后溪 中渚 前谷 液門 少澤 關沖 商陽 二間 三間 合谷下肢內側穴位圖 箕門穴 血海穴 陰包穴 曲泉穴 陰谷穴 陰陵泉 膝關穴 地機穴 中都穴 漏谷穴 筑賓穴 蠡溝穴 三陰交穴 交信穴 復溜穴 商丘穴 中封穴 太溪穴 大鐘穴 水泉穴 照海穴 然谷穴 公孫穴 太白穴 大都穴 隱白穴下肢外側穴位圖 居髎 環跳 髀關 風市 中瀆 伏兔 陰市 梁丘 膝陽關 犢鼻 陽陵泉 足三里 上巨虛 條口 豐隆 外丘 陽交 飛揚 光明 陽輔 懸鐘 跗陽 解溪 沖陽 丘墟 太沖 陷谷 足臨泣 第五地 內庭 行間 大敦 厲兌 足竅陰 至陰 俠溪 足通谷 束骨 京骨 金門 申脈 仆參 昆侖。
5.人體一共有多少穴位
穴道位于“經絡”——能量的通路上。而人體中,五臟六腑“正經”的經絡有12條(實際上,左右對稱共有24條)。另外,身體正面中央有“任脈”,身體背面中央有“督脈”,各有一條特殊經絡,縱貫全身。這14條經絡上所排列著的人體穴道,稱為“正穴”,全部共有365處。

僅僅如此,便是個相當可觀的數目了,更何況其他的地方也有穴道。經絡以外的人體穴道,稱為“正穴”,后來又陸續發現了“新穴”,這些穴道若全包括,人體穴道的總數遠超過1000個。

我在這里大致列出人體各部位的穴道名稱,以便讓你有所了解。

頭部穴位(正面):頭維穴、發際穴、陽白穴、印堂穴、攢竹穴、晴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溝穴、瞳子髎穴。

頭部穴位(背面):百會穴、后頂穴、風府穴、啞門穴、完骨穴、風池穴、天柱穴。

頭部穴位(側面):太陽穴、下關穴、客主穴、耳門穴、聽宮穴、翳風穴、頰車穴、大迎穴、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膻中穴、鳩尾穴、巨闕穴、中脘穴、水分穴、氣海穴、關元穴、中極穴、氣舍穴、俞府穴、或中穴、期門穴、日月穴、天樞穴、氣穴、大巨穴、大赫穴。

人體背部穴位: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至陽穴、脊中穴、治喘穴、肩井穴、曲垣穴、天宗穴、命門穴、腰俞穴、腰陽關穴、上仙點穴、六華灸穴、風門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膏肓穴、志室穴、肩外俞穴、厥陰俞穴、三焦俞穴、大腸俞穴、關元俞穴、小腸俞穴、膀胱俞穴。

人體上肢穴位:內關穴、外關穴、曲池穴、尺澤穴、治癢穴、孔最穴、列缺穴、陽池穴、神門穴、合谷穴、中渚穴、少沖穴、落枕穴、指間穴、太淵穴、口內穴、胃腸穴、手三里穴。

人體下肢穴位:膝眼穴、梁丘穴、復溜穴、陰谷穴、血海穴、承山穴、解溪穴、委中穴、足三里穴、陽陵泉穴、陰陵泉穴、三陰交穴、百里穴。

人體足(zu)部穴(xue)(xue)(xue)(xue)(xue)位(wei):涌泉穴(xue)(xue)(xue)(xue)(xue)、大敦穴(xue)(xue)(xue)(xue)(xue)、太沖穴(xue)(xue)(xue)(xue)(xue)、太白穴(xue)(xue)(xue)(xue)(xue)、太溪穴(xue)(xue)(xue)(xue)(xue)、申脈穴(xue)(xue)(xue)(xue)(xue)、丘墟(xu)穴(xue)(xue)(xue)(xue)(xue)、昆(kun)侖穴(xue)(xue)(xue)(xue)(xue)、足(zu)臨穴(xue)(xue)(xue)(xue)(xue)、行(xing)間穴(xue)(xue)(xue)(xue)(xue)、里內庭穴(xue)(xue)(xue)(xue)(xue)、下痢(li)穴(xue)(xue)(xue)(xue)(xue)、高血壓點穴(xue)(xue)(xue)(xue)(xue)、第二厲(li)兌穴(xue)(xue)(xue)(xue)(xue)、第三厲(li)兌穴(xue)(xue)(xue)(xue)(xue)、阿基里斯腱穴(xue)(xue)(xue)(xue)(xue)。

足太陽膀胱(guang)經腧穴主要用于治療(liao)什么疾病(bing)?

(一)主治病癥

足太陽膀(bang)胱經共67個腧穴(圖8-55),主要可以治療小便不通(tong),遺尿,癲狂,瘧疾,目痛(tong),迎風流淚,鼻(bi)塞多涕(ti),鼻(bi)衄,頭痛(tong)以及項、背、腰、臀、下(xia)肢后側(ce)等部位(wei)的(de)疼痛(tong)。

圖8-55足(zu)太陽膀胱經腧穴(xue)

(二)腧穴歌訣

足太陽(yang)(yang)(yang)穴六十七,睛明目內赤肉藏,攢竹眉沖(chong)與曲差,五處(chu)寸半(ban)上承光,通天(tian)絡卻玉枕昂,天(tian)柱后際大筋旁,大杼(zhu)挾脊(ji)第一(yi)行,直下風門(men)肺俞(yu)(yu)(yu)長,又厥(jue)陰(yin)俞(yu)(yu)(yu)與心(xin)俞(yu)(yu)(yu),督俞(yu)(yu)(yu)膈(ge)俞(yu)(yu)(yu)俱一(yi)行,肝膽(dan)脾胃接三焦,腎俞(yu)(yu)(yu)氣(qi)海(hai)大腸鄉,關元小腸到(dao)膀胱,中膂白環仔細量,上髎次髎中復下,一(yi)空(kong)二(er)空(kong)腰(yao)髁(ke)當,會陽(yang)(yang)(yang)陰(yin)尾骨外取,附分挾脊(ji)第二(er)行,魄戶膏盲神堂走,譩譆膈(ge)關魂門(men)當,陽(yang)(yang)(yang)綱意舍仍胃倉(cang),育門(men)志室續(xu)胞育,二(er)十一(yi)椎秩邊揚,承扶臀橫紋中央,殷門(men)浮郄委(wei)陽(yang)(yang)(yang)到(dao),委(wei)中合陽(yang)(yang)(yang)承筋鄉,承山飛(fei)揚踝(huai)跗(fu)陽(yang)(yang)(yang),昆侖仆(pu)參申脈忙,金門(men)京骨束(shu)骨接,通谷至陰(yin)小趾旁。

(三)腧穴

1.睛明

[取(qu)法]在目內眥外上方的凹陷中取(qu)之(圖8-56)。

[主治]目赤腫(zhong)痛、迎風(feng)流淚、視物不明、目眩、近視、目翳、夜盲、色盲;急(ji)性腰痛。

[刺(ci)灸(jiu)(jiu)法]囑病人閉目(mu),左手將眼球推向(xiang)外側固定,針沿(yan)眼眶邊緣緩緩刺(ci)入0.3~0.5寸,不(bu)宜(yi)大(da)幅度提插、捻轉(zhuan)。禁灸(jiu)(jiu)。

2.攢竹

[取法]在眉(mei)毛的(de)內側端(duan),當眶上切跡處取之(zhi)(圖(tu)8-56)。

[主治]頭痛、眉棱骨痛;口(kou)眼(yan)斜;視物不明、目赤腫(zhong)痛、迎風流淚;眼(yan)瞼(jian)瞤動(dong)、眼(yan)瞼(jian)下垂;腰痛。

[刺灸法]平(ping)刺0.5~0.8寸(cun);治療頭痛和面癱,可平(ping)刺透魚腰。禁灸。

圖8-56

3.眉沖

[取法]從眉頭(tou)直上(shang),入發際0.5寸,當神庭(ting)與曲差之間取之(圖8-57)。

[主治(zhi)]頭痛、眩暈、鼻塞;癲癇。

[刺灸法]平刺0.3~0.5寸,禁灸。

4.曲差

[取法]在神庭(ting)旁1.5寸,入發際0.5寸,當神庭(ting)與頭(tou)維連線的中1/3與內1/3的連接點取之(圖8-57)。

[主治]頭(tou)痛(tong)、眩暈;目痛(tong)、視(shi)物不明、鼻(bi)塞(sai)、鼻(bi)衄。

[刺(ci)灸法]平刺(ci)0.5~0.8寸,可灸。

5.五處

[取(qu)法]從曲差直上,當(dang)入發際(ji)1寸處取(qu)之(圖8-57)。

[主(zhu)治]頭痛、目眩、視物不明;癲癇、小(xiao)兒(er)驚(jing)風。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6.承光

[取法(fa)]在五處后1.5寸,當五處與(yu)通天之間取之(圖8-57)。

[主治]頭(tou)痛、目眩、癲癇;視物(wu)不明、鼻(bi)塞。

刺灸(jiu)法]平刺0.5~0.8寸,可灸(jiu)。

7.通天

[取(qu)法]在承光后(hou)1.5寸,當承光與絡卻(que)之間取(qu)之(圖8-57)。

[主治]頭痛、目眩(xuan);鼻(bi)塞、鼻(bi)衄、鼻(bi)淵;頸項(xiang)轉側難。

[刺(ci)灸法]平(ping)刺(ci)0.3~0.5寸,可灸。

8.絡卻

[取法]在通天后(hou)1.5寸,距督脈(mo)1.5寸處取之(圖8-57)。

[主治]目眩、癲狂癇(xian)癥;耳鳴、口、鼻塞;項腫。

[刺灸(jiu)法]平(ping)刺0.3~0.5寸,可灸(jiu)。

圖8-57

9.玉枕

[取(qu)法]督脈旁(pang)開1.3寸(cun),當枕外粗(cu)隆上(shang)緣外側取(qu)之(圖8-58)。

[主治]頭項痛;目痛、視物不明(ming)、鼻(bi)塞。

[刺(ci)灸法]平(ping)刺(ci)0.3~0.5寸,可(ke)灸。

10.天柱

[取(qu)法]在啞門旁開1.3寸,當(dang)項(xiang)后發際內斜方肌的外(wai)緣(yuan)取(qu)之(圖(tu)8-58)。

[主治]頭痛、項強、鼻塞;癲狂癇癥;肩背痛。

[刺灸法]直刺或(huo)斜刺0.5~0.8寸,可灸。

圖8-58

11.大(da)杼(八(ba)會穴之骨會)

[取法]俯臥位,在第一胸椎棘突下(xia)方,督脈旁開1.5寸(cun)取之(zhi)(圖8-59)。

[主治]咳嗽、發(fa)熱、鼻塞、頭痛;肩胛痠痛、頸項(xiang)強急(ji)。

[刺(ci)灸法(fa)]斜刺(ci)0.5~0.8寸,可灸。

12.風門

[取法]俯臥位,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方,督脈旁開1.5寸取之(圖8-59)。

[主治(zhi)]傷風咳嗽、發熱頭痛(tong);目眩、鼻(bi)塞、多(duo)涕;項強(qiang)、胸(xiong)背痛(tong)。

[刺灸(jiu)法(fa)]斜刺0.5~0.8寸,可灸(jiu)。

13.肺(fei)俞(yu)(肺(fei)背俞(yu)穴)

[取法(fa)]俯臥位,在第三胸椎棘突(tu)下方(fang),督脈(mo)旁開1.5寸取之(圖8-59)。

[主(zhu)治]咳嗽、氣喘(chuan)、胸滿、吐血(xue)、骨蒸、潮熱(re)、盜(dao)汗;皮膚瘙癢、隱疹(zhen)。

[刺灸(jiu)法]斜刺0.5~0.8寸(cun),可灸(jiu)。

14.厥陰俞(yu)(心(xin)包背(bei)俞(yu)穴)

[取法(fa)]俯臥位,在第(di)四(si)胸椎棘突下方,督脈旁開1.5寸取之(圖(tu)8-59)。

[主治]心痛、心悸(ji);胸悶、咳嗽;嘔吐。

[刺灸(jiu)法]斜刺0.5~0.8寸(cun),可灸(jiu)。

15.心(xin)俞(yu)(心(xin)背俞(yu)穴)

[取法]俯臥位,在第(di)五(wu)胸椎棘突(tu)下方,督(du)脈旁(pang)開1.5寸取之(圖8-59)。

[主治]癲狂癇癥、驚悸(ji)、失眠、健忘、心煩(fan);心痛、心悸(ji);咳嗽、吐血、胸引背(bei)痛;夢遺。

[刺(ci)(ci)灸法]斜刺(ci)(ci)0.5~0.8寸,可灸。

16.督俞

[取法]俯臥(wo)位,在第六胸椎棘突(tu)下方(fang),督脈旁(pang)開(kai)1.5寸取之(圖8-59)。

[主治(zhi)]心痛、胸痛、氣喘;腹(fu)痛、腹(fu)脹、呃逆(ni)。

[刺(ci)灸(jiu)法]斜刺(ci)0.5~0.8寸,可(ke)灸(jiu)。

17.膈俞

[取法]俯臥位(wei),在第七(qi)胸椎棘突下方,督脈旁(pang)開(kai)1.5寸取之(圖8-59)。

[主治]胃(wei)脘痛、嘔吐(tu)、呃逆;氣喘、咳(ke)嗽、吐(tu)血、潮熱、盜汗;隱疹。

[刺(ci)灸法(fa)]斜(xie)刺(ci)0.5~0.8寸,可灸。

18.肝俞(yu)(肝背俞(yu)穴)

[取法]俯(fu)臥位,在(zai)第九胸(xiong)椎棘(ji)突下方,督脈旁開(kai)1.5寸取之(圖8-59)。

[主治]黃(huang)疸、脅痛;吐血(xue)、衄血(xue);目赤、近物不清(qing)、眩暈、夜(ye)盲;癲狂(kuang)癇癥;脊背痛。

[刺灸法]斜(xie)刺0.5~0.8寸(cun),可灸。

19.膽(dan)俞(膽(dan)背俞穴(xue))

[取(qu)法]俯(fu)臥位,在第(di)十胸(xiong)椎(zhui)棘突下方(fang),督脈旁開1.5寸(cun)取(qu)之(圖8-59)。

[主治]黃疸、口苦(ku)、舌干、嘔(ou)吐、脅痛、飲食(shi)不下;肺(fei)癆(lao)、潮(chao)熱(re);腋下腫。

[刺(ci)灸(jiu)法]斜刺(ci)0.5~0.8寸,可灸(jiu)。

20.脾俞(脾背俞穴)

[取(qu)法]俯臥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tu)下方(fang),督脈旁開(kai)1.5寸(cun)取(qu)之(圖8-59)。

[主治]腹(fu)脹(zhang)、嘔吐、泄瀉、痢疾、便(bian)血(xue)、完谷不化;水腫、黃(huang)疸;背痛(tong)。

[刺(ci)灸法]直刺(ci)0.5~1寸,可灸。

21.胃俞(胃背俞穴(xue))

[取(qu)法]俯(fu)臥位,在第(di)十二胸椎(zhui)棘突下方,督脈旁開(kai)1.5寸(cun)取(qu)之(zhi)(圖(tu)8-59)。

[主治(zhi)]胃脘(wan)痛、腹脹、翻胃、嘔吐、腸鳴(ming);胸脅(xie)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ke)灸。

22.三焦(jiao)俞(三焦(jiao)背俞穴)

[取法]俯(fu)臥位(wei),在第一腰椎棘突下方,督脈(mo)旁開1.5寸(cun)取之(圖8-59)。

[主治]水腫、小便不利(li);腸(chang)鳴、腹(fu)脹、泄瀉、痢疾(ji);腰背強痛。

[刺(ci)灸法]直(zhi)刺(ci)0.5~1寸,可灸。

23.腎(shen)俞(腎(shen)背俞穴)

 [取法]俯臥位,在第二(er)腰椎棘突下方,督脈旁(pang)開1.5寸取之(zhi)(圖8-59)。

[主治]遺精(jing)、陽痿、月經不調、白帶(dai)多、遺尿(niao)、小(xiao)便不利、水腫;耳鳴、耳聾;咳(ke)嗽少氣;腰(yao)膝痠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cun),可灸。

24.氣海俞

[取法]俯臥位,在第三腰椎棘突下方(fang),督脈旁(pang)開1.5寸取之(圖8-59)。

[主治]腰痛、腿膝不利;痛經(jing)、痔漏。

[刺灸法(fa)]直刺0.5~1寸(cun),可灸。

25.大腸俞

[取(qu)法]俯臥位,在第四腰椎(zhui)棘突(tu)下方(約(yue)與(yu)髂嵴(ji)高點相平),督(du)脈旁(pang)開1.5寸取(qu)之(圖8-59)。

[主治]腹脹、腸(chang)鳴、泄瀉、便秘、痢疾;痔(zhi)疾;腰脊疼(teng)痛。

[刺灸法]直刺0.5~1.2寸,可(ke)灸。

26.關元俞

[取法]俯臥(wo)位,在第五腰椎(zhui)棘突下方,督脈旁開1.5寸取之(圖8-59)。

[主(zhu)治]腹脹、泄瀉(xie)、小便不利(li)或頻數、遺尿;腰(yao)痛。

[刺灸(jiu)法]直刺0.5~1.2寸(cun),可(ke)灸(jiu)。

27.小(xiao)腸(chang)俞(yu)(小(xiao)腸(chang)背俞(yu)穴)

[取(qu)法]俯臥位,在平第一骶后(hou)孔,督脈旁(pang)開(kai)1.5寸,當髂后(hou)上(shang)棘內(nei)緣與骶骨間(jian)的凹陷處取(qu)之(圖8-59)。

[主治]遺(yi)精、遺(yi)尿(niao)、尿(niao)血、白(bai)帶多、疝氣;小腹脹痛、泄瀉(xie)、痢疾;腰痛。

[刺(ci)灸法]直刺(ci)0.8~1.2寸,可灸。

28.膀胱俞(yu)(膀胱背俞(yu)穴)

[取(qu)法]俯臥位(wei),在平(ping)第二骶(di)后(hou)孔,督脈旁開(kai)1.5寸,當(dang)髂后(hou)上(shang)棘內緣與骶(di)骶(di)骨間的凹陷處取(qu)之(zhi)(圖8-59)。

[主(zhu)治]小便赤澀(se)、淋濁、遺精、遺尿;腹痛(tong)泄瀉、便秘;女子瘕聚、陰部(bu)腫(zhong)痛(tong);腰脊強痛(tong)、足膝寒冷(leng)無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29.中膂俞

[取法(fa)]俯臥(wo)位,在平第三骶(di)后孔(kong),當督(du)脈(mo)旁開1.5寸處取之(圖8-59)。

[主治]痢疾、疝氣、消(xiao)渴;腰脊強痛。

[刺(ci)灸法]直刺(ci)0.8~1.2寸(cun),可灸。

30.白環俞

[取法]俯臥(wo)位,在平第四骶后孔,當督脈旁開1.5寸(cun)處取之(zhi)(圖8-59)。

[主治]白帶(dai)、疝氣、遺精(jing)、月經(jing)不調;腰(yao)骶疼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31.上髎

[取(qu)(qu)法]俯臥位,在第一骶后孔(kong)中取(qu)(qu)之(圖8-59)。

[主治]腰痛;月經不調、帶下、陰挺、遺(yi)精、陽痿、大小(xiao)便(bian)不利。

[刺灸(jiu)法]直刺1~1.5寸,可(ke)灸(jiu)。

32.次髎

[取法(fa)]俯臥位,在第二骶后孔中(zhong)取之(圖(tu)8-59)。

[主治]月(yue)經不(bu)調、赤白帶下、痛經、疝氣、小便(bian)赤淋;腰痛、腰以下不(bu)仁(ren)。

[刺灸法]直(zhi)刺1~1.5寸,可灸。

33.中髎

[取(qu)(qu)法]俯臥位,在(zai)第三(san)骶后孔(kong)中取(qu)(qu)之(圖(tu)8-59)。

[主治]月(yue)經不(bu)調、赤白帶下、小便(bian)不(bu)利;泄(xie)瀉、便(bian)秘;腰(yao)痛。

[刺灸法]直(zhi)刺1~1.5寸,可灸。

34.下髎

[取(qu)法(fa)]俯(fu)臥位,在(zai)第四骶后孔中取(qu)之(圖8-59)。

[主(zhu)治(zhi)]小腹痛、腸(chang)鳴、泄(xie)瀉、小便(bian)不利(li)、便(bian)秘(mi);腰痛。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35.會陽

[取法]在尾骨下端兩旁,當(dang)督脈旁開0.5寸處取之(圖8-59)。

[主(zhu)治]帶下、陽痿;痢疾、泄瀉、便血、痔疾。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ke)灸。

圖8-59

36.承扶

[取法(fa)]俯臥位(wei),在臀橫(heng)紋中央取之(圖(tu)8-60)。

[主(zhu)治]痔疾;腰(yao)、骶、臀、股部疼痛。

[刺灸法]直刺1~2.5寸(cun),可灸。

37.殷門

[取法]俯臥,在承扶(fu)與(yu)委中連線中點上,當承扶(fu)下6寸取之(圖8-60)。

[主(zhu)治]腰脊強痛、大腿疼痛、下肢(zhi)痿痹。

[刺(ci)灸(jiu)法]直刺(ci)1~2寸,可灸(jiu)。

38.浮郄

[取法]微屈膝,在腘窩(wo)上(shang)方,當(dang)肱(gong)二頭肌腱內(nei)側(ce),委陽上(shang)1寸處取之(圖8-60)。

[主治]臀(tun)股麻(ma)木、腘筋攣急;便(bian)秘。

[刺(ci)灸法]直(zhi)刺(ci)1~1.5寸,可灸。

39.委陽(三焦下合穴)

[取(qu)法]微屈膝(xi),在腘橫紋外側緣,當肱(gong)二頭肌腱內側取(qu)之(圖8-60)。

[主治]小腹脹滿(man)、小便不(bu)利;腰脊強痛(tong)(tong)、腿足拘(ju)攣(luan)疼痛(tong)(tong)或(huo)痿厥不(bu)仁。

[刺灸(jiu)法]直(zhi)刺0.5~1寸,可灸(jiu)。

40.委中(合(he)穴(xue);膀胱下合(he)穴(xue))

[取法]微屈膝,在腘窩橫紋當中,當肱(gong)二(er)頭肌腱(jian)與半(ban)腱(jian)肌腱(jian)的中間取之(圖8-60)。

[主治]腰痛、髖關節屈伸(shen)不(bu)(bu)利、腘筋攣急(ji)、下肢痿痹;中風昏迷、半身不(bu)(bu)遂(sui);腹痛、吐瀉;遺尿、小便(bian)難;自(zi)汗(han)、盜汗(han);丹毒、療瘡、發背。

[刺灸(jiu)法]直刺1~1.5寸,或(huo)三棱針點(dian)刺腘靜脈出(chu)血(xue)。可灸(jiu)。

圖8-60

41.附分

[取法]俯臥,在(zai)平第(di)二胸椎棘(ji)突(tu)下,督(du)脈旁開3寸,約當肩(jian)胛骨的脊柱(zhu)緣處取之(圖8-61)。

[主治]肩背拘急(ji)、頸(jing)項強痛、肘臂麻(ma)木不仁。

[刺(ci)灸法]斜刺(ci)0.5~0.8寸,可灸。

42.魄戶

[取法]俯臥,在(zai)平第三胸椎棘(ji)突下,督脈(mo)旁(pang)開(kai)3寸,約(yue)當肩胛骨(gu)的(de)脊柱緣處取之(zhi)(圖8-61)。

[主治]肺(fei)癆、咳嗽、氣喘;項強、肩背痛。

[刺灸(jiu)(jiu)法]斜刺0.5~0.8寸(cun),可灸(jiu)(jiu)。

43.膏育

[取法]俯臥(wo),兩手抱肘,在平第四胸椎棘突(tu)下,督脈旁開3寸,約當肩胛骨的脊柱緣處取之(圖(tu)8-61)。

[主(zhu)治]肺癆(lao)(lao)、咳嗽、氣(qi)喘、吐血、盜汗(han);健忘、遺精;虛癆(lao)(lao)羸瘦(shou);肩胛背痛。

[刺灸(jiu)法(fa)]斜刺0.5~0.8寸,可(ke)灸(jiu)。

44.神堂

[取法]俯臥,在平第五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kai)3寸,約當肩(jian)胛骨的脊(ji)柱緣處取之(zhi)(圖8-61)。

[主(zhu)治]心痛、心悸;咳嗽、氣喘、胸滿;脊(ji)背強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ke)灸。

45.譩譆

[取(qu)法]俯臥,在(zai)平第六胸(xiong)椎棘突(tu)下,督脈旁(pang)開3寸,約當肩胛骨的脊柱緣處(chu)取(qu)之(圖8-61)。

[主治(zhi)]咳(ke)嗽(sou)、氣(qi)喘、鼻衄;瘧疾、熱病無(wu)汗;肩背(bei)痛、季脅引少腹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ke)灸。

46.膈關

[取法]俯臥,在平(ping)第七胸椎棘(ji)突下,督脈旁(pang)開3寸,約當肩胛骨(gu)的脊柱緣處取之(圖8-61)。

[主治]飲食不(bu)下、嘔吐、噯(ai)氣、胸中噎悶;脊背強痛。

[刺(ci)灸(jiu)法]斜刺(ci)0.5~0.8寸,可灸(jiu)。

47.魂門

[取法]在平(ping)第九胸椎棘突(tu)下,督脈(mo)旁開3寸取之(zhi)(圖(tu)8-61)。

[主治]胸(xiong)脅脹(zhang)痛(tong)、背痛(tong);飲食不下、嘔吐、腸鳴(ming)泄瀉。

[刺灸(jiu)法(fa)]斜刺0.5~0.8寸(cun),可(ke)灸(jiu)。

48.陽綱

[取(qu)(qu)法]在平(ping)第十胸(xiong)椎棘(ji)突下,督脈旁(pang)開3寸取(qu)(qu)之(圖8-61)。

[主治]腸鳴、腹(fu)痛、泄瀉;黃疸、消渴。

[刺灸法]斜(xie)刺0.5~0.8寸,可灸。

49.意舍

[取法]在平第十一(yi)胸(xiong)椎棘突下,督脈旁開3寸(cun)取之(圖8-61)。

[主治]腹脹、腸鳴、泄(xie)瀉、嘔吐、飲食不下。

[刺灸法(fa)]斜刺0.5~0.8寸,可灸。

50.胃倉

[取(qu)法]在(zai)平第十(shi)二胸椎棘突(tu)下(xia),督脈旁開3寸取(qu)之(圖8-61)。

[主治]腹脹、胃脘痛、小兒(er)食積;水(shui)腫(zhong);脊(ji)背痛。

[刺灸法(fa)]斜刺0.5~0.8寸,可灸。

51.育門

 [取法]在平第一腰椎(zhui)棘突(tu)下,督脈旁開(kai)3寸取之(zhi)(圖8-61)。

[主(zhu)治(zhi)]上腹痛、痞(pi)塊、便秘;婦(fu)人乳疾。

[刺灸(jiu)法]斜刺0.5~0.8寸(cun),可灸(jiu)。

52.志室

[取(qu)法]在平第二腰(yao)椎(zhui)棘突(tu)下,督脈旁開3寸取(qu)之(圖(tu)8-61)。

[主治(zhi)]遺(yi)精、陽痿、陰痛下腫、月經不調;小(xiao)便(bian)淋瀝、水腫;腰脊強(qiang)痛。

[刺(ci)(ci)灸法]斜刺(ci)(ci)0.5~0.8寸(cun),可(ke)灸。

53.胞育

[取(qu)法]在平第二骶后孔,督脈旁開3寸(cun)處取(qu)之(zhi)(圖8-61)。

[主治]腸鳴、腹(fu)脹、便秘;大(da)小便不(bu)利、陰腫;腰脊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54.秩邊

 [取(qu)法]在胞育直(zhi)下,骶管裂孔旁(pang)開3寸(cun)處取(qu)之(圖8-61)。

[主治]腰骶痛(tong)、下肢痿痹;大小(xiao)便不利、陰痛(tong)、痔疾(ji)。

[刺(ci)灸法]直(zhi)刺(ci)1.5~3寸(cun),可灸。

圖8-61

55.合陽

[取法]在委中直下2寸,當委中與(yu)承(cheng)山的連線上取之(圖(tu)8-62)。

[主(zhu)治]腰脊痛引腹(fu)、下肢痠痛、麻痹(bi);崩漏、痔痛。

[刺(ci)(ci)灸法]直刺(ci)(ci)1~2寸(cun),可灸。

56.承筋

[取法]在合陽(yang)與承山(shan)之間,當腓腸(chang)肌(ji)肌(ji)腹中央取之(圖8-62)。

[主治]小腿痛、膝痠重(zhong)、腰背拘(ju)急;痔疾。

[刺灸(jiu)法]直(zhi)刺1~2寸,可灸(jiu)。

57.承山

[取(qu)法]在當(dang)腓腸肌肌腹下,伸小腿時,當(dang)肌腹下出現(xian)的交角處取(qu)之(圖8-62)。

[主(zhu)治]腰(yao)背病、腿痛轉筋、腳(jiao)氣(qi);痔疾、便(bian)秘。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58.飛(fei)揚(絡穴)

[取法]在承山外(wai)下方,當昆侖上(shang)7寸處(chu)取之(zhi)(圖8-62)。

[主治]頭(tou)痛(tong)、目眩(xuan)、鼻塞、鼻衄;痔疾;腰腿疼痛(tong)。

[刺(ci)(ci)灸法]直刺(ci)(ci)1~2寸(cun),可(ke)灸。

圖8-62

59.跗陽(yang)(yang)(陽(yang)(yang)蹺郄(qie)穴(xue))

 [取(qu)法]在足(zu)外(wai)踝后上(shang)方,當昆(kun)侖上(shang)3寸處取(qu)之(圖8-63)。

[主治]頭痛、頭重;腰骶(di)疼痛、下(xia)肢痿痹、外(wai)踝腫痛。

[刺灸法(fa)]直刺0.8~1.2寸,可灸。

60.昆(kun)侖(經穴)

[取(qu)法]在(zai)跟腱與外(wai)踝(huai)之間的凹陷處取(qu)之(圖8-63)。

[主治]頭痛(tong)、項(xiang)強、目(mu)眩、鼻衄;癲(dian)癇;難(nan)產;腰骶疼(teng)痛(tong)、足(zu)跟腫痛(tong)。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61.仆參

[取(qu)法]在外踝后下方(fang),昆(kun)侖直(zhi)下,當跟骨(gu)凹(ao)陷(xian)處(chu)赤白肉際取(qu)之(圖8-63)。

[主治(zhi)]下肢痿弱、足(zu)跟痛(tong);癲癇。

[刺灸(jiu)法]直刺0.3~0.5寸,可灸(jiu)。

62.申脈(mo)(mo)(八脈(mo)(mo)交(jiao)會穴,通陽蹺脈(mo)(mo))[取法]在外踝正下(xia)方凹陷處取之(圖8-63)。

[主治(zhi)]頭痛(tong)、眩暈、失眠;目赤痛(tong)、眼瞼下垂;癲狂癇癥;腰腿痠(suan)痛(tong)。

[刺(ci)灸法]直刺(ci)0.3~0.5寸,可(ke)灸。

63.金門(郄(qie)穴(xue))

[取法]在申脈前下方,當骰(tou)骨外側凹陷中取之(圖8-63)。

[主治]頭痛(tong)(tong)、癲癇、小兒驚(jing)風(feng);腰痛(tong)(tong)、下肢痿痹(bi)、外踝(huai)痛(tong)(tong)。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ke)灸。

64.京骨(原穴)

[取法]在足跗外側,第五跖骨粗(cu)隆下,當赤白肉際取之(zhi)(圖8-63)。

[主(zhu)治]頭(tou)痛、項強、目翳、癲癇;腰痛。

[刺(ci)灸(jiu)法]直刺(ci)0.3~0.5寸,可灸(jiu)。

65.束骨(輸穴)

[取法]在(zai)足跗外側,第五跖骨(gu)小頭后下方(fang),當赤白肉際取之(圖8-63)。

[主(zhu)治]頭痛、項強、目眩、癲癇;腰腿(tui)痛。

[刺(ci)灸法]直(zhi)刺(ci)0.2~0.5寸(cun),可灸。

66.足通谷(滎穴)

[取法]在第五跖趾關節前下方的凹陷處(chu),當赤白(bai)肉際(ji)取之(圖8-63)。

[主治]頭痛、項強;目眩、鼻(bi)衄;癲狂。

[刺灸法(fa)]直刺0.2~0.3寸,可灸。

67.至陰(井穴)

[取(qu)法(fa)]在小趾外側,距趾甲約0.1寸(cun)處(chu)取(qu)之(圖8-63)。

[主治]頭痛、目(mu)痛、鼻(bi)(bi)塞、鼻(bi)(bi)衄;胎位不正、難產。

[刺灸法]直刺0.2~0.3寸(cun);胎位不正者(zhe),可灸。

圖8-63

民(min)間偏方:外(wai)科(ke)治痔瘡(chuang)痔瘡(chuang)的(de)針灸療法(fa)

本病為發生于肛腸部的一種慢性疾病,較多見于青年和壯年。臨床按痔核發生的位置,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統稱為痔瘡。
[病因病機]
痔疾發生的原因,多與長期坐位或站立工作,肩挑負重,跋涉遠行,妊娠胎氣;或久痢,久泄,便秘,嗜食厚昧辛辣等因素,引起中氣下陷,筋脈松弛,氣滯血阻,燥熱濁氣,結聚肛腸而發為痔疾。
[癥狀]
先按痔核位置辨別內痔、外痔和混合痔。發生于 *** 齒線以上者為內痔,齒線以下者為外痔,齒線上下均有者為混合痔。內痔主癥:大便時出血,色鮮紅或暗紅,出血量不等,痔核脫垂于 *** 外口不及時復位,或因感染均可引起局部劇痛;如嵌頓時,可致腫脹、糜爛、壞死。外痔主癥:自覺 *** 處有異物感,劇烈疼痛或不病,發炎時則腫痛。混合痔則兼有內痔和外痔的癥狀。
[治療]
1.針灸
治法取足太陽經穴為主。毫針刺用瀉法,適當深刺。
處方次(liao)長強會陽承山二白
方義次(liao)、會陽、承山同屬足太陽膀胱經,膀胱經其別行經脈絡于肛,取三穴用瀉法深刺,能疏導膀胱經氣而消瘀滯,近取長強以加強其作用。二白為治療痔瘡的經驗穴。《玉龍歌》說:“痔漏之疾亦可憎,表里急重最難禁,或痛或癢或下血,二白穴在掌后尋”。取本穴治療內痔出血有效。
2.挑治
方法痔點在第七胸椎兩側和腰骶部范圍內尋找。每次選一痔點挑治,七天左右一次。
3.耳針
選穴直腸下段大腸神門腦脾
方法每次取2—3穴,留針2—30分鐘,每日一次。

提醒您:痔瘡的針(zhen)灸(jiu)療法 此民間偏(pian)方來源于網絡,使用(yong)前請遵醫囑。

本文地址://n85e38t.cn/jingluo/57125.html.

聲明: 我(wo)(wo)們(men)致力(li)于保護作(zuo)者(zhe)版權(qua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zhang)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neng)及時與(yu)作(zuo)者(zhe)取得聯(lian)系,或有(you)版權(quan)異(yi)議的,請聯(lian)系管理(li)員(yuan),我(wo)(wo)們(men)會(hui)(hui)立(li)即(ji)處理(li),本(ben)站部分文字與(yu)圖片資源來(lai)自于網(wa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you)來(lai)源標注錯誤或侵(qin)犯了您(nin)的合法權(quan)益,請立(li)即(ji)通知我(wo)(wo)們(men)(管理(li)員(yuan)郵(you)箱(xiang):),情(qing)況屬實,我(wo)(wo)們(men)會(hui)(hui)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bing)同時向您(nin)表(biao)示歉(qian)意,謝謝!

上一篇(pian):

下一(yi)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