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呂本為“何謂寵辱?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此章要人得失如一,不為此所著。
外說榮華為寵,患難為辱;內說無為為寵,有為為辱。深一步說,得靈為寵,失靈為辱。我從空里得來,孜孜汲汲,惟恐有失,常以驚為念,我道日長,而無消化之日。若遇無知,授之作為,是吾辱也。要我洗滌參求,徨徨然速歸正道。若無驚心,沉于苦海。常存驚,漸歸正去邪,此講人之自盲。
吾今日開光再講內功寵辱。要存真內照,見我本來,是我寵也;惟恐毫厘之差,常存若驚,靈性倘有一念之差,是我辱也。凡人有寵必有辱,惟“驚”字守之,此驚非怕也,一念不動是驚,一物不動是驚,空中顯相是驚,光中霹靂是驚,有有中無是驚,虛靈不昧是驚。驚難盡述,如此若驚,有寵而無辱也。
“貴大患若身”,有身就無患,無患亦無身,患乃身中出,身從患中生。一靜之后,絲毫運用,是吾患也。崩鼎者,一患也;痰絕者,二患也;火炎無水者,三患也;四肢不動者,四患也;目眩而無光者,五患也;氣不接者,六患也;口不能言者,七患也;五臟炎枯者,八患也;有骨無肉者,九患也;不明大道者,十患也。此患皆從,從天之身而來,亦從重命而來,若輕命,輕后天之身,惟重先天之身,患從何來?
有為患生,無為患絕,貴大患者,是重命入邪之人。人重命,方去修,不管邪正,死死下功。為重命怕死,誰知死期更速;重性輕命,方得無患。命中不得性,性里常生命,故“若驚”、“若身”,而貴我真全之理,倘有察處,以若驚而守若身。
何謂寵辱?辱為下,元海枯竭,故先天不生,是辱也;后天作而補先天,是寵也。得真靈若驚,失本來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身?所以有大患者,為后天身耳。及吾存先天之身,而無后天之身,吾何患之有?貴以先天之身為天下者,則可以寄其身,而塞于天下;愛吾先天之身為天下者,乃可托虛靈之身于天下,是存道身,外凡身,如此寵其身而無辱于身,無患于身,方是清靜常存之道,而無入邪之心,此是修真至妙,愿學者勉亶(與“旃”同,乃“之焉”的合音,勉旃,即“勉之焉”)。
本文地址://n85e38t.cn/daodejingzhujie/56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呂祖《道德經》釋義第十二章
下一篇: 呂祖《道德經》釋義第十四章
原" alt="黃元吉《道德經講義》第四十六章" onerror="nofind(this)" >
原文
名與身孰親?
<" alt="黃元吉《道德經講義》第四十四章"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