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zhong)藥(yao)的(de)發展歷(li)史是什么 中(zhong)藥(yao)在中(zhong)國古籍中(zhong)通稱“本草”。
中國最早的一(yi)部中藥學(xue)專著(zhu)是漢代的《神農(nong)本(ben)草經》,唐代由 *** 頒布的《新修本(ben)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藥典。世稱《唐本(ben)草》。
明代(dai)李時珍的(de)《本草綱目(mu)》,總結了16世(shi)紀以前(qian)的(de)藥(yao)物(wu)經驗(yan),對后世(shi)藥(yao)物(wu)學的(de)發展(zhan)做出了重大的(de)貢獻。 漢朝以前(qian)中(zhong)藥(yao)隨著文字的(de)出現,藥(yao)物(wu)知識也有了文字記(ji)載。
商代(dai)金文(wen)已有“藥”字。《說(shuo)文(wen)解字》訓釋為:“治病草,從草,樂聲。”
西周(zhou)的《詩經》及《山海(hai)經》中已經記載(zai)(zai)了120多種藥物的產地、效用(yong)和治療性能。春秋戰(zhan)國(guo)時(shi)期的《五(wu)十(shi)二病方(fang)》已載(zai)(zai)方(fang)280余首,所(suo)用(yong)藥物達240余種。
長期以(yi)來人們習慣將本(ben)草作(zuo)為中(zhong)藥的代(dai)名(ming)詞。 本(ben)草一詞始見于《漢書(shu)·平帝紀》。
到了(le)西漢晚(wan)期已有“本草(cao)”一(yi)詞來(lai)指(zhi)稱藥學專(zhuan)著。現(xian)存最早的藥學專(zhuan)著是(shi)《神農(nong)本草(cao)經》。
雖(sui)托(tuo)“神(shen)農”之名,實(shi)非出于(yu)一時(shi)一人之手。有(you)考證最(zui)后成書不晚于(yu)東(dong)漢末年(公元2世紀)。
魏晉(jin)南北朝(chao)時期漢末以來(lai)醫家應用的(de)藥物種類(lei)日漸增多,本草著作的(de)數量和種類(lei)也大大增加。 晉(jin)代(dai)葛(ge)洪《抱樸子》曾首載草藥一詞。
重要(yao)的(de)本草(cao)著(zhu)作(zuo)首推(tui)完成于公元500年、梁陶弘(hong)景所撰《本草(cao)經集注》。南(nan)朝劉宋時期(qi)雷敩著(zhu)《炮(pao)炙論》,收錄了(le)300種藥物的(de)炮(pao)制方法,是中國(guo)的(de)第(di)一部炮(pao)制專著(zhu)。
隋唐(tang)時(shi)期(qi)隋唐(tang)時(shi)期(qi),南北統一(yi),經濟文化日漸繁榮,醫(yi)藥學也有較大發展。 唐(tang)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朝(chao)廷頒行了由李績(ji)、蘇敬(jing)等主(zhu)持編纂的《新修本(ben)草(cao)(cao)》(又稱(cheng)《唐(tang)本(ben)草(cao)(cao)》)。
載藥(yao)844種(zhong),本書(shu)的(de)完成(cheng)依(yi)賴了(le)國家(jia)的(de)行政力(li)量和人力(li)物力(li),是中國第一部藥(yao)典(dian)性本草;比公(gong)元1542年(nian)歐(ou)洲紐倫堡(bao)藥(yao)典(dian)早出800余年(nian)。并在日本古書(shu)《延喜式》還有“凡醫生皆讀蘇(su)敬(jing)新修本草”的(de)記載。
金(jin)元時期張元素所(suo)寫的《醫學啟源》介紹了(le)臟腑(fu)諸(zhu)病用(yong)藥(yao)(yao)(yao)心法,奠定了(le)臟腑(fu)辨(bian)證用(yong)藥(yao)(yao)(yao)理論。他在《珍珠(zhu)囊》、《臟腑(fu)標(biao)本寒熱虛實用(yong)藥(yao)(yao)(yao)式(shi)》、《潔古刺(ci)諸(zhu)痛法》中均倡導中藥(yao)(yao)(yao)歸經學說。
后來,李東垣的(de)《用(yong)藥(yao)法象》與(yu)王好(hao)古(gu)的(de)《湯液本草(cao)》都是探討(tao)藥(yao)性。 明朝時期偉大的(de)醫藥(yao)學家(jia)李時珍(1518-1593年)歷(li)時27年編成《本草(cao)綱目》(全(quan)書52卷,約200萬言,收藥(yao)1892種(zhong),附圖1100多幅(fu),附方(fang)11000余(yu)首)。
中(zhong)華民(min)國(guo)(guo)(guo)中(zhong)華民(min)國(guo)(guo)(guo)(1912~1949年(nian))的建立,結束了(le)兩千(qian)多年(nian)的封建君主(zhu)統治,但是中(zhong)國(guo)(guo)(guo)仍未改變半封建半殖民(min)地的社會(hui)性質(zhi)。加之國(guo)(guo)(guo)家連年(nian)戰爭,社會(hui)動蕩(dang),經濟衰退,致使中(zhong)國(guo)(guo)(guo)科技(ji)發展(zhan)緩(huan)慢(man)而不平衡,遠遠落(luo)后于歐美、日本等(deng),失去了(le)16世紀以前中(zhong)國(guo)(guo)(guo)在(zai)世界科技(ji)上普(pu)遍領先地位。
在西(xi)(xi)方科技文化大量(liang)涌入的情況下(xia),出現了中西(xi)(xi)藥(yao)(yao)并存的局面。與(yu)此相(xiang)應(ying),社會和醫(yi)藥(yao)(yao)界對(dui)傳(chuan)統的中國醫(yi)藥(yao)(yao)逐漸有了“中醫(yi)”、中藥(yao)(yao)”之稱,對(dui)現代西(xi)(xi)方醫(yi)藥(yao)(yao)也因此逐漸稱為(wei)“西(xi)(xi)醫(yi)”、西(xi)(xi)藥(yao)(yao)”。
由于 *** *** 采取(qu)廢止(zhi)中(zhong)醫的(de)政(zheng)策,阻礙了中(zhong)醫藥的(de)發展,因而引發了中(zhong)醫藥界(jie)的(de)普遍抗爭。 在學(xue)(xue)術醫藥工作者奮發進取(qu),盡管困難重重,本(ben)草學(xue)(xue)或(huo)中(zhong)藥學(xue)(xue)仍然有所發展。
據(ju)不(bu)(bu)完全統計,現存民國時期的中藥專著有260多(duo)種(zhong),大多(duo)體(ti)例(li)新穎、類型多(duo)樣、注重實用。由(you)于它們的論述范圍、體(ti)例(li)、用語(yu)等與傳(chuan)統本(ben)草有所不(bu)(bu)同,或為了通俗的原因,一般都不(bu)(bu)以本(ben)草命(ming)名。
其間綜合性(xing)中(zhong)藥(yao)著作和講義較多,內容多數偏于(yu)臨(lin)床實用。前者以(yi)蔣玉(yu)柏《中(zhong)國藥(yao)物(wu)學集成》較有代表性(xing)。
該書有總論、各(ge)(ge)論兩大部分(fen)(fen)。總論概述了中藥有關基本理論知識;各(ge)(ge)論按(an)功效分(fen)(fen)類,分(fen)(fen)別記述了400余種藥物的別名(ming)、氣味、形狀(zhuang)、功用、制法、有毒無毒、用量、禁忌、處方(fang)等。
其體例和內容與前者基本(ben)相似,但更(geng)簡明實用(yong)。如秦伯(bo)未《藥物學講》,分為發散、利(li)尿(niao)、理氣、理血、溫熱、寒涼藥等(deng)12類加以介(jie)紹(shao),如張(zhang)山雷《本(ben)草正義》,屬于傳統(tong)藥論(lun)性質。
該書結合個人用藥(yao)體驗論述了中藥(yao)的藥(yao)性、功用以及鑒別、炮制(zhi)、煎(jian)煮法等,有較好(hao)的影響。 屬于傳(chuan)統的地方本(ben)草亦有多種(zhong),以肖(xiao)步丹(dan)《嶺南采藥(yao)錄》、高宗岳《泰(tai)山藥(yao)物志》較有特色,也豐富了藥(yao)物的品種(zhong)。
食(shi)(shi)療(liao)本(ben)草(cao)有較(jiao)大的進步,大多內容豐富(fu)、實用(yong)(yong)。如秦伯未《飲食(shi)(shi)指南),以傳統、簡要為特點;楊(yang)志一、沈仲(zhong)圭(gui)《食(shi)(shi)物療(liao)病(bing)常識》、陸(lu)觀豹(bao)《食(shi)(shi)用(yong)(yong)本(ben)草(cao)學》,則多為經驗(yan)之談。
其他方面,如經曹(cao)炳章據清(qing)末鄭肖巖所撰《偽藥(yao)(yao)條(tiao)(tiao)辨(bian)》補訂(ding)而(er)成(cheng)的《增(zeng)訂(ding)偽藥(yao)(yao)條(tiao)(tiao)辨(bian)》,載藥(yao)(yao)110種,就產(chan)地、形態、氣味、主(zhu)治等(deng)以(yi)論述(shu)或比較(jiao),為辨(bian)識(shi)藥(yao)(yao)物(wu)真偽優劣提(ti)供了寶貴經驗。楊華(hua)亭《藥(yao)(yao)物(wu)圖(tu)考(kao)》,摘引本草文獻(xian),對藥(yao)(yao)物(wu)品種作了科學的考(kao)證,并附有(you)圖(tu)譜,有(you)很(hen)大的參(can)考(kao)價值。
炮制(zhi)制(zhi)藥(yao)(yao)(yao)方(fang)面,如(ru)楊叔(shu)澄《中(zhong)國制(zhi)藥(yao)(yao)(yao)學(xue)》、周復生《增(zeng)訂藥(yao)(yao)(yao)業(ye)指南》,有關內容均較切合實(shi)際。當時的中(zhong)藥(yao)(yao)(yao)學(xue)著作,除(chu)了(le)傳(chuan)統的表述外,還產(chan)生了(le)中(zhong)西藥(yao)(yao)(yao)匯通之作。
匯通派醫(yi)(yi)藥(yao)(yao)(yao)(yao)學(xue)(xue)家,利用(yong)自然科學(xue)(xue)和(he)西(xi)方(fang)醫(yi)(yi)藥(yao)(yao)(yao)(yao)學(xue)(xue)的某些成果,補(bu)充表達中藥(yao)(yao)(yao)(yao)的基源、成分(fen)、功效(xiao)及其(qi)藥(yao)(yao)(yao)(yao)理(li)等,或以(yi)中西(xi)藥(yao)(yao)(yao)(yao)理(li)互為解(jie)說;其(qi)間深淺、得(de)失參差不齊。 在各種著作(zuo)中,以(yi)郭望(wang)《漢(han)藥(yao)(yao)(yao)(yao)新(xin)覺(jue)》、溫敬(jing)修《最新(xin)實驗藥(yao)(yao)(yao)(yao)物學(xue)(xue)》及阮其(qi)烴、王一仁、董克仁的《本草經(jing)新(xin)注(zhu))等較有(you)代表性。
鑒于此(ci)期中(zhong)(zhong)藥(yao)數(shu)量(liang)眾多、知(zhi)識廣泛,對(dui)中(zhong)(zhong)藥(yao)的(de)學(xue)習與傳播已有(you)諸多不便,故不僅便讀、歌括一類中(zhong)(zhong)藥(yao)入(ru)門書籍不少,而且新產(chan)生了中(zhong)(zhong)藥(yao)辭書。其中(zhong)(zhong)影響較大的(de)是1935年陳存仁編著的(de)《中(zhong)(zhong)國藥(yao)學(xue)大。
二、我國(guo)歷(li)史上哪些朝代(dai)中醫(yi)藥發展最快(kuai) 根據(ju)歷(li)代(dai)王朝對民族(zu)文化和經濟(ji)發展所采取措(cuo)施的不同,中 醫(yi)藥學的發展也各有差異。
綜(zong)合(he)有關(guan)資料和史籍考證,我國中(zhong)醫 藥(yao)發(fa)展(zhan)最快、最興旺的是隋唐至兩宋。唐自統一中(zhong)國后,疆域(yu)廣 闊,百姓(xing)安樂,經濟不斷發(fa)展(zhan),尤其農業(ye)發(fa)展(zhan)迅(xun)速,對外(wai)交流亦日 趨(qu)頻繁,中(zhong)醫藥(yao)事業(ye)也得到(dao)了全面(mian)發(fa)展(zhan),且各種醫藥(yao)著作和藥(yao)物 品種不斷增加。
如唐顯慶四年(公(gong)元659年),由長孫無忌(ji)(后(hou)因(yin) 武后(hou)篡權,長孫皇后(hou)被貶,故(gu)改(gai)李績)偕(xie)蘇敬(jing)等(deng)22人(ren)負責編修的 《新(xin)修本(ben)草》(亦稱唐本(ben)草)。當時由 *** 發動全國各(ge)地征詢藥(yao)物(wu) 形色(se)、功效(xiao)、產地等(deng),具送中央,經采(cai)用(yong)之后(hou),在全國發行的,是(shi)最 完整(zheng)的一部藥(yao)學(xue)專(zhuan)著。
此外還出現了《食(shi)療(liao)本(ben)草(cao)》、《蜀本(ben)草(cao)》、《本(ben) 草(cao)拾遺》等大(da)批本(ben)草(cao)著作。這時(shi)全國已(yi)發現的(de)藥物約達1 500余 種。
宋朝亦由(you)于上層 *** 的重(zhong)視,開國(guo)(guo)后不(bu)久即詔劉(liu)翰(han)、馬志(zhi)等9 人編(bian)修了《開寶(bao)本草》,由(you)官方頒(ban)行全(quan)國(guo)(guo)。其后,接著(zhu)出現(xian)了 4種(zhong) 本草著(zhu)作(zuo),篇(pian)幅(fu)和內容都較(jiao)前有所增加。
這時全國(guo)(guo)藥(yao)物總數已(yi)發(fa) 展到2 400余種。可以說此時已(yi)是我國(guo)(guo)藥(yao)典學發(fa)展最(zui)鼎盛的時期(qi)。
只是后來(lai)由于上層(ceng) *** 的(de)腐敗(bai),宋朝的(de)國勢日壞一日,整個中醫 藥事(shi)業也跟著走了下坡路。 。
三、中(zhong)醫(yi)發展(zhan)史 中(zhong)醫(yi)有著悠久的歷史。
早(zao)在(zai)遠古時代,我們(men)的祖先在(zai)與(yu)大自然作斗爭中就(jiu)創造(zao)了(le)原始醫學。人(ren)們(men)在(zai)尋(xun)找食(shi)物的過程中,發現(xian)某(mou)(mou)(mou)些食(shi)物能減輕或消(xiao)除某(mou)(mou)(mou)些病癥(zheng),這就(jiu)是發現(xian)和(he)應用(yong)(yong)中藥的起源;在(zai)烘火(huo)取暖的基礎(chu)上,發現(xian)用(yong)(yong)獸皮、樹皮包上燒熱的石(shi)塊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xiao)除某(mou)(mou)(mou)些病痛,通(tong)過反復實踐和(he)改進(jin),逐漸(jian)產生了(le)熱熨法(fa)和(he)灸(jiu)法(fa);在(zai)使用(yong)(yong)石(shi)器(qi)作為生產工(gong)具的過程中,發現(xian)人(ren)體某(mou)(mou)(mou)一部位受到刺傷后(hou)反能解(jie)除另一部位的病痛,從而創造(zao)了(le)運(yun)用(yong)(yong)砭石(shi)、骨針(zhen)治療的方法(fa),并在(zai)此(ci)基礎(chu)上,逐漸(jian)發展為針(zhen)刺療法(fa),進(jin)而形成了(le)經絡(luo)學說(shuo)。
中醫理論主要來源于對實踐的總結,并在實踐中不斷得到充實和發展。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黃帝內經》問世。
該(gai)書系統總結(jie)了(le)(le)在此之前的(de)(de)(de)治(zhi)療(liao)經(jing)驗和(he)醫(yi)學(xue)理論(lun),結(jie)合當時(shi)的(de)(de)(de)其他(ta)自然(ran)科學(xue)成就,運用(yong)樸素的(de)(de)(de)唯物論(lun)和(he)辨證(zheng)法思想,對(dui)人(ren)(ren)體的(de)(de)(de)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de)(de)(de)診斷、治(zhi)療(liao)與預防,做了(le)(le)比較全面的(de)(de)(de)闡述,初(chu)步奠定了(le)(le)中醫(yi)學(xue)的(de)(de)(de)理論(lun)基礎。《難經(jing)》是一部與《黃帝內經(jing)》相(xiang)媲美的(de)(de)(de)古典醫(yi)籍,成書于漢之前,相(xiang)傳系秦越(yue)人(ren)(ren)所著。
其內容亦(yi)包(bao)括生理、病理、診斷、治療(liao)等(deng)各方面(mian),補(bu)充了《黃帝內經》之不足(zu)。 秦漢以來,內外(wai)交通(tong)日漸(jian)發(fa)達,少數(shu)民族(zu)地(di)區的(de)犀(xi)角、琥珀、羚(ling)羊角、麝香,以及南(nan)海(hai)的(de)龍眼、荔枝(zhi)核等(deng),漸(jian)為內地(di)醫(yi)家所采用。
東南亞等地(di)的藥(yao)材也不斷進入中(zhong)國(guo),從而(er)豐富人們的藥(yao)材知識。《神農(nong)本草經》就是當時流傳下來的、中(zhong)國(guo)現存最早的藥(yao)物學(xue)專著。
它總結了(le)(le)漢以前(qian)人們的藥物知識,載(zai)藥365種(zhong),并記述(shu)了(le)(le)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氣五(wu)味等藥物學理論。長(chang)期臨床實踐和現代科學研究證(zheng)明(ming):該書(shu)所載(zai)藥效(xiao)大多是正確的,如麻黃(huang)治(zhi)喘,黃(huang)連治(zhi)痢,海藻(zao)治(zhi)癭等。
公元三世紀,東(dong)漢著(zhu)名(ming)醫家(jia)張仲(zhong)景在深入鉆研《素問》、《針(zhen)經(jing)(jing)》、《難經(jing)(jing)》等古典醫籍的(de)基礎上,廣泛采集(ji)眾(zhong)人的(de)有(you)效藥方,并結(jie)合自己的(de)臨床經(jing)(jing)驗,著(zhu)成《傷寒雜(za)病論》。該(gai)書以(yi)(yi)六經(jing)(jing)辨(bian)傷寒,以(yi)(yi)臟腑辨(bian)雜(za)病,確(que)立了中(zhong)醫學辨(bian)證施治(zhi)的(de)理論體系與(yu)治(zhi)療(liao)原(yuan)則(ze),為臨床醫學的(de)發展(zhan)奠定(ding)了基礎。
后(hou)世(shi)又將(jiang)該(gai)書分為(wei)《傷(shang)寒論》和《金匱(kui)要(yao)略》。其中,《傷(shang)寒論》載(zai)(zai)方113首(shou)(shou)(shou)(實為(wei)112首(shou)(shou)(shou),因其中的禹余糧(liang)丸有方無(wu)藥(yao)),《金匱(kui)要(yao)略》載(zai)(zai)方262首(shou)(shou)(shou),除去重復(fu),兩書實收劑269首(shou)(shou)(shou),基本上概括了臨床各科的常用方劑,被(bei)譽為(wei)“方書之祖(zu)”。
西晉(jin)醫家皇(huang)甫謐(公元215~282)將《素問》、《針經》、《明堂孔穴針灸(jiu)治要》三書(shu)(shu)(shu)的基本內容,進(jin)行重新歸類編排,撰成《針灸(jiu)甲乙經》12卷,128篇。該(gai)書(shu)(shu)(shu)為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針灸(jiu)專(zhuan)書(shu)(shu)(shu),其內容包(bao)括臟腑、經絡、腧(shu)穴、病機、診斷、針刺(ci)手法、刺(ci)禁(jin)、腧(shu)穴主治等。
書中經過考查確(que)定(ding)了(le)當時的腧穴總數和穴位349個(ge)(包(bao)括單穴49個(ge),雙(shuang)穴300個(ge)),論述了(le)各部(bu)穴位的適應證與禁忌,總結了(le)操(cao)作手(shou)法等,對世界針灸醫(yi)學影響很大。公元701年日本 *** 制定(ding)醫(yi)藥職令時規(gui)定(ding),本書為醫(yi)學士(shi)必修書。
公元(yuan)(yuan)610年,巢元(yuan)(yuan)方等(deng)人集體編寫的《諸病(bing)源(yuan)候論》,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病(bing)因證候學專著(zhu)。全書(shu)共50卷,分(fen)67門,載列(lie)證候1,700余條,分(fen)別論述了內、外、婦、兒、五官等(deng)各疾(ji)病(bing)的病(bing)因病(bing)理(li)和癥狀。
其中對(dui)一(yi)些疾(ji)病(bing)(bing)的病(bing)(bing)因及發病(bing)(bing)原(yuan)理已描(miao)述得比較(jiao)詳(xiang)盡而科(ke)學。例如:對(dui)某些寄生蟲的感(gan)染,已明(ming)確(que)指出與飲食有關;認為絳蟲病(bing)(bing)系吃(chi)不熟的肉(rou)類所致。
書中還(huan)記(ji)載了腸吻合(he)術(shu)、人工流產、拔(ba)牙(ya)等手術(shu),說明當(dang)時的外(wai)科手術(shu)已達(da)到較高水平。隋(sui)唐時期,由于政(zheng)治(zhi)統一,經濟文(wen)化繁榮,內外(wai)交(jiao)通(tong)發(fa)達(da),外(wai)來(lai)藥(yao)(yao)物日益增多,用藥(yao)(yao)經驗不斷豐富,對藥(yao)(yao)物學成就進一步總(zong)結(jie)已成為當(dang)時的客觀需要。
公元657年唐(tang)(tang) *** 組織蘇敬等二(er)十(shi)余人集(ji)體編(bian)修本草,于公元659年完(wan)稿,名(ming)為《唐(tang)(tang)·新修本草》(又名(ming)《唐(tang)(tang)本草》)。這是中國古代由 *** 頒行的第一部藥典(dian),也是世(shi)界(jie)上最早的國家藥典(dian)。
它比歐州紐(niu)倫(lun)堡 *** 公(gong)元1542年頒行(xing)的《紐(niu)倫(lun)堡藥典》早883年。該書共54卷,包括本草、藥圖(tu)、圖(tu)經三部分,載藥850種(zhong),在國外影響(xiang)較大。
公元713年,日本(ben)官方(fang)就以此書(shu)的傳抄本(ben)規定為學(xue)醫的必讀課本(ben)。 唐代醫家孫(sun)思邈(公元581~682)集畢(bi)生之精力,著(zhu)成《備急千金(jin)要方(fang)》、《千金(jin)翼方(fang)》。
其(qi)中,《千金(jin)要方(fang)(fang)》分為30卷,合方(fang)(fang)論5,300首;《千金(jin)翼(yi)方(fang)(fang)》亦30卷,載(zai)方(fang)(fang)2,571首。二書還對(dui)臨床各科、針灸、食(shi)療、預防、養生等均有論述。
尤其在(zai)營(ying)養缺(que)乏性疾病(bing)(bing)防治方面(mian),成就突出。如認為癭病(bing)(bing)(指甲狀腺腫類疾病(bing)(bing))是因人們久(jiu)居(ju)山區,長期(qi)飲(yin)用(yong)一種不好(hao)的水所致,勸告人們不要久(jiu)居(ju)這些地方;對(dui)夜盲病(bing)(bing)人,采用(yong)動物肝臟治療等(deng)。
公元752年,王(wang)燾(dao)著(zhu)成(cheng)(cheng)《外臺秘(mi)要》,全書(shu)共40卷,1,104門(據今(jin)核實為1,048門),載方6,000余首,可(ke)謂集(ji)唐以前方書(shu)之大成(cheng)(cheng)。 宋代對(dui)中醫教(jiao)育比較重視。
宋 *** 設(she)立“太(tai)醫(yi)局”,作(zuo)為(wei)培(pei)養(yang)中醫(yi)人材(cai)的最高(gao)機(ji)構。學(xue)生所學(xue)課程包括(kuo)《素(su)問》、《難經(jing)》、《傷寒論》和《諸病源(yuan)候論》等。
教(jiao)學方法(fa)也(ye)有很大改(gai)進,如針(zhen)灸醫官王惟一曾設計(ji)鑄造銅(tong)人兩(liang)具(公(gong)元1026年),精細刻制了(le)十二(er)經脈和354個穴位,作為針(zhen)灸教(jiao)學和考試(shi)醫師(shi)之用(yong)。考試(shi)時,試(shi)官將銅(tong)人穴位注水,外用(yong)蠟封。
受(shou)試者如取穴正確,可針(zhen)進水(shui)出。是這中國醫學教育事(shi)業(ye)的。
四、中草藥(yao)的歷史文(wen)化 中藥(yao)文(wen)化 底蘊(yun)豐富 說到中國的藥(yao)文(wen)化,由于它有著(zhu)數千年的悠久歷史,所以其底蘊(yun)十分豐富。
然(ran)而,無(wu)(wu)論(lun)是中國人(ren),還是外國人(ren),對其(qi)豐富的(de)文化內涵缺乏(fa)全面深刻的(de)理解,故而導致(zhi)某些誤(wu)識。其(qi)根本(ben)原(yuan)因就在(zai)于長期(qi)以(yi)來,我們對藥文化的(de)研究與(yu)(yu)宣傳,力度很不夠,長此以(yi)往,無(wu)(wu)疑對中藥事業的(de)繼承、發展與(yu)(yu)推(tui)廣是十分不利的(de)。
這(zhe)里,擇其要者,略加論(lun)述,以饗讀者。 有人說中(zhong)藥(yao)就是樹皮,草根,這(zhe)話(hua)說對了一部分。
中(zhong)(zhong)(zhong)(zhong)藥(yao)離不開樹皮,草根,如(ru)苦楝根皮,牡丹(dan)皮,茜草根,白(bai)茅(mao)根等均(jun)是中(zhong)(zhong)(zhong)(zhong)藥(yao),但(dan)不是所有的樹皮,草根都是中(zhong)(zhong)(zhong)(zhong)藥(yao);中(zhong)(zhong)(zhong)(zhong)藥(yao)主要(yao)起源于(yu)中(zhong)(zhong)(zhong)(zhong)國,除了植物藥(yao)以外(wai),動物藥(yao)如(ru)蛇膽,熊膽,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殼類如(ru)珍珠(zhu),海(hai)蛤殼,礦物類如(ru)龍(long)骨,磁石等,都是用來治病的中(zhong)(zhong)(zhong)(zhong)藥(yao)。少數中(zhong)(zhong)(zhong)(zhong)藥(yao)源于(yu)外(wai)國,如(ru)西洋參。
目(mu)前,隨著對中藥(yao)(yao)資源的開(kai)發和研究,許(xu)多民間藥(yao)(yao)物也歸入(ru)中藥(yao)(yao)的范疇(chou)。所以,中藥(yao)(yao)是以中醫理論為(wei)基礎,用(yong)于防治疾病(bing)的植物,動(dong)物礦物及其(qi)加工品,不論產于中國,外(wai)國均稱中藥(yao)(yao)。
中藥(yao)有著(zhu)獨特的(de)理論體系和(he)應用形(xing)式,充分(fen)反映了我國自然資源及歷史,文化等方面的(de)特點(dian)。 其(qi)一(yi),毒藥(yao)非“毒” 追溯到遠古神農時代,《淮(huai)南子(zi)·修務訓》中這樣(yang)記載:“神農……嘗百草(cao)之滋味(wei),水(shui)泉之甘苦,令(ling)民知所避就。
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二毒。”由此,古代把所有治病的藥物(wu)泛稱“毒藥”。
《素(su)問·異法(fa)方(fang)宜(yi)論》說(shuo):“其(qi)病生于內,其(qi)治(zhi)宜(yi)毒(du)(du)藥。”在古(gu)人看來,是藥三分毒(du)(du),實際上是指藥物的特(te)性(xing);后來才用(yong)以專指毒(du)(du)性(xing)較大(da)的藥物。
《醫學問答》對此有(you)解釋:“夫藥本毒(du)藥,故神農辨百(bai)草謂之‘嘗毒(du)'。藥之治病(bing),無非以(yi)毒(du)拔毒(du),以(yi)毒(du)解毒(du)。”
醫(yi)圣(sheng)張仲(zhong)景更(geng)有精(jing)辟之(zhi)(zhi)論:“藥(yao),謂草、木、蟲、魚、禽、獸之(zhi)(zhi)類(lei),以能治病,皆謂之(zhi)(zhi)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稱之(zhi)(zhi)為(wei)毒藥(yao)。”神農一日(ri)而(er)遇七十二(er)毒,是說(shuo)他一日(ri)之(zhi)(zhi)中(zhong),辨別了 70余種藥(yao)物的特性。
藥之特性(xing),用對(dui)(dui)了可以治病(bing)救人(ren),用錯了就(jiu)會傷人(ren)害命。對(dui)(dui)中(zhong)藥,一(yi)言以敝之,就(jiu)是用毒藥治病(bing)。
神(shen)農嘗百(bai)草的(de)(de)(de)本(ben)草,是一種勇于(yu)探索的(de)(de)(de)偉大義舉(ju),是一種舍生(sheng)忘(wang)死(si)的(de)(de)(de)高尚行為。無怪對(dui)起步于(yu)先秦(qin)、成書于(yu)東漢、歷經(jing)幾(ji)百(bai)年、融(rong)匯了幾(ji)代醫藥(yao)學(xue)家的(de)(de)(de)辛勤勞動(dong)與智慧的(de)(de)(de)第一部中(zhong)藥(yao)學(xue)巨著,作者們寧肯要隱去自己的(de)(de)(de)姓(xing)名(ming),而冠以“神(shen)農”之名(ming)——《神(shen)農本(ben)草經(jing)》,除了受托古之風(feng)的(de)(de)(de)影響之外,恐怕也(ye)是對(dui)這位中(zhong)華民族藥(yao)物學(xue)的(de)(de)(de)圣祖的(de)(de)(de)一種紀念(nian)吧 ! 由(you)此不難看出,“毒藥(yao)”一詞的(de)(de)(de)豐富文化(hua)內涵。
正是這毒(du)藥,為中華民族的(de)(de)繁衍生息、療病(bing)保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de)(de)貢獻。 其二(er),四氣療疾(ji) 中藥有“氣”,“氣”是什么?它能治病(bing)?我們的(de)(de)回答都是肯定的(de)(de)。
在《神農(nong)本草經(jing)》中說:“藥(yao)又有寒、熱(re)、溫、涼四(si)氣。” “療寒以熱(re)藥(yao),療熱(re)以寒藥(yao)。”
藥之“四(si)氣(qi)(qi)”便由(you)此(ci)而(er)來。中醫藥理論中說到“氣(qi)(qi)”,居然有 27個義項。
這個(ge)“氣”,不是 我們日(ri)常生(sheng)活中(zhong)的概念(nian),而(er)是特指(zhi)“藥(yao)性(xing)”。我們的先祖(zu)用寒、熱、溫、涼(liang)來詮釋藥(yao)的特性(xing),比“毒”要具(ju)體、科(ke)學多了,這中(zhong)藥(yao)的補,不僅內容豐富,而(er)且別具(ju)文化(hua)情趣(qu)。
有補(bu)氣、補(bu)心、補(bu)血、補(bu)腎(shen)、補(bu)脾(pi)、補(bu)肝、補(bu)肺、補(bu)陰(yin)、補(bu)陽等(deng)(deng)等(deng)(deng),與之(zhi)相(xiang)應的 方藥有“補(bu)心丹、補(bu)肝散、補(bu)肺散、四(si)物湯(tang)、歸脾(pi)湯(tang)、補(bu)陰(yin)丸、補(bu)血榮筋(jin)丸、補(bu)中益氣湯(tang)、四(si)君子(zi)湯(tang)、杞菊地黃(huang)丸、六(liu)味地黃(huang)丸、百(bai)合固金(jin)湯(tang)、補(bu)陽還五湯(tang)、補(bu)腎(shen)磁石丸、補(bu)肺阿膠湯(tang)等(deng)(deng)等(deng)(deng),有以上功能的單味藥,不(bu)下數十種,舉不(bu)勝(sheng)舉。此類補(bu)法多(duo)是(shi)補(bu)臟氣。
這個“補(bu)”,是調理、增強的(de)意(yi)思;這個“氣(qi)”,是指生理功(gong)(gong)能(neng),即用(yong)藥(yao)(yao)物來調理增強五臟六腑的(de)生理功(gong)(gong)能(neng),使(shi)之發揮(hui)正常作用(yong),充分體(ti)(ti)現中(zhong)藥(yao)(yao)對人體(ti)(ti)功(gong)(gong)能(neng)器官治本的(de)作用(yong)。《神農本草經》中(zhong)把(ba)藥(yao)(yao)分為上、中(zhong)、下三品 (即“類”),并說:“上藥(yao)(yao)養(yang)命(ming),中(zhong)藥(yao)(yao)養(yang)性,下藥(yao)(yao)治病。”
又說:“上藥……為(wei)君,主養(yang)(yang)命以應(ying)天”,“中(zhong)藥……為(wei)臣,主養(yang)(yang)性以應(ying)人(ren)”,“下藥……為(wei)佐使,主治(zhi)病以應(ying)地”。 所謂養(yang)(yang)命、養(yang)(yang)性,都(dou)是突出了中(zhong)藥調養(yang)(yang)人(ren)體的(de)功效,從而保證機體、各個器官組織(zhi)的(de)功能(neng)正(zheng)常,這就是許多人(ren)信奉中(zhong)藥的(de)原因之(zhi)一。
是中(zhong)藥(yao)(yao)學的(de)進步,也是它的(de)特色,這其中(zhong)也充滿(man)了文化意味(wei)。中(zhong)藥(yao)(yao)的(de)這種(zhong)特性,被一一體現在每一味(wei)藥(yao)(yao)中(zhong),因為它對于(yu)療(liao)疾治病(bing)十(shi)分(fen)重要。
對(dui)(dui)于(yu)寒(han)病(bing)就(jiu)要(yao)用(yong)熱(re)性(xing)藥(yao),對(dui)(dui)于(yu)熱(re)病(bing)就(jiu)要(yao)用(yong)寒(han)性(xing)藥(yao),這(zhe)里藥(yao)性(xing)與(yu)病(bing)性(xing)是(shi)相逆(ni)的,所謂相反相成,這(zhe)就(jiu)是(shi)藥(yao)文(wen)(wen)(wen)化的一種具體表現。若非如(ru)此(ci),如(ru)果“以熱(re)益熱(re) (用(yong)熱(re)藥(yao)治熱(re)病(bing),下句仿此(ci)),以寒(han)增寒(han)”,就(jiu)會導(dao)致“精氣(qi)內傷,不見(現)于(yu)外”,這(zhe)是(shi)治療(liao)上的嚴重失誤 (《漢書·藝文(wen)(wen)(wen)志·文(wen)(wen)(wen)技略》)。
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嚴肅地批判了那些“寒而(er)冷之(是寒病(bing),卻用(yong)寒使病(bing)癥更寒,下句仿此(ci) ),熱而(er)溫之”的(de)醫生,“是重加(jia)(jia)(即(ji)加(jia)(jia)重)其病(bing)”,必導致死亡。中醫藥學上(shang)稱這種用(yong)藥方(fang)法為“正(zheng)治(zhi)”,即(ji)常規治(zhi)法。
還用一(yi)種“反(fan)治(zhi)”,將(jiang)在本文“其五”中有述(shu)。由(you)此可見,運用藥的(de)“四氣”來治(zhi)病,是多么重要(yao),許多服用過中藥的(de)人,或許對此知之甚(shen)少。
其三,藥補(bu)趣話。 此外,還有味補(bu)。
《神農本草(cao)經》中說:“藥有酸、咸、甘、苦(ku)、辛五味”。這五味對人體(ti)有何(he)作用呢?在《素(su)問·宣明五氣(qi)篇》中講(jiang)得(de)明白:“五味所入 (即進的器。
五、中醫(yi)的起源及(ji)發展(zhan)歷(li)程 原始(shi)社(she)會人們觀察周圍生(sheng)活環境,為了生(sheng)存通過長期和(he)疾病做斗(dou)爭(zheng),總(zong)結了豐富(fu)的經驗。
在(zai)戰(zhan)國時期百(bai)家爭鳴(ming),醫(yi)家廣泛吸取了百(bai)家之長,為治(zhi)療疾病所用,產生了大(da)量(liang)理(li)論書(shu)籍(ji)。醫(yi)書(shu)因不會(hui)對統治(zhi)者統治(zhi)造(zao)成影響而被(bei)大(da)量(liang)保存,但秦漢時期戰(zhan)爭和漢朝統治(zhi)者推行迷(mi)信進行思(si)想控制(zhi)(zhi),印刷技術(shu)限制(zhi)(zhi),大(da)量(liang)醫(yi)書(shu)失傳(chuan)。
隋唐時期中醫得(de)到(dao)了長足發展(zhan)。宋金元時期由于戰爭醫書又大量失(shi)(shi)傳,僅《黃帝內經》在宋朝就兩度失(shi)(shi)傳,后經多方努力在四川找到(dao)孤本才得(de)以重新問(wen)世。
但由(you)于戰爭(zheng)外傷,脾胃等(deng)理論(lun)得以長足(zu)發(fa)展,元明清時期,瘟疫流行,溫病學得到(dao)了長足(zu)發(fa)展。新中(zhong)國成立(li)后(hou)在(zai)黨和(he)國家領導人的關切下(xia),中(zhong)醫(yi)書籍被重(zhong)新整理,裝(zhuang)訂,改編(bian),并(bing)大量印刷,各(ge)國熱愛中(zhong)醫(yi)人士共同(tong)努力,中(zhong)醫(yi)理論(lun)引入現代科(ke)學技(ji)術進行深入研究,為中(zhong)醫(yi)發(fa)展有著巨大推動作(zuo)用。
現在歐洲許多醫(yi)學(xue)院都把中醫(yi)理論(lun)作為必修課。未來中西醫(yi)結合治療疾病將是(shi)大(da)趨(qu)勢,人類(lei)最終(zhong)能(neng)戰(zhan)勝疾病。
六(liu)、中(zhong)藥的(de)歷史有哪些資料(liao) 中(zhong)藥文(wen)化 底(di)蘊豐富
說到中(zhong)國的(de)(de)藥文化,由于它有著數(shu)千年的(de)(de)悠久歷(li)史,所以其底(di)蘊(yun)十(shi)分(fen)豐富。然而(er),無論是(shi)中(zhong)國人,還是(shi)外(wai)國人,對(dui)(dui)其豐富的(de)(de)文化內涵(han)缺乏全面(mian)深刻的(de)(de)理解(jie),故而(er)導致某些誤識。其根(gen)本原因就在(zai)于長期以來,我(wo)(wo)們對(dui)(dui)藥文化的(de)(de)研究與宣傳,力度(du)很(hen)不(bu)夠,長此以往,無疑對(dui)(dui)中(zhong)藥事(shi)業的(de)(de)繼承(cheng)、發(fa)展(zhan)與推廣是(shi)十(shi)分(fen)不(bu)利(li)的(de)(de)。中(zhong)藥在(zai)中(zhong)國古(gu)籍中(zhong)通稱“本草”。我(wo)(wo)國最早的(de)(de)一部(bu)中(zhong)藥學專著是(shi)漢代(dai)的(de)(de)《神農本草經(jing)(jing)》,唐代(dai)由 *** 頒(ban)布的(de)(de)《新修本草》是(shi)世(shi)界上最早的(de)(de)藥典。明(ming)代(dai)李時珍的(de)(de)《本草綱目》,總結了(le)16世(shi)紀以前的(de)(de)藥物(wu)經(jing)(jing)驗,對(dui)(dui)后世(shi)藥物(wu)學的(de)(de)發(fa)展(zhan)做(zuo)出了(le)重大的(de)(de)貢獻。
[編輯本段]概述
中藥(yao)(yao)是在西方醫學傳入我國(guo)以后,人們對我國(guo)傳統(tong)醫藥(yao)(yao)學的稱(cheng)呼(hu),是與西醫相對而(er)言的。
中(zhong)藥(yao)按(an)加(jia)工工藝分為(wei)中(zhong)成藥(yao)、中(zhong)藥(yao)材。中(zhong)藥(yao)主要(yao)起(qi)源于中(zhong)國,除了植物藥(yao)以外(wai),動物藥(yao)如(ru)(ru)(ru)蛇(she)膽,熊膽,五步蛇(she),鹿茸(rong),鹿角(jiao)等;介(jie)殼(ke)類如(ru)(ru)(ru)珍(zhen)珠,海蛤(ha)殼(ke);礦物類如(ru)(ru)(ru)龍(long)骨,磁石等都(dou)是用來治病的中(zhong)藥(yao)。少數中(zhong)藥(yao)源于外(wai)國,如(ru)(ru)(ru)西(xi)洋(yang)參。
目(mu)前,隨著對中(zhong)(zhong)(zhong)藥(yao)(yao)(yao)資源的開(kai)發和(he)研究,許多民間藥(yao)(yao)(yao)物也(ye)歸(gui)入中(zhong)(zhong)(zhong)藥(yao)(yao)(yao)的范(fan)疇。所以,中(zhong)(zhong)(zhong)藥(yao)(yao)(yao)是以中(zhong)(zhong)(zhong)醫理論(lun)(lun)為基礎(chu),用于(yu)防治疾病的植物,動物礦物及(ji)其(qi)加(jia)工品,不論(lun)(lun)產于(yu)中(zhong)(zhong)(zhong)國(guo),外國(guo)均稱中(zhong)(zhong)(zhong)藥(yao)(yao)(yao)。中(zhong)(zhong)(zhong)藥(yao)(yao)(yao)有著獨特的理論(lun)(lun)體系和(he)應用形式(shi),充分(fen)反映了我國(guo)自然資源及(ji)歷(li)史,文化等方(fang)面的特點。
[編輯本(ben)段(duan)]中藥經典著作
《黃帝內經(jing)》《神(shen)農(nong)本草經(jing)》《本草綱(gang)(gang)目(mu)》本草綱(gang)(gang)目(mu)圖書
本(ben)(ben)草(cao)(cao)綱目,吳普本(ben)(ben)草(cao)(cao),本(ben)(ben)草(cao)(cao)經集注(zhu),本(ben)(ben)草(cao)(cao)衍義,湯液(ye)本(ben)(ben)草(cao)(cao),飲膳正要(yao),滇(dian)南本(ben)(ben)草(cao)(cao),本(ben)(ben)草(cao)(cao)品匯精要(yao),本(ben)(ben)草(cao)(cao)蒙筌,本(ben)(ben)草(cao)(cao)乘雅(ya)半偈,本(ben)(ben)草(cao)(cao)備(bei)要(yao),
本(ben)(ben)(ben)經逢原(yuan),本(ben)(ben)(ben)草(cao)(cao)(cao)(cao)經解,本(ben)(ben)(ben)草(cao)(cao)(cao)(cao)從新,本(ben)(ben)(ben)草(cao)(cao)(cao)(cao)綱目(mu)拾遺(yi),本(ben)(ben)(ben)草(cao)(cao)(cao)(cao)求真(zhen),本(ben)(ben)(ben)草(cao)(cao)(cao)(cao)述(shu)鉤(gou)元,食鑒本(ben)(ben)(ben)草(cao)(cao)(cao)(cao),本(ben)(ben)(ben)草(cao)(cao)(cao)(cao)撮要,本(ben)(ben)(ben)草(cao)(cao)(cao)(cao)擇要綱目(mu),得(de)配本(ben)(ben)(ben)草(cao)(cao)(cao)(cao),本(ben)(ben)(ben)草(cao)(cao)(cao)(cao)害利,本(ben)(ben)(ben)草(cao)(cao)(cao)(cao)分經,要藥分劑,珍(zhen)珠(zhu)囊補遺(yi)藥性(xing)賦。
七、中(zhong)國(guo)醫藥(yao)發(fa)展歷史(shi) 藥(yao)行業(ye)與(yu)人的(de)(de)生(sheng)命(ming)密切相(xiang)關,只要生(sheng)命(ming)不息,醫藥(yao)行業(ye)的(de)(de)發(fa)展就永不停(ting)止(zhi)。由(you)于人類在生(sheng)存發(fa)展的(de)(de)過程中(zhong)不斷出現疑難頑癥,促使醫藥(yao)業(ye)不斷進行科學技(ji)(ji)術研究。因此,醫藥(yao)行業(ye)是(shi)一(yi)個(ge)不斷向前(qian)的(de)(de)朝陽行業(ye),永遠沒有成熟期;同時也是(shi)高(gao)(gao)技(ji)(ji)術、高(gao)(gao)投(tou)資、高(gao)(gao)風險(xian)、高(gao)(gao)收益的(de)(de)行業(ye)。
據(ju)測算,醫療保健產品的(de)需(xu)求彈性(xing)系數為1.37,即生活水平提高1 個百(bai)分點(dian)(dian),醫療消費(fei)水平增加1.37個百(bai)分點(dian)(dian)。
可見醫療(liao)消(xiao)費水平(ping)的(de)(de)增(zeng)長速度(du)高于居民(min)(min)生活(huo)水平(ping)的(de)(de)增(zeng)長速度(du)。醫藥產(chan)(chan)品是直接面向消(xiao)費者(zhe)(zhe)(zhe)的(de)(de)終極產(chan)(chan)品,通過(guo)醫院或醫藥商(shang)店轉移到消(xiao)費者(zhe)(zhe)(zhe)手中,馬上(shang)進入消(xiao)費領(ling)域,因而(er)直接受到居民(min)(min)醫療(liao)保健需(xu)要的(de)(de)影響,也即(ji)居民(min)(min)生活(huo)水準的(de)(de)提高會很快體現(xian)在對醫藥保健品需(xu)求的(de)(de)提高上(shang),而(er)且后者(zhe)(zhe)(zhe)的(de)(de)提高大于前者(zhe)(zhe)(zhe),近兩三年(nian)來保健品市場的(de)(de)迅速擴大即(ji)是一個例(li)子(zi)。
我(wo)(wo)國(guo)是世(shi)界(jie)上最大(da)的(de)(de)(de)(de)發展(zhan)(zhan)中國(guo)家,人(ren)(ren)(ren)口(kou)總數占全球的(de)(de)(de)(de)20%,預計到(dao)2000年(nian)中國(guo)人(ren)(ren)(ren)口(kou)將(jiang)增(zeng)長到(dao)13億,2010年(nian)則將(jiang)達到(dao)14億;人(ren)(ren)(ren)口(kou)的(de)(de)(de)(de)自然增(zeng)長和(he)社(she)會(hui)(hui)的(de)(de)(de)(de)逐步(bu)老齡化,使醫藥(yao)的(de)(de)(de)(de)需求量增(zeng)大(da)。特別是占80%的(de)(de)(de)(de)農(nong)村人(ren)(ren)(ren)口(kou),目(mu)前僅享有20%的(de)(de)(de)(de)醫療衛生和(he)藥(yao)品(pin)資源,隨(sui)著農(nong)村經濟的(de)(de)(de)(de)發展(zhan)(zhan)和(he)農(nong)民(min)生活水平(ping)的(de)(de)(de)(de)提(ti)高,人(ren)(ren)(ren)們(men)的(de)(de)(de)(de)醫療保(bao)健意識不斷增(zeng)強,使農(nong)村醫藥(yao)市場具(ju)有根強的(de)(de)(de)(de)擴張潛力(li)。從人(ren)(ren)(ren)均水平(ping)看(kan),我(wo)(wo)國(guo)居民(min)的(de)(de)(de)(de)醫藥(yao)消費水平(ping)仍處低(di)位。1994年(nian)我(wo)(wo)國(guo)人(ren)(ren)(ren)均用藥(yao)7美(mei)元,僅為日(ri)本的(de)(de)(de)(de)1.6%,法(fa)國(guo)的(de)(de)(de)(de)2.2%, 美(mei)國(guo)的(de)(de)(de)(de)2.3%,也遠不及波蘭、墨西(xi)哥、南非等國(guo),在世(shi)界(jie)上處于低(di)下水平(ping),因此(ci), 我(wo)(wo)國(guo)醫藥(yao)市場的(de)(de)(de)(de)增(zeng)長速度必定高于國(guo)際醫藥(yao)市場的(de)(de)(de)(de)增(zeng)長速度,尤其(qi)是隨(sui)著居民(min)醫療保(bao)健知識的(de)(de)(de)(de)豐富和(he)醫藥(yao)商業(ye)的(de)(de)(de)(de)發展(zhan)(zhan),市場對(dui)非處方藥(yao)的(de)(de)(de)(de)需求會(hui)(hui)有很大(da)增(zeng)長。這是我(wo)(wo)國(guo)醫藥(yao)行業(ye)能夠持續發展(zhan)(zhan)的(de)(de)(de)(de)基本背景。
廣義的醫(yi)(yi)藥行業涉及(ji)化學藥品、中(zhong)(成)藥、醫(yi)(yi)療器械、衛生材料、醫(yi)(yi)藥商(shang)貿等,在本文中(zhong)所討論(lun)的醫(yi)(yi)藥行業和上市(shi)公司主要指生產藥品(包括中(zhong)西藥)的企業。
茯苓類方
東子:茯苓治水液代謝障礙,水液局部潴留,則局部水腫,生水泡水痘皰疹。治小便不利,即小便異常,尿頻,尿少,尿多。尿少者,易下肢浮腫,按之凹陷無彈性者,為浮腫,按之有彈性,但下肢過大者,為腫。茯苓又治肉膶,即肌肉跳動,或因與芍藥成藥對而治。治肌肉酸重,難以轉側。服熱藥而身冷者,或因熱厥,或因水液代謝障礙,阻礙熱量均勻分布。茯苓排水,易使大便干,便秘者宜加大黃。其人苔白,水滑,齒痕,用干姜附子而苔白不能去者,則為茯苓證。茯苓證者易并發蒼術證。
白術治骨關節水液代謝障礙,水液潴留骨關節,則骨關節腫脹,若受寒涼,則冷痛,若受炎熱,則熱痛。茯苓白術藥對類方治全身水液代謝障礙,頭暈,動靜皆暈。
茯苓之長:
茯苓之短:茯苓利小便,奪腸中水,便秘者易加重,故便秘者需加大黃利大便,茯苓大黃為藥對,相輔相成,互相成就。
經方循證情報速遞:茯苓、白術、甘草三味藥物各自沒有鎮靜催眠作用,但合在一起卻有鎮靜催眠作用,且三味藥必須同煎,分開各自煎煮后混在一起則無效,提示共煎的過程發生了某種反應。進一步采用HPLC發現同煎和分煎的湯劑有效成分不同。
藍蓮花:從張仲景經驗來看,茯苓主治眩悸。后世醫家認為茯苓能“寧心安神”。合觀之,則茯苓具有鎮靜作用。鎮靜,主要是針對神經精神系統而言的。茯苓鎮靜,多與半夏和桂枝合用。半夏厚樸湯證為神經癥狀,苓桂劑也多為神經癥狀,多有“悸”的表現。《神農本草經》謂茯苓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前者類似于奔豚病的逆上,為神經癥狀;后者則是精神癥狀。防己茯苓湯治療“四肢聶聶動者”;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治療“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 真武湯治療“身目閏動,振振欲擗地者”。從這三條可以看出,共同特點為肌肉的不自主抖動,都用茯苓。可知此種癥狀當為茯苓所主治。可進一步推測,茯苓對肌肉也有鎮靜作用。
《神農本草經》還說茯苓主治“口焦舌干,利小便”。 “利小便”說明原有小便不利。那么,“口焦舌干” 的情況還能“利小便”嗎?口渴而小便不利,顯然是脫水癥狀。那么,在脫水情況下又能用茯苓嗎?本來就水分不足還要再去利尿,實在是講不通的。那么,難道是經文寫錯了嗎?也不是!茯苓所治療的脫水是病人能進水入口,但水分卻只能停留在胃,卻不能排入小腸。而水分的吸收主要在小腸完成。既然不能進入小腸,則無論喝多少水也糾正不了全身的脫水狀態。這種情況大多見于幽門梗阻導致的胃潴留。茯苓澤瀉湯治“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 ;五苓散治療的“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之“水逆”證;還有《外臺》茯苓飲治療的“心胸間有停痰宿水”等,這些描述都類似于胃擴張和胃潴留。基本上又都把茯苓列入方名。尤其是茯苓澤瀉湯,重用茯苓達半斤。提示茯苓有促進胃中水分轉入腸道或者促進腸道對水分的吸收作用。而并不是單純的增加腎臟分泌尿液來利尿。一旦脫水得以糾正,則口渴而小便不利自然一并消失。
張仲景常把茯苓和白術配伍使用來治療心下有水飲而證見口渴和小便不利,這是二者主治的共性。那么,茯苓和白術兩者之間又有什么不同之處呢?從張仲景原文來看,腹滿者可以使用茯苓而不用白術。肌表之水多用白術而少用茯苓,如越婢湯加白術而不加茯苓。肢體關節的腫痛多用白術少用茯苓,如桂枝芍藥知母湯、甘草附子湯、去桂加白術湯
等。能夠配伍附子“走皮中,逐水氣”的是白術而非茯苓。不僅是肌表之水,就是心下停水之重者,也多用白術而不用茯苓。如澤瀉湯和枳術湯都用白術。可見,就治療水飲來說,茯苓不及白術。若論鎮靜,茯苓則遠較白術擅長。那些治療悸、動、驚、恐的處方,可以沒有白術,但決不可沒有茯苓。
coorus:麻黃先煮是為了去沫,如今煮麻黃基本無沫,當然也就不必先煮了。有些藥比較難“進水”,像葛根,傷寒論就要求先煮,其實茯苓也是這樣的(據說鮮品稍軟有彈性),藥煮完切開一看,里面還是干的,所以茯苓先煮或砸碎煮可能比較好。而石膏這樣的藥,怎么煮出不了多少“有效成分”,就不用折騰了。
......
葵子茯苓散
原文:妊娠,有水氣,身重,小便不利,灑淅惡寒,起即頭眩,葵子茯苓散主之。《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第二十》
原方:葵子一斤? 茯苓三兩? 上二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則愈。
......
茯苓甘草湯
原文:1.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傷寒論》(73)
2.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傷寒論》(356)
3、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傷寒論》(127)
4.水在腎,心下悸。《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
5.夫病人飲水多,必暴喘滿。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
原方:茯苓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生姜三兩,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 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注:心下悸為胃內停水的伴有癥狀,腹診胃脘部振水間。心下悸者,臍上腹主動脈亢進,按之動悸。
醫案:
woyunzhai:半月前一女來診,述失眠半年,伴心煩心悸,曾治療不效。診其舌脈無特別,惟兩手厥冷。患者此前因所建的別墅被拆除,而失意苦悶。當時曾想用恩師的除煩或解郁湯等,但考慮到“厥而心下悸”這一特定的方證組合,(以前臨證似未曾注意到這一方證)為了驗證這一方證,便用茯苓甘草湯。患者昨日來復診,喜形于色,失眠心煩心悸肢厥皆大減。
......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簡稱苓桂術甘湯。
原文:1.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傷寒論》(67)
2.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甘湯主之。《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
3.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術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
4.脈沉者,有留飲。
5.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
6.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原方:
傷寒論: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去皮? 白術? 甘草各二兩,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 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金匱要略: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 白術三兩 甘草二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
注:
東子:治頭暈,動則頭暈,不動不暈,起則頭暈,臥則不暈。
起則頭眩,或為“直立性低血壓”。
顆粒劑一兩計3克劑量:茯苓8,桂枝6,蒼術4,生甘草4。
顆粒劑一兩計5克劑量:茯苓13,桂枝10,蒼術7(實為6.66),生甘草7(實為6.66)。
醫案:
經方論壇“逸人谷”醫案:06-07-2012,一婦,1955年生,尿稍頻急量少,時作腰痛,大便爛日1-2行。舌中、后部白厚,脈細。予苓桂術甘湯原方: 茯苓25桂枝10蒼術15生甘草5,均克,一劑。囑: 當效,若無效請復診。16-07-2012,帶其夫來看耳鳴,說: 藥后癥狀消除,白厚苔亦退去。其夫耳垂出現“冠脈溝”,于是說耳鳴不必怕,心病得當心!答: 心區常有悶痛,休息可消失。查過,“心肌損傷可能”、“心肌細胞壞死可能”。
經方論壇“登陸真難”醫案:60多歲的男性老人,有“喘病”多年。近來氣喘加重,出現臉腫,心悸,納差,寐不安。更為困苦者是每天午后面部出火,臉紅,傍晚自行消退。有時腹脹,頭昏。在家掛水,每天六七十塊錢,效果不滿意。老人是同事的鄉鄰。老伴過世,小兒子在福建打工,與人打斗坐了班房。長子入贅他鄉,因要為老父治病遭到妻子反對,毅然離婚,10歲的兒子也自然歸前妻撫養。目前也在外地打工。老人靠低保度日。觀其面腫,兩頰部有細血管增生,如二尖瓣面容。但心臟聽診無雜音。察其舌象,舌質淡,舌面水滑。脈沉,似有弦象。 處方:茯苓40克、肉桂30克、蒼術30克、炙甘草20克。5劑。復診他說,吃了3劑,病情即好轉許多。有一付還煮焦了,棄了。目前癥狀,小腹時脹,納增,其他不適俱除。還說,盡可能還吃原方。于是,加量與之。
李宇銘醫案:龐某,女,4歲,香港人。2013年7月19日,流涕1個月。1個月前開始鼻流清涕,3周前突然咳嗽,流涕黏稠,有痰難咯,晨起色黃,日間少咳痰,無咽不適,大便1~2日一行。舌暗紅,苔白膩,脈細滑,動在關上。與苓桂術甘湯:茯苓60克,桂枝45克,白術30克,炙甘草30克,2劑。以水6碗,煎剩下3碗,分9次服,每日服3次。2013年9月1日上藥服后,流涕,咳嗽諸癥已除,近日無感冒發作。
......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又名 桂苓五味甘草湯
原文: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沖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熱如醉狀,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復冒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沖。《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附方《外臺》桂苓五味甘草湯》
原方:茯苓四兩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三兩(炙) 五味子半升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溫服。
注:
醫案:
讀中醫經典:患者女,68歲,半個月來面部烘熱,下午3點左右始,至晚上9點左右。結束,二便正常,寐安,舌淡,舌尖有瘀斑,脈弦。處方:桂苓五味甘草湯,茯苓20g桂枝20g炙甘草10g五味子10g? 3劑。二診:服2劑后,烘熱止。問:不解何意?如若我處方,當滋陰清熱,知母黃柏之屬。師:金匱條文:“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遲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少腹上沖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熱如醉狀,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復冒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沖。”認為 “其面翕熱如醉狀”可以描述面部烘熱,為氣上沖病機,用桂苓五味甘草湯降氣沖。
天之君子:患者是我堂嬸,49歲,身高中上,體態較豐,膚色一般,眼較大,平時易疲憊, 常肩背困疼,面頰常現紅暈,冬天愛干咳,時有牙疼,以右側后牙為甚,痛處牙齒已連拔數枚,但牙雖去而痛不止。現以鼻噴熱氣難忍,頭時眩 前來索藥。乍聞此癥,欲以涼散法治之。繼診其脈:兩關浮弦有力,而寸尺俱沉弱,典型的中間強兩頭弱,兩手俱如此。得此脈象,再聯系患者平時的體質特點,處方的思路一下便轉到了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 湯--------“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沖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然如醉狀,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復冒者 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沖”。遂處方:茯苓15 桂枝12 五味子10 炙甘草8? 1劑,患者于昨晚服藥,今天晚飯后又來拿藥,告曰下午時感覺癥狀明顯減輕,且牙疼處亦感輕松,再診其脈:兩關較前大緩,寸尺已起,六脈現平,方確信藥已中的,遂照前方再開兩劑。個人感覺該方應是堂嬸調體之的對方,其一切雜癥均可治之,有關該患者的情況我會及時上發。
小吹:約4年前,一例女性患者,約近50歲,更年前綜合征來診,口干心悸,半年來多方治療不愈。后黃仕沛老師接診,患者對黃師說,她的病怪怪的,又羞于對人言,也未對其他醫生訴說過。就是面部烘熱發作時,有一股熱氣從右側陰唇起循腹部往上至面部,甚覺難受,大便秘結,余無特殊。黃師對勞師姐說,此苓桂味甘湯證也。遂處以:桂枝十五克? 茯苓二十四克? 五味子十五克? 生地三十克? 大黃十克? 甘草十二克? 三劑而愈。
yiguiran:2013年3月中旬,本人感冒,鼻塞、偶爾咳嗽吐痰稍粘稠、偶爾流清鼻涕、全身不適;當時不在意。第二天下午4點鐘左右,咳嗽加劇來勢洶涌--------好象一股氣從小腹猛沖逆上的咳嗽,大約一分鐘內猛咳好幾次,痰也變得清浠如雞蛋清、感覺最有意思、也最明顯的是:幾乎伴隨咳嗽的同時,痰從心下逆上喉嚨如噴泉般涌到口腔,心下稍感脹悶不適,同時鼻涕(清稀)、眼淚一起如泉涌;背部稍感惡寒。有一種憋悶感。舌淡紅臺白滑,小便稍黃大便偏稀,雙關脈弦緊數(大概)。自己開方========小青龍+茯苓。兒子主動幫我抓藥,讓老婆熬藥,晚上7點鐘喝一碗藥,上床睡到晚上9點多)起來小便暢快淋漓。2個多小時內,病然若失。
又一次讓我驚嘆經方的神奇!同時得感謝仲景先師、胡老;感謝經方論壇、感謝黃煌老師。因為我在經方論壇向大家學習了3年。對于這種小打小鬧的感冒處理起來已經很自信了!
......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簡稱苓桂甘棗湯。
原文:1.發汗后,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傷寒論》(65)
2.發汗后,臍下悸者,欲作賁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金匱要略·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
原方:茯苓(半斤)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五枚,擘)
右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甘瀾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勺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注:治起則頭暈目眩,靜則暈止。臍下動悸,或臍處動悸,為欲作奔豚。奔,為跑。豚,為豬。奔豚氣,臨床特點為發作性下腹氣上沖胸,直達咽喉,腹部絞痛,胸悶氣急,頭昏目眩,心悸易涼,煩躁不安,發作過后如常,有的夾雜寒熱往來或吐膿癥狀。因其發作時胸腹如有小豚奔闖,故名。奔豚病脈象各不相同,應舍脈從證。茯苓治肌肉跳動,桂枝治腹主動脈博動亢進。水可用常流水。白術不治奔豚,亦不妨礙治療奔豚,無需因臍上筑者而忌諱合方白術,有是證即可用是藥。
醫案:
天空的雨:患者于十月前因感冒在社區醫院上午輸液治療,下午三時突然肚臍處突然跳動不止,嘔吐數次,煩亂不休。轉院至市、區兩級醫院胃鏡檢查示:胃竇炎;做心電圖等其他檢查均未發現明顯異常。住院輸液八天略有改善出院。后十月來又發作數次。每次在家中苦熬數周好轉。2月3日又發作,自覺心中煩亂,肚臍處跳動不止,惡心欲吐,比以前越發嚴重。其兒媳求助于我。其人形體消瘦,以手按胸趴在桌子上,全身抖動,口中呻嚀不止。舌淡苔白滑。桂枝50g茯苓50g? 炙甘草50g? 共研細粉末,每次3g 每天3次,用大棗湯調服 。10日來再無臍下跳動。
黃煌:苓桂甘棗湯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的簡稱,定悸的效果來得快,而且安全。下面,說個今年5月在家鄉接診的案例。
? ? ? ? 盧老漢,77歲。5月22日初診:顴骨高凸,兩頰深陷,滿口假牙已經松脫,說話口齒不清,舌頭胖大而紫暗,舌面堆積者渾濁的白苔。他的嗓音嘶啞:“沒有氣力哇,頭暈,暈……,胸口難受,這里……”他伸出手,摸著胸口。家人告訴我,老人有高血壓病、房顫、腦梗。最近經常暈厥跌倒,也為此住過醫院。希望中醫調理。我讓病人躺下。他確實很瘦,舟狀腹,按之扁平沒有彈性,空蕩蕩的褲管里瘦削干枯的小腿滿是皮屑。脈是空大的,按之硬,脈律不齊。“他是‘桂枝人’!”。我當即處方:茯苓40肉桂10桂枝10炙甘草30紅棗50,5劑。
? ? ? ? 6月22日復診:老人的精神狀況明顯好轉,臉色也顯得紅潤些。他高興地告訴我,7劑后心慌心悸、起立頭暈即明顯減輕,胃口和體重都增加了。家人說,上方已經連續服用了17劑。因為還有乏力氣短,我在原方上加龍骨、牡蠣、黨參,囑繼續間斷性服用。
? ? ? 苓桂甘棗湯是平沖定悸方。《傷寒論》用于“發汗后,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65)。臍腹部有強烈的搏動感,如有上沖攻動的小豬,人不僅慌亂難受,甚至可以暈厥。張仲景形象地描繪了一個具有強烈心慌心悸的患者。這種情況,大多出現在循環系統疾病和精神神經系統疾病過程中,特別是心功能不全、房顫、心律不齊、低血壓、動脈硬化、心臟瓣膜病等。這位老人以心悸暈厥為主訴,是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從主治疾病譜對照,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是合適的。
? ? ? ? 不過,用苓桂甘棗湯還要看人是否瘦弱,舌質是否暗淡?脈搏是否無力?“桂枝人”是一種重要的參照系。“桂枝人”是對適用大劑量桂枝、肉桂以及長期使用桂枝類方的人群作的一種簡稱。其人多消瘦憔悴,易出汗,易心悸,尤其以舌暗淡或紫暗、舌質胖嫩、脈弱為特征。難道胖的人就不能用此方嗎?這倒不能把說絕,有時也有這種可能。但從苓桂甘棗湯藥物組成來看,十五枚的大棗,再加上二兩甘草,按常理只能用于瘦人,或者說,其人沒有浮腫,沒有虛胖。甘草讓人浮腫,大棗讓人肥壯,你看《傷寒論》上的甘草方,大多用在劇烈的汗吐下以后,此時體液丟失嚴重。大劑量的大棗方,大多用于“虛勞不足”,如炙甘草湯用大棗30枚,薯蕷丸大棗用百枚。
? ? ? ? 經方中定悸方很多,有些方與苓桂甘棗湯很相似。如苓桂術甘湯不用大棗而有白術,則其特點在利水定悸,可用于飲聚水停的“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大多見于伴有胃下垂、胃潴留、腹瀉等消化道疾病者。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也不用大棗,而有五味子,其特點在固脫定悸,可用于咳喘患者出現多唾口燥,脈微厥逆,“面翕熱如醉狀”“小便難,時復冒”時,這多是心肺疾病的虛脫之兆,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低血壓等多見。一味藥物之差,方證同中見異,經方的嚴謹性于此可見一斑。
......
苓甘五味姜辛湯
原文:沖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干姜、細辛,以治其咳滿。《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附方《外臺》桂苓五味甘草湯方》
原方: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干姜三兩 細辛三兩 五味半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
醫案:
藥里真:李某,3周歲,同事的兒子,半月前感冒病愈之后,一直清涕不止,衛生紙擦拭不停,望其舌,質淡苔白而潤,口不渴,小便清長。投予苓甘五味姜辛湯。處方:茯苓10,生甘草5,五味子8,干姜10,細辛3,二劑。第三天,詢其父,得知,二劑之后,清涕便止。經方的威力真是不可小覷!
......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湯,又名 苓甘五味姜辛夏湯
原文:咳滿即止,而更復渴,沖氣復發者,以細辛、干姜為熱藥也。服之當遂渴,而渴反止老,為支飲也。支飲者,法當冒,冒者必嘔,嘔者復內半夏,以去其水。《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附方《外臺》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湯方》
原方: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細辛二兩 干姜二兩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
......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簡稱 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湯
原文:水去嘔止,其人形腫者,加杏仁主之。其證應內麻黃,以其人逐痹,故不內之。若逆而內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虛,麻黃發其陽故也。《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附方《外臺》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湯方》
原方: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五味半升 干姜三兩 細辛三兩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開,日三。
四君子湯:管某? 女? 55歲? 半夏眼(眼裂大,敏感,反應快,情感易從眼神流露),體胖。 兩月前感冒,經治療好轉,但遺留咳嗽。曾經多處診治,病情時有反復,未能痊愈。刻診:陣發性咳嗽,受寒加重,痰少,口干,飲水不多,說話多容易喑啞,余無特殊。舌苔白潤,脈緩。我擬診寒飲。因無鼻塞、清涕、水樣痰,故未選小青龍,而用溫肺祛飲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湯,五劑,茯苓20 五味子15 細辛6 干姜15 姜半夏12 杏仁15 甘草6。服后效果顯著,囑再服五劑鞏固。
......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黃湯
原文: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沖熏其面,加大黃以利之。《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附方《外臺》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黃湯方》
原方: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五味半升 干姜三兩 細辛三兩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黃三兩
右八昧,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
原文: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主之。《傷寒論》(28)
原方:于桂枝湯方內,去桂枝,加茯苓、白術各三兩,余依前法,煎服。小便利,則愈。
桂枝湯方: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 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離,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注:
東子: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或為錯簡,應為桂枝加茯苓白術湯。
桂枝湯解表。病飲者,需治其水,水若不治,解表無效。茯苓白術為藥對,治水飲,從小便出。桂枝加茯苓白術湯治水飲而致頭痛,頸項不適,發熱。偏頭痛者,宜合細辛類方。
山田業廣:考證“頭項強痛”,“謂頭痛、項強”。
lj200719:如果外證有水飲,只是解外,是沒效果的,要先去水飲。如傷寒論28條的桂枝湯去桂加茯苓白術,80條的真武湯證,發汗,其人仍發熱。厥陰病的,先治其水,再治其厥。 還有傷寒論第98條,面目及身黃,小便難者,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不中與之。我治過一個小柴胡湯證兼水飲而小便不利的病人,先用柴胡桂枝湯,反而增加眩暈,而后加茯苓白術之后則愈~~
......
“痙病”即腦膜炎;“濕病”就是風濕,有時候在身體里面,有時候在關節上;“暍(ye)病”就是中暑,這短短的一篇把這三個病都治完了,經方就是這么厲害,用對了就能藥到病除。
同樣是痙,中醫分兩個:一個是剛,一個是柔。剛,簡單講是無汗。柔,就是有汗。
張仲景開的兩個方子,一個是葛根湯,一個是栝萎桂枝湯,都是一劑(碗)即治。
遇到太陽病,如果是發熱脈浮而緩,就是桂枝湯證。如果浮而緊,就是麻黃湯證。如果是太陽病發熱,項背強幾幾然,就是葛根湯證。現在是太陽病在發熱的時候,一摸到病人的脈,不浮卻沉又細,代表病往里走、里虛寒了。 沉脈代表是里癥,細脈代表里寒很盛。 身體里面的寒很盛,代表我們整個臟腑功能都變差了,中醫叫做寒太盛,這個時候容易造成痙病,難治。
痙病的成因是 水不足 ,當人身上的水分不夠時就會產生筋攣,開始壯熱、大熱。當里寒很盛的時候,水喝到胃就被排掉了,水分補充不到時就會出現問題,這就是痙病的成因。所有的痙病不管是剛痙、柔痙,包括后面還有一個大承氣湯證,通通是因為傷到津液引起的,即津液不足了。
出汗的原因可能是小孩子太皮,還有可能是醫生開的發汗藥開太過,故開方時可多加些甘姜棗。
下面是治痙病的幾個大原則:
一般來說,外來的病忌攻下,誤攻下會傷津液,因為血的源頭是胃,攻下把源頭攻沒了,“復發汗”,血里的津液更不足,便成痙病,必抽筋。
瘡家本身血虛,因為我們的抵抗力是藏在血液里的。青春豆不屬此列。
痙病的抽筋是整個身體都拘攣起來,然后病人整個身體向后彎過去,胸腔張得很大,肚子整個凹下去,嘴巴咬得很緊,眼睛往上吊。
人的津液來自腸胃,先天的免疫系統也在腸胃,一旦病毒進入人體,免疫系統自然出來抗衡,當病毒進入腦部時,津液隨病毒一起上沖,腸胃里會空虛。突然腹脹大者,代表津液回頭,免疫系統贏了。
痙病的脈都是直上直下,速度非常快,緊如弦。
灸瘡就是艾絨燒出來的瘡,在這種狀況下發生痙病就很難治,灸瘡可用白術、黃連、知母打粉外用,白術去濕,黃連去熱,知母去煩(如果病人有煩躁的話)。現在都是用艾條做灸,筆者的臨床經驗是:灸出水泡或不慎燙到成瘡時,馬上敷上艾灰,剛敷時會劇痛,但過后無任何不適,結痂牢固,碰水也無妨,艾灰有很好的殺菌和收濕功效。
接下來是金匱的第一個方子。
栝簍根又名天花粉,能生津止渴,糖尿病消渴癥時多用之。另有栝簍實,多用于胸痹(心臟病)。常人的血脈里,25%是血,75%是水,如果血脈里的水不足,就會出現痙病,血過熱就會發燒。
“太陽病其證備”,當所有太陽病的癥狀都有了,如果病人卻“身體強,幾幾然,脈反沉遲,此為痙”。如果不是“脈反沉遲者”而是“浮緊”就是傷寒論中的葛根湯證,脈癥不同,這就是栝蔞桂枝湯證了,用于柔痙,柔痙是有汗,發病時比剛痙慢,剛痙更嚴重。
栝蔞桂枝湯,就是桂枝湯加栝蔞根,用量是“兩”換“錢”。治癥時用新的津液取代舊的津液,不然的話余毒會留在腸胃的宿食里,故經方里常用姜甘棗:生姜去胃里的停水,甘草解宿食的毒、分解宿食,紅棗增潤津液。
前段說的是有汗,就是表虛掉了,所以我們必須用栝蔞桂枝湯去解。汗尿同源,汗多尿也多是在喪失津液,運動時汗多尿少是正常。現在是“ 無汗,小便反少 ”,比前段更嚴重,代表熱悶在里面,發高熱,熱的性是往上走,故 氣上沖胸口 ,整個胸部都脹起來,肚子卻很小,也因為熱氣往上沖,于是“ 口噤不得語 ”,嘴巴緊繃說不出話,似發癲癇,當病人發痙病的時候,要注意預防病人會把舌頭咬斷掉,所以一定要把病人的舌頭撐開來,干萬不要讓病人咬到自己的舌頭。
臨床上有的孩子 一運動就暈倒 ,就是葛根湯證,因為熱沒有地方渲泄。北方出生的人毛孔天生緊密,不容易出汗,其泄熱的途徑是小便,故中醫有兩種去熱的方法:一是發汗,二是利尿。
“欲作剛痙”這也是葛根湯證。欲作剛痙跟已經剛痙都是葛根湯證。
葛根湯中葛根、麻黃、桂枝的比例是4:3:2,麻黃去節,按《神農本草經》,麻黃似竹子一節一節,其節的藥性是止汗,其身為中空,藥性是發汗,色青故名青龍。麻黃湯又名返魂湯,小孩子昏迷、夜尿(陽虛無汗)均可依癥來用,若夜尿的癥是項背強幾幾,葛根湯一樣可以治夜尿。
倪師的臨床經驗是:為防止病人搞錯先煮后煮,麻黃只開2錢,干脆一次煮完。
栝萎根生津,制造津液,而葛根是升津,升提津液。升津后桂枝入肌,把它提到皮膚表面,麻黃過來把毛孔打開,汗出。為了防止前三味藥走太快,再加甘姜棗,甘草灸過后除了解毒還能強心。
桂枝湯需啜粥,葛根湯、麻黃湯無需啜粥,無論哪種湯,用汗劑治傷寒表癥,一般第二天中午胃氣會恢復,但千萬不要吃肉類,因為肉類不易消化,停在胃里會出現食物中毒現象,喝稀飯配蔬菜更易消化。
這個是西醫所謂的“無菌性腦膜炎”,由大便的濁氣上沖到腦導致,也就是說:腦膜炎發病成因除了血里的水不夠外,還有一種是大便堵在腸子里。如果大便的濁氣跑到心臟,就是奔豚,處方是桂枝加桂湯。
處方中厚樸、枳實各5錢,大黃4錢,芒硝3錢,枳樸比硝黃量多,然臨床上倪師用硝黃多于枳樸,以取其迅捷。
枳實形似心臟,能入心,同入小腸。厚樸入大腸,能寬腸。若無枳實厚樸,排便時會因干燥無津液而痛,所謂寬腸亦即增潤津液。
倪師的臨床用量:厚樸2錢,枳實2錢,大黃3錢,芒硝3錢,六碗煮二碗或三碗煮一碗分兩次服。芒硝生用取其迅捷,大便一旦出來了便停余藥。
如何辨癥是大承氣湯癥?
1、舌苔黃;2、問病人家屬“幾天沒大便了?”;3、腹診,按壓天樞穴,拒按;4、病人會出現拈衣摸床、神昏譫語、棄衣而行、登高而歌的現象。
以上便是(shi)中醫治療痙病的(de)三個處方,僅三個就夠用了。
1、黃帝內經,《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為《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癥”、“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另據現代學者考證,認為今本中的黃老道家痕跡是隋唐時期的道士王冰竄入)。 其基本素材來源于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
2、難經,《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又稱《八十一難》,是中醫現存較早的經典著作。關于《難經》的作者與成書年代歷來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認為其成書不晚于東漢,內容可能與秦越人(扁鵲)有一定關系。《難經》之“難”字,有“問難”或“疑難”之義。全書共八十一難,采用問答方式,探討和論述了中醫的一些理論問題,內容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機、營衛、腧穴、針刺、病證等方面。
3、神農本草經,《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為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約起源于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于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藥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藥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藥藥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
4、傷寒雜病論,《傷寒雜病論》是中國傳統醫學著作之一,作者是張仲景,至今是中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間,該書和張仲景便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傷寒雜病論》系統地分析了傷寒的原因、癥狀、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創造性地確立了對傷寒病的“六經分類”的辨證施治原則,奠定了理、法、方、藥的理論基礎。
5、脈(mo)(mo)(mo)(mo)經(jing)(jing),脈(mo)(mo)(mo)(mo)學(xue)(xue)著作(zuo),西晉(jin)·王叔(shu)和(he)撰(zhuan)于公(gong)元3世紀,10卷。集漢以前脈(mo)(mo)(mo)(mo)學(xue)(xue)之大成,選錄《內(nei)經(jing)(jing)》《難經(jing)(jing)》《傷寒論》《金匱要(yao)略》及扁(bian)鵲、華佗等(deng)有關脈(mo)(mo)(mo)(mo)學(xue)(xue)之論說,闡析脈(mo)(mo)(mo)(mo)理、脈(mo)(mo)(mo)(mo)法,結(jie)合臨床(chuang)實(shi)際,詳辨脈(mo)(mo)(mo)(mo)象及其主病。《脈(mo)(mo)(mo)(mo)經(jing)(jing)》系我國現存較早的脈(mo)(mo)(mo)(mo)學(xue)(xue)專書,首次系統(tong)歸(gui)納了(le)24種脈(mo)(mo)(mo)(mo)象,對(dui)其性狀作(zuo)出具(ju)體描述,初(chu)步(bu)肯定了(le)有關三部脈(mo)(mo)(mo)(mo)的定位診斷(duan),為(wei)后世脈(mo)(mo)(mo)(mo)學(xue)(xue)發展(zhan)奠定基礎(chu),并有指導臨床(chuang)實(shi)踐之意(yi)義。同時《脈(mo)(mo)(mo)(mo)經(jing)(jing)》還保存了(le)大量古(gu)代中醫文獻資料。
本文地址://n85e38t.cn/zhongyibook/94834.html.
聲明: 我們(men)(men)致力于(yu)(yu)保護作(zuo)者版(ban)權,注(zhu)重分享,被(bei)刊用文(wen)章因(yin)無法核實真實出(chu)處,未能及時與(yu)作(zuo)者取(qu)得聯系,或(huo)有(you)版(ban)權異議的,請(qing)聯系管(guan)理員,我們(men)(men)會立(li)(li)即處理,本站部分文(wen)字與(yu)圖片資源來(lai)自于(yu)(yu)網絡,轉載是出(chu)于(yu)(yu)傳遞更(geng)多信(xin)息之目(mu)的,若有(you)來(lai)源標注(zhu)錯誤或(huo)侵犯了(le)您的合(he)法權益,請(qing)立(li)(li)即通知我們(men)(men)(管(guan)理員郵箱:),情況(kuang)屬實,我們(men)(men)會第一(yi)時間予(yu)以(yi)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xie)謝(xie)!
上(shang)一篇: 金匱要(yao)略在線:神農本(ben)草經(jing)之空青(qing)
下一(yi)篇: 金匱要略在線:神(shen)農(nong)本草經之牡(mu)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