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風散熱飲(yin)牛蒡,羌防芎歸(gui)與大黃(huang),
翹荷梔甘赤(chi)芍共,天行(xing)赤(chi)眼[1]此為強。
散熱消毒亦疏清,翹蒡芩連(lian)薄羌防。
【組成】連翹10g,牛蒡子10g(炒研),羌活10g,薄(bo)荷5g,大黃10g(酒(jiu)浸),赤芍藥10g,防風5g,當(dang)歸尾10g,甘草3g,梔子10g,川芎(xiong)10g,水煎,食遠熱服。
【功用(yong)】祛風,瀉火,活血。
【應用(yong)】急性卡他性結(jie)膜(mo)(mo)炎(yan)、流行性出血性結(jie)膜(mo)(mo)炎(yan)、流行性角結(jie)膜(mo)(mo)炎(yan)等病,屬風熱并重者。
【附方】散熱消毒飲子(《審視瑤函》)牛蒡子(zi)10g(研(yan)炒)羌活10g,黃連(lian)10g,黃芩10g,薄(bo)荷(he)5g,防風5g,連(lian)翹10g,水(shui)煎,食后服。功能祛風清(qing)熱。應(ying)用同驅風散熱飲子(zi);亦用于眼(yan)瞼炎(yan)性(xing)水(shui)腫屬風熱邪盛者(zhe)。
七寶洗心表(biao)里劑,麻黃大黃荊(jing)連梔,
當歸赤(chi)芍兼活血,眼(yan)腫赤(chi)痛正相宜。
【組(zu)成】當歸、赤芍藥、大黃、黃連、梔子、荊芥(jie),各30g,麻黃60g,為末,每服10—12g,水(shui)煎,食后服。可改作湯劑:荊芥(jie)5g,余(yu)藥各10g,水(shui)煎服。
【功用(yong)】散表(biao),攻里,活血。
【應用】基(ji)本同驅風散熱飲(yin)子,尤其適用于(yu)流行性(xing)出(chu)血性(xing)結(jie)膜(mo)炎、流行性(xing)角結(jie)膜(mo)炎等病球結(jie)膜(mo)水腫,疼痛較重者(zhe)。
瀉肺飲用桑(sang)芩膏,枳殼甘草山梔(zhi)翹,
荊防(fang)羌芷木通芍,白睛(jing)赤腫服之消。
【組成】石膏(gao)30g,赤芍藥10g,炒黃芩(qin)10g,炙(zhi)桑皮(pi)10g,枳殼(ke)5g,木通5g,連(lian)翹10g,荊芥5g,防風5g,梔子10g,白芷10g,羌活10g,甘草5g,水煎服(fu)。
【功用】清(qing)肺瀉火,疏風(feng)散邪。
【應用】基本(ben)同驅風散熱飲(yin)子,但證屬肺經風熱,熱偏重者;亦用于淺、深層鞏膜(mo)炎(yan)。
加(jia)減四(si)物薄牛子,荊防赤芍(shao)芎歸地,
苦參連翹天(tian)花粉(fen),實熱生(sheng)瘡痛癢醫。
清脾(pi)[2]膏甘地燈(deng)心,荊防芩芍翹(qiao)荷梔(zhi)。
調(diao)脾[3]粉苓陳術(shu)草,荊防翹荷蒡桔施。
【組成】生(sheng)地(di)黃15g,苦(ku)參10g,薄荷5g,川芎5g,牛蒡子10g,連翹10g,天花粉10g,防(fang)風(feng)5g,赤芍藥10g,當歸10g,荊芥5g,水煎,食后服。
【功用】祛風清熱,涼血(xue)活血(xue)。
【應用】眼瞼接觸性皮炎、眼瞼濕疹(zhen)、帶狀皰(pao)疹(zhen)、熱性皰(pao)疹(zhen)等病(bing),眼瞼皮膚紅赤,痛(tong)癢并作,屬風熱重者(zhe);亦用于春(chun)季卡他(ta)性結膜炎。
【附方】(1)涼膈清脾飲(《審視瑤函(han)》)組成(cheng)見卷二目病條(tiao)辨·風(feng)熱證。功(gong)能祛風(feng),清(qing)熱,涼血。 應用同(tong)加減四物(wu)湯。
(2)調脾消毒飲(《審視瑤函(han)》)天花粉(fen)10g,連(lian)翹10g,荊芥5g,甘草5g,牛蒡(bang)子10g,桔(jie)梗(geng)10g,白茯(fu)苓(ling)10g,白術10g,薄荷5g,防風5g,陳皮5g,水煎,食前(qian)溫服。功能疏風清熱,調(diao)氣(qi)祛濕(shi)。應用于眼瞼腫脹,質軟,無結節(jie),微(wei)紅,微(wei)癢,微(wei)痛,屬(shu)風熱挾濕(shi),氣(qi)機不調(diao)者。
新(xin)制柴連治翳障,荊(jing)防(fang)芩芍(shao)蔓荊(jing)嘗,
木(mu)通甘梔龍膽草(cao),瀉肝疏(shu)風(feng)效益彰。
四順清(qing)涼功(gong)略同(tong),龍膽三黃[4]羌柴防,
車前(qian)生地芎歸芍,枳殼甘草木賊桑 。
瀉熱(re)黃連藥不繁,升柴地芩(qin)龍膽藏。
【組成】柴(chai)胡(hu)10g,黃(huang)(huang)連5g,黃(huang)(huang)芩10g,赤芍藥(yao)10g,蔓(man)荊(jing)子(zi)10g,梔子(zi)10g,龍膽(dan)草5g,木(mu)通5g,甘草5g,荊(jing)芥5g,防風(feng)5g,水(shui)煎(jian)服(fu)。
【功用】瀉肝火,祛風(feng)邪。
【應(ying)用(yong)】單(dan)純皰(pao)疹性角(jiao)(jiao)膜(mo)炎(yan)、細菌(jun)性角(jiao)(jiao)膜(mo)炎(yan)、急性虹膜(mo)睫(jie)狀體炎(yan)等病屬肝經風熱(re)者。
【附方】(1)四順清涼飲子(《審視瑤(yao)函》)當歸(gui)身(shen)10g,龍膽草(cao)5g(酒(jiu)洗(xi)),黃芩10g,炙(zhi)桑皮10g,車前子10g(包),生地黃15g,赤(chi)芍藥(yao)10g,枳殼5g,炙(zhi)甘草(cao)5g,熟大黃10g,防風(feng)5g,川芎5g,炒黃連5g,木賊5g,羌(qiang)活(huo)10g,柴胡(hu)10g,水(shui)煎,食遠服(fu)。功能清肝祛(qu)風(feng),涼血(xue)退(tui)翳(yi)。應(ying)用于(yu)化膿性角膜炎,屬(shu)肝經風(feng)熱,熱偏重者。
(2)瀉熱黃連湯(《原機(ji)啟(qi)微》)黃連10g,(酒(jiu)洗(xi)),生地黃15g(酒(jiu)洗(xi)),龍膽草5g,升麻10g,黃芩10g(酒(jiu)炒),柴胡10g(酒(jiu)洗(xi)),水煎,午食前熱服。功能瀉(xie)肝祛風。 應用同(tong)新制柴連湯,風熱之邪較輕(qing)者。
抑陽酒連羌獨防,芩(qin)連知柏地梔襄,
草芷已前蔓荊寒,瞳神緊小效驗彰。
抑陽連柏歸地茯,知母寒水獨活(huo)匡(kuang)。
【組(zu)成】見卷二目病條(tiao)辨·風熱證。
【功用】祛風止痛(tong),瀉火解毒。
【應用(yong)】急性虹膜睫狀體炎(yan),屬熱毒內發,風邪外加(jia)者(參見卷二(er)目病條辨(bian)·風熱證)。
【附方】抑陽湯(《秘(mi)傳眼科纂要》)組成見卷二目病條辨·火熱(re)證(zheng)。功能清火,滋陰,和血。應用于急性虹(hong)膜(mo)(mo)睫狀體炎火熱(re)證(zheng),瘀熱(re)漸解者(zhe);亦用于慢性虹(hong)膜(mo)(mo)睫狀體炎。
綠風羚(ling)羊飲(yin)大黃(huang),玄參知母黃(huang)芩商,
茯(fu)苓細辛車防(fang)桔,風(feng)火(huo)升擾神光殃。
【組(zu)成】玄參(can)10g,防風5g,茯苓10g,羚(ling)羊角3g(粉(fen)劑吞(tun)服),車前子10g(包(bao)),知(zhi)母10g,黃(huang)芩10g,細辛3g,桔(jie)梗5g,大黃(huang)10g,水煎,食后溫服。
【功用】清肝,瀉火,祛風(feng)。
【應(ying)用】閉角型青光眼(yan)急性(xing)發作期(qi)屬外風引動肝(gan)火者(zhe)。
[1]天(tian)行赤眼(yan):病(bing)癥名,相(xiang)當于流(liu)行性結膜(mo)炎。
[2]清(qing)脾(pi):涼(liang)膈清(qing)脾(pi)飲。
[3]調脾;調脾消毒飲。
[4]三黃(huang):大黃(huang)、黃(huang)連、黃(huang)芩。
1、疏風清熱法主要是用具有辛涼解表作用的藥物組成的方劑,通過疏風散熱,解除風熱所致眼病的治法。主要用于外感風熱眼病。如起病突然,胞瞼浮腫,白睛紅赤或黑睛起翳,伴有眼癢眼痛,眵淚并作,羞明怕日,眼閉不開等,間或伴有惡寒、發熱、頭痛、脈浮數等全身癥狀。在外感眼病中以外感風熱最為多見,故眼科疏風清熱法應用范圍較廣。如風重于熱,流淚癥狀較重,或星翳浮起,可配伍適量的辛溫解表藥使用,以加強祛風止痛、祛風止淚、祛風退翳之功。間有風邪不挾熱而挾寒、挾濕的,證中少見,但不可不注意辨證而靈活變化。
2、祛風散寒法是用具有辛溫解表作用的藥物組成的方劑,通過祛風散寒,解除風寒所致眼病的治法。主要用于外感風寒之眼病。如目睛疼痛,羞明流淚,或目睛生翳,伴有鼻流清涕,頭痛,惡寒發熱,苔薄白,脈浮緊等。
3、瀉火解毒法是用性質寒涼的方藥,通過瀉火解毒,清除邪毒的治法。主要適用于外感火熱之邪,或臟腑積熱上攻之眼病。如胞瞼紅腫如桃、瘡瘍癤腫、白睛混赤、黑睛潰陷、黃液上沖、瞳神緊小等。常伴有疼痛拒按、羞明怕熱、熱淚如湯,或眵多粘結等眼部癥狀及口渴、便秘、舌紅、苔黃等全身癥狀。眼病熱證較多,故眼科瀉火解毒法為常用之治法。在具體應用時,必須根據臟腑辨證,靈活掌握。如邪傳陽明,胞腫赤痛,口渴喜飲,大便秘結之腑實證,則用瀉火通腑法;抱輪紅赤,黑睛生翳,目珠疼痛,苔黃脈弦之肝火上攻證,則用清瀉肝火法等。本法為寒涼直折之法,容易損傷脾胃陽氣,故不能久用,并要根據病情輕重和體質強弱,慎重選藥。又因藥性寒涼,久用可致氣血凝滯,翳障難退,故對黑睛疾病,應用本法必須掌握尺度,以免流弊。屆虛火者,則禁用此法。
4、滋陰降火法是用滋養陰液、清降虛火的方藥,解除陰虛火旺的證候,從而達到明日效果的治法。主要適用于陰虛火旺的眼病。臨床表現多有起病較緩,癥狀時輕時重,病程長而易反復發作的特點。如目珠干澀、白睛微赤、黑睛星翳乍隱乍現、瞳神干缺、視瞻昏渺等。常伴有頭暈、口干、潮熱、顴紅、心煩失眠、手足心熱、舌質紅、苔少、脈細數等全身癥狀。本法在具體應用時,尚須進一步辨證,例如黑睛生翳,抱輪微赤,煩躁易怒,屬肝經虛火;兩眥血脈稀疏,心煩失眠,屬心經虛火;白睛淡紅,鼻干咽燥,屬肺經虛火;瞳神干缺,眼底少量出血,耳鳴腰酸,五心煩熱,屬腎經虛火等。宜結合臟腑所屬,選方用藥。 5、祛濕法本法是用具有祛濕作用的方藥,通過祛除濕邪以治療眼病的方法。適用于濕邪外侵或濕濁內蘊所致的一切眼病。如胞瞼水腫、瞼弦濕爛、胞內粟瘡、白睛污黃、翳如蟲蝕、混睛障、云霧移睛、視瞻昏渺等,常兼有頭重如裹,口不渴或渴不欲飲、胸悶食少、腹脹便溏、四肢乏力,或咳吐痰涎等,皆可用本法治療。濕邪侵襲的部位和兼邪各有不同,故所用具體治法也有區別。如風濕犯眼,胞瞼濕癢,則用祛風勝濕法;濕熱上攻,黑睛潰爛,則用清熱祛濕法;痰濕阻絡,胞生痰核,則用化濕祛痰法;濕濁上泛,視網膜水腫,則用利水滲濕法等等。濕證眼病比較頑固,祛濕法久用又易耗陰傷津,故要根據病情輕重與患者臟腑陰陽氣血的情況而慎重用藥。陰虛血少與津液虧損者,尤宜注意。
6、止血法本法是應用具有止血作用的方藥,以中止眼部出血的治法。適用于各種出血癥的早期。諸如白睛溢血、血灌瞳神、視網膜出血、脈絡膜出血及外傷出血等。根據不同的出血原因,止血的具體治法也有不同。如血熱妄行者,宜清熱涼血止血;虛火傷絡者,宜滋陰涼血止血;氣不攝血者,宜益氣攝血;眼外傷者,宜祛瘀止血等。本法屬急則治標之法,僅用于出血階段,若出血已止,而無再出血趨向者,當逐漸轉向活血化瘀治法,以促進瘀血的吸收。 7、活血化瘀法是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方藥,改善血行,消散瘀滯,促進眼部瘀血吸收的方法。主要適用于有血流不暢,或瘀血停聚的眼病及眼外傷。如胞瞼青紫腫硬、白睛溢血、白睛紫脹腫起、眼內各個部位的瘀血、視網膜血管血流瘀滯或阻塞、眼部固定性疼痛及舌有瘀斑等。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故臨床上應用時,常配伍行氣導滯藥物,以提高療效。本法不宜久用,以免耗傷正氣,對眼部既有瘀滯,又見氣虛證候者,用活血祛瘀力量峻猛的方藥應該慎重,必要時可配伍補氣藥物同用。孕婦忌用本法。
8、疏肝理氣法是用具有疏肝解郁、調理氣機作用的方藥,以改善肝氣郁滯的病理情況,從而達到明目作用的治法。廣泛適用于因肝氣郁結而致氣機不調的一切內外障眼病。肝開竅于目,由于郁怒傷肝,疏泄失職,肝氣郁結使眼部氣機失調而導致目疾者,頗為常見。其中尤以青風內障、綠風內障、視瞻昏渺等內障眼病為多。故無論內外障眼病,兼有脅脹、胸悶、噯氣、咽部似有物阻、急躁易怒、脈弦等癥者,皆可用疏肝理氣法治之。郁久化火者,宜酌加清火之晶,以清肝解郁;肝郁兼有血虛與脾氣虛弱者,宜與養血健脾藥同用。由于理氣藥物多辛燥,故對陰虧之人須慎用或注意配伍。
9、益氣養血法是用具有補養氣血作用的方藥,消除氣血虛弱的證候,從而達到明目作用的治法。主要適用于各種原因造成的氣血不足的眼病。多為慢性內外障眼病而兼有氣血不足的全身癥者。如眼胞重墜、久視眼脹、黑睛陷翳日久不愈;或外觀端好,目無神彩,視物漸昏等。因氣血相依,關系密切,故益氣與養血往往同用,但根據氣血偏虛程度上的不同,又有所側重。如睜眼乏力,常欲閉垂,舌淡脈弱者,偏于氣虛,應以益氣為主;若因失血或久病,頭暈眼花,不耐久視,心悸失眠,多夢易醒,舌淡脈細者,偏于血虛,應以養血為先。由于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補氣養血時,常要兼顧脾胃。如屬虛實夾雜,則可攻補兼施或先攻后補、先補后攻。邪氣亢盛而無虛候者,忌用本法。
10、補益肝腎法是用具有補益肝腎作用的方藥,以消除肝腎虧虛證候而達到明目作用的治法。適用于肝腎不足的眼病,以成年人居多。凡見眼干澀不舒,哭而無淚或冷淚長流,白睛微赤,黑睛邊緣陷翳或星點云翳時隱時顯,外眼端好而視物昏朦或夜視不見,而兼有頭暈耳鳴、健忘、腰膝酸軟、夜間口干、男子遺精、女子月經不凋、舌紅少苔、脈細無力等,皆可用本法治療。至于腎陽偏虛,腰膝酸冷,夜間尿多,畏冷脈沉者,則當重在溫補腎陽。凡實證忌用本法,濕邪未盡者不宜早用。 11、軟堅散結法是用具有祛痰軟堅、消滯散結作用的方藥來治療眼病的方法。主要適用于眼科疾病出現之痰濕互結、氣血凝滯的證候。如胞瞼腫核、白睛結節隆起、眼內陳舊滲出及機化物形成等,可用本法消散之。一如為氣血凝聚者,必須與理氣活血藥物同用;痰濕互結者,則應加強祛濕化痰藥作用。
12、退(tui)翳(yi)(yi)(yi)(yi)明(ming)目(mu)(mu)法(fa)是用(yong)(yong)具有(you)退(tui)翳(yi)(yi)(yi)(yi)作用(yong)(yong)的方藥(yao),以(yi)(yi)消除黑睛(jing)(jing)翳(yi)(yi)(yi)(yi)障(zhang),從而達到明(ming)目(mu)(mu)作用(yong)(yong)的眼(yan)科獨特(te)治法(fa)。僅適用(yong)(yong)于黑睛(jing)(jing)生翳(yi)(yi)(yi)(yi)者。退(tui)翳(yi)(yi)(yi)(yi)之(zhi)法(fa),須(xu)有(you)層次,如病(bing)初起,星翳(yi)(yi)(yi)(yi)點點,紅赤流淚,風(feng)(feng)熱(re)正盛,當(dang)以(yi)(yi)疏(shu)風(feng)(feng)清(qing)熱(re)為(wei)主(zhu),配伍少量退(tui)翳(yi)(yi)(yi)(yi)藥(yao);若風(feng)(feng)熱(re)漸減,則(ze)應逐漸過渡至退(tui)翳(yi)(yi)(yi)(yi)明(ming)目(mu)(mu)為(wei)主(zhu)。病(bing)至后期,邪氣(qi)(qi)已退(tui),遺留(liu)翳(yi)(yi)(yi)(yi)障(zhang)而正氣(qi)(qi)已虛(xu)者,則(ze)須(xu)兼顧(gu)扶(fu)正,結合(he)全身(shen)證情,酌加益氣(qi)(qi)養(yang)(yang)血(xue)或補(bu)養(yang)(yang)肝(gan)(gan)腎之(zhi)品(pin)。黑睛(jing)(jing)屬(shu)肝(gan)(gan),不少清(qing)肝(gan)(gan)、平(ping)肝(gan)(gan)、舒肝(gan)(gan)藥(yao)物亦有(you)退(tui)翳(yi)(yi)(yi)(yi)作用(yong)(yong),故可配伍應用(yong)(yong)。黑睛(jing)(jing)生翳(yi)(yi)(yi)(yi)后期,以(yi)(yi)退(tui)翳(yi)(yi)(yi)(yi)為(wei)主(zhu),用(yong)(yong)藥(yao)不可過于寒涼,以(yi)(yi)免邪氣(qi)(qi)冰(bing)伏,氣(qi)(qi)血(xue)凝滯,翳(yi)(yi)(yi)(yi)不易退(tui)。若白翳(yi)(yi)(yi)(yi)光(guang)滑如磁(ci),為(wei)氣(qi)(qi)血(xue)已定(ding),用(yong)(yong)藥(yao)難以(yi)(yi)消散,故退(tui)翳(yi)(yi)(yi)(yi)必須(xu)及時。
石斛夜光丸是中醫眼科著名方劑。本文就其方源、方義分析及歷代醫家的評價,臨床應用和在此方基礎上加減變化的類方進行了初步的探討和研究。
石斛夜光丸之淺說
石斛夜光丸是中醫眼科的著名方劑,也是常用的中成藥之一。方出元·倪維德《原機啟微》卷之下附方內。該書成書年代是1370年,是一本眼科專著。與《原機啟微》作者倪維德同時代的蒙古族人沙圖穆蘇撰有《瑞竹堂經驗方》,它的成書年代是1326年。在其書中載有“夜光丸”,其方與石斛夜光丸的藥物組成和功效基本相同,但后者較前者要早四十余年,可見當時元代醫家在臨證治病中,早已掌握和運用本方治療目疾。
本方由石斛、人參、山藥、茯苓、炙甘草、肉蓯蓉、甘枸杞、菟絲子、生地黃、熟地黃、五味子、天冬、麥冬、苦杏仁、防風、川芎、炒枳殼、黃連、懷牛膝、甘菊花、炒白蒺藜、青葙子、草決明、羚羊角、犀角二十五味藥所組成,具有滋陰補腎、清肝明目的功效,適用于肝腎不足,陰虛火旺所致的內障目疾,視物昏花,瞳仁散大,或變色羞明、怕光等癥。由于該方在臨證治療中有很好的療效,故為歷代醫家所推崇。明·《景岳全書》、《審視瑤函》,清·《名醫方論》等書均收載此方,此方亦為《中國藥典》1977年版和1985年版所收載。
石斛夜光丸的方義分析及其評價
石斛夜光丸所治為肝腎陰虛,精氣不能上輸于目之證。方中以石斛、二冬、二地、甘枸杞、肉蓯蓉、菟絲子、五味子、懷牛膝為主,滋腎養肝,益精明目;輔以人參、山藥、茯苓、炙甘草培補中宮,以資生氣血,使土旺榮木;應用滋陰養肝之品,使陰精充沛,得以上輸,而目自精明,此為治本之法。但陰虛則陽亢,佐以白蒺藜、甘菊花、防風、青葙子、決明子、川芎、枳殼理氣疏風,杏仁利肺氣,再用黃連、羚羊角、犀角清肝瀉火熄風,以治其標。
各藥合用,標本兼治,共奏滋陰明目,清肝熄風之功,該方配伍周到,切合病情,自能療效彰著。正如清代醫家羅東逸所說:“此方為陽衰陰弱,不能升精于目而設,故目科與《千金》磁朱丸并重,治證亦同,然磁朱丸為鎮墜藥,此為羨補藥。”又說:“此其治法,其營在肝,其主在腎,其合在脾,能合腎脾之陰而使肝達之,則必能歸精于兩眸,而繼明如晝夜矣。”《名醫方論》對本方作了極其中肯的評價。
石斛夜光丸的臨床應用
石斛夜光丸是治療肝腎陰虛的代表方劑。凡肝腎陰虛,精血不足,陰虛火旺者均可運用本方治療。
在此方理論指導下,我們在臨床診治中用來治療內障目疾,頭昏腦脹,視物昏花等癥。除對于治療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炎、脈絡膜炎、視神經炎等眼疾外,我們還對本方引申應用,治療因肝腎陰虛所致的神經性頭痛、耳鳴耳聾、高血壓、更年期綜合癥等,均收到較好的療效。
1.白內障:
初起視物逐漸模糊,晶體呈放射狀渾濁,繼之晶體則呈乳白色覆蓋,視力減退。此乃肝腎兩虧,精血不足,不能上輸于目而引起晶體代謝障礙所致。舌質紅,脈細弱,證屬肝腎陰虧,治宜補養肝腎,服用石斛夜光丸,久之有一定的療效。
2.青光眼(陰虛陽亢證):
臨床癥狀表現為頭痛,眼部發脹,眩暈陣作,瞳散昏花,耳鳴心悸,眼壓偏高,視力減退,苔薄質紅,脈細弦。此乃素體腎陰不足,肝陽偏亢,虛火上炎,導致房水淤滯,眼壓增高所致。治法宜滋陰、平肝、補腎。服用石斛夜光丸有一定的療效。
3.視網膜脈絡膜炎:
初起頭痛失眠,眼部脹痛,目澀羞明,眼前有時出現暗影,視物逐漸模糊不清。眼底可查見黃斑部中心反射消失,并有滲出水腫,甚至出血病理變化。舌紅脈細微。此因肝腎不足,或思慮過度,肝火上炎,致以視力下降,眼底黃斑部出現病變。治宜滋陰、平肝、補腎。服用石斛夜光丸,在臨床上收到一定的效果。
4.視神經炎:
病初患者自覺視力減退,不辨明暗,前額隱痛,眼內干澀,眼球壓痛,頭暈目眩,耳鳴口干,唇紅顴赤。眼底檢查可查見視神經乳頭充血,乳頭輕度隆起,邊緣模糊,乳頭附近有滲出質或出血現象。舌質紅,脈弦細而數。此乃肝腎不足,虛火上炎所致,宜清肝明目,滋補腎陰。服用石斛夜光丸有較好的療效。
5.神經性頭痛:
臨床癥狀表現為頭部劇烈疼痛,多數表現偏一側,歷時數小時或數日。發作時面色蒼白,發作后面部充血,惡心嘔吐,舌紅脈細。證屬肝腎陰虛,水虧火旺所致。宜滋陰、清肝、補腎。服用石斛夜光丸,每日2次,每次6~10g,屢治屢驗。
6.耳鳴耳聾:
臨床癥狀表現為耳鳴如蟬叫,鳴聲低微,漸漸而起,經久不已,按之可減,聽覺不清,且有頭暈目眩。舌質紅脈弦細,此乃肝腎不足,精氣不能上充于清竅,以致耳鳴失聰。治宜:平肝、補腎、養陰。服用石斛夜光丸有一定的療效。
7.高血壓(陰虛陽亢證):
頭暈脹痛,耳鳴目眩,睡眠不安,如活動或情緒波動則易面紅心煩口干,舌質紅,脈細弦而數。此乃情志內傷,風陽上擾,兼之肝腎陰虧,水不涵木所致。治以平肝熄風,滋腎養陰。服用石斛夜光丸,能使血壓下降,諸恙皆平,在臨床治療中有很好的效果。
8.更年期綜合癥(肝腎陰虛證):
臨床癥見頭暈頭痛,面部潮紅,手足心發熱,情志憂郁,腰酸,月經量少,色紅或紫,舌質紅少苔,脈細弦稍數,此乃肝腎陰虧所致,治以滋腎養肝之法,服用石斛夜光丸,在臨證治療中有一定的療效。
石斛夜光丸的類方
石斛夜光丸治療目疾,療效確切,深受病患者歡迎。后世醫家根據臨床治療需要,在本方的基礎上對藥物進行加減變化,又創制成許多類方,使治療范圍進一步拓展。
石斛明目丸(經驗方):即本方減去羚羊角,加磁石、生石膏,其功能與石斛夜光丸相同,惟清肝熱的作用稍遜。
還睛丸(《審視瑤函》):即本方加杜仲、當歸、知母、黃柏。功能:降火升水,治遠近一切目疾,內外障翳,攀睛胬肉,爛弦風眼,及年老虛弱,目昏多眵,迎風流淚,視物昏花,久成內障等癥。
固本還睛丸(《景岳全書》):即本方減去肉蓯蓉。滋陰補腎,清肝明目。治遠年一切目疾,內外翳膜遮睛,及老弱人目眵多糊,迎風流淚,視物昏花等癥。
琥珀還睛丸(《景岳全書》):即本方減去五味子,懷牛膝,決明子,防風,加琥珀,知母、黃柏、當歸、杜仲。其功能清肝火,補腎陰。主治由肝腎兩虧,陰虛火旺引起的內障目翳,視物昏花,心悸不寐,瞳仁散大等癥。
結束語
石斛夜光丸是老年人常服用的中成藥,因老年人正氣漸衰,多因肝腎兩虧,精血不足,不能上輸,則易患內外目障,視物昏花,耳鳴失聰,頭暈目眩,代謝失調等諸癥。服用石斛夜光丸以補腎平肝,滋陰降火,但須服用較長時間方能奏效。正如《原機啟微》中說:“此羨補藥也,補上治上,利以緩,利以久,不利以速也……,陰弱不能配陽之病并宜服之,此從則順之治法也。”石斛夜光丸為滋補腎陰,平肝熄風之劑,可調整機體內在抗病能力,對研究老年學疾病提供了可貴的資料。
從石斛夜光丸組方看,各地不一。有將方中懷牛膝易為川牛膝,白蒺藜易為沙苑子。由于藥物作用不同,其功效亦有所偏,一偏于補腎,一偏于祛瘀和疏風,組方各有其獨到之處。也有將人參易為黨參,犀角易為水牛角。因人參、犀角較為稀貴,而取其功效相近的藥物代之,尤以犀角,現在貨源更少,不能滿足臨床治療需要。現代藥廠生產的石斛夜光丸多以水牛角代之。從藥理作用來看,水牛角與犀角其功用相近,臨床治療中療效亦佳,故《中國藥典》1977年版、1985年版已正式使用水牛角代替犀角,使石斛夜光丸能滿足市場供應,滿足臨床治療的需要。
每日一文,陪伴中醫人成長
請關注公(gong)眾號 藥之谷
素問、靈樞經、難經本義、類經、內經知要
傷寒論、類證活人書、注解傷寒論、傷寒明理論、傷寒論注、傷寒貫珠集、長沙方歌括
金匱要略方論、金匱方論衍義、金匱要略心典、金匱方歌括
瘟疫論、痧脹玉衡、廣瘟疫論、外感溫熱病、疫診一得、溫病條辨、溫熱經緯、隨息居重訂、霍亂論、六因條辨、傷寒瘟疫條辨、時病論
脈經、瀕湖脈學、診家正眼、脈訣匯辨、四診抉微、三指禪、望診遵經、察舌辨癥心法、辨舌指南
神農本草經、雷公炮炙論、珍珠囊補遺藥性賦、湯液本草、本草備要、得配本草、本草綱目拾遺 、本草綱目
肘后備急方、備急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普濟本事方、濟生方、世醫得效方、醫方考、名醫方論、醫方集解、重校湯頭歌訣、串雅內編、串雅外編、串雅補
素問玄機原病式、宣明方論、內外傷辨、脾胃論、蘭室秘藏、醫學發明、陰證略例、十藥神書、內科摘要、雜病論治準繩、濟陽綱目、痰火點雪、癥因脈治、理虛元鑒、傅青主男科、金匱翼、風勞臌膈四大證治、醫醇勝義、血證論、中風斠詮 、劉涓子鬼遺方、衛濟寶書、外科精要、外科精義、外科理例、解圍元藪、瘡瘍經驗全書、外科啟玄、外科正宗、霉瘡秘錄
洞天奧旨、外科證治全生集、瘍科心得集、外科真詮、瘍科綱要
理傷續斷方、跌打損傷妙方、正體類要、傷科匯纂、傷科補要、救傷秘旨、救傷秘旨續刻、傷科大成
女科萬金方、衛生家寶產科備要、婦人大全良方、濟陰綱目、陳素庵婦科補解、傅青主女科、達生編、婦科玉尺、女科要旨
小兒藥證直訣、小兒斑疹備急方論、嬰童百問、幼科發揮、幼科鐵鏡、幼幼集成、幼科釋謎、遂生編、福幼編
原機啟微、銀海精微、秘傳眼科龍木論、審視瑤函、目經大成、咽喉脈證通論、重樓玉鑰、白喉全生集、口齒類要
針灸甲乙經、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子午流注針經、針灸資生經、十四經發揮、針灸聚英、奇經八脈考、針灸大成、厘正按摩要術
十問、合陰陽、天下至道談、素女經、養性延命錄、新刻奉親養老書、三元參贊延壽書、養生類要、飲膳正要、遵生八箋、內功圖說
格致余論、局方發揮、醫經溯洄集
推求師意、醫貫、醫旨緒余、質疑錄、醫學真傳、醫學讀書記、醫學源流論、重慶堂隨筆、冷廬醫話、醫原、存存齋醫話稿、西溪書屋夜話錄、名醫類案
寓意草、臨證指南醫案、古今醫案按、清代名醫醫案精華
諸病源候論、華氏中藏經、三因極一、病癥方論、醫學啟源、潔古家珍、儒門事親、洗冤集錄、衛生寶鑒、此事難知、丹溪心法、脈因證治、玉機微義、證治要訣及類方、名醫雜著、醫學綱目、醫學正傳、韓氏醫通、赤水玄珠、醫學入門、古今醫鑒、萬病回春、先醒儒醫學廣筆記、醫宗必讀、醫門法律、增補病機沙篆、證治匯補、景岳全書、石室秘錄、辨證錄、張氏醫通 、醫學心悟、醫方一盤珠、醫碥、蘭臺軌范、醫林改錯 、醫宗金鑒、雜病源流犀燭、類證治裁 、醫學三字經、理瀹駢文、醫理圓通、醫理真傳、傷寒恒論、醫學衷中參西錄
哈(ha)哈(ha)!夠全了(le)吧(ba)! 上(shang)面基(ji)本(ben)上(shang)涵蓋(gai)了(le)所有的中醫古籍。你可(ke)以(yi)從中挑選自己(ji)需要的,可(ke)以(yi)把這(zhe)些書名抄下來,對以(yi)后(hou)中醫的學(xue)習有很大幫(bang)助(zhu)!
外感咳嗽
【風寒襲肺證】
三拗 麻黃去桂枝,后世有方加生姜
止嗽散 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荊陳研
【風熱犯肺證】
桑菊飲 中桔杏翹,蘆根甘草薄荷饒
清疏肺衛輕宣劑,風溫咳嗽服之消
【風燥傷肺證】
桑杏湯 中浙貝宜,沙參梔豉與梨皮
干咳鼻涸又身熱,清宣涼潤溫燥醫
內傷咳嗽
【痰濕蘊肺證】
二陳平胃 師二陳,除卻梅姜增樸術
三子養親 祛痰方,芥蘇萊菔共煎湯
【痰熱郁肺證】
清金化痰 黃芩梔,桔麥桑皮貝知母
瓜蔞橘紅茯苓草,痰火犯肺咳嗽止
【肝火犯肺證】
黃芩瀉白 桑骨皮,加草清肺化痰劑
黛蛤散劑治痰黃,蛤殼十倍青黛一
【肺陰虧虛證】
沙參麥冬 扁甘桑,竹粉甘寒救燥傷
證或(huo)熱兮定(ding)或(huo)咳,脈然無汗(han)嗽痰(tan)涼
本文地址://n85e38t.cn/zhongyibook/93967.html.
聲明: 我們(men)(men)致力(li)于(yu)保護作(zuo)者(zhe)版權(quan),注重分享(xiang),被(bei)刊(kan)用文(wen)章因無(wu)法核實(shi)真實(shi)出(chu)處,未能及(ji)時與作(zuo)者(zhe)取得(de)聯系,或有版權(quan)異議的(de)(de),請(qing)聯系管理員,我們(men)(men)會(hui)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wen)字與圖片資源來(lai)自(zi)于(yu)網(wang)絡,轉載是出(chu)于(yu)傳遞更多信息(xi)之目的(de)(de),若有來(lai)源標(biao)注錯(cuo)誤或侵犯了您的(de)(de)合法權(quan)益,請(qing)立即通(tong)知(zhi)我們(men)(men)(管理員郵箱(xiang):),情況屬實(shi),我們(men)(men)會(hui)第一時間予(yu)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xie)謝(xie)!
上一篇(pian): 【卷二(er) 目病(bing)條辨】火熱證_中醫眼科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