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法
對臍(qi)當脊(ji)兩邊,相去各一寸五分,名腎俞(yu)。主腎間風虛,各灸百壯。
治(zhi)小便失(shi)精法∶灸(jiu)第七椎兩(liang)旁三十壯。
又,灸第十椎兩旁三十壯。
又,灸陽陵(ling)泉、陰陵(ling)泉,各隨年壯(zhuang)。
灸第十九(jiu)椎兩旁(pang)各三十壯。
男女(nv)夢(meng)與人(ren)交(jiao),泄精,三(san)陰交(jiao)灸五壯,喜(xi)夢(meng)泄,神(shen)良。
丈夫(fu)夢失精(jing),小便濁難,灸腎俞(yu)百壯(zhuang)。
男子陰(yin)中疼痛(tong),尿(niao)血精出(chu),灸列缺五(wu)十(shi)壯,失精,五(wu)臟虛竭,灸屈骨(gu)端五(wu)十(shi)壯,陰(yin)上橫骨(gu)中央(yang)(yang)宛曲(qu)如卻(que)月中央(yang)(yang)是(shi)也。一名橫骨(gu)。
男(nan)子失精,陰上縮,莖中痛,灸大赫三十壯(zhuang),在俠(xia)屈骨端(duan)三寸。
男子腰脊冷疼,小便白濁,灸(jiu)脾募百壯。
男子(zi)失(shi)精,膝脛疼冷(leng),灸曲泉百(bai)壯。
男子失(shi)精失(shi)縮(suo),灸中封(feng)五十(shi)壯。
第(di)二十二椎,主(zhu)腰背不(bu)便,筋攣痹縮,虛熱閉塞(sai),灸隨年(nian)壯,兩旁各一寸五分。
小腸俞,主小便(bian)不(bu)利,少腹脹(zhang)滿虛乏,灸隨年壯(zhuang)。
骨髓冷(leng)疼(teng),灸(jiu)上(shang)廉(lian)七(qi)十(shi)壯,三里下三寸。治腰(yao)疼(teng)法∶腰(yao)卒痛,去(qu)窮脊上(shang)一(yi)寸,灸(jiu)七(qi)壯。
腎(shen)俞(yu),主(zhu)五(wu)臟(zang)虛勞(lao),少(shao)腹弦急(ji)脹熱,灸五(wu)十(shi)壯(zhuang),老小損之(zhi)。若虛冷,可至百壯(zhuang),橫三(san)間寸(cun)(cun)灸之(zhi),腰痛不得動者,令(ling)病患正立,以(yi)竹(zhu)杖(zhang)(zhang)柱地度至臍,取(qu)杖(zhang)(zhang)度背脊。灸杖(zhang)(zhang)頭處,隨年壯(zhuang),良。灸訖(qi),藏(zang)竹(zhu)杖(zhang)(zhang),勿(wu)令(ling)人得之(zhi)。丈夫痔下血脫肛(gang),不食,常泄(xie)痢,婦(fu)人崩中(zhong)去(qu)血,帶下淋露,去(qu)赤白雜汁,皆灸之(zhi)。此俠(xia)兩旁各(ge)一寸(cun)(cun)橫三(san)間寸(cun)(cun)灸之(zhi)。腰痛,灸足跟上斜紋中(zhong)白肉際十(shi)壯(zhuang)。
又,灸巨陽十壯,巨陽在外踝下(xia)。
又,灸腰目 ,在尻上(shang)約左右是。
又,灸八 及外踝上骨(gu)約(yue)中。
《備急千(qian)金要(yao)方(fang)》,又稱《千(qian)金要(yao)方(fang)》或(huo)《千(qian)金方(fang)》,古代(dai)(dai)中醫學(xue)經典著(zhu)作之一,是綜合(he)性臨床醫著(zhu)。共30卷。唐(tang)代(dai)(dai)孫思邈著(zhu),約成書于永徽三(san)年(652)。本書集(ji)唐(tang)代(dai)(dai)以前診治經驗之大成,對后世(shi)醫家影響(xiang)極大。
《千(qian)金翼(yi)方》,唐(tang)代醫學家孫思邈撰,約(yue)成書于永淳二年(682)。作者集晚年近三十年之(zhi)經驗,以補早(zao)期巨(ju)著(zhu)《千(qian)金要方》之(zhi)不足,故名(ming)翼(yi)方。
1、《千金方》簡介
《備急千金(jin)要方》是被譽(yu)為中國最早(zao)的臨床(chuang)百科全書,世(shi)簡稱為《千金(jin)方》。唐孫思邈(581—682年)撰于公元(yuan)652年,共30卷。《道藏》收入時析為93卷。孫氏(shi)以(yi)為“人命至重(zhong),有(you)貴千金(jin),一方濟(ji)之,德逾于此”,故以(yi)“千金(jin)”命名。
該(gai)書撰成后在國內外有(you)著極廣泛之(zhi)影響(xiang),現存(cun)日(ri)本(ben)(ben)之(zhi)《真本(ben)(ben)千金方》可能系未經宋(song)校正醫書局校正之(zhi)傳抄本(ben)(ben),經宋(song)校正醫書局校刊之(zhi)《備急千金要方》,中、日(ri)翻刻(ke)影印者達(da)30余次,又有(you)刻(ke)石本(ben)(ben)、節選本(ben)(ben)、改編本(ben)(ben)、《道藏》本(ben)(ben)等刻(ke)印者亦數(shu)十種。
《千金要方》首(shou)篇所列的(de)《大(da)醫精誠》、《大(da)醫習(xi)業》,是中醫倫理學的(de)基礎(chu);其婦、兒科專卷的(de)論述,奠(dian)定了宋(song)代(dai)婦、兒科獨立的(de)基礎(chu)。
其治內科病(bing)提倡以(yi)臟腑寒熱虛實(shi)為(wei)綱,與(yu)現代醫學按系(xi)統(tong)分類(lei)有相(xiang)似(si)之處,其中將(jiang)飛尸鬼疰(類(lei)似(si)肺結核(he)病(bing))歸入肺臟證治,提出(chu)霍亂因飲食而起(qi),以(yi)及對附(fu)骨(gu)疽(ju)(骨(gu)關(guan)節結核(he))好發部(bu)位的描述、消渴(糖尿病(bing))與(yu)癰(yong)疽(ju)關(guan)系(xi)的記載(zai),均顯示了很(hen)高(gao)的認識水平。
針灸(jiu)孔穴(xue)主治的(de)(de)論述,為針灸(jiu)治療提供(gong)了準(zhun)繩,阿是穴(xue)的(de)(de)選(xuan)用、“同身寸”的(de)(de)提倡,對針灸(jiu)取穴(xue)的(de)(de)準(zhun)確性頗有幫助。因此,《千(qian)金(jin)要方(fang)》素為后世醫學(xue)家(jia)所重視。
2、《千金(jin)翼方(fang)》簡介
《千(qian)金(jin)(jin)翼方》是(shi)唐代醫學家(jia)孫思(si)邈(miao)編(bian)撰的一部中醫典籍,以補其早期巨(ju)著(zhu)《千(qian)金(jin)(jin)要方》之不(bu)足(zu),約成書于永淳二年(nian),書中記載了孫思(si)邈(miao)晚年(nian)近三十年(nian)所收集的藥方。作者集晚年(nian)近三十年(nian)之經驗,以補早期巨(ju)著(zhu)《千(qian)金(jin)(jin)要方》之不(bu)足(zu),故名(ming)翼方。
萬歷年(nian)王肯堂纂刻的(de)(de)宋版《千(qian)金翼(yi)(yi)方》經歷數次戰火,現(xian)已流落民間不知所蹤。后來(lai)中(zhong)醫(yi)界(jie)又(you)從日本把日本翻刻的(de)(de)《千(qian)金翼(yi)(yi)方》中(zhong)的(de)(de)部分(fen)方劑引進到中(zhong)國,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yin)出版,人民衛生出版社50年(nian)代影印(yin)的(de)(de)《千(qian)金翼(yi)(yi)方》。
它(ta)是從日(ri)本引進來的,由于與(yu)原本差距較大,其(qi)中(zhong)缺失(shi)了很多(duo)內容。日(ri)本珍藏有中(zhong)國(guo)《千金翼(yi)方》的六(liu)種刊本,但皆有缺失(shi),沒有一(yi)套是齊(qi)全(quan)的,其(qi)中(zhong)以萬歷三十三年(1605)王肯堂刻本最佳。
現今中(zhong)醫界使用的《千金(jin)翼方(fang)(fang)》以1955年人(ren)民衛(wei)生(sheng)出版社據江戶醫學本出轉(zhuan)的影印本較為常見,書中(zhong)所(suo)缺失的內容由當代中(zhong)醫專家自行研(yan)制的藥(yao)方(fang)(fang)填補(bu)空(kong)缺。
3、 作者
唐代孫思邈
擴展資料
1、作者簡介
孫(sun)思邈(541年—682年,存(cun)在爭議(yi)),京兆華原(今陜西省銅川市耀州(zhou)區)人(ren),唐代醫藥學(xue)家、道(dao)士(shi),被后人(ren)尊稱為(wei)“藥王”。
西魏大(da)統(tong)七(qi)年(nian)(541年(nian)),孫(sun)思邈(miao)出(chu)生于一個貧窮農民的家庭。他從小就聰明過人(ren),長大(da)后開始愛好(hao)道家老莊(zhuang)學說,隋(sui)開皇元年(nian)(581年(nian)),見國事多端(duan),孫(sun)思邈(miao)隱居陜西終南山中(zhong),并漸漸獲(huo)得了很高的聲名。
孫思(si)(si)邈(miao)十(shi)分重視民間(jian)的(de)醫(yi)療經驗,不斷積(ji)累走(zou)訪,及(ji)時記錄下來,終于完成了他的(de)著作《千金要(yao)方》。唐(tang)(tang)朝建(jian)立后,孫思(si)(si)邈(miao)接(jie)受朝廷(ting)的(de)邀請,與政府合(he)作開展醫(yi)學活動。唐(tang)(tang)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tang)(tang)新(xin)本草》。
唐高宗上元元年(nian)(nian)(674年(nian)(nian)),孫思邈年(nian)(nian)高有病,懇請返回故(gu)里。永淳元年(nian)(nian)(682年(nian)(nian)),與世(shi)長辭。
2、醫學思想
孫思邈崇尚(shang)養(yang)生,并身體力行,正由(you)于他通(tong)曉(xiao)養(yang)生之術,才能年過(guo)百歲而視聽(ting)不衰。他將儒家、道家以及外(wai)來古印(yin)度(du)佛家的養(yang)生思想與中醫學的養(yang)生理論相結合,提出的許多切實可行的養(yang)生方(fang)法(fa),時至今日,還在(zai)指導著人(ren)們的日常生活,如心態要(yao)保持平衡(heng),不要(yao)一(yi)味追求(qiu)名利。
飲食(shi)應有所節制,不(bu)要過于暴飲暴食(shi);氣血(xue)應注意(yi)流(liu)通,不(bu)要懶惰呆滯(zhi)不(bu)動;生(sheng)活要起居有常,不(bu)要違反自(zi)然(ran)規律等(deng)等(deng)。
-備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孫思邈
唐以前重點中醫古籍時間線
漢以后醫道漸落,后學當先以漢古籍為宗,后參學后世之說。
漢代以前《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
西漢:《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圖
東漢:《傷寒論》《金匱要略》
晉代:《脈經》《針灸甲乙經》《抱樸子》《金匱藥方》《肘后備急方》《雷公炮炙論》《本草經集注-敦煌殘卷》《劉涓子鬼遺方》
隋唐:《黃帝內經太素》《諸病源候論》《千金方》《千金翼方》《外臺秘要》《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淳于意(太倉公)師承公乘陽慶,著“診籍”(醫案)第一人。
西漢(公元前207年——公元8年)《馬王堆帛書》(大部分抄亍西漢初)與古代典籍的流傳。如:《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以及《導引圖》等。(注: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
前179年—前141年《涪水經脈木人》世界上最古的標有經脈流注的木質人體模型。(注:1993年2月,在四川省綿陽縣永興鎮雙包山2號漢墓中發現)。
《針經》失傳,涪翁著,偽托后漢書;
西漢時最后寫定的《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書,分《素問》與《靈樞》二大部分。
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公元25年左右《難經》托名秦越人所作。
東漢三國時期(公元25年——公元280年)程高,東漢時期針灸醫生,是涪翁的弟子,郭玉的老師。
郭玉,東漢時期針灸學家,曾任漢和帝的太醫丞。
公元97年,班超再次赴西域開辟“絲綢之路”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包括醫學。
東漢時完成的《神農本草經》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藥物和植物分類學著作。另有《李當之本草》、《吳普本草》失傳.
張仲景(公元150--219年)名機,東漢南陽郡涅陽人,他善于以六經論傷寒, 以臟腑論雜病, 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藥在內的較為完整的辨證論治原則, 并善于運用”經方” 給人治病;使祖國醫學的理論基與臨證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后世醫學者稱他為“醫圣”。
華佗(公元145--208年)他一生致力于醫療實踐,精通內、外、婦產、小兒、針灸各科及衛生學、藥物學、以及在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體育保健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其中對外科尤為擅長,有“外科圣手”、“外科鼻祖之稱”,還發明了“麻沸散”。
東漢魏伯陽根據自已的煉丹經驗,編就《周易參同契》,這是世界上最古的煉丹書籍。
兩晉南北朝時代
兩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80年——公元581年)
公元280年,王叔和 《脈經》,全書10卷,97篇。系我國現存第一部脈學專著。書中論及針灸達42篇,收錄穴名近70個。
公元282年,皇甫謐著《針灸甲乙經》全書12卷128篇,記載人身穴位名349個,其中雙穴300個,單穴49個,即全身共有針灸穴位649個。系我國第一部系統論述針灸的專著。
葛洪(公元283--363年)自號抱樸子,著有《抱樸子》、《金匱藥方》、《肘后備急方》(其中用針灸治療病癥達61種)等。擅長煉丹,對化學、醫學也頗有研究。
鮑姑(公元309--363年),葛洪之妻,我國醫史上第一位女灸療家,善于用艾灸去除贅疣,不獨愈病,且兼獲美艷;鮑姑實為開灸法美容之先河者。
公元366年,敦煌莫高窟開鑿。此后從北魏至元代續有開鑿,成為世界上著名的石窟群。窟內壁畫、彩塑甚多,藝術價值極高。聞名于世的敦煌文書即發現亍此,其中中醫文獻資料有80多種。
雷敦(公元420--479年)著《雷公炮炙論》
公元443年(劉宗元嘉二十年),太醫令秦丞祖奏置醫學,草創醫學教育。
陶弘景(公元452--536年),著有《本草經集注》已佚,現存有敦煌殘卷。另有《肘后百一方》、《名醫別錄》、《養性延命錄》等著作。
公元454--473年陳延之撰《小品方》。
公元479--502年之間,龔慶宣著《劉涓子鬼遺方》,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外科專著。
公元494年,洛陽龍門石窟開鑿。至唐代有僧人將140多個古藥方刻在石碑上,始有“藥方洞”。
公元514年針灸傳剄了朝鮮。
公元518年干陀利國贈雜香藥等。波斯始通中國,其國產藥甚多,如:薰陸、郁金、蘇木、青木等。
公元541年,百濟遣使請派學者和工醫,梁武帝遂派陸和工匠、畫師前往,并派醫師赴朝。公元550年中醫灸治術傳入日本。
公元552年中國贈給日本欽明天皇《針經》一套。
公元562年吳人知聰,攜帶中醫書、《明堂圖》等約160卷赴日本。
隋唐五代十國時代
隋唐時期(公元581——907年)
楊上善撰注《黃帝內經太素》30卷,另有《黃帝內經明堂》13卷(殘)。
公元608年日本派遺藥師惠日、倭漢直福因等耒華學醫。
公元610年,巢元方奉命主編《諸病源候論》,這是我國第一部病因癥候學專著。
孟詵(公元621--713年)享年92歲,著有《食療本草》,系第一部食療學專著。
“藥王”孫思邈(公元581--682年)及其《千金方》、《千金翼方》。
公元624年唐“太醫署”在京都長安設立,內有針灸科,設針博士一人,針助教一人,針師一人,負責教導針灸,足見當時針灸的盛行。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攜帶醫藥書籍等入藏。
公元659年,頒由蘇敬等編撰的《新修本草》,這是世界上第一部官修藥典。
宇佗,元丹貢布(公元708)歷經二十多年的心血,在45歲時撰成流傳千古的醫學巨著《四部醫典》,為藏醫學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公元710年,金城公主出嫁吐蕃,帶去雜伎諸工和龜茲樂隊,及醫藥人員與書籍入藏。金銀器與唐代高水平的金屬工藝。當然金針、銀針也有生產。
公元738年,陳藏器撰《本草拾遺》10卷。原書雖佚,但佚文可見于《證類本草》等書中。
公元752年,王燾撰《外臺秘要》全書共40卷。
公元753年,高僧鑒真東渡日本,講授中國醫學。
公元762年,王冰將《黃帝內經素問》重加編次,并予注釋。
8世紀初漢醫馬亞納和藏醫別魯扎納等編撰成《月王藥診》。
公元841--846年,藺道人著成《仙授理傷續斷秘方》系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傷科專書。—公元847年昝殷撰《經效產寶》三卷,系我國現存最早的婦產科專書。
五代十國時期(公元907——979年)
公元927--960年,李殉撰《海藥本草》
公元934年,陳士良著成《食性本草》十卷。
公元938--965年韓保升等修訂《新修本草》,編成《蜀本草》。
宋金元時代
宋金元時期(公元960——1368年)
公元960---991年,宋政府成立“太醫局”,隸屬太常寺,常管醫學教育。
公元960---1081年,宋政府設立“翰秫醫官院” 專職醫藥行政。
公元961年,占城國(今越南南部)多次使宋贈送犀角、象牙、龍腦、乳香、玳瑁、沉香、胡椒、丁香花、茴香、豆蔻等藥物。
公元973年,劉翰等人編成《開寶新詳定本草》,次年重定為《開寶重定本草》。
公元974年,三佛齊國(今印尼蘇門答臘島巨港附近)多次使宋贈送家牙、犀角、熏陸香、龍腦、乳香等藥物。
公元975年后;交趾國(今越南北部)多次使宋贈送犀角、象牙、珍珠、玳瑁、乳香等藥物。
公元982年,高麗國王使宋贈送珍貴器物和藥物。
公元992年,王懷隱等編《太平圣惠方》成書,收藥方16834通;卷99為針經,卷100為灸經、又稱“明堂灸經”。
公元987年后,大食國(今阿拉伯半島)多次使宋贈送白龍腦、薔薇水、象牙、琥珀等藥物。上述藥物“洋為中用”極大地充實了中藥。
公元1016年,宋真宗贈高麗國一部《太平圣惠方》。
公元1026年,王惟一著《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次年主持設計鑄造針灸銅兩具。
錢乙(公元1035—1117年)擅長兒科經學生閻孝忠整理,編成《小兒藥證直訣》。
公元1041年,宋惠清到日本行醫。日人藤原清賢奉命來宋求治眼疾。
公元1041--1048年,吳簡、宋景《歐希范五臟圖》。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人體解剖學圖譜。
公元1057年宋政府設立“校正醫書局”,編輯整理醫書。
公元1061年,蘇頌等編成《圖經本草》,收藥圖993幅,為現在最早的版刻藥物圖譜。
公元1068--1077年,林億、掌禹錫、高保衡等校訂醫書,林億還著有《黃帝三部針灸經》。
公元1075年,沈括與蘇軾合編《蘇沈良方》。
公元1076年,宋設“賣藥所”(即“成藥所”);后另設“修合藥所”(后改稱“醫藥惠民局”和“醫藥和劑惠民局”)。
公元1079年,宋廷派醫官刑愷等赴高麗,并帶去大批藥材。
公元1093年,董汲撰《小兒斑疹備急方論》和《腳氣治法總要》。
公元1098年,楊子建撰《十產論》;龐安時撰《傷寒總病論》。
公元1099年,劉溫舒舒撰《素問入式運氣論奧》
公元1102--1106年楊介撰《存真圖》(又一份解剖圖)間世。
公元1106年,瓊瑤真人《針灸神書》(即《瓊瑤神書》)。
公元1107--1110年,宋政府命裴宗元、陳師文等人整理官藥局所收方劑編成《和劑局方》。
公元1108年,朱肱寫成《傷寒百問》;
公元1114年起用為醫學博士;
公元1118年將該書重加校正,并加附方,刻為《傷寒類證活人書》(又叫《南陽活人書》20卷,該書據經絡識六經,闡述六經分證的特異性和六經分證的重要性。
公元1111年,寇宗爽編成《本草衍義》20卷。
公元1111--1117年宋醫官合編《圣濟總錄》共200卷,其中卷191--卷194為“針灸門”。
公元1116年,醫官曹忠和等重新校刊《政類本草》,改稱《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
公元1128年,莊綽著《灸膏肓腧穴法》。
公元1132年,許叔微撰《普濟本事方》10卷。
公元1133年,張說撰《塢峰普濟方》。
公元1144年,成無己著《注解傷寒論》。
公元1146年,竇材輯錄、刊行《扁鵲心書》。
公元1150年,劉肪撰《幼幼新書》。
公元1151年,《和劑局方》經許洪校訂,改稱《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公元1153--1163年,閻明廣著《子午流注針經》;書中《流注指微針賦》系何若愚所撰,閬明廣作注。
公元1159年,王繼先等再次校訂增補叫做《紹興校定經史證類備急本草》32卷,簡稱《紹興本草》。
公元1165年,王執中編撰成《針灸資生經》一書,刊于1220年。
公元1170年,《衛濟寶書》刊行。
公元1172年,劉完素撰《宣明論方》15卷。
公元1174年,陳言著《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公元1181年,郭雍撰《傷寒補亡論》。
公元1186年,張元素撰《醫學啟源》、《珍珠囊》;劉完素撰《素問玄機原病式》。
公元1189年崔嘉言撰《脈訣》。
竇杰、字漢卿(公元1195--1208年),著作有《針經指南》等。
公元1196年,李迅撰《集驗背疽方》。
公元1224年,張杲撰《醫說》10卷刊行。
公元1226年,聞人耆年撰《備急灸法》刊行。
公元1228年,張從正撰《儒門事親》。醫學史上的“金元四大家”:劉完素、張從正、李杲、朱震亨。
公元1237年,陳自明所編《婦女大全良方》是中國第一部較完整的婦產科專著。
公元1241年,施發撰《察病指南》。
公元1247年,南宋宋慈所著《洗冤錄》著成,它是世畀上最早的一部法醫學著作。
公元1248年,陳衍撰《寶慶本草折衷》。
公元1249年,李杲撰《脾胃論》。
公元1253年,陳文中撰《小兒痘診方論》;嚴用和撰《濟生方》。
公元1263年,陳自明編成《外科精要》3卷。
公元1270年,元政府設立“廣惠司”,專司藥政。
公元1271---1368年,元政府設立“太醫院”,為最高醫藥行政機構。
公元1276年,李杲所撰《蘭室秘藏》刊行。
公元1289年,王好古撰寫《湯液本草》3卷。
公元1292年,在北京和多倫各設立一個“回回藥物院”。
公元1294年,曾四榮撰《活幼心書》。
公元1295年,竇漢卿所撰《針經指南》刊行。
公元1308年,王好古所撰《此事難知》刊行;杜思敬輯19卷《濟生撥萃》,內有針灸4卷。
公元1311年,竇桂芳(杰之子)刊行《針灸四書》。
公元1321年,孫允賢編輯《醫方大成》。
戴思恭(公元1324--1405年)系朱丹溪門生著有《證治要訣》等;注《丹溪金匱鉤元》。公元1329年,王國瑞撰《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刊行。
公元1330年,忽思慧撰《飲膳正要》。
公元1331年,李仲南撰《永類鈐方》。
公元1335年,齊德之編成《外科精義》2卷。
公元1337年,危亦林撰《世醫得效方》。
公元1338年,許國楨等人撰成《御藥院方》20卷。
公元1341年,滑伯仁撰《十四經發揮》;杜本撰成《敖氏傷寒金鏡錄》系舌診專著。
公元1343年,羅天益撰成《衛生寶鑒》。
公元1345年,葛可久撰《十藥神書》。
公元1347年,朱震亨撰《格致佘論》。
公元1359年,滑壽撰《診家樞要》。
公元1366年,滑壽注《難經本義》刊行。
明朝時代
公元1370年,倪維德著《原機啟微》2卷,系眼科專著。
公元1388年,劉純撰《醫經小學》6卷,其中卷三、卷五為針灸內容。
公元1406年,朱肅、滕碩、劉醇等編修的《普濟方》168卷刊行。其中卷409--424為針灸門。
公元1425年,陳會撰,劉瑾校《神應經》刊行。
公元1439年,徐鳳編成《針灸大全》6卷。
公元1443年,明太醫院復刻《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并鑄針灸銅人像,有666處穴位。
公元1445年,朝鮮金禮蒙編成《醫方類聚》,書中收錄元、明以前中國醫書百佘種。
公元1447年,金循義、金義孫編撰的《針灸擇日編集》刊行。
公元1468年,寇平著《全幼心鑒》4卷。
公元1470年,方賢編訂、楊文翰校《奇放良方》刊行。
公元1472年,熊宗立撰《勿聽子俗解八十一難》刊行。
公元1476年,蘭茂撰《滇南本草》。
公元1492年,王綸撰《本草集要》。
公元1497年, 夏英編撰《靈樞經脈翼》3卷。
公元1501年,張世賢的《圖注八十一難經》刊行。
公元1505年,明政府組織劉文泰等編撰的《本草品匯精要》定稿。王九思等編注《難經集注》。
公元1515年,楊洵撰《針灸集書》(針灸詳說)刊成。虞摶撰《醫學正傳》。
李時珍(公元1518--1593年)著有《本草綱目》、《瀕瀾脈學》,另有《奇經八脈考》。
公元1519年,汪機著《外科理例》;翁仲仁著《痘疹金鏡錄》。
楊繼洲(公元1522--1620年)著有《針灸大成》。
公元1529年,高武撰《針灸聚英》4卷刊行;另有《針灸節要》于1537年刊行。
公元1529年,薛己 著《內科擇要》,另有《外科樞要》、《正體類要》2卷;和《女科撮要》5卷。
公元1529年,魏直撰《痘疹博愛心鑒》。
公元1530年,汪機撰《針灸問答》3卷刊行;
公元1531年著《痘癥理辨》。
公元1549年,萬全撰《萬密齋醫學全書》。
公元1150年,沈之問撰《解圍元藪》。
王肯堂(公元1551--1631年),歷經十一載編《證治準繩》40卷。
公元1552年,江灌編成《名醫類案》12卷。
公元1556年,徐春甫編《古今醫統大全》刊成,其中卷六和卷七為針灸門。
公元1565年,樓英撰《醫學綱目》刊行,針灸部分集中亍卷7、8、9三卷中。陳嘉謨撰《本草蒙筌》。
公元1566年,沈子祿撰成《經絡分野》一書。
公元1568年,徐春甫發起成立“一體堂宅仁醫會”。
公元1575年,李梃撰《醫學入門》刊成,首卷敘明堂圖,卷一記經絡、針法、灸法等。
公元1575年,葆光道人撰《秘傳眼科龍木論》10卷,其中卷八為針灸經,收錄71穴。
公元1576年,徐師魯編有《經絡樞要》與《針灸經絡全書》。
公元1584年,吳昆撰《醫方考》。
喻昌(公元1585---1664年),著有《醫門法律》、《尚論篇》等。
公元1586年,馬蒔著《黃帝內經素間靈樞注證發微》刊行。
公元1587年,龔廷賢撰《萬病回春》。
公元1591年,陳言撰《楊敬齋針灸全書》刊行。高濂輯《遵生八箋》。
公元1601年,吳勉學撰《痘疹大全八種》;王肯堂輯、吳勉學校《古今醫統正脈全書》刊行。
公元1601年,趙文炳因被楊繼洲三針治愈痿痹癥,錄《針灸大成》刊行,并繪《銅人明堂之圖》四幅。
公元1604年,龔云林撰《小兒推拿秘旨》刊行。
公元1606年,王宗泉編《針灸學辭典》8卷,又名《臟腑證治圖談境經》刊行。
公元1608年,王肯堂撰成《證治準繩》。
公元1609年,張三錫撰《經絡考》并收錄其匯編的《醫學淮繩六要》中。
公元1614年,吳有性著《瘟疫論》。
公元1615年,龔廷賢撰《壽世保元》。
公元1617年,陳實功著《外科正宗》4卷。趙獻可著《醫貫》
張璐(公無1617---1700年),著有《張氏醫通》,其子登,傳承父業。
公元1618年,吳昆著《針方六集》刊行。
公元1622年,繆希雍撰《熗炙大法》。其撰《本草經疏》于1625年刊行。
公元1624年,張介賓著《類經圖翼》、《類經》刊行;并撰《景岳全書》于1640年刊行。公元1628年,翟良編《經絡匯編》刊行。
公元1630年,張明繪著彩色《繪圖經絡圖說》。
公元1632年,陳司成撰《霉痙秘錄》。
公元1642年,李中梓撰《內經知要》。
公元1644年,傅仁宇著《審視瑤函》6卷刊行,卷六有眼科針灸要穴。
清朝時代
清代(公元1644——1911年)
葉天士(公元1667---1746年)三代祖傳、先后拜師17人,博采眾長,是溫病學奠基人之一。《臨證指南》、《溫熱論》系其門人整理。
公元1668年,葉廣祚編《采艾編》4卷刊行。
公元1669年,柯琴著《傷寒來蘇集》。莫熹(丹子)注《難經直解》2卷。
公元1670年,張志聰著《黃帝內經素問靈樞集注》
公元1671年,李瀠述《身經通考》刊行。
公元1673年,李中梓撰寫的《醫宗必讀》10卷刊行。
薛雪(公元1681---1770年)著有《溫熱條辨》、《醫經原旨》等。
公元1684年,黃谷繪彩色《明堂經絡圖冊》共16幅,1687年縮印。
公元1689年:尤乘重輯《重輯經絡全書》刊行。
公元1689年:汪昂撰寫《素問靈樞類纂約注》3卷;1694年其撰的《經絡歌訣》刊成,多附亍其編的《湯頭歌訣》之后;另有《經絡穴道歌》、《本草備要》8卷、《醫方集解》3卷等。
徐大椿(公元1693---1771年)字靈胎、號洄溪,著有《神農本草百種錄》、《難經經釋》、以及《傷寒類方》、《醫學源流論》等,并錄《經絡診視圖》。
公元1695年:夏鼎著《幼科鐵鏡》。
公元1702年:張志聰《傷寒傷集注》刊行。
公元1711年:葉茶山輯《采艾編翼》3卷。
公元1712年:張錫駒撰寫《傷寒論直解》6卷。
公元1715年:亟齋居士著《達生篇》。
公元1717年:韓貽豐撰《太乙神針心法》。
趙學敏(公元1719---1805年)編有《本草綱目拾遺》、《串雅外篇》等。
公元1726年:清廷陳夢雷等編《古今圖書集*醫部全錄》520卷刊成。
公元1729年:尤怡著《金匱要略心典》、《傷寒貫珠集》。
公元1732年:程仲齡著《醫學心悟》。
吳瑭、字鞠通(公元1736---1820年)溫病學家,著有《溫病條辨》6卷。
公元1740年:王維德著《外科證治全生集》。
公元1742年:吳謙等人編《醫宗金鑒》共90卷刊行,卷79--86為“剌灸心法要訣”。
公元1750年:陳復正著《幼幼集成》。
公元1757年:吳儀洛著《本草從新》。
公元1761年:吳儀洛撰寫《戍方切用》13卷;嚴西亭等著《得配本草》。
公元1763年:陳廷銓編《羅遺編》3卷,刊行。
公元1769年:黃宮繡撰《本草求真》10卷。
公元1772---1782年,清廷修《四庫全書》,窩禁于修。其中收入歷代醫書百余種。
公元1792年,唐大烈編 《周身經絡總訣》刊行;并輯有《吳醫匯講》11卷系最早醫學刊物。
公元1798年,李守先撰《針灸易學》刊成,其善治瘧疾,22天治愈437人。
公元1803年,陳念祖撰《傷寒論淺注》6卷。
公元1803年,陳修園撰《時方妙用》4卷;
公元1804年著《醫學三字經》。
公元1804年,鄭梅澗的喉科專著《重樓玉鑰》2卷首次刊行,下卷為針灸門。
公元1805年,高秉鈞撰《瘍醫心得集》;皮爾遜傳入牛痘接種法。
公元1808年,方補德撰《喉風論》4卷,而卷四為針灸門。
王士雄,字孟英(公元1808---1867年)著有《霍亂論》、《溫熱經緯》以及《王氏醫案》等。
公元1812年,蔡乃庵編《醫學四要》,而《醫元會要》為其中之一部,詳于十二經病候和藥物歸經。
公元1817年,李學川輯《針灸逢源》刊行。
公元1819年,錢鏡湖重刻《胎腑正伏倒明堂圖》。
公元1821年,江上外史撰《針灸內篇》。
公元1822年,清廷下令太醫院永遠廢止針灸科。
公元1824年,肖福庵撰《針灸全生》。
公元1827年,傅山所撰《傅青主女科》刊行。
公元1830年,王清任撰《醫林改錯》;翁藻撰《醫鈔類編》,卷一《經穴圖考*奇經八脈》。
公元1836年,虛白子、七寶生校《太乙離火感應神針》刊行。
公元1840年,江考卿著《江氏傷科方書》。
公元1843年,周松齡著《小兒推拿輯要》。
公元1844年,顧觀光輯《神農本草經》。
公元1848年,吳其浚編著《植物名實圖考》刊成。
公元1850年,王錫鑫編《針灸便覽》刊成。葉志詵編集《觀身集》刊行,內錄有陳會的剮勺明丶“全身百穴歌“、沈紱的” 十二經脈絡“等。
公元1851年,趙術堂撰《醫學指歸》刊成。
公元1851——1864年(太平天國期間):太平天國興辦醫院、療養院,實行公醫制度,并明令禁止鴉片,禁止纏足、溺嬰及廢除娼妓等。
公元1852年,管松聲校訂《痧癥旨微集》刊行。
公元1853年,吳亦鼎編《神灸經綸》4卷刊行。
公元1856年,蘇元箴輯《針灸便用圖考》刊行。
公元1858年,陸定圃著《冷廬醫話》。
公元1861年,陳國篤撰《眼科六要》。
公元1863年,費伯雄撰《醫醇聵義》。
公元1864年,吳尚先撰《理瀹駢文》。
公元1868年,栗山癡叟編《十二經脈歌》刊行;金德鑒(保三)編《焦氏喉科枕秘》。
公元1869年,張衍思撰《傳悟靈濟錄》二集。
公元1872年,孔廣培參訂《太乙神針集解》。
公元1874年,廖潤鴻編著《針灸集成》刊行。夏春農著《疫喉淺論》。
公元1875年,應其南撰《濟世神針》刊行;馮文軒錄《針灸穴法》。
公元1876年,張鏡撰《刺疔捷法》刊行。
公元1878年,陳惠疇撰《經脈圖考》刊行。
公元1879年,仲山氏撰《經絡穴位》。
公元1883年,金右田傳、雷少逸編《灸法秘傳》刊行;徐寶謙編《灸法心傳》刊行。
公元1884年,唐宗海撰《血證論》,1892年著《醫經精義》。
公元1885年,陳虬在瑞安創辦《利濟醫院》、《利濟醫學堂》;著有《利濟元經》教材叢書;并首創醫用歷本。
公元1889年,張振鋆著《痧喉正義》、《厘正按摩要術》。
公元1889年,國人自辦的天津總醫院創立。
公元1892年,陳虬撰、張烈編《經脈表》。
公元1898年,李盛卿撰《脈度運行考》刊行。
公元1899年,劉鐘衡著《中西匯參銅人圖說》刊行。
公元1906年,王有忠著《中西匯參醫學圖說》刊成。
公元1907年,王鋆輯校《考正穴法》。
公元1908年,唐宗海《中西匯通醫書五種》刊行。
公元1909年,姚襄撰《灸法集驗》刊成。
公元1909---1933年張錫(xi)純(chun)著(zhu)《醫學衷參(can)西錄(lu)》
本文地址://n85e38t.cn/zhongyibook/91416.html.
聲明: 我(wo)(wo)們致力于(yu)(yu)保護作者版權,注重(zhong)分享,被刊(kan)用文(wen)章因無法(fa)核(he)實真實出(chu)處,未能及時(shi)(shi)與作者取得聯系,或(huo)有版權異議的(de),請(qing)(qing)聯系管理員(yuan),我(wo)(wo)們會立即處理,本(ben)站部分文(wen)字與圖(tu)片資源(yuan)來自于(yu)(yu)網絡,轉載(zai)是出(chu)于(yu)(yu)傳遞更多信息之目(mu)的(de),若有來源(yuan)標注錯誤或(huo)侵犯了您的(de)合法(fa)權益,請(qing)(qing)立即通知我(wo)(wo)們(管理員(yuan)郵箱:),情況屬(shu)實,我(wo)(wo)們會第一時(shi)(shi)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i)(shi)向您表(biao)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