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奇門術數 >> 奇門基礎

《易傳》五行說;夏歷《夏小正》

國學小客堂 2023-06-19 18:32:42

(一)《易傳》五行說

孔子儒家是“助人君順陰陽教化”的,所以在《易傳》中大談陰陽變化,并將陰陽提升到哲學范疇。而且,不只是談陰陽,也談五行。如帛書《易傳》說:

圣人之立正(政) 也,必尊天而敬眾,理順五行,天地無困德與天道始,必順五行,其孫貴而宗不口。 (《仁三子》)故《易》...又. (有) 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盡稱也,故律之以柔剛。(《要》)

由此可知,《易傳》 之五行,就是水、火、金、土、木,與天、地、人三才都有關系。五行在《說卦傳》中也有記載, 說乾為金、坤為地(土)、 巽為木、坎為水、離為火。這五行又與四時相配,春東為木,夏南為火,秋西為金,冬北為水,長夏中為土。《乾鑿度》 說,春為仁,夏為禮,秋為義,冬為信,中央為智。《中庸》 鄭玄注:“木神則仁, 金神則義,火神則禮,水神則信,土神則知。”

所以孔子所說的五行有兩層意思:一是水、火、金、土、木,側重于自然;一是仁、義、禮、智、信,側重于人。這一思想來源于《尚書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 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鄭玄注:“五行, 四時盛德所行之政也。”所謂“四時盛德”,就是《禮記月令》所謂“立春,盛德在木”,“立夏, 盛德在火”,“立秋, 盛德在金”,“冬, 盛德在水”。孔穎達注則說:‘五行在人, 為仁、義、禮、智、信;威侮五行,亦為侮慢此五常而不行也。”唐人楊驚注《荀 子.非十二子》“謂之五行” 時說:

“五行,五常一仁義禮智信是也。”

而馬王堆出土帛書《五行篇》所載五行為仁、義、禮、智、圣,并說“知人道曰知,知天道曰圣”(《德圣》), “善, 人道也。德,天道也”(第一章經)。關于“知”、“圣” 的具體內容,則謂“見而知之,知也。聞而知之,圣也”(第十七章經中)。

于是,孔子就建立了以太極一陰陽一五行一八 卦為模型的宇宙觀體系。

(二)夏歷《夏小正》

《史記.夏本紀》記載:“孔子正夏時, 學者多傳《夏小正》。”《禮記.禮運》 載孔子曰:“我欲觀夏道, 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時》焉。我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義,《夏時》之等,吾以是觀之。”鄭玄注:“得《復時》,得夏四時之書也,其書存者有《小正》。得《坤乾》,得殷陰陽之書也,其書存者有《歸藏》。”

《孔子家語●問禮》也有此記載。所以一般認為,現存的《夏小正》有經、傳之分,其中的經部分是孔子編訂過的。《夏小正》按照一年月份順序,對各個月份的天象、氣象、物候和農事活動分別作了記載,“使民以時” ( 《論語.學而》),知識面廣闊。比如正月:

天象:鞠則見,初昏參中,斗柄縣在下。

氣象:時有俊風,寒日滌凍涂。

物候:啟蟄,雁北鄉,雉震響,魚陟負冰,囿有見韭,田鼠出,獺祭魚,鷹則為鳩,柳梯、梅、杏、地桃則華,緹縞,雞桴粥。

農事活動:農緯厥耒,農率均田,采蕓。

《夏小正》對天文的記載還有:三月,“參則伏”; 四月,“昴則見,初昏南門正”;五月,“參則見”, “初昏大火中”; 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七月,“漢案戶”, “初昏織女正東鄉”,“斗柄縣在下則旦”; 八月,“辰則伏”, “參中則旦”; 九月,“內火”, “辰系于日”; 十月,“初昏南門見”, “織女 正北鄉則旦”。

《夏小正》關于氣象的記載,涉及到風、雨、旱、凍等,并記有:三月,“越有小旱”; 四月,“越有大旱”; 七月,“時有霖雨”;等等。

《夏小正》記載動植物方面的知識非常豐富:

動物方面,涉及11種獸類、12 種鳥類、11 種蟲類和4種魚類。還記載動物在各個月份的不同活動:正月見上文;二月,“昆小蟲抵紙”,“來降燕”, “有鳴倉庚”; 五月,“浮游有股”,“鳩則鳴”,“良蜩鳴”, “鳩為鷹”, “唐蜩鳴”; 七月,“貍子肇肆”,“寒蟬鳴”; 九月,“陟玄鳥蟄”, “熊 羆貊貉鼬勝則穴,若蟄而”。

植物方面,涉及12種草本和6種木本。還記載各個月份植物的生長情況:三月,“委楊”,“拂桐芭”; 六月,“煮桃”;八月,“剝瓜”, “剝棗”; 等等。

《夏小正》不僅載有夏代的陰陽合歷,還載有火歷、參歷、斗歷、物候歷等多種歷法。

這說明孔子不僅整理了傳播了這部科技著作,并擁有整理這些科技著作方面的科學知識。

本文地址://n85e38t.cn/qimenjichu/406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