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中醫基礎常識 >> 經絡穴位

足太陰脾經:大包穴(《經絡匯編》足太陰脾經(左右共四十二穴))

學穴位 2023-05-29 18:20:50

足(zu)太陰脾經:大包穴(xue)

穴位解析釋義

大(da):穴內氣血涉及的(de)范圍(wei)為(wei)大(da)、為(wei)廣也(ye)(ye)。包,裹也(ye)(ye)、受(shou)也(ye)(ye)。

本(ben)(ben)穴(xue)(xue)物質為大包穴(xue)(xue)上部區域流(liu)落下來的地部經水,因本(ben)(ben)穴(xue)(xue)位(wei)處(chu)肉之(zhi)陷的低地勢點,地部的泥水混合(he)物在(zai)本(ben)(ben)穴(xue)(xue)匯聚(ju)并由本(ben)(ben)穴(xue)(xue)的地部孔隙內傳脾臟,氣血物質在(zai)此有如收(shou)裹(guo)之(zhi)狀,故名“大包穴(xue)(xue)”。

取穴

大包穴位于腋窩下6寸(乳頭平行處)。

大包穴 人體穴位圖取穴方法(fa):側(ce)臥舉臂,在腋下6寸、腋中線上,第六肋(lei)間隙處取穴。

正坐側(ce)身(shen)或仰臥位。手臂上(shang)舉,沿腋(ye)中線(xian)自(zi)下而上(shang)摸到第6肋(lei)間隙,按壓(ya)有酸脹(zhang)感處即為此穴(xue)。

功能主治

大(da)包有(you)統(tong)諸絡,束(shu)筋骨,利胸脅的作用。

大(da)包穴屬脾(pi)之大(da)絡脾(pi)為(wei)中土,灌(guan)溉四旁,主四肢(zhi)肌(ji)肉(rou),總統全身陽陽諸經,故取之可(ke)治(zhi)療(liao)全身疼痛。

大包穴總(zong)管(guan)陰陽諸經之絡(luo),能治全身絡(luo)脈(mo)疾病(bing),但后世多(duo)用于治療(liao)胸脅及脾疾患,有理氣活絡(luo)之功。

主治:

調節氣喘、哮喘、胸(xiong)悶、心內膜炎(yan)、胸(xiong)膜炎(yan)、肋間神經痛、胸(xiong)脅病等(deng)呼(hu)吸(xi)系統疾病等(deng);解除全(quan)身(shen)疼痛,四肢(zhi)無力(li),食多身(shen)瘦。提(ti)高記憶(yi)力(li)、緩解疲勞。作用功(gong)效:宣肺理氣,寬(kuan)胸(xiong)益脾。

臨床(chuang)應用:支氣管哮喘、胸膜炎(yan)、肋間神經(jing)痛、全身疼痛、無力。

大包穴位配伍:

胸肋(lei)痛(tong):大(da)包(bao)穴(xue)(xue)(xue)(xue)(xue)(xue)配三(san)陽(yang)絡穴(xue)(xue)(xue)(xue)(xue)(xue)、陽(yang)輔穴(xue)(xue)(xue)(xue)(xue)(xue)、足臨泣(qi)穴(xue)(xue)(xue)(xue)(xue)(xue)(《針灸學(xue)簡編》)。食多身瘦:大(da)包(bao)穴(xue)(xue)(xue)(xue)(xue)(xue)配脾俞穴(xue)(xue)(xue)(xue)(xue)(xue)、章門穴(xue)(xue)(xue)(xue)(xue)(xue)(《增(zeng)訂(ding)中國(guo)針灸治療學(xue)》)。四肢無力:大(da)包(bao)穴(xue)(xue)(xue)(xue)(xue)(xue)配足三(san)里(li)穴(xue)(xue)(xue)(xue)(xue)(xue)大(da)包(bao)穴(xue)(xue)(xue)(xue)(xue)(xue)為強心要穴(xue)(xue)(xue)(xue)(xue)(xue),刺激大(da)包(bao)穴(xue)(xue)(xue)(xue)(xue)(xue)能迅速增(zeng)加心肌收(shou)縮力,增(zeng)加心肌血液供應,甚至(zhi)可以用作急(ji)救穴(xue)(xue)(xue)(xue)(xue)(xue)位。

養生保健

每天堅持(chi)按摩大包穴位(wei),具有豐胸美容(rong)的效果。具體(ti)方法如(ru)下:首先(xian),雙手(shou)(shou)按住大包穴后,從(cong)胸外側向內推(tui)壓(ya)(ya)胸部三十六次(ci);其次(ci),手(shou)(shou)掌按住大包穴,再旋(xuan)轉推(tui)壓(ya)(ya)三十六次(ci);最后,用手(shou)(shou)指搓(cuo)揉大包穴三十六次(ci)。

《經絡(luo)匯編(bian)》足太陰脾經(左右(you)共(gong)四十(shi)二穴)

遺篇《刺法論》曰 脾為諫議之官,知周出焉。滑氏曰 掩乎太倉。華元化曰 脾主消磨五谷,養于四旁。中梓曰 脾胃屬土,俱從田字,胃居正中,田字亦中,脾處于右,田亦偏右。

《難經》曰 脾重二斤三兩,廣扁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藏。

足太陰經脾 脾者,倉稟之官,五味出焉,乃榮之居也。主藏意與智,主一身之肌肉,為五臟之本。其母心火,其子肺金。其克腎水,其賊肝木。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肉。其位中央,其時長夏,其脈緩,其色黃,其音宮,其數五,其臭香,其聲歌,其味甘,其惡濕,其液涎。在五行屬土。其外竅通于口,其形廣三寸,長五寸,掩候于太倉,附著子脊之第十一椎,與胃為表里。其經多氣而少血,巳時氣血注此。其不足則少氣,其有余脹滿。其平脈緩,其賊脈弦。其死甲乙日。其畜牛,其谷稷,上為鎮星。

其見證也,五泄,二便閉,面黃,舌本強,口甘,食則嘔,胃脘痛,腹脹腸鳴,善噫善饑;后出余氣則快,身體四肢倦怠,食不下咽,煩心,心下急痛,寒瘧,溏瘕泄,水閉,黃疽,不能臥,強立,股膝內腫,足大指不為用。飲食勞倦則傷脾。實則夢歡歌快樂,虛則夢飲食相爭。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甘走肉,肉病毋多食甘。多食酸,則肉胝 而唇揭。

其經之脈,起于足大指之端隱白穴,受足陽明之交。由是循大指內側白肉際大部穴,過核骨后,歷太白、公孫、商丘,上內踝前廉之二陰交,上 內,循 骨后之漏谷,上行二寸,交出足厥陰中都穴之前,至地機、陰陵泉;自陰陵泉上循膝骨內之前廉,血海、箕門迤邐入腹,經沖門、府舍,會任脈之中極、關元,復循腹結、大橫,會任脈之下脘;歷腹哀,過足少陽之日月,足厥陰之期門,復循本經腹哀之里,下至任之中脘、下脘之際,屬脾而絡于胃。再由腹哀上膈,循食竇、天溪、胸鄉、周榮,由周榮外,曲折向下至大包,由大包外曲折向上,會于肺之中府,上行交胃經人迎穴之里,挾咽連舌,散舌本而終;其支者,循腹哀行至胃部,會任脈之中脘外,上膈,注于任之膻中之里,而交于手少陰心經,文自極泉而下行也。

【脾經諸穴歌】

足太陰脾中洲,二十一穴太自游,趙大都穴瞻太白,訪公孫兮至商丘,越三陰之交而漏谷地機,可即步陰陵之泉,而血海箕門是求,入沖門兮府舍軒豁,解腹結兮大橫優游。腹哀食竇兮,接天溪而同派;胸鄉周榮兮,綴大包而如鉤。

【又分寸歌】

大指端內(nei)側隱白,節后(hou)陷(xian)中求大都,太白內(nei)側核骨下,節后(hou)一寸(cun)公孫呼。商丘(qiu)內(nei)踝(huai)(huai)微前陷(xian),踝(huai)(huai)上(shang)(shang)三(san)(san)寸(cun)三(san)(san)陰交,踝(huai)(huai)上(shang)(shang)六(liu)(liu)寸(cun)漏谷是,漏上(shang)(shang)五(wu)寸(cun)地(di)機朝。膝(xi)下內(nei)側限陵泉,血(xue)海(hai)膝(xi)臏上(shang)(shang)內(nei)廉,箕門穴(xue)在(zai)魚腹取,動脈應(ying)手(shou)越筋(jin)間。沖門期(qi)下尺五(wu)分(期(qi)門,肝(gan)(gan)經穴(xue),巨闕旁四寸(cun)五(wu)分;巨闕,任脈穴(xue),臍上(shang)(shang)六(liu)(liu)寸(cun)五(wu)分),府(fu)舍期(qi)下九寸(cun)看,腹結期(qi)下六(liu)(liu)寸(cun)入,大橫期(qi)下五(wu)寸(cun)半。腹哀(ai)期(qi)下方二寸(cun),期(qi)門肝(gan)(gan)經穴(xue)道(dao)現,巨闕之旁四寸(cun)五(wu),卻連(lian)脾(pi)穴(xue)休胡(hu)亂。自(zi)此以上(shang)(shang)食竇穴(xue),天溪胸鄉周榮(rong)貫,相去寸(cun)六(liu)(liu)無(wu)多寡,又上(shang)(shang)六(liu)(liu)寸(cun)中府(fu)換,大包腋(ye)下有六(liu)(liu)寸(cun),淵(yuan)液腋(ye)下三(san)(san)寸(cun)絆(ban)(淵(yuan)液,膽(dan)經穴(xue),腋(ye)下三(san)(san)寸(cun);與脾(pi)大包穴(xue)相連(lian))。

足太陰脾經的(de)主要病候

脾經失調主要與運化功能失調有關。中醫認為脾主運化,為后天之本,對于維持消化功能及將食物化為氣血起著重要的作用。若脾經出現問題,會出現腹脹、便溏、下痢、胃脘痛、噯氣、身重無力等。此外,舌根強痛,下肢內側腫脹等均顯示脾經失調。
主治概要:脾胃病,婦科,前陰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如胃脘痛、食則嘔、噯氣、腹脹、便溏、黃疸、身重無力、舌根強痛、下肢內側腫脹、厥冷、足大趾運動障礙等。
本經腧穴:本經經穴分布在足大趾,內踝,下肢內側,腹胸部第三側線。起于隱白,止于大包,左右各21穴。
1.隱白 (Yǐnbái, SP 1) 井穴
【定位】 足大趾內側趾甲角旁0.1寸(的爪甲根部)
【解剖】 有趾背動脈;為腓淺神經的足背支及足底內側神經。
【功能】 健脾寧神,調經統血
【主治】 月經過多,過時不止,崩漏;便血,尿血、吐血等慢性出血;癲狂,多夢、煩心善悲、尸厥,驚風(慢);腹滿、腹脹、暴泄、善嘔、心痛、胸滿、咳逆、喘息。
【操作】 淺刺0.1寸。
2.大都 (Dàdū, SP 2) 滎穴
【定位】 足大趾內側,第1蹠趾關節前下方,赤白肉際處
【解剖】 在拇展肌止點;有足底內側動、靜脈的分支;布有足底內側神經的趾底固有神經。
【功能】 健脾利濕、和胃寧神
【主治】 腹脹,胃痛、食不化,嘔吐,腹瀉,便秘;熱病,無汗、體重肢腫、厥心痛、不得臥、心煩。
【操作】 直刺0.3~0.5寸。
3.太白 (Tàibái, SP 3) 輸穴;原穴
【定位】 第1蹠骨小頭後緣,赤白肉際凹陷處;第一蹠趾關節後緣,赤白肉際處取穴
【解剖】 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靜脈網,足底內側動脈及足跗內側動脈分支;布有隱神經及腓淺神經分支。
【功能】 健脾化濕、理氣和胃
【主治】 腹痛、腸鳴,腹脹、嘔吐,腹瀉,痢疾、善噫食不化、饑不欲食,胃痛,便秘、痔漏、腳氣、心痛脈緩、胸脅脹痛;體重節痛、痿證。
【操作】 直刺0.5~0.8寸。
4.公孫 ( Gōngsūn, SP 4) 絡穴;八脈交會穴(通于沖脈)
【定位】 第一蹠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際處;在太白後約1寸;第一蹠趾關節後緣,足大趾內側,赤白肉際處取穴
【解剖】 在拇展肌中;有跗內側動脈分支及足背靜脈網;布有隱神經及腓淺神經分支。
【功能】 健脾化濕、和胃理中
【主治】 胃痛,嘔吐、飲食不化、腸鳴腹脹、腹痛,腹瀉,痢疾,多飲、霍亂、水腫、煩心失眠、發狂妄言、嗜臥、腸風下血、腳氣。
【操作】 直刺0.6~1.2寸。
5.商丘 (Shāngqiū, SP 5) 經穴
【定位】 內踝前下方凹陷中,當舟骨結節與內踝尖連線的中點處
【解剖】 有跗內側動脈,大隱靜脈;布有隱神經及腓淺神經分支叢。
【功能】 健脾化濕、肅降肺氣
【主治】 腹脹、腸鳴、腹瀉,便秘,食不化、咳嗽、黃疸、怠惰嗜臥、癲狂、善笑、小兒癇契、痔疾;足踝痛。
【操作】 直刺0.5~0.8寸。
6.三陰交 (Sānyīnjiāo, SP 6) 足太陰、厥陰、少陰之會;嘔噎陰交不可饒,死胎陰交不可緩
【定位】 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面後緣
【解剖】 在脛骨後緣和比目魚肌之間,深層有屈趾長肌;有大隱靜脈,脛後動、靜脈;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深層後方有脛神經。
【功能】 健脾利濕,兼調肝腎
【主治】 腸鳴腹脹,腹瀉等脾胃虛弱諸癥,消化不良;月經不調、崩漏、經閉、帶下,陰挺,不孕,滯產、難產、產後血暈、惡露不行、陰挺、赤白帶下、癥瘕,陰莖痛、遺精,陽痿、疝氣、睪丸縮腹,小便不利、 遺尿等生殖泌尿系統疾患;心悸,失眠,高血壓,濕疹、水腫;下肢痿痹;陰虛諸癥。
【操作】 直刺 l~1.5寸。孕婦禁針。
7.漏谷(Lòugǔ, SP 7)
【定位】 在內踝尖與陰陵泉的連線上,內踝尖上6寸;在內踝高點上6寸,當脛骨內側面後緣
【解剖】 在脛骨後緣與比目魚肌之間,深層有屈趾長肌;有大隱靜脈,肢後動、靜脈;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深層內側後方有脛神經。
【功能】 健脾消腫,滲濕利尿
【主治】 腹脹,腸鳴、偏墜;小便不利,遺精、女人漏下赤白;下肢痿痹、腿膝厥冷。
【操作】 直刺 l~1.5寸。
8.地機 (Dìjī, SP 8) 郤穴
【定位】 在內踝尖與陰陵泉穴的連線上,陰陵泉穴下3寸;在陰陵泉下3寸,當陰陵泉與三陰交的連線上取穴
【解剖】 在脛骨後緣與比目魚肌之間;前方有大隱靜脈及膝最上動脈的末支,深層有脛後動、靜脈;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深層後方有脛神經。
【功能】 健脾滲濕,調理月經
【主治】 痛經,崩漏,月經不調,女子癥瘕;腹脹、腹痛、食欲不振,腹瀉,痢疾、小便不利,水腫。
9.陰陵泉 (Yīnlíngquán, SP 9) 合穴
【定位】 脛骨內側髁下方凹陷處
【解剖】 在脛骨後緣和腓腸肌之間,比目魚肌起點上;前方有大隱靜脈,膝最上動脈,最深層有脛後動、靜脈;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本干,最深層有脛神經。
【功能】 健脾滲濕,益腎固精
【主治】 腹脹,腹瀉、暴泄,水腫,黃疸,喘逆、小便不利或失禁、陰莖痛、婦人陰痛、遺精;膝痛。
【操作】 直刺1~2寸
10.血海 (Xuèhǎi, SP 10)
【定位】 屈膝,在髕骨內上緣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患者屈膝,醫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髕骨上緣,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約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對側取法仿此。
【解剖】 在股骨內上髁上緣,股內側肌中間;有股動、靜脈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經及股神經肌支。
【功能】 健脾化濕,調經統血
【主治】 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股內側痛;癮疹,皮膚濕疹,丹毒。
【操作】 直刺 l~1.5寸。
11.箕門 (Jìmén, SP 11)
【定位】 在血海穴與沖門穴的連線上,血海穴直上6寸
【解剖】 在縫匠肌內側緣 ,深層有大收肌;有大隱靜脈,深層之外方有股動、靜脈;布有股前皮神經,深部有隱神經。
【功能】 健脾滲濕,清熱利尿
【主治】 小便不利、五淋、遺尿;腹股溝腫痛。
【操作】 避開動脈,直刺0.5~l寸。
12.沖門 (Chōngmén,SP 12)
【定位】 在腹股溝外側,距恥骨聯合上緣中點3.5寸,當髂外動脈搏動處的外側
【解剖】 在腹股溝韌帶中點外側的上方,在腹外斜肌腱膜及內斜肌下部;內側為股動、靜脈;布有股神經。
【功能】 降逆利濕、理氣消痔
【主治】 腹痛,疝氣、痔痛、小便不利、胎氣上沖,崩漏,帶下。
【操作】 避開動脈,直刺0.5~l寸。
13.府舍 (Fùshě,SP 13) 足太、厥陰、少陰、陽明、陰維之會
【定位】 沖門穴外上方0.7寸,前正中線旁開4寸
【解剖】 在腹股溝韌帶上方外側,腹外斜肌腱膜及腹內斜肌下部,深層為腹橫肌下部;布有腹壁淺動脈,肋間動、靜脈;布有髂腹股溝神經(右當盲腸下部,左當乙狀結腸下部)。
【功能】 健脾消滿、理中和胃
【主治】 腹痛,腹滿積聚,疝氣、霍亂吐瀉。
【操作】 直刺 l~1.5寸。
14.腹結 (Fùjié,SP 14)
【定位】 府舍穴上3寸,大橫穴下1寸,距任脈旁開4寸
【解剖】 在腹內、外斜肌及腹橫肌肌部;有第11肋間動、靜脈;布有第11肋間神經。
【功能】 溫脾止泄、鎮痛止咳
【主治】 腹痛,繞臍腹痛、腹瀉、腹寒泄瀉、咳逆,疝氣。
【操作】 直刺 l~2寸。
15.大橫 (Dàhéng, SP 15)
【定位】 臍中旁開4寸
【解剖】 在腹外斜肌肌部及腹橫肌肌部;布有第11肋間動、靜脈;布有第12肋間神經。
【功能】 理氣止痛、通調腑氣
【主治】 腹痛,小腹痛、腹瀉,虛寒瀉痢、大便秘結、善悲。
【操作】 直刺 l~2寸。
16.腹哀 (Fùāi,SP 16) 足太陰、陰維之會
【定位】 臍中上3寸,前正中線旁開4寸
【解剖】 在腹內外斜肌及腹橫肌肌部;布有第8肋間動、靜脈;布有第8肋間神經。
【功能】 健脾消食、通降腑氣
【主治】 消化不良,繞臍痛,腹痛,便秘,痢疾。
【操作】 直刺 l~1.5寸。
17.食竇 (Shídòu,SP 17)
【定位】 在第5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6寸;任脈(中廷)旁6寸,當第五肋間隙中
【解剖】 在第5肋間隙,前鋸肌中,深層有肋間內、外肌;布有胸外側動、靜脈,胸腹壁動、靜脈;布有第5肋間神經外側皮支。
【功能】 運化水谷、和胃下氣
【主治】 胸脅脹痛;噫氣,翻胃、食已即吐,腹脹腸鳴,水腫。
【操作】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本經食竇至大包諸穴,深部為肺臟,不可深刺。
18.天溪 (Tiānxī,SP 18)
【定位】 在第4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6寸;在食竇上一肋,任脈旁開6寸,當第四肋間隙中取穴
【解剖】 在第4肋間隙,胸大肌外下緣,下層為前鋸肌,再深層為肋間內、外肌;有胸外側動、靜脈分支,胸腹壁動、靜脈;第4肋間動、靜脈;布有第四肋間神經。
【功能】 寬胸通乳、止咳消腫
【主治】 胸脅疼痛,咳嗽;乳癰,乳痛、乳汁少。
【操作】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19.胸鄉 (Xiōngxiāng, SP 19)
【定位】 在第3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6寸;在天溪上一肋,距任脈6寸,當第三肋間隙中取穴
【解剖】 在第3肋間隙,胸大肌、胸小肌外緣,前鋸肌中,下層為肋間內、外肌;有胸外側動、靜脈,第3肋間動、靜脈;布有第3肋間神經
【功能】 寬胸理氣、疏肝止痛
【主治】 胸脅脹痛、胸引背痛不得臥。
【操作】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20.周榮 (Zhōuróng,SP 20)
【定位】 在第2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6寸;在胸鄉上一肋,任脈旁開6寸,當第2肋間隙中取穴
【解剖】 在第2肋間隙,胸大肌中,下層為胸小肌,肋間內、外肌;有胸外側動、靜脈,第2肋間動、靜脈;布有胸前神經分支,正當第1肋間神經。
【功能】 寬胸理氣、降逆止咳
【主治】 咳嗽,咳唾穢膿、脅肋痛、氣喘、氣逆,食不下;胸脅脹滿
【操作】 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21.大包 (Dàbāo,SP 21) 脾之大絡
【定位】 在側胸部腋中線上,當第6肋間隙處;側臥舉臂,在腋下6寸,腋中線上取穴
【解剖】 在第6肋間隙,前鋸肌中;有胸背動、靜脈及第6肋間動、靜脈;布有第6肋間神經,當胸長神經直系的末端。
【功能】 統血養經,寬胸止痛
【主治】 氣喘;胸脅痛;全身疼痛,急性扭傷,四肢無力。
【操作】 斜(xie)刺或向後(hou)平刺0.5~0.8寸(cun)。

本文地址://n85e38t.cn/jingluo/57563.html.

聲明: 我(wo)(wo)們(men)致力(li)于保護作(zuo)者版(ban)權,注(zhu)重分享,被(bei)刊用文(wen)(wen)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chu),未能及時(shi)與(yu)作(zuo)者取(qu)得聯系,或有版(ban)權異(yi)議的(de),請(qing)聯系管理員,我(wo)(wo)們(men)會(hui)立即處(chu)理,本站部分文(wen)(wen)字與(yu)圖(tu)片資(zi)源來自于網(wang)絡,轉載是出于傳(chuan)遞更多信(xin)息之(zhi)目的(de),若有來源標注(zhu)錯誤(wu)或侵犯了您的(de)合法權益,請(qing)立即通知我(wo)(wo)們(men)(管理員郵箱:),情況屬(shu)實,我(wo)(wo)們(men)會(hui)第一(yi)時(shi)間予以(yi)刪除,并同時(shi)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pian):

下一(yi)篇(pia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