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間:行,行走、流動、離開也。間,二者當中也。該穴名意指肝經的水濕風氣由此順傳而上。
本穴物質為(wei)大(da)敦穴傳來的濕重水氣,至(zhi)本穴后(hou)吸熱并循(xun)肝(gan)經向上傳輸,氣血(xue)物質遵(zun)循(xun)其應(ying)有的道路而行(xing),故名(ming)。
2、肝經滎穴(xue):滎,極(ji)小的水流也。本穴(xue)物質為(wei)大敦穴(xue)傳來的滯重水氣(qi),至本穴(xue)后(hou),水濕冷降而成為(wei)地部經水,水量極(ji)小,故為(wei)肝經滎穴(xue)。
3、本(ben)穴(xue)屬(shu)火:屬(shu)火,指本(ben)穴(xue)氣血(xue)運行變化表(biao)現(xian)出的五行屬(shu)性。本(ben)穴(xue)物質(zhi)為大敦穴(xue)傳來的滯(zhi)重水(shui)氣,至本(ben)穴(xue)后(hou),大部(bu)分滯(zhi)重水(shui)濕冷降(jiang)歸地(di)而不能成為肝經的上行氣血(xue),只有小部(bu)分水(shui)濕吸熱脹散而上行,此部(bu)分氣血(xue)表(biao)現(xian)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qi)屬(shu)火。
穴位含義:肝經水濕風氣由此順傳而上。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天之下部的濕熱水氣。
運(yun)行規律(lv):一(yi)是吸熱后(hou)上炎天部,二是循(xun)肝經傳至(zhi)太沖穴。
附注:肝經滎穴。
行間(jian)穴位于足背側(ce),當第1、2趾(zhi)(zhi)間(jian),趾(zhi)(zhi)蹼緣的后(hou)方赤(chi)白肉(rou)際處(足背側(ce),大拇(mu)趾(zhi)(zhi)、二趾(zhi)(zhi)合縫后(hou)方赤(chi)白肉(rou)分(fen)界處凹陷中,稍微靠大拇(mu)趾(zhi)(zhi)邊(bian)緣)。
功(gong)能(neng)作用:生(sheng)風化火。
主治疾(ji)病:月(yue)經不調,陰中痛,疝氣(qi),呃逆,咳嗽,洞瀉,頭痛,眩暈(yun),中風,癲癇,瘛疭,失眠,口喎,膝(xi)腫,下肢內側(ce)痛,足跗腫痛。宿醉不適、眼部疾(ji)病、腿抽筋、夜尿(niao)癥、肝(gan)臟疾(ji)病、腹氣(qi)上逆、肋間神經痛、粘膜炎等(deng)。
此穴(xue)位為人(ren)體足厥陰(yin)肝經上的(de)主要(yao)穴(xue)位之一(yi)。
穴位配伍:
行間配睛明穴,治青光眼、降眼壓。
行間配太沖、合谷、風池、百會,治肝火上炎、頭痛、眩暈、衄血。
行間配中脘、肝俞、胃俞,治肝氣犯胃之胃痛。
行間配中府、孔最,治肝火犯肺干咳或咯血。
行間配風池、肩髃、曲池、內關、三陰交、豐隆,治眩暈。
行間配風府、風池、外關、百會、前頂、太陽等,治頭痛。
行間配風池、太陽、臨泣、睛明、合谷,治眼紅腫痛。
行間配列缺、太淵、二間、申脈、內庭、通谷等穴,治口眼?。
行間配委陽、殷門、太白、陰陵泉,治腰痛不可俯仰。
行間配絕骨、太沖、膝眼、三里、陽陵泉,治膝脛酸痛。
行間配曲泉、然谷、陰陵泉、大敦穴、小腸俞、涌泉、氣門,治淋癃。
行間配天樞(shu)、帶脈、三陰交(jiao)、照海、公孫,治月事不調。
臨床運用:現今常用于治療高(gao)血壓、青(qing)光眼、結膜炎、睪丸炎、功能性子宮出血、肋間(jian)神經(jing)痛(tong)(tong)等。配耳(er)尖、太陽(yang)主治目赤腫(zhong)痛(tong)(tong)。
艾(ai)(ai)灸法(fa):艾(ai)(ai)炷(zhu)灸3-5壯;或艾(ai)(ai)條灸5-10分鐘。
按摩法:
行間(jian)穴(xue),屬足厥(jue)陰肝(gan)經。位(wei)于足背,第1、2趾(zhi)間(jian),趾(zhi)蹼緣后方(fang)赤白肉際(ji)處。
腳上穴(xue)(xue)(xue)(xue)(xue)(xue)位 腳背 行(xing)間穴(xue)(xue)(xue)(xue)(xue)(xue) 太沖(chong)穴(xue)(xue)(xue)(xue)(xue)(xue) 內庭穴(xue)(xue)(xue)(xue)(xue)(xue) 俠(xia)溪穴(xue)(xue)(xue)(xue)(xue)(xue) 地五(wu)會 陷谷穴(xue)(xue)(xue)(xue)(xue)(xue)行(xing)間,指的(de)(de)就是(shi)肝(gan)(gan)經(jing)(jing)(jing)之(zhi)氣血循(xun)行(xing)于1~2趾(zhi)(zhi)之(zhi)間。大(da)家注意一下上面這張圖,很(hen)清晰地展(zhan)示(shi)出來(lai),1~2趾(zhi)(zhi)之(zhi)間,是(shi)肝(gan)(gan)經(jing)(jing)(jing)循(xun)行(xing);2-3趾(zhi)(zhi)之(zhi)間,是(shi)胃經(jing)(jing)(jing)循(xun)行(xing);4~5趾(zhi)(zhi)之(zhi)間是(shi)膽(dan)經(jing)(jing)(jing)循(xun)行(xing),只(zhi)有3~4趾(zhi)(zhi)沒有經(jing)(jing)(jing)脈(mo)循(xun)行(xing)。并(bing)且這三經(jing)(jing)(jing)六穴(xue)(xue)(xue)(xue)(xue)(xue)的(de)(de)穴(xue)(xue)(xue)(xue)(xue)(xue)位分布的(de)(de)位置(zhi)和結構(gou)都是(shi)一樣的(de)(de)。其實(shi),肝(gan)(gan)經(jing)(jing)(jing)的(de)(de)行(xing)間、太沖(chong)與膽(dan)經(jing)(jing)(jing)的(de)(de)地五(wu)會、俠(xia)溪,都有瀉(xie)火(huo)作(zuo)用,畢竟(jing)肝(gan)(gan)膽(dan)互為表(biao)里,大(da)家在瀉(xie)火(huo)時,肝(gan)(gan)膽(dan)二(er)經(jing)(jing)(jing)的(de)(de)這四個穴(xue)(xue)(xue)(xue)(xue)(xue)位都可以點按一下,哪(na)個敏感就多點哪(na)個。
在中醫五行中,肝主木,其性生發,疏布伸(shen)展是其特性;心主火(huo)(huo),其性上(shang)炎,而(er)對于(yu)(yu)行間穴而(er)言,它(ta)屬于(yu)(yu)木中火(huo)(huo),其向(xiang)(xiang)上(shang)的(de)延(yan)展特性被雙倍地加強了。因(yin)此刺激行間穴,既有助(zhu)于(yu)(yu)氣(qi)(qi)血(xue)(xue)上(shang)行供(gong)應相(xiang)關的(de)臟腑和器(qi)官,同時也有助(zhu)于(yu)(yu)引氣(qi)(qi)血(xue)(xue)下行的(de)雙重功(gong)效,所以行間穴有很強的(de)生風(feng)(feng)化(hua)火(huo)(huo)的(de)作用,這是兩個意(yi)思,生風(feng)(feng),是指(zhi)向(xiang)(xiang)上(shang)提供(gong)氣(qi)(qi)血(xue)(xue);化(hua)火(huo)(huo),是指(zhi)向(xiang)(xiang)下瀉(xie)火(huo)(huo)。
瀉心火的行間穴
肝(gan)(gan)經循行是(shi)(shi)自下(xia)而(er)上的(de),并且行間穴又是(shi)(shi)木中(zhong)(zhong)火(huo)(huo),其向(xiang)上的(de)勢頭更強烈。我們(men)都知道,中(zhong)(zhong)醫大(da)(da)部分的(de)臟器是(shi)(shi)需要補(bu)的(de),比如五臟中(zhong)(zhong)補(bu)腎、補(bu)脾、補(bu)肺、補(bu)心(xin),但補(bu)肝(gan)(gan)說的(de)較少,反而(er)瀉肝(gan)(gan)火(huo)(huo)的(de)多,因為一旦(dan)出(chu)現肝(gan)(gan)血虧虛了(le),那可(ke)就麻煩大(da)(da)了(le)。在(zai)中(zhong)(zhong)醫里,肝(gan)(gan)為心(xin)之母,如果母太強了(le),就容(rong)易(yi)導致心(xin)火(huo)(huo)上竄,此時會出(chu)現口舌(she)生瘡,舌(she)尖發紅,頭暈頭痛口苦的(de)情況,這多半在(zai)身體(ti)較好的(de)中(zhong)(zhong)青年人(ren)中(zhong)(zhong)較為普(pu)遍,此時我們(men)要做的(de)就是(shi)(shi)瀉掉這心(xin)火(huo)(huo),具體(ti)做法是(shi)(shi)逆肝(gan)(gan)經的(de)走向(xiang)從上往下(xia)推,從太沖推到行間,相當于釜(fu)底(di)抽薪,頂在(zai)頭面部的(de)心(xin)火(huo)(huo)就被瀉掉了(le)。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zhi)(zhi)指(zhi)(zhi)尖掐。按壓行(xing)間穴(xue)5秒鐘,壓到有酸(suan)感(gan)后,休息5秒鐘再(zai)按壓,一(yi)共20次。
人的(de)足底總共有28個穴位反(fan)射區。分別如(ru)下:
1、肺經(jing):手(shou)太(tai)(tai)陰肺經(jing)取太(tai)(tai)淵(yuan),定(ding)位在掌后橫紋橈側端(duan),橈動脈橈側凹陷中。
2、心(xin)包經:手厥陰(yin)心(xin)包經取(qu)大陵,定位在腕橫紋中央(yang),掌長(chang)肌(ji)腱(jian)與(yu)橈側(ce)腕屈肌(ji)腱(jian)之間。
3、心(xin)經(jing):手少陰(yin)心(xin)經(jing)取神門,定位在腕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rao)側凹陷中
4、小腸(chang)經(jing):手太陽小腸(chang)經(jing)取腕骨(gu),定位在(zai)手背尺(chi)側端,尺(chi)側腕豆骨(gu)前凹陷(xian)中。
5、三焦(jiao)經:手少陽三焦(jiao)經取陽池,定位在腕骨橫紋中(zhong),指總伸肌(ji)腱尺側緣凹陷(xian)中(zhong)
6、大腸(chang)經:手陽(yang)明大腸(chang)經取(qu)陽(yang)溪,定位在腕背橫紋(wen)橈側端,拇短伸肌(ji)腱與拇長伸肌(ji)腱之(zhi)間(jian)的凹陷中。
7、脾(pi)經(jing):足太(tai)陰(yin)脾(pi)經(jing)取太(tai)白,定(ding)位在第一(yi)跖骨小頭(tou)后緣,赤白肉際。
8、肝經:足厥陰肝經取太沖,定位(wei)在足背(bei),第(di)一、二跖(zhi)骨底之間凹(ao)陷中(zhong)。
9、腎經:足少陰(yin)腎經取太溪,定(ding)位(wei)在(zai)內踝與(yu)跟腱之(zhi)間凹陷中(zhong)。
10、膀胱(guang)經:足太陽膀胱(guang)經取(qu)束骨(gu),定位在第五跖(zhi)骨(gu)小頭后(hou)緣(yuan),赤白肉際(ji)。
11、膽(dan)經(jing):足(zu)少陽膽(dan)經(jing)取丘墟,定位在外踝前下方,趾長(chang)伸肌(ji)腱(jian)外側凹(ao)陷中(zhong)。
12、胃(wei)經:足(zu)陽明胃(wei)經取(qu)沖陽,定(ding)位在足(zu)背高處,第二、三趾間的縫紋端上5寸(約合受檢測(ce)者(zhe) 5 個大拇指寬度(du))。
13、督脈:定位(wei)在大椎,俯臥,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14、任(ren)脈(mo):定位在中脘,仰臥,前正中線,臍上4寸。
15、帶脈(mo)(mo):定位在帶脈(mo)(mo),側臥,第十(shi)一(yi)肋骨游離端直下,平臍外取穴。
16、寸(cun):掌后(hou)高骨(gu)(橈(rao)骨(gu)莖突)的(de)部位為關,關前(腕端)為寸(cun)。
17、關(guan):掌(zhang)后(hou)高骨(橈骨莖突)的部位(wei)為關(guan)。
18、尺(chi):掌(zhang)后(hou)高骨(橈骨莖突)的部位為(wei)關(guan),關(guan)后(hou)(腕(wan)端)為(wei)尺(chi)。
19、陰(yin)維:定位(wei)在筑賓,內踝上高點5寸,腓骨肌(ji)內側肌(ji)腹下端取穴。
20、陽維(wei):定位在陽交,外踝點上7寸,腓骨后緣取(qu)穴。
21、陰蹺:定位在(zai)照海,內踝正下(xia)方凹陷中(zhong)取穴。
22、沖脈:定位在公孫,第一趾(zhi)骨基底(di)前下(xia)緣,赤白肉際處(chu)取穴。
23、陽蹺:定位在申脈(mo),外踝正下方凹陷中取穴。
24、左足外側:第三(san)趾上(shang)三(san)寸。
25、左腳:第一拇指中間
26、右腳(jiao):腳(jiao)板第四趾下四寸。
27、右腳背:第三(san)、四趾中間上三(san)寸。
28、足(zu)內側:內踝(huai)尖下兩寸(男左女(nv)右)。
腳(jiao)底按摩是一種(zhong)非常好的(de)預防和治療疾病(bing)的(de)方(fang)法。
擴展資料
其實“足(zu)、手(shou)、耳(er)反射區”的產生,是因(yin)為“足(zu)、手(shou)、耳(er)”是“血(xue)液”流通(tong)(tong)的“末尾部(bu)分”,而如(ru)果(guo)出現某個(ge)“重要(yao)器官(guan)”出了(le)“病變”,“血(xue)液”便會主要(yao)“集(ji)中(zhong)”的流向那些(xie)“器官(guan)”進行“免疫(yi)斗(dou)爭”,于是通(tong)(tong)常就比較“難(nan)”流通(tong)(tong)到(dao)“足(zu)、手(shou)、耳(er)”,然而這種(zhong)“免疫(yi)斗(dou)爭”也(ye)有一些(xie)“副作用”:
①會使其(qi)他器官得(de)不(bu)到(dao)“充(chong)足血液”產生(sheng)其(qi)它病變;
②“血(xue)管(guan)”因(yin)太多“白(bai)血(xue)球”而“堵塞”造成“不良(liang)后果”。
而(er)將“血(xue)液”導(dao)向“足(zu)、手、耳(er)”的(de)(de)“血(xue)管(guan)”也是(shi)連接著(zhu)各種不同“器官”的(de)(de),那么也就(jiu)是(shi)說(shuo):一些“器官”發生(sheng)了“病變”,相對應的(de)(de)“反射區”就(jiu)會很難得到“血(xue)液”,而(er)當(dang)我們“壓按”它們的(de)(de)時候,神經(jing)受到刺激,“血(xue)液”就(jiu)會往(wang)下流,這樣就(jiu)避免了因“血(xue)液”太過“集中”,而(er)產生(sheng)的(de)(de)各種“不良現象”,從而(er)更好(hao)、更快的(de)(de)“康復”了。
這些“反射區”的(de)“位(wei)置(zhi)”是(shi)有“規律”的(de),是(shi)什么(me)“規律”呢(ni)?那就是(shi):越(yue)(yue)是(shi)位(wei)于人體“外(wai)部”的(de)“器官(guan)”就越(yue)(yue)在“整(zheng)個反射區”的(de)“外(wai)部”,越(yue)(yue)是(shi)位(wei)于人體“上(shang)部”的(de)“器官(guan)”就越(yue)(yue)在“整(zheng)個反射區”的(de)“上(shang)部”。
這樣(yang)我們就(jiu)可以用“邏輯”來“推測”和“記憶”這些“反射區”了。
-腳底反射區
-反射區
疝氣,可以采用中醫方法:
(1)針灸方法:大敦穴配合太沖穴、行間穴等足厥陰肝經的穴位。
注意:14周歲以下的兒童,不留針。
(2)中藥方(fang)法(fa):中醫師(shi)根(gen)據基礎經(jing)方(fang)、每(mei)一個人的實際情況(kuang),開處方(fang),利用中藥方(fang)法(fa)治療疝(shan)氣。
一、頭頸部位要害穴(共9個)
1、百會穴
位置: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
經屬:為督脈,為手足三陽、督脈之會,被擊中腦暈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頭前部入發際五分處。
經屬:為督脈、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之會穴。被擊中后頭暈、腦脹。
3、太陽穴
位置:在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后約一寸凹處。
經屬:奇穴,被點中后頭昏、眼黑耳鳴。
4、耳門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跡前、張口呈現凹陷處。
經屬:為手少陽三焦經。被點中后,耳鳴頭暈倒地。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內眥角上方0.1寸處。
經屬:為足太陽膀胱經。為手足太陽、足陽明、陽蹺、陰蹺五脈之會。被點中后頭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溝偏上(溝下沿上量2/3處)
經屬:屬督脈,為手、足陽明,督脈之會。被點中后頭暈眼昏。
7、啞門穴
位置:在頂部后正中線上,第一與第二頸椎棘突之間的凹陷處,(后發際凹陷處)
經屬:為督脈、系督脈與陽維脈之會穴,被點中后,沖擊延髓中樞,失啞、頭暈、倒地不省人事。
8、風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處與乳突之間,在當斜方肌和胸鎖乳突之間取穴。
經屬:足少陽膽經系手足少陽陰維之會。被擊中后,沖擊延髓中樞,暈迷不醒。
9、人迎穴
位置:喉結旁開1.5寸
經屬:足陽明胃經,被點中后氣滯血淤、頭暈。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個)
1、膻中穴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兩乳頭中間。
經屬:任脈,是足太陰、少陰,手太陽、少陽;任脈之會。氣會膻中心包募穴。被擊中后,內氣漫散,心慌意亂,神志不清。
2、鳩尾穴
位置:位于臍上七寸,劍突下半寸。
經屬:任脈,系任脈之絡穴。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及肝、膽,震動心臟,血滯而亡。
3、巨闕穴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臍上六寸處。
經屬:任脈、系心之募穴。擊中后,沖擊肝、膽、震動心臟而亡。
4、神闕穴
位置:位于臍窩正中。
經屬:任脈。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膀胱,傷氣,身體失靈。
5、氣海穴
位置:位于體前正中線,臍下1寸半。
經屬:任脈。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和肋間,破氣血淤,身體失靈。
6、關元穴
位置:位于臍下三寸處。
經屬:任脈、系三陰、任脈之會,小腸之募穴。擊中后,沖擊腹壁下動、靜脈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氣滯血淤。
7、中極穴
位置:體前正中線,臍下4寸。
經屬:任脈、系足三陰、任脈之會,膀胱之募穴。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和神經震動乙結腸,傷氣機。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恥骨聯合上緣上方凹陷處。
經屬:任脈,系足厥陰肝經與任脈之余。擊中后,傷周天氣機,氣滯血淤。
9、鷹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線第三肋間玉堂穴旁開四寸。
經屬:足陽明胃經。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和胸前神經及動、靜脈,震動心臟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頭中央。
經屬:足陽明胃經。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和動脈充血破氣。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頭中央直下一肋間處。
經屬:足陽明胃經,左側內為心臟。擊中后,沖擊心臟,休克易亡。
12、期門穴
位置:位于乳下兩肋間當第六肋間。
經屬:屬肝經,肝之募穴。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擊中后,沖擊肝、脾,震動膈?⑵?脫?佟?
13、章門穴
位置:在腋中線,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時正當肘尖盡處。
經屬:足厥陰肝經,系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肝之募穴。擊中后,沖擊肝臟或脾臟,破壞膈肌膜,阻血傷氣。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當任脈、下脘穴的外側五分處。
經屬:足少陰腎經,系足少陰與沖脈之會。擊中后,沖擊肋神經和腹壁動脈、震動腸管,傷氣滯血。
三、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共8個)
1、肺俞穴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后,沖擊第三脅動、靜脈和神經,震動心肺、破氣機。
2、厥陰俞穴
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經屬: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后,沖擊心、肺,破氣機、易死亡。
3、心俞穴
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開1.5寸。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后,沖擊心臟,破血傷氣。
4、腎俞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后,沖擊腎臟,傷氣機,易截癱。
5、命門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
經屬:督脈。擊中后,沖擊脊椎破氣機,易截癱。
6、志室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三寸處(命門旁開三寸)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后,沖擊腰動、靜脈和神經,震動腎臟,傷內氣。
7、氣海俞穴
位置:在第三腰椎棘、旁開1.5寸處。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后,沖擊腎臟,阻血破氣。
8、尾閭穴
位置:位于尾骨端與肛門之間
經屬:督脈、督脈之絡穴,別走任脈。擊中后,阻礙周天氣機,丹田氣機不升。
四、上、下肢要害穴位(共5個)
1、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三中點,肩部最高處。
經屬:足少陽膽經,系手少陽、足少陽、足陽明與陽維脈之會。擊中后,半身麻木。
2、太淵穴
位置:仰掌、腕橫紋之撓側凹陷處。
經屬:手太陰肺經。肺之原穴,百脈之會。擊中后,陰止百脈,內傷氣機。
3、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經屬:足陽明胃經,足陽明之脈所入為合。擊中后,下肢麻木、不靈。
4、三陰交穴
位置:在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后緣。
經屬:足太陽脾經,系足太陰、厥陰、少陰之會。擊中后,下肢麻木,失靈,傷丹田氣。
5、涌泉穴
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處,當屈足趾時出現凹陷處。
經屬:足少陰腎經。擊中后,傷丹田氣,氣機不能上升,破輕功。
總之,以上36個要害穴,被點中后,都有性命危險,但初傷時,可能感覺不大,但后果嚴重,凡被點中者,不可輕視。
人體主要有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
人體的兩個長壽穴:
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長壽穴”:一個是“涌泉穴”,另一個是“足三里穴”。
涌泉穴是腎經的一個重要穴位,經常按摩此穴,有增精益髓、補腎壯陽、強盤壯骨之功效。腎是主管生長發育和生殖的重要臟器,腎精充足就能發育正常,耳聰目明,頭腦清醒,思維敏捷,頭發烏亮,性功能強盛。反之,若腎腎虛精少,則記憶減退,腰膝酸軟,行走艱難,性能力低下,未老先衰。涌泉穴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屈趾時凹陷處便是。每晚睡前盤腿而坐,用雙手按摩或屈指點壓雙側涌泉穴,以該穴位達到酸脹感覺為度,每次50至100下。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10厘米,用自己的掌心蓋住自己的膝蓋骨,五指朝下,中指盡處便是此穴。足三里穴是胃經的要穴。胃是人體的一個“給養倉庫”,胃部的食物只有及時地消化、分解、吸收,人體的其他器臟才可以得到充足的養分,才能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所以,胃部消化情況的好壞,對我們來說極為重要。而足三里則能擔此重任。每晚以指關節按壓足三里,不但能補脾健胃,促使飲食盡快消化吸收,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扶正祛邪,而且還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使人精神煥發,青春常駐。
[編輯本段]致暈11穴部位
1.腦戶穴:位于百會穴后四寸五分。
2.囟門穴(又名囟會):位于百會穴前三寸正中。
3.上星穴(又名神堂):入發際上一寸陷中。
4.前頂穴:百會穴前一寸五分。
5.后頂穴(又名頂門穴):位于百會穴后一寸五分。
6.風府穴(又名天星):項后枕骨下兩筋中間。
7.頭維穴:位于額角,入發際角尖處。
8.耳后穴:位于耳后靜脈中。
9.啞門穴:位于風府穴下一寸正中。
10.通天穴:位于前頂穴后五分,再外開一寸處。
11.玉枕穴:位于腦戶穴旁一寸三分。
[編輯本段]致殘103穴部位
1.心井穴(又名鳩尾):胸劍突骨下緣。
2.對門穴(又名不容):巨闕穴旁開六寸。
3.扇門穴:即男者左對門穴,女者右對門穴。
4.京門穴(又名氣俞):第十二肋游離間處。
5.五定穴(又名天樞):平臍中旁開一點五寸。
6.伯勞穴(又名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
7.肺使穴(又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8.膽中穴:平第四肋間隙,兩乳頭之間正中。
9.對心穴(又名至陽):第七胸椎棘突下。
10.風門穴:第二胸椎棘突下。
11.環跳穴:股骨大轉子后上方,當大轉子與胝骨裂孔連線的內三分之二處。
12.蓋膝穴:即膝蓋骨。
13.膝眼穴:臏骨尖兩旁凹陷處。
14.竹柳穴(又名交信穴):脛骨內側緣內側。
15.腳住穴:腳面上的高骨如豆者是也。
16.開腔穴:即兩耳。
17.喬空穴:即兩耳后根部。
18.左耳尖穴:即左耳尖峰。
19.右耳尖穴:即右耳尖峰。
20.眼角穴:即眼梢。
21.大中穴:即鼻中。
22.人中穴:即鼻溝正中。
23.駕梁穴:即鼻梁。
24.咽空穴:即兩個鼻孔。
25.牙關穴:即唇口。
26.咽喉穴:即喉管。
27.將臺穴:即咽喉左右。
28.舌咽穴:舌上咽腔。
29.童骨穴:位于風膊下處。
30.精靈穴:即兩手虎口。
31.曲池穴:屈肘時肘橈側橫紋盡頭處。
32.中脘穴:臍上四寸。
33.六宮穴(又名臍中.神闕):即肚臍。
34.氣關穴(又名氣門):左乳下二橫指處。
35.血瘦穴(又名血關):右乳下二橫指處。
36.掛膀穴:血瘦穴下一分處。
37.肚角穴:位于小腹盆弦之外。
38.命宮穴:位于血關穴之下,氣海穴之右。
39.背心穴:即背部的中心點。
40.腰眼穴: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八分。
41.糞門穴:即肛門口。
42.沖陽穴:足背的最高點,動脈旁。
43.血囊穴:右側十二肋骨下緣。
44.氣囊穴:即小腹左邊。
45.凈瓶穴:即臍左肚角血腕下。
46.脊中穴: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骨的中點。
47.山根穴:即鼻梁之上。
48.對口穴:項后的風府與啞門之間。
49.氣隔穴:臍下三分稍偏左。
50.血海門穴:右側十二肋下三橫指。
51.膈門穴:左側十二肋骨下緣。
52.氣舍穴:鎖骨內側端上緣。
53.開氣穴:即氣舍穴偏右。
54.轉喉穴:即氣舍穴偏左。
55.血倉期門穴:右側鎖骨下八分處。
56.氣血囊合穴:左傍肋骨下。
57.督脈穴:枕骨正中。
58.正額穴:頭額前正中。
59.后海底穴:腎俞穴下一寸八分。
60.攢竹穴:眉內端陷中。
61.正氣穴:左側乳上一寸三分。
62.上血海乳穴:右側乳上一寸三分。
63.氣血二海穴:左右乳下一寸三分。
64.下血海穴:右乳上一寸四分。
65.藿肺穴:中脘與建里之中點向下一寸三分。
66.翻肚穴:藿肺穴向左一寸三分處。
67.泰山穴:離梭子骨四寸處。
68.天突穴:胸骨柄的上緣凹陷中。
69.勞宮穴:第二.三掌骨之間。
70.神門穴:尺側腕關節橫紋頭。
71.手三里穴:曲池穴下二寸。
72.頰車穴:下頷骨前咬肌中。
73.支正穴:尺側腕上五寸。
74.下關穴:顴弓下與下頷關節切跡間凹陷處。
75.足三里穴:犢鼻穴下三寸,脛骨粗隆外側陷中。
76.犢鼻穴:屈膝,臏韌帶外側陷中。
77.肩井穴:肩頭高處,當大椎與肩峰之間。
78.日月穴:第九肋端下緣。
79.風市穴:大腿外側膝上七寸。
80.陽陵泉穴:腓骨小頭前下方。
81.委中穴(又名血郄):膝腘窩中動脈外。
82.承山穴:委中與跟腱之間。
83.昆侖穴:外踝與跟腱連線的中點。
84.血海穴:屈膝,臏骨內上緣上二寸。
85.大陵穴(又名腕心穴):掌后骨下,兩筋間陷中。
86.尾宮上穴:即尾宮上一分許。
87.鶴頂穴:位于膝蓋骨上緣上一寸正中。
88.外踝尖穴:即足外踝最高點。
89.內踝尖穴:即足內踝最高點。
90.膀胱穴:即膀胱。
91.淚孔穴:(又名睛明):目內眥頭外一分。
92.所聞穴(又名聽宮):即耳珠,大如赤小豆。
93.中府:第一肋間隙外側近噱突處。
94.絕骨穴(又名懸鐘):外踝上三寸。
95.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96.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97.太淵:腕關節橫紋上,橈動脈外側。
98.然谷穴:舟骨粗隆下方凹陷處。
99.曲骨穴:臍下五寸處。
100.大都穴:足拇趾內側本節后。
101.魄戶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
102.天窗穴:頸側.胸銷乳突肌后緣。
103.箕門穴:大腿內側,血海穴上六寸。
[編輯本段]致命36穴部位
1.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兩眉之間。
2.頭額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3.太陽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與眼外眥之間后的一寸陷凹中。
4.枕骨穴(又名腦戶):位于枕骨粗隆上方。
5.厥陰穴(又名頭竅陰):位于腦后兩邊,乳突后當浮白與完骨之間。
6.華蓋穴:胸骨柄與胸骨體聯合的中點,即天突穴下二寸。
7.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于臍上三寸正中。
8.巨闕穴:臍上六寸,即鳩尾穴下一寸。
9.氣海穴(又名丹田穴):臍下一寸五分。
10.關元穴:臍下三寸。
11.水分穴:位于臍上一寸。
12.中極穴:臍下四寸。
13.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
14.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15.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當于第五肋間。
16.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當于第五肋間。
17.左期門穴:左乳下二肋,相當于七.八肋間。
18.右期門穴:右乳下二肋,相當于七.八肋間。
19.左幽門穴:巨闕穴左開五分。
20.右幽門穴:巨闕穴右開五分。
21.左商曲穴(又名左肓俞):臍中左旁五分。
22.右商曲穴(又名右肓俞):臍中右旁五分。
23.左章門穴:左腋中線第十一肋端下際。
24.右章門穴:右腋中線第十一肋端下際。
25.左腹結穴(又名左七勞):臍左側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6.右腹結穴(又名右七勞):臍右側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7.左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側一寸五分。
28.右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右側一寸五分
29.命門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30.左志室穴(又名志堂穴):位于命門穴左旁三寸。
31.氣海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32.鶴口穴(又名尾宮穴):位于尾骨宮下兩腿骨盡處。
33.海底穴(又名會陰穴):前陰與肛門之間。
34.涌泉穴:位于第二.三趾跖關節后方,蜷足時所現的凹陷處。
35.右志室穴:位于命門穴右旁三寸。
36.藏血穴:位于腦后右玉枕穴下五分。
穴道位于“經絡”——能量的通路上。而人體中,五臟六腑“正經”的經絡有12條(實際上,左右對稱共有24條)。另外,身體正面中央有“任脈”,身體背面中央有“督脈”,各有一條特殊經絡,縱貫全身。這14條經絡上所排列著的人體穴道,稱為“正穴”,全部共有365處。
僅僅如此,便是個相當可觀的數目了,更何況其他的地方也有穴道。經絡以外的人體穴道,稱為“正穴”,后來又陸續發現了“新穴”,這些穴道若全包括,人體穴道的總數遠超過1000個。
大致穴位列表:
頭部穴位(正面):頭維穴、發際穴、陽白穴、印堂穴、攢竹穴、晴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溝穴、瞳子髎穴。
頭部穴位(背面):百會穴、后頂穴、風府穴、啞門穴、完骨穴、風池穴、天柱穴。
頭部穴位(側面):太陽穴、下關穴、客主穴、耳門穴、聽宮穴、翳風穴、頰車穴、大迎穴、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膻中穴、鳩尾穴、巨闕穴、中脘穴、水分穴、氣海穴、關元穴、中極穴、氣舍穴、俞府穴、或中穴、期門穴、日月穴、天樞穴、氣穴、大巨穴、大赫穴。
人體背部穴位: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至陽穴、脊中穴、治喘穴、肩井穴、曲垣穴、天宗穴、命門穴、腰俞穴、腰陽關穴、上仙點穴、六華灸穴、風門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膏肓穴、志室穴、肩外俞穴、厥陰俞穴、三焦俞穴、大腸俞穴、關元俞穴、小腸俞穴、膀胱俞穴。
人體上肢穴位:內關穴、外關穴、曲池穴、尺澤穴、治癢穴、孔最穴、列缺穴、陽池穴、神門穴、合谷穴、中渚穴、少沖穴、落枕穴、指間穴、太淵穴、口內穴、胃腸穴、手三里穴。
人體下肢穴位:膝眼穴、梁丘穴、復溜穴、陰谷穴、血海穴、承山穴、解溪穴、委中穴、足三里穴、陽陵泉穴、陰陵泉穴、三陰交穴、百里穴。
人體足部穴位:涌泉穴、大敦穴、太沖穴、太白穴、太溪穴、申脈穴、丘墟穴、昆侖穴、足臨穴、行間穴、里內庭穴、下痢穴、高血壓點穴、第二厲兌穴、第三厲兌穴、阿基里斯腱穴。
人體穴位與暗殺相關:
穴位是指神經末稍密集或神經干線經過的地方。穴位的學名是腧穴,別名包括:“氣穴”、“氣府”、“節”、“會”、“骨空”、“脈氣所發”、“砭灸處”、“穴位”。
人體周身約有52個單穴,300個雙穴、50個經外奇穴,共720個穴位。有108個要害穴,其中有72個穴一般點擊不至于致命,其余36個穴是致命穴,俗稱‘死穴‘。
死穴又分軟麻、昏眩、輕和重四穴,各種皆有九個穴。合起來為36個致命穴。生死搏斗中,做為‘殺手’使用。
另附:
奇經八脈及十二經胳走向
武俠小說中常出現奇經八脈之說,那么到底什么是奇經八脈呢?
其實,奇經八脈只是人體經絡走向的一個類別。
所謂經,是指神經縱運行的在的干脈。所謂絡,是指神經橫運行的網絡系統的小支脈。經絡如環無端、內外銜接,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經分十二經脈,絡無法計數。
人體主要有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
十二經絡走向包括:
手三陰經:從胸沿臂內側走向手。
手三陽經:從手沿臂外側走向頭。
足三陰經:從足沿腿內側走向腹。
足三陽經:從腹沿腿外側走向足。
而奇(qi)經八脈(mo)包括:任脈(mo)、督脈(mo)、沖(chong)脈(mo)、帶脈(mo)、陰蹺脈(mo)、陽(yang)蹺脈(mo)、陰維脈(mo)、陽(yang)維脈(mo)。
本文地址(zhi)://n85e38t.cn/jingluo/57554.html.
聲明: 我(wo)們致力于(yu)(yu)保護作(zuo)者(zhe)版權(quan),注重分(fen)享,被刊用(yong)文章(zhang)因(yin)無(wu)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shi)與作(zuo)者(zhe)取得聯系(xi),或(huo)有(you)版權(quan)異議的,請(qing)聯系(xi)管理員(yuan),我(wo)們會立即(ji)處理,本(ben)站部(bu)分(fen)文字與圖片(pian)資源(yuan)來自于(yu)(yu)網絡,轉(zhuan)載是出于(yu)(yu)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you)來源(yuan)標注錯誤或(huo)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an)益,請(qing)立即(ji)通(tong)知我(wo)們(管理員(yuan)郵箱:),情況屬實,我(wo)們會第一時(shi)間予以刪除(chu),并同時(shi)向您表示(shi)歉(qian)意,謝謝!
上一篇: 足厥陰肝經:太沖穴(xue)(人體太沖穴(xue),和足···
下一篇: 足厥陰肝經:大敦穴(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