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受(shou)也(ye)。光(guang),亮也(ye),陽也(ye),熱也(ye)。該(gai)穴名(ming)意指(zhi)膀(bang)胱經氣血(xue)在此(ci)進一步受(shou)熱脹(zhang)散。
本(ben)穴物質為五(wu)處穴傳來的涼濕水氣(qi),至本(ben)穴后進一(yi)步受熱(re)脹(zhang)散,如(ru)受之以熱(re)一(yi)般,故名。
承光(guang)穴,屬足太陽膀胱經。承即承受(shou),光(guang)即陽光(guang),此穴居頭(tou)頂,承受(shou)陽光(guang),故名承光(guang)。
承,奉也(ye),亦有承受、繼(ji)承之(zhi)(zhi)義(yi);光(guang),有明(ming)義(yi)。該穴主治目(mu)生云翳,近(jin)視(shi)不明(ming)。因(yin)目(mu)之(zhi)(zhi)能視(shi),必賴光(guang)線,刺之(zhi)(zhi)可使目(mu)繼(ji)得光(guang)明(ming),故名之(zhi)(zhi)。
承光穴,承受光明
承,受也。光,亮也,陽也,熱(re)也
承光(guang),名意指(zhi)膀胱經氣血(xue)在此進一步(bu)受(shou)熱(re)脹散。本(ben)穴物質為(wei)五處穴傳來(lai)的(de)涼濕水氣,至(zhi)本(ben)穴后進一步(bu)受(shou)熱(re)脹散,如受(shou)之以熱(re)一般,故(gu)名承光(guang)。
承(cheng)光(guang),是(shi)(shi)承(cheng)受光(guang)明的(de)(de)意思。我(wo)們在解(jie)讀(du)承(cheng)光(guang)穴(xue)時,一(yi)(yi)定要提及上一(yi)(yi)個(ge)穴(xue)五處(chu)。五處(chu)的(de)(de)特點是(shi)(shi)一(yi)(yi)個(ge)匯入穴(xue),也就是(shi)(shi)吸(xi)收東西面北(bei)中五處(chu)的(de)(de)氣(qi)血匯入到膀胱經。有進必(bi)有出,那么承(cheng)光(guang)穴(xue)就是(shi)(shi)這個(ge)出穴(xue),它(ta)是(shi)(shi)一(yi)(yi)個(ge)發(fa)散(san)穴(xue),向外(wai)發(fa)散(san)。
穴位含義:膀胱經氣血在此進一步受熱脹散。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天部的陽氣,水濕含量少。
運行(xing)(xing)規律:吸熱后上行(xing)(xing)于通(tong)天穴。
取穴方法:承光穴位于人體的頭部,當前發(fa)際正(zheng)中直上2.5寸(cun),旁開1.5寸(cun)。
取穴技巧:
左手四指并攏,拇指翹起,將小指放于前發際線正中處,找出食指指腹所在位置,以此為基點。再把左手中指與食指并攏,中指指腹放于基點處,則食指指尖所在的位置即是承光穴。依此法找出另一穴位。
功(gong)能作用:疏(shu)風(feng)散熱(re)。
主治(zhi)疾病(bing):頭痛(tong),目眩(xuan),鼻塞,熱病(bing)。
穴位配伍:
承(cheng)(cheng)光(guang)(guang)配肝俞(yu)、中封,平肝熄(xi)風(feng)鎮痛(tong)(tong),治(zhi)頭(tou)痛(tong)(tong)。承(cheng)(cheng)光(guang)(guang)配百(bai)(bai)會(hui)(hui),治(zhi)頭(tou)痛(tong)(tong)。承(cheng)(cheng)光(guang)(guang)配絡卻、商陽、巨髎、上(shang)(shang)關、瞳子髎,治(zhi)青盲無所見。承(cheng)(cheng)光(guang)(guang)配上(shang)(shang)星(xing)、百(bai)(bai)會(hui)(hui)、囟會(hui)(hui),治(zhi)鼻(bi)(bi)塞(sai)(sai),不聞香臭。承(cheng)(cheng)光(guang)(guang)配正營(ying)、承(cheng)(cheng)靈、上(shang)(shang)星(xing)、囟會(hui)(hui)、前頂穴(xue),百(bai)(bai)會(hui)(hui),治(zhi)熱病。承(cheng)(cheng)光(guang)(guang)配百(bai)(bai)會(hui)(hui)、強間,治(zhi)煩(fan)心。承(cheng)(cheng)光(guang)(guang)配合谷、迎香,清熱祛風(feng),通利鼻(bi)(bi)竅,主(zhu)治(zhi)感(gan)冒(mao),鼻(bi)(bi)塞(sai)(sai)流涕。承(cheng)(cheng)光(guang)(guang)配承(cheng)(cheng)泣、太陽,明(ming)目退翳,主(zhu)治(zhi)視力減退,目翳。承(cheng)(cheng)光(guang)(guang)配解溪、豐隆,治(zhi)眩(xuan)暈(yun)。承(cheng)(cheng)光(guang)(guang)配光(guang)(guang)明(ming)、睛明(ming)、太沖(chong),治(zhi)目赤腫(zhong)痛(tong)(tong)。承(cheng)(cheng)光(guang)(guang)配心俞(yu)、內關、水溝,治(zhi)癲癇。臨床運用:角膜白斑、頭(tou)痛(tong)(tong)、眩(xuan)暈(yun)、鼻(bi)(bi)息肉(rou)、鼻(bi)(bi)炎、感(gan)冒(mao)等(deng)。
艾灸療法:
注意(yi):承光穴經(jing)書列為禁不可(ke)灸,其理與五(wu)處(chu)穴不可(ke)灸相近,原因在于本穴氣血由(you)五(wu)處(chu)穴提(ti)供,水濕(shi)成份比五(wu)處(chu)穴更少,施灸只能熬干穴內地(di)部之(zhi)水,所灸之(zhi)熱(re)則(ze)內傳于顱腦并使之(zhi)受(shou)損,故列為禁灸。
刺(ci)激承光穴,主(zhu)要(yao)用拍打的(de)(de)方法,幫助我們的(de)(de)氣(qi)血布散四周,得到(dao)了充足(zu)濡養,就可(ke)以緩解(jie)治療頭痛、目眩、鼻塞、視物不清等疾病。
拍打方法:
以中指與鼻靠齊,四指并攏,往上插入頭發中。中指根部頂住前發際時,小指尖、食指第一指節所對應的部位,就是兩邊的承光穴。先搓熱兩手,以兩手心對準兩側承光,按一定節奏拍擊。節奏以連續2次或3次為宜,持續1~2分鐘。特效按摩:以(yi)食指指腹按(an)壓(ya)承(cheng)光穴(xue),每次左右各1~3分鐘,對頭痛、目眩、鼻塞等(deng)癥(zheng)有特殊的療(liao)效。
足太陽膀胱經人體一條最大的經絡。
手太陽小腸經的走完聽宮穴后,進入足太陽膀胱經的睛明穴。
足太陽膀胱經取于眼內角的睛明穴處,向上到達額部,左右交叉于頭頂部百會穴處。
分支:從頭頂部分別向后至枕骨處,進入顱腔絡腦,出分別下行到項部天柱穴的位置,下行交會于大椎穴,再分成左右沿肩胛骨的內側,脊柱旁開1寸5分,一直下行到達腰部,腎俞穴的位置,入脊柱兩旁的肌肉,深入體腔,絡腎屬膀胱。
另一條分支:從腰部分出,沿脊柱兩旁下行,穿過臀部,從大腿后側外緣下行至腘窩中委中穴處。
最后一條分支:從頸項分出下行,通過肩甲內側,從附分穴下行至腰部,沿大腿后外側至腘窩處與前一支脈匯合,然后下行穿過腓腸肌,出足外裸后沿足背外側緣至小趾外側端治至陰穴處,進入足少陰腎經。
《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膀胱位于小腹中央,為儲尿的器官,膀胱主要的功能就是儲尿和排尿。
膀胱以腎直接相通,兩者之間又有經脈,相互絡屬,因此,膀胱與腎為表里關系。
膀胱的水從兩個方面能進入膀胱,第一是從三焦滲透入膀胱,第二是從腎臟通過輸尿管之后進入膀胱。
做酒可以蒸餾兩次,第一次呢是最好的酒,第二次呢是較差一點的酒,我們人體也會蒸溜兩次水分,身體是不會浪費每一滴水的。
膀胱會儲尿和排尿,全賴以腎的氣化功能。
腎為什么能氣化水呢?
是因為小腸的火在下面燒,因此當小腸的火不夠時,膀胱的水就不能正常的氣化會,變成冷水,此時的水呢停留在最底部,只要有一點的尿,就會感覺到脹,變成了尿頻。
怎么辦呢?
答:把小腸的溫度加起來。
用灸法:關元穴+中極穴。
當膀胱出現問題的時候,主要的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或者是小便不利,甚至閉尿或者是遺尿還有小便失禁。
小腸有溫度又跟心臟有關系,所以咱們的五臟六腑是緊密聯系著的。
因此中醫治病要治整個人,而不是只治療一個病癥。
一個正常的人,每次的氣化,膀胱就會慢慢的膨脹,膀胱尿液儲量達到400CC的時候,就會感到脹,此時就會去小便。
膀胱經的虛癥:小便清水,后背脹痛寒冷,腰痛無力、肥胖。
面色不華,皮膚干燥,早衰皺紋。
膀胱經的實癥:小便短赤、尿頻,后背肌肉強直酸痛,脊椎部酸痛、下肢痙攣疼痛,頭痛頭暈。
面部皮膚油膩、易過敏,黃褐斑、痤瘡。
膀胱經一共67個穴,氣血循行時間下午三點到五點。
攢竹穴:除了治療眼睛的問題外,還可以治療打嗝,方法用力掐出痛感。
睛明+眉尾+瞳子髎+攢竹
這四個穴在一起可以用放血療法,或者艾灸,治療視力不好,青光眼白內障,角膜炎,眼睛紅腫。
眉沖穴:神庭,上星一樣治療鼻子的問題。
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這些是頭部的穴位。
我們大概知道它的位置就行了。
每天梳理頭皮,我們就可以梳理了頭上的全部穴位。早上起床用手指梳理頭皮一百下,脫發也得到了改善,脫發少了頭發也開始慢慢的長著。
天柱穴:取穴治療后項強痛。
奇穴安眠穴:天柱穴外開一寸,晚上睡不好,睡不香,可以按壓安眠穴,注意不要揉到天柱穴哦,因為膀胱經的氣血會很旺。
大杼穴:骨會大杼,骨頭有病,通通可以在大杼穴上治療。
風門穴:我們的后腦有好幾個帶風的穴位,它們容易進風,同時也是人體的冷卻系統。
風門還可治療后背的癰,后背癰身為三種:
一,癰里面已經是紅色,外面的頭是白的,膿塊就在里面。
二,白色的沒有頭。
三,凹陷進去的。
這三種癰可以用灸的方法,在癰上面灸完之后再在風門穴上灸。
肺俞穴:后面的背俞穴都可以用俞募治療法,治療內科病。
厥陰俞:第四椎旁開1.5寸又稱心包,可以治療心臟病。
注意:膀胱經在背部分兩條一條是督脈外開1.5寸,另一條是督脈外開3寸。
現在分享十八個背輸穴,治癥大多是俞募治療法。
都在督脈旁開1.5寸。
心俞:第五椎旁開,如果按壓痛,一般就是心臟供血不足,有心臟病的人,這里會有壓痛點。
如果痛點按之悶痛,就是心虛,虛癥。
如果是刺痛就是堵到了。
督俞:第六椎穴旁開,督脈是諸陽之會,臨床上有血癌時,會在這里找到壓痛點。
膈俞穴:第七椎旁開,血會膈俞,膈俞穴的上面是心,下面是肝,心生血,肝藏血,所以膈俞穴統領全身的血。
血病有:貧血,瘀血大便出血或者小便血。
有人說我口很渴,可是不想喝水,表示身體里面有瘀血。
消渴穴:第八椎下旁開屬于一個經外奇穴,消渴分為上消中消下消,診斷糖尿病。
肝俞:在肝臟的后方,如果有肝病可以在第九椎找到壓痛點,肝病,肝痛都可在肝俞治療。
膽俞:膽有問題在第十椎找到壓痛點,尤其是膽結石的話會很痛。
四花灸治療肺結核:雙穴的膈俞膽俞
脾俞:第十一椎旁開,脾主四肢,四肢的問題,肌肉無力,關節痛,風濕痛都可以用上。
胃俞:第十二椎旁開胃病治此。
胃潰瘍,胃出血,胃下垂,用胃俞+中脘。
胃疼用中脘穴跟梁丘穴(會郄治療法)
三焦俞:第十三椎旁開,三焦是水道,
治療如:下利,大便帶水,排水,水腫,吃東西不消化,肚子脹滿。
腎俞:第十四椎(命門)旁開,腎病在此治療。
腎俞還治腰痛。
氣海俞:第十五椎旁開,近取穴可以治療腰痛,痔瘡等。
大腸俞:第十六椎旁開,治療大腸問題。近取穴治腰痛,可以治便秘及下利。
關元俞:第十七椎旁開治療婦科的問題,男人腰痛的問題。
小腸俞:第十八椎旁開,治療小腸問題,腰疼腹瀉。
中膂俞:第二十椎旁開,治療腎虛,消渴病,腰痛,大小便問題與婦科赤帶白帶問題。
白環俞:第二十一椎旁開,接近尾椎骨,治療疝氣,大小便,腰酸背痛,婦科白帶。
會陽:在尾椎骨上,很少用。
膀胱經在此穴后往下走,等會講腿上的穴。
現在再回到背部,開始另一條分支。這條經絡的穴位大多數都是輔助督脈旁開1.5寸的穴來加強療效的。
附分:足太陽膀胱經的會穴,與肩中俞,肩外俞,大杼一起治療頸項肩背的問題。
魄戶:肺藏魄,輔助肺俞穴治療肺部問題。
膏肓穴:膏肓穴無所不療,膏肓是起死回生的妙穴,癥病患者可以灸膏肓灸足三里。
膏肓穴不太好找,它會躲在肩胛骨里,找的時候一定要把肩胛骨打開,手抱著枕頭就能打開。
灸膏肓會感覺燥渴,嘴唇干裂這個時候去灸關元,氣海中極,灸足三里把熱氣往下導,導到腳上。
神堂穴:心俞旁開1.5寸是,跟心俞治療心臟問題。
肺藏魄心藏神所以神堂穴是心臟大穴。
譩譆穴:督俞外開1.5寸,輔助督俞穴。
膈關穴:膈俞外開1.5寸。
魂門穴:肝俞外開1.5寸,肝藏魂,加強肝俞的療效。
陽綱穴:膽俞外開1.5寸。
意舍穴:脾俞外開1.5寸,脾藏意,人的意念是脾在管,同樣的輔助穴。
胃倉穴:胃俞外開1.5寸。
肓門穴:三焦俞旁開,乳房屬于三焦系統,所以乳疾可以用三焦俞肓門石門上灸。
志室穴:腎俞旁開,幫助腎俞治療。
經外奇穴痞根穴:第十三椎外開三寸半。
痞塊之根,中醫認為腫瘤,硬塊都有根,就像韭菜有根,韭菜割了,根還在,它還會繼續長。
這個穴可以幫助診斷有沒有腫瘤和治沒治好,同時可以用此穴把根除掉。
胞肓穴:第十九椎外開三寸,也是膀胱俞外開1.5寸。近取穴治療大小便。
秩邊穴:第二十椎外開三寸。進取穴治療痔瘡,有消炎鎮痛止血的效果。我們知道痔瘡可以用孔最,承山,長強,秩邊,溫溜穴。
八髎穴:有八個點,分別是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它們是全身最小的穴位。
八髎是治療婦科常用的穴位,可以用大金條盒灸,很舒服的。
膀胱經背部穴了解完了,開始腿上的。
承扶穴:治療坐骨神經痛。
殷門穴:承山到委中的正中點處,很少用。
浮郄穴:很少用。
委陽穴:足太陽膀胱經的別絡,比如像淋巴腫大可以用委陽。
委中穴:膀胱經的合穴,有名的大穴,腰背委中求,就是說委中可以治療腰痛背痛,痛在腰背的兩側用委中穴,督脈痛用后溪穴。
委中穴還有另一個名稱叫血郄。也就是血的郄穴,血里有毒可以在委中穴放血。比如各種皮膚病,麻風病還有倪師說的一種叫波西肉瘤的都可以放血。
沒事也可以經常拍拍它,保健拍四窩就拍了。
合陽穴:輔助委中
承筋穴:抽筋可以治,腳不能動,痙攣霍亂抽筋都可以用。
治療痔瘡出血,用承山,孔最,長強,在天應上放血把膿血放掉。
委中和承山可以用于中風。
走路摔倒時傷到尾椎骨,新傷時在承山的位置可以看到青筋,可以放血。
飛揚穴:膀胱經的絡穴,主治腿沒有力,飛揚,承山都是讓腳有力道的穴道。
腿沒力氣了就不能飛揚跋扈了[呲牙]
跗陽穴:陽蹺脈的郄穴,也治療腳無力。
昆侖穴:膀胱經經穴,專治項背痛。
仆參穴:治足跟痛或者腳后跟痛,腳后跟的問題是腎臟在管,下半身水腫是腎臟問題。
申脈:主管陽蹺脈。陰蹺脈跟陽蹺脈管我們走路平衡。
癲癇發在白天灸申脈,晚上發作灸照海,白天晚上都發作就兩個都灸。
金門穴:膀胱經的郄穴,主治身站不能久立,可以止痛,消炎,鎮痛。
京骨:膀胱經原穴,膀胱經頭痛就可以用京骨。虛實都可以用。
束骨穴:膀胱經俞穴專治足太陽經絡上的病,膀胱經的實證就是痛了三五天,用束骨。
通谷穴:膀胱經的榮穴五臟氣亂時用天柱,大杼,還不行就用通谷,束骨。
最(zui)后一個(ge)穴至陰:膀(bang)胱經的井穴,治癥(zheng)就是胎位不正,用灸法。
足太陽膀胱經穴分寸歌(67穴)
足太陽是膀胱經,目內眥角始睛明,
眉毛內側攢(cuan)竹取,眉沖直上旁神庭,
曲差入發五分際,神庭旁開寸五分,
五處旁開亦寸半,細算卻與上星平,
承光通天絡卻穴,相去寸半調看勻,
玉枕夾腦一寸三,入發二五枕骨邊,
天柱項后發際取,大筋外廉陷中獻,
自此夾脊開寸五,第一大杼二風門,
三椎肺俞厥陰四,心五督六椎下論,
膈七肝九十膽俞,十一脾俞十二胃,
十三三焦十四腎,氣海俞在十五椎,
大腸十六椎下取,十七關元俞可推,
小腸十八胱十九,中膂俞穴二十椎,
白環二一椎下論,以上各穴皆可推,
更有上次中下髎,一二三四腰空好,
會陽陰尾尻骨旁,第一側線諸穴了,
再從脊旁開三寸,第二椎下為附分,
三椎魄戶四膏肓,第五椎下尋神堂,
第六譩譆(yixi)膈關七,第九魂門十陽綱,
十一椎下意舍存,十二胃倉穴已分,
十三肓門端正在,十四志室不須論,
十九胞肓二一秩,第二側線諸穴勻,
繼向臀部橫紋取,承扶居下陷中央,
殷門扶下方六寸,委陽腘外兩筋鄉,
浮郄實居委陽上,相去只有一寸長,
委中在腘約紋里,向下二寸尋合陽,
承筋合陽直下取,穴在腨腸之中央,
承山腨(zhuan)下分肉間,外踝七寸上飛揚,
跗陽外踝上三寸,昆侖后跟陷中央,
仆參跟下腳邊上,申脈踝下五分張,
金門申(申脈)前墟(丘墟)后取,京骨外側骨際量,
束骨本節后肉際,通谷(足通谷)節前陷中強,
至陰卻在(zai)小趾側(ce),太陽之穴始周詳。
六十七穴足太陽
睛明目內紅肉藏。
攢竹眉沖與曲差
五處寸半是承光。
通天絡卻玉枕穴,
天柱后際大筋旁。
大杼夾脊第一列,
風門肺俞厥陰藏。
心俞督俞與隔俞 ,
肝膽脾胃三焦長。
腎俞氣海大腸俞
關元小腸與膀胱。
中膂白環兩俞穴,
上次中下四髎當。
會陽承扶殷門處,
浮郄穴下是委陽。
附分夾脊第二列,
魄戶膏肓與神堂。
噫嘻膈關魂門穴,
陽綱意舍與胃倉。
肓門志室胞肓續 ,
二十椎下秩邊場。
委中合陽承筋是,
承山飛揚踝附陽。
昆侖仆參連申脈,
金門京骨束骨忙。
太陽經行將盡處,
通骨至陰小指旁。
本文地(di)址(zhi)://n85e38t.cn/jingluo/57235.html.
聲明: 我(wo)們致力于保(bao)護作者(zhe)版(ban)權,注重分享,被刊用(yong)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chu),未能及(ji)時(shi)(shi)與作者(zhe)取得聯(lian)系(xi),或(huo)有版(ban)權異議的,請聯(lian)系(xi)管理(li)員,我(wo)們會立(li)即處(chu)理(li),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zi)源(yuan)(yuan)來自(zi)于網(wang)絡,轉(zhuan)載是出于傳遞更(geng)多信息(xi)之目(mu)的,若有來源(yuan)(yuan)標注錯誤(wu)或(huo)侵犯(fan)了(le)您(nin)(nin)的合法權益,請立(li)即通知我(wo)們(管理(li)員郵箱:),情(qing)況屬實,我(wo)們會第一時(shi)(shi)間予以(yi)刪除(chu),并同時(shi)(shi)向(xiang)您(nin)(nin)表示(shi)歉意(yi),謝(xie)謝(xie)!
上一篇(pian): 足太陽(yang)膀(bang)胱(guang)經:通(tong)天穴(xue)(足太陽(yang)膀(bang)胱(guang)經的(de)···
下(xia)一篇(pian): 足太陽膀胱經:五處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