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中醫基礎常識 >> 經絡穴位

督脈穴位:上星穴

學穴位 2023-05-29 17:35:36

督脈穴位:上星穴

穴位解析釋義

上星穴別名鬼堂穴,明堂穴,神堂穴。

1、上星。上,上行也。星,指穴內的上行氣血如星點般細小也。該穴名意指督脈氣血在此吸熱后緩慢上蒸升。本穴物質為神庭穴傳來的溫熱水氣,在本穴為緩慢蒸升之狀,上行氣血如星點般細小,故名。

上星穴,別名鬼堂,屬督脈。上即上方,星即星球,人頭形圓像天,穴居頭上,如星在上天,故名上星。

穴在顱上直鼻中央,入發際一寸陷者中。主治“目中痛不能視”,功能開光明目,如星之居上,故而得名。

上,指頭部。上者,升也,大也。中醫有鼻通天氣,目比日月之說;穴在前頭部正中,正為陽精所聚之處。穴居頭上,猶如星之居上,精英四照,故名上星,又名神堂、明堂。

上星,上行氣血如星點般細小

上星穴在人體的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1寸的地方,正因為這個地方乃“萬物之精,上為列星”之地,故此古人把這個地方取名為上星穴。

古人在命名的穴位的時候常以“意、象、形、位”等方式來命名,上星穴就是由意而命名的。上星穴是人體陽精聚集的地方,由于它高居頭部,光芒四射,所以,又被古代醫學家稱為明堂穴、神堂穴、鬼堂穴,還有一些古代修煉家把上星穴暗稱為明燈穴,因為上星穴在神庭穴的上方,它就像神庭的明燈。

神庭穴是主宰人的神智、精神的重要穴位之一,另外神庭穴還是人的元神居住的地方,很多人都知道“腦為元神之府”,其意思就是說人的精神、智慧等是從大腦生發出來的,神庭是這個府里面最中心的地方。人的智慧源泉就從這里出來,所以古人說“神者,智之淵也,故此,神庭穴也被稱之為智慧穴。上星穴是神庭穴上方的一盞明燈。由此可見,上星穴一旦堵住就會影響神庭穴的作用,就會影響人的神智、精神、智慧等等。

上星穴之“上“,既可以理解為頭頂之上部,也可以理解為氣血上行,因為它的氣血不是來自于其循行方向的上一個穴囟會,而是來自于它后一個的神庭穴,也就是說神庭逆著督脈的循行方向往上走;上星穴之“星“,是指從神庭的上行氣血,遇到了額動脈分支和顳淺動脈,使得其吸熱發散。畢竟,這個地方就是一層頭皮和非常薄的肌肉,不可能像四肢肌肉那樣豐滿可匯聚大量的氣血,所以其吸收到了上述兩支動脈之熱后發散狀,尤如星星點點般,故名。因氣血在此發散,并且在功效上有降濁升清的作用。

2、鬼堂。鬼,與天相對,此指穴內氣血為陰性水濕。堂,聚散之所也。鬼堂名意指穴內氣血為天部的陰濕水氣。本穴物質為神庭穴傳來的溫熱水氣,至本穴后,因散熱冷縮而化為陰性水濕,故名鬼堂。明堂、神堂穴名意與鬼堂近同,明指穴內氣血為天部的明處,神指穴內氣血為天部之氣。

穴位含義:督脈氣血在此吸熱后緩慢蒸升。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天部的陰濕水氣。
運行規律:大部分由本穴外散頭之各部,小部分吸熱后循督脈上行。

取穴

取穴方法:上星穴位于人體的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1寸。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降濁升清。

主治疾病:頭痛,眩暈,目赤腫痛,迎風流淚,面赤腫,鼻淵,鼻出血,鼻痔,鼻癰,癲狂,癇證,小兒驚風,瘧疾,熱病。

穴位配伍:

上星配百會、合谷,治頭風。
上星配迎香、素髎、合谷,治鼻出血,鼻炎。
上星配肝俞,治目赤、目痛、目癢等。
上星配百會、囟會、承光,清熱利竅,治鼻塞不聞香臭,頭痛。
上星配合谷、足三里,疏風清熱,健脾化痰,治鼻淵,眩暈。
上星配肝俞,散風清熱,疏肝明目,治目淚出,多眵。
上星配百會、神庭、前頂、攢竹、絲竹空、風池、合谷,治眼目風熱。
上星配風池、天柱,治頭眩。
上星配前頂、百會、陽谷、合谷、關沖、昆侖、俠溪,治頭風。
上星配合谷、太沖,治頭目痛。
上星配丘墟、陷谷,治瘧疾。
上星配大椎,治鼻中息肉、面赤腫、口鼻出血不止。
上星配水溝,治癲狂。
上星配百會、百勞,治鼻衄。
上星配人中、迎香、太淵,治鼻塞不聞香臭。
上星配迎香、列缺、合谷,治鼻癰。
上星配神庭、后頂、百會、風池,治頭痛。
上星配目窗、風池、上關,治頭暈。
上星配人中、風池穴、合谷,治頭面虛腫。
上星配太陽、少商、商陽、二間、合谷、俠溪,治目赤痛。
上星配睛明、瞳子髎、魚際、太陽、頭維、攢竹,治迎風流淚。
上星配人中、少商、隱白、大陵、申脈、風府、頰車,治癲狂。

臨床運用:神經性頭痛、鼻出血、鼻炎、鼻息肉以及三叉神經痛、角膜炎、角膜白斑、眼球充血、面部紅腫、間歇熱、眩暈等。

養生保健

艾灸療法:艾條灸5-10分鐘。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可灸七壯,不宜多灸,若頻灸,即拔氣上,令人目不明。

注意:小兒前囟未閉者禁灸。

上星穴,熄風清熱、寧神通鼻

上星穴有清熱散風,通竅明目作用。

上星穴為督脈之氣所發,瀉之可清督脈之氣,以達通竅止血、清利頭目之目的,臨床以治療鼻衄、鼻淵等鼻疾為主。

上星穴主治鼻不通,目眩,睛痛諸疾,有清腦利竅、疏通血脈之功。凡屬風熱上沖,鼻塞、鼻衄、風眩、目不遠視、如霧迷蒙,一切上焦風熱、頭目不清之癥,悉可取此。

流鼻血,古稱鼻衄,中醫認為,鼻衄的機理主要是血熱氣逆,由于肺、胃、肝等臟腑火熱偏盛,迫血妄行。現代研究也表明,按上星穴有收縮鼻黏膜血管的作用,是治療鼻病的要穴。

按摩手法:用右手拇指指腹垂直向下壓按上星穴,右手四指自然彎曲或分開,左手扶住頭部,順時針方向按揉,頻率為每分鐘按120~160次,一般按揉2~6分鐘即可見效。若出鼻血較重者,經處理仍流血不止,應及時到醫院診治。若給嬰幼兒治療,應注意其囟門是否關閉,故取穴時應準確。

特效按摩:用拇指指腹垂直向下壓按上星穴,每次1~3分鐘,可治各種頭痛、頭暈、目眩、目赤疼痛以及鼻竇炎、鼻出血等疾病。

求武俠小說中常見的穴位名

/view/20123.html?wtp=tt和
眉心穴太陽穴4.枕骨穴1.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兩眉之間。 2.頭額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3.太陽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與眼外眥之間后的一寸陷凹中。

4.枕骨穴(又名腦戶):位于枕骨粗隆上方。

5.厥陰穴(又名頭竅陰):位于腦后兩邊,乳突后當浮白與完骨之間。

6.華蓋穴:胸骨柄與胸骨體聯合的中點,即天突穴下二寸。

7.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于臍上三寸正中。

8.巨闕穴:臍上六寸,即鳩尾穴下一寸。

9.氣海穴(又名丹田穴):臍下一寸五分。

10.關元穴:臍下三寸。

11.水分穴:位于臍上一寸。

12.中極穴:臍下四寸。

13.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

14.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15.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當于第五肋間。

16.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當于第五肋間。

17.左期門穴:左乳下二肋,相當于七.八肋間。

18.右期門穴:右乳下二肋,相當于七.八肋間。

19.左幽門穴:巨闕穴左開五分。

20.右幽門穴:巨闕穴右開五分。

21.左商曲穴(又名左肓俞):臍中左旁五分。

22.右商曲穴(又名右肓俞):臍中右旁五分。

23.左章門穴:左腋中線第十一肋端下際。

24.右章門穴:右腋中線第十一肋端下際。

25.左腹結穴(又名左七勞):臍左側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6.右腹結穴(又名右七勞):臍右側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7.左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側一寸五分。

28.右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右側一寸五分

29.命門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30.左志室穴(又名志堂穴):位于命門穴左旁三寸。

31.氣海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32.鶴口穴(又名尾宮穴):位于尾骨宮下兩腿骨盡處。

33.海底穴(又名會陰穴):前陰與肛門之間。

34.涌泉穴:位于第二.三趾跖關節后方,蜷足時所現的凹陷處。

35.右志室穴:位于命門穴右旁三寸。

36.藏血穴:位于腦后右玉枕穴下五分。

致暈十一穴部位

1.腦戶穴:位于百會穴后四寸五分。

2.囟門穴(又名囟會):位于百會穴前三寸正中。

3.上星穴(又名神堂):入發際上一寸陷中。

4.前頂穴:百會穴前一寸五分。

5.后頂穴(又名頂門穴):位于百會穴后一寸五分。

6.風府穴(又名天星):項后枕骨下兩筋中間。

7.頭維穴:位于額角,入發際角尖處。

8.耳后穴:位于耳后靜脈中。

9.啞門穴:位于風府穴下一寸正中。

10.通天穴:位于前頂穴后五分,再外開一寸處。

11.玉枕穴:位于腦戶穴旁一寸三分。

致殘103穴部位

1.心井穴(又名鳩尾):胸劍突骨下緣。

2.對門穴(又名不容):巨闕穴旁開六寸。

3.扇門穴:即男者左對門穴,女者右對門穴。

4.京門穴(又名氣俞):第十二肋游離間處。

5.五定穴(又名天樞):平臍中旁開三寸。

6.伯勞穴(又名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

7.肺使穴(又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8.膽中穴:平第四肋間隙,兩乳頭之間正中。

9.對心穴(又名至陽):第七胸椎棘突下。

10.風門穴:第二胸椎棘突下。

11.環跳穴:股骨大轉子后上方,當大轉子與胝骨裂孔連線的內三分之二處。

12.蓋膝穴:即膝蓋骨。

13.膝眼穴:臏骨尖兩旁凹陷處。

14.竹柳穴(又名交信穴):脛骨內側緣內側。

15.腳住穴:腳面上的高骨如豆者是也。

16.開腔穴:即兩耳。

17.喬空穴:即兩耳后根部。

18.左耳尖穴:即左耳尖峰。

19.右耳尖穴:即右耳尖峰。

20.眼角穴:即眼梢。

21.大中穴:即鼻中。

22.人中穴:即鼻溝正中。

23.駕梁穴:即鼻梁。

24.咽空穴:即兩個鼻孔。

25.牙關穴:即唇口。

26.咽喉穴:即喉管。

27.將臺穴:即咽喉左右。

28.舌咽穴:舌上咽腔。

29.童骨穴:位于風膊下處。

30.精靈穴:即兩手虎口。

31.曲池穴:屈肘時肘橈側橫紋盡頭處。

32.中脘穴:臍上一寸。

33.六宮穴(又名臍中.神闕):即肚臍。

34.氣關穴(又名氣門):左乳下二橫指處。

35.血瘦穴(又名血關):右乳下二橫指處。

36.掛膀穴:血瘦穴下一分處。

37.肚角穴:位于小腹盆弦之外。

38.命宮穴:位于血關穴之下,氣海穴之右。

39.背心穴:即背部的中心點。

40.腰眼穴: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八分。

41.糞門穴:即肛門口。

42.沖陽穴:足背的最高點,動脈旁。

43.血囊穴:右側十二肋骨下緣。

44.氣囊穴:即小腹左邊。

45.凈瓶穴:即臍左肚角血腕下。

46.脊中穴: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骨的中點。

47.山根穴:即鼻梁之上。

48.對口穴:項后的風府與啞門之間。

49.氣隔穴:臍下三分稍偏左。

50.血海門穴:右側十二肋下三橫指。

51.膈門穴:左側十二肋骨下緣。

52.氣舍穴:鎖骨內側端上緣。

53.開氣穴:即氣舍穴偏右。

54.轉喉穴:即氣舍穴偏左。

55.血倉期門穴:右側鎖骨下八分處。

56.氣血囊合穴:左傍肋骨下。

57.督脈穴:枕骨正中。

58.正額穴:頭額前正中。

59.后海底穴:腎俞穴下一寸八分。

60.攢竹穴:眉內端陷中。

61.正氣穴:左側乳上一寸三分。

62.上血海乳穴:右側乳上一寸三分。

63.氣血二海穴:左右乳下一寸三分。

64.下血海穴:右乳上一寸四分。

65.藿肺穴:中脘與建里之中點向下一寸三分。

66.翻肚穴:藿肺穴向左一寸三分處。

67.泰山穴:離梭子骨四寸處。

68.天突穴:胸骨柄的上緣凹陷中。

69.勞宮穴:第二.三掌骨之間。

70.神門穴:尺側腕關節橫紋頭。

71.手三里穴:曲池穴下二寸。

72.頰車穴:下頷骨前咬肌中。

73.支正穴:尺側腕上五寸。

74.下關穴:顴弓下與下頷關節切跡間凹陷處。

75.足三里穴:犢鼻穴下三寸,脛骨粗隆外側陷中。

76.犢鼻穴:屈膝,臏韌帶外側陷中。

77.肩井穴:肩頭高處,當大椎與肩峰之間。

78.日月穴:第九肋端下緣。

79.風市穴:大腿外側膝上七寸。

80.陽陵泉穴:腓骨小頭前下方。

81.委中穴(又名血郄):膝腘窩中動脈外。

82.承山穴:委中與跟腱之間。

83.昆侖穴:外踝與跟腱連線的中點。

84.血海穴:屈膝,臏骨內上緣上二寸。

85.大陵穴(又名腕心穴):掌后骨下,兩筋間陷中。

86.尾宮上穴:即尾宮上一分許。

87.鶴頂穴:位于膝蓋骨上緣上一寸正中。

88.外踝尖穴:即足外踝最高點。

89.內踝尖穴:即足內踝最高點。

90.膀胱穴:即膀胱。

91.淚孔穴:(又名睛明):目內眥頭外一分。

92.所聞穴(又名聽宮):即耳珠,大如赤小豆。

93.中府:第一肋間隙外側近噱突處。

94.絕骨穴(又名懸鐘):外踝上三寸。

95.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96.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97.太淵:腕關節橫紋上,橈動脈外側。

98.然谷穴:舟骨粗隆下方凹陷處。

99.曲骨穴:臍下五寸處。

100.大都穴:足拇趾內側本節后。

101.魄戶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

102.天窗穴:頸側.胸銷乳突肌后緣。

103.箕門穴:大腿內側,血海穴上六寸。

哪個穴位不會致命但會讓人感覺疼痛

恩,我給你說的這些,有時都會打到了都會出大事的,做什么小心一點哦,不到萬不得已不用哈!! 1.腦戶穴:位于百會穴后四寸五分。 2.囟門穴(又名囟會):位于百會穴前三寸正中。 3.上星穴(又名神堂):入發際上一寸陷中。 4.前頂穴:百會穴前一寸五分。 5.后頂穴(又名頂門穴):位于百會穴后一寸五分。 6.風府穴(又名天星):項后枕骨下兩筋中間。 7.頭維穴:位于額角,入發際角尖處。 8.耳后穴:位于耳后靜脈中。 9.啞門穴:位于風府穴下一寸正中。 10.通天穴:位于前頂穴后五分,再外開一寸處。 11.玉枕穴:位于腦戶穴旁一寸三分。 致殘103穴部位 1.心井穴(又名鳩尾):胸劍突骨下緣。 2.對門穴(又名不容):巨闕穴旁開六寸。 3.扇門穴:即男者左對門穴,女者右對門穴。 4.京門穴(又名氣俞):第十二肋游離間處。 5.五定穴(又名天樞):平臍中旁開一點五寸。 6.伯勞穴(又名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 7.肺使穴(又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8.膽中穴:平第四肋間隙,兩乳頭之間正中。 9.對心穴(又名至陽):第七胸椎棘突下。 10.風門穴:第二胸椎棘突下。 11.環跳穴:股骨大轉子后上方,當大轉子與胝骨裂孔連線的內三分之二處。 12.蓋膝穴:即膝蓋骨。 13.膝眼穴:臏骨尖兩旁凹陷處。 14.竹柳穴(又名交信穴):脛骨內側緣內側。 15.腳住穴:腳面上的高骨如豆者是也。 16.開腔穴:即兩耳。 17.喬空穴:即兩耳后根部。 18.左耳尖穴:即左耳尖峰。 19.右耳尖穴:即右耳尖峰。 20.眼角穴:即眼梢。 21.大中穴:即鼻中。 22.人中穴:即鼻溝正中。 23.駕梁穴:即鼻梁。 24.咽空穴:即兩個鼻孔。 25.牙關穴:即唇口。 26.咽喉穴:即喉管。 27.將臺穴:即咽喉左右。 28.舌咽穴:舌上咽腔。 29.童骨穴:位于風膊下處。 30.精靈穴:即兩手虎口。 31.曲池穴:屈肘時肘橈側橫紋盡頭處。 32.中脘穴:臍上四寸。 33.六宮穴(又名臍中.神闕):即肚臍。 34.氣關穴(又名氣門):左乳下二橫指處。 35.血瘦穴(又名血關):右乳下二橫指處。 36.掛膀穴:血瘦穴下一分處。 37.肚角穴:位于小腹盆弦之外。 38.命宮穴:位于血關穴之下,氣海穴之右。 39.背心穴:即背部的中心點。 40.腰眼穴: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八分。 41.糞門穴:即肛門口。 42.沖陽穴:足背的最高點,動脈旁。 43.血囊穴:右側十二肋骨下緣。 44.氣囊穴:即小腹左邊。 45.凈瓶穴:即臍左肚角血腕下。 46.脊中穴: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骨的中點。 47.山根穴:即鼻梁之上。 48.對口穴:項后的風府與啞門之間。 49.氣隔穴:臍下三分稍偏左。 50.血海門穴:右側十二肋下三橫指。 51.膈門穴:左側十二肋骨下緣。 52.氣舍穴:鎖骨內側端上緣。 53.開氣穴:即氣舍穴偏右。 54.轉喉穴:即氣舍穴偏左。 55.血倉期門穴:右側鎖骨下八分處。 56.氣血囊合穴:左傍肋骨下。 57.督脈穴:枕骨正中。 58.正額穴:頭額前正中。 59.后海底穴:腎俞穴下一寸八分。 60.攢竹穴:眉內端陷中。 61.正氣穴:左側乳上一寸三分。 62.上血海乳穴:右側乳上一寸三分。 63.氣血二海穴:左右乳下一寸三分。 64.下血海穴:右乳上一寸四分。 65.藿肺穴:中脘與建里之中點向下一寸三分。 66.翻肚穴:藿肺穴向左一寸三分處。 67.泰山穴:離梭子骨四寸處。 68.天突穴:胸骨柄的上緣凹陷中。 69.勞宮穴:第二.三掌骨之間。 70.神門穴:尺側腕關節橫紋頭。 71.手三里穴:曲池穴下二寸。 72.頰車穴:下頷骨前咬肌中。 73.支正穴:尺側腕上五寸。 74.下關穴:顴弓下與下頷關節切跡間凹陷處。 75.足三里穴:犢鼻穴下三寸,脛骨粗隆外側陷中。 76.犢鼻穴:屈膝,臏韌帶外側陷中。 77.肩井穴:肩頭高處,當大椎與肩峰之間。 78.日月穴:第九肋端下緣。 79.風市穴:大腿外側膝上七寸。 80.陽陵泉穴:腓骨小頭前下方。 81.委中穴(又名血郄):膝腘窩中動脈外。 82.承山穴:委中與跟腱之間。 83.昆侖穴:外踝與跟腱連線的中點。 84.血海穴:屈膝,臏骨內上緣上二寸。 85.大陵穴(又名腕心穴):掌后骨下,兩筋間陷中。 86.尾宮上穴:即尾宮上一分許。 87.鶴頂穴:位于膝蓋骨上緣上一寸正中。 88.外踝尖穴:即足外踝最高點。 89.內踝尖穴:即足內踝最高點。 90.膀胱穴:即膀胱。 91.淚孔穴:(又名睛明):目內眥頭外一分。 92.所聞穴(又名聽宮):即耳珠,大如赤小豆。 93.中府:第一肋間隙外側近噱突處。 94.絕骨穴(又名懸鐘):外踝上三寸。 95.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96.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97.太淵:腕關節橫紋上,橈動脈外側。 98.然谷穴:舟骨粗隆下方凹陷處。 99.曲骨穴:臍下五寸處。 100.大都穴:足拇趾內側本節后。 101.魄戶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 102.天窗穴:頸側.胸銷乳突肌后緣。 103.箕門穴:大腿內側,血海穴上六寸。 致命36穴部位 1.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兩眉之間。 2.頭額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3.太陽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與眼外眥之間后的一寸陷凹中。 4.枕骨穴(又名腦戶):位于枕骨粗隆上方。 5.厥陰穴(又名頭竅陰):位于腦后兩邊,乳突后當浮白與完骨之間。 6.華蓋穴:胸骨柄與胸骨體聯合的中點,即天突穴下二寸。 7.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于臍上三寸正中。 8.巨闕穴:臍上六寸,即鳩尾穴下一寸。 9.氣海穴(又名丹田穴):臍下一寸五分。 10.關元穴:臍下三寸。 11.水分穴:位于臍上一寸。 12.中極穴:臍下四寸。 13.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 14.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15.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當于第五肋間。 16.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當于第五肋間。 17.左期門穴:左乳下二肋,相當于七.八肋間。 18.右期門穴:右乳下二肋,相當于七.八肋間。 19.左幽門穴:巨闕穴左開五分。 20.右幽門穴:巨闕穴右開五分。 21.左商曲穴(又名左肓俞):臍中左旁五分。 22.右商曲穴(又名右肓俞):臍中右旁五分。 23.左章門穴:左腋中線第十一肋端下際。 24.右章門穴:右腋中線第十一肋端下際。 25.左腹結穴(又名左七勞):臍左側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6.右腹結穴(又名右七勞):臍右側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7.左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側一寸五分。 28.右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右側一寸五分 29.命門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30.左志室穴(又名志堂穴):位于命門穴左旁三寸。 31.氣海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32.鶴口穴(又名尾宮穴):位于尾骨宮下兩腿骨盡處。 33.海底穴(又名會陰穴):前陰與肛門之間。 34.涌泉穴:位于第二.三趾跖關節后方,蜷足時所現的凹陷處。 35.右志室穴:位于命門穴右旁三寸。 36.藏血穴:位于腦后右玉枕穴下五分。 人體的要害部位和攻擊方法 人體上有許多要害部位,有的部位一擊便可斃命.有的可以使其生理機能或機制暫時或永久地消失。因此了解并熟悉這些要害部位,再加上準確、有力的擊打技術,就能在格斗中有效的制服敵人。另外,還要保護好自己的這些要害部位,以防受到敵人的襲擊。 1、眼睛 因為它能引導人的行動,所以是人體最重要的要害部位之一。 擊打方法:對于此部位可用指戳攻擊,用大拇指由下至上插入,則插即中。 2、太陽穴 此部位屬頭部顳區,有顳淺動脈、靜脈及顳神經穿過。而且,此部位骨質脆弱,向內擊打,可引起顳骨骨折,損傷腦膜中動脈,致使血液不能流暢,造成大腦缺血缺氧.使人在3秒鐘內死亡。 擊打方法:攻擊時可用拳面和肘關節撞擊。 3、耳 耳廓神經離大腦較近,受到擊打或擠壓后可損傷通往腦膜中的動脈、靜脈分支,使血液循環受阻。而且耳部在下頜骨的上緣,下耳廓的后面,有一個和太陽穴一樣致命的穴位.叫完骨穴,打擊耳和耳后完骨穴,輕則擊穿耳膜或耳內出血,重則腦震蕩或在5秒鐘內死亡。 擊打方法:攻擊時可用雙拳同時左右夾擊。 4、下頦 由于下頦所處位置易受攻擊,且受擊打后易引起顱底骨折、顱內出血,因此受擊打后輕則劇痛難忍,重則使其昏迷或休克。 擊打方法:攻擊時可用直拳沖擊或肘關節上挑。 5、喉結 由于喉結處有氣管、頸動脈及迷走神經。故用手掌外緣砍擊或用小臂從背后箍勒,都能置敵于死地。當然也可用手指卡其喉結,使其在短時間內因缺氧而窒息、甚至死亡。 擊打方法:攻擊時可直接攻擊或用肘勒、手卡。 6、面部 面部是人體視覺、嗅覺和口腔等重要器官所在處。由于此處神經、血管分布相當豐富,放痛覺極敏感.受到擊打時疼痛難忍,甚至會因此而喪失戰斗力。 擊打方法:攻擊時可用拳面擊打、膝關節撞擊及腳面踢擊。如此,可令敵在3秒鐘內昏厥或休克。 7、頸外、后側 頸兩側布滿致命的血管、神經。頸動脈、迷走神經亦均沿頸兩側分布。如用手掌外緣猛砍敵頸外側或后側,可壓迫頸動脈竇,使敵產生嚴重的心律不齊,并導致心力衰竭.而在2秒鐘內斃命。 擊打方法:攻擊時可用手掌外緣砍,也可用肘關節下砸。 8、心窩 這是“要命”的地方,分布著膈肌神經叢、胃食管及主動脈、下腔靜脈。如遭暴力打擊,血管會因外力壓迫而膨脹.導致心臟跳動急促或停止跳動、窒息,而在3秒鐘內死亡。 擊打方法:打擊這一部位,最好用腳踢、踹,因為用腳攻擊具有較強的穿透力。 9、腹部 腹部包括人體胸腔劍突以下,肚臍及其周圍部位。右上腹是肝膽,左上腹有胃、脾臟.兩側是腎臟,下腹是腸、膀胱等臟器。這些器官排列腹腔壁內,并垂直壓在骨盆上,離心臟較近,又有腸系膜、神經結。故受到外力的猛烈打擊后,內臟血管會因外力壓迫而膨脹,導致血液循環受阻,同時由于腹部壁層腹膜神經末梢豐富,感覺靈敏,人會疼痛難忍。如肝、脾、腎破裂而出血,可使敵在5秒鐘內死亡。 擊打方法:攻擊時可用腳踢、膝撞等予敵致命攻擊。 10、肋骨 肋部共有12對肋骨,且骨細而長,附在表面上的肌肉亦很薄,故用膝撞或腳踢任何部位的肋骨,都能使敵肋骨骨折或死亡。況且受到擊打后會震蕩內臟,骨折后,折斷創面的鋒利處還會刺破內臟,造成體內大出血。 擊打方法:攻擊時可用拳擊、膝撞或腳踢,如攻擊有力,可使敵在3秒鐘內死亡。 11、襠部 襠部是男子的要害。該部位即便是受到婦女和兒童攻擊也能使任何壯漢屈服,如遭到暴力攻擊,可使人在3秒鐘內休克或死亡。 擊打方法:攻擊此部位可腳踢,如距離很近,可改用膝蓋頂擊。 上面是我轉的``.我自己就是平日就拿拳頭拳墻,這樣關節處的骨頭會微損傷,然后自身會自行修復~長久下來你的骨頭就異常堅硬啦~打架的時候打他頸部.喉結 超痛的!

穴位查詢

穴位查詢

    人身上到底有多少個穴位,因為很多朋友不清楚,有說720個穴位,也有說409個穴位的,我們可以看看現存的標準是怎么說的。按1995年版《針灸穴位圖》統計:

根據十四經脈循行路線(12經脈合任、督2脈合稱14經)而排列腧穴的房法有雙穴309條, 任脈24穴, 督脈28穴,公認的奇穴是48個,所以人身上共718個穴位。

單穴指僅有一個的穴位,如位于身體中線上的穴位,任督脈的穴位都是單穴,所以任脈合督脈加起來的穴位是52個。

雙穴是指位于身體中線雙側的,左右對稱的穴位,一般是左右各一個的。so,雙穴309條的話,那12經脈的穴位數就是309*2=618個穴位(按409個算的沒算雙穴,如左手合右手)。

穴位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于體表的部位,是針灸治療疾病的刺激點與反應點。腧與“輸’通,有轉輸、輸注的含義;“穴”即孔隙。所以,腧穴的本義即是指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轉輸或輸注于體表的分肉腠理和骨節交會的特定的孔隙。分為經穴、經外奇穴和阿是穴、耳穴四類。功能輸注臟腑經絡氣血,溝通體表與體內臟腑的聯系。

穴  位  查  詢

按 所 屬 經 絡 查 詢

肺經

中府穴 云門穴 天府穴 俠白穴

尺澤穴 孔最穴 列缺穴 經渠穴

太淵穴 魚際穴 少商穴

大腸經

商陽穴 二間穴 三間穴 合谷穴

陽溪穴 偏歷穴 溫溜穴 下廉穴

上廉穴 手三里穴 曲池穴 肘髎穴

手五里穴 臂臑穴 肩髃穴 巨骨穴

天鼎穴 扶突穴 口禾髎穴 迎香穴

胃經

承泣穴 四白穴 巨髎穴 地倉穴

大迎穴 頰車穴 下關穴 頭維穴

人迎穴 水突穴 氣舍穴 缺盆穴

氣戶穴 庫房穴 屋翳穴 鷹窗穴

乳中穴 乳根穴 不容穴 承滿穴

梁門穴 關門穴 太乙穴 滑肉門

天樞穴 外陵穴 大巨穴 水道穴

歸來穴 氣沖穴 髀關穴 伏兔穴

陰市穴 梁丘穴 犢鼻穴 足三里穴

上巨虛穴 條口穴 下巨虛穴 豐隆穴

解溪穴 沖陽穴 陷谷穴 內庭穴

厲兌穴

脾經

隱白穴 大都穴 太白穴 公孫穴

商丘穴 三陰交穴 漏谷穴 地機穴

陰陵泉 血海穴 箕門穴 沖門穴

府舍穴 腹結穴 大橫穴 腹哀穴

食竇穴 天溪穴 胸鄉穴 周榮穴

大包穴

心經

極泉穴 青靈穴 少海穴 靈道穴

通里穴 陰郄穴 神門穴 少府穴

少沖穴

小腸經

少澤穴 前谷穴 后溪穴 腕骨穴

陽谷穴 養老穴 支正穴 小海穴

肩貞穴 臑腧穴 天宗穴 秉風穴

曲垣穴 肩外俞穴 肩中俞穴 天窗穴

天容穴 顴髎穴 聽宮穴

膀胱經

睛明穴 攢竹穴 眉沖穴 曲差穴

五處穴 承光穴 通天穴 絡卻穴

玉枕穴 天柱穴 大杼穴 風門穴

肺俞穴 厥陰俞穴 心俞穴 督俞穴

膈俞穴 肝俞穴 膽俞穴 脾俞穴

胃俞穴 三焦俞穴 腎俞穴 氣海俞穴

大腸俞穴 關元俞穴 小腸俞穴 膀胱俞穴

中膂俞穴 白環俞穴 上髎穴 次髎穴

中髎穴 下髎穴 會陽穴 承扶穴

殷門穴 浮郄穴 委陽穴 委中穴

附分穴 魄戶穴 膏肓穴 神堂穴

譩譆穴 膈關穴 魂門穴 陽綱穴

意舍穴 胃倉穴 肓門穴 志室穴

胞肓穴 秩邊穴 合陽穴 承筋穴

承山穴 飛揚穴 跗陽穴 昆侖穴

仆參穴 申脈穴 金門穴 京骨穴

束骨穴 足通谷穴 至陰穴

腎經

涌泉穴 然谷穴 太溪穴 大鐘穴

水泉穴 照海穴 復溜穴 交信穴

筑賓穴 陰谷穴 橫骨穴 大赫穴

氣穴 四滿穴 中注穴 肓俞穴

商曲穴 石關穴 陰都穴 腹通谷穴

幽門穴 步廊穴 神封穴 靈墟穴

神藏穴 彧中穴 俞府穴

心包經

天池穴 天泉穴 曲澤穴 郄門穴

間使穴 內關穴 大陵穴 勞宮穴

中沖穴

三焦經

關沖穴 液門穴 中渚穴 陽池穴

外關穴 支溝穴 會宗穴 三陽絡穴

四瀆穴 天井穴 清冷淵穴 消濼穴

臑會穴 肩髎穴 天髎穴 天牖穴

翳風穴 瘈脈穴 顱息穴 角孫穴

耳門穴 耳和髎穴 絲竹空穴

膽經

瞳子髎穴 聽會穴 上關穴 頷厭穴

懸顱穴 懸厘穴 曲鬢穴 率谷穴

天沖穴 浮白穴 頭竅陰穴 完骨穴

本神穴 陽白穴 頭臨泣穴 目窗穴

正營穴 承靈穴 腦空穴 風池穴

肩井穴 淵腋穴 輒筋穴 日月穴

京門穴 帶脈穴 五樞穴 維道穴

居髎穴 環跳穴 風市穴 中瀆穴

膝陽關穴 陽陵泉穴 陽交穴 外丘穴

光明穴 陽輔穴 懸鐘穴 丘墟穴

足臨泣穴 地五會穴 俠溪穴 足竅陰穴

肝經

大敦穴 行間穴 太沖穴 中封穴

蠡溝穴 中都穴 膝關穴 曲泉穴

陰包穴 足五里穴 陰廉穴 急脈穴

章門穴 期門穴

任脈

會陰穴 曲骨穴 中極穴 關元穴

石門穴 氣海穴 陰交穴 神闕穴

水分穴 下腕穴 建里穴 中脘穴

上脘穴 巨闕穴 鳩尾穴 中庭穴

膻中穴 玉堂穴 紫宮穴 華蓋穴

璇璣穴 天突穴 廉泉穴 承漿穴

督脈

長強穴 腰俞穴 腰陽關穴 命門穴

懸樞穴 脊中穴 中樞穴 筋縮穴

至陽穴 靈臺穴 神道穴 身柱穴

陶道穴 大椎穴 啞門穴 風府穴

腦戶穴 強間穴 后頂穴 百會穴

前頂穴 鹵會穴 上星穴 神庭穴

素髎穴 水溝穴 兌端穴 齦交穴

分  類  查  詢

按 所 屬 性  分 類 

解表穴(12穴)

風府穴、大椎穴、陶道穴、玉枕穴、大杼穴、風門穴、風池穴、當陽穴、顳颥穴、太陽穴、百蟲窩穴、京骨穴

清熱穴(85穴)

清心熱穴

天柱穴、小海穴、少海穴、通里穴、陰郄穴、神門穴、少府穴、曲澤穴、筑賓穴。

清肺熱穴

上星穴、尺澤穴、孔最穴、魚際穴、虎口穴、前谷穴、百勞穴、灸癆穴、身柱穴、靈臺穴。

清肝膽熱穴

陽白穴、頭臨泣穴、五處穴、頷厭穴、懸顱穴、懸厘穴、曲鬢穴、浮白穴、腦空穴、頭竅陰穴、完骨穴、濁浴穴、五樞穴、足五里穴、膽囊穴、光明穴、中封穴、足臨泣穴、地五會穴、俠溪穴。

清胃腸熱穴

曲池穴、手三里穴、下廉穴、合谷穴、三間穴、二白穴、下極俞穴、下腰穴、尾窮骨穴、長強穴、陽綱穴、肓門穴、小腸俞穴、闌尾穴、下巨虛穴、解溪穴、沖陽穴、內庭穴。

清三焦熱穴

瘈脈穴、消濼穴、天井穴、支溝穴、外關穴、陽池穴、淵腋穴。

清熱解毒穴

夾承漿穴、地合穴、齦交穴、頰里穴、角孫穴、耳尖穴、顴髎穴、肘尖穴、溫溜穴、偏歷穴、陽溪穴、二間穴、臂間穴、八邪穴、大指甲根穴、乳上穴、腰俞穴、昆侖穴、外踝尖穴、八風穴、內踝尖穴。

止咳平喘化痰穴(31穴)

天突穴、氣舍穴、水突穴、天府穴、列缺穴、小指尖穴、璇璣穴、華蓋穴、紫宮穴、玉堂穴、肋頭穴、胸堂穴、俞府穴、彧中穴、神藏穴、靈墟穴、神封穴、氣戶穴、庫房穴、屋翳穴、膺窗穴、云門穴、中府穴、周榮穴、天溪穴、崇骨穴、灸哮穴、定喘穴、魄戶穴、譩譆穴、豐隆穴。

消食導滯穴(16穴)

上脘穴、中脘穴、建里穴、下脘穴、臍中四邊穴、幽門穴、不容穴、承滿穴、梁門穴、關門穴、太乙穴、長谷穴、食竇穴、腹哀穴、接脊穴、四縫穴。

益氣壯陽穴(28穴)

百會穴、石關穴、商曲穴、神闕穴、氣海穴、石門穴、關元穴、胃上穴、大巨穴、提托穴、脊中穴、命門穴、腰陽關穴、脾俞穴、腎俞穴、中膂俞穴、意舍穴、胃倉穴、志室穴、京門穴、環跳穴、足三里穴、仆參穴、束骨穴、太溪穴、商丘穴、公孫穴、太白穴。

補陰穴(9穴)

肺俞穴、膏肓穴、腰眼穴、小兒龜胸穴、臍上臍下穴、大赫穴、橫骨穴、照海穴、然谷穴。

溫里穴(13穴)

龍頷穴、三角灸穴、大橫穴、腹結穴、胃俞穴、氣海俞穴、大腸俞穴、關元俞穴、會陽穴、關儀穴、地機穴、漏谷穴、大都穴。

平肝息風穴(15穴)

鼻交頞中穴、發際穴、神庭穴、前頂穴、本神穴、率骨穴、天沖穴、后頂穴、強間穴、滑肉門穴、筋縮穴、太沖穴、行間穴、足心穴、里內庭穴。

理氣穴(49穴)

天容穴、人迎穴、缺盆穴、極泉穴、天泉穴、俠白穴、青靈穴、經渠穴、中泉穴、中魁穴、膻中穴、中庭穴、步廊穴、胸鄉穴、輒筋穴、天池穴、乳根穴、期門穴、日月穴、大包穴、鳩尾穴、巨闕穴、腹通谷穴、陰都穴、肓俞穴、天樞穴、外陵穴、章門穴、府舍穴、氣沖穴、羊矢穴、急脈穴、至陽穴、中樞穴、血壓點穴、厥陰俞穴、督俞穴、胃管下俞穴、肝俞穴、膽俞穴、肘椎穴、膈關穴、魂門穴、痞根穴、后腋穴、上巨虛穴、陽陵泉穴、外丘穴、中都穴。

理血穴(10穴)

太淵穴、養老穴、陰交穴、膈俞穴、竹杖穴、陽剛穴、閭上穴、血海穴、三陰交穴、合陽穴。

調經止帶穴(26穴)

中注穴、經中穴、四滿穴、氣穴、氣門穴、絕孕穴、維胞穴、歸來穴、子宮穴、沖門穴、帶脈穴、維道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白環俞穴、陰廉穴、陰包穴、曲泉穴、陰谷穴、蠡溝穴、交信穴、營池穴、水泉穴、獨陰穴。

利水通淋穴(15穴)

水分穴、利尿穴、中極穴、水道穴、曲骨穴、三焦俞穴、胞肓穴、膀胱俞穴、淋泉穴、委陽穴、箕門穴、陰陵泉穴、復溜穴、大鐘穴、陷谷穴。

安神穴(19穴)

安眠穴、伴星穴、燕口穴、支正穴、陽谷穴、手逆注穴、郄門穴、間使穴、內關穴、靈道穴、大陵穴、臣覺穴、巨闕俞穴、神道穴、神堂穴、心俞穴、腰奇穴、女膝穴、足通谷穴。

開竅蘇厥穴(28穴)

水溝穴、兌端穴、承漿穴、懸命穴、內迎香穴、四神聰穴、勞宮穴、后溪穴、少澤穴、少沖穴、關沖穴、中沖穴、商陽穴、少商穴、十宣穴、十王穴、奪命穴、乳中穴、會陰穴、委中穴、金門穴、隱白穴、大敦穴、厲兌穴、足竅陰穴、至陰穴、氣端穴、涌泉穴。

利竅穴(63穴)

利目穴

睛明穴、攢竹穴、瞳子髎穴、球后穴、承泣穴、四白穴、魚腰穴、上明穴、絲竹空穴、睛中穴、眉沖穴、承光穴、目窗穴、頭維穴、翳明穴、天牖穴、拳尖穴、大骨空穴、鳳眼穴。

利鼻穴

迎香穴、上迎香穴、禾髎穴、素髎穴、囟會穴、通天穴、承靈穴、散笑穴、鼻流穴。

利耳穴

耳門穴、聽宮穴、顱息穴、聽會穴、會宗穴。

利口舌咽喉穴

正營穴、腦戶穴、啞門穴、頰車穴、大迎穴、上廉泉穴、廉泉穴、洪音穴、扶突穴、天鼎穴、唇里穴、聚泉穴、海泉穴、金津穴、玉液穴、龍玄穴。

通利諸竅穴

巨髎穴、印堂穴、曲差穴、上關穴、耳和髎穴、絡卻穴、下關穴、翳風穴、天窗穴、四瀆穴、三陽絡穴、中渚穴、液門穴、小骨空穴。

袪風除濕穴(12穴)

肩髎穴、臂中穴、伏兔穴、陰市穴、髖骨穴、梁丘穴、鶴頂穴、膝眼穴、犢鼻穴、條口穴、陵后穴、膝關穴。

舒筋活絡穴(54穴)

 牽正穴、地倉穴、肩髎穴、肩貞穴、臑會穴、臂臑穴、手五里穴、肘髎穴、上廉穴、清冷淵穴、手踝穴、腕骨穴、肩前穴、澤前穴、腰痛點穴(威靈穴精靈穴)、落枕穴、五虎穴、新設穴、頸臂穴、肩井穴、天髎穴、巨骨穴、秉風穴、曲垣穴、天宗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附分穴、懸樞穴、肩頭穴、臑俞穴、夾脊穴、新建穴、居髎穴、十七椎穴、秩邊穴、髀關穴、拇趾里橫紋穴、風市穴、中瀆穴、膝陽關穴、陽交穴、陽輔穴、懸鐘穴、丘墟穴、承扶穴、殷門穴、浮郄穴、膝旁穴、承筋穴、承山穴、飛揚穴、跗陽穴、申脈穴。

本文地址://n85e38t.cn/jingluo/570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