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中說:“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
我從小喜愛中醫,是受爺爺的影響。只記得我小時侯一有感冒頭痛,爺爺就圍繞房前屋后轉一圈,回來時手握一把中草藥,前胡,柴胡,偏頭草,藿香,荊芥之類,熬碗藥湯一喝,睡一覺就好了。那時老家住在秦嶺南的商洛深山里,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紅巖寨,山高路遠,缺醫少藥,懂得點中草藥知識,便能對付感冒,頭痛等小病。上中學后,我就買了幾本中醫藥書,課余時學習并試治自己的鼻竇炎,竟然給治好了(詳見我的文章《話說鼻淵》)。
后來應征入伍,八年軍旅生涯,學用的是汽車駕駛,退伍后落戶關中農村,生活所迫,忙于生計,久違了心儀的中醫學習。及至晚年,一場大病,幾經周折,最后在省城西安大醫院醫治,差一點被裝上心臟冠脈支架。癥狀緩解出院后在尋找中醫調理的同時,結緣網上“中醫經典魔鬼特訓班”,又開始走上中醫自學之路,邊學習邊實踐,收益多多。
中醫自學的粗淺心得體會,我已寫過七篇文章發表在平臺。這篇文章,想從另一個角度談談心得,也就是自己對藥王孫思邈所批評的某些人的學醫方法的體會。我認為藥王所言,正言中世人學醫的心態及誤區,即“急于求成,重術輕理”。
藥王說:“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這是說愚者學醫,只知收集藥方,讀方抄方。歷代醫家方書,林林總總,三五年時間,不敢說盡覽無余,但抄讀它個成千上萬個藥方不在話下,其中當然包括治療各類病癥的處方。別以為有了這些方子,就能對號入座,治療天下所有病癥。
藥王接著寫道:“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這是說某些人用三五年收集的藥方就去治病,再三五年后覺得自己收集的方子不可用。古代沒有“‘非法行醫”之說,學醫者有機會就可以實踐,以療效建樹口碑,乃至成為一方名醫,但并不是學醫者人人可成名醫。中醫博大精深,沒有超人的毅力,超常的智慧,很難學成。
所以藥王又說:“‘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這是藥王總結的學醫方法,“必須博極醫源”,“醫源”就是中醫理論的源頭,就是要讀通讀懂中醫經典。中醫經典主要指《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金匱要略》,《針灸大成》,《奇經八脈考》,《類經》,《外經微言》等等基礎理論著作。
“‘精勤不倦”,就是堅持不斷地學習研究,體會感悟。“不得道聽途說”,我認為包括兩方面,一是多讀經典原著,不要只看別人的解釋翻譯,要看也得多看幾家,不要被一家之言局限住了。二是多親自實踐,總結比較,不要只聽別人說某方治某病,某病用某方就信以為真。醫道無窮,深無止境,不可淺輒尚止。
學醫的途徑和次序有多種,網上的介紹文章也有多種說法,不外因人而異,由淺入深或由繁至簡。本文標題所指即前一種,由淺入深法。此法容易走入迷途。比如讀幾本方書醫案,抄百十種治病處方,就去臨床治病,偶爾碰巧了,治好一二例,大多數不對癥,效果差。因為病人體質不同,病因不同,雖然癥狀差不多,同一個方子對張三有效,對李四就無效。中醫的靈魂是辯證,辨證的根據是醫理,沒有深厚的基礎理論知識,就很難得出正確的辯證判斷,辨證不準當然就難用準方藥,方藥不準那來的療效呢?
就以很常見的咳嗽為例,有的好治,有的就不好治。我參軍之前在山區老家,對照醫書上的處方自采中草藥,曾治好過三嬸的咳嗽,那是碰巧了。后來參軍離開老家,三嬸咳嗽又犯了,直至去世。
晚年跟隨網上特訓班自學中醫以來,才知學醫的正確次序應該是由繁至簡,即如藥王所說必須博極醫源,先學經典,倪海廈老師的人紀中醫五大經典視頻課正是這種次序。《黃帝內經》、《針灸大成》中的天人合一觀,陰陽平衡觀,人身整體觀和臟腑經絡理論及五行生克理論,都是中醫理論的核心內容。另外,《神農本草經》的藥性理論,《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六經辨證和使用方藥的原理,都是經過千百年無數次驗證有效的寶貴經典。掌握和熟練運用這些理論和方藥,在臨床上辯證用藥就會得心應手。
仍以咳嗽為例,《黃帝內經·素問·咳論篇》說:“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于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臟各以治時感于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則為泄為痛。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
“‘……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脅下滿。脾咳之狀咳則右脅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
“五臟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則胃受之,胃咳之狀,咳而嘔,嘔甚則長蟲(蛔蟲)出。肝咳不已,則膽受之,膽咳之狀,咳嘔膽汁。肺咳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咳狀,咳而遺矢。心咳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咳狀,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咳狀,咳而遺溺(尿)。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欲食飲,此皆聚于胃,關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
這是兩千多年前古圣先賢對咳嗽一證的認識,遠遠超越當今中西醫對病因病機的認識水平,這就是經典的價值。我們今天有多少在職醫生去認真學習和傳承了,難怪療效越來越差。
據有關中華醫史研究資料顯示,中醫理論和治病水平在戰國至秦漢時期已相當鼎盛,此后至今在理論上實踐上沒有突破性發展,某些方面由于戰亂或自然災害影響,古醫籍和醫術絕技損失不少,比如《漢書·藝文志》中著錄的《外經》已經失傳,《后漢書·華佗傳》中提到的“‘麻沸散″也已失傳,當然失傳的古醫籍和醫術技法不僅這些,應該是相當多的。就是如今尚存的古醫籍和醫術醫技,如果我們不去研究學習和繼承發揚,它們也只是文物資料,不能發揮作用,名存實亡,近乎失傳。
上段為題外話,不再多說。言歸正傳,學中醫的正規次序先讀經典,學懂醫理藥理,再學診法技法,再去臨床治病,為什么說這是“由繁至簡”呢?因為如果醫者有深厚的基礎理論功夫,臨床診斷就能分辨真假,找到病因病機本質,有臨床經驗者,往往第一印象一望就可確知十之八九,這就是“‘簡”,不但“簡”,而且“準”,用藥結果必然是“效”。
歷史上曾有名醫在行醫之初經歷一段時間實踐,治病效果不理想,覺得理論不夠扎實,又停止行醫,重讀經典幾年之后再去實踐,果然療效大進。這是我很多年前看央視《百家講壇》羅博士講的,只是忘記了這位名醫的姓名。姓名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學醫者必須熟讀經典,運用經典的醫道,這是古今大醫名醫們的共識。
近讀《名老中醫之路》,蒲志孝先生在介紹其父蒲輔周先生的治學經驗一文中說:“先父對《傷寒》、《金匱》二書推崇備至。他曾回憶到,在剛開始應診時,由于家傳的緣故,求診的人較多,有有效者,亦有不效者。為此決心停診,閉門讀書三年,把《內》、《難》、《傷寒》、《金匱》、《溫病條辨》、《溫熱經緯》等熟讀、精思,反復揣摩,深有領悟。以后在臨床上就比較得心應手。他說:“當時有很多人不了解我的心情,認為我閉戶停診是‘高其身價′,實際是不懂得經典的價值所在。’ ”
這段話也佐證了醫學經典理論對醫者臨床的指導何其重要,所以學醫必須精讀領悟經典原著。
(修訂于2022.06.16)
? ? ? 在《神農本草經》中所渉及的病名大概有170多種,渉及內科、外科、婦科、耳、眼、鼻、喉、咽、寄生蟲等各個方面的疾病。《神農本草經》從這些疾病中總結出41種具有代表性的疾病(“大略宗兆”)列于序中。這41種疾病分別是:“夫大病之主,有中風、傷寒、溫瘧、中惡、霍亂、大腹水腫、腸澼、下利、大小便不通、奔豚、上氣、咳逆、嘔吐、黃疸、消渴、留飲、癖食、堅積、癥瘕、驚邪、癲癇、鬼疰、喉痹、齒痛、耳聾、目盲、金創、踒折、癰腫、惡瘡、痔、瘺、癭瘤、男子五勞七傷、虛乏羸瘦,女子帶下、崩中、血閉,陰蝕、蟲蛇毒蠱毒所傷,此皆大略宗兆。”看了這些疾病,也許會有很多人不知其所云,其實大家陌生的只是疾病的病名,而這些疾病大部分卻是生活中經常見到的。下面對一些比較生僻的病名加以解釋,并列出了治療的藥物。
中惡:在《中醫學大辭典》中載中惡為“病后或睡臥間忽然氣絕者。”從中醫理論上來說中惡是由于氣血逆亂、陰陽不相順接而導致的突然暈厥。相當于現代醫學的體克,暈厥、虛脫等疾病。《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藜蘆”可以治療“中惡風”。
大腹水腫:中醫將人體的腹部分為三個部分,有大腹、小腹、少腹。大腹是指胃院(胃所在的部位)以下,臍以上的部分,屬于足太陰牌經。小腹是指臍以下,毛(兩髂前上棘連線)以上的部分。小腹的兩側為少腹,是足厥陰肝經所經過的部位。大腹水腫就是指從胃院到臍以上部位積水,相當于西醫所說的腹水。《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可以治療大腹水腫的藥物有郁李仁、澤蘭。
腸澼:《中醫學大辭典》中載“腸澼猶言腸病,即痢疾也。”這里的病疾與現在西醫所說的痢疾相同,是由痢疾桿菌所引起的一種腸道傳染病,是夏秋季節常見的急性腸道疾患之一。其臨床表現以發熱、腹痛、腹瀉、里急后重、排濃血樣大便為特點。《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可以治療腸澼的藥物有黃連、云實、干姜、黃芩、藜蘆。
下利:就是泄瀉,是指便質稀薄如水而便次增多,現在老百姓常說的“拉肚子”就屬于泄瀉。相當于西醫中所說的急性腸炎。《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可以治療下利的藥物有黃連、蜜蠟、干姜、葛根。
奔豚:其中豚是指小豬,這個病名很形象地描寫此病的特點像一只奔跑的小豬,病勢迅速,病程短。《中醫學大辭典》中載奔豚是指“氣從少腹起,上沖咽喉,發作欲死,復還止。”也就是說本病發作是患者自覺有氣從小腹部上沖心胸、咽喉,氣沖如奔豚之狀。發作時有瀕死的感覺,不久就會緩解。本病可以伴見腹痛、胸悶氣急、心悸、驚恐、煩躁不安,甚至抽搐厥逆等的病癥。多見于現代醫學的神經官能癥。
留飲:《中醫辭海》中載:“留飲又名積飲,指長期留在體內不得輸化的水飲。”
《金匱要略》將痰飲分為六種,留飲是其中的一種。留飲也就是水飲停留,中醫認為水飲可以停留在人體內的各個部位,導致人體內氣的運動不暢,從而引起各種疾病。而這里的留飲主要指水氣停留在胸膈之間而不宣散,導致的肋下痛、氣短、口渴等的病癥。《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可以治療留飲的藥物有大黃、甘遂、巴豆。
癖食:是指消化不良的一類疾病。
堅積:是指腹內的包塊,伴有疼痛或脹滿的感覺。堅積與積聚和癥瘕是一類疾病,只是名稱不同而己。癥、積、聚、瘕四者還有區別,其中癥與積相同,二者都具有包塊觸之應手,堅硬不移的特點;瘕與聚相同,二者都具有包塊聚散無常的特點。《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可以治療堅積的藥物有芍藥、附子、甘遂、巴豆。
鬼注:《中醫學大辭典》中載鬼注是“十疰”之一。十疰分別為氣疰、勞疰、鬼疰、冷疰、食疰、尸疰、水疰、土疰、生人疰、死疰。“此皆鬼邪之氣疰人身體,令人寒熱淋漓、精神錯雜,無所不惡,而沉悶不知所苦,積年累月漸至委頓而死。既死復傳于人,甚至滅門。”由于此病的癥狀奇怪、病情嚴重,傳染性強,因此,人們以為鬼邪之氣侵襲人體而導致。其實,這種病就是結核病,包括原發性結核傳染、原發性結核復合病、浸潤性結核病等。《神農木草經》中記載可以治療鬼注的藥物有蘼蕪、石龍芻、龍骨、燕屎、鳶尾、黃環、豚卵、蚓、地膽、熒火、彼子。
躡(扭傷、骨傷折。)折:是泛指骨折而言。
五勞七傷:泛指虛弱的疾病。人們經常用“五勞七傷”來形容人身體虛弱多病。五勞七傷的內容在歷代都沒有統一的說法,《黃帝內經》中載:“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諸病源候論》中載:“七傷者,一日陰寒,二日陰萎,三回里急,四日精連,五曰
精少、陰下濕,六日精清,七日小便苦數,臨事不卒。”其實,“五勞七傷”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其形成因素也包含著多個方面。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五勞七傷”實際上是經常被人忽略的,所以才會“積勞成疾"”。《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可以治療五勞七傷的藥物有肉蓯蓉、麻賁。
從這些疾病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對于某些疾病的認識還處于初級階段,例如“鬼注”一病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結核病。現在醫學認為結核病病是由人體感染結核桿菌所引起的。由于結核桿菌具有強烈的致病性和傳染性,因此,它所導致的疾病病情嚴重,傳播迅速。然而,當時的人們并不能夠找出疾病的病因(西醫也叫病原體),只是注意到了結核致病的強傳染性,而又沒有太好的辦法來加以治療,因此,將這種疾病歸咎為“惡鬼”所為,并稱之為“鬼注”。
? ?雖然當時對某些(xie)(xie)疾病(bing)(bing)的(de)病(bing)(bing)因認識還(huan)很膚淺,但是人們在(zai)長期地(di)與病(bing)(bing)魔地(di)斗爭中總結出寶(bao)貴地(di)治(zhi)療(liao)經(jing)驗,有些(xie)(xie)經(jing)驗直到(dao)今天(tian)還(huan)發揮著指導(dao)性(xing)(xing)地(di)作用。《神農本草(cao)經(jing)》中載:“治(zhi)寒(han)(han)以(yi)熱(re)(re)藥(yao)(yao)(yao)(yao),治(zhi)熱(re)(re)以(yi)寒(han)(han)藥(yao)(yao)(yao)(yao)。飲(yin)食(shi)不消,以(yi)吐下藥(yao)(yao)(yao)(yao)。鬼注蠱毒,以(yi)毒藥(yao)(yao)(yao)(yao)。癰腫瘡瘤,以(yi)瘡藥(yao)(yao)(yao)(yao)。風(feng)濕(shi),以(yi)風(feng)濕(shi)藥(yao)(yao)(yao)(yao)。各隨其(qi)所宜。”其(qi)中“治(zhi)寒(han)(han)以(yi)熱(re)(re)藥(yao)(yao)(yao)(yao),治(zhi)熱(re)(re)以(yi)寒(han)(han)藥(yao)(yao)(yao)(yao)。飲(yin)食(shi)不消,以(yi)吐下藥(yao)(yao)(yao)(yao)。”是中醫正治(zhi)法(fa)的(de)思想,也就是用藥(yao)(yao)(yao)(yao)性(xing)(xing)與疾病(bing)(bing)性(xing)(xing)質相反的(de)藥(yao)(yao)(yao)(yao)物來治(zhi)療(liao)疾病(bing)(bing)。此外,除了這些(xie)(xie)總體的(de)治(zhi)療(liao)原(yuan)則外,在(zai)治(zhi)療(liao)時又(you)強調治(zhi)療(liao)個體疾病(bing)(bing)時治(zhi)療(liao)方法(fa)和藥(yao)(yao)(yao)(yao)物的(de)靈活應用,“其(qi)間變動枝(zhi)葉,各宣依端(duan)緒以(yi)取之(zhi)。”
“痙病”即腦膜炎;“濕病”就是風濕,有時候在身體里面,有時候在關節上;“暍(ye)病”就是中暑,這短短的一篇把這三個病都治完了,經方就是這么厲害,用對了就能藥到病除。
同樣是痙,中醫分兩個:一個是剛,一個是柔。剛,簡單講是無汗。柔,就是有汗。
張仲景開的兩個方子,一個是葛根湯,一個是栝萎桂枝湯,都是一劑(碗)即治。
遇到太陽病,如果是發熱脈浮而緩,就是桂枝湯證。如果浮而緊,就是麻黃湯證。如果是太陽病發熱,項背強幾幾然,就是葛根湯證。現在是太陽病在發熱的時候,一摸到病人的脈,不浮卻沉又細,代表病往里走、里虛寒了。 沉脈代表是里癥,細脈代表里寒很盛。 身體里面的寒很盛,代表我們整個臟腑功能都變差了,中醫叫做寒太盛,這個時候容易造成痙病,難治。
痙病的成因是 水不足 ,當人身上的水分不夠時就會產生筋攣,開始壯熱、大熱。當里寒很盛的時候,水喝到胃就被排掉了,水分補充不到時就會出現問題,這就是痙病的成因。所有的痙病不管是剛痙、柔痙,包括后面還有一個大承氣湯證,通通是因為傷到津液引起的,即津液不足了。
出汗的原因可能是小孩子太皮,還有可能是醫生開的發汗藥開太過,故開方時可多加些甘姜棗。
下面是治痙病的幾個大原則:
一般來說,外來的病忌攻下,誤攻下會傷津液,因為血的源頭是胃,攻下把源頭攻沒了,“復發汗”,血里的津液更不足,便成痙病,必抽筋。
瘡家本身血虛,因為我們的抵抗力是藏在血液里的。青春豆不屬此列。
痙病的抽筋是整個身體都拘攣起來,然后病人整個身體向后彎過去,胸腔張得很大,肚子整個凹下去,嘴巴咬得很緊,眼睛往上吊。
人的津液來自腸胃,先天的免疫系統也在腸胃,一旦病毒進入人體,免疫系統自然出來抗衡,當病毒進入腦部時,津液隨病毒一起上沖,腸胃里會空虛。突然腹脹大者,代表津液回頭,免疫系統贏了。
痙病的脈都是直上直下,速度非常快,緊如弦。
灸瘡就是艾絨燒出來的瘡,在這種狀況下發生痙病就很難治,灸瘡可用白術、黃連、知母打粉外用,白術去濕,黃連去熱,知母去煩(如果病人有煩躁的話)。現在都是用艾條做灸,筆者的臨床經驗是:灸出水泡或不慎燙到成瘡時,馬上敷上艾灰,剛敷時會劇痛,但過后無任何不適,結痂牢固,碰水也無妨,艾灰有很好的殺菌和收濕功效。
接下來是金匱的第一個方子。
栝簍根又名天花粉,能生津止渴,糖尿病消渴癥時多用之。另有栝簍實,多用于胸痹(心臟病)。常人的血脈里,25%是血,75%是水,如果血脈里的水不足,就會出現痙病,血過熱就會發燒。
“太陽病其證備”,當所有太陽病的癥狀都有了,如果病人卻“身體強,幾幾然,脈反沉遲,此為痙”。如果不是“脈反沉遲者”而是“浮緊”就是傷寒論中的葛根湯證,脈癥不同,這就是栝蔞桂枝湯證了,用于柔痙,柔痙是有汗,發病時比剛痙慢,剛痙更嚴重。
栝蔞桂枝湯,就是桂枝湯加栝蔞根,用量是“兩”換“錢”。治癥時用新的津液取代舊的津液,不然的話余毒會留在腸胃的宿食里,故經方里常用姜甘棗:生姜去胃里的停水,甘草解宿食的毒、分解宿食,紅棗增潤津液。
前段說的是有汗,就是表虛掉了,所以我們必須用栝蔞桂枝湯去解。汗尿同源,汗多尿也多是在喪失津液,運動時汗多尿少是正常。現在是“ 無汗,小便反少 ”,比前段更嚴重,代表熱悶在里面,發高熱,熱的性是往上走,故 氣上沖胸口 ,整個胸部都脹起來,肚子卻很小,也因為熱氣往上沖,于是“ 口噤不得語 ”,嘴巴緊繃說不出話,似發癲癇,當病人發痙病的時候,要注意預防病人會把舌頭咬斷掉,所以一定要把病人的舌頭撐開來,干萬不要讓病人咬到自己的舌頭。
臨床上有的孩子 一運動就暈倒 ,就是葛根湯證,因為熱沒有地方渲泄。北方出生的人毛孔天生緊密,不容易出汗,其泄熱的途徑是小便,故中醫有兩種去熱的方法:一是發汗,二是利尿。
“欲作剛痙”這也是葛根湯證。欲作剛痙跟已經剛痙都是葛根湯證。
葛根湯中葛根、麻黃、桂枝的比例是4:3:2,麻黃去節,按《神農本草經》,麻黃似竹子一節一節,其節的藥性是止汗,其身為中空,藥性是發汗,色青故名青龍。麻黃湯又名返魂湯,小孩子昏迷、夜尿(陽虛無汗)均可依癥來用,若夜尿的癥是項背強幾幾,葛根湯一樣可以治夜尿。
倪師的臨床經驗是:為防止病人搞錯先煮后煮,麻黃只開2錢,干脆一次煮完。
栝萎根生津,制造津液,而葛根是升津,升提津液。升津后桂枝入肌,把它提到皮膚表面,麻黃過來把毛孔打開,汗出。為了防止前三味藥走太快,再加甘姜棗,甘草灸過后除了解毒還能強心。
桂枝湯需啜粥,葛根湯、麻黃湯無需啜粥,無論哪種湯,用汗劑治傷寒表癥,一般第二天中午胃氣會恢復,但千萬不要吃肉類,因為肉類不易消化,停在胃里會出現食物中毒現象,喝稀飯配蔬菜更易消化。
這個是西醫所謂的“無菌性腦膜炎”,由大便的濁氣上沖到腦導致,也就是說:腦膜炎發病成因除了血里的水不夠外,還有一種是大便堵在腸子里。如果大便的濁氣跑到心臟,就是奔豚,處方是桂枝加桂湯。
處方中厚樸、枳實各5錢,大黃4錢,芒硝3錢,枳樸比硝黃量多,然臨床上倪師用硝黃多于枳樸,以取其迅捷。
枳實形似心臟,能入心,同入小腸。厚樸入大腸,能寬腸。若無枳實厚樸,排便時會因干燥無津液而痛,所謂寬腸亦即增潤津液。
倪師的臨床用量:厚樸2錢,枳實2錢,大黃3錢,芒硝3錢,六碗煮二碗或三碗煮一碗分兩次服。芒硝生用取其迅捷,大便一旦出來了便停余藥。
如何辨癥是大承氣湯癥?
1、舌苔黃;2、問病人家屬“幾天沒大便了?”;3、腹診,按壓天樞穴,拒按;4、病人會出現拈衣摸床、神昏譫語、棄衣而行、登高而歌的現象。
以上便是中(zhong)醫(yi)治療痙病的三個處方,僅三個就夠用了(le)。
本文地址://n85e38t.cn/zhongyibook/91042.html.
聲明: 我(wo)們致力于保(bao)護作者版(ban)權,注(zhu)重分(fen)(fen)享,被刊用(yong)文(wen)章因(yin)無法核實真(zhen)實出(chu)處,未能及時(shi)與作者取(qu)得聯系(xi),或有版(ban)權異議的(de),請聯系(xi)管(guan)理員(yuan)(yuan),我(wo)們會(hui)立(li)即處理,本站部(bu)分(fen)(fen)文(wen)字與圖(tu)片資源來自于網絡(luo),轉載是出(chu)于傳遞(di)更多信息之目的(de),若(ruo)有來源標注(zhu)錯誤或侵犯了您(nin)(nin)的(de)合法權益(yi),請立(li)即通(tong)知我(wo)們(管(guan)理員(yuan)(yuan)郵箱:),情(qing)況(kuang)屬實,我(wo)們會(hui)第一時(shi)間予(yu)以刪除,并同(tong)時(shi)向您(nin)(nin)表(biao)示(shi)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