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舌診的論述在醫籍中最早見于《內經》,如《紊問·脈要精微論篇》說:「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因手少陰心經起于心,挾咽喉,因心有病,面引起「舌卷不能言」的癥狀。《素問·熱論篇》說:「傷寒一日,巨陽受之,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面渴……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病,舌干已而嚏……大氣皆去,病日已矣。」是說人體感受寒邪,表證未解,化熱入里,舌干是里熱的征象。「舌干已」是里熱已退,律液恢復,病愈的表現。
《索問·剌熱篇》說:「肺熱病著,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身熱。」是將舌上黃身熱作為表證未解,化熱人里的質證。《索問·大奇論篇》說:「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鬲偏枯……不喑舌轉,可治,三十日起,其從者,喑,三歲起。」是根據舌體運動是否靈活,和有無語言障礙來撰斷病情的輕重和恢復的時間長短。《靈樞·熱病第二十三》說:「舌本爛,熱不已者,死。」是因里熱面造成的舌爛。如熱仍不退,病情就要加重并危險。《靈樞·剌節真邪第七十五》說:「陰氣不足則內熱,陽氣有余則外熱,內熱相搏,熱于懷炭,外畏綿帛,近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腠理閉塞,則汗不出,舌焦唇偏。」是邪熱既盛,又不汗出,熱不得外泄,而舌焦唇撰。《難經·二十四難》說:「足厥陰氣絕,即筋縮,引卵與舌卷……故舌卷卵縮,此筋先死。」是因厥陰肝經氣絕,面出現的卵縮舌卷。
《內經》雖然沒有將「舌診」做為專題論述,但從散在的各篇有關舌診的內容可以著出,不同的疾病在舌上有它不同的反映,心病可以引起舌卷和語言障礙;邪熱亢盛可以引起舌干、舌爛;表熱傳里舌苔變黃;肝經氣絕引起舌卷;并以「舌干已」津液恢復為熱病病愈的恢據;以及舌的運動是否靈活來推斷疾病的輕重和預后的情況。說明從那個時代起,已經注意到舌的變化與疾病有著密切的聯系。
在《內經》和《難經》的基礎上,張忡景對舌診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亦有關于舌診的論述。例如:《傷寒論》130條:「臟結無陽證……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指出「舌苔滑」是陰寒內盛的征象,治宜溫里回陽,而不可用攻伐劑。《傷寒論》137條:「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是太陽病汗、下后,傷及津液,所以舌上燥。《傷寒論》168條:「傷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熱結在里,表里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干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舌上干燥為表證誤治,邪熱人里,里熱熾盛的表現。《傷寒論》221條:「陽明病……心中懊膿,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是根據舌上是否有苔而決定可否應用梔子豉湯。《傷寒論》230條:「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是根據白苔來鑒別邪在步陽而不在陽明。《金匱要略·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說:「病者腹滿,痛者為實,可下之。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是將黃苔做為里實證可下之的主要指征之一。《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第十一》說:「肝中寒者,舌本操。」因肝脈循喉嚨之后,絡于舌本,寒郁化熱,故舌本干燥。《金匱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并治第十三》說:「渴欲飲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入參湯主之。」是將舌燥做為里熱白虎湯的主要指征之一。《金匱要略·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第十六》說。「病人胸滿,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為有瘀血。」指出舌青是瘀血的表現。
從以上的條文可以者出,張仲景不但將舌苔的變化,做為辨證的內容,更主要的是他將舌質與舌苔加以區別開來,所以張石頑在《傷寒緒論》中說:「舌苔之名,始子長沙,以其邪氣結里,如有所懷,故請之胎。」張仲景的這一貢獻無疑對后世舌診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他指出的滑苔主陰證,舌燥主熱,黃苔主里熱實證,舌青主瘀血,這些見解,現在者來也是完全正確的。盡管張仲景論述的舌苔種類和內容不多,但可以證明他是從實踐觀察中得來的,并將舌診具體運用到辨證論治中去,有時甚至做為辨證的主要儂據,為后世舌診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在《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的基礎上,后代醫家對于舌診的內容不斷補充和發展,臨床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如《中藏經》(托名華佗)對心肝脾肺腎五臟病證在舌診上的表現都有論述。如《中藏經-風中有五生死論》說:「心脾俱中風,則舌強不能言。」《中藏經·論肝》說:「肝中寒,舌本燥。」《中藏經·論膽》說:「膽脹則舌下痛。」《中藏經·論心》說。「心脈搏堅而長,主舌強不能言。」《中藏經·論腎》說:「腎生病則口熱舌干。」《中藏經·論脾》說:「脾病則而色痿黃,實則舌強直,不嗜食。」《中藏經·論三焦》說:「上焦實熱則額汗出,而身無汗,能食而氣不利,舌干口焦。」基本是沿襲《內經》、《難經》而來,且有所補充。
晉代王叔和著《脈經》,主要是論述脈學的理論,在這部著作中載有《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中藏經》有關舌診的內容。如《脈經·卷五·扁鵲診諸反逆死脈要訣第五》載:「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緊急,皆膈偏枯,不喑舌轉可治。」《脈經·卷六·心手少陰經病證第三》載:「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就是《內經》有關舌診的內容。《脈經·卷三·肝膽部第一》載:「徽澀為瘼疭攣筋,足厥陰氣絕,則筋縮引卵與舌。」是《難經》有關舌診的內容。
《脈經·卷七·病發汗吐下以后證第八》載:「傷寒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熱結在里,表里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干燥而煩,欲飲水數升,屬白虎湯。」是《傷寒論》有關舌診韻內容。《脈經·卷六·肝足厥陰經病證第一》載:「肝中寒者,舌本燥。」是《金匱要略》有關舌診的內容。《脈經·卷六·腎足少陰經病證第九》載:「足少陰之脈,是動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干。」是《中藏經》有關舌診的內容。有關舌診的內容,還有如《脈經·卷二·平人迎神門氣口前后脈第二》載:「左手尺中神門以后脈陰實者,足少陰經也,病苦舌燥。」脈陰實是腎陽亢盛,腎陰受劫,故舌苔干燥。《脈經·卷三·心小腸部第二》載:「心象火,與小腸合為府,其喉舌。」是說舌是心之外竅。《脈經·卷四·診五臟六腑氣絕證候第三》載:「病人肉絕,耳干舌皆腫。」是說舌腫是危重的證候。《脈經·卷四·診百病死生決第七》載:「熱病七八日,其脈微細,脈代,舌焦干黑者死。」代脈主臟氣虛,舌焦干黑是陰液枯竭,故屬危重之候。《脈經·卷六·脾足太陰經病證第五》載:「足太陰之脈,是動則病舌本強,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是說脾病所引起舌的變化。《脈經·卷七·病不可下證第六》載:「傷寒發熱,頭痛耳黃,舌上苔滑,煩躁,脈滑實。」傷寒發熱耳黃,脈滑實,屬陽黃,陽黃是濕熱為患,滑苔是濕邪的表現。《脈經·卷七·病可水證第十五》載:「寸口脈洪而大,數而滑,洪大則榮氣長,滑數則胃氣實,榮長則陽盛,怫郁不得出身,胃實則堅,難大便,則干燥,三焦閉塞,津液不通,醫發其汗,陽盛不周,復從下之,胃燥熱畜,大便遂實,小便不利,榮衛相搏,心煩發熱,兩眼如火,鼻干而赤舌燥齒黃焦,故大渴,過經成壞病,針藥所不能制,與水灌枯槁,陽氣微散,身寒,溫衣復汗出,表里通,然其病即除。」脈洪大滑數與舌燥都是重熱亢盛的表現。《脈經·卷七·熱病陰陽交并少陰厥逆陰陽竭盡生死證第十八》載:「吐舌下卷者死。舌頭四邊,徐有津液,此為欲解。」吐舌多見于熱毒攻心或正氣已絕,因此多為危重證候,舌邊有津液為陰津來復,病有轉機的表現。《脈經·卷七·熱病十逆死證第二十一》載:「熱病腹脹便血,脈大時時小絕,汗出而喘,口干舌焦,一旬死。」熱病脈大,舌焦,為邪熱亢盛,陰液已竭,脈時時小絕,為正氣欲脫之象,故主危證。《脈經·卷八·平中風歷節脈證第五》載:「邪人于臟,舌即難言。」中風不語為邪人于臟之中風重證。《脈經·卷八,平肺痿肺癰咳逆上氣淡飲脈證第十五》載:「咳而口中自有津液,舌上苔滑,此為浮寒。」咳嗽苔滑為表證之咳嗽等等。
王叔和之《脈經》無疑是以論脈為主,但在所有有關舌診的內容中,大多數都有相應的脈象,這樣客觀上就起到了將脈診與舌診有機的結合起來,為以后脈診與舌診的結合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隋唐時期舌診學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巢元方等撰《諸病源候論》中,有關舌診的內容就豐富多了,例如《諸病源候論·卷四·虛勞舌腫候》說;「心脾俱熱,氣發于口,故舌腫。」《諸病源候論·卷四,虛勞骨蒸候》說:「皮蒸……舌上白。」《諸病源候論·卷八·傷寒濕蜃候》說:「蜃病之候,齒無色,舌上盡白。」《諸病源候論·卷九·熱病候》說:「肺熱病者,舌上黃,身熱舌焦黑者死。」《諸病源候論·卷三十六·卒被損瘀血候》說:「瘀血舌青口燥。」《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一·妊娠胎動候》說:「胎動不安……候其母面赤舌青者,兒死母話;母面青舌赤,口中沫出,母死子活。」《諸病源候論-卷七·傷寒候》說:「少陰受之,口熱舌干而渴。」《諸病源候論·卷七·傷寒結胸候》說:「臟結病,舌上白苔者滑,難治舌上不苔者,不可攻之。」《諸病源候論·卷八·壞傷寒候》說:「面正赤,燥齒黃焦。」《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三·產難子死腹中候》說:「婦舌青黑及胎上冷者,子已死也。」《諸病源候論》繼承了諾唐以前的舌診經驗,還將舌診應用于婦女妊娠,并根據舌質的表現來判斷產婦和胎兒的生死。
《千金(jin)方(fang)(fang)》中(zhong)記載有關(guan)舌(she)(she)診(zhen)的(de)資料(liao),更為全面,如(ru)《千金(jin)方(fang)(fang)·卷(juan)(juan)二。于死腹中(zhong)第(di)六》說(shuo)(shuo):「婦人難產,而青舌(she)(she)赤,母(mu)死于活(huo)。」《千金(jin)方(fang)(fang)·卷(juan)(juan)五-癖結脹諸(zhu)第(di)七(qi)》說(shuo)(shuo):「小兒胎寒(han)(han)(han)偃啼,腹中(zhong)痛(tong),舌(she)(she)上(shang)黑(hei),青涎下。」《千金(jin)方(fang)(fang)·卷(juan)(juan)十五·熱痢第(di)七(qi)》說(shuo)(shuo):「下利舌(she)(she)黃燥而不褐,胸中(zhong)實。」《千金(jin)方(fang)(fang)·卷(juan)(juan)十八·九蟲第(di)七(qi)》說(shuo)(shuo):「傷寒(han)(han)(han)齒(chi)斷元色,舌(she)(she)上(shang)盡白。」《千金(jin)方(fang)(fang)·卷(juan)(juan)十七(qi)·肺癰(yong)第(di)七(qi)》說(shuo)(shuo):「舌(she)(she)上(shang)胎滑,此為浮寒(han)(han)(han)。」《千金(jin)方(fang)(fang)·卷(juan)(juan)二十
大棗+桂枝, 共35個方劑使用:
柴胡桂枝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大青龍湯,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當歸四逆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葛根加半夏湯,葛根湯,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二越婢一湯,桂枝附子湯,桂枝加大黃湯,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加桂湯,桂枝加厚樸杏子湯,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葛根湯,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桂枝去芍藥湯,黃連湯,小建中湯,炙甘草湯,栝蔞桂枝湯,桂枝湯,厚樸七物湯,桂枝加黃芪湯,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子湯,桂枝救逆湯,黃芪桂枝五物湯,桂枝加龍骨牡蠣湯,薯蕷丸,竹葉湯
1.【柴胡桂枝湯】:黃芩一兩半人參一兩半甘草一兩(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藥一兩半 大棗六枚(擘) 生姜一兩半(切) 柴胡四兩 桂枝一兩半(去皮)
? 1)【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
? ? 第146條.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痛、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2.【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柴胡四兩龍骨 黃芩 生姜(切) 鉛丹 人參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兩半 半夏二合半(洗) 大黃二兩 牡蠣一兩半(熬) 大棗六枚(擘)
? 1)【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 ? 第107條.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3.【大青龍湯】:麻黃六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枚(擘) 石膏如雞子大(碎)
? 1)【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 ? 第38條.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此為逆也。
? 2)【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 ? 第39條.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
? 3)【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 】:
? ? 第23條.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4.【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當歸三兩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通草二兩 桂枝三兩(去皮) 細辛三兩 生姜半斤(切) 吳茱萸二升 大棗二十五枚(擘)
? 1)【辨厥陰病脈證并治】:
? ? 第352條.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
5.【當歸四逆湯】:當歸三兩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細辛三兩 甘草二兩(炙) 通草二兩 大棗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 1)【辨厥陰病脈證并治】:
? ? 第351條.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6.【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茯苓半斤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五枚(擘)
? 1)【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 ? 第65條.發汗后,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 2)【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 】:
? ? 第4條.發汗后,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7.【葛根加半夏湯】: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 甘草二兩(炙) 芍藥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生姜二兩(切)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 1)【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 ? 第33條.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8.【葛根湯】: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生姜(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 大棗十二枚(擘)
? 1)【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 ? 第31條.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 2)【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 ? 第32條.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 3)【痙濕暍病脈證治第二】:
? ? 第12條.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沖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
9.【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芍藥一兩六銖 麻黃十六銖(去節) 生姜一兩六銖(切) 杏仁十六個(去皮尖) 甘草一兩二銖(炙) 大棗五枚(擘)
? 1)【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
? ? 第25條.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10.【桂枝二越婢一湯】:桂枝(去皮)芍藥 麻黃 甘草(炙)各十八銖 大棗四枚(擘) 生姜一兩二銖(切) 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
? 1)【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
? ? 第27條.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11.【桂枝附子湯】:桂枝四兩(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甘草二兩(炙)
? 1)【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
? ? 第174條.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臍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術湯主之。
? 2)【痙濕暍病脈證治第二】:
? ? 第23條.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摶,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大便堅,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術湯主之。
12.【桂枝加大黃湯】:桂枝三兩(去皮)大黃二兩 芍藥六兩 生姜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 1)【辨太陰病脈證并治】:
? ? 第279條.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13.【桂枝加附子湯】: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 甘草三兩(炙)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 1)【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
? ? 第20條.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14.【桂枝加桂湯】:桂枝五兩(去皮)芍藥三兩 生姜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 1)【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 ? 第117條.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沖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也。
? 2)【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 】:
? ? 第3條.發汗后,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小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主之。
15.【桂枝加厚樸杏子湯】: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切) 芍藥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厚樸二兩(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 1)【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
? ? 第18條.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
? 2)【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 ? 第43條.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樸杏子湯主之。
16.【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四兩 甘草二兩(炙) 人參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生姜四兩
? 1)【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 ? 第62條.發汗后,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
17.【桂枝加芍藥湯】: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六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生姜三兩(切)
? 1)【辨太陰病脈證并治】:
? ? 第279條.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18.【桂枝加葛根湯】: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 芍藥二兩 生姜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桂枝二兩(去皮)
? 1)【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
? ? 第14條.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19.【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芍藥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黃(去節)各一兩 大棗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
? 1)【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
? ? 第23條.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20.【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 1)【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
? ? 第22條.若微惡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
21.【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牡蠣五兩(熬) 蜀漆三兩(洗去腥) 龍骨四兩
? 1)【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 ? 第112條.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 2)【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第十六】:
? ? 第12條.火邪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22.【桂枝去芍藥湯】: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 1)【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
? ? 第21條.太陽病,下之后,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促,一作縱。)
23.【黃連湯】:黃連三兩甘草三兩(炙) 干姜三兩 桂枝三兩(去皮) 人參二兩 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
? 1)【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
? ? 第173條.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24.【小建中湯】: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芍藥六兩 生姜三兩(切) 膠飴一升
? 1)【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 ? 第100條.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小柴胡湯主之。
? 2)【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 ? 第102條.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 3)【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 】:
? ? 第13條.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干口燥,小建中湯主之。
? 4)【黃疸病脈證并治第十五】:
? ? 第22條.男子黃,小便自利,當與虛勞小建中湯。
? 5)【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二】:
? ? 第18條.婦人腹中痛,小建中湯主之。
25.【炙甘草湯】:甘草四兩(炙)生姜三兩(切) 人參二兩 生地黃一斤 桂枝三兩(去皮) 阿膠二兩 麥門冬半升(去心) 麻仁半升 大棗三十枚(擘)
? 1)【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
? ? 第177條.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26.【栝蔞桂枝湯】:栝蔞根二兩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 生姜三兩 大棗十二枚
? 1)【痙濕暍病脈證治第二】:
? ? 第11條.太陽病,其證備,身體強幾幾然,脈反沉遲,此為痙,栝蔞桂枝湯主之。
27.【桂枝湯】: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 1)【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
? ? 第12條.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
? 2)【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
? ? 第13條.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 3)【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
? ? 第15條.太陽病,下之后,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沖者,不得與之。
? 4)【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
? ? 第16條.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之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 5)【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
? ? 第17條.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 6)【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
? ? 第19條.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后必吐膿血也。
? 7)【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
? ? 第24條.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 8)【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
? ? 第25條.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 9)【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
? ? 第26條.服桂枝湯,大汗出后,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 10)【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
? ? 第28條.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主之。
? 11)【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
? ? 第29條.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 12)【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 ? 第42條.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 13)【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 ? 第44條.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 14)【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 ? 第45條.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
? 15)【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 ? 第53條.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 16)【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 ? 第54條.病患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
? 17)【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 ? 第56條.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一云大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 18)【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 ? 第57條.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
? 19)【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 ? 第63條.發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 20)【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 ? 第91條.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 21)【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
? ? 第95條.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 22)【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
? ? 第162條.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
? 23)【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
? ? 第164條.傷寒大下后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 24)【辨陽明病脈證并治】:
? ? 第234條.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
? 25)【辨陽明病脈證并治】:
? ? 第240條.病患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
? 26)【辨太陰病脈證并治】:
? ? 第276條.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 27)【辨厥陰病脈證并治】:
? ? 第372條.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 28)【辨霍亂病脈證并治】:
? ? 第387條.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
? 29)【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
? ? 第36條.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 30)【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第二十】:
? ? 第1條.師曰:婦人得平脈,陰脈小弱,其人渴,不能食,無寒熱,名妊娠,桂枝湯主之。于法六十日當有此證,設有醫治逆者,卻一月加吐下者,則絕之。
28.【厚樸七物湯】:厚樸半斤甘草三兩 大黃三兩 大棗十枚 枳實五枚 桂枝二兩 生姜五兩
? 1)【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
? ? 第9條.病腹滿,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厚樸七物湯主之。
29.【桂枝加黃芪湯】:桂枝三兩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 生姜三兩 大棗十二枚 黃芪二兩
? 1)【水氣病脈證并治第十四 】:
? ? 第29條.黃汗之病,兩脛自冷;假令發熱,此屬歷節。食已汗出,又身常暮臥盜汗出者,此勞氣也。若汗出已,反發熱者,久久其身必甲錯;發熱不止者,必生惡瘡。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從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腰髖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桂枝加黃芪湯主之。
? 2)【黃疸病脈證并治第十五】:
? ? 第16條.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脈浮,當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黃芪湯主之。
30.【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子湯】:桂枝三兩生姜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麻黃二兩 細辛二兩 附于一枚(炮)
? 1)【水氣病脈證并治第十四 】:
? ? 第31條.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子湯主之。
32.【黃芪桂枝五物湯】:黃芪三兩芍藥三兩 桂枝三兩 生姜六兩 大棗十二枚
? 1)【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 】:
? ? 第2條.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3.【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桂枝芍藥 生姜各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龍骨 牡蠣各三兩
? 1)【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 】:
? ? 第8條.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脈極虛芤遲,為清谷、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主之。天雄散并主之。
34.【薯蕷丸】:薯蕷三十分當歸 桂枝 干地黃 曲 豆黃卷各十分 甘草二十八分 芎窮 麥門冬 芍藥 白術 杏仁各六分 人參七分 柴胡 桔梗 茯苓各五分 阿膠七分 干姜三分 白斂二分 防風六分 大棗百枚(為膏)
? 1)【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 】:
? ? 第16條.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薯蕷丸主之。
35.【竹葉湯】:竹葉一把葛根三兩 防風 桔梗 桂枝 人參 甘草各一兩 附子一枚(炮) 大棗十五枚 生姜五兩
? 1)【婦人產后病脈證治第二十一】:
? ? 第9條.產(chan)后中(zhong)風發熱,面正(zheng)赤,喘而頭痛,竹葉湯(tang)主之。
本文地址://n85e38t.cn/zhongyibook/90196.html.
聲明: 我(wo)(wo)(wo)們致(zhi)力于(yu)保(bao)護作者版(ban)權(quan),注重分享(xiang),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chu)處(chu),未能及時與作者取(qu)得聯系,或有(you)版(ban)權(quan)異議的(de)(de),請(qing)聯系管(guan)理員,我(wo)(wo)(wo)們會(hui)立即(ji)處(chu)理,本站部(bu)分文字與圖片(pian)資源來自于(yu)網絡,轉載是(shi)出(chu)于(yu)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de)(de),若有(you)來源標(biao)注錯(cuo)誤或侵犯了您(nin)的(de)(de)合法權(quan)益,請(qing)立即(ji)通知我(wo)(wo)(wo)們(管(guan)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wo)(wo)(wo)們會(hui)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nin)表示歉意,謝(xie)謝(xie)!
上一篇: 脈經(jing):平(ping)咽中如(ru)有炙腐(fu)喜悲熱入血室腹滿···
下一(yi)篇: 脈經(jing):平痓濕暍脈證(zheng)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