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0日 訊】近期,黑龍江某地發生了一起命案:16歲的花季少女殘忍的將自己的親生母親用膠帶、布條等東西綁在家中的椅子上,最終導致母親死亡。該案一發,立即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被再次提到公眾視野中。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正確應對青少年出現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呢?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青少年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1,膽小自卑,性格怯懦。2,孤獨冷漠,不喜與人交際。3,性格暴烈,沖動好斗。4,焦慮抑郁,極度痛苦和傷感。5,喜怒無常,時而大喜時而大悲。6,嫉妒心重。我們知道,青少年心理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將會產生極大的危害,他們或自傷自殘,或尋釁滋事,嚴重缺乏責任心和道德感,不僅嚴重影響患者本身的生活,嚴重的還會傷及同學伙伴及家人,甚至給整個社會帶來危害。因此,若我們身邊有這樣的青少年患者,我們一定要認真嚴肅的對待,用自己的愛心去包容和感化他們,而不是歧視和刺激他們。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關心他們的日常生活,及時給予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2.關注他們的情緒變化,認真傾聽他們訴說并為之保密,幫助他們宣泄情緒。3.幫助他們調控好情緒,使他們能正確認識自己所存在的心理問題并引導他們逐漸擺脫不健康的情緒,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用健康的積極的情緒去影響他們。
總之,青少年心理問題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并不可怕,我們要正確認識和對待存在心理問題的青少年,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愛心、耐心為他們驅走心頭的烏云,幫助他們走出不健康情緒的困擾,讓他們也能在藍天下快樂的生活。
關于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思考和研究
我的發現
最近看了一部名叫《籃球日記》的電影,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熱愛籃球的少年因為染上**惡習,而走上搶劫等犯罪道路的故事,后來從監獄釋放后雖然改了惡習,可犯罪給他帶來的惡果不難想象。原本優秀的他不但斷送了自己的籃球生涯,自己的以后的人生也抹上不能磨滅的陰影。看完電影我思考了很多,青少年的犯罪近年來上升速度讓人擔憂,他們的犯罪心理也讓我產生了很大興趣。
眾所周知,當前我國社會犯罪中,青少年犯罪已成為一個令人關注的社會問題。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100名罪犯中就有約10名是1418歲的未成年人,這顯然說明青少年犯罪已占相當大的比例,而且人數逐年上升,這不僅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秩序,還影響到國家的穩定和長治久安,更影響國家的未來。因此預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已成為當前一項主要任務,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就要了解青少年犯罪的規律特點、犯罪原因及治理對策。
面對這樣的現狀,我們應該從青少年犯罪心理入手,保證青少年心理健康,預防青少年犯罪,從根本上解決青少年犯罪問題。
【關鍵詞】 青少年犯罪 預防犯罪 心理健康
我查閱的資料
《青少年犯罪心理》 人民衛生出版社 張理義著
《心理健康枕邊書》新世界出版社 牧之 編著
《影響他人的心理學》 鄭小蘭 編著
《如何預防青少年犯罪》 人民出版社
《社會心理學》 南開大學出版社
《人格心理學》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陳會昌譯
《心理學》 河北大學出版社 張彥云
《精神分析引論》 山西人民出版社 佛洛依德
《行為心理學》 學苑出版社 馮紹峰
《自我與自我》 上海譯文出版社 佛洛依德
《佛洛依德人格論述》天中學刊 張書義
《社會心理學》 人民郵電出版社 戴維 邁爾斯
《20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實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勞倫 斯萊特 《人性、人性心理學與人性化教育》 張海忠
《社會心理學》 侯玉波
《心理類型》 上海三聯書店 榮格
《人格心理學》 北京作家出版社 郝根漢
《怪誕心理學》 天津教育出版社 理查德
《人性論》 北京出版社 休謨
我的解讀與科學上的解釋
引 言
青少年人數占我國人口的四分之一,他們是我國事業的希望,民
族的未來。但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后,我國青少年犯罪出現長時間的高峰期,青少年違法犯罪已成為我國的嚴重社會問題,它不僅影響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而且影響著社會的穩定和精神文明建設。青少年犯罪問題解決得如何,不僅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而且關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對于國家的未來,民族的興衰,都具有重要意義。 青少年是否能健康成長,關系到我們黨和國家是否后繼有人,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百年大計。青少年是否能健康成長,關鍵在教育。教育是崇高的社會公益事業,也是一個系統工程。有的青少年之所以犯罪,是多方面的原因和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一、 相關概念的概述
(一)犯罪心理
"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的含義在理論界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犯罪心理僅指支配行為人實施犯罪行為時的心理活動和有關的心理因素,即犯罪主體實施犯罪行為時,其認識、感情和意志的活動規律,以及其性格、氣質、能力、需要、動機、價值觀等有關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規律。廣義的犯罪心理則是指與犯罪行為的發生、發展和完成有關的各種心理活動和心理因素的總稱;廣義的犯罪心理不僅包括狹義的犯罪心理,而且還包括犯罪主體實施犯罪行為前,預謀和準備犯罪過程的心理活動,以及犯罪以后逃避偵察、打擊、處罰的心理活動;同時也包括犯罪人通過教育改造,悔過自新的心理活動過程
和行為規律。
(二)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在我國尚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法律概念,而是犯罪學研究中及現實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概念。青少年犯罪,泛指青少年這一特殊主體實施的犯罪,亦指主體由兒童向成年過渡這個特定階段(一般指進入青春期至青春期結束),由于主客觀原因而實施的各種犯罪的通稱。我們可以將其定義為:已滿14歲不滿25周歲的人實施了危害社會、觸犯法律、依法應受刑事懲罰的行為,叫做青少年犯罪。
二、青少年違法犯罪案例的思考
(一)青少年犯罪案例
近年來新聞中不斷爆出青少年犯罪的案例,盜竊、搶劫、強奸、殺人的各類犯罪都有。其中著名的馬加爵殺室友案、?我爸是李剛"案、藥家鑫案等等。藥家鑫案是距今較近,影響較大的案件。案件過程大致是: 2010年10月20日23時許,被告人藥家鑫駕駛紅色雪佛蘭小轎車從西安長安送完女朋友返回西安,當行駛至西北大學長安校區外西北角學府大道時,撞上前方同向騎電動車的張妙,后藥家鑫下車查看,發現張妙倒地呻吟,因怕張妙看到其車牌號,以后找麻煩,便產生殺人滅口之惡念,遂轉身從車內取出一把尖刀,上前對倒地的被害人張妙連捅數刀,致張妙當場死亡。殺人后,被告人藥家鑫駕車逃離現場,當車行至郭杜十字時再次將兩情侶撞傷,逃逸時被附近群眾抓
獲,后被公安機關釋放。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藥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到公安機關投案。經法醫鑒定:死者張妙系胸部銳器刺創致主動脈、上腔靜脈破裂大出血而死亡。 只是一件極其惡劣的事件,藥家鑫在撞傷張妙后不但沒有選擇報警,撥打120,反而惡魔般的拿出水果刀將受害者活活捅死,叫人難以置信。這樣的案例很容易引發人們的思考 。
(二)、專家分析
有專家對15~20 歲的犯罪者進行了犯罪心理調查,了解到青少年犯罪心理是復雜多方面的。
一)、 青少年犯罪心理綜述
1 . 父母離異家庭子女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 4.2 倍 。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每年夫妻離異超過百萬對。在父母離婚后, 1/3 的孩子在五年內感到壓抑,缺少目標的抱負。父母離異子女常出現品行障礙問題。孩子的父母,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識,對這一問題缺乏正確的認識,誤認為這些出現品行障礙的孩子道德敗壞,就放任自流,使這些孩子的心理與行為越來越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環境,產生危害他人、危害社會的行為傾向,部分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 . 好勝心理的扭曲和演變 好勝心理是青少年普遍的心理特點,也是他們奮發上進的內在動力。如果在這一時期給予健康的思想教育,就能使其向正確方向發展。當前,在放像廳、電視節目中,放映武打片甚多,他們分辨能力差,抵制能力弱,受封建?行幫?思想的影響,甘為哥們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常常為哥們去打架斗毆、搶劫、
盜竊,甚至行兇殺人。他們視打架斗毆為?英雄?,視冒險亡命為?快樂?。將好勝心的滿足,建立在暴力與他人的痛苦之上。這種好勝心的扭曲和演變,是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又一因素。
3 . 性心理的扭曲與強化 他們對性有一種好奇心、神秘感和?嘗試欲?。在人性道德和法律的約束下,少數青少年的性心理產生了扭曲,偷偷看黃色小說、色情報刊、黃色錄像,甚至想模仿嘗試其中的黃色情節,尋求剌激。這種扭曲心理的不斷強化,一旦條件適宜,少數青少年會失去控制能力,實施攻擊性的?性發泄?,走向了性犯罪。 4 . 利已欲、消費早熟心理的惡性膨脹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孩子的家長,不對子女進行適當的教育,反而對子女過分嬌慣、溺愛,使子女養成任性、自大、自私自利的不良性格。強烈追求個人吃喝玩樂往往會產生低收入高消費的矛盾,在心理上出現挫折感,為達到這種不正常心理的平衡,便走上偷、搶、騙的犯罪道路。
5 . 道德水準失調,守法心理結構不健全 少數青少年不學法、不知法,不懂法,不畏法;沒有建立健全的守法的心理結構,失去了起碼的道德水準。人們厭惡的事,他們卻贊美;人們贊美的事,他們卻反對。如的人在失戀后,竟向女友臉上潑**,認為是開玩笑;有的人認為持刀劫錢是小事一樁。這種心理道德水準的失調,導致了行為上的犯罪。
(三)、對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分析
一)內因。
違法犯罪年齡一般集中在14-25歲。此時正處于少年期或剛進入青年初期,這是一個人生理和心理發展急劇變化的時期,也是童年向成年過渡的時期。他們雖在生理上、心理上發育很快,但還未成熟,處在半幼稚半成熟,充滿著獨立性和依賴性、成熟性和幼稚性錯綜復雜的矛盾。對于自我意識控制力不強的青少年,在紛繁的社會現象和大量社會信息面前,易受外界的誘因直接引起的欲望所驅使,強烈追求私欲,容易造成種種不計后果的違法犯罪行為。
1、錯誤的人生觀
人生觀是指人對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態度。犯罪青少年的認識水平極低,對許多人生問題愚昧無知、觀念模糊,甚至到了顛倒是非的地步。犯罪青少年錯誤的人生觀的核心有兩大精神支柱--封建幫派式的江湖義氣和追求感官刺激的享樂主義;三種錯誤觀念--亡命稱霸的英雄觀,隨心所欲的自由觀和低級下流的樂趣關。[2]
2、淡薄的法律意識
法律意識包括法律知識、對法律的態度和守法的行為素養三個層次。它與道德意識相配合,調節人們的社會行為。違法犯罪的青少年的法律意識淡薄,少數人是因對法律的無知而犯罪,多數人則是因為存在著錯誤的法律觀念,或者對法律采取蔑視的態度,缺乏守法的行為素養而犯罪。
3、情緒的易激動和外露性
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也容易促使犯罪青少年產生激情。當激情爆發
時,往往會不顧后果。打架斗毆時,由于他們愛虛榮、好逞強、想當英雄,就更容易激動,動刀動槍,瘋狂至極,不把對方打敗決不罷休。當他們激情過后冷靜下來時,一般也會后悔;如果造成了嚴重的后果,也會感到恐懼。他們的情緒容易外露,高興時手舞足蹈,得意忘形;不高興時則會惱羞成怒。同時他們的情感極不穩定,表現為情緒變化多端,喜怒無常,憤怒時十分兇殘粗暴,高興時也容易動感情。如果教育者對他們缺乏感情,采取諷刺挖苦、粗暴的態度,他們就會產生強烈的對立情緒,甚至與教育者頂嘴、打罵;如果教育者富有情感,往往會產生好的效果,甚至會使他們感動得流淚,表示決心悔改。但是這種情感常常出現反復,事過境遷,犯罪青少年會繼續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給人以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感覺。
4、意識的二重性
犯罪青少年在實現社會化目標方面表現出意志的薄弱性,在實施反社會的活動中卻表現出意志的頑強性。[3]犯罪青少年大多數來自于學習差、品德表現差的雙差生和貪圖享樂、好逸惡勞的頑劣少年,說明與其意志薄弱不無關系。犯罪青少年在矯治過程中,無論在學文化、學技術方面,或在生活、勞動方面,往往怕苦、怕累、怕困難,缺乏改正錯誤的勇氣,這正是意志薄弱的表現。犯罪青少年的意志薄弱性,很容易在外界不良誘因的影響下,使意志活動偏離社會要求。與意志的薄弱性相反,卻能千方百計地排除主客觀困難和障礙,顯示出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頑強意志。如為了私欲的滿足,冒死去犯罪,或膽敢
以身試法;在審訊過程中,有的犯罪青少年堅守同盟拒絕供認,堅不吐實;在矯治過程中,有的犯罪青少年敢與管教人員對抗,或不顧人身安危實施逃脫。
5、冒險性
犯罪青少年在變態的英雄觀支配下,在犯罪時表現出狂妄自大、盲目冒險的不良意志行為。例如有的犯罪青少年說:"我知道騙錢是犯罪的,但是要享福,就不能怕擔風險。只有膽子大的人才吃得開。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為了弄更多的錢,即使冒點風險也是值得的。"犯偷竊罪行的青少年大多認為,干這一行是靠"三分技術七分膽";還認為要有"要想當小偷,就得不怕揍"的思想準備。有的犯罪青少年說:"我寧可為了搶錢冒險而死,決不會碌碌無為而生。"犯罪青少年在談到自己違法犯罪前后的心理狀態時,幾乎都提到了冒險心理。他們說,犯罪前都感到不同程度的恐懼,但是為了吃喝玩樂,便會橫下心,敢冒風險,認為只要考慮周到,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的;違法犯罪時,只想到快得手,豁出去了,愛怎么著就怎么著;發現后,能擺脫就擺脫,擺脫不來了就聽天由命。審訊時,或者先編瞎話,實在不行就說點真話,還顯得態度較好,或是以不回答來回答一切,以不承認來對付一切。剛進少年管教所時,他們打算"牢內損失牢外補,出去后接著干"
6、易受暗示性
由于犯罪青少年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差,很容易接受別人的暗示而盲從。在球迷鬧事、街頭暴力等集群性違法犯罪活動中,很容易隨波逐
流,稀里糊涂的跟著干壞事;在青少年犯罪幫伙中,很容易在頭目和其他成員的語言、表情、動作的暗示下,進行從眾性的犯罪活動;有的犯罪少年容易受人挑唆、慫恿,去實施犯罪行為。凡此種種都說明犯罪少年缺乏意志的自覺性而具有較強的易受暗示性。
(二)外因。
環境的不良影響和教育不力是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外因。
1、 社會問題
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影響青少年違法犯罪的不良社會因素很多。西方一些腐朽思想和沒落的生活方式;影視上有不顧社會效果宣揚低級趣味的東西;各種渠道進來的淫穢、暴力的書刊;此外,社會違法犯罪團伙的誘騙、教唆、威脅、對缺乏分辨力的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誘惑力、侵蝕性.。另外一些足以造成青少年心里發生畸變的其他社會因素和家庭因素 比如學校教育對青少年的影響,互聯網對青少年生活環境的影響等等。
2、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
目前,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在建立的過程中,因而存在著不完善不健全之處。正是由于這些不完善,不健全,加之市場經濟其本身不可避免的負效應,造成了很多的空隙和漏洞,使犯罪(包括青少年犯罪)的條件與可乘之機增多。例如市場經濟的競爭性, 必然會造成一些企業虧損或破產,致使一些人下崗,失業,從而導致社會不安定因素的增加。當許多工人在品嘗下崗,失業的痛苦的同時,青少年
們也正忍受著待業的煎熬。當青少年人的熱情、意志在茫然的等待中被消磨時,"成人感"受挫易使他們產生悲觀失望、自卑等不健康心理,同時感到被社會拋棄,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3、社會思想觀念的變化及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
當前,我國正處在一個深刻的社會變革時期,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一些人的思想意識、道德觀念、價值取向發生裂變,對原有的以集體為本位的道德觀、價值觀產生懷疑和動搖,形成了以個人為本位的道德觀、價值觀和"金錢萬能"、"有錢能使鬼推磨"的拜金主義思想。由此產生了諸如**、賭博、貪污腐敗等社會丑惡現象,其滋生蔓延所形成的社會不良風氣很容易污染青少年脆弱的心理,使一些青少年放棄原有的崇高理想和信念,而變的精神頹廢,唯利是圖,甚至為實現自己所謂的"人生價值"而不惜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利益,以非法手段撈取錢財。可見,當今社會一些青少年在價值觀上的偏離,確實刺激著他們犯罪心理的形成與發展。
我的研究方向
如何抑制青少年犯罪。從根源上解決這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保證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
本文地址://n85e38t.cn/xinli/647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獨居夫妻去世多日,世態炎涼冷人心
下一篇: 手臂扎16根鉛筆芯,要學會釋放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