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中,體表部位名,四邊指上下左右四方。該穴有五處,分別位于臍中及臍周之上下左右,故名。
取穴方法:臍中四邊屬經外奇穴,位于腹部,臍中上、下、左、右各開1寸處(包括臍上水分和臍下陰交兩個任脈經穴),計5穴。
功能作用:消食導滯,理氣和胃,息風止痙。
主治疾病:消化不良、胃脘疼痛、腹中雷鳴、泄瀉、急性胃腸炎、慢性胃腸炎、胃痙攣、胃擴張、痢疾、疝氣、小兒暴癇、一切痙攣性疾病、水腫、食物中毒等。
穴位配伍:
臍中四邊配中脘,治小兒暴癇。
臍中四邊配脾俞、陰陵泉、大腸俞,治腹瀉。
臍中四邊配水溝,治小兒驚厥。
臍中四邊配足三里、承漿,治消化不良。
臍中四邊配太陽、印堂、百會、足三里、三陰交,治頭痛。
臍中四邊配膻中、內關、足三里、三陰交,治心悸等。
臨床運用:急性胃腸炎,胃擴張,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急、慢性腸炎,痢疾,消化不良,睪丸炎,胃痙攣,胃下垂,膽道蛔蟲,小兒急、慢驚風,四肢抽搐等。
艾灸療法: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20分鐘。
按摩手法:用雙手分別置于臍中四邊,用手掌進行點揉,順時針和逆時針相交替進行。點揉時力度要均勻、柔和、滲透,使力量深達深層組織。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3~5分鐘。
在田字格中為四,書寫首先寫豎。四的書寫接著寫橫折。完成上面半圈的包圍之后,再書寫一撇。寫完左側的撇,寫右側的豎彎。最后再以一橫將四封口即可。
四拼音sì。
部首囗部、部外筆畫2畫、總筆畫5畫。
五筆LHNG、倉頡WC、鄭碼LK、四角60212。
結構全包圍、電碼0934、區位4336、統一碼56DB。
1、數名,三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肆”代):四方。四邊。四序(即“四季”)。四體(指人的四肢;指楷、草、隸、篆四種字體)。四庫(古籍經、史、子、集四部的代稱。亦稱“四部”)。
2、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中的低音“6”。
相關組詞:
四近[sì jìn]
周圍鄰近的地方,形容距離不遠之處四近有許多商店。
四起[sì qǐ]
四方興起,到處發生。
四六體[sì liù tǐ]
一種以四字句、六字句為對偶的文體。
四外[sì wài]
周圍;四處。
家徒四壁[jiā tú sì bì]
徒:僅,只。家里只有四面墻壁。形容家境貧寒,窮得一無所有。也作“家徒壁立”。
四前[sì qián]
經外奇穴名。
生公四輪[shēng gōng sì lún]
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四弘誓[sì hóng shì]
佛教語。謂習大乘求菩薩果者所立的四種大愿:一﹑眾生無邊誓愿度;二﹑煩惱無盡誓愿斷;三﹑法門無盡誓愿學;四﹑佛道無上誓愿成。亦省作'四弘'。
三清四白[sān qīng sì bái]
非常清白。
人體在正經上的穴位一共有362個,在正經上的穴位指的是十二經脈以及奇經八脈上的穴位。奇經八脈上只有任脈和督脈有自己的穴位,而其余6條經脈的穴位都和其它經相合。十二經脈是指肺經、大腸經、胃經、脾經、心經、小腸經、膀胱經、腎經、心包經、三焦經、膽經和肝經。
督脈走行于后正中線上,任脈走行于前正中線上,都具有自己的穴位,在經脈上的穴位加到一起共有362個。另外還有很多奇經、奇穴,奇穴很多都只有比較單一的治療作用,如四縫穴可以治療小兒的疳積,定喘穴主要治療哮喘。所以不算奇穴,人體正經上的穴位是362個。
經外奇穴指不歸屬于十四經,但具有一定名稱、固定位置和一定主治作用的腧穴。簡稱為奇穴。經外奇穴一般都是在阿是穴的基礎上發展來的,其中部分穴位如膏肓俞、厥陰俞等,后來還補充到十四經穴中,可見經外奇穴本身又是經穴發展的來源。 經外奇穴的分布比較分散,大多不在十四經循行路線上,但與經絡系統仍有一定關系。有的經外奇穴并不專指某一個部位,而是指一組腧穴,如十宣、八邪、八風等。經外奇穴在臨床應用上,針對性較強,如四縫治疳積、太陽治目赤等。 歷代中醫文獻中多有關于奇穴的記載。《靈樞·刺節真邪》中提出“奇輸”是“未有常處也”,可見界于阿是穴與經穴之間的一類腧穴就是后世所說的奇穴。晉代《肘后方》里奇穴又有增加。唐代《千金要方》里散見于各卷的奇穴達187穴之多。明代方書《奇效良方》,首次將“奇穴”單獨立節專論。《針灸大成》論穴有“奇”、“正”,專列經外奇穴一門,收穴35個,對后世影響很大。《針灸集成》匯集奇穴144穴。這些都說明歷代醫家對奇穴是頗為重視的。1974年郝金凱所著《針灸經外奇穴圖譜》續集,已將奇穴收集達1595個。現在得到公認的奇穴是48個,它們是:四神聰、當陽、印堂、魚腰、太陽、耳尖、球后、上迎香、內迎香、聚泉、海泉、金津、玉液、翳明、頸百勞、子宮、定喘、夾脊、胃脘下俞、痞根、腰宜、下極俞、腰眼、十七椎、腰奇、肘尖、二白、中泉、中魁、大骨空、小骨空、腰痛點、外勞宮、八邪、四縫、十宣、髖骨、鶴頂、百蟲窩、內膝眼、膝眼、膽囊、闌尾、內踝尖、外踝尖、八風、獨陰、氣喘。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經外奇穴名·陽維穴 4.1標準定位4.2主治病癥4.3刺灸法 4.3.1刺法4.3.2灸法5陽維脈交會穴·陽維穴6外關穴·陽維穴 6.1標準定位6.2取法6.3穴位解剖6.4特異性6.5功效與作用6.6主治病癥6.7刺灸法 6.7.1刺法6.7.2灸法 6.8配伍6.9文獻摘要6.10研究進展 7參考資料附:1古籍中的陽維穴 1拼音 yáng wéi xué
2英文參考 Wàiguān TE5 [中國針灸學詞典]
3概述 陽維穴:1.經外奇穴名;2.陽維脈交會穴;3.外關穴。
4經外奇穴名·陽維穴 陽維穴為經外奇穴名[1]。出《千金翼方》。
4.3.2灸法 艾炷灸3~5壯[1]。
5陽維脈交會穴·陽維穴 陽維穴是指陽維脈交會穴[2]。據《針灸甲乙經》等書載,有交會穴金門、陽交、膈俞、天謬、肩井、本神、陽白、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啞門、風府等15穴[2]。
據《針灸甲乙經》等書記載,下肢部交會足太陽經的金門、足少陽經的陽交(郄);肩部交會手太陽經的臑俞、手少陽經的天髎、足少陽經的肩井;頭部交會足少陽經的風池、腦空、承靈、正營、目窗、臨泣、陽白、本神,督脈的啞門、風府。
6外關穴·陽維穴 陽維穴是指外關穴[2]。見《針經指南》。 《針經指南》載:“外關通陽維”,為八脈八穴之一。
穴位 外關 漢語拼音 Waiguan 羅馬拼音 Waikuan 美國英譯名 Outer Pass 各
國
代
號 中國 TE5 日本 5 法
國 莫蘭特氏 TR5 富耶氏 TR5 德國 3E5 英國 T5 美國 TB5
外關為經穴名(Wàiguān TE5)[3][4]。出《黃帝內經靈樞·經脈》。屬手少陽三焦經[3][4]。外關是手少陽三焦經的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陽維脈[3][4][5]。外為內之對,關即關隘,此穴在前臂外側要處,猶如關隘,故名外關[4]。
外關穴位于腕部背橫紋上2寸,尺、橈兩骨間[3]。
外關穴位于前臂后區,腕背側遠端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間隙中點[4]。伏掌取穴[4]。
圖45(圖出自《中醫大辭典》)
圖出自《中國針灸學詞典》
外關穴位于前臂后區,腕背側遠端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間隙中點,伏掌取穴[4]。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小指伸肌和指伸肌→拇長伸肌和示指伸肌[4]。
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橈神經之前臂骨間背側神經,正中神經之骨間掌側神經,并有前臂骨間背側動脈和前臂骨間掌側動脈本干通過[3]。
外關穴有疏表解熱,通經活絡作用[4]。
外關穴主要用于頭面、耳目及本經脈所過的疾患:如熱病、頭痛、耳聾、耳鳴、目赤腫痛、胸脅痛、肩背痛、肘臂手指疼痛、手顫等[4]。
現代又用外關穴治療感冒、三叉神經痛、腮腺炎、高血壓、小兒麻痹后遺癥、偏癱等[4]。
頭面五官科疾病:目赤腫痛,耳鳴耳聾,鼻衄牙痛。
運動系統疾病:上肢關節炎,橈神經麻痹,急性腰扭傷,顳頜關節功能紊亂,落枕等。
消化系統疾病:腹痛便秘,腸癰霍亂。
其他病癥:熱病,感冒,高血壓,偏頭痛,失眠,腦血管后遺癥,遺尿。
直刺0.5~1寸[3]。
1、直刺0.51.0寸,或透內關穴,局部酸脹,有時可擴散至指端。
2、向上斜刺1.52.0寸,局部酸脹,向上擴散至肘、肩部。治療肘肩及軀 干疾病。
3、或向陽池方向斜刺運針,治療腕關節疾病。
6.7.2灸法 可灸[4]。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3]。
外關穴配聽會、中渚治耳聾耳鳴[4]。
外關穴配曲池、太沖治高血壓[4]。
外關穴配肩髑、曲池、手三里、合谷治上肢癱瘓[4]。
外關配陽池、中渚,有通經活絡的作用,主治手指疼痛,腕關節疼痛。
外關配太陽、率谷,有祛風通絡止痛的作用,主治偏頭痛。
外關配后溪,有舒筋活絡的作用,主治落枕。
外關配足臨泣,為八脈交會穴,主治耳目、頸項及肩部病證。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肘臂不得屈伸,手五指盡痛不能握物,耳聾無所聞。
《針灸大成》:主耳聾,渾渾焞焞無聞,五指盡痛,不能握物。
落枕:取健側外關穴,亦可取雙側。進針后行瀉法,得氣后提插捻轉2~3分鐘后留針,并囑患者活動頸部,有良好療效。
急性腰扭傷:取患側外關透三陽絡穴,留針5~10分鐘,留針期間行強 *** 手法2~3次,并囑患者作前俯后仰,下蹲起立,左右旋轉,深呼吸等動作,有良好療效。
踝關節扭傷:取患肢對側外關穴,得氣后反復捻轉提插2~4次,在行針過程中,囑患者活動患側肢體(由輕到重),疼痛即可減輕。
近視眼:外關配光明穴,治療青少年近視眼有效。
本文地址://n85e38t.cn/jingluo/569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經外奇穴:氣端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