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中醫基礎常識 >> 經絡穴位

經外奇穴:腰眼穴

學穴位 2023-05-29 17:20:12

經外奇穴:腰眼穴

穴位解析釋義

“腰”,指的是腰部,“眼”這里指的是腰椎旁邊的凹陷處,形似眼窩。故名為“腰眼”。

腰部脊柱與髂后上棘構成的凹陷處為腰部的薄弱點,很像眼窩,俗稱腰眼,穴在其上,故名。

取穴

腰眼穴屬于經外奇穴,位于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約3.5寸凹陷中。

人體穴位圖 腰眼穴位置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強腰健腎。

主治疾病:腰痛、腹痛、尿頻、遺尿、消渴等。

穴位配伍:
腰眼配膏肓俞、足三里、三陰交,肺結核溶解期。
腰眼配委中、腎俞、阿是穴,治慢性腰痛。
腰眼配脾俞、腎俞,治腎下垂。
腰眼配腎俞、脾俞、次髎,治痛經。
腰眼配肺俞、脾俞、腎俞、足三里、太溪,治糖尿病。
腰眼配中脘、足三里、內關,治嘔吐。

臨床運用:現今常用于治療腰肌纖維炎、腰肌勞損、子宮內膜炎等。

養生保健

艾灸療法:用艾條溫和灸治腰眼穴,10~15分鐘,一天一次,可以緩解治療腹痛、消渴、子宮內膜炎等。

刮痧療法:用角刮法由內向外刮拭腰眼穴3分鐘,稍出痧即可,一天一次,可以治療腰骶疼痛、下肢痿痹。

按摩療法:腰眼穴為經外奇穴。出自《肘后備急方》。別名鬼眼。

中醫認為,腰眼穴在“帶脈”(奇經八脈之一,環繞腰部的經脈)之中,靠近腎臟,腎喜溫惡寒,常按摩腰眼處,能溫煦腎陽、暢達氣血。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按摩腰部既可使局部皮膚毛細血管網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排除代謝產物,又可刺激神經末梢,對神經系統的溫和刺激,有利于病損組織的修復,提高腰肌的耐力。

這對于中年男性來說,更為重要。因為中年過后,腎氣多不足,但多數人補腎的方法是食補,而忽略了一些按摩手法,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按摩腰腹部也能起到健腎和補腎作用。

按摩時可采用如下方法:

揉腰:兩手握拳,用拇指掌指關節緊按腰眼,作旋轉用力按揉30—50次,以腰酸脹為宜;

男性壯陽穴位 揉腰眼穴擦腰:兩手掌根緊按腰部,用力上下擦動,動作要快速有力,發熱為止;

點揉:雙手后背,以中指指腹著力,點按在脊柱的棘突,其余手指著力于中指上下,以輔助點揉發力。雙手要盡量后背、上夠,凡是手能夠及的棘突和棘突下凹陷中的穴位,均應逐一點揉,直至陽關穴下(即第五腰椎棘突),反復30次左右;

捏拿腰部肌肉:用雙手拇指和食指同時捏拿脊柱兩側的骶棘肌。從上向下分別捏拿、提放腰部肌肉,直至骶部。如此自上而下捏拿4次;

雙手搓熱后覆蓋在腰眼抖動腰部肌肉:兩手掌根部按壓腰部,快速上下抖動15-20次;

叩擊腰骶部:雙手握空拳,以拳眼用力,有節奏地交替叩擊腰骶部,注意由腕部發力,力度輕一點,從上至下,反復叩擊15—30次。

夏季常搓腰眼,還能防治濕氣引起的腰痛,可使局部皮膚里豐富的毛細血管網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腰肌耐力。

有沒有人體穴位大全,最好圖文并茂,帶穴位功用

  【人體穴位常識】  
  穴位的學名是腧穴,別名包括:“氣穴”、“氣府”、“節”、“會”、“骨空”、“脈氣所發”、“砭灸處”、“穴位”。
  人體周身約有52個單穴,309個雙穴、48個經外奇穴,共409個穴位。
  人體中,五臟六腑“正經”的經絡有12條(實際上,左右對稱共有24條)。另外,身體正面中央有“任脈”,身體背面中央有“督脈”,各有一條特殊經絡,縱貫全身。這14條經絡上所排列著的人體穴道,稱為“正穴”,全部共有365處。
  有108個要害穴,其中有72個穴一般采用按摩手法點、按、揉等不至于傷害人體,其余36個穴是致命穴,俗稱‘死穴。 鄭重說明這36個穴是致命穴平常按摩無任何不良影響。所謂致命必有意外的重力,非正常力道,或危險物品造成為必要條件.
  死穴又分軟麻、昏眩、輕和重四穴,各種皆有九個穴。合起來為36個致命穴。生死搏斗中,做為‘殺手‘使用。
  歌訣有:
  “百會倒在地,
  尾閭不還鄉,
  章門被擊中,
  十人九人亡,
  太陽和啞門,
  必然見閻王,
  斷脊無接骨,
  膝下急亡身。”
  一、頭頸部位要害穴(共9個)
  1、百會穴
  位置: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
  經屬:為督脈,為手足三陽、督脈之會,被擊中腦暈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頭前部入發際五分處。
  經屬:為督脈、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之會穴。被擊中后頭暈、腦脹。
  3、太陽穴
  位置:在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后約一寸凹處。
  經屬:奇穴,被點中后頭昏、眼黑耳鳴。
  4、耳門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跡前、張口呈現凹陷處。
  經屬:為手少陽三焦經。被點中后,耳鳴頭暈倒地。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內眥角上方0.1寸處。
  經屬:為足太陽膀胱經。為手足太陽、足陽明、陽蹺、陰蹺五脈之會。被點中后頭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溝偏上(溝下沿上量2/3處)
  經屬:屬督脈,為手、足陽明,督脈之會。被點中后頭暈眼昏。
  7、啞門穴
  位置:在頂部后正中線上,第一與第二頸椎棘突之間的凹陷處,(后發際凹陷處)
  經屬:為督脈、系督脈與陽維脈之會穴,被點中后,沖擊延髓中樞,失啞、頭暈、倒地不省人事。
  8、風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處與乳突之間,在當斜方肌和胸鎖乳突之間取穴。
  經屬:足少陽膽經系手足少陽陰維之會。被擊中后,沖擊延髓中樞,暈迷不醒。
  9、人迎穴
  位置:喉結旁開1.5寸
  經屬:足陽明胃經,被點中后氣滯血淤、頭暈。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個)
  1、膻中穴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兩乳頭中間。
  經屬:任脈,是足太陰、少陰,手太陽、少陽;任脈之會。氣會膻中心包募穴。被擊中后,內氣漫散,心慌意亂,神志不清。
  2、鳩尾穴
  位置:位于臍上七寸,劍突下半寸。
  經屬:任脈,系任脈之絡穴。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及肝、膽,震動心臟,血滯而亡。
  3、巨闕穴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臍上六寸處。
  經屬:任脈、系心之募穴。擊中后,沖擊肝、膽、震動心臟而亡。
  4、神闕穴
  位置:位于臍窩正中。
  經屬:任脈。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膀胱,傷氣,身體失靈。
  5、氣海穴
  位置:位于體前正中線,臍下1寸半。
  經屬:任脈。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和肋間,破氣血淤,身體失靈。
  6、關元穴
  位置:位于臍下三寸處。
  經屬:任脈、系三陰、任脈之會,小腸之募穴。擊中后,沖擊腹壁下動、靜脈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氣滯血淤。
  7、中極穴
  位置:體前正中線,臍下4寸。
  經屬:任脈、系足三陰、任脈之會,膀胱之募穴。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和神經震動乙結腸,傷氣機。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恥骨聯合上緣上方凹陷處。
  經屬:任脈,系足厥陰肝經與任脈之余。擊中后,傷周天氣機,氣滯血淤。
  9、鷹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線第三肋間玉堂穴旁開四寸。
  經屬:足陽明胃經。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和胸前神經及動、靜脈,震動心臟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頭中央。
  經屬:足陽明胃經。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和動脈充血破氣。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頭中央直下一肋間處。
  經屬:足陽明胃經,左側內為心臟。擊中后,沖擊心臟,休克易亡。
  12、期門穴
  位置:位于乳下兩肋間當第六肋間。
  經屬:屬肝經,肝之募穴。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擊中后,沖擊肝、脾,震動膈?⑵?脫?佟?
  13、章門穴
  位置:在腋中線,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時正當肘尖盡處。
  經屬:足厥陰肝經,系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肝之募穴。擊中后,沖擊肝臟或脾臟,破壞膈肌膜,阻血傷氣。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當任脈、下脘穴的外側五分處。
  經屬:足少陰腎經,系足少陰與沖脈之會。擊中后,沖擊肋神經和腹壁動脈、震動腸管,傷氣滯血。
  三、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共8個)
  1、肺俞穴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后,沖擊第三脅動、靜脈和神經,震動心肺、破氣機。
  2、厥陰俞穴
  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經屬: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后,沖擊心、肺,破氣機、易死亡。
  3、心俞穴
  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開1.5寸。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后,沖擊心臟,破血傷氣。
  4、腎俞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后,沖擊腎臟,傷氣機,易截癱。
  5、命門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
  經屬:督脈。擊中后,沖擊脊椎破氣機,易截癱。
  6、志室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三寸處(命門旁開三寸)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后,沖擊腰動、靜脈和神經,震動腎臟,傷內氣。
  7、氣海俞穴
  位置:在第三腰椎棘、旁開1.5寸處。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后,沖擊腎臟,阻血破氣。
  8、尾閭穴
  位置:位于尾骨端與肛門之間
  經屬:督脈、督脈之絡穴,別走任脈。擊中后,阻礙周天氣機,丹田氣機不升。
  四、上、下肢要害穴位(共5個)
  1、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三中點,肩部最高處。
  經屬:足少陽膽經,系手少陽、足少陽、足陽明與陽維脈之會。擊中后,半身麻木。
  2、太淵穴
  位置:仰掌、腕橫紋之撓側凹陷處。
  經屬:手太陰肺經。肺之原穴,百脈之會。擊中后,陰止百脈,內傷氣機。
  3、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經屬:足陽明胃經,足陽明之脈所入為合。擊中后,下肢麻木、不靈。
  4、三陰交穴
  位置:在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后緣。
  經屬:足太陽脾經,系足太陰、厥陰、少陰之會。擊中后,下肢麻木,失靈,傷丹田氣。
  5、涌泉穴
  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處,當屈足趾時出現凹陷處。
  經屬:足少陰腎經。擊中后,傷丹田氣,氣機不能上升,破輕功。
  總之,以上36個要害穴,實際致死案列并未有搜集。其實這些穴位都是按摩師平時按摩經常按摩到的,且輔助治療效果很好。合格的按摩師按摩這些穴位完全正常沒有恐慌的必要。
  人體主要有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
  人體的兩個長壽穴:
  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長壽穴”:一個是“涌泉穴”,另一個是“足三里穴”。
  涌泉穴是腎經的一個重要穴位,經常按摩此穴,有增精益髓、補腎壯陽、強盤壯骨之功效。腎是主管生長發育和生殖的重要臟器,腎精充足就能發育正常,耳聰目明,頭腦清醒,思維敏捷,頭發烏亮,性功能強盛。反之,若腎腎虛精少,則記憶減退,腰膝酸軟,行走艱難,性能力低下,未老先衰。涌泉穴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屈趾時凹陷處便是。每晚睡前盤腿而坐,用雙手按摩或屈指點壓雙側涌泉穴,以該穴位達到酸脹感覺為度,每次50至100下。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10厘米,用自己的掌心蓋住自己的膝蓋骨,五指朝下,中指盡處便是此穴。足三里穴是胃經的要穴。胃是人體的一個“給養倉庫”,胃部的食物只有及時地消化、分解、吸收,人體的其他器臟才可以得到充足的養分,才能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所以,胃部消化情況的好壞,對我們來說極為重要。而足三里則能擔此重任。每晚以指關節按壓足三里,不但能補脾健胃,促使飲食盡快消化吸收,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扶正祛邪,而且還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使人精神煥發,青春常駐。 [編輯本段]致暈11穴部位  1.腦戶穴:位于百會穴后四寸五分。
  2.囟門穴(又名囟會):位于百會穴前三寸正中。
  3.上星穴(又名神堂):入發際上一寸陷中。
  4.前頂穴:百會穴前一寸五分。
  5.后頂穴(又名頂門穴):位于百會穴后一寸五分。
  6.風府穴(又名天星):項后枕骨下兩筋中間。
  7.頭維穴:位于額角,入發際角尖處。
  8.耳后穴:位于耳后靜脈中。
  9.啞門穴:位于風府穴下一寸正中。
  10.通天穴:位于前頂穴后五分,再外開一寸處。
  11.玉枕穴:位于腦戶穴旁一寸三分。 [編輯本段]103穴部位  1.心井穴(又名鳩尾):胸劍突骨下緣。
  2.對門穴(又名不容):巨闕穴旁開六寸。
  3.扇門穴:即男者左對門穴,女者右對門穴。
  4.京門穴(又名氣俞):第十二肋游離間處。
  5.五定穴(又名天樞):平臍中旁開一點五寸。
  6.伯勞穴(又名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
  7.肺使穴(又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8.膽中穴:平第四肋間隙,兩乳頭之間正中。
  9.對心穴(又名至陽):第七胸椎棘突下。
  10.風門穴:第二胸椎棘突下。
  11.環跳穴:股骨大轉子后上方,當大轉子與胝骨裂孔連線的內三分之二處。
  12.蓋膝穴:即膝蓋骨。
  13.膝眼穴:臏骨尖兩旁凹陷處。
  14.竹柳穴(又名交信穴):脛骨內側緣內側。
  15.腳住穴:腳面上的高骨如豆者是也。
  16.開腔穴:即兩耳。
  17.喬空穴:即兩耳后根部。
  18.左耳尖穴:即左耳尖峰。
  19.右耳尖穴:即右耳尖峰。
  20.眼角穴:即眼梢。
  21.大中穴:即鼻中。
  22.人中穴:即鼻溝正中。
  23.駕梁穴:即鼻梁。
  24.咽空穴:即兩個鼻孔。
  25.牙關穴:即唇口。
  26.咽喉穴:即喉管。
  27.將臺穴:即咽喉左右。
  28.舌咽穴:舌上咽腔。
  29.童骨穴:位于風膊下處。
  30.精靈穴:即兩手虎口。
  31.曲池穴:屈肘時肘橈側橫紋盡頭處。
  32.中脘穴:臍上四寸。
  33.六宮穴(又名臍中.神闕):即肚臍。
  34.氣關穴(又名氣門):左乳下二橫指處。
  35.血瘦穴(又名血關):右乳下二橫指處。
  36.掛膀穴:血瘦穴下一分處。
  37.肚角穴:位于小腹盆弦之外。
  38.命宮穴:位于血關穴之下,氣海穴之右。
  39.背心穴:即背部的中心點。
  40.腰眼穴: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八分。
  41.糞門穴:即肛門口。
  42.沖陽穴:足背的最高點,動脈旁。
  43.血囊穴:右側十二肋骨下緣。
  44.氣囊穴:即小腹左邊。
  45.凈瓶穴:即臍左肚角血腕下。
  46.脊中穴: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骨的中點。
  47.山根穴:即鼻梁之上。
  48.對口穴:項后的風府與啞門之間。
  49.氣隔穴:臍下三分稍偏左。
  50.血海門穴:右側十二肋下三橫指。
  51.膈門穴:左側十二肋骨下緣。
  52.氣舍穴:鎖骨內側端上緣。
  53.開氣穴:即氣舍穴偏右。
  54.轉喉穴:即氣舍穴偏左。
  55.血倉期門穴:右側鎖骨下八分處。
  56.氣血囊合穴:左傍肋骨下。
  57.督脈穴:枕骨正中。
  58.正額穴:頭額前正中。
  59.后海底穴:腎俞穴下一寸八分。
  60.攢竹穴:眉內端陷中。
  61.正氣穴:左側乳上一寸三分。
  62.上血海乳穴:右側乳上一寸三分。
  63.氣血二海穴:左右乳下一寸三分。
  64.下血海穴:右乳上一寸四分。
  65.藿肺穴:中脘與建里之中點向下一寸三分。
  66.翻肚穴:藿肺穴向左一寸三分處。
  67.泰山穴:離梭子骨四寸處。
  68.天突穴:胸骨柄的上緣凹陷中。
  69.勞宮穴:第二.三掌骨之間。
  70.神門穴:尺側腕關節橫紋頭。
  71.手三里穴:曲池穴下二寸。
  72.頰車穴:下頷骨前咬肌中。
  73.支正穴:尺側腕上五寸。
  74.下關穴:顴弓下與下頷關節切跡間凹陷處。
  75.足三里穴:犢鼻穴下三寸,脛骨粗隆外側陷中。
  76.犢鼻穴:屈膝,臏韌帶外側陷中。
  77.肩井穴:肩頭高處,當大椎與肩峰之間。
  78.日月穴:第九肋端下緣。
  79.風市穴:大腿外側膝上七寸。
  80.陽陵泉穴:腓骨小頭前下方。
  81.委中穴(又名血郄):膝腘窩中動脈外。
  82.承山穴:委中與跟腱之間。
  83.昆侖穴:外踝與跟腱連線的中點。
  84.血海穴:屈膝,臏骨內上緣上二寸。
  85.大陵穴(又名腕心穴):掌后骨下,兩筋間陷中。
  86.尾宮上穴:即尾宮上一分許。
  87.鶴頂穴:位于膝蓋骨上緣上一寸正中。
  88.外踝尖穴:即足外踝最高點。
  89.內踝尖穴:即足內踝最高點。
  90.膀胱穴:即膀胱。
  91.淚孔穴:(又名睛明):目內眥頭外一分。
  92.所聞穴(又名聽宮):即耳珠,大如赤小豆。
  93.中府:第一肋間隙外側近噱突處。
  94.絕骨穴(又名懸鐘):外踝上三寸。
  95.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96.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97.太淵:腕關節橫紋上,橈動脈外側。
  98.然谷穴:舟骨粗隆下方凹陷處。
  99.曲骨穴:臍下五寸處。
  100.大都穴:足拇趾內側本節后。
  101.魄戶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
  102.天窗穴:頸側.胸銷乳突肌后緣。
  103.箕門穴:大腿內側,血海穴上六寸。 [編輯本段]致命36穴部位  1.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兩眉之間。
  2.頭額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3.太陽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與眼外眥之間后的一寸陷凹中。
  4.枕骨穴(又名腦戶):位于枕骨粗隆上方。
  5.厥陰穴(又名頭竅陰):位于腦后兩邊,乳突后當浮白與完骨之間。
  6.華蓋穴:胸骨柄與胸骨體聯合的中點,即天突穴下二寸。
  7.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于臍上三寸正中。
  8.巨闕穴:臍上六寸,即鳩尾穴下一寸。
  9.氣海穴(又名丹田穴):臍下一寸五分。
  10.關元穴:臍下三寸。
  11.水分穴:位于臍上一寸。
  12.中極穴:臍下四寸。
  13.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
  14.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15.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當于第五肋間。
  16.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當于第五肋間。
  17.左期門穴:左乳下二肋,相當于七.八肋間。
  18.右期門穴:右乳下二肋,相當于七.八肋間。
  19.左幽門穴:巨闕穴左開五分。
  20.右幽門穴:巨闕穴右開五分。
  21.左商曲穴(又名左肓俞):臍中左旁五分。
  22.右商曲穴(又名右肓俞):臍中右旁五分。
  23.左章門穴:左腋中線第十一肋端下際。
  24.右章門穴:右腋中線第十一肋端下際。
  25.左腹結穴(又名左七勞):臍左側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6.右腹結穴(又名右七勞):臍右側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7.左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側一寸五分。
  28.右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右側一寸五分
  29.命門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30.左志室穴(又名志堂穴):位于命門穴左旁三寸。
  31.氣海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32.鶴口穴(又名尾宮穴):位于尾骨宮下兩腿骨盡處。
  33.海底穴(又名會陰穴):前陰與肛門之間。
  34.涌泉穴:位于第二.三趾跖關節后方,蜷足時所現的凹陷處。
  35.右志室穴:位于命門穴右旁三寸。
  36.藏血穴:位于腦后右玉枕穴下五分。
  穴道位于“經絡”——能量的通路上。而人體中,五臟六腑“正經”的經絡有12條(實際上,左右對稱共有24條)。另外,身體正面中央有“任脈”,身體背面中央有“督脈”,各有一條特殊經絡,縱貫全身。這14條經絡上所排列著的人體穴道,稱為“正穴”,全部共有365處。
  僅僅如此,便是個相當可觀的數目了,更何況其他的地方也有穴道。經絡以外的人體穴道,稱為“正穴”,后來又陸續發現了“新穴”,這些穴道若全包括,人體穴道的總數遠超過1000個。
  大致穴位列表:
  頭部穴位(正面):頭維穴、發際穴、陽白穴、印堂穴、攢竹穴、晴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溝穴、瞳子髎穴。
  頭部穴位(背面):百會穴、后頂穴、風府穴、啞門穴、完骨穴、風池穴、天柱穴。
  頭部穴位(側面):太陽穴、下關穴、客主穴、耳門穴、聽宮穴、翳風穴、頰車穴、大迎穴、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膻中穴、鳩尾穴、巨闕穴、中脘穴、水分穴、氣海穴、關元穴、中極穴、氣舍穴、俞府穴、或中穴、期門穴、日月穴、天樞穴、氣穴、大巨穴、大赫穴。
  人體背部穴位: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至陽穴、脊中穴、治喘穴、肩井穴、曲垣穴、天宗穴、命門穴、腰俞穴、腰陽關穴、上仙點穴、六華灸穴、風門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膏肓穴、志室穴、肩外俞穴、厥陰俞穴、三焦俞穴、大腸俞穴、關元俞穴、小腸俞穴、膀胱俞穴。
  人體上肢穴位:內關穴、外關穴、曲池穴、尺澤穴、治癢穴、孔最穴、列缺穴、陽池穴、神門穴、合谷穴、中渚穴、少沖穴、落枕穴、指間穴、太淵穴、口內穴、胃腸穴、手三里穴。
  人體下肢穴位:膝眼穴、梁丘穴、復溜穴、陰谷穴、血海穴、承山穴、解溪穴、委中穴、足三里穴、陽陵泉穴、陰陵泉穴、三陰交穴、百里穴。
  人體足部穴位:涌泉穴、大敦穴、太沖穴、太白穴、太溪穴、申脈穴、丘墟穴、昆侖穴、足臨穴、行間穴、里內庭穴、下痢穴、高血壓點穴、第二厲兌穴、第三厲兌穴、阿基里斯腱穴。
  人體穴位與暗殺相關:
  穴位是指神經末稍密集或神經干線經過的地方。穴位的學名是腧穴,別名包括:“氣穴”、“氣府”、“節”、“會”、“骨空”、“脈氣所發”、“砭灸處”、“穴位”。
  人體周身約有52個單穴,300個雙穴、50個經外奇穴,共720個穴位。有108個要害穴,其中有72個穴一般點擊不至于致命,其余36個穴是致命穴,俗稱‘死穴‘。
  死穴又分軟麻、昏眩、輕和重四穴,各種皆有九個穴。合起來為36個致命穴。生死搏斗中,做為‘殺手’使用。
  

腰眼穴具體在什么位置?

腰眼穴位于背部第三椎棘突左右各開3~4寸的凹陷處。中醫認為,腰眼穴居“帶脈”(環繞腰部的經脈)之中,為腎臟所在部位。腎喜溫惡寒,常按摩腰眼處,能溫煦腎陽、暢達氣血。介紹幾種按摩方法:

 1、兩手對搓發熱后,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閭部位(長強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2、兩手輕握拳,用拳眼或拳背旋轉按摩腰眼處,每次5分鐘左右。

3、兩手握拳,輕叩腰眼處,或用手捏抓腰部,每次做3~5分鐘。

擴展資料:

 中醫認為,用掌搓腰眼和尾閭,不僅可疏通帶脈和強壯腰脊,而且還能起到聰耳明目、固精益腎和延年益壽的作用。中年人經常搓腰眼,到了老年可保持腰背挺直,還能防治風寒引起的腰痛癥。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按摩腰部既可使局部皮膚里豐富的毛細血管網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代謝產物的排除,又可刺激神經末梢,對神經系統的溫和刺激,有利于病損組織的修復,提高腰肌的耐力。

 所以,按摩腰部對慢性腰肌勞損、急性腰扭傷可起到較好的防治作用,對于椎間盤突出癥、坐骨神經痛等病也有一定療效。

人民網-常搓“腰眼穴”益腎壯腰

穴位查詢

穴位查詢

    人身上到底有多少個穴位,因為很多朋友不清楚,有說720個穴位,也有說409個穴位的,我們可以看看現存的標準是怎么說的。按1995年版《針灸穴位圖》統計:

根據十四經脈循行路線(12經脈合任、督2脈合稱14經)而排列腧穴的房法有雙穴309條, 任脈24穴, 督脈28穴,公認的奇穴是48個,所以人身上共718個穴位。

單穴指僅有一個的穴位,如位于身體中線上的穴位,任督脈的穴位都是單穴,所以任脈合督脈加起來的穴位是52個。

雙穴是指位于身體中線雙側的,左右對稱的穴位,一般是左右各一個的。so,雙穴309條的話,那12經脈的穴位數就是309*2=618個穴位(按409個算的沒算雙穴,如左手合右手)。

穴位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于體表的部位,是針灸治療疾病的刺激點與反應點。腧與“輸’通,有轉輸、輸注的含義;“穴”即孔隙。所以,腧穴的本義即是指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轉輸或輸注于體表的分肉腠理和骨節交會的特定的孔隙。分為經穴、經外奇穴和阿是穴、耳穴四類。功能輸注臟腑經絡氣血,溝通體表與體內臟腑的聯系。

穴  位  查  詢

按 所 屬 經 絡 查 詢

肺經

中府穴 云門穴 天府穴 俠白穴

尺澤穴 孔最穴 列缺穴 經渠穴

太淵穴 魚際穴 少商穴

大腸經

商陽穴 二間穴 三間穴 合谷穴

陽溪穴 偏歷穴 溫溜穴 下廉穴

上廉穴 手三里穴 曲池穴 肘髎穴

手五里穴 臂臑穴 肩髃穴 巨骨穴

天鼎穴 扶突穴 口禾髎穴 迎香穴

胃經

承泣穴 四白穴 巨髎穴 地倉穴

大迎穴 頰車穴 下關穴 頭維穴

人迎穴 水突穴 氣舍穴 缺盆穴

氣戶穴 庫房穴 屋翳穴 鷹窗穴

乳中穴 乳根穴 不容穴 承滿穴

梁門穴 關門穴 太乙穴 滑肉門

天樞穴 外陵穴 大巨穴 水道穴

歸來穴 氣沖穴 髀關穴 伏兔穴

陰市穴 梁丘穴 犢鼻穴 足三里穴

上巨虛穴 條口穴 下巨虛穴 豐隆穴

解溪穴 沖陽穴 陷谷穴 內庭穴

厲兌穴

脾經

隱白穴 大都穴 太白穴 公孫穴

商丘穴 三陰交穴 漏谷穴 地機穴

陰陵泉 血海穴 箕門穴 沖門穴

府舍穴 腹結穴 大橫穴 腹哀穴

食竇穴 天溪穴 胸鄉穴 周榮穴

大包穴

心經

極泉穴 青靈穴 少海穴 靈道穴

通里穴 陰郄穴 神門穴 少府穴

少沖穴

小腸經

少澤穴 前谷穴 后溪穴 腕骨穴

陽谷穴 養老穴 支正穴 小海穴

肩貞穴 臑腧穴 天宗穴 秉風穴

曲垣穴 肩外俞穴 肩中俞穴 天窗穴

天容穴 顴髎穴 聽宮穴

膀胱經

睛明穴 攢竹穴 眉沖穴 曲差穴

五處穴 承光穴 通天穴 絡卻穴

玉枕穴 天柱穴 大杼穴 風門穴

肺俞穴 厥陰俞穴 心俞穴 督俞穴

膈俞穴 肝俞穴 膽俞穴 脾俞穴

胃俞穴 三焦俞穴 腎俞穴 氣海俞穴

大腸俞穴 關元俞穴 小腸俞穴 膀胱俞穴

中膂俞穴 白環俞穴 上髎穴 次髎穴

中髎穴 下髎穴 會陽穴 承扶穴

殷門穴 浮郄穴 委陽穴 委中穴

附分穴 魄戶穴 膏肓穴 神堂穴

譩譆穴 膈關穴 魂門穴 陽綱穴

意舍穴 胃倉穴 肓門穴 志室穴

胞肓穴 秩邊穴 合陽穴 承筋穴

承山穴 飛揚穴 跗陽穴 昆侖穴

仆參穴 申脈穴 金門穴 京骨穴

束骨穴 足通谷穴 至陰穴

腎經

涌泉穴 然谷穴 太溪穴 大鐘穴

水泉穴 照海穴 復溜穴 交信穴

筑賓穴 陰谷穴 橫骨穴 大赫穴

氣穴 四滿穴 中注穴 肓俞穴

商曲穴 石關穴 陰都穴 腹通谷穴

幽門穴 步廊穴 神封穴 靈墟穴

神藏穴 彧中穴 俞府穴

心包經

天池穴 天泉穴 曲澤穴 郄門穴

間使穴 內關穴 大陵穴 勞宮穴

中沖穴

三焦經

關沖穴 液門穴 中渚穴 陽池穴

外關穴 支溝穴 會宗穴 三陽絡穴

四瀆穴 天井穴 清冷淵穴 消濼穴

臑會穴 肩髎穴 天髎穴 天牖穴

翳風穴 瘈脈穴 顱息穴 角孫穴

耳門穴 耳和髎穴 絲竹空穴

膽經

瞳子髎穴 聽會穴 上關穴 頷厭穴

懸顱穴 懸厘穴 曲鬢穴 率谷穴

天沖穴 浮白穴 頭竅陰穴 完骨穴

本神穴 陽白穴 頭臨泣穴 目窗穴

正營穴 承靈穴 腦空穴 風池穴

肩井穴 淵腋穴 輒筋穴 日月穴

京門穴 帶脈穴 五樞穴 維道穴

居髎穴 環跳穴 風市穴 中瀆穴

膝陽關穴 陽陵泉穴 陽交穴 外丘穴

光明穴 陽輔穴 懸鐘穴 丘墟穴

足臨泣穴 地五會穴 俠溪穴 足竅陰穴

肝經

大敦穴 行間穴 太沖穴 中封穴

蠡溝穴 中都穴 膝關穴 曲泉穴

陰包穴 足五里穴 陰廉穴 急脈穴

章門穴 期門穴

任脈

會陰穴 曲骨穴 中極穴 關元穴

石門穴 氣海穴 陰交穴 神闕穴

水分穴 下腕穴 建里穴 中脘穴

上脘穴 巨闕穴 鳩尾穴 中庭穴

膻中穴 玉堂穴 紫宮穴 華蓋穴

璇璣穴 天突穴 廉泉穴 承漿穴

督脈

長強穴 腰俞穴 腰陽關穴 命門穴

懸樞穴 脊中穴 中樞穴 筋縮穴

至陽穴 靈臺穴 神道穴 身柱穴

陶道穴 大椎穴 啞門穴 風府穴

腦戶穴 強間穴 后頂穴 百會穴

前頂穴 鹵會穴 上星穴 神庭穴

素髎穴 水溝穴 兌端穴 齦交穴

分  類  查  詢

按 所 屬 性  分 類 

解表穴(12穴)

風府穴、大椎穴、陶道穴、玉枕穴、大杼穴、風門穴、風池穴、當陽穴、顳颥穴、太陽穴、百蟲窩穴、京骨穴

清熱穴(85穴)

清心熱穴

天柱穴、小海穴、少海穴、通里穴、陰郄穴、神門穴、少府穴、曲澤穴、筑賓穴。

清肺熱穴

上星穴、尺澤穴、孔最穴、魚際穴、虎口穴、前谷穴、百勞穴、灸癆穴、身柱穴、靈臺穴。

清肝膽熱穴

陽白穴、頭臨泣穴、五處穴、頷厭穴、懸顱穴、懸厘穴、曲鬢穴、浮白穴、腦空穴、頭竅陰穴、完骨穴、濁浴穴、五樞穴、足五里穴、膽囊穴、光明穴、中封穴、足臨泣穴、地五會穴、俠溪穴。

清胃腸熱穴

曲池穴、手三里穴、下廉穴、合谷穴、三間穴、二白穴、下極俞穴、下腰穴、尾窮骨穴、長強穴、陽綱穴、肓門穴、小腸俞穴、闌尾穴、下巨虛穴、解溪穴、沖陽穴、內庭穴。

清三焦熱穴

瘈脈穴、消濼穴、天井穴、支溝穴、外關穴、陽池穴、淵腋穴。

清熱解毒穴

夾承漿穴、地合穴、齦交穴、頰里穴、角孫穴、耳尖穴、顴髎穴、肘尖穴、溫溜穴、偏歷穴、陽溪穴、二間穴、臂間穴、八邪穴、大指甲根穴、乳上穴、腰俞穴、昆侖穴、外踝尖穴、八風穴、內踝尖穴。

止咳平喘化痰穴(31穴)

天突穴、氣舍穴、水突穴、天府穴、列缺穴、小指尖穴、璇璣穴、華蓋穴、紫宮穴、玉堂穴、肋頭穴、胸堂穴、俞府穴、彧中穴、神藏穴、靈墟穴、神封穴、氣戶穴、庫房穴、屋翳穴、膺窗穴、云門穴、中府穴、周榮穴、天溪穴、崇骨穴、灸哮穴、定喘穴、魄戶穴、譩譆穴、豐隆穴。

消食導滯穴(16穴)

上脘穴、中脘穴、建里穴、下脘穴、臍中四邊穴、幽門穴、不容穴、承滿穴、梁門穴、關門穴、太乙穴、長谷穴、食竇穴、腹哀穴、接脊穴、四縫穴。

益氣壯陽穴(28穴)

百會穴、石關穴、商曲穴、神闕穴、氣海穴、石門穴、關元穴、胃上穴、大巨穴、提托穴、脊中穴、命門穴、腰陽關穴、脾俞穴、腎俞穴、中膂俞穴、意舍穴、胃倉穴、志室穴、京門穴、環跳穴、足三里穴、仆參穴、束骨穴、太溪穴、商丘穴、公孫穴、太白穴。

補陰穴(9穴)

肺俞穴、膏肓穴、腰眼穴、小兒龜胸穴、臍上臍下穴、大赫穴、橫骨穴、照海穴、然谷穴。

溫里穴(13穴)

龍頷穴、三角灸穴、大橫穴、腹結穴、胃俞穴、氣海俞穴、大腸俞穴、關元俞穴、會陽穴、關儀穴、地機穴、漏谷穴、大都穴。

平肝息風穴(15穴)

鼻交頞中穴、發際穴、神庭穴、前頂穴、本神穴、率骨穴、天沖穴、后頂穴、強間穴、滑肉門穴、筋縮穴、太沖穴、行間穴、足心穴、里內庭穴。

理氣穴(49穴)

天容穴、人迎穴、缺盆穴、極泉穴、天泉穴、俠白穴、青靈穴、經渠穴、中泉穴、中魁穴、膻中穴、中庭穴、步廊穴、胸鄉穴、輒筋穴、天池穴、乳根穴、期門穴、日月穴、大包穴、鳩尾穴、巨闕穴、腹通谷穴、陰都穴、肓俞穴、天樞穴、外陵穴、章門穴、府舍穴、氣沖穴、羊矢穴、急脈穴、至陽穴、中樞穴、血壓點穴、厥陰俞穴、督俞穴、胃管下俞穴、肝俞穴、膽俞穴、肘椎穴、膈關穴、魂門穴、痞根穴、后腋穴、上巨虛穴、陽陵泉穴、外丘穴、中都穴。

理血穴(10穴)

太淵穴、養老穴、陰交穴、膈俞穴、竹杖穴、陽剛穴、閭上穴、血海穴、三陰交穴、合陽穴。

調經止帶穴(26穴)

中注穴、經中穴、四滿穴、氣穴、氣門穴、絕孕穴、維胞穴、歸來穴、子宮穴、沖門穴、帶脈穴、維道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白環俞穴、陰廉穴、陰包穴、曲泉穴、陰谷穴、蠡溝穴、交信穴、營池穴、水泉穴、獨陰穴。

利水通淋穴(15穴)

水分穴、利尿穴、中極穴、水道穴、曲骨穴、三焦俞穴、胞肓穴、膀胱俞穴、淋泉穴、委陽穴、箕門穴、陰陵泉穴、復溜穴、大鐘穴、陷谷穴。

安神穴(19穴)

安眠穴、伴星穴、燕口穴、支正穴、陽谷穴、手逆注穴、郄門穴、間使穴、內關穴、靈道穴、大陵穴、臣覺穴、巨闕俞穴、神道穴、神堂穴、心俞穴、腰奇穴、女膝穴、足通谷穴。

開竅蘇厥穴(28穴)

水溝穴、兌端穴、承漿穴、懸命穴、內迎香穴、四神聰穴、勞宮穴、后溪穴、少澤穴、少沖穴、關沖穴、中沖穴、商陽穴、少商穴、十宣穴、十王穴、奪命穴、乳中穴、會陰穴、委中穴、金門穴、隱白穴、大敦穴、厲兌穴、足竅陰穴、至陰穴、氣端穴、涌泉穴。

利竅穴(63穴)

利目穴

睛明穴、攢竹穴、瞳子髎穴、球后穴、承泣穴、四白穴、魚腰穴、上明穴、絲竹空穴、睛中穴、眉沖穴、承光穴、目窗穴、頭維穴、翳明穴、天牖穴、拳尖穴、大骨空穴、鳳眼穴。

利鼻穴

迎香穴、上迎香穴、禾髎穴、素髎穴、囟會穴、通天穴、承靈穴、散笑穴、鼻流穴。

利耳穴

耳門穴、聽宮穴、顱息穴、聽會穴、會宗穴。

利口舌咽喉穴

正營穴、腦戶穴、啞門穴、頰車穴、大迎穴、上廉泉穴、廉泉穴、洪音穴、扶突穴、天鼎穴、唇里穴、聚泉穴、海泉穴、金津穴、玉液穴、龍玄穴。

通利諸竅穴

巨髎穴、印堂穴、曲差穴、上關穴、耳和髎穴、絡卻穴、下關穴、翳風穴、天窗穴、四瀆穴、三陽絡穴、中渚穴、液門穴、小骨空穴。

袪風除濕穴(12穴)

肩髎穴、臂中穴、伏兔穴、陰市穴、髖骨穴、梁丘穴、鶴頂穴、膝眼穴、犢鼻穴、條口穴、陵后穴、膝關穴。

舒筋活絡穴(54穴)

 牽正穴、地倉穴、肩髎穴、肩貞穴、臑會穴、臂臑穴、手五里穴、肘髎穴、上廉穴、清冷淵穴、手踝穴、腕骨穴、肩前穴、澤前穴、腰痛點穴(威靈穴精靈穴)、落枕穴、五虎穴、新設穴、頸臂穴、肩井穴、天髎穴、巨骨穴、秉風穴、曲垣穴、天宗穴、肩中俞穴、肩外俞穴、附分穴、懸樞穴、肩頭穴、臑俞穴、夾脊穴、新建穴、居髎穴、十七椎穴、秩邊穴、髀關穴、拇趾里橫紋穴、風市穴、中瀆穴、膝陽關穴、陽交穴、陽輔穴、懸鐘穴、丘墟穴、承扶穴、殷門穴、浮郄穴、膝旁穴、承筋穴、承山穴、飛揚穴、跗陽穴、申脈穴。

本文地址://n85e38t.cn/jingluo/569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