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集的主題是有欲望未必是壞事。我們要繼續介紹老子《道德經》的文本,還是在第一章里面。第一章的內容我再念一遍,讓你有更深的印象,然后我們就把焦點放在“無欲”“有欲”這兩個概念上。老子第1章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萬物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上一集我們已經把“無名”“有名”做過說明了,因為人有理性,必須要知道或界定某些名稱,否則無法從事思考。但是有了認知以后,自然就會產生欲望了,就是會有意愿,對你所知的東西要表達一種態度,然后就有兩種可能——無欲與有欲。但問題來了,你看到市面上《老子》的書,80%以上的斷句都是用“無”“有”來斷句,你看了之后以為那是原始的版本,事實上問題很大。一方面,王弼本的斷句是“無名”“有名”“無欲”“有欲”,比他更早的帛書本也是這樣斷句的。古代帛書本沒有標點符號,它是用古人的方式——“之乎者也”作為斷句,所以它這邊說:“故恒無欲也,以觀其妙。恒有欲也,以觀其徼。”在帛書《老子》里面,“常”這個字它是講“恒”,代表它的版本是在漢文帝劉恒之前。后來才改成“常”,我們已經習慣了。所以在這里講“無欲也”“有欲也”。
但是為什么這么多學者,連西方翻譯的《老子》也一樣,都用“無”“有”來斷句呢?在歷史上,第一個用“無”“有”來斷句的是誰呢?是北宋的王安石。王安石是北宋的政治家,變法革新,最后失敗了,他在文學與哲學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王安石的年代是1021年到1086年,比王弼整整晚了1000年,比老子晚了大約1700年。因此,有什么理由要采用王安石的斷句去念《老子》呢?這是沒有商量余地的。在念《老子》的時候,我常常覺得遺憾,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多學者忽略這一點,或是明明看過王弼本、帛書本的《老子》,還是喜歡用“無”“有”來斷句。事實上用“無”“有”來斷句是說不通的,因為人對“無”與“有”的了解基本上是很抽象的。在老子書中提到“無”與“有”有三個地方,但他并不是把“無”“有”當作我們一般所想象的“無就是虛無,有就是具體存在的”,并非如此。根據王弼的注解,他認為老子的“無”是指“無形之物”,因而無法給它取名字;而老子的“有”是指“有形之物”,然后你可以給它取名字。所以“無”與“有”是指“無形”與“有形”,這是就人的認識能力來做判斷的。
老子怎么可能說“有欲”呢?所以在這里要說明一下,“無欲”與“有欲”是什么樣的觀念。從事科學研究的人清楚告訴我們,科學研究有兩種途徑:第一種是無欲,第二種是有欲。所謂的“無欲”就是對研究對象不去干擾,只是觀察它的奧妙,你會看到生態平衡。有一次我看探索頻道,看到一幕心里不忍,一只雄獅子找一只母獅子,母獅子已經有四只小獅子了,結果雄獅子過來把四只小獅子一一咬死。母獅子沒有反抗,它只是去確定一下小獅子都死了,然后就跟著雄獅子走了,準備再去懷孕,生下一胎。獅子世界奧妙的地方就在這里。那你說小獅子都死了怎么辦?一定要等母獅子的小獅子長到一定的大小,可以獨立了,然后它才能夠一代一代發展下去。這是自然界的奧妙,我們沒有必要去干涉;去干涉的話,就會使自然生態出現失衡。譬如海龜產卵,一次大約200顆,但到最后能夠孵化成海龜,也能在海中遨游的,頂多只有兩三只。如果200顆海龜蛋因為我們人類的干預保護,讓它全部孵化成大海龜,將來我們就會看到海面上都是海龜,這樣反而破壞了自然的生態。所以人不要出手叫做“無欲”,由此可以看見萬物的奧妙。能耐如何?人要有欲望的話,有一個設計的想法,進行一些干擾,看看它的反應如何,你才會知道某些動物的體力、嗅覺、聽覺靈敏的程度,這樣才能有利于人類的需要。
接著,為什么要說“有欲”呢?有欲可以看出萬物之徼,“徼”是什么意思?“徼”就是指廣大的邊界。一樣東西它的譬如我們想象一下,在古代,如果你需要找動物幫你拉車,你選哪一種?當然要觀察每種動物的特性。大象力量很大,但他一生氣的話,把你房屋給撞倒了,把人給踩扁了,所以后來選擇了馬和牛。這就是人類有欲望,可以知道每樣東西的邊界,然后加以使用。另外一次我看到探索頻道,描寫有個地方發生兇殺案,兇手把尸體丟到附近的海里,但是要找到尸體才能定罪,救生員怎么找都找不到,最后只好讓一只獵犬登上他們的救生艇,來回地在那附近的海面穿梭。這只獵犬每到一個地方就拼命地吠,結果救生員從這邊下去,找到了尸體。我們想象一下,已經過了好幾天了,海水是咸的,海浪又不斷在波動,狗為什么可以聞到二十幾米以下的海底有過世的人呢?人類實在無法了解。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有欲以觀其徼”,可以看到萬物每一樣東西都有它的特色、它的能耐的范圍,然后人類才可以按照我們的需要加以使用,促進文化的發展。所以在這里講“無欲”“有欲”是合理的。
最后那一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這“兩者”是指什么?王弼說是指前面的始源與母體,他有他的道理。因為前面講到“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始”與“母”這兩個字是來自同一個來源,都跟“名”有關;而“名”是為了去描寫“道”的,所以說它同出而異名——從同樣的根源出來,但名稱不同,一個是開始,一個是母體;同樣都稱為神奇,而神奇之中還有神奇,那是一切奧妙的由來,也就是說明這個“道生萬物”是多么樣的奧妙。所以在老子來說的話,他從來不去問“道為什么要生出萬物?”他只是接受這個已經存在的事實。就是萬物已經存在,而人作為萬物之靈,可以思考、可以選擇,所以要就這個存在去找它的理由的時候,你不要去問最初那個“為什么”。萬物已經存在了,你就面對現實,然后問:人將來應該如何?要問:萬物的存在以及人的存在,這一切是“為了什么”?通常人類的思考難免會有這樣一種目的性的思考,也就是:我這樣活著是為了什么?或者萬物的存在是為了什么?這可能有一些過度主觀的問題,也就是人類自我中心。而老子的思想正好是要告訴你,人間所有的問題都來自于人類過度的自我中心。所以他希望你知道一點,人與萬物一樣都來自于道。在這一點上,人與萬物是平等的,也就是人也是萬物之一。但是只有人可以透過某些修煉,最后達到悟道的程度。
我們用“無欲”“有欲”來斷句,在老子文本里面“以經解經”的話,也有充分的根據。在《老子》書里面提到“無欲”有6次,提到“欲”有7次,說明什么?談到道的時候,你對道有體會就會無欲,然后老子筆下的圣人要做的也是無欲。有關這個圣人,我們后面就會談到了。而另一方面,提到“欲”的地方有7次,就是圣人欲如何、欲如何。所以在斷句方面用“無欲”“有欲”來斷句,在老子文本里面并不是問題。問題只在于,長期以來,從北宋王安石以后將近700多年,大家在念《老子》的時候都受到干擾了,以為既然《老子》原文是古文,沒有標點符號,為什么斷句上不能別出心裁呢?所以很多學者就用“無”“有”來斷句,但是這樣的斷句實在是讓人無法理解他在說什么。舉個例子,如果你把它斷成“故常無,欲以觀其妙”,把“欲”放在后面,“欲以觀其妙”。然后說“常有,欲以觀其徼。”那你說,什么叫“常無”“常有”呢?你心中是“常無”的話,能觀什么呢?觀察的“觀”當然是人在觀察,它本身就是一個欲望的表現。你才說“無”“有”(因為認為道家只能說無欲,不能說有欲),那這兩者為什么又要“欲”以觀其妙、“欲”以觀其徼呢?這里面不是自相矛盾嗎?所以斷句上一定要說“無欲”“有欲”,這跟后面你要觀察到什么是對應的。如果只說一個“無”或“有”,請問是誰在“觀”呢?既然是“無”,你還能“觀”什么?既然說“無”“有”,后面不是立刻講“欲”如何如何嗎?像這些都是比較復雜的思辨。所以我們在念書的時候,在開始,我們可以得到很多學者的幫助。但是要記得,我們的朋友只有一個,就是真理。如果你發現《老子》最可靠的版本是怎么斷句的,就要毫不猶豫地接受老子的觀點,畢竟我們是要學老子的思想,而不是后代學者各自的心得。如此一來,我們可以減少自己被誤導的機會。
你能不能夠自己使用一下“無欲”與“有欲”這兩種情況,也就是當你沒有欲望的時候,你看到了什么?而當你有某種欲望的時候,你又看到了什么?能不能舉一個人或者某樣東西作為例子來加以說明,想聽聽你的意見。
本文地址://n85e38t.cn/dahuadaodejing/58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