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質疑關點
“中歐中醫中藥大會”開幕式中方代表:“中醫不但能夠通過脈搏診斷婦女是否懷孕,而且能判斷性別”。
質疑專家
原解放軍總醫院內科主任醫師龐宣文:“脈象來確定男胎女胎缺乏科學性”。
中國中醫藥研究院針灸研究所副所長朱兵:“正規的中醫院,醫生很少通過把脈診斷婦女是否懷孕,通常還是要借用相關的醫療設備”。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王東坡博士:“如果僅憑傳統的望聞問切,還是無法完全把握人體內的情況。把脈判斷男女也是如此”。
6月27日,在羅馬召開的“中歐中醫中藥大會”開幕式上,中方一位代表在會議致辭中稱“中醫不但能夠通過脈搏診斷婦女是否懷孕,而且能判斷男女”。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國內一片嘩然。無論是學者還是公眾,大家不禁好奇,此話依據何在?把脈就能判斷胎兒的性別嗎?
各大媒體紛紛轉載“把脈能判斷胎兒性別”觀點,眾讀者提出質疑
記者了解到,盡管國家禁止醫院通過B超等檢查手段告知家長胎兒的性別。但是目前,依然有為數不少的父母希望通過各種方法能及早知道孩子的性別。尤其在農村,一些孕婦找中醫把脈來決定要不要孩子,即使在城市,有些孕婦也四處尋找把脈精準的老中醫。而中方代表在中歐中醫中藥大會開幕式上的致辭似乎向人們證實了這個獲得胎兒性別的“好辦法”的科學性。
不同人生理狀況不同,脈象會存在左右手自然差別
原解放軍總醫院內科主任醫師龐宣文告訴記者:“以脈象判斷胎兒男女,在中醫學經典著作中確實有提到過。一般認為,左手滑脈強而實的是男胎,右手滑脈輕而虛的是女胎。”
但是,不同人生理狀況不同,有人用右手勞動與寫字,有人則以左手為主,脈象會存在左右手自然差別,所以脈象來確定男胎女胎缺乏科學性。龐宣文也表示,這種預測方法的可行性和準確性并不高。即使有個別經驗豐富的老中醫把脈比較準,那也只是個案,不具代表性,一般的中醫醫生都是不敢對此下定論的。
龐宣文介紹說,當西醫、B超技術還沒有引進中國之前,中醫都是依靠把脈來判斷婦女是否懷孕。據介紹,脈象是中醫主要的診斷依據,按照中醫學說,孕期作為特殊時期,脈象會變得與平時不同。通常,如果婦女沒有其它的病狀而被把出了“滑脈”,也就是人們常常說的“喜脈”,這時就被認為是一種妊娠脈象。
龐宣文說,據醫書上描述,滑脈“脈來流利,如盤走珠。”中醫把脈時,通常將右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依次放在病人左手的手腕上。如果懷孕了,三個指頭都能清晰地把到跳動得很歡快的脈象,脈的跳動有如行云流水,就像是珠子在盤中滾動一樣。
但是有時,因血滯行經不暢等情況也可以導致這一脈象。據透露,有些中醫也心知肚明,僅靠脈象診斷是否懷孕其準確率很有限,因此在把脈的同時,他們還會通過察言觀色、詢問生理狀況來作判斷。如果被說中,這時往往將其歸為把脈的功勞,即使沒說中,大部分人也不會計較。
僅憑傳統的望聞問切無法完全把握人體內的情況
而記者采訪中國中醫藥研究院針灸研究所副所長朱兵時,他明確表示,自己并不相信把脈有那么神奇。朱兵提出疑問:“假如真的可以通過把脈就能準確判斷胎兒是男是女,那么為什么現在法律只禁止醫生用B超的方法來鑒別胎兒性別,而不禁止中醫通過把脈的方法鑒別胎兒性別?”朱兵說:“目前,在正規的中醫院,醫生很少通過把脈診斷婦女是否懷孕,通常還是要借用相關的醫療設備”。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王東坡博士也告訴記者,從某種意義上說,現代一些診療科技手段,也是中醫診斷方法的一個延伸,是中醫現代化的內容之一。比如現在的一些醫學影像檢查,包括X光、B超等,畢竟,如果僅憑傳統的望聞問切,還是無法完全把握人體內的情況。把脈判斷男女也是如此。
病情分析:這個不好說,有心理學的一些觀點哦意見建議: 1.判斷男女確實是存在的,因為男孩和女孩在孕期內會有不同表現,激素水準也有差距.這些差距可以通過脈象,體表來體現. 2.但因為個體差異的存在,導致這種區別在很大程度上難以區分. 3.中醫主要靠脈象來鑒別,我學了7年中醫了我感覺會的最多十多種脈象,有把握的也就幾種,我的老師,他說:別人要你看男女,其實很簡單:外人都很迷信中醫的,你把把脈,然后輕松的說:男的!,原因很簡單,多數人喜歡男的,對了,人家會說你高,錯了,人家最多在心理說這醫生沒對我說實話! 4.鑒別性別別的可靠手段就是一起檢查,但屬于違規的,中醫再有經驗,準確率不超過15%,再說了,你要真在乎,不到95%以上的準確,你能安心?這類東西不存在幾率的,要不是,要不不是,在某種程度上,99%和50%是同一個數據! 5.選擇一起鑒別倒是可以考慮的,祝你好運咯!
當然可以,男子的脈搏一般比較寬大有力,女子就相對細弱一點了;
不過也有一種情況,比如男子久病身體虛弱,這個時候脈搏也會比較細弱
但如果只是看脈搏的話是這樣,問題是看男女不單單是看脈搏啊,還有神態,走路的姿勢,說話的聲音,耳朵的秀氣等等多方面的,基本上來說,再有閱歷的人眼前,女扮男裝就是個笑話,都不用把脈
本文地址://n85e38t.cn/zhongyizatan/627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認識論的方法審視中醫
下一篇: 中醫有助醫患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