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一般將農歷十、十一、十二月稱為冬三月,祖國醫學認為,此時天寒地凍,陰氣盛而陽氣衰,故冬天進補正當時。但進補是有講究的,不是人人都需要進補,也不是單純進補品、服補藥就可以達到健身壯體的目的。冬令進補必須注意“四宜”、“四戒”。
陽氣虛弱者宜陽虛的人常會流清鼻涕、手足冰涼、小便清長、夜尿頻頻、大便稀溏、陽事不舉。凡有類現象的人可用熟地、附子、干姜、人參、羊肉或狗肉等共燉食。同時還可內服金匱腎氣丸、龜鹿補腎丸、十全大補丸、人參大補丸等。以期陽氣生、寒氣祛、體質壯。
易患冬季疾病者宜有些慢性病每逢寒冷冬天易發作,嚴重影響人身體健康,如慢性支氣管炎、尿多癥、凍瘡等。中醫看來這些均屬腎氣、腎陽虧虛的病癥,預防和治療的最佳方法就是溫補,可選用熟附子、肉桂、肉蓯蓉、海馬、狗腎、人參、炙甘草、枸杞子等,可間常食之。
夏病冬治者宜一些體弱易患春夏發作的疾病者,如哮喘、瘡瘍等,如果能在冬季將身體調養好,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冬季應以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為主,可選用各種魚類及牛、羊、狗肉,再加上中藥人參、黃芪、龍眼肉、當歸、紅棗等,或做湯或為膳。只要脾胃功能好,進補后定能使儲備多的能量,從而增強身體的免疫功能,減少宿病的復發。年老體弱者宜對于年邁體衰者,除注意起居、調養精神以外,善于進補也是很重要的。冬令進補就是很好的方法。老年體虛者進補,應以雞、魚、肉、蛋等為主。
冬令進補勿忘“四戒”。
一戒胡亂進補身體強壯的人不需要進補。對于想健身長壽者來說,光靠補藥不是好辦法。眾所周知,古代帝王將相總是補品不離口、補藥不離身,到頭來又有幾長命百歲了!因此,還應注意適當運動鍛煉、飲食調理、多用大腦等等,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養生;對于體虛者,補虛也有氣虛、血虛、陽虛、陰虛之別,冬令進補也要兼顧氣血陰陽,不可一味偏補,過偏則反而引發疾病。因此,冬令進補最好在醫師指導下進行。一般來說,中年人以健脾胃為主,老年人以補腎氣為主。
二戒以貴賤論優劣對于補藥,絕不要存在越貴越好、越貴越有效的想法。中醫認為,藥物只要運用得當,大黃可以當補藥;服藥失準,人參即為毒草。
三戒滋膩厚味對于身體虛弱,脾胃消化不良,經常腹瀉、腹脹者,首先要恢復脾胃的功能,只有脾胃消化功能良好,才能保障營養成分的吸收,否則再多的補品也是無用。因此,冬令進補不要過于滋膩厚味,應以易于消化為準則。
四戒留邪為寇在患有感冒、發熱、咳嗽等外感病癥時,不要進補,以免留邪為寇,后患無窮。
多吃清熱解毒安神食物
從健康養生的方面看來,處暑節令適合進餐清熱解毒安神的食物,如黃魚、瑤柱、紫菜、海蜇皮、萵筍、西蘭花、檽米、白芝麻、豆類食品及奶制品,但這種食材一次進餐不能過多。此外,處暑之后春燥漸盛,為避免燥邪傷身可多吃一些滋陰潤燥食材,如白木耳、沙參、家鴨等養陰生津的食材,或黃芩、黃芪黨參等具備養血之效的健康保健食材。
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湯湯
處暑之后,氣侯慢慢越來越干躁,而燥氣傷身,假如常常服用辛辣食物油膩食品類,則更非常容易損害肺臟,加重身體缺水、干躁。應對“春燥”最好是的辦法便是多飲水,可在溫開水中放鹽或純蜂蜜,盡量避免吃油膩、烤串及其上火的食物,可多吃新鮮水果、百合花和一些補陰潤肺、潤燥生津止渴的粥湯。夏秋季相疊,可以多吃酸性水果,例如桔子、山楂果、青平果等,少吃苦味的無籽西瓜等。秋季早上多吃些粥,既可健脾開胃,又可產生一日清新。秋季常吃的粥有:山楂果粳米粥、鴨梨粳米粥、兔子肉粳米粥、蘿卜粳米粥、甜杏仁粳米粥、橘子皮粳米粥、柿子餅粳米粥等。
做菜時少放調料
應特別注意的是,秋天越來越干躁,許多人一見天氣轉涼,不僅逐漸食補,并且是蔥、姜、蒜、莧菜、朝天椒等調味品通通往菜式里放。秋天,肺的功能偏旺,而辛辣味食品類吃的太多,會使肺氣虛更為充沛,從而還會傷到肝氣。因而,提議在做菜的情況下,留意調味品的使用量,千萬別由于重口味,常常吃一些危重癥的菜式,要不然針對大家的健康養生不好。
少吹中央空調、少開電扇保身心健康
處暑季節遲早溫度差比較大,新冠肺炎、哮喘病等呼吸系統疾病非常容易發病,也是高血壓糖尿病、心肌梗塞、心梗、腦中風等病癥的多發期。而常常吹中央空調、吹電扇,很可能引起頸椎疼痛、勁椎病、痛風發作等問題;而且有時常常吹風機還會造成大家發生胃病和結腸炎等這種病癥的。
上邊大家早已了解了很多的有關處暑節令前后左右健康養生和養生的常見問題了,因此我們在處暑前后左右這段時間就需要多高度重視這種做到了哦,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新穎的蔬菜水果和新鮮水果,針對大家身體的身心健康也是十分的有優勢的哦。
最普通的食物其實就是最好的滋補品。
1、蘿卜
白蘿卜是冬季的時令蔬菜,也是養生的好食材。民間有“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的說法。蘿卜中維生素A、C的含量特別豐富,生吃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生氣的功效;熟食則能益脾和胃,消食下氣。
2、白菜
“百菜不如白菜”,白菜性微寒、味甘,具有解毒除熱、通利腸胃的功能。凡心煩口渴、大便不暢、小便黃少者均可常食白菜。白菜中含有較多粗纖維,還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等。
3、豆腐
豆腐營養價值豐富,物美價廉。由于豆腐中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所必須的多種礦物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素有植物肉的美稱。兩小塊豆腐,即可以滿足人體一天鈣的需求量,特別適合兒童和老人食用。
4、蓮藕
蓮藕是東方蔬菜之王,將藕加工至熟后,其性由涼變溫,雖然失去清熱的性能,卻對脾胃有益,有養胃滋陰、益血、止瀉的功效。特別是將蓮藕與排骨放在一起燉湯,還能補血健脾。
5、羊肉
據《本草綱目》記載,羊肉有補中氣、益腎氣等功效,同時它也是歷來民間冬季進補的重要食材。按照現代中醫學觀點來看,適時的多吃羊肉,可以增加體內消化酶,能有保護胃壁、幫助消化等作用,同時還能起到去濕、避寒、暖心胃等功效。
進補注意5個原則
1、戒亂進補
首先,應該了解自己該不該補,屬于何種體質,屬于何臟何腑有虛。一般而言,中年人以補益脾胃為主,老年人以補益腎氣為主。但具體到個人,又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氣血陰陽共虛等不同,要認真分析,最好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判定。這樣,才能有的放矢,不犯虛虛實實之戒。
2、補而戒膩
對于身體狀態不太好,脾胃消化不良者來說,首先是要恢復脾胃的功能,否則服再多的補物也是無用。因此,冬令進補不要過于滋膩厚味,以易于消化為準則。
3、補而戒偏
中醫認為,氣與血、陰與陽雖然是互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但是又互為生長。冬令進補時也要注意兼顧氣血陰陽,不可一味偏補,防止過偏反而引發它疾。
4、外感戒補
在患有感冒、咳嗽等外感病癥時,不要進補,以免留邪為寇,后患無窮。
5、戒以貴賤論英雄
對于如何進補,最好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對于補藥,不要抱著越貴越好、越貴越有效的想法。
6、戒惟補藥而補
對于想健身長壽者來說,光靠補藥不是好辦法。還要注意適當的運動鍛煉、飲食調整、多用大腦(做腦操)、避邪就靜等,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養生。
冬季是養生的季節,主要通過飲食、睡眠、運動、藥物等手段,達到保養精氣、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中醫認為,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冬令進補以立冬后至立春前這段期間最為適宜。冬季氣候寒冷,寒氣凝滯收引,易導致人體氣機、血運不暢,而使許多舊病復發或加重。特別是那些嚴重威脅生命的疾病,如中風、腦出血、心肌梗死等,不僅發病率明顯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劇上升。所以冬季養生要注意防寒。冬季,人體陽氣收藏,氣血趨向于里,皮膚致密,水濕不易從體表外泄,而經腎、膀胱的氣化,少部分變為津液散布周身,大部分化為水,下注膀胱成為尿液,無形中就加重了腎臟的負擔,易導致腎炎、遺尿、尿失禁、水腫等疾病。
食補:當歸紅棗羊肉湯
在持續降溫的寒冷冬季里,居住在韶關、河源、梅州等粵東北地區的客家人,常常食用一些溫補的食物用來增加人體的熱量,其中,當歸紅棗羊肉湯是粵東北地區的客家人最常飲用的一款滋補湯。在寒冬季節里喝上一碗當歸紅棗羊肉湯,具有溫中補虛、驅寒暖胃、健脾益氣、養血補血的食療功效。這款滋補湯是當地客家女人最喜愛的冬季養生湯,尤其適合體質虛弱、胃寒腎虛和消化不良的患者以及產后血虛的產婦飲用。
當歸紅棗羊肉湯的做法:先將羊肉及羊排洗凈切塊,放入煮沸的開水中焯一下,并用勺子撇去浮沫,然后取出羊肉或羊排備用。之后將生姜洗凈去皮并切片,紅棗去核,同時將當歸用水泡洗干凈備用。最后將上述所有處理好的食材放進湯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后再轉中小火燉煮1個小時左右,加入適量食鹽調味后即可出鍋飲用。
泡腳:柏子泡腳防失眠。方法是:柏子25克,碾碎,加水煎煮20分鐘,取藥汁倒入盆中,兌入適量水使溫度適宜,然后泡腳20分鐘,每日1次。草果泡腳防胃痛:草果30克,加水煎煮半小時后,去渣取汁倒入盆中,并兌入適量溫水,使水溫感覺稍燙即可,泡腳20分鐘。桑枝泡腳防腿冷:桑枝25克,加水煎煮半小時,去渣取汁倒入洗腳盆中,先熏蒸,不燙時再泡腳20分鐘,隔日1次,可長期堅持。
睡眠是冬季養生重要內容:冬季養生要注重陰之收藏及睡眠質量的提高。當人體處于深睡眠狀態時,免疫細胞和各種受損細胞,尤其是腦細胞快速修復,機體可進行營養吸收、能量儲存、消除疲勞等生命活動,有益身心;反之,若睡眠太淺,有早醒或睡眠不足等睡眠障礙,則可誘發或加重原有軀體疾病,無益于健康長壽。
冬天運動:應該選擇動作幅度較小、熱量消耗較大的有氧運動。冬天里運動自身消耗大,出汗少,運動者能更加適應出汗過程,增加運動強度。冬天氣溫低,空氣相對潔凈,呼吸道舒適,更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更能自然地加大運動量,加速熱量的消耗。冬季運動鍛煉,應注意保暖防凍。晨起室外氣溫低,宜多穿衣,待做好預備活動,身體暖和,再脫去厚重的衣褲進行鍛煉。鍛煉完以后則要及時穿好衣褲,注意保溫,尤其是冬泳后,宜立即用柔軟、干燥的浴巾迅速擦干全身,擦紅皮膚,穿衣保暖,避免寒邪入侵。
冬季在五行中屬水,具有滋潤、向下、寒涼等特性,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有不少市民把 “冬藏”理解為冬眠或冬歇,整天窩在空調間或者沙發上看電視、玩電腦,認為不動就是保存能量,其實這是個誤區。
中醫所說的 “宜藏不宜泄”關鍵在于注意保溫,避免風寒侵身,不等于消極躲避低溫,要適應冬天的氣候而活動,避寒就暖,勿使腠理過度開泄,以減少體內陽氣向外發散,并要使精神內蓄,保持于潛藏伏匿的狀態,不要隨意宣泄無度。
冬季除了要進行適當的運動外,也要多吃熱溫性食物為身體藏熱量。一般來說,可以適當吃些牛肉、羊肉、狗肉、桂圓肉、棗、蛋、山藥、豬血、糯米、韭菜等溫熱之品,以取陽生陰長之義。同時,可吃些補脾胃的粥,民間就素有臘月初八吃“臘八粥”習俗,比如消食化痰的蘿卜粥、補肺益胃的山藥粥、養陰固精的核桃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等。
冬補也防“過猶不及”
中醫的“進補”是經過長期理論和臨床研究出來的辯證的醫學方式,運用藥性和食物的偏頗,調整人體的偏頗,從而使人體內陰陽兩氣平衡,得到一個健康的身體。任何藥物服用過量都有害,過量進補會加重脾胃、肝臟負擔。
許多人以為膏方就是補藥,多點少點沒關系,沒有嚴格按照醫囑服用。其實,膏方的服用有一定禁忌。比如膏方中有當歸等活血中藥,女性經期中不宜服用,會增大月經量。此外服用膏方期間如發生感冒、發熱咳嗽多痰或其他急性疾病時應暫停服用,若發生便秘、腹瀉、腹脹、痰多等不良反應,應及時咨詢醫生。
一般來說,在正規醫療場所開具調理進補的藥方都是根據個人的體質開具,但是少數人在服用期間仍會出現一些反應,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微調。比如一些滋補較多的膏方可能會影響脾胃功能,出現胃口不好不適,可以用點山楂、神曲等消食藥物,出現胃脹、腹脹等癥狀,可以服用如陳皮理氣化濕的中藥。如果出現咽喉干燥、大便干結等“上火”癥狀,可以用點菊花、金銀花清火中藥。
在服補藥期間,如因誤食所忌飲食,常能使藥效降低,或引起不良反應。如服含有人參,黃芪等補氣的藥物時,應忌食蘿卜,因為蘿卜是破氣消導之品。同時不能茶葉水沖服,因為茶葉會影響參類療效。
本文地址://n85e38t.cn/zhongyizatan/553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冬天多吃VC心腦血管可安
下一篇: 冬天適當吃點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