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chuan)琥寧注(zhu)射液是一(yi)種常(chang)用(yong)的廣譜抗(kang)(kang)(kang)病(bing)毒中(zhong)成藥針劑,其(qi)(qi)主要成分為脫水穿(chuan)心(xin)蓮內酯(zhi)琥珀酸(suan)半酯(zhi)單鉀鹽,具有(you)清熱(re)、解毒、抗(kang)(kang)(kang)炎(yan)、抗(kang)(kang)(kang)病(bing)毒作用(yong),在臨床上被廣泛(fan)應(ying)用(yong)于治療病(bing)毒性肺(fei)炎(yan)及上呼吸(xi)道感染等。為了提高(gao)療效,常(chang)與(yu)其(qi)(qi)他(ta)藥物配伍靜滴使(shi)用(yong)。然而,在臨床輸液中(zhong),穿(chuan)琥寧卻與(yu)多(duo)種藥物存在配伍禁忌(ji),現綜述如下(xia)。
1
配伍禁忌
1.1
抗微生物類
1.1.1
β-內酰胺類
孫廣宏[1]等報(bao)道,穿(chuan)(chuan)琥(hu)(hu)寧與頭孢唑啉鈉配(pei)伍(wu)后,室溫1.5小(xiao)時內(nei)(nei)絮(xu)狀(zhuang)沉淀產(chan)生,PH值無顯(xian)著(zhu)變化,不(bu)溶性微粒數明(ming)顯(xian)超限,穿(chuan)(chuan)琥(hu)(hu)寧在(zai)4小(xiao)時內(nei)(nei)有顯(xian)著(zhu)下(xia)降。陳雅珠[2]等報(bao)道,穿(chuan)(chuan)琥(hu)(hu)寧與阿莫西林/維(wei)酸鉀配(pei)伍(wu)后4小(xiao)時,吸收率降低9.1%,說明(ming)兩者(zhe)配(pei)伍(wu)不(bu)穩定,臨床上應減(jian)少(shao)配(pei)伍(wu)或在(zai)配(pei)
伍后2小時(shi)內用完。
1.1.2
氨基糖甙類
陳雅(ya)珠[2]等報(bao)(bao)道,穿琥(hu)寧與硫酸阿(a)米(mi)卡星、硫酸西(xi)索米(mi)星、硫酸妥布霉(mei)(mei)素這些酸性較強的氨(an)基糖甙類抗(kang)生素配伍后(hou)有沉淀生成。張亦(yi)工[3]等報(bao)(bao)道,穿琥(hu)寧與慶大霉(mei)(mei)素、小(xiao)諾(nuo)霉(mei)(mei)素、卡那霉(mei)(mei)素配伍時均即刻出現混(hun)濁。
1.1.3
大環內酯類
耿玉瑩[4]等報道,阿奇毒素(su)(su)與(yu)穿(chuan)琥(hu)寧配伍出(chu)現(xian)白(bai)(bai)色(se)絮狀(zhuang)物,隨(sui)后發生沉淀(dian)而(er)阻塞輸(shu)液(ye)管。趙瑞華[5]等報道,穿(chuan)琥(hu)寧與(yu)杜晶白(bai)(bai)霉(mei)(mei)素(su)(su)混合立即(ji)出(chu)現(xian)乳白(bai)(bai)色(se)絮狀(zhuang)物,隨(sui)后形成淡黃色(se)凝(ning)(ning)膠狀(zhuang)物質吸附在注射器管壁或密(mi)閉藥(yao)瓶內壁,放置(zhi)24小(xiao)時凝(ning)(ning)膠狀(zhuang)物質不(bu)消失。紀敏芳[6]等報道,穿(chuan)琥(hu)寧與(yu)紅霉(mei)(mei)素(su)(su)混合立即(ji)出(chu)現(xian)乳白(bai)(bai)色(se)沉淀(dian),放置(zhi)24小(xiao)時后仍為(wei)白(bai)(bai)色(se)沉淀(dian)。
1.1.4
喹諾酮類
殷立新(xin)[7]等(deng)考(kao)察(cha)(cha)了穿(chuan)琥(hu)寧(ning)與(yu)(yu)常用24種藥物在室溫下配(pei)(pei)伍(wu)(wu)后外(wai)(wai)觀、PH值(zhi)、微(wei)粒(li)和(he)紫外(wai)(wai)線吸(xi)收度(du),結(jie)果表(biao)明(ming),穿(chuan)琥(hu)寧(ning)與(yu)(yu)環丙沙(sha)星(xing)(xing)、氧氟沙(sha)星(xing)(xing)配(pei)(pei)伍(wu)(wu)后產(chan)生沉(chen)淀。張(zhang)亦工[3]等(deng)報道(dao),穿(chuan)琥(hu)寧(ning)與(yu)(yu)諾氟沙(sha)星(xing)(xing)配(pei)(pei)伍(wu)(wu)時即(ji)刻出現混(hun)濁。祝(zhu)永明(ming)[8]等(deng)考(kao)察(cha)(cha)了穿(chuan)琥(hu)寧(ning)與(yu)(yu)氟羅沙(sha)星(xing)(xing)配(pei)(pei)伍(wu)(wu)后外(wai)(wai)觀色(se)澤、PH與(yu)(yu)微(wei)粒(li)數變化后顯示,穿(chuan)琥(hu)寧(ning)與(yu)(yu)氟羅沙(sha)星(xing)(xing)產(chan)生白色(se)混(hun)濁(PH=5.55),并有顆(ke)粒(li)狀物質析出。李華(hua)娟(juan)[9]等(deng)報道(dao),穿(chuan)琥(hu)寧(ning)與(yu)(yu)培(pei)氟沙(sha)星(xing)(xing)不宜配(pei)(pei)伍(wu)(wu)。
1.2
維生素類
1.2.1
維生素C
劉湘[10]等(deng)報道,穿(chuan)琥(hu)寧與維生素C配伍后在20±3℃時外(wai)觀呈(cheng)淡(dan)黃(huang)色(se)且含(han)量下(xia)降,38±1℃時黃(huang)色(se)加深且含(han)量無法(fa)測定,但穿(chuan)琥(hu)寧與維生素C配伍存在爭議[2]。
1.2.2
維生素B6
常威[11]等報道,穿琥寧(ning)(ning)與維(wei)(wei)生素B6配伍(wu)可產生沉淀(dian),但(dan)穿琥寧(ning)(ning)與維(wei)(wei)生素B6配伍(wu)也存(cun)在爭議[2]。1.3
其他
賈潔[12]道,穿(chuan)(chuan)(chuan)琥(hu)寧與沐舒(shu)坦(tan)直(zhi)接混合(he),即刻產生白(bai)色(se)混濁(zhuo),1分鐘后藥(yao)液澄清,但仍(reng)有少(shao)量白(bai)色(se)絮狀物;與葡萄糖酸(suan)鈣(gai)混合(he)出現(xian)白(bai)色(se)混濁(zhuo),1分鐘后出現(xian)白(bai)色(se)絮狀物,繼(ji)而為(wei)白(bai)色(se)沉淀,將(jiang)其(qi)加熱(re)至(zhi)50-80℃,沉淀不能溶解,放置24小時后仍(reng)為(wei)白(bai)色(se)沉淀,并堵塞針頭(tou)。趙樹藩[3]等(deng)報(bao)道,穿(chuan)(chuan)(chuan)琥(hu)寧注射(she)劑1ml用生理(li)鹽水注射(she)液稀釋與鹽酸(suan)川(chuan)芎(xiong)嗪按臨床常用量配伍會發(fa)生沉淀。黃愛玲[14]等(deng)報(bao)道,穿(chuan)(chuan)(chuan)琥(hu)寧與果糖二磷酸(suan)鈉注射(she)液不宜(yi)配伍使用。
2
配(pei)伍(wu)禁忌的處(chu)理對策(ce)
2.1
對于不需(xu)要嚴(yan)格限制液(ye)體入(ru)量(liang)的(de)患者,可(ke)在兩藥之間插輸(shu)(shu)少量(liang)生理鹽水,以沖凈輸(shu)(shu)液(ye)管中的(de)剩(sheng)余藥物(wu)。
2.2
在(zai)兩組液體之(zhi)間更換輸(shu)液管,重新排(pai)氣接輸(shu)液針頭(tou)后繼續輸(shu)液。
2.3
在兩組液(ye)體(ti)之間接上生(sheng)理鹽水后(hou),分離針頭(tou)與輸液(ye)管連接處,迅速排氣(qi),排出大約(yue)15—20m1生(sheng)理鹽水沖管后(hou)輸液(ye)。
3
討論
3.1
在上(shang)述三種處(chu)理(li)對策中,第(di)—種方(fang)法操(cao)作簡單,但我們必須(xu)注意沖管的(de)液(ye)體量,大(da)約為15-20ml;第(di)二種方(fang)法不(bu)但浪費(fei)一副(fu)輸液(ye)器,而(er)且(qie)也浪費(fei)了(le)藥(yao)液(ye);第(di)三種方(fang)法因分離針頭與輸液(ye)管連接(jie)處(chu)排出(chu)液(ye)體,容易引起污染(ran),增加感染(ran)機會。因此,如果(guo)患.者病情不(bu)需要(yao)嚴格限(xian)制(zhi)液(ye)體入(ru)量,第(di)一種處(chu)理(li)方(fang)法最好,臨床較常用。
3.2
在臨床護理(li)工作中,為了防止配伍禁(jin)忌,保證(zheng)安全、有效(xiao)、合理(li)用(yong)藥,因此需要特別注(zhu)意。
3.2.1
配藥(yao)時注射器專用,最好采用分別配伍(wu)輸(shu)液,盡量避免與其他藥(yao)物(wu)配伍(wu)。
3.2.2
如果病情需(xu)要連續輸入多種藥(yao)物,使用時要仔細(xi)查看藥(yao)物配伍禁忌表,合(he)理安排(pai)。
3.2.3
對于在(zai)配(pei)伍禁(jin)忌(ji)表中沒有且暫時不知道是(shi)否有配(pei)伍禁(jin)忌(ji)的藥(yao)物,使(shi)用(yong)前則需認真閱(yue)讀使(shi)用(yong)說明書,可先抽取(qu)少量藥(yao)物配(pei)伍后(hou)(hou)進行觀察,無反(fan)應后(hou)(hou)再相(xiang)鄰(lin)靜脈(mo)滴注;同時,輸液(ye)過程中要加強巡(xun)視,仔(zi)細觀察用(yong)藥(yao)情況,發生配(pei)伍禁(jin)忌(ji)必須認真分析原因,及時妥(tuo)善處理,以(yi)免發生不良反(fan)應,為臨(lin)床用(yong)藥(yao)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孫(sun)廣宏,胡音(yin)哲(zhe),孫(sun)偉光,等.注射用穿(chuan)琥(hu)寧與三種抗生素配伍的可(ke)行(xing)性分析.醫藥導(dao)報,2001;20(3):193
2.陳雅珠,王瓊芬.注(zhu)射(she)用穿琥(hu)寧與12種(zhong)藥物(wu)的配(pei)伍穩定性考察.中國藥房,2000;11(5):229
3.張(zhang)亦(yi)工(gong),游志紅.穿(chuan)琥寧與抗生素針(zhen)劑配伍禁忌的研究.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2;11(8):698
4.耿玉瑩,王靜(jing),李鳳鳴.阿奇霉素與穿(chuan)琥寧之間存在配伍禁(jin)忌.護(hu)理學雜(za)志,2005;20(13):75
5.趙瑞華(hua),呂靜(jing).穿(chuan)琥寧(ning)注(zhu)射液(ye)與杜晶白霉素(su)存在配伍(wu)禁忌.現代中西(xi)醫(yi)結合雜志(zhi),2000;9(20):2025
6.紀敏芳,王(wang)國(guo)華.穿琥寧與紅霉(mei)素和(he)丁(ding)胺卡那霉(mei)素注射液的配伍禁忌.華北煤(mei)炭醫學院學報,2001;3(5):597
7.殷立新(xin),胡永福(fu),張燕(yan)梅,等.穿琥(hu)寧注射液(ye)(ye)在6種輸液(ye)(ye)中穩定性考察.中國醫院(yuan)藥學雜志,1999;16(1):55
8.祝永明,李士敏,吳筱丹,等.氟羅沙星注(zhu)射液(ye)與抗感染(ran)中藥(yao)注(zhu)射液(ye)配伍的穩定性.中國臨(lin)床藥(yao)學雜志(zhi),2004;13(2):90
9.李(li)華娟.李(li)霞,王(wang)玉芳.培氟沙星與(yu)7種常用藥液(ye)配伍的穩定性.齊(qi)魯護理雜志,2001;11(2):26
10.劉(liu)湘(xiang),李偉,馮利(li)君,等.穿(chuan)琥(hu)寧注射液(ye)在輸液(ye)中與六種注射劑配(pei)伍的穩定性分(fen)析.中國醫師(shi)雜志,2001;3(6):471
11.常威,李(li)景蘭.穿琥寧注射液與維生素(su)B6配伍可產生沉淀.中國誤診學雜志,2001,1(2):309
12.賈潔(jie).穿琥(hu)寧(ning)與多種藥物存(cun)在配伍禁忌.護理研究,2004;18(1):44
13.趙樹(shu)藩,殷(yin)立新,謝衛紅,等.鹽(yan)酸川芎(xiong)嗪注(zhu)射(she)液與9種藥物配伍的穩定性(xing)考(kao)察.中(zhong)國醫院藥學雜志,2002;22(7):448
14.黃愛玲(ling),郜玉珍.穿琥(hu)寧與果糖二(er)磷(lin)酸鈉(na)注射液存在配伍禁(jin)忌.護理研究,2001;15(1):34
1、分子量不同
炎琥寧:分(fen)子量: 610.68。
穿琥寧:分(fen)子量:570.68。
2、成份不同
炎琥寧(ning):主要成(cheng)份:炎琥寧(ning),輔料:碳(tan)酸氫鈉、甘(gan)露醇。
穿(chuan)琥(hu)寧(ning):按干燥品計算,含穿(chuan)琥(hu)寧(ning),應不(bu)少于98.0%。
3、性狀不同
炎琥(hu)寧:本品為白色或(huo)微黃色粉末或(huo)塊狀物。
穿琥(hu)寧:本(ben)品為類白色(se)至微黃色(se)的結晶(jing)性粉(fen)末;無(wu)臭,味苦;略具引濕(shi)性。
4、藥理不同
炎琥寧:
本品能(neng)(neng)抑制早期毛細血(xue)管通(tong)透(tou)性(xing)增高與(yu)炎性(xing)滲出和水腫,能(neng)(neng)特異的(de)興奮(fen)垂體-腎(shen)上(shang)腺(xian)皮質功能(neng)(neng),促進ACTH釋放,增加垂體前(qian)葉中(zhong)(zhong)ACTH的(de)生物合(he)成;體外具有滅活腺(xian)病毒、流感病毒、呼(hu)吸道病毒等多種病毒的(de)作用,動物實驗有抗早、中(zhong)(zhong)孕作用。
穿琥寧:
本品對細菌內毒(du)素引(yin)起(qi)發熱(re)的家兔有較(jiao)強的解熱(re)作(zuo)用,能促進(jin)發熱(re)的消退, 作(zuo)用迅速并(bing)可維(wei)持(chi)4小時以(yi)上;
本品(pin)有(you)較好的抗炎作(zuo)(zuo)用(yong),能對抗由二甲苯或組織(zhi)胺所(suo)引(yin)起(qi)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高(gao),并對腎(shen)上腺素急性肺水腫有(you)明顯對抗作(zuo)(zuo)用(yong);
本品(pin)能縮短戊(wu)巴比妥(tuo)(tuo)鈉引(yin)起的白鼠睡眠(mian)潛伏期,延(yan)長其睡眠(mian)時間(jian),還能加(jia)強閾下(xia)量的戊(wu)巴比妥(tuo)(tuo)鈉作用,引(yin)起小白鼠睡眠(mian),該實驗結果提示本品(pin)有明顯的鎮(zhen)靜(jing)作用;
本品能(neng)(neng)明(ming)顯地(di)促(cu)進大(da)白鼠腎上(shang)腺皮質功能(neng)(neng),增(zeng)加機(ji)體對病原體感染的應急能(neng)(neng)力;
經臨床病(bing)原(yuan)學診斷實驗和組織培養滅活(huo)試驗表明本品對流感病(bing)毒(du)甲I型(xing)(xing)(xing)、甲Ⅱ、肺炎腺(xian)病(bing)毒(du)(Adv)Ⅲ型(xing)(xing)(xing)、IV型(xing)(xing)(xing),腸合胞(bao)病(bing)毒(du)及呼吸(xi)道合胞(bao)病(bing)毒(du)(Rsv)均有滅活(huo)作用。
-注射用炎琥寧
-穿琥寧
維生素B6針,準確地說應該是"維生素B6注射液".
維生素B6作用藥理:
它在紅細胞內轉化為磷酸吡哆醛,作為輔酶對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類的各種代謝功能起作用,同時還參與色氨酸轉化成煙酸或5-羥色胺。主要用于用于維生素B6缺乏的預防和治療,防治異煙肼中毒,妊娠、放射病及抗癌藥所致的嘔吐,脂溢性皮炎,進行性體重下降以及全胃腸道外營養因攝入不足和某些疾病所致營養不良時維生素B6的補充。
(與維生素B6片的作用其實是一樣的)
毒副作用:
過量補充B6易產生依賴性和感覺神經系統失調,若每日達到2~6g,持續幾個月,可引起嚴重神經感覺異常、進行性步態不穩至足麻木、手不靈活,停藥后可緩解,但仍軟弱無力。也就是說會產生依賴性和神經毒性.
藥物相互作用(你想知道的)
1.氯霉素、環絲氨酸、乙硫異煙胺、鹽酸肼酞嗪、免疫抑制劑包括腎上腺皮質激素、環磷酰胺、環孢素、異煙肼、青霉胺等藥物可拮抗維生素B6或增加維生素B6經腎排泄,可引起貧血或周圍神經炎。
2.服用雌激素時應增加維生素B6用量。
3.左旋多巴與小劑量維生素B6(每日5mg)合用,即可拮抗左旋多巴的抗震顫作用。
PS:這里說的"拮抗",意思是會影響這些藥發揮作用或影響B6的功效,一般不會產生特別嚴重的毒副作用.
總(zong)而言之,維生(sheng)素(su)B6嚴(yan)格來說不(bu)是藥(yao)(yao)品,是一(yi)種維生(sheng)素(su),可(ke)以與(yu)葡萄糖,維生(sheng)素(su)C,苯海拉(la)明,西咪替丁等絕(jue)大多數藥(yao)(yao)物同時使用,一(yi)般不(bu)會產生(sheng)副(fu)作用,即使有也是極為輕微.所以,只要醫生(sheng)開(kai)給你(ni)的(de),在保證(zheng)藥(yao)(yao)品質量(liang)前提下是沒問題的(de),放心吧!
隨著醫學的發展,中西藥搭配使用越來越普遍了,但是兩者搭配也有一些禁忌的。下面是我帶來的關于中西藥配伍禁忌論文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中西藥配伍禁忌論文篇1:《中西藥配伍禁忌》
摘 要:中西藥聯用在臨床日趨普遍,如若配伍不當,則易發生一系列變化,從而引起療效降低,增加毒副作用或發生藥物不良反應。從藥物配伍時發生的變化,談談對藥動學,藥效學的影響,目的在于提醒臨床,注意中西藥配伍的變化,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
關鍵詞:中西藥配伍;相互作用;配伍禁忌
大量的臨床實踐表明,中西藥合理應用具有提高療效,降低毒副作用,擴大治療范圍,縮短療程等優點,但中西藥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錯綜復雜的,如配伍不合理,會產生單一藥沒有的不良反應,合用后產生拮抗作用,甚至增加毒性。因此深入探討中西藥的配伍變化,對臨床中西藥合用的藥物治療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如下從幾個方面對中西藥配伍產生的相互作用做一簡析。
1 對藥動學的影響
1.1 對吸收的影響
1.1.1 理化因素對吸收的影響 由于中藥成分復雜,所以中西藥合用產生的理化變化對藥物吸收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是中西藥相互作用對吸收影響的主要因素。它包括中西藥成份之間的絡合、螯合、吸附等作用,根據中藥的成分,分別從以下幾個方面說明。
①絡合、螯合作用對吸收的影響:主要含有鈣離子、鎂離子、鋁離子鐵離子、鉍離子等陽性金屬離子的中藥及其制劑不宜與四環素類、異煙肼等配伍。因此類藥物結構中含有酰胺基和多個酚羥基,與含上述金屬離子的中藥合用后。生成難溶性的絡合物或螯合物,影響藥物的吸收。含鈣離子的中藥:石膏、海螵蛸、石決明、虎骨、龍骨、龍齒、牡蠣、蛤殼、瓦楞子等;含鋁離子的有明礬;含鐵離子的有代赭石、自然銅、禹余糧;含鐵、鎂離子的有礞石;含鎂、鋁離子的有滑石;含鐵、鎂、鋁的有磁石;含鐵、鋁、鎂、鈣的有赤石脂,鐘乳石等。含鞣質較多的中藥可與維生素B1、B6形成螯合物使兩者的作用均受影響。
②形成難溶性鹽影響吸收:含有雄黃、朱砂、鞣質成分的中藥及其制劑遇部分西藥易形成難溶性鹽影響吸收。雄黃的主要成分為AsS,這類藥物與含有鐵鹽的西藥同服時,可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硫化砷酸鹽,不利于機體吸收,導致其療效降低;朱砂的主要成份為硫化汞,含朱砂的中藥和中成藥與還原性溴化鉀、碘化鉀、三溴合劑配伍時,汞離子可與溴或碘絡合生成溴化汞或碘化汞沉淀,腐蝕胃腸道黏膜引起出血,引起藥源性腸炎;含有鞣質成份的中藥遇鐵劑形成不溶性沉淀,沉淀物不能被小腸吸收;含有鞣質較多的中藥可與地高辛等強心藥生成鹽沉淀,難于吸收;含有有機酸成份的中藥可與鈣離子、鎂離子、鋁離子等金屬離子發生中和反應,生成相應的鹽,不利于吸收。
③吸附作用影響吸收:煅炭的中藥如血余炭、蒲黃炭、炮姜炭、地榆炭、棕櫚炭等,在炮制過程中可生成大量具有吸附作用的活性炭,使煅炭中藥在胃腸道中產生強大的吸附作用,能吸附蛋白質、維生素、生物堿、激素、抗生素等,所以各種酶制劑、維生素及抗生素不宜與之聯用,由于其吸附作用,影響其吸收;吸附作用還表現在含鞣質的中藥及其制劑中,因為鞣質具有吸附作用,可使上述藥物的透膜吸收減少。含鞣質較多的中藥有大黃、虎杖、五倍子、石榴皮、側柏葉、地榆、棗樹皮、仙鶴草等。
1.1.2 酸堿因素對吸收的影響堿性較強的中藥不宜與酸性較強的中藥合用,而含有機酸的中藥不宜與在堿性環境中吸收的中藥合用。堿性中藥如硼砂、煅牡蠣、女金丹等,可使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等藥物在堿性條件下排泄減少,吸收增加,血藥濃度上升,同時增加腦組織中的濃度,使其毒付作用增強,故長期應用時要進行血藥濃度監測;相反與使尿液酸化藥物諾氟沙星、呋喃妥因、吲哚美辛、頭孢類抗生素合用時,使此類藥物的解離度增多,排泄加快,使作用時間和作用強度降低;冰硼散可使尿液堿化,增加青霉素與磺胺類藥物的排泄速度,降低藥物的有效濃度,使其抗菌作用明顯降低;含有有機酸的中藥如烏梅、山楂、五味子、山茱萸、木瓜、陳皮、川芎、女貞子等中藥及其制劑,可使磺胺類及大環內酯類藥物的溶解度降低,增加腎毒性,引起結晶尿或血尿;紅霉素在堿性條件下作用強,當與山楂沖劑同服時,可使血漿pH值降低,導致紅霉素分解,失去抗菌作用。
含有皂苷的中藥如人參、三七、桔梗等中藥不宜與酸性較強的藥物如維生素C同服,酸性環境中皂苷易在酶的作用下水解而失效;含有蒽醌類物質的藥物如大黃、虎杖、何首烏等在堿性溶液中易氧化失效,故不可與堿性藥物同服。
1.1.3 藥理因素對吸收的影響 中西藥合用常常產生藥理性的拮抗作用或增加毒副作用。如含蛋白質及其水解物的中成藥珍珠丸、清熱解毒丸等不宜與小檗堿同服,因其所含蛋白質等成份水解生成的多種氨基酸可拮抗小檗堿的抗菌效果,影響其抗桿菌的療效;含氰苷的中藥如杏仁、桃仁、枇杷葉等,如與中樞鎮咳藥長期配伍,中藥所含氰苷在胃酸作用下經酶水解生成具有鎮咳作用的氫氰酸,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呼吸中樞,二者聯用加重中樞鎮咳藥抑制呼吸中樞的作用,產生不良反應。因此含氰苷的藥物不宜與嗎啡、杜冷丁等麻醉、鎮靜、止咳藥及氨基糖苷類、多黏菌素類合用,嚴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含強心苷的中藥如夾竹桃、萬年青、福壽草等與羧芐西林、兩性霉素B聯用可引起低鉀血癥,低鉀血癥可增加心肌對含強心苷類藥的敏感性,誘發中毒反應;含酶的中藥如神曲、麥芽、豆豉及其制劑,不宜與抗生素類同服,產生拮抗作用,不僅降低前者的藥物活性,也降低后者的抗菌活性,如果聯用要間隔3h。
1.1.4 其它因素對吸收的影響甘草、鹿茸、何首烏具有糖皮質激素樣作用,有水鈉潴留和排鉀效應,還能促進糖原異生,加速蛋白質和脂肪的分解,可使甘油、乳酸等各種成糖氨基酸轉化成葡萄糖導致血糖升高,從而減弱胰島素、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等到降血糖藥物的療效;含碘的中藥與異煙肼合用,在胃酸條件下,碘與異煙肼發生氧化反應,可使后者的抗癆作用下降;銀杏葉與地高辛合用,可提高主動脈內皮細胞鈣離子水平,使地高辛的血藥濃度明顯升高,易引起中毒,臨床上兩藥合用時,注意適當降低地高辛的劑量,進行血藥濃度監測;紅霉素不宜與穿心蓮同服,因紅霉素可抑制穿心蓮促白細胞的吞噬功能;含顛茄類生物堿的中藥及制劑,不宜與強心苷類同服,因為顛茄類生物堿可抑制胃排空和腸蠕動,使強心苷類藥物吸收增加,易引起中毒;顛茄類生物堿藥物與紅霉素合用時,可使紅霉素在胃內滯留時間延長,被胃酸破壞而降低療效。
1.2 對分布的影響
中西藥配伍后,不同的藥物的血漿蛋白結合率不同,使藥物的血藥濃度發生變化,從而影響其組織分布。如繡球葡屬植物和黑柳可以取代與血漿蛋白結合率高的西藥華法林與血漿蛋白結合,降低華法林的血漿蛋白結合率,影響治療效果;含有鞣質類化合物的中藥在與磺胺類藥物合用時,導致血及肝臟內磺胺類藥物濃度增加,嚴重者發生中毒性肝炎。
1.3 對代謝的影響
1.3.1 肝藥酶誘導劑的作用中藥的醑劑、酊劑、流浸膏劑中不同濃度的含有乙醇。乙醇是常見的肝藥酶誘導劑,在與西藥如苯巴妥、苯妥英鈉、利福平、二甲雙胍等具有酶促用的藥物合用時,使上述藥物在體內代謝加速,半衰期縮短,藥效降低。
1.3.2 肝藥酶抑制的作用麻黃及含有麻黃的中成藥如大活絡丹、人參再造丸、哮喘沖劑、半夏露、通宣理肺丸等中成藥,不宜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合用,如痢特靈、優降寧、苯乙肼、甲基芐肼、異煙肼等。二者合用時,單胺氧化酶抑制可抑制單胺氧化酶的活性,使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5一羥色胺等單胺類神經遞質不被酶破壞,貯存于神經未梢中,而麻黃中的有效成份麻黃堿,可促使這些遞質大量釋放,可引起頭痛、頭昏、惡心、嘔吐、腹痛、呼吸困難、心律不齊、運動失調及心肌梗塞、嚴重可引起高血壓危象。
1.4 對排泄的影響
尿液的酸堿性會影響腎臟的重吸收,酸化或堿化尿液可促進或減少藥物的排泄。如山楂、烏梅等能酸化尿液,使利福平、阿斯匹林等酸性藥物的吸收增加,加重腎臟的毒性反應;而與堿性藥物四環素、大環內酯類藥物合用時,使其排泄增加,療效降低,其與磺胺類藥物同服,使乙酰化后的磺胺溶解度降低,易在腎小管析出結晶,引起結晶尿或血尿。
2 藥效動力學的影響
若中西藥配伍不當會使兩者在療效上產生拈抗作用,甚至產生嚴重的毒副作用。最常見的是甘草、鹿茸具有糖皮質激素樣作用,會使阿斯匹林所致的潰瘍的發生率增加,會使血糖升高,從而減弱降糖藥的療效;甘草與強心苷類藥物合用,可使強心苷類藥物中毒率增加;麻黃及含有麻黃的制劑不能與降壓藥合用,因麻黃堿可收縮動脈血管,使血壓升高,臺用時產生藥理性拮抗。關于藥理性的拮抗在影響吸收的因素中已經說過,對吸收的影響是藥動學方面的,對藥效學的影響是問題的另一方面,其結果是一致的,那就是影響臨床聯合用藥的目的。
3 討論
上面主要闡述了中西藥配伍對藥動學和藥效學的影響,由于中藥成份的特殊性。中西藥配伍的作用是錯綜復雜的,所以中西藥配伍禁忌還不止于此,如中藥注射液與常用輸液間仍然存在著配伍禁忌,關于中西藥配伍的問題還有待于在臨床應用中引起注意,不斷探索,使中西藥合用更加合理,達到增加療效降低毒副作用的目的。
中西藥配伍禁忌論文篇2:《中西藥配伍中的禁忌》
隨著中西醫結合的深入發展,中西藥并用的機率也越來越高,因此,研究中西藥之間相互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臨床實踐證明,有些中西藥配伍應用,不僅不能提高療效,反而使藥物療效降低,毒副反應增加,或引起藥源性疾病,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現就近年來的臨床研究如下。
1有些中西藥聯用,降低療效
1.1中西藥聯用生成難溶性絡合物
含Fe2+、Fe3+、Mg2+、Al3+、Ca2+等多種二價以上金屬陽離子的中成藥,如桔紅丸、明目上清丸、牛黃上清丸、牛黃解毒丸、清胃黃連丸、女金丹、朱砂安神丸、當歸浸膏丸、復方五味子片、追風丸等,與四環素族抗生素、異煙肼聯用,生成難溶性絡合物,影響吸收,降低療效。
1.2中西藥配伍形成沉淀,導致變性或失活
1.2.1含鞣質的中藥及中成藥與金屬離子制劑、強心苷、含氨基比林成分的藥物等合用,能發生化學反應,使藥物發生沉淀、變性、失活而降低藥物療效。含鞣質的中藥及中成藥與胰酶、淀粉酶、胃蛋白酶等合用,會使上述酶制劑滅活,降低其生物利用度,也能使多種抗生素、維生素B1、B6失去活性而影響其吸收利用。
1.2.2黃連、黃柏、川烏、附子、麻黃、馬錢子、洋金花、延胡索等含生物堿的中藥及其制劑與酶制劑、金屬鹽類、碘化物聯用,會產生沉淀反應,使藥效降低或失去治療作用。
1.3中西藥合用影響療效
1.3.1甘草、鹿茸及其制劑,如復方甘草合劑、甘草片、參茸片、鹿茸片等與本藥降糖藥胰島素、優降糖、甲苯磺丁脲、降糖靈等同服,因甘草、鹿茸的類皮質激素功能有升血糖作用,多而降低了降血糖藥物的療效。
1.3.2含乙醇的中成藥,如國公藥酒、骨刺消痛液等藥酒,若與西藥魯米那、苯妥英納、安乃近、胰島素、甲苯磺丁脲等同服,因乙醇能增強肝藥酶活性,使上述西藥在體內代謝加速,從而降低療效。
1.3.3麻黃及其制劑的主要成分為麻黃堿,是交感神經興奮劑,能對抗降壓藥的作用,故不宜與復方降壓片、降壓靈、胍乙腚等藥物合用,也不宜與鎮靜催眠藥如氯丙嗪等聯用。
1.3.4延胡索及其制劑不宜與咖啡因、苯丙胺等同用,因延胡索所含的生物堿有對抗中樞興奮作用,而使藥效降低。
1.3.5含雄黃的的中成藥,如牛黃消炎丸、六神丸、牛黃解毒丸、安宮牛黃丸等,不宜與亞鐵鹽、亞硝酸鹽類同服,因雄黃的主要成分為ASS,可生成硫代砷酸鹽使療效下降。
2有些中西藥聯用,發生毒副反應
2.1中西藥聯用,可能造成中毒
2.1.1含大量有機酸的中藥及制劑能增加呋喃妥因、利福平、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在腎臟的重吸收,加重對腎臟的毒性,故不宜長期合用。
2.1.2含雄黃的中成藥也不宜與硝酸鹽、硫酸鹽同服,因這些西藥在胃液里可產生微量硝酸、硫酸,使雄黃所含的ASS氧化,增加毒性。
2.1.3中藥麻黃及制劑,不宜與洋地黃、地高辛、毒毛旋花子苷K等強心藥配伍,因麻黃堿能興奮心肌,而致心律加快,故增加強心藥對心臟的毒性。
2.2中西藥配伍不恰當可發生危險
2.2.1含麻黃的中成藥,如大活絡丸、人參再造丸、氣管炎丸、氣管炎糖漿、哮喘片、止嗽定喘丸等,若與西藥單胺轉化酶抑制劑如痢特靈、優降寧、悶可樂、苯乙肼等并用,因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口服后可抑制單胺氧化酶活性,使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5-羥色胺等單胺類神經介質不被酶破壞而貯存于神經末梢中,而麻黃里的麻黃堿可促使貯存于神經末梢中的去甲腎上腺素大量釋放,嚴重時可致高血壓危象和腦出血。
2.2.2桃仁、苦杏仁、白果、枇杷仁等含氰苷的中藥及制劑若同麻醉、鎮靜、止咳等西藥合用,會引起嚴重的呼吸中樞抑制,甚至使病人死于呼吸衰竭。
2.2.3甘草及其制劑不宜與利尿酸、氯噻嗪類利尿藥合用,因為合用能使血清鉀離子濃度降低,有可能加重引起低血鉀的危險。
2.3中西藥合用,有時可使用毒副反應增強
2.3.1中藥麻黃及制劑,不宜與腎上腺素聯用,因麻黃堿有類似腎上腺素樣作用,若與腎上腺素配伍應用,可增加后者的毒副作用。不宜與異煙肼聯用,聯用會使副作用增強;不宜與氨茶堿并用,雖二者均為平喘藥,但臨床觀察表明,兩藥合用,療效不僅不及單獨使用,而且毒副反應如頭痛、頭昏、心律失常等的發生率明顯增加。
2.3.2含朱砂的中成藥,如朱砂安神丸、健腦丸、人丹、七厘散、紫雪丹、蘇合香丸、冠心蘇合丸等,不宜與還原性西藥如溴化鉀、溴化鈉、碘化鉀、碘化鈉、硫酸亞鐵、亞硝酸鹽等同服,以免生成有毒的溴化汞、碘化汞等沉淀物,引起赤痢樣大便,導致藥源性腸炎。
3小結
中藥與西藥的配合使用可能存在的的配伍禁忌也許不止這些,這就要求廣大醫藥工作者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不斷總結和探索。
[參考文獻]
[1]謝惠民.合理用藥[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7.
[2]張象麟.藥物臨床信息參考[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87-88.
[3]夏秋欣.臨床護理藥理學手冊[M].上海:文匯出版社,2002.4-5.
[4]朱璐卡,胡國華,王井和,等.射干麻黃湯對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療效及血清IgE,IL-4,TNT-α水平的影響[J].中國中藥雜志,2008,33(10):2265-2266.
[5]李寧.關注中藥注射劑臨床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08,5(11):165.
中西藥配伍禁忌論文篇3:《淺談中西藥聯用及配伍禁忌》
近年來隨著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深入發展,中西藥聯用的情況日趨普遍,且已成為我國臨床治療的重要和普遍的手段。中西藥聯合若用之得當則可產生協同作用甚至相加作用,達到增強療效的目的,減低藥物的毒副作用;反之如不了解各藥物成分的性質,配伍不當,可降低藥效甚至產生毒性[1]。因此,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應避免不合理的中西藥配伍使用,保證用藥安全有效。筆者就中西藥聯用的研究方法及臨床常見的中西藥配伍禁忌分析如下。
1 中西藥聯用的研究方法
1.1 藥效學方法 此類研究方法是通過對如血壓、血糖、血沉等臨床可測數值的測定;或者通過對如頭痛、咳嗽、潰瘍愈合、抗菌活性等患者可感覺或臨床可觀察到的癥狀或現象的改變來評價配伍用藥的結果。
1.2 藥效學和藥動學相結合的方法 這種方法既有藥動學參數的采集,又有臨床療效的客觀表現,使藥物相互作用結果的判斷更加趨于正確。
2 藥物相互作用分類
2.1 傳統的藥劑配伍分類 ①理化的配伍變化:主要指藥物伍用后產生沉淀、吸附、螯合、縮合、水解等理化反應;②藥理的配伍變化:不利的藥理伍用其結果可產生拮抗作用而影響療效,使病情延誤。如嗎丁啉與654-2伍用可促進胃動力作用抵消;相加、協同作用增加毒副作用,如鏈霉素與慶大霉素伍用,抗菌作用增強,但耳毒性相加。
2.2 按藥效學分類 主要指藥物的藥理作用相加、協同、拮抗。中西藥之間的相互作用也可產生協同作用和拮抗作用。臨床用藥追求中西藥的協同作用,但拮抗作用的機會同樣也很多,這不但降低藥效,而且還可導致不良反應發生,甚至誘發某些藥源性疾病。例如:含鈣離子的中藥石膏、牡蠣、珍珠母等,對神經有抑制作用。與某些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西藥,如洋地黃類強心苷、心可定、心痛定等合用時可引起心律失常和傳導阻滯。甘草、鹿茸具有糖皮質激素樣作用,呈現水鈉潴留和排鉀效應,還可促進糖原異生,加速蛋白質和脂肪的分解,使甘油、乳酸及各種成糖氨基酸轉化為葡萄糖。與水楊酸鈉合用,能誘發或加重消化道潰瘍的發病率;與強心苷類西藥同服,可加重其毒性反應;與降糖藥胰島素、D860、優降糖等同服時,能產生相互拮抗,減弱降糖藥的效應。與西藥雙氫克尿噻等排鉀利尿劑合用,可導致低血鉀癥的發生。甘草制劑如甘草浸膏,不宜與利血平、降壓靈、復方降壓片等降壓藥并用。因甘草能可引起高血壓及發生低血鉀現象,與利血平等降壓藥物相拮抗。含麻黃堿的中藥及其中成藥,如復方川貝精片、萊陽梨止咳糖漿、復方枇杷糖漿等不宜與強心藥、降壓藥合用。因麻黃堿具有興奮心肌受體、加強心肌收縮力的作用,與洋地黃、地高辛等合用可使強心藥的作用增強,毒性增加,易致心律失常及心衰毒性反應。另外,麻黃堿也具有興奮α受體和收縮周圍血管的作用,減弱降壓藥降壓作用,使療效降低,甚至使血壓難以控制,嚴重者可使高血壓患者的病情加重。
3 藥物相互作用的處理原則
3.1 改變用藥途徑 如選擇分開服用或注射用藥,可避免直接的物理或化學作用和大多數影響藥物吸收的配伍。
3.2 調整藥量 主要指相加作用的配伍或監測血藥濃度。
3.3 臨床觀察及血生化監測 主要指增加毒副作用的配伍。
3.4 拒絕調劑 無法用藥劑方法解決的配伍應禁止伍用,請醫師修改后再進行調劑。
4 配伍禁忌
4.1 四環素與異煙肼等不能與石膏、龍骨、牡蠣等含鈣、鎂離子豐富的藥并用,因會生成難溶于水的絡合物,影響前者的吸收,使療效降低。
4.2 舒肝丸不宜與甲氧氯普胺合用,因舒肝丸中含有芍藥,有解痙、鎮痛作用,而甲氧氯普
胺則能加強胃腸收縮,兩者合用作用相反,會相互降低療效。
4.3 中成藥止咳定喘膏、麻杏石甘片、防風通圣丸與化學藥復方利血平、帕吉林不能同時服用,因前三種中成藥均含有麻黃素,能使動脈收縮,升高血壓,聯合應用影響降壓效果。
4.4 中成藥蛇膽川貝液與嗎啡、哌替啶、可待因不能同時服用,因前者含有苦杏仁苷,有抑制呼吸作用,同時服用易致呼吸衰竭產生[2]。
4.5 中成藥益心丹、麝香保心丸、六神丸不宜與化學藥普羅帕酮、奎尼丁同時服用,因有導致心臟驟停的可能。
4.6 抗結核藥異煙肼不宜與昆布合用,因昆布片中含碘,在胃酸條件下與異煙肼發生氧化反應,形成煙酸、氧化物和氮氣,失去抗結核桿菌的功能。
4.7 乳酶生不宜與黃連上清丸聯合應用,因為其中的黃連素成份明顯抑制乳酶生的活性,使其失去消化能力。
4.8 磺胺類藥不能與富含有機酸的烏梅、五味子、山楂等同用,因可導致磺胺藥在尿中形成結晶[3]。
4.9 雙黃連注射劑與諾氟沙星、環丙沙星、氧氟沙星注射劑配伍后,溶液pH值升高,藥物的溶解度降低,有沉淀產生;雙黃連注射劑與慶大霉素、阿米卡星注射液配伍后,顏色變為棕黑色。
4.10 頭孢曲松與川芎嗪注射液配伍后,可產生白色混濁及結晶;川芎嗪注射液與青霉素G配伍可產生沉淀。
4.11 紅霉素注射液與菌梔黃注射液混合后可產生渾濁。
4.12 慶大霉素、阿米卡星與穿琥寧注射液配伍后可有沉淀產生。
4.13 刺五加注射液與雙嘧達莫、維拉帕米注射液配伍后可有沉淀產生。
2 小結
中西藥聯合產生的相互作用極其復雜,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也很多,若用之不當,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后果。在臨床工作中,筆者認為無論是中醫師與西醫師,應在中西醫藥理論的指導下,在聯合應用時,應從物理、化學、藥理、用藥順序、用藥時間、劑量和患者個體差異等方面加以綜合考慮,了解中西藥配伍禁忌,掌握配伍原則,力求進行最佳的配伍,謹慎用藥,從而達到理想的協同作用,提高療效,縮短療程,達到安全、合理有效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馬瑜紅,黃川峰.116張不合理中西藥配伍處方分析.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18):137.
[2] 席秋紅,任光瑞,馬雅斌.中西藥配伍不合理剖析.新疆中醫藥,2007,25(4):86-87.
[3] 李靖.中西藥不合理配伍應用的預防.中國醫學研究與臨床,2005,3(10):92-93.
猜你喜歡:
1. 淺談中醫藥的文化養生
2. 藥學論文精選
3. 關于安全合理用藥的論文
4. 藥學畢業論文3000字
5. 藥學畢業論文題目
6. 關于(yu)藥學的論文
靜脈滴注藥物配伍禁忌表
序號 藥物1 藥物2 配伍結果
1 青霉素 氧氟沙星 混濁
2 青霉素 氨茶堿 青霉素失活、降效
3 青霉素 碳酸氫納 青霉素失活、降效
4 青霉素 葡萄糖 分解快
5 青霉素 阿拉明 起化學反應
6 青霉素 新福林 起化學反應
7 青霉素 慶大霉素 慶大失活、降效
8 青霉素 阿米卡星 阿米卡星失活、降效
9 青霉素 大環內酯類 有配伍禁忌
10 青霉素 維生素C 青霉素分解快 降效
11 青霉素 氫化可的松 青霉素降效
12 青霉素 黃岑注射液 沉淀
13 青霉素 黃連注射液 沉淀
14 氨芐西林-舒巴坦 10%GS或5%GNS 降效,室溫1h失效
15 氨芐西林-舒巴坦 5%碳酸氫鈉 降效,且外觀有乳光
16 阿洛西林 維生素B6 沉淀
17 阿洛西林 氨甲苯酸 沉淀
18 阿洛西林 維生素C pH變化大于0.2,宜少配伍
19 阿洛西林 阿米卡星 pH變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0 阿洛西林 小諾霉素 pH變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1 阿洛西林 慶大霉素 pH變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2 阿洛西林 頭孢唑啉 pH變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3 阿洛西林 地塞米松 pH變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4 阿洛西林 肌苷 pH變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5 阿洛西林 諾佳 沉淀
26 氨芐西林鈉 0.5%甲硝唑 變色、沉淀
27 氨芐西林鈉 氨茶堿 沉淀分解失效
28 氨芐西林鈉 慶大霉素 有配伍禁忌
29 氨氯西林鈉 5%或10% GS液 降效
30 氨氯西林鈉 氨茶堿 沉淀分解失效
31 羧芐西林鈉 0.5%甲硝唑 降效
32 羧芐西林鈉 小諾米星 降效
33 美洛西林鈉 環丙沙星 混濁
34 美洛西林鈉 甘利欣 混濁
35 阿莫西林鈉 5%或10%GS 變色、降效(與溫度、時間成正比)
36 阿莫西林鈉 5%GNS 同上
37 阿莫西林鈉 氨茶堿 沉淀分解失效
38 頭孢噻肟鈉 碳酸氫鈉 紅色配伍禁忌、相互增加毒性
39 頭孢噻肟鈉 甲硝唑 4h后瓶底有少量氣泡且溶液顏色變深
40 頭孢噻肟鈉 氟康唑 延遲混濁、變色
41 頭孢噻肟鈉 5%GS 白色混濁
42 頭孢曲松鈉 復方氯化鈉 乳白色混濁
43 頭孢曲松鈉 氨茶堿 PH變化、降效
44 頭孢曲松鈉 氟康唑 沉淀
45 頭孢曲松鈉 萬古霉素 沉淀
46 頭孢曲松鈉 莪術油葡萄糖 液體變為棕色
47 頭孢曲松鈉 氨基糖甙類 混濁
48 頭孢曲松鈉 速尿 混濁
49 頭孢曲松鈉 葡萄糖酸鈣 混濁
50 頭孢他定 維生素C 維生素C含量下降
51 頭孢他定 氟康唑 沉淀
52 頭孢他定 5%碳酸氫鈉 降效
53 頭孢拉啶 止血敏 混濁
54 頭孢拉啶 莪術油葡萄糖 液體變為棕色
55 頭孢拉啶 氨茶堿 分解失效
56 頭孢唑林鈉-舒巴坦鈉 培氟沙星 白色混濁
57 頭孢匹胺納 培氟沙星 白色混濁、沉淀
58 頭孢呋辛鈉 氨基糖甙類 有理化配伍禁忌
59 頭孢哌酮鈉 5%碳酸氫鈉 4h后變色沉淀
60 頭孢哌酮鈉 0.5%甲硝唑 4h后變色沉淀
61 頭孢哌酮鈉 奮乃靜 變色、沉淀
62 頭孢哌酮鈉 哌替啶 變色、沉淀
63 頭孢哌酮鈉 環丙沙星 乳白色混濁
64 頭孢哌酮鈉 西米替丁 混濁
65 頭孢哌酮鈉 拉貝洛爾 變色、沉淀
66 頭孢派酮鈉 氨基糖甙類 沉淀或降效
67 頭孢哌酮鈉 止血敏 混濁
68 頭孢哌酮鈉 氟哌酸 乳白色混濁
69 頭孢哌酮鈉 葡萄糖酸鈣 混濁
70 頭孢哌酮鈉 氧氟沙星 白色混濁
71 頭孢哌酮鈉 莪術油葡萄糖 液體變為棕色
72 頭孢哌酮鈉 培氟沙星 白色混濁、沉淀
73 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 阿米卡星 沉淀或降效
74 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 沐舒坦 白色混濁
75 阿米卡星 全靜脈營養液 1h即出現脂肪乳的破乳現象
76 阿米卡星 鉑化合物 腎毒性增加
77 阿米卡星 林可霉素 增加藥物毒性反應
78 阿米卡星 兩性霉素B 腎毒性增加
79 阿米卡星 多粘菌素 腎毒性增加
80 阿米卡星 速尿 耳毒性增加
81 阿米卡星 清開靈 混濁
82 小諾米星 右旋糖酐 毒性增強
83 小諾米星 強利尿劑 耳毒性增加
84 奈替米星 維生素C 降效
85 奈替米星 速尿 腎毒性增加
86 環丙沙星 青霉素G鈉 1h內形成大塊沉淀
87 環丙沙星 氨茶堿 沉淀
88 環丙沙星 林可霉素 沉淀
89 環丙沙星 肝素 不相容
90 環丙沙星 氨芐西林鈉 乳白色絮狀沉淀
91 環丙沙星 復方丹參 立即產生黃色沉淀
92 環丙沙星 紅霉素 沉淀
93 環丙沙星 速尿 混濁
94 環丙沙星 磷霉素 乳白色混濁沉淀
95 環丙沙星 碳酸氫鈉 白色混濁
96 環丙沙星 阿米卡星 變色、沉淀
97 諾氟沙星 氨芐西林 沉淀
98 諾氟沙星 苯唑西林 沉淀
99 培氟沙星 青霉素G鈉 1h內沉淀,降效
100 培氟沙星 復方丹參 混濁
101 氟羅沙星 氨茶堿 嚴重不良反應(何種反應資料未注明)
102 氧氟沙星 復方丹參 混濁、聚結成塊狀物
103 氧氟沙星 速尿 混濁
104 左氧氟沙星 維生素C pH升高,維生素C微細結構光譜改變
105 左氧氟沙星 三磷酸腺苷 顯著變化,不能配伍
106 左氧氟沙星 復方丹參 乳白色混濁
107 左氧氟沙星 速尿 混濁
108 小諾霉素 右旋糖苷 毒性增加
109 小諾霉素 強利尿劑 耳毒性增多
110 小諾霉素 清開靈 混濁
111 磷霉素 止血敏 變色、降效、PH值改變
112 磷霉素 復方丹參 混濁
113 磷霉素 葡萄糖酸鈣 沉淀
114 紅霉素 維生素C 降效
115 紅霉素 生理鹽水 析出結晶、沉淀
116 紅霉素 林可霉素 拮抗作用、交叉耐藥性
117 表阿霉素 糖鹽水或復方氯化鈉 不溶物呈紅色漂浮狀
118 表阿霉素 5%或10%GS液 降效
119 表阿霉素 17-氨基酸 降效
120 表阿霉素 甲硝唑 降效
121 阿昔洛韋 5%或10%GS液 變色
122 阿昔洛韋 5%GNS液 變色
123 阿昔洛韋 門氡氨酸鉀鎂 白色絮狀沉淀
124 阿昔洛韋 低分子右旋糖酐 變色
125 氟康唑 兩性霉素B 延遲混濁,沉淀
126 氟康唑 氨芐西林鈉 延遲混濁,沉淀
127 氟康唑 葡萄糖酸鈣 延遲混濁,沉淀
128 氟康唑 頭孢呋新鈉 沉淀
129 氟康唑 琥珀氯霉素 氣體生成
130 氟康唑 克林霉素 沉淀
131 氟康唑 紅霉素 沉淀
132 氟康唑 氧哌嗪西林鈉 呈膠狀
133 氟康唑 速尿 延遲沉淀
134 氟康唑 安定 沉淀
135 雙黃連粉針 阿米卡星 沉淀
136 雙黃連粉針 氨芐西林 顏色加深
137 雙黃連粉針 妥布霉素 混濁
138 雙黃連粉針 白霉素 混濁
139 雙黃連粉針 阿奇霉素 混濁
140 雙黃連粉針 西樂欣 混濁
141 炎琥寧 白霉素 白色凝固
142 炎琥寧 維生素B6 膠凍狀
143 炎琥寧 氟羅沙星 白色混濁
144 穿琥寧 白霉素 乳白色混濁
145 穿琥寧 維生素B6 乳白色混濁
146 穿琥寧 阿米卡星 沉淀
147 穿琥寧 氧氟沙星 沉淀
148 穿琥寧 西索米星 沉淀
149 穿琥寧 妥布霉素 沉淀
150 穿琥寧 慶大霉素 混濁
151 穿琥寧 環丙沙星 沉淀
152 穿琥寧 培氟沙星 沉淀
153 穿琥寧 沐舒坦 白色混濁
154 穿琥寧 葡萄糖酸鈣 混濁
155 復方丹參 氯化鉀 混濁
156 復方丹參 甲氰咪胍 混濁
157 復方丹參 阿奇霉素 混濁
158 復方丹參 維生素B6 混濁
159 復方丹參 抗癌藥物 促進惡性腫瘤的轉移
160 復方丹參 細胞色素C 顏色變深、混濁、降效
161 復方丹參 培氟沙星 混濁
162 歐貝 甘利欣 混濁
163 歐貝 頭孢拉啶 混濁
164 歐貝 速尿 混濁
165 歐貝 復方丹參 混濁
166 歐貝 5-氟尿嘧啶 混濁
167 歐貝 肌苷 混濁
168 速尿 洛美沙星 混濁
169 速尿 米力農 沉淀
170 速尿 甲硝唑 沉淀
171 肌苷 沐舒坦 混濁
172 5%碳酸氫納 培氟沙星 白色混濁
173 5%碳酸氫鈉 西咪替丁 混濁
174 地塞米松 非那根 白色混濁
175 地塞米松 心律平 混濁
176 維生素K1 維生素C 維生素K1失效
177 維生素K1 格利福斯 鵝絨黃色混濁
178 洛賽克 復合氨基酸 混濁
179 FDP 堿性溶液或鈣鹽 可能有理化配伍禁忌
180 尿激酶 堿性藥物 沉淀
181 嗎啡 氯丙嗪 呼吸抑制
182 胃復安 阿托品 拮抗
183 林可霉素 磺胺嘧啶鈉 沉淀
184 腎上腺素 洋地黃類 易中毒
185 葡萄糖酸鈣 洋地黃類 毒性增加
186 氨茶堿 酸性藥物 有沉淀析出
187 慶大霉素 肝素鈉 沉淀
188 布比卡因 堿性藥物 沉淀
189 泰能 含乳酸鈉的溶液 不相容
190 黃芪 維生素(su)B6 混濁
本文地址://n85e38t.cn/zhongyizatan/31007.html.
聲明: 我(wo)們(men)致力于(yu)保(bao)護(hu)作者版(ban)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wen)章(zhang)因無法核實真實出(chu)處(chu),未能(neng)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an)系,或有版(ban)權異議(yi)的,請(qing)聯(lian)系管理(li)(li)員(yuan),我(wo)們(men)會立即處(chu)理(li)(li),本(ben)站部分文(wen)字與圖片(pian)資源來(lai)(lai)自于(yu)網絡(luo),轉(zhuan)載是出(chu)于(yu)傳遞更(geng)多信(xin)息之目(mu)的,若(ruo)有來(lai)(lai)源標(biao)注錯(cuo)誤或侵犯了您(nin)的合(he)法權益,請(qing)立即通(tong)知我(wo)們(men)(管理(li)(li)員(yuan)郵箱:),情況屬實,我(wo)們(men)會第一時間(jian)予以刪除,并同時向(xiang)您(nin)表示歉意,謝(xie)謝(xie)!
上一(yi)篇: 蜂蜜中毒(du)與(yu)解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