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巾藜杖北城頭, 卷地西風滿眼愁。
一點烽傳散關信, 兩行雁帶杜陵秋。
山河興廢供搔首, 身世安危入倚樓。
橫槊賦詩非復昔, 夢魂猶繞古梁州。
-----陸 游
這首詩寫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詩人當時在四川成都。一天他拄杖登上了城北門樓,遠眺晚秋蕭條的景象,激起了對關中失地和要塞大散關的懷念。進而抒發了壯志難酬的悲憤和憂國傷時的深情。
首句“幅巾藜杖北城頭”, “幅巾”指不著冠, 只用一幅絲巾束發;“藜杖”, 藜莖做成的手杖。“北城頭”指成都北門城頭。這句詩描繪了詩人的裝束和出游的地點, 反映了他當時閑散的生活, 無拘無束和日就衰頹的情況。“卷地西風滿眼愁”是寫詩人當時的感受。當詩人登上北城門樓時, 首先感到的是卷地的西風。“西風”是秋天的象征, “卷地”形容風勢猛烈。時序已近深秋, 西風勁吹, 百草摧折, 寒氣襲人, 四野呈現出一片肅殺景象。當這種蕭條凄涼景象映入詩人眼簾時, 愁緒不免襲上心來。“滿眼愁”, 正是寫與外物相接而起的悲愁。但詩人在登樓前內心已自不歡, 只有心懷悲愁的人, 外界景物才會引起愁緒。所以與其說是“滿眼愁”, 毋寧說是“滿懷愁”。“滿眼愁”在這里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而“愁”字可以說是詩眼。它既凝聚著詩人當時整個思想感情, 全詩又從這里生發開來。這句詩在這里起到了點題的作用。
頷聯“一點烽傳散關信, 兩行雁帶杜陵秋。”這兩句是寫對邊境情況的憂慮和對關中國土的懷念。大散關是南宋西北邊境上的重要關塞, 詩人過去曾在那里駐守過, 今天登樓遠望從那里傳來的烽煙, 說明邊境上發生緊急情況。作為一個積極主張抗金的詩人, 怎能不感到深切的關注和無窮的憂慮呢?這恐怕是詩人所愁之一。深秋來臨, 北地天寒, 鴻雁南飛, 帶來了“杜陵秋”的信息。古代有鴻雁傳書的典故。陸游身在西南地區的成都, 常盼望從北方傳來好消息。但這次看到鴻雁傳來的卻是“杜陵秋”。杜陵(在今陜西西安市東南)秦置杜縣, 漢宣帝陵墓在此, 故稱杜陵。詩中用杜陵借指長安。長安為宋以前多代王朝建都之地。故在這里又暗喻故都汴京。秋, 在這里既指季節, 也有歲月更替的意思。“杜陵秋”三字, 寄寓著詩人對關中失地的關懷, 對故都淪陷的懷念之情。遠望烽火, 仰視雁陣, 想到歲月空逝, 興復無期, 不覺愁緒萬千, 涌上心頭。
“山河興廢供搔首, 身世安危入倚樓。”這聯詩句, 抒發了詩人的憂國深情。“山河”在此代表國家, 國家可興亦可廢, 而誰是興國的英雄?“身世”指所處的時代。時代可安亦可危, 又誰是轉危為安、扭轉乾坤的豪杰?山河興廢難料, 身世安危未卜, 瞻望前途, 真令人搔首不安, 愁腸百結。再看, 自己投閑置散, 報國無門, 只能倚樓而嘆了。
“橫槊賦詩非復昔, 夢魂猶繞古梁州。”這一聯既承前意, 又總結全詩。“橫槊賦詩”意指行軍途中, 在馬上橫戈吟詩, 語出元稹《唐故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并序》:“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 往往橫槊賦詩。”其后蘇軾在《前赤壁賦》中也曾寫過“橫槊賦詩, 固一世之雄也。”“橫槊賦詩”在這里借指乾道八年(1172)陸游于南鄭任四川宣撫使幕府職時在軍中作詩事。他經常懷念的, 正是“鐵馬秋風大散關”的戎馬生涯, 而現在這些已成往事。“非復昔”三字包含著多少感慨啊!詩人雖然離開南鄭已有五年之久, 但金戈鐵馬, 魂繞夢縈, 仍未去懷。“夢魂猶繞古梁州”道出了詩人的心聲。他為什么念念不忘古梁州呢?古梁州州治在漢中, 南鄭、大散關皆在這個地區。詩人曾有以此為基地收復失土的宏偉計劃, 也曾建議四川宣撫使王炎, 從這里進取中原。但良機已失, 徒喚奈何?雖然如此, 可是詩人仍未忘懷古梁州;不僅這時未忘, 就是到了老年, 退居山陰后, 仍高唱著“當年萬里覓封侯, 匹馬戍梁州”的詩句。可見“夢魂猶繞古梁州”, 正是報國心志的抒發, 詩雖結束, 而余韻悠長。
這首詩主要寫詩人登城所見所想。寫法是記敘與抒情相結合。開頭兩句記敘出游的地點、時間和感受, 并點明題旨。第二聯寫遠望烽火, 仰觀雁陣所興起的失地之愁。第三聯由失地而想到“山河興廢”和“身世安危”。最后追憶“橫槊賦詩”, 激起壯志難酬之悲。全詩以“愁”字為線索, 貫穿全篇。邊記事邊抒情, 層次清楚, 感情激憤, 愛國熱情畢呈紙上。此外, 如語言的形象, 對仗的工整, 也是此篇的藝術特點。
本文地址://n85e38t.cn/sici/532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