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東方朔
【原文】:初放
平生于國兮,長于原野。言語訥(nè)澀(sè)兮,又無強輔。淺智褊(biǎn)能兮,聞見又寡。數言便事兮,見怨門下。王不察其長利兮,卒見棄乎原野。伏念思過兮,無可改者。群眾成朋兮,上浸(jìn)以惑。巧佞在前兮,賢者滅息。堯舜圣已沒兮,孰為忠直?高山崔巍兮,水流湯湯(shāng)。死日將至兮,與麋鹿同坑。塊兮鞠,當道宿。舉世皆然兮,余將誰告。斥逐鴻鵠兮,近習鴟(chī)梟(xiāo)。斬伐桔柚兮,列樹苦桃。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上葳蕤(wēi ruí)而防露兮,下泠泠其來風。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異心。往者不可及兮,來者不可待。悠悠蒼天兮,莫我振理。竊怨君之不寤兮,吾獨死而后已。
沈(chén)江
惟往古之得失兮,覽私微之所傷。堯舜圣而慈仁兮,后世稱而弗忘。齊桓失于專任兮,夷吾忠而名彰。晉獻惑于(lì)姬兮,申生孝而被殃。偃王行其仁義兮,荊文寤而徐亡。紂暴虐以失位兮,周得佐乎呂望。修往古以行恩兮,封比干之丘壟。賢俊慕而自附兮,日浸(qīn)淫而合同。明法令而修理兮,蘭芷幽而有芳。
苦眾人之妒予兮,箕子寤而佯狂。不顧地以貪名兮,心怫郁而內傷。聯蕙芷以為佩兮,過鮑肆而失香。正臣端其操行兮,反離謗而見攘。世俗更而變化兮,伯夷餓于首陽。獨廉潔而不容兮,叔齊久而逾明。浮云陳而蔽晦兮,使日月乎無光。忠臣貞而欲諫兮,讒諛毀而在旁。秋草榮其將實兮,微霜下而夜降。商風肅而害生兮,百草育而不長。眾并諧以妒賢兮,孤圣特而易傷。懷計謀而不用兮,巖穴處而隱藏。成功隳(huī)而不卒兮,子胥死而不葬。世從俗而變化兮,隨風靡而成行。信直退而毀敗兮,虛偽進而得當。追悔過之無及兮,豈盡忠而有功。廢制度而不用兮,務行私而去公。終不變而死節兮,惜年齒之未央。將方舟而下流兮,冀幸君之發矇。痛忠言之逆耳兮,恨申子之沈江。愿悉心之所聞兮,遭值君之不聰。不開寤而難道兮,不別橫之與縱。聽奸臣之浮說兮,絕國家之久長。滅規矩而不用兮,背繩墨之正方。離憂患而乃寤兮,若縱火于秋蓬。業失之而不救兮,尚何論乎禍兇?彼離畔而朋黨兮,獨行之士其何望?日漸染而不自知兮,秋毫微哉而變容。眾輕積而折軸兮,原咎雜而累重。赴湘沅之流澌兮,恐逐波而復東。懷沙礫而自沈兮,不忍見君之蔽壅(yōng)。
怨世
世沈淖(nào)而難論兮,俗岑峨而嵯(cēn cī)。清泠冷而殲滅兮,溷(hùn)湛湛(chén chén)而日多。梟鸮(xiāo)既已成群兮,玄鶴弭翼而屏(bǐǐng)移。蓬艾親入御于床第兮,馬蘭踸踔(chěn chuō)而日加。棄捐藥芷與杜衡兮,余奈世之不知芳何!何周道之平易兮,然蕪穢而險戲。高陽無故而委塵兮,唐虞點灼而毀議。誰使正其真是兮,雖有八師而不可為。
皇天保其高兮,后土持其久。服清白以逍遙兮,偏與乎玄英異色。西施媞媞(tí)而不得見兮,(mó)母勃屑而日侍。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蟲不知徙乎葵菜。處湣湣(hūn hūn)之濁世兮,今安所達乎吾志。意有所載而遠逝兮,固非眾人之所識。驥躊躇于弊(jú)兮,遇孫陽而得代。呂望窮困而不聊生兮,遭周文而舒志。戚飯牛而商歌兮,桓公聞而弗置。路室女之方桑兮,孔子過之以自侍。
吾獨乖剌(là)而無當兮,心悼怵(chù)而耄思。思比干之恲恲(pēng),哀子胥之慎事。悲楚人之和氏兮,獻寶玉以為石。遇厲武之不察兮,羌兩足以畢斮(zhuó)。小人之居勢兮,視忠正之何若?改前圣之法度兮,喜囁嚅(niè rú)而妄作。親讒諛而疏賢圣兮,訟謂閭娵(zōu)為丑惡。愉近習而蔽遠兮,孰知察其黑白。卒不得效其心容兮,安眇眇而無所歸薄。專精爽以自明兮,晦冥冥而壅蔽。年既已過太半兮,然焰軻(kǎnkě)而留滯。欲高飛而遠集兮,恐離罔而滅敗。獨冤抑而無極兮,傷精神而壽夭。皇天既不純命兮,余生終無所依。愿自沈于江流兮,絕橫流而徑逝。寧為江海之泥涂兮,安能久見此濁世?
怨思
賢士窮而隱處兮,廉方正而不容。子胥諫而靡軀兮,比干忠而剖心。子推自割而食君兮,德日忘而怨深。行明白而曰黑兮,荊棘聚而成林。江離棄于窮巷兮,蒺藜蔓乎東廂。賢者蔽而不見兮,讒諛進而相朋。梟鸮(xiāo)并進而俱鳴兮,鳳皇飛而高翔。愿壹往而逕逝兮,道壅絕而不通。
自悲
居愁懃(qín)其誰告兮,獨永思而憂悲。內自省(xǐng)而不慚兮,操愈堅而不衰。隱三年而無決兮,歲忽忽其若頹。憐余身不足以足意兮,冀一見而復歸。哀人事之不幸兮,屬天命而委之咸池。身被疾而不間兮,心沸熱其若湯。冰炭不可以相并兮,吾固知乎命之不長。哀獨苦死之無樂兮,惜予年之未央。悲不反余之所居兮,恨離予之故鄉。鳥獸驚而失群兮,猶高飛而哀鳴。狐死必首丘兮,夫人孰能不反其真情?故人疏而日忘兮,新人近而俞好。莫能行于杳冥兮,孰能施于無報?
苦眾人之皆然兮,乘回風而遠逝。凌恒山其若陋兮,聊愉娛以忘憂。悲虛言之無實兮,苦眾口之鑠(shuò)金。過故鄉而一顧兮,泣歔欷而沾衿。厭(yān)白玉以為面兮,懷琬琰(wǎn yán)以為心。邪氣入而感內兮,施玉色而外淫。何青云之流瀾兮,微霜降之蒙蒙。徐風至而徘徊兮,疾風過之湯湯。聞南藩樂而欲往兮,至會稽而且止。見眾而宿之兮,問天道之所在。借浮云以送予兮,載雌霓而為旌。駕青龍以馳騖兮,班衍衍之冥冥。忽容容其安之兮,超慌忽其焉如。苦眾人之難信兮,愿離情而遠舉。登巒山而遠望兮,好桂樹之冬榮。觀天火之炎煬(yáng)兮,聽大壑之波聲。引八維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長生。居不樂以時思兮,食草木之秋實。飲菌若之朝露兮,構桂木而為室。雜桔柚以為囿兮,列新夷與椒楨。鹍鶴孤而夜號兮,哀居者之誠貞。
哀命
哀時命之不合兮,傷楚國之多憂。內懷情之潔白兮,遭亂世而離尤。惡耿介之直行兮,世溷(hùn)濁而不知。何君臣之相失兮,上沅湘而分離。測汨羅之湘水兮,知時固而不反。傷離散之交亂兮,遂側身而既遠。處玄舍之幽門兮,穴巖石而窟伏。從水蛟而為徒兮,與神龍乎休息。何山石之嶄巖兮,靈魂屈而偃蹇。含素水而蒙深兮,日眇眇而既遠。哀形體之離解兮,神罔兩而無舍。惟椒蘭之不反兮,魂迷惑而不知路。愿無過之設行兮,雖滅沒之自樂。痛楚國之流亡兮,哀靈修之過到。固時俗之溷濁兮,志瞀(mào)迷而不知路。念私門之正匠兮,遙涉江而遠去。念女媭之嬋媛兮,涕泣流乎于悒。我決死而不生兮,雖重追吾何及?戲疾瀨之素水兮,望高山之蹇產。哀高丘之赤岸兮,遂沒身而不反。
謬諫
怨靈修之浩蕩兮,夫何執操之不固?悲太山之為隍兮,孰江河之可涸(hé)?愿承間而效志兮,恐犯忌而干諱。卒撫情以寂寞兮,然怊悵(chāo chàng)而自悲。玉與石其同匱兮,貫魚眼與珠璣。駑駿雜而不分兮,服罷牛而驂驥。年滔滔而自遠兮,壽冉冉而愈衰。心悇憛(tú tán)而煩怨兮,蹇超搖而無冀。
固時俗之工巧兮,滅規矩而改錯。郤騏驥而不乘兮,策駑駘而取路。當世豈無騏驥兮,誠無王良之善馭(yù)。見執轡者非其人兮,故駒跳而遠去。不量鑿而正枘兮,恐矩矱(huò)之不同。不論世而高舉兮,恐操行之不調。弧弓弛而不張兮,孰云知其所至?無傾危之患難兮,焉知賢士之所死?俗推佞而進富兮,節行張而不著。賢良蔽而不群兮,朋曹比而黨譽。邪說飾而多曲兮,正法弧而不公。直士隱而避匿兮,讒諛登乎明堂。棄彭咸之娛樂兮,滅巧倕之繩墨。菎(kūn)蕗(lù)雜于黀(zōu)蒸兮,機蓬矢以射革。駕蹇驢而無策兮,又何路之能極?以直針而為釣兮,又何魚之能得?伯牙之絕弦兮,無子期而聽之。和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
同音者相和兮,同類者相似。飛鳥號其群兮,鹿鳴求其友。故叩宮而宮應兮,彈角而角動。虎嘯而谷風至兮,龍舉而景云往。音聲之相和兮,言物類之相感也。
夫方圜(yuán)之異形兮,勢不可以相錯。列子隱身而窮處兮,世莫可以寄托。眾鳥皆有行列兮,鳳獨翔翔而無所薄。經濁世而不得志兮,愿側身巖穴而自托。欲闔口而無言兮,嘗被君之厚德。獨便悁(pián yuān)而懷毒兮,愁郁郁之焉極?念三年之積思兮,愿一見而陳詞。不及君而騁說兮,世孰可為明之?身寢疾而日愁兮,情沉抑而不揚。眾人莫可與論道兮,悲精神之不通。
亂曰:鸞皇孔鳳日以遠兮,畜鳧駕鵝。雞鶩滿堂壇兮,蛙黽(mǐng)游乎華池。要(yǎo niǎo)奔亡兮,騰駕橐駝。鉛刀進御兮,遙棄太阿。拔搴(qiiān)玄芝兮,列樹芋荷。桔柚萎枯兮,苦李旖旎(yǐ nǐ)。甂(biān)甌登于明堂兮,周鼎潛乎深淵。自古而固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譯文】:初放
我屈平從小生長在國都啊,現在卻長期居住在原野。我言語遲鈍啊,又沒有堅強有力的朋友輔助。智謀短淺缺少才能啊,知識又非常貧乏。曾多次向楚王陳說有利于國家的事情啊,便得罪了君王下面的人。君王不考慮長遠利益啊,終于聽信讒言把我放逐到荒野。我仔細檢查我的過失啊,沒有發現有什么要改悔。群小結黨營私啊,君王越來越被迷惑。奸佞之人在君王跟前啊,正直之士不能進言。堯舜那樣的圣君已經沒有啊,為誰而忠貞正直?高山巍然聳立啊,流水浩浩蕩蕩。死期將要到來啊,就要同麋鹿為伴。我孤獨自處啊,在道路中露宿。整個世界都這樣啊,我將向誰傾訴?他們趕走鴻雁天鵝啊,卻將貓頭鷹親近。他們砍伐桔樹柚樹啊,卻種下一行行苦桃。那輕柔美好的長竹啊,寄生在江水深潭旁邊。它上面茂密的枝葉擋住露水啊,下面送出陣陣清涼的風。誰知我不能和君王相合啊,就像竹柏一空一實不同的心。以前的圣王我無法趕上啊,也不可能等待未來的賢君。高高的蒼天在上啊,沒有人來把我解救。君王的不覺悟令人怨恨啊,我只能到死為止。
沈江
我思考往古的得失啊,再觀察君王愛聽小人細言的害處。堯舜圣明而又仁愛啊,后世稱贊他們而永遠不忘。齊桓公用人有過失啊,管仲忠直而名聲顯揚。晉獻公受姬迷惑啊,申生孝順卻遭受禍殃。徐偃王推行仁義啊,楚文王覺察后就滅亡了徐國。商紂暴虐失去王位啊,周朝興盛因得到輔佐之臣呂望。周效法古人施行恩惠啊,封贈比干的墳墓。賢才英俊仰慕而自來親附啊,日漸增多而四海統一。明確法令加強治理啊,蘭草芷草清幽而又芳香。
小人對我的妒嫉令人苦惱啊,箕子正是覺悟到此而假裝病狂。不顧念家鄉也不圖名譽啊,胸中郁悶而內心悲傷。聯結蕙草芷草來作佩帶啊,經過鮑魚商店也會失去芳香。正直之臣品行端正啊,反遭誹謗而被排擠。世俗在更改和變化啊,伯夷因此餓死于首陽。只是因為廉潔而不容于世啊,叔齊時間越久而越有名。浮云密布遮住了天空啊,使日月變得暗淡無光。忠臣正直想進諫君王啊,奸佞之人卻在君王面前進讒毀謗。秋草開花將要結果啊,夜間卻降下了清霜。西風寒冷而殺害生命啊,百草衰敗不再生長。群小結合一起來嫉妒賢良啊,正人孤立而易受損傷。我身懷謀略而不被重用啊,只得伏處巖穴而隱藏。有功勞卻被毀棄而無好結果啊,伍子胥被殺害連尸體也不能埋葬。世道從時俗而變化啊,隨著風勢而成行倒伏。誠實正直之士隱退而被毀謗啊,弄虛作假的人卻上升而聲名顯揚。追悔過錯已經來不及啊,難道盡獻忠心還會有功?廢棄規章制度而不實行啊,只圖追求私利而害公。我將堅持節操而去死啊,只可惜年歲還未盡。我并船順江而下啊,希望君王能清醒過來。忠言不順耳令人痛心啊,子胥沉江使人悲傷。想盡心把我所知道的告訴君王啊,可是遇到的是君王并不愿聽。不醒悟又無法開導啊,竟至連橫和豎都不分。聽信奸佞的空話啊,將斷送國家的長久命運。拋棄法度而不用啊,違背正常的規矩準則。只有遭受到憂患才可能醒悟啊,就像放火燒著了秋天的蓬草。已經失誤而不可救藥啊,還哪里談得上什么禍福吉兇?那些背叛之人結成朋黨啊,志行高潔的人還有什么希望?一天天受影響還不自知啊,秋毫雖小卻能逐漸使面容改變。眾輕聚積能夠壓斷車軸啊,過錯多了牽累就更重。我將投進湘水沅水之中啊,大概會隨著流水而往東。要懷抱沙石而自沉江底啊,不忍心看見君王的受蒙蔽。
怨世
社會沉淪難以評說啊,世道不平而參差不齊。清潔的東西一天天消滅啊,污濁的東西一天天增多。貓頭鷹既然已經成群啊,玄鶴自然收斂翅膀而被排斥離開。蓬草艾蒿受喜愛而鋪到床上啊,惡草馬蘭暴長而一天天茂盛。拋棄藥蘭、香芷和杜衡啊,世人不辨香花臭草我將怎么辦!為什么大道寬闊而平坦啊,但現在卻荒蕪而艱難。古帝高陽氏無故而蒙受恥辱啊,唐堯虞舜也被加上污點而被毀謗非議。讓誰來判斷真假是非啊,即使有古之八師也不可能作到。
上天永遠保持它的高啊,大地永遠保持它的長久。我永遠保持清白而自在遨游啊,偏要討厭黑色而不與它合流。漂亮的西施不得見啊,丑陋的母卻天天在身邊。桂樹上的蛀蟲不知所停留的桂樹的芳香啊,蓼蟲習于辛辣而不知遷移到甜美的葵菜上。生活在污濁的黑暗社會啊,現在怎么能夠實現我的志向?我心懷忠貞要遠走高飛啊,這本非一般人所能了解。駿馬拉著破車躊躇不前啊,只有碰上伯樂才能用好車替代。呂望窮困得無以為生啊,遇著周文王才能夠施展他的抱負。寧戚喂牛時唱著悲歌啊,齊桓公聽到后就重用了他。路上正在采桑的處女啊,孔子經過時對她尊敬地侍立。
只有我與世俗背離而處事不當啊,內心昏亂而又哀傷。思念比干的忠心耿直啊,哀嘆伍子胥的慎重處事。令人悲痛的楚人卞和啊,進獻寶玉卻被認為是山石。遇到不明察的厲王、武王啊,竟兩次被砍斷了雙腳。小人得志身居要職啊,他們是如何對待忠誠正直之士?更改前代圣君的法度啊,喜好竊竊私語而妄自作為。親近奸邪而疏遠賢才啊,吵吵鬧鬧說美女閭娵丑陋。喜愛親幸的人而疏遠賢才啊,誰知道辨別黑白好壞。終于不能為君效力啊,前途渺茫而無所歸宿。我精神專一而竭盡聰明啊,世道卻黑暗而被奸佞蒙蔽。年歲已經過去一多半了啊,但是命運坎坷不通而不得志。想要遠走高飛啊,害怕身陷羅網而遭到毀滅。獨遭冤屈而沒有盡頭啊,精神被摧殘而減損壽命。老天爺既然如此無常啊,我一生終將無依無靠。愿投身于江流之中啊,穿過橫流而去到遠方。寧愿作江海之中的泥沙啊,怎么能長時間面對這污濁的現實。
怨思
賢士困窮而隱藏起來啊,清廉方正之人不容于世。伍子胥進諫吳王而遭殺身啊,比干忠于商紂而被剜心。介子推割自己的肉給君王吃啊,恩德日漸淡忘而怨恨卻越積越深。行為清白被說成是黑啊,荊棘聚集竟成森林。把香草江離拋棄到窮巷啊,卻讓蒺藜蔓延到東廂。賢士被阻擋而不相見啊,奸佞升官而朋比為奸。貓頭鷹號叫著一起進來啊,鳳凰卻遠飛而高翔。想一去而不復返啊,道路已被隔斷而不通。
自悲
身處愁苦之中向誰傾訴啊,只得獨自長思而憂傷。內心自我反省而問心無愧啊,操守更加堅定而不衰減。流放三年還沒有回去的音信啊,歲月像流水一樣很快地過去。可惜我終身不能實現志愿啊,只希望一見君王而回去。可悲的是人事的不幸啊,只能將生命委托給上天。我身患疾病不能痊愈啊,內心焦急得像熱湯。冰和炭不能相容啊,我本來就知道性命不能久長。孤獨地痛苦而死令人悲哀啊,可惜我年歲尚少。不能回到我原所居之處令人悲傷啊,離開故鄉使人怨恨。鳥獸為失群而驚悲啊,還高飛而哀鳴。狐貍死時一定頭朝丘穴啊,人又誰能不返回他的真情?舊時的忠臣被疏遠而一天天淡忘啊,新進的奸佞之人被親近而越來越好。沒有誰默默無聞去做好事啊,誰能施恩于人而不圖回報。
眾人都是這樣令人痛苦啊,我駕著旋風去遠方遨游。登上恒山覺得它渺小啊,暫且借娛樂來忘掉憂愁。不實之詞令人悲痛啊,眾口鑠金使我痛苦。經過故鄉時我回頭一看啊,抽泣悲啼而淚濕衣襟。我外表如白玉一樣純凈啊,內心像美玉琬琰一樣精純。邪氣雖想侵襲入內啊,但所施寶玉之色卻仍然潤澤光輝。為什么天空翻滾著烏云啊,為什么大地下著濛濛的霜?輕風吹來使我徘徊啊,急風吹過使我震蕩。聽說南國快樂我將前往啊,至會稽山暫且休息。見到仙人韓眾就在那里留宿啊,向他詢問求得長生的秘方。憑借浮云來送我遠游啊,彩虹般的旗幟在車上飄揚。駕著青龍奔馳啊,迅速地馳向遠方。飛速奔馳向何處去啊,飄搖恍惚將到何方。眾人的難以相信令我痛苦啊,將離開世俗而遠去他鄉。登上山巒而遠望啊,喜愛那桂樹冬天的花。觀看那天火的熊熊燃燒啊,聽大海洶涌澎湃的濤聲。用八維來引導自己啊,吸飲沆瀣之氣以保長生。居處不樂我時常憂思啊,吃秋天草木的果實。飲用菌若早晨的露水啊,用桂木建造房屋。園囿中多種桔樹和柚樹啊,還栽上新夷、花椒與女貞。鹍雞、仙鶴孤寂而夜里鳴叫啊,誠實正直的隱居者使人悲哀。
哀命
生不逢時令人哀嘆啊,楚國多災多難使人悲傷。我內心晶瑩潔白啊,卻逢亂世而遭受禍害。世俗厭惡光明正大的行為啊,混濁而不辨美丑善惡。為什么君臣不能合作啊,上溯沅水、湘水而與君分離。將沉身于汨羅的湘水之中啊,知道時光本來不可能再返回。離別分散的煩亂令人傷心啊,于是不敢安身而遠走。深藏在昏暗的居室里面啊,隱身在深山巖洞之中。跟水中的蛟龍作伴啊,和神龍在一起休息。山石是多么陡峭險峻啊,使我精神委屈而困頓。我飲用深山不盡的清泉啊,離開國都已經一天天遙遠。身體疲困令人悲哀啊,精神恍惚而無所依靠。想到椒蘭都變質而不能回轉啊,精神迷惑而不知出路何在。但愿行為沒有過失啊,即使身死名滅也心甘情愿。楚國的危亡令人痛心啊,楚王的過錯更使我悲傷。本來世道就混濁啊,我神志迷茫而不知出路何在。想到權臣以私心對待國家啊,我只得渡過長江而遠走他鄉。想到女媭關切的憂心啊,禁不住涕淚交流而嘆息。我決心一死而不愿再生啊,即使還追念又有何用?我游戲于湍急的清流之中啊,遠望迂回曲折的高山。高丘的險峻令人悲哀啊,我將沉身江流而不回。
謬諫
君王糊涂令人怨恨啊,他的意志為什么那樣不固定?大山變為池塘多可悲啊,為什么江河也會枯竭?想趁君王閑暇而進忠言啊,卻怕觸犯忌諱而得罪。終于壓抑感情而陷于寂寞啊,但卻自感怨恨而傷悲。美玉與頑石同裝于一柜啊,魚目和珍珠同穿一串。劣馬駿馬混雜不分啊,用駿馬拉套老牛駕轅。歲月滔滔逝去越來越遠啊,年歲漸老一天天變衰。心中憂愁而煩悶啊,前途無望而不安。
本來世俗都善于取巧啊,廢棄制度而更改措施。放置千里馬而不用啊,駕著劣馬去趕路。當今豈無千里馬啊,只是實在沒有王良那樣善于趕車的人。看到趕車的不是能手啊,所以良馬蹦跳著而遠去。不量鑿孔去削榫頭啊,恐怕尺寸大小規格本不相同。不管世俗而高標獨舉啊,恐怕操守本來就不協調。彎弓松弛而拉弦啊,誰說知道它能射多遠?國家不遇到傾危和患難啊,怎么能知道為國效死的賢臣?世俗推崇奸佞和富貴啊,美好的品行卻不能發揚。賢良之士被掩蓋而受孤立啊,小人們結黨營私而互相稱譽。巧飾邪說而行為不端啊,違背正道而處事不公。正直之士退避而隱藏啊,奸佞之徒都登上朝堂。拋棄彭咸以伏節死義為樂的行為啊,廢除巧匠工倕的規矩準繩。香草菎蕗和麻桿混雜一起作火炬啊,拉強弓以蓬草為箭去射皮革。駕著跛驢又無鞭子啊,怎么能夠到達目的地?用直針作釣魚鉤啊,又怎么可能釣到魚?伯牙的不再彈琴啊,因無鐘子期去聽它。卞和抱璞玉而流淚成血啊,怎么能得到好的玉工去剖開它?
音調相同就能相和啊,好惡同類就會相似,飛鳥鳴叫是召喚它的同類啊,野鹿叫喚是尋找它的朋友。所以敲宮調就宮聲相應啊,彈角調角聲發音。老虎在山谷咆哮風就起啊、神龍飛升于天空云就跟隨。所以音聲的互相配和啊,說的就是物類的互相感應。
那方和圓形狀相異啊,勢必不能相安在一起。列子隱居而生活窮困啊,由于社會上無處棲身。眾鳥都各自成群啊,只有風凰高飛而無處安身。生活于混濁之世而不能得志啊,只能托身于巖穴之中。想閉口而不說話啊,又曾經受到過君王的厚恩。獨自憂愁而懷恨啊,心中郁悶哪有止境?想到對君王多年的深情懷念啊,希望一見而訴說衷情。不能見到君王來傾訴啊,世界上誰能理解我的心情。身體得病而天天發愁啊,感情壓抑而不能表達。沒有人能夠與他談論大道理啊,精神不能上達君王使我悲痛。
亂曰:鸞鳳孔雀一天天遠離啊,卻畜養著野鴨與野鵝。雞鴨滿堂滿院啊,癩蝦蟆浮游在美池。駿馬要奔命逃亡啊,卻用駱駝去駕車。進用那遲鈍的鉛刀啊,卻遠遠拋棄那鋒利的太阿。拔掉神草玄芝啊,卻種上一排排山芋野荷。桔樹柚樹變得枯萎啊,苦李樹卻枝葉茂盛婆娑。陶罐瓦盆擺滿朝堂啊,周鼎卻被埋沒于深淵。自古以來本就如此啊,我又何必怨恨今人。
【評介】:《七諫》為漢東方朔所作,由七個短篇和另加“亂曰”組成。選自洪興祖《楚辭補注》。王逸在《楚辭章句》中說:“《七諫》者東方朔之所作也。”“東方朔追憫屈原,故作此辭,以述其志,所以昭忠信,矯曲朝也。”關于題意,王逸說:“諫者,正也,謂陳法度以諫正君也。古者,人臣三諫不從,退而待放。屈原與楚同姓,無相去之義,故加為《七諫》,殷勤之意,忠厚之節也。”關于所謂“三諫”、“七諫”之說,還有待于進一步探討。細究本篇內容,乃系一方面為作者擬屈原《離騷》、《九章》語氣,以第一人稱形式出現,代屈原抒發其不容于君、不容于俗、理想抱負得不到實現的悲嘆,從而塑造出了屈原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曲折地表達了作者自己的不得志和憤世嫉俗之情。
屈原是我國古代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和浪漫主義詩人。他出身于楚王同姓貴族,年輕時博聞強記,善于辭令,很得楚懷王信任,曾任左徒等職。主張對外聯齊抗秦,對內舉賢授能,改革政治,以圖富強。但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和讒害,因而被楚懷王疏遠,最后被放逐到沅湘一帶。由于痛心國勢日益危迫,自己的理想又無法實現,滿腔憂郁悲憤,竟自投汨羅江而死。屈原作品富于比興,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屈原開創了楚辭體,漢賦特別是騷賦主要淵源是來自于楚辭。東方朔《七諫》不但內容上代屈原抒情,而且形式上也是模擬屈原作品。
本賦中主人公屈原主要抒發了以下幾方面的感情。
首先是抒發對楚王昏庸的怨恨之情,并一再表白自己的忠君愛國之心。
本來,屈原忠于楚王,忠于國家,并從此出發,“數言便事”,希望能革新政治,有利于君國。但是卻因此而得罪了楚王“門下”之人,于是“靈修浩蕩”、“君臣相失”,糊涂的楚王“上浸以惑”,聽信讒言,“執操不固”,反復無常,“不察其長利”,不考慮國家的利益,疏遠了屈原,而且將屈原“棄乎原野”,流放于外。對楚王的昏庸,作品中通過屈原感情抒發,給予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作品中的屈原,直斥楚王是邪正不辨、親奸遠賢,“斥逐鴻鵠兮,近習鴟梟。斬伐桔柚兮,列樹苦桃”,“愉近習而蔽遠”,“親讒諛而疏賢圣”,“西施媞媞而不得見兮,母勃屑而日侍”;指責楚王的糊涂,本來屈原“愿悉心之所聞”,想盡忠君王,但是君王卻是耳目不聰不明,“不開寤而難道兮,不別橫之與縱。聽奸臣之浮說兮,絕國家之久長。滅規矩而不用兮,背繩之正方”,糊涂得連橫豎都區分不開,甚至無法開導,而聽信奸臣的胡言亂語,違背法令制度,破壞國家的長治久安。他指出楚王的行動是危險的,猶如“縱火于秋蓬”,將會是無法挽救的。
對楚王的昏庸糊涂、親奸遠賢,對自己的疏遠放逐,屈原的態度,一方面是怨、是恨,“忠臣貞而欲諫兮,讒諛毀而在旁”,“正臣端其操行兮,反離謗而見攘”,“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異心。”自己想忠貞進諫,但君王左右全為讒諛之人,欲諫不能;自己操行端正,卻遭毀謗而受排斥;因為君王和自己恰如竹虛柏實之別一樣,不能一心。對這種情況,賦中寫出屈原的極度悲憤,他“思比干”、“哀子胥”、“悲和氏”;他感到失望,“堯舜已沒兮,孰為忠直”,他向誰去效忠呢;“往者不可及兮,來者不可待。悠悠蒼天兮,莫我振理。竊怨君之不寤兮,吾獨死而后已”,古代的圣王他趕不上,未來的賢君,他無法等待,他滿腔悲憤,無法控制,于是高呼蒼天,覺得只能是死而后已,這種悲憤到極點的呼喊,正是司馬遷所說的“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史記·屈原列傳》)
但是另一方面,屈原由于他“睠懷楚國,系心懷王”,雖遭放流,卻仍然始終“不忘欲反,冀君之悟”(同上),賦中寫屈原再向楚王陳述“往古之得失”,提出堯舜、齊桓、晉獻、偃王、桀紂、以及周初興國等反正經驗和教訓,希望楚王能夠改正錯誤,成為像堯舜那樣的君王;反復提出自己“愿承間而效志”,“不忍見君之蔽壅”,他“痛楚國之流亡兮,哀靈修之過到”,他時刻思念君王,“欲闔口而無言兮,嘗被君之厚德”,“念三年之積思兮,愿一見而陳詞”,他時刻不忘故國,“悲不反余之所居兮,恨離余之故鄉”,“狐死必首丘兮,夫人孰能不反其真情。”這些都表現了他的深厚的忠君愛國之情。
其次是抒發對世俗混濁的不滿,指斥讒諛的害公。
賦中的主人公屈原,一再指出當時世俗的混濁:“世沈淖而難論兮,俗岒峨而嵯。清泠泠而殲滅兮,溷湛湛而日多”,“世溷濁而不知,”“俗推佞而進富”,“經濁世而不得志”,“世莫可以寄托”。在這種混濁的社會里,正邪不辨,好壞不分,甚至顛倒黑白,“玉與石其同匱兮,貫魚眼與珠璣。駑駿雜而不分兮,服罷牛而驂驥”,“鉛刀進御兮,遙棄太阿。拔搴玄芝兮,列樹芊荷”,“行明白而曰黑兮,荊棘聚而成林。”在這種社會里,“小人居勢”,“讒諛登乎明堂”;他們“朋曹比而黨譽”,“群眾成朋”互相勾結在一起;他們“改前圣之法度”,“廢制度而不用”,“喜囁嚅而妄作”,“務行私而去公”;他們“眾并諧以妒賢”,“眾口鑠金”,陷害忠正,排擠賢良。在這種情況下,“信直退而毀敗”,“獨廉潔而不容”,“直士隱而避匿”,“賢者滅息”。總起來說,當時的社會是一片黑暗,“固時俗之工巧”“世從俗而變化”“隨風靡而成行”,“浮云蔽晦”,“日月無光”。
面對這種“湣湣之濁世”,面對那些讒諛、奸佞,屈原感到痛苦,他“苦眾口之鑠金”,“苦眾人之妒予”,“苦眾人之皆然”;他感到孤苦無告,“眾人莫可與道兮,悲精神之不通”,“舉世而皆然兮,余將誰告”;他感到走投無路,“固時俗之溷濁兮,志瞀迷而不知路”;最后,他對現實絕望了,“自古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于是他決心離開這個污濁的現實社會,“愿自沉于江流兮,絕橫流而徑逝。寧為江海之泥涂兮,安能久見此濁世?”他以死來表現他對世俗、對現實社會的最大的不滿與抗爭。
最后,是作品中的屈原,直接抒發了他不與世俗妥協,不與眾人同流合污,從而表現出了他堅持理想、保持高潔的堅貞不渝的偉大人格。他反復自省自察,“內自省而不慚兮,操愈堅而不衰”,“伏念思過兮,無可改者”,毫不后退,而且更加堅定了信念;他與世俗不兩立,“夫方圜之異形兮,勢不可以相錯”,他認為自己和世俗、和那些眾人是“冰炭不可以相并”的,他決心堅持自己的高潔志行,“皇天保其高兮,后土持其久。服清白以逍遙兮,偏與乎玄英異色”;他以幻想的形式,表示他要離開這個污濁的社會,“經濁世而不得志兮,愿側身巖穴而自托”,要“處玄舍之幽門兮,穴巖石而窟伏,從水蛟而為徒兮,與神龍乎休息”,要尋找仙人而求合,“見韓眾而宿之兮,問天道之所在”。當然,由于他的強烈的忠君愛國思想,他最后并未托身巖穴,也不可能見到仙人,而只能懷沙沉淵,但是,這正是他真正做到了“終不變而死節”,從而表現了他那高尚的、偉大的人格追求。
東方朔的賦作《七諫》,在繼承屈原作品的基礎上,較正確地體會了屈原的思想性格,再現了屈原的偉大精神與人格,并較為成功地塑造出了屈原這一文學形象;同時也寄托了作者自己的人格理想,表達了他對現實的不滿和懷才不遇的身世之感。
這篇賦不僅在內容上是屈原作品的直接繼承,而且在藝術形式上也是繼承了楚辭。它的重要特色首先就是成功地運用了比興、對比。在寫楚國君昏臣奸,社會混濁時,用“浮云陳而蔽晦兮,使日月乎無光”,“秋草榮其將實兮,微霜下而夜降。商風肅而害生兮,百草育而不長”,比興之中深寓象征之義;在寫世俗正邪不辨,好壞不分時,“江離棄乎窮巷兮,蒺藜蔓乎東廂”,“梟鸮并進而俱鳴兮,鳳皇飛而高翔”等一系列比興象征語句連用,而且反正對比,不僅使形象更加鮮明,而且使感情表現得更加強烈。
本賦的另一特點是大量用典。屈原《離騷》《九章》作品中常引用的典章人物故事,在本篇作品中大量出現,堯舜禹湯文武等圣明帝王,比干、伍子胥、申生等忠臣孝子,還有呂望寧戚等君臣相和的故事,除此之外,作者再加上隨侯珠、和氏璧等等,大量引古證今,用以說明道理、表達感情,成為本篇在表達方式上的一個重要特色。它對后來賦的用典,應是有一定影響的。
這篇賦在體裁上,基本上仍為騷體形式,不同于漢代一般的散體大賦側重于敘事狀物,屬于抒情的騷體賦,因此被漢人收入《楚辭》之中。但漢賦本來主要由楚辭體發展而來,而本賦由七個短章另加亂曰構成完整篇章,一方面是屈原《九章》形式的發展,另一方面,又和枚乘《七發》相繼出現,共創“七體”。洪興祖《楚辭補注》謂:“昔枚乘作《七發》,傅毅作《七激》,張衡作《七辯》、崔骃作《七依》、曹植作《七啟》、張協作《七命》,皆《七諫》之類。李善云:“《七發》者,說七事以啟發太子也。猶《楚辭·七諫》之流。”這表明《七諫》在開創“七體”上的影響,雖未必能與《七發》相比,但也可算“七體”中偏向騷體的又一種形式,自有其影響作用。同時,較后王褒《九懷》、劉向《九嘆》近于《七諫》的形式,可以說是騷體形式的“九體”的出現,也不能不認為其在某種程度上,接受了東方朔創作《七諫》的影響。因此,這篇賦作,在漢賦中仍然值得注意。
本文地址://n85e38t.cn/sici/387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楚辭《漁 父》原文,注釋與鑒賞
下一篇: 《古文觀止·宋人及楚人平》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