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一提起朱瞻基總會想起電視里面的形象,那么小編就不得不給大家詳細的說一下了。
朱棣的次子朱高煦,雖不讀書,但“性兇悍”,粗魯輕佻,朱元璋在世時就很厭惡這個親孫子。
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一役,與侄皇帝朱允炆血拼,攻破南京城。建文帝逃匿,不知所蹤。朱棣做了明成祖,組建東廠繼續追逃建文帝,派心腹太監鄭和多次下西洋尋找他的蹤跡。
朱棣對侄兒一戰勝利了,朱高煦也想走其父的老路,陰謀做掉被朱棣喜愛的“好圣孫”、自己的大侄兒朱瞻基。
永樂二十二年(1424)七月,明成祖在北伐回軍途中,在榆木川病逝。
留守北京的太子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在樂安州的漢王朱高煦派心腹入京,伺機叛亂。
明仁宗獲悉,將朱高煦召回京城,不追責,反而增加其俸祿二萬石,賞賜寶物數以萬計,仍命他返回樂安。
朱高熾對這個不老實的二弟,一直以德報怨,但朱高煦沒有停止陰謀篡位。
朱高熾的皇位沒坐熱,暴病而崩,故有人認為是朱高煦做了手腳。
仁宗病逝,正在南京忙遷都的太子朱瞻基趕往北京奔喪。
朱高煦打算在半路設伏,截殺朱瞻基,但行動倉猝,沒有成功。
早在永樂九年十一月被立為皇太孫的朱瞻基順利繼位,成為宣宗。他對兩個親皇叔朱高煦、朱高燧,像其父一樣厚待,賞賜多于其他王府。
朱高煦貌似感恩,宴請侄皇帝,“陳利國安民四事”。宣宗命官員將其建議予以實施,又復信答謝。
朱瞻基對群臣說:“皇祖父曾告諭先帝,說二叔有異志,要防患于未然。先帝還是厚待二叔,現在二叔真誠地對朝政提出建議,可見沒了壞心。”此后,凡是朱高煦提出的請求,宣宗一一照辦。
朱瞻基是真心表揚,還是欲擒故縱?雖沒有史料記載,但歷史不乏要使其滅亡,先使其猖狂的案例。
朱高煦也只看到宣宗表面上怯弱順從,更加驕橫狂妄。
2
宣德元年八月,朱高煦起兵造反,聯合山東都指揮靳榮等,又在衛所散發刀箭、旗幟,掠奪周邊郡縣的所有馬匹,設立前后左右中五軍,留守世子領四哨兵馬。
部署完畢,朱高煦為篡位成功做準備,提前任命王斌、朱恒等為太師、都督、尚書等偽職。
朱高煦企圖勾結英國公張輔為內應,被張輔告發。招攬丁父憂在家的李濬,李濬不從,抄小路趕往北京告變。
宣宗還是忍而不發,派宦官侯泰送書信給朱高煦。
朱高煦部署重兵壓陣,面南而坐會見侯泰,并道:“成祖聽信讒言,削去我的護衛,把我封到樂安。仁宗也用金帛引誘糊弄我,我怎能這樣郁郁不樂地長居于此?你回去告訴皇帝,將奸臣夏原吉等人送來,然后再慢慢商議我的要求。”
侯泰恐懼,返回京師。宣宗問朱高煦所言,兵力情況,侯泰不敢據實回答。
朱高煦囂張至極,派百戶陳剛上疏,又給公侯大臣寫信,以“靖難”為借口,檄文列舉各大臣的罪狀,大學士夏原吉排在第一個。
宣宗嘆道:“漢王果然謀反了。”于是,派陽武侯薛祿率軍討伐。
首輔楊榮極力主張趁朱高煦尚未切實準備之際,出其不意,御駕親征,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夏原吉對宣宗說:“您難道不知道李景隆的故事嗎?臣昨天見到所派遣的將領,命令才下臉色就變了,臨事就可想而知了。兵貴神速,卷起盔甲,快步前進,正可以先聲奪人。楊大人的計策好!”
宣宗遂下決心,御駕親征,以鄭王朱瞻埈、襄王朱瞻墡留守北京,命陽武侯薛祿、清平伯吳成為征討先鋒,率兵五萬,不日至樂安。
期間,宣宗還寫信給朱高煦:張敖失國,始于貫高;淮南被誅,成于伍被。今朝廷大軍壓境,你只要交出慫恿謀反之人,朕就可免除你的過失,恩惠禮遇與原先一樣,不然的話,一開戰你必然被擒,或者你的部下把你當成奇貨綁了獻于朕,到那時,你后悔也來不及了。
朱高煦初聞薛祿率軍,非常高興,認為容易對付,當得知宣宗親征,方才害怕。
征討前鋒到達樂安后,朱高煦下戰書,約定明晨開戰。宣宗命大軍疾行,駐軍在樂安城北,包圍四門,并發射神機銃箭,震懾叛軍。此時,宣宗還不顧眾將請求,再次把勸降書信射入城內,朱高煦仍不理會。
3
城內叛軍都想抓住朱高煦獻給宣宗。朱高煦獲悉大驚,暗中派人到行營面見宣宗,打算明日出降,得到允許。
當夜,朱高煦把兵器與通謀書信全部燒毀。次日,宣宗移駐城南。朱高煦打算出城,被王斌等勸阻“寧一戰死,無為人擒”。朱高煦騙王斌等入王府,然后偷從小路出城拜見宣宗乞降。
群臣紛紛上奏,請求將朱高煦明正典刑。朱瞻基不許,還把彈劾奏章給朱高煦看。朱高煦叩首:“臣罪萬萬死,惟陛下命。”
余黨全部被擒后,宣宗赦免城中守軍之罪,命征討先鋒薛祿與尚書張本留守,改樂安州為武定州,然后班師回朝。
一向仁慈的朱瞻基,這兩招是很有用意的。
改州名,是警告朱高煦集團和看熱鬧的其他人,他朱瞻基有足夠的武力蕩平不安居樂業的異己分子。
留文武兩位大員鎮守,自是要搜捕、查清一切追隨叛亂者,徹底清洗朱高煦的謀反勢力。
宣宗返回北京后,將朱高煦父子廢為庶人,圈禁在皇城西安門內。
朱高煦一黨,除長史李默曾諫阻免死被謫為民外,王斌等伏誅,天津、青州、滄州、山西諸都督指揮約舉事者,相繼被誅殺。同謀伏誅者六百四十余人,因故意放縱和藏匿反賊而被處死或戍邊的一千五百余人,發配到邊遠地區的七百二十人。
宣宗親自把御駕親征、平息朱高煦叛亂一事,編寫成《東征記》,昭示群臣。
后來,宣宗去幽所探視朱高煦,被朱高煦故意絆倒。
宣宗大怒,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銅缸將朱高煦扣住。朱高煦勇武有力,竟將大缸頂起。
宣宗命人在銅缸周圍點燃木炭,把親叔叔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銅缸內。
斬草須除根,朱瞻基這次將朱高煦的十一個兒子,除朱瞻壑、朱瞻坦早卒外,其他九子都被殺,包括與朱高煦不和、被朱高熾派往鳳陽守陵的朱瞻圻也被廢后處死。
此事,《明史》沒寫,但詳見《國朝獻徵錄》卷二《宗室二·漢庶人傳》。
朱瞻基登基后,一再寬恕造反的皇二叔朱高煦,逼其猖狂現形。一旦被徹底激怒,即便一件小事,也會痛下殺手,連根拔起。宣宗曾說:“漢王自絕于天,朕不敢赦。”
其實,朱瞻基與朱高煦的恩怨由來有之。
明成祖曾派漢王朱高煦隨太子朱高熾去拜謁孝陵。朱高熾身體肥胖,又患有足疾,由兩個太監攙扶著行走,不慎跌了個跟頭。
朱高煦在后訕笑道:“前人蹉跌,后人知警。”
已是皇太孫的朱瞻基在后面應聲:“更有后人知警也。”朱高煦回顧失色。
永樂大帝文治武功都不在弱于他的父皇朱元璋,甚至和歷史上很多明君比起來也不遑多讓,但他在子嗣方面比朱元璋要差得多。朱棣只有四個兒子,其中老四朱高爔出生一個多月就夭折了,因此活下來的只有三個兒子。長子朱高熾繼承了皇位,是為明仁宗;明仁宗在位不到一年就去世了,由他的兒子朱瞻基繼位,是為明宣宗。因此,當明宣宗繼位的時候,他還有兩個親叔叔,那么朱瞻基都是如何對待這兩個叔叔的呢?
二叔朱高煦
朱高煦和明仁宗朱高熾是一個母親所生,因此是朱瞻基的嫡親二叔。這個人從小就比較兇惡頑劣:
性兇悍。洪武時,召諸王子學于京師。高煦不肯學,言動輕佻,為太祖所惡。——《明史·朱高煦傳》
當然了,這種兇悍的個性在太平時節是個禍害,但放在戰場上就再合適不過了。在“靖難之役”中,朱高煦屢立戰功,甚至在朱棣多次瀕臨危難之時,拯救君父、扭轉戰局,因此朱棣一高興,曾經對他含糊其辭地許愿過:“勉之,世子多疾”。只能說朱棣也是個老狐貍,這種話乍一聽好像是許諾改立朱高煦為太子,但實際仔細一琢磨,其實什么也沒說。
果然,靖難成功后,朱棣當了皇帝,還是長子朱高熾立為了太子。朱高煦即使有一萬個不服氣,也不敢對朱棣這個彪悍的老爹有什么想法,于是只能以漢王的身份等待時機。這一等就是22年,終于把老爹熬死了。結果老天爺送他個雙喜臨門,大哥朱高熾當了不到一年的皇帝也死了,他的侄子朱瞻基當皇帝了。大明一年之內兩次國喪,政權剛交接一次又交接了一次,值此主少國疑,政局不穩之時,正是興兵作亂的好機會
于是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朱高煦正式起兵造反,過程不詳細描述了,大致上就是在他的封國周邊郡縣隨便劫掠了一番,然后大侄子明宣宗就御駕親征將他堵在了城里,然后他就投降了,整個造反的過程像一出荒誕劇。
很多人都建議朱瞻基殺了這個禍害二叔,只不過朱瞻基還是決定留他一命,將朱高煦關押在北京。后面有一次朱瞻基去監獄探視二叔,卻被朱高煦故意絆倒。宣宗大怒,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銅缸將朱高煦扣住。朱高煦勇武有力,竟將大缸頂起。宣宗又命人在銅缸周圍點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銅缸內。之后朱高煦的幾個兒子也全都被殺。
三叔朱高燧
相比于朱高煦,三叔朱高燧雖然也不是什么安分的人,朱棣生前“與漢王高煦謀奪嫡,時時譖太子”,算是朱高煦的幫兇之一,但好在沒有造反。永樂二十一年朱棣有一次病危,護衛指揮孟賢等人,勾結欽天監官王射成和內侍楊慶養子偽造詔書,密謀毒害朱棣,擁立趙王朱高燧為帝。結果事情泄露,朱棣問朱高燧這件事是不是他主使的,給朱高燧都嚇傻了,幸虧當時還是太子的明仁宗朱高熾幫著解釋,說這件事肯定不是弟弟安排的,這才救下了朱高燧。
朱高熾的以德報怨并沒有感化朱高燧,經過謀反事件后,朱高燧雖然收斂了很多,但朱高煦造反一事他還是跟著摻和了。在明宣宗擒拿二叔班師回朝的路上,有人建議直接將趙王朱高燧也一起收拾了,因為他倆是一起策劃謀反的,現在抓住了主謀,幫兇也別放過了。明宣宗猶豫了許久,最終說道:
“先帝友愛二叔甚。漢王自絕于天,朕不敢赦。趙王反形未著,朕不忍負先帝也。”
最終還是放了三叔一馬,回京后朱高煦這個豬隊友二哥也招供了,確實派人去和三弟謀劃造反。當時朝堂上的大臣有很多人建議削奪趙王的護衛,明宣宗最終將這些人的建議都拿給了朱高燧看,朱高燧一看之下就明白了,非常上道的自己主動要求“乃請還常山中護衛及群牧所、儀衛司官校”。明宣宗看三叔很上道,也不好意思做的太絕了,于是“宣宗命收其所還護衛,而與儀衛司”。
宣德六年(1432年)朱高燧以趙王爵位善終,死后還被明宣宗賜了謚號“簡王”。趙王爵位也一直由他的子孫后代世襲,一直到南明小朝廷還存在。比起他二哥,朱高燧的下場好得多,也多虧了大侄子朱瞻基是個厚道人。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177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