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諸葛亮出山后為劉備做了什么?歡迎閱讀哦~
《三國演義》極力刻畫諸葛亮多智,有時甚至走向了反面,如魯迅先生所說的“狀諸葛亮多智而近妖”,“火燒博望坡”就是演義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話說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以師禮待之”,惹得關羽、張飛很不高興,劉備解釋說,“吾得孔明,猶魚之得水也”。不久,曹操派夏侯惇率兵十萬,殺奔新野。劉備召關、張迎敵,張飛諷刺:何不使“水”去?諸葛亮得到劉備的劍印,全權指揮此戰。眾人包括劉備本人雖有疑慮,還是依計而行,果然在博望坡設下埋伏,用火攻大敗夏侯惇。自此,關羽、張飛對諸葛亮心悅誠服,書中還引用一首詩稱贊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成語“初出茅廬”即出自這里,這也是俗語“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一把火。
那么,歷史上真有火燒博望坡嗎?
不同于純屬虛構的“火燒新野”,火燒博望坡確有其事,男反派也確實是主將夏侯惇,副將于禁、李典,只是沒十萬那么多人而已。不過,男一號卻是劉備而不是諸葛亮。
原來,漢獻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劉表企圖趁曹操北攻袁尚之機,派劉備襲擊許昌,就在博望坡與夏侯惇發生的一場小規模戰役。我猜測,劉備駐扎新野縣,不斷擴大勢力,劉表內心肯定很不滿意,他派劉備北伐,既有趁火打劫的用意,很可能也有借此驅狼喂虎,削弱劉備勢力的打算。劉備與夏侯惇交戰,一把火把自己的營寨燒了,夏侯惇也是太輕敵了,以為劉備不堪一擊,都燒了自己的營寨逃跑,就驅兵追趕,不料中了埋伏,被劉備殺敗。
《三國演義》原著中描寫火燒博望坡是到了狹窄處,兩邊都是蘆葦,樹木叢雜,劉備方面放火用火攻。博望坡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博望鎮,這里地處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過渡地帶,深秋到初冬干燥少雨,是森林火災的易發季節。此時用火攻,確實容易著火。不過,現實中若果真如此,燒的是夏侯惇還是劉備自己,就很難說了。這也是實戰中,劉備只是燒了自己的營寨,并沒有在博望坡放火的原因。這一仗,夏侯惇實際損失并不大,但鑒于劉備殺傷一定的曹軍后退兵,劉表不愿意再北伐曹操,曹操也把精力用于對付二袁,荊州北部有了數年的和平。
現實中,諸葛亮出山是漢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此時距離博望坡之戰已經過去了五年。那么,諸葛亮出山后究竟做了什么?
當時,劉備只有數千人,諸葛亮發現,荊州的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有較大的差異,荊州是人口遷入區。
什么是人口遷入區?這要從人口遷移說起。人口的遷移指的是一段時間內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范圍內發生改變。在古代,脆弱的農業經濟、頻繁的戰爭以及自然災害等是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人口遷移分為遷出區與遷入區,人口遷入區常住人口大于戶籍人口,通常青壯年勞動力較多。原來,秦漢時期,我國的經濟重心在北方。西漢時,全國絕大多數人口分布在黃河流域。東漢末年,北方社會動蕩不安,戰亂不斷,南方比較安定,宜農荒地較大,能夠承載更多的人口。為了躲避戰亂,北方人口開始南遷,但這些南遷的人口并沒有當地戶籍。從東漢末年開始,我國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南遷拉開了帷幕,一直持續到南北朝。
考慮這種人口狀況,諸葛亮建議劉備,勸劉表要求讓荊州境內的流民都必須自報戶口進行登記,理由是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這個理由很是高大上,劉表自然滿口答應,對劉備還大加贊賞,殊不知這正中了諸葛亮的圈套。事實上,諸葛亮此舉的真正目的,是利用這個機會拉攏荊州青壯年,以此壯大劉備的實力。這一招效果十分明顯,不到半年時間,劉備的軍隊數量便增加至數萬人,壯大了劉備的實力,劉備從此總算有了一只像樣的軍隊,后來這支軍隊也成了日后劉備打天下的主力。這件事,原著也有類似的描述:孔明建議劉備“可速招募民兵,亮自教之,可以待敵。”招到人后,“孔明朝夕教演陣法”。有人說,諸葛亮不是一流的軍事家,但不可否認的是,諸葛亮絕對是一個稱職的一流武裝部部長。
諸葛亮做的第二件事是巧用劉表兩個繼承人之間的矛盾,為劉備漁利。當時劉表的兒子劉琦與劉琮為爭奪繼承人之位矛盾異常尖銳,劉琦雖為劉表長子,但劉表和后妻蔡氏,還是蔡瑁、張允等荊州文武,大都支持劉琮而厭惡劉琦,劉琦不僅繼承人地位岌岌可危,還很有可能隨時喪命。為此,劉琦將諸葛亮請來問計。諸葛亮卻一再拒絕,故意避而不談。不得已,劉琦便請諸葛亮上樓用宴,突然命人撤掉了梯子,懇請諸葛亮幫助。諸葛亮這才指出,“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建議劉琦遠離荊州,要求守江夏的計策。后來劉琦果然向劉表請命,很快獲準他擔任了江夏太守之位。
諸葛亮的這一計策看似為劉琦解圍,實際上斷送了劉琦繼承人的最后希望,還造成了劉表政權內部的分裂,此事唯一受益者是劉備,就在當劉琦就任江夏太守不久,劉備派關羽前往江夏,名義上是協助劉琦鎮守江夏,實際上則是以幫助劉琦的名義建立了一支屬于自己的軍隊,而這支軍隊的指揮權在關羽手里。有了這支強大的軍隊,劉備才有了與東吳孫權聯合抗曹的資本。后來也成了關羽鎮守荊州、抗擊曹操進攻的主力軍。諸葛亮為劉備做的這兩件事,雖不是直接的軍事行動,但為劉備爭奪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原著中“初出茅廬第一功”那句詩,倒也不完全是夸大其詞,當然,這也是讓關羽張飛佩服他的真正原因。
諸葛亮出山后就按照在南陽草廬對劉備說的那個?隆中對?計策一步一步實行,?隆中對?是諸葛亮為劉備目前的狀況制定的最為適合的方案,能穩扎穩打地助劉備一統天下實現抱負。諸葛亮先是要考慮劉備此前的狀況,劉備這時還是強弩之末,窮兵少將的,首先就得發展勢力。顧慮北方曹操與東面孫權的同時,要找好方向立足。
諸葛亮給劉備分析了天下大勢,曹操在北方的聲望不可小覷,始終都要謹慎對待,而東邊的孫權,因為占據著優越的地理位置,且江東內部團結,又是世代割據,雖然實力比曹操弱些,但也是要好好考慮的。曹操始終為敵,而孫權就可以聯盟,以此來對抗曹操。確立好敵友關系后,就得開始找立足點。諸葛亮為劉備找的這個立足之處就是荊州。
荊州的主人是劉表,劉表昏庸無能,可以取代。占了荊州之后再取益州形成鼎立之勢。這樣才算真正穩固了,這樣與曹魏東吳形成的三足鼎立之勢也才算真正穩固。諸葛亮的這個過程確實比較穩妥,對于劉備來說也確實最為合適。取得荊州和益州兩地之后,劉備就要暫時歇下腳,以自己漢室后裔的身份來號召人才和招收兵馬,擴大自己的勢力,再者要保證和周邊民族的良好關系。
諸葛亮為劉備謀劃的事情剛開始都在諸葛亮的意料之中穩步進行,可是到了后來攻取西川后就開始發生了偏離,西川是攻取了,但是荊州卻失了,說到底諸葛亮還是沒有把所有的不可控因素把握在手中,關羽張飛這兩個將士也在諸葛亮的意料之外。諸葛亮給予了劉備一個良好的開端,卻并沒有為劉備安排一個完美的結局。
六出祁山。東和孫權,北距曹魏 ,火燒博望坡,七擒孟獲,火燒新野,等等。 初出茅廬 諸葛亮看到天下戰亂不息,百姓苦難深重,答應出山,就和劉備同回新野。此時,曹操派大軍攻陷了劉表次子駐守的荊州,又來攻打劉備。劉備兵單將寡,形勢危急,諸葛亮設計在博望坡伏兵,以火攻使曹軍慘敗。當時人們以詩贊頌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談笑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后稱初次出來做事為初出茅廬,或用以比喻剛步入社會,在工作和處事方面欠缺經驗。
舌戰群雄 曹操大軍沿江結寨,準備并吞江東。東吳君臣驚疑憂懼,是和是戰難以定奪。諸葛亮運用謀略,與東吳群臣縱論天下大事,巧舌辯駁,說服他們和孫權要與劉備聯合抗曹。才有后來的赤壁之戰。此成語原指與眾多儒生謀士爭辯,駁倒對方的議論,后指與很多人激烈爭辯并駁倒對方。
錦囊妙計 孫權用公瑾之計,引劉備入東吳招親,要挾劉備交還荊州。諸葛亮在他臨行前交給趙云三個用錦做成的袋子,吩咐說:“內封三條神妙計策,到時依次打開行事。”趙云和劉備、孫乾率五百軍士到南許,依錦囊妙計破了公瑾計策,娶了孫權之妹孫尚香逃回荊州。讓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這成語是比喻及時解救危急的好辦法。
羽扇綸巾 諸葛亮積勞成疾,臨終與眾將訣別,并安排了軍國大事。他死后雖秘不發喪,但司馬懿見蜀兵后 退已知真相,故催軍速追。突然五丈原上炮響旗飄,諸葛亮端坐四輪車出現,,他羽扇綸巾。魏軍見諸葛亮尚在,棄甲逃命,潰不成軍。兩日后,司馬懿方知車上是木人。此成語形容諸葛亮的裝束,也形容謀士鎮定自若的瀟灑風度。
鼎足三分 赤壁一戰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魏、蜀、五三方激烈斗爭,最后卻“權歸司馬”結束了三國紛爭局面。所以,《三國演義》的結尾兩句是:“鼎足三分已成夢,后人憑吊空牢騷。”射是以鼎的三足比喻三方分立相持的局面。
本文地址://n85e38t.cn/lishitanjiu/177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