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mu)錄(lu)日(ri)(ri)月(yue)(yue)(yue)穴(xue)(xue)(xue)(xue)(xue)的(de)(de)位置及圖片日(ri)(ri)月(yue)(yue)(yue)穴(xue)(xue)(xue)(xue)(xue)的(de)(de)名(ming)詞解釋日(ri)(ri)月(yue)(yue)(yue)穴(xue)(xue)(xue)(xue)(xue)的(de)(de)功(gong)效與作用日(ri)(ri)月(yue)(yue)(yue)穴(xue)(xue)(xue)(xue)(xue)位配伍(wu)功(gong)效日(ri)(ri)月(yue)(yue)(yue)穴(xue)(xue)(xue)(xue)(xue)的(de)(de)療法(fa)(fa)注意(yi)事項日(ri)(ri)月(yue)(yue)(yue)穴(xue)(xue)(xue)(xue)(xue)的(de)(de)按摩手法(fa)(fa)日(ri)(ri)月(yue)(yue)(yue)穴(xue)(xue)(xue)(xue)(xue)的(de)(de)位置及圖片
日(ri)月(yue)穴(xue)位(wei)于(yu)人體的腹部(bu),當乳頭直下(xia),第7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日月穴的名詞解釋
日月穴(xue),經穴(xue)名。出《脈經》。屬足(zu)(zu)少(shao)陽(yang)膽經。膽之募穴(xue)。足(zu)(zu)太(tai)陰(yin)、少(shao)陽(yang)之會。
別名:神光。
日(ri)(ri)月:日(ri)(ri),太陽(yang)穴(xue)也(ye)(ye),陽(yang)也(ye)(ye)。月,月亮也(ye)(ye),陰也(ye)(ye)。日(ri)(ri)月名意指膽經氣血在此位于天(tian)之(zhi)(zhi)人部(bu)。本穴(xue)物質一(yi)為輒筋穴(xue)傳來的弱(ruo)小寒(han)濕(shi)水(shui)氣,所(suo)處為半表半里的天(tian)之(zhi)(zhi)人部(bu),即(ji)是天(tian)部(bu)之(zhi)(zhi)氣的陰陽(yang)寒(han)熱分界之(zhi)(zhi)處,故名日(ri)(ri)月。
膽經之募:乃本(ben)穴(xue)的氣(qi)血物質性寒收(shou)引,穴(xue)外的天(tian)部(bu)水(shui)氣(qi)因而(er)匯(hui)入(ru)穴(xue)內并循膽經而(er)傳,本(ben)穴(xue)有收(shou)募充補膽經氣(qi)血的作(zuo)用,故(gu)為膽經募穴(xue)。
日月穴的功效與作用
緩解(jie)治(zhi)療(liao)嘔吐、脹滿、脅(xie)肋疼痛、吞酸(suan)、黃疸等。
收募膽經氣血。
日月穴位配伍功效
日月穴(xue)配(pei)腕骨(gu)、膽俞穴(xue):緩解治療黃疸;
日月穴(xue)配期(qi)門穴(xue)、陽陵泉穴(xue):緩解治(zhi)療膽石癥;
日月穴(xue)配支溝穴(xue)、丘(qiu)墟穴(xue):治療脅脹痛;
日月穴(xue)配中脘(wan)穴(xue)、內關穴(xue):治(zhi)療嘔吐、納呆;
日月穴配膽(dan)俞(yu)穴:緩解(jie)治(zhi)療膽(dan)虛。
日月穴的療法注意(yi)事項
【針(zhen)刺(ci)(ci)日月穴(xue)的(de)方法】:日月穴(xue)斜刺(ci)(ci)0.5—0.8寸,局(ju)部酸脹。但不(bu)宜深刺(ci)(ci)。
【艾(ai)灸日月(yue)(yue)(yue)穴(xue)的方(fang)法(fa)】:日月(yue)(yue)(yue)穴(xue)艾(ai)條灸3—5分鐘,日月(yue)(yue)(yue)穴(xue)艾(ai)炷灸1—3壯。
【推(tui)拿手法】:日月(yue)穴能夠給身體提個醒,對膽臟做到不足的(de)地方(fang)予(yu)以糾正。所以治(zhi)療膽臟最多見的(de)膽囊炎就是(shi)日月(yue)穴的(de)拿手好戲了。每天找到日月(yue)穴按摩五分鐘(zhong)左右,就可(ke)以讓膽囊時刻(ke)保(bao)持健康。
日月穴的按摩手法
取(qu)坐位(wei)或仰(yang)臥位(wei),拇指螺(luo)紋面按于日月穴,其余4指放在肋骨上(shang),順(shun)時針(zhen)方向(xiang)按揉2分鐘,手法用力(li)宜適中(zhong),以(yi)局部有酸脹感和輕度溫(wen)熱(re)感為度。
穴位(acupressure points)究竟是什么
1882年,布里克斯發現人體表面存在溫點和冷點而被譽為軀體感覺生理學的先驅。其實,早在二千多年以前,我們祖先就已經知道人體皮膚上有著許多特殊的感覺點。公元前五至一世紀寫下的著名醫典《黃帝內經》就已指出,“氣穴所發,各有處名“,并記載了160個穴位名稱。晉代皇甫謐編纂了我國現存針灸專科的開山名作《針灸甲乙經》,對人體340個穴位的名稱、別名、位置和主治一一論述。迨至宋代,王惟一重新厘定穴位,訂正訛謬,撰著《銅人腧穴針灸圖位》,并且首創研鑄專供針灸教學與考試用的兩座針灸銅人,其造型之逼真,端刻之精確,令人嘆服。可見,很早以前,我國古代醫學家就知道依據腧穴治病,并在長期實踐過程中形成了腧穴學的完整理論體系。
《類經·人之四海》載:“輸、腧、俞,本經皆通用。”因此,腧穴又有輸穴、俞穴之稱,也有叫穴位、穴道或孔道的。按照中醫基礎理論,人體穴位主要有三大作用,它既是經絡之氣輸注于體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于體表的部位,還是針灸、推拿、氣功等療法的施術部位。穴位具有“按之快然”、“驅病迅速”的神奇功效。然而,穴位的實質究竟是什么呢?它真是人體的特殊結構嗎?長期以來,人們對此推測紛紛,莫衷一是。
中醫講究的穴位的實質究竟是什么呢?有人從穴位的電學特性去探討,發現皮膚上的某些地方存在導電量特別高的“良導點”,它們的位置與穴位的位置相吻合。但后來又發現,全身穴位總面積不過體表的萬分之四,而電阻部位卻多得多。后來人們又用最弱電流刺激肌肉,凡是能使肌肉產生最大收縮效果的地方就叫運動點。經對照發現,運動點與穴位的分布幾乎一致。但運動點的機制是什么,還不太了解。又有人研究了穴位與神經的關系,發現幾乎所有的穴位都與神經相關聯。某一穴位與某一臟器的神經往往同屬于一個脊髓節段。在胚胎發育時期,皮膚與神經是同源的,神經中樞存在著各皮膚區域與臟器的投射點。但是相反意見認為,非穴位區域下也都有神經分布,它們在組織學上并沒有差別。還有人發現穴位與血管、淋巴管關系密切,穴位處的皮膚溫度比別的地方要高一些,可能正是因為這一系列的復雜關系形成了穴位的奧妙。
許多人從穴位的電學特性去探索它的本質。1950年,日本的中谷用12伏直流電通過人體皮膚,發現皮膚上存在某些導電量特別高的“良導點”,它們的位置與穴位位置吻合。此后不久,法國著名針灸學家尼伯亞特在助手的協助下,應用測定皮膚電阻方法證實了這一現象,并確定穴位電阻只有它周圍皮膚電阻的一半。在尸體上進行的測量也獲得同樣的結果。50年代后期,我國學者有關穴位電生理的研究,也基本肯定了穴位具有低電阻高電位的特性。然而,據推測,全身穴位的總面積僅占體表的萬分之四,而全身體表電阻的部位卻很多,遠遠不限于穴位的地方。況且,如進食、睡眠、運動等生理活動,時序、季節、氣溫等外界環境改變以及精寸心理狀態等諸多因素,都會影響皮膚電阻值。難怪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感嘆:以此(皮膚電阻測定法)測定經穴頗有困難。法國德拉·富耶花了五年時間,應用此法測定穴位,所得結果卻與中國穴位大相徑庭,不得不揪然中止這項研究。
也有人將古老的腧穴理論與現代醫學理論比擬分析,力圖用新理論、新概念闡釋它們。譬如,電流刺激肌膚,被刺激的肌肉會產生收縮。用最弱電流刺激而產生最大肌肉收縮的體表部位叫運動點。美國學者金林對照運動點位置與傳統穴位位置后提出,兩者的分布近乎一致。日本的兵頭正義與美國的弗羅斯特等人,則把穴位同觸發點進行比較。觸發點被認為是機體肌肉組織中的局部交性部位,具有深層組織敏感、結節及伴有放射痛的特點。雖然其產生機制尚不清楚,但是一般認為,它是由于疼痛或其他原因引起肌肉痙攣,內分泌失調或肌緊張造成的。針刺穴位時,由于組織間相互磨擦和金屬針與組織電介質之間相互作用,會引起局部組織中肌肉纖維和神經纖維損傷。此外,兩者的分布也略同。因此,他們認為穴位的某些特性與觸發點極為相似。有人甚至認為,它們不過是同物異名罷了。還有研究報道,穴位和差電點、皮膚活動點等都有密切關系。這些多途徑的研究,從側面反映了穴位的特性,對于探明穴位的奧秘,無疑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又有人著力于研究穴位的形態結構,希望一舉揭開穴位之謎。上海第一醫學院的專家解剖觀察尸體上324個穴位,發現99,6%的穴位與神經有關。他們進一步發現,經穴與相關臟器的神經分布往往屬同一脊髓節段,表里兩經的穴位也多隸屬脊髓同一節段。日本學者森秀太郎證明,在全身穴位中,約有100個穴位組織深層穿行著神經束。穴位還與肌梭、神經腱梭、觸覺小體、環層小體等感覺神經節細胞周圍突末端的感受器有關。從發生學觀點看,表皮與神經組織有著共同的起源。神經中樞存在各皮膚區域與內臟器官的投射點。因此,穴位與胚胎形態學之間可能有生物形成的相關作用。但是,也有研究得出相反的結論:穴位與非穴位組織均有神經纖維分布,它們在組織學上并無明顯差異。至于穴位與非穴位區域下神經組織有什么不同,現在還不清楚。還有人報道,穴位與血管、淋巴管關系密切。日本西條一止應用紅外線熱像圖攝影法觀察到胸腹穴位區域皮膚溫度比周圍皮膚要高出0.5至1℃,他認為這是穴位下存在血管的緣故。有關解剖資料證實,許多穴位區域確實布有皮下靜脈,或有深部血管貫穿。
腧穴研究者們相信,人體穴位是既與神經系統密切相關,又與血管、淋巴管、肌肉等組織有關的復雜綜合結構及其機能。至于穴位的具體結構或它的實質到底是什么?科學家們仍是各持己見,眾說紛壇,未見有一個明確答案。
【人體穴位常識】
穴位是指神經末稍密集或神經干線經過的地方。穴位的學名是腧穴,別名包括:“氣穴”、“氣府”、“節”、“會”、“骨空”、“脈氣所發”、“砭灸處”、“穴位”。
人體周身約有52個單穴,300個雙穴、50個經外奇穴,共720個穴位。有108個要害穴,其中有72個穴一般點擊不至于致命,其余36個穴是致命穴,俗稱‘死穴‘。
死穴又分軟麻、昏眩、輕和重四穴,各種皆有九個穴。合起來為36個致命穴。生死搏斗中,做為‘殺手‘使用。
歌訣有:
‘百會倒在地,
尾閭不還鄉,
章門被擊中,
十人九人亡,
太陽和啞門,
必然見閻王,
斷脊無接骨,
膝下急亡身。‘
一、頭頸部位要害穴(共9個)
1、百會穴
位置: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
經屬:為督脈,為手足三陽、督脈之會,被擊中腦暈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頭前部入發際五分處。
經屬:為督脈、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之會穴。被擊中后頭暈、腦脹。
3、太陽穴
位置:在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后約一寸凹處。
經屬:奇穴,被點中后頭昏、眼黑耳鳴。
4、耳門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跡前、張口呈現凹陷處。
經屬:為手少陽三焦經。被點中后,耳鳴頭暈倒地。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內眥角上方0.1寸處。
經屬:為足太陽膀胱經。為手足太陽、足陽明、陽蹺、陰蹺五脈之會。被點中后頭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溝偏上(溝下沿上量2/3處)
經屬:屬督脈,為手、足陽明,督脈之會。被點中后頭暈眼昏。
7、啞門穴
位置:在頂部后正中線上,第一與第二頸椎棘突之間的凹陷處,(后發際凹陷處)
經屬:為督脈、系督脈與陽維脈之會穴,被點中后,沖擊延髓中樞,失啞、頭暈、倒地不省人事。
8、風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處與乳突之間,在當斜方肌和胸鎖乳突之間取穴。
經屬:足少陽膽經系手足少陽陰維之會。被擊中后,沖擊延髓中樞,暈迷不醒。
9、人迎穴
位置:喉結旁開1.5寸
經屬:足陽明胃經,被點中后氣滯血淤、頭暈。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個)
1、膻中穴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兩乳頭中間。
經屬:任脈,是足太陰、少陰,手太陽、少陽;任脈之會。氣會膻中心包募穴。被擊中后,內氣漫散,心慌意亂,神志不清。
2、鳩尾穴
位置:位于臍上七寸,劍突下半寸。
經屬:任脈,系任脈之絡穴。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及肝、膽,震動心臟,血滯而亡。
3、巨闕穴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臍上六寸處。
經屬:任脈、系心之募穴。擊中后,沖擊肝、膽、震動心臟而亡。
4、神闕穴
位置:位于臍窩正中。
經屬:任脈。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膀胱,傷氣,身體失靈。
5、氣海穴
位置:位于體前正中線,臍下1寸半。
經屬:任脈。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和肋間,破氣血淤,身體失靈。
6、關元穴
位置:位于臍下三寸處。
經屬:任脈、系三陰、任脈之會,小腸之募穴。擊中后,沖擊腹壁下動、靜脈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氣滯血淤。
7、中極穴
位置:體前正中線,臍下4寸。
經屬:任脈、系足三陰、任脈之會,膀胱之募穴。擊中后,沖擊腹壁動、靜脈和神經震動乙結腸,傷氣機。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恥骨聯合上緣上方凹陷處。
經屬:任脈,系足厥陰肝經與任脈之余。擊中后,傷周天氣機,氣滯血淤。
9、鷹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線第三肋間玉堂穴旁開四寸。
經屬:足陽明胃經。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和胸前神經及動、靜脈,震動心臟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頭中央。
經屬:足陽明胃經。擊中后,沖擊肋間神經和動脈充血破氣。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頭中央直下一肋間處。
經屬:足陽明胃經,左側內為心臟。擊中后,沖擊心臟,休克易亡。
12、期門穴
位置:位于乳下兩肋間當第六肋間。
經屬:屬肝經,肝之募穴。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擊中后,沖擊肝、脾,震動膈?⑵?脫?佟?
13、章門穴
位置:在腋中線,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時正當肘尖盡處。
經屬:足厥陰肝經,系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肝之募穴。擊中后,沖擊肝臟或脾臟,破壞膈肌膜,阻血傷氣。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當任脈、下脘穴的外側五分處。
經屬:足少陰腎經,系足少陰與沖脈之會。擊中后,沖擊肋神經和腹壁動脈、震動腸管,傷氣滯血。
三、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共8個)
1、肺俞穴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后,沖擊第三脅動、靜脈和神經,震動心肺、破氣機。
2、厥陰俞穴
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經屬: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后,沖擊心、肺,破氣機、易死亡。
3、心俞穴
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開1.5寸。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后,沖擊心臟,破血傷氣。
4、腎俞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后,沖擊腎臟,傷氣機,易截癱。
5、命門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
經屬:督脈。擊中后,沖擊脊椎破氣機,易截癱。
6、志室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三寸處(命門旁開三寸)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后,沖擊腰動、靜脈和神經,震動腎臟,傷內氣。
7、氣海俞穴
位置:在第三腰椎棘、旁開1.5寸處。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后,沖擊腎臟,阻血破氣。
8、尾閭穴
位置:位于尾骨端與肛門之間
經屬:督脈、督脈之絡穴,別走任脈。擊中后,阻礙周天氣機,丹田氣機不升。
四、上、下肢要害穴位(共5個)
1、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三中點,肩部最高處。
經屬:足少陽膽經,系手少陽、足少陽、足陽明與陽維脈之會。擊中后,半身麻木。
2、太淵穴
位置:仰掌、腕橫紋之撓側凹陷處。
經屬:手太陰肺經。肺之原穴,百脈之會。擊中后,陰止百脈,內傷氣機。
3、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經屬:足陽明胃經,足陽明之脈所入為合。擊中后,下肢麻木、不靈。
4、三陰交穴
位置:在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后緣。
經屬:足太陽脾經,系足太陰、厥陰、少陰之會。擊中后,下肢麻木,失靈,傷丹田氣。
5、涌泉穴
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處,當屈足趾時出現凹陷處。
經屬:足少陰腎經。擊中后,傷丹田氣,氣機不能上升,破輕功。
總之,以上36個要害穴,被點中后,都有性命危險,但初傷時,可能感覺不大,但后果嚴重,凡被點中者,不可輕視。
另附:
奇經八脈及十二經胳走向
武俠小說中常出現奇經八脈之說,那么到底什么是奇經八脈呢?
其實,奇經八脈只是人體經絡走向的一個類別。
所謂經,是指神經縱運行的在的干脈。所謂絡,是指神經橫運行的網絡系統的小支脈。經絡如環無端、內外銜接,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經分十二經脈,絡無法計數。
人體主要有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
十二經絡走向包括:
1、手三陰經:從胸沿臂內側走向手。
2、手三陽經:從手沿臂外嘧呦蟯貳?
3、足三陰經:從足沿腿內側走向腹。
4、足三陽經:從腹沿腿外側走向足。
而奇經八脈包括: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
致暈11穴部位
1.腦戶穴:位于百會穴后四寸五分。
2.囟門穴(又名囟會):位于百會穴前三寸正中。
3.上星穴(又名神堂):入發際上一寸陷中。
4.前頂穴:百會穴前一寸五分。
5.后頂穴(又名頂門穴):位于百會穴后一寸五分。
6.風府穴(又名天星):項后枕骨下兩筋中間。
7.頭維穴:位于額角,入發際角尖處。
8.耳后穴:位于耳后靜脈中。
9.啞門穴:位于風府穴下一寸正中。
10.通天穴:位于前頂穴后五分,再外開一寸處。
11.玉枕穴:位于腦戶穴旁一寸三分。
致殘103穴部位
1.心井穴(又名鳩尾):胸劍突骨下緣。
2.對門穴(又名不容):巨闕穴旁開六寸。
3.扇門穴:即男者左對門穴,女者右對門穴。
4.京門穴(又名氣俞):第十二肋游離間處。
5.五定穴(又名天樞):平臍中旁開三寸。
6.伯勞穴(又名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
7.肺使穴(又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8.膽中穴:平第四肋間隙,兩乳頭之間正中。
9.對心穴(又名至陽):第七胸椎棘突下。
10.風門穴:第二胸椎棘突下。
11.環跳穴:股骨大轉子后上方,當大轉子與胝骨裂孔連線的內三分之二處。
12.蓋膝穴:即膝蓋骨。
13.膝眼穴:臏骨尖兩旁凹陷處。
14.竹柳穴(又名交信穴):脛骨內側緣內側。
15.腳住穴:腳面上的高骨如豆者是也。
16.開腔穴:即兩耳。
17.喬空穴:即兩耳后根部。
18.左耳尖穴:即左耳尖峰。
19.右耳尖穴:即右耳尖峰。
20.眼角穴:即眼梢。
21.大中穴:即鼻中。
22.人中穴:即鼻溝正中。
23.駕梁穴:即鼻梁。
24.咽空穴:即兩個鼻孔。
25.牙關穴:即唇口。
26.咽喉穴:即喉管。
27.將臺穴:即咽喉左右。
28.舌咽穴:舌上咽腔。
29.童骨穴:位于風膊下處。
30.精靈穴:即兩手虎口。
31.曲池穴:屈肘時肘橈側橫紋盡頭處。
32.中脘穴:臍上一寸。
33.六宮穴(又名臍中.神闕):即肚臍。
34.氣關穴(又名氣門):左乳下二橫指處。
35.血瘦穴(又名血關):右乳下二橫指處。
36.掛膀穴:血瘦穴下一分處。
37.肚角穴:位于小腹盆弦之外。
38.命宮穴:位于血關穴之下,氣海穴之右。
39.背心穴:即背部的中心點。
40.腰眼穴: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八分。
41.糞門穴:即肛門口。
42.沖陽穴:足背的最高點,動脈旁。
43.血囊穴:右側十二肋骨下緣。
44.氣囊穴:即小腹左邊。
45.凈瓶穴:即臍左肚角血腕下。
46.脊中穴: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骨的中點。
47.山根穴:即鼻梁之上。
48.對口穴:項后的風府與啞門之間。
49.氣隔穴:臍下三分稍偏左。
50.血海門穴:右側十二肋下三橫指。
51.膈門穴:左側十二肋骨下緣。
52.氣舍穴:鎖骨內側端上緣。
53.開氣穴:即氣舍穴偏右。
54.轉喉穴:即氣舍穴偏左。
55.血倉期門穴:右側鎖骨下八分處。
56.氣血囊合穴:左傍肋骨下。
57.督脈穴:枕骨正中。
58.正額穴:頭額前正中。
59.后海底穴:腎俞穴下一寸八分。
60.攢竹穴:眉內端陷中。
61.正氣穴:左側乳上一寸三分。
62.上血海乳穴:右側乳上一寸三分。
63.氣血二海穴:左右乳下一寸三分。
64.下血海穴:右乳上一寸四分。
65.藿肺穴:中脘與建里之中點向下一寸三分。
66.翻肚穴:藿肺穴向左一寸三分處。
67.泰山穴:離梭子骨四寸處。
68.天突穴:胸骨柄的上緣凹陷中。
69.勞宮穴:第二.三掌骨之間。
70.神門穴:尺側腕關節橫紋頭。
71.手三里穴:曲池穴下二寸。
72.頰車穴:下頷骨前咬肌中。
73.支正穴:尺側腕上五寸。
74.下關穴:顴弓下與下頷關節切跡間凹陷處。
75.足三里穴:犢鼻穴下三寸,脛骨粗隆外側陷中。
76.犢鼻穴:屈膝,臏韌帶外側陷中。
77.肩井穴:肩頭高處,當大椎與肩峰之間。
78.日月穴:第九肋端下緣。
79.風市穴:大腿外側膝上七寸。
80.陽陵泉穴:腓骨小頭前下方。
81.委中穴(又名血郄):膝腘窩中動脈外。
82.承山穴:委中與跟腱之間。
83.昆侖穴:外踝與跟腱連線的中點。
84.血海穴:屈膝,臏骨內上緣上二寸。
85.大陵穴(又名腕心穴):掌后骨下,兩筋間陷中。
86.尾宮上穴:即尾宮上一分許。
87.鶴頂穴:位于膝蓋骨上緣上一寸正中。
88.外踝尖穴:即足外踝最高點。
89.內踝尖穴:即足內踝最高點。
90.膀胱穴:即膀胱。
91.淚孔穴:(又名睛明):目內眥頭外一分。
92.所聞穴(又名聽宮):即耳珠,大如赤小豆。
93.中府:第一肋間隙外側近噱突處。
94.絕骨穴(又名懸鐘):外踝上三寸。
95.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96.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97.太淵:腕關節橫紋上,橈動脈外側。
98.然谷穴:舟骨粗隆下方凹陷處。
99.曲骨穴:臍下五寸處。
100.大都穴:足拇趾內側本節后。
101.魄戶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
102.天窗穴:頸側.胸銷乳突肌后緣。
103.箕門穴:大腿內側,血海穴上六寸。
致命36穴部位
1.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兩眉之間。
2.頭額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3.太陽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與眼外眥之間后的一寸陷凹中。
4.枕骨穴(又名腦戶):位于枕骨粗隆上方。
5.厥陰穴(又名頭竅陰):位于腦后兩邊,乳突后當浮白與完骨之間。
6.華蓋穴:胸骨柄與胸骨體聯合的中點,即天突穴下二寸。
7.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于臍上三寸正中。
8.巨闕穴:臍上六寸,即鳩尾穴下一寸。
9.氣海穴(又名丹田穴):臍下一寸五分。
10.關元穴:臍下三寸。
11.水分穴:位于臍上一寸。
12.中極穴:臍下四寸。
13.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
14.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15.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當于第五肋間。
16.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當于第五肋間。
17.左期門穴:左乳下二肋,相當于七.八肋間。
18.右期門穴:右乳下二肋,相當于七.八肋間。
19.左幽門穴:巨闕穴左開五分。
20.右幽門穴:巨闕穴右開五分。
21.左商曲穴(又名左肓俞):臍中左旁五分。
22.右商曲穴(又名右肓俞):臍中右旁五分。
23.左章門穴:左腋中線第十一肋端下際。
24.右章門穴:右腋中線第十一肋端下際。
25.左腹結穴(又名左七勞):臍左側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6.右腹結穴(又名右七勞):臍右側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7.左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側一寸五分。
28.右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右側一寸五分
29.命門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30.左志室穴(又名志堂穴):位于命門穴左旁三寸。
31.氣海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32.鶴口穴(又名尾宮穴):位于尾骨宮下兩腿骨盡處。
33.海底穴(又名會陰穴):前陰與肛門之間。
34.涌泉穴:位于第二.三趾跖關節后方,蜷足時所現的凹陷處。
35.右志室穴:位于命門穴右旁三寸。
36.藏血穴:位(wei)于腦后右玉枕穴下五分。
感冒的艾灸解法
概述
感冒,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常見病。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多發于冬春季節,起病較急,早期癥狀有咽部干癢或灼熱感、噴嚏、鼻塞、流涕,或有低熱、頭痛,常易合并細菌感染。醫學稱之為“傷風”。
由感受風邪所致的流行性感冒,系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易發于春季,其主要特征為突然發病,畏寒、高熱、頭痛、周身酸痛等全身癥狀,上呼吸道癥狀較輕。中醫稱“時行感冒”,是感受時邪而得。
癥狀
病邪有兼夾,病情有輕重。根據臨床表現,凡外感以風邪為主的,稱為傷風,癥見頭痛、鼻塞、流涕、怕風、其證較輕;夾寒邪的為風寒感冒,癥見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肢節酸痛、鼻塞聲重、時流清涕、喉癢、咳嗽、痰稀白、脈浮緊,舌苔薄白而潤為主,夾熱邪的為風熱感冒,癥見發熱、微惡風寒、頭痛頭脹、咽喉腫痛、微渴欲飲、咳嗽、痰黃稠、汗出而不暢、脈浮數、舌苔薄黃為主;若兼夾時疫之邪,且發病急,病情比風熱感冒嚴重,并有傳染性,易引起暴發或大流行,故稱為流行性感冒,即古稱時行感冒。
普通艾灸調理方案:
取穴:大椎、印堂
可以按這個艾灸取穴來灸。前3天一天一次,后面建議2~3天做一次艾灸。一次控制在10-15分鐘左右。(艾灸最佳時間是在上午9點左右,下午3點左右,晚上8點以后禁止艾灸)
強化艾灸調理方案
第一天,肺俞,陽陵泉,神闕
第二天,大椎,合谷,天突,神闕
第三天,風府,懸鐘,神闕
?
艾灸前注意:
【1】我們使用艾灸治病時艾灸師會給我們配幾個穴,那么這些穴位灸的時候是有固定順序的。順序是先陽后陰,背部為陽,腹部為陰。先上后下,先左后右。這樣可以使身體達到陰陽平衡、氣血順暢的效果,否則會容易串氣,導致氣機紊亂。
我們艾灸的時候第一個穴位一定是命門,因為命門是生命的門戶,是艾灸調理的起始穴,相當于一把鑰匙,把人體的大門打開哦。
【2】艾灸過程中及艾灸后不能受風寒。尤其注意頸部、腰部、腹部、腳部的保暖。因為我們在艾灸過程中熱度會促使身體毛孔打開,這時候如果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受寒氣、邪氣入侵。
【3】艾灸的調理過程最好在白天進行。如果白天上班,只有晚上有空,最好是在晚上8點前結束,這樣效果才更好。每天只能調理一次。艾灸時間長的不能上午調完下午再調。這樣并不恰當。
【4】艾灸后2個小時內不要洗澡,不用冷水洗手,不喝冷飲,不吃冷的東西,包括水果。
【5】艾灸前、艾灸后喝200-300ml的溫開水。施灸期間不吃、少吃寒涼食物(西瓜、香蕉、螃蟹、冷飲、涼茶等),施灸期間如果感覺餓,吃點易消化的食物填一下即可,不要吃得太飽。
【6】艾灸時不能空腹,也不能過飽。飯后半小時以后最好。因為空腹時身體能量不夠充足,沒有能力接收外部能量,很可能出現暈灸的現象,所以空腹不能艾灸
【8】無特殊情況女性月經期間不要艾灸。除非痛經、月經下不來、量少,可以咨詢老師配穴再灸;如果平時經量比較大,應避免經期艾灸,避免使經量過大、經期延長;如果平時經量較少或因寒濕引起的痛經、月經下不來這樣可以灸。
如果艾灸一段時間后發現月經有先后不定期,提前或推后,量大或量小,是正常調整,一般1-2個月后會自動調整到正常狀態。
【9】孕婦艾灸,必要的情況下,如胎位不正,或針對容易流產的孕婦可以做懸灸,但一定是在老師的嚴格指導下才可以做。
【10】剛做完手術的人群,看手術的性質而定。大手術后暫時不宜艾灸,即使是做,也一定要循序漸進。因為身體本來處于非常虛弱的狀態,灸量一定要小。通常大手術后2個月后可以艾灸,通過艾灸可以幫助病人恢復元氣;門診小手術不傷大元氣,一般2周后就可以艾灸了。
【11】艾灸調理過程最好一個穴位一個穴位的灸。有的人可以接受2個穴位或2個以上穴位一次性灸。如果在這樣的灸法當中出現不適的感覺,應馬上停止。
建議二: 艾灸反應及排毒渠道
1、出汗排毒:就是在艾灸的時候,感覺出汗,灸后出汗,這種現象有可能會持續幾天或更久。
2、當有的人出汗一個階段后,開始起紅疹,硬疙瘩,這也是排毒的一種表現。一般繼續艾灸,紅疹慢慢會下去,硬疙瘩,可以邊艾灸,邊按摩,也會慢慢消失,這屬于皮膚排毒的一種現象。
3、排尿特別多:這也是從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種表現,此時應該多喝水,沒有關系這些反應慢慢都會消失的。一般灸后尿頻的,多提示腎臟和泌尿系統不是很好;女性提示婦科會有問題。
4、出現拉稀:頻繁拉稀,而且便便極臭,這也是一種排病氣的反應。有這種反應的,一般胃腸問題居多,或有腫瘤發生。
5、有的人會有咽喉腫痛,牙痛等,此時多喝水,或煮一點綠豆粥來喝,嚴重的可以停灸,等這些癥狀過去后,繼續艾灸,可能還會有上述癥狀發生,一般反復幾次后,就沒有了上火的癥狀。
6、初次艾灸的,有人可能會有發燒的癥狀,沒有關系,多喝水,可以再督脈和膀胱經刮痧或拔走罐都會退熱,而且降火氣。
7、治療疾病,一定要給疾病一個出路,當艾灸后,元氣聚集到臟腑的時候,病邪往往會自己找出路,這些出路不一定是我們設計好的,而是病邪自己習慣的路徑。一般疾病在下肢排出的路徑是我們理想的路徑。可是疾病的排出是不以我們意志為轉移的。他會自己尋找出路。
8、有的會出現頭暈耳鳴,眩暈的,遇到這樣的反應,可以停下來,休息幾日。如果這種反應遲遲不過,在大椎點刺放血或刮痧,這種反應會慢慢消失,有的人會重復這種反應2-3次后,慢慢適應。
9、艾灸的走串,遇到這樣的很正常,也不要大驚小怪,有艾灸的通串就比沒有要好,經絡的通串,提示經絡疏通的是否通暢。
10、婦科疾病在艾灸的時候會有分泌物:有的會有褐色的分泌物,有的會有水樣的,有的會有膿樣的分泌物,這些都是艾灸在幫助調整和消炎,一般過一個階段,這些分泌物會逐漸減少。
如果有肌瘤,積液,囊腫等婦科疾病,在經期的時候,會有爛肉,血塊,血水等排出,應該是肌瘤,積液,囊腫的分解。不要害怕,有上述疾病的人建議經期艾灸,給疾病以出路,月經期就應該是排出的路徑。
11、經過幾次艾灸,或一段時間的艾灸后,有的人會表現出肢體冰涼,這是寒氣用艾灸后在體表的反應,有的是臟腑內的寒氣表現在體表,這種反應在冬天和春天的季節更加嚴重,有這種反應的,說明身體陽虛的厲害。需要繼續艾灸,同時配合患處的刮痧,或按摩等輔助治療的方式,使寒邪盡快排出。一般到了夏季伏天的時候,這種反應可以消失。
如果體內寒邪沒有排盡,這種反應在其他季節還會有,所以堅持艾灸很重要。也許真的應了那句話“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對于寒邪較重的病人你需要斷斷續續艾灸三年甚至更久,所以艾灸是一個慢功夫。
艾灸需注意什么
1、注意寒冷,注意保暖,注意在艾灸的時候,尤其是冬季不要碰冷水。
2、艾灸期間不要生氣,如果生氣,氣賭經絡,艾灸就不會起作用,反之會加重氣血的瘀阻。
3、大饑大飽不宜艾灸,饑餓艾灸容易暈灸,太飽艾灸氣血運行慢,容易發生腹脹。
4、患有胃腸疾病的,艾灸期間不要吃食物,灸后半小時才可以吃飯。
5、艾灸前最好喝溫開水200-250毫升,艾灸后要喝溫熱水200-250毫升,甚至更多一點。
6、艾灸前可以洗溫水澡,艾灸后半小時,可以洗熱水澡,稍稍燙一點皮膚的溫度。
7、有些人艾灸的時候,想泡腳,這樣可以節省時間,你可以泡熱水腳,水溫要高于50度。
8、初次艾灸的人,一定要學會循序漸進逐漸適應熱度,逐漸增添灸具,不要一下子上的太多,身體會吃不消,顯得太燥。
9、皮膚起泡,小的泡自己可以吸收,大的水泡,一定要挑破后在這里拔罐,使里面的病水盡量拔出。然后溫和灸,如果泡在關節活動部位,要的等待結痂后在灸,關節部位不容易愈合。
按語
感冒因其常見而又往往可自愈,故許多人不予重視,總喜歡扛一扛,實在不行了才去就醫。其實,感冒的治療并非小事。臨床上常見五臟六腑的許多病證多由感冒而誘發,而各種慢性病多因感冒而致使病情反復、加重。艾灸治感冒效果好。但要越早灸效果越好,若初覺身體不適便施灸,往往一灸便愈。如感冒兼便秘,單灸感冒而大便不下,癥狀會有反復,所以應在灸感冒穴后隨即加灸左大橫、承山各10~15分鐘以通便。
案例
孫X X,女性,34歲。
病史及癥狀:10天前患流感,發熱,經藥物治療未效。現體溫39℃,頭痛、身痛、腹痛、咽不利,納呆,大便7日未下,小便黃,面赤,倦怠欲臥。
調理:用三年陳艾貼施灸。當天晚上先灸風門、陽陵泉,神闕,左大橫、承山。灸后汗出安睡,次日大便下,體溫已正常,痊愈。
穴位位置圖及說明:
【取穴位置】
在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即跟肚臍在同一水平高度,可以沿著肚臍向后找,到了背后正中的棘突下面的凹陷就是此穴。)
【解剖位置】
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腰動脈后支及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腰神經后支內側支。
【功能主治】
虛損腰痛,遺尿,泄瀉,遺精,陽痿,早泄,赤白帶下,月經不調,胎屢墜,汗不出等。
【養生保健】
命門穴在腰部,可以壯腰補虛、溫補脾腎,可以治療虛損腰痛、脊強反折、遺樂、尿頻、泄瀉、遺精、白濁、陽痿、早泄、赤白帶下、胎屢墜、五勞七傷、頭暈耳鳴、癲痼、驚恐,手足逆冷。對于中老年人來說,經常搓擦命門可強腎固本、濕腎壯陽、延緩衰老。
位置,主治,快速取穴
大椎,督脈腧穴。大,多也。椎,錘擊之器也,此指穴內的氣血物質為實而非虛也。大椎名意指手足三陽的陽熱之氣由此匯入本穴,并與督脈的陽氣上行頭頸。本穴物質一為督脈陶道穴傳來的充足陽氣,二是手足三陽經外散于背部陽面的陽氣,穴內的陽氣充足滿盛如椎般堅實,故名。
【取穴位置】
在后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即在低頭時,頸后最明顯的那個突起下方的凹陷中。
【解剖位置】
在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中;有頸橫動脈分支,棘間皮下靜脈叢;布有第八頸神經后支內側支。
【功能主治】
熱病,瘧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熱,項強,肩背痛,腰脊強,角弓反張,小兒驚風,癲狂癇證,五勞虛損,七傷乏力,中暑,霍亂,嘔吐,黃疸,風疹。
【穴位配伍】
配肺俞,治虛損、盜汗、勞熱;(附:肺俞穴在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配間使、乳根,治脾虛發瘧;
配四花穴,治百日咳;(附:四花穴:雙膈俞、雙膽俞。)
配曲池,預防流腦;
配合谷,治白血球減少;
配足三里、命門,提高機體免疫力;
配大椎、定喘、孔最,治哮喘;
配曲池、合谷,瀉熱;(附:溫和灸10-20分鐘,可以泄熱,補陽。)
配腰奇、間使,治癲癇。
【養生保健】
按摩:一手食指指尖垂直按壓在大椎穴上,逐漸用力深按,按而留之,每次按壓30秒。然后沿穴位作旋轉式按揉,力度由輕漸重,方向先順時針,后逆時針,各30圈,防局部潮紅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5次為1療程(多用于補虛)。
按摩治頸椎病
第一招:用拇、食、中三指揉拿對側頸肌3~5分鐘;
第二招:用雙拇指側緣由上至下交替推摩頸后部2~3分鐘,再用雙手拇指揉按風池穴1分鐘;
第三招:用兩手食、中指按壓頸椎棘突兩側,同時配合頭部的前屈后伸動作,約5分鐘;
第四招:用食中二指按揉大椎穴、肩井穴,再點按曲池、合谷、內關等穴,每穴1分鐘
印堂,是督脈腧穴。印,泛指圖章;堂,庭堂。古代指額部兩眉頭之間為“闕”,星相家稱印堂,因穴位于此處,故名。
【取穴位置】
在人體前額部,當兩眉頭間連線與前正中線之交點處。
【解剖位置】
皮膚一皮下組織一降眉間肌一皺眉肌一額骨骨膜。淺層皮膚由額神經的滑車上神經分布。肌肉由面神經的顳支支配,血液供應來自滑車上動脈和眶上動脈的分支及伴行同名靜脈。
【功能主治】
功能:明目通鼻,疏風清熱,寧心安神。
主治:頭痛,眩暈,失眠,結膜炎,瞼緣炎,鼻炎,額竇炎,鼻出血,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子癇,高血壓、小兒驚風等。
【穴位配伍】
配攢竹、絲竹空、四白、太陽,治目痛;
配迎香、合谷、風府、魚際,治鼻塞;
配上星、曲差、風門、合谷,治鼻淵;
配太陽、風池,治頭痛;
配攢竹,治頭重;
配絲竹空、頭維,治眩暈;
配中沖、百會、大敦、合谷,治中風不省人事;
【養生保健】
經常按摩印堂穴,可增強鼻黏膜上皮細胞的增生能力,并能刺激嗅覺細胞,使嗅覺靈敏;還能預防感冒和呼吸系統疾病。
肺俞,屬足太陽膀胱經。肺,指肺臟。俞,輸也。肺俞名意指肺臟的濕熱水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取穴位置】
在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解剖位置】
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層為最長肌;有第三肋間動、靜脈后支;布有第三或第四胸神經后支的皮支,深層為第三胸神經后支外側支。
【功能主治】
咳嗽,氣喘,吐血,骨蒸,潮熱,盜汗,鼻塞。
【穴位配伍】
配風門,治咳嗽、咳喘;
配合谷、迎香,治鼻疾。
【取穴位置】
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解剖位置】
當腓骨長、短肌之中;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深層有脛前返動、靜脈,膝下外側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和腓總神經分支。
【功能主治】
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臏腫痛,腳氣,脅肋痛, 口苦,嘔吐,黃疸,小兒驚風。現多用于坐骨神經痛,肝炎,膽囊炎,膽道蛔蟲癥,膝關節炎,小兒舞蹈病等。
【穴位配伍】
配曲池,治半身不遂;
配日月、期門、膽俞、至陽,治黃疸、膽囊炎、膽結石;
配足三里、上廉,治胸脅痛;
配環跳、風市、委中、懸鐘,有活血通絡,疏調經脈的作用, 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配陰陵泉、中脘,有和胃理氣止痛的作用,主治脅肋痛;
配人中、中沖、太沖,有祛風鎮靜解痙的作用,主治小兒驚風。
【取穴位置】
在腹中部,臍中央。
【解剖位置】
在臍窩正中,深部為小腸;有腹壁下動、靜脈;布有第十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功能主治】
中風虛脫,四肢厥冷,尸厥,風癇,形憊體乏,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脫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婦女不孕。
【穴位配伍】
配三陰交,治五淋;
配公孫、水分、天樞、足三里,治泄痢便秘、繞臍腹痛(脾腎不和);
配長強、氣海、關元,治脫肛、小便不禁、腎虛不孕癥;
配關元、氣海,治中風脫癥。
【取穴位置】
在第1、2掌骨之間,當第2掌骨橈側之中點處;或拇、食兩指張開,以另一手的拇指關節橫紋放在虎口上,當虎口與第1、2掌骨結合部連線的中點;拇、食指合攏,在肌肉的最高處即是。
【解剖位置】
此腧穴在第1、2掌骨之間,第1骨間背側肌中,深層有拇收肌橫頭;有手背靜脈網,腧穴近側正當橈動脈從手背穿向手掌之處;布有橈神經淺支的掌背側神經,深部有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
【功能主治】
功能:鎮靜止痛,通經活經,清熱解表。
主治:身熱、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鼻衄鼻淵、咽喉腫痛、齒痛面腫、耳聾、失音、牙關緊閉、口眼歪斜、痄腮;發熱、惡寒、咳嗽、無汗或多汗、瘧疾;脘腹疼痛、嘔吐、便秘、痢疾;小兒驚風、抽搐、癲狂、癲癇;痛經、閉經、滯產;癮疹、皮膚瘙癢、疔瘡、丹毒;肩臂疼痛、手指腫痛、麻木、半身不遂。
【穴位配伍】
配照海、大敦,治便秘;
配足三里、大腸俞、小腸俞,治痢疾;
配外關、人中、太溪,治齒痛;
配魚際、間使、神門、然谷、肺俞、腎俞,治失音;
配商陽、陽谷、俠溪、厲兌、勞宮、腕骨,治熱病汗不出;
配肩髃、曲池、手三里、環跳,治癮疹;
配人中、內關、足三里,治中暑。
【養生保健】
按摩:按法、點法、揉法、按揉法、點揉法、點按法、掐法等。
因手陽明大腸經經過下牙齦,因此下牙疼痛時按合谷5分鐘,疼痛會減輕。如果患牙齦炎,并且持續時間較長,反復發作,經常按壓合谷也有效果。
合谷還是一個急救穴。如因中暑、中風、虛脫等導致暈厥時,可用拇指掐捏患者合谷,持續2~3分鐘,暈厥一般可緩解。如果同時用指尖掐按人中,醒腦回蘇的效果更好。
痔瘡發作或便血時,可以按摩或搓揉合谷,也可用指尖、筆芯刺激,以有酸脹感為佳。
【取穴位置】
在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
【穴位解剖】
在左右胸鎖乳突肌之間,深層左右為胸骨舌骨甲狀肌;布有皮下頸靜脈弓,甲狀腺下動脈分支,深層為氣管,再向下,在胸骨柄后方為無名靜脈及主動脈弓;布有鎖骨上神經前支。
【功能主治】
功能:寬胸理氣、通利氣道、降痰宣肺。
主治:氣喘、咳嗽、暴喑、咽喉腫痛、嘔逆、癭瘤、梅核氣;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咽喉炎、甲狀腺腫大、食道炎、癔病等。
【穴位配伍】
配定喘、膻中、豐隆,宣肺降氣化痰,治哮喘;
配內關、中脘,理氣降逆和胃,治呃逆;
配涌泉、內關,降氣通絡,治失語。
【取穴位置】
位于人體項部,當后發際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兩側斜方肌之間凹陷處。
【解剖位置】
在項韌帶、項肌中,深部為環枕后膜和小腦延髓池;有枕動、靜脈分支及棘間靜脈叢;布有第3頸神經及枕大神經支。
【功能主治】
功能:散風熄風、通關開竅。
主治:頭痛,項強,眩暈,咽喉腫痛,失音,癲狂,中風。
【穴位配伍】
配昆侖、束骨,治狂癥多言不休;
配肺俞,治狂走欲自殺;
配腰俞,治足不仁;
【養生保健】
1、按摩:大拇指指尖相互疊加向下,用指腹(或指尖)揉按穴位,有酸痛、脹麻的感覺。每次揉按1~3分鐘。
2、艾灸:艾條溫和灸,灸15~20分鐘,每日1次。
3、瑜伽:每天堅持練習貓式。
【取穴位置】
位于外踝尖上3寸,當腓骨后緣與腓骨長、短肌腱之間凹陷處。
【解剖位置】
在腓骨短肌與趾長伸肌分歧部;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深層有腓深神經的分支。如穿透小腿骨間膜可刺中腓動、靜脈。
【功能主治】
功能:舒筋活絡、清熱生氣、舒肝益腎。
主治:頸項強急、半身不遂、腰腿疼痛、下肢癱瘓、及坐骨神經痛,偏頭痛、落枕,癡呆,中風,胸腹脹滿,腳氣等,腦血管病、高血壓、高脂血癥、頸椎病、小兒舞蹈病等。
【穴位配伍】
配風池,主要緩解治療眩暈、耳鳴;
配內庭,緩解治療心腹脹滿;
配后溪、天柱,主要緩解治療頸項強痛;
配昆侖、合谷、曲池、肩髃、足三里,緩解治療中風、半身不遂;
配豐隆,主要緩解治療高脂血癥;
配后溪、列(lie)缺,緩解治療項強、落枕。
本(ben)文地址(zhi)://n85e38t.cn/jiankangzonghe/19485.html.
聲明: 我們(men)(men)致(zhi)力(li)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xiang),被(bei)刊用文章因(yin)無法(fa)核(he)實(shi)真(zhen)實(shi)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an)系,或有版權異議(yi)的,請聯(lian)系管理(li)員,我們(men)(men)會立即(ji)處理(li),本站(zhan)部分文字與圖片資(zi)源來(lai)自于網絡,轉(zhuan)載是(shi)出于傳遞更多(duo)信息(xi)之目的,若有來(lai)源標注錯(cuo)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fa)權益,請立即(ji)通知我們(men)(men)(管理(li)員郵(you)箱(xiang):),情況屬實(shi),我們(men)(men)會第一時間予(yu)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