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耳部放血的原理
耳尖放血的作用主要是清熱瀉火,鎮肝潛陽、清腦明目,特別是泄胸膈以上之火。“放血”是中醫古老而有效的“去火”方法,當然放血的部位并不局限于耳尖,只是因為耳尖相比耳穴其他放血部位更容易定位和操作,疼痛也相對較輕,故使用最為廣泛耳尖放血。
中醫認為“火性炎上”,故上火癥狀多表現在咽喉以上部位,所以選擇耳尖部位放血是比較合理的。另外,耳尖在經絡中為肝經所主,肝在中醫里被稱作“將軍之官”,和情緒活動關系密切,肝臟功能失常,容易產生肝火癥狀,此時就可耳尖放血。
從現代醫學的觀點來說,耳尖所在的位置,相當于自主神經的高級中樞,對調節人體內臟功能和情緒有重要的作用。按照生物全息律的原理,人體在耳部的縮影不僅是一個倒置的胎兒,同時也是一個正置的胎兒,耳尖穴對應于頭部與會陰部的位置,故它對頭面部的上火癥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二、耳尖放血的五個作用
1、退熱 發熱主要有2種,一為陽盛發熱,一為陰虛發熱。放血的退熱作用,則適用于陽盛發熱。因為陽氣盛必然會血盛,放血可以減少血盛,從而減少血脈中的邪熱,使機體的氣血趨于正常。
2、止痛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意思是有疼痛癥狀的疾病,在其經脈中必有氣血閉塞不通的地方。放血療法可以直接帶出經脈中瘀滯的病邪,調整閉塞壅阻的局面,經脈暢通了,疼痛自然可止。
3、解毒 機體在病理的狀況下,由于自身功能障礙不能抵抗毒邪而出現的證候,如因毒火亢盛而致的“紅絲疔”,以及毒邪浸淫而生的瘡瘍癰疽。放血不僅能使侵襲機體的毒邪隨血排出,更重要的是通過“理血調氣”的作用,使人體功能恢復正常,以抑制病邪進展。
4、瀉火 火熱內擾,可致多種病證,常表現為心煩不安、口舌生瘡、肢體疼痛腫脹、急躁易怒,甚至發熱、神昏、譫語等癥狀。放血療法可以直接使火熱之邪隨血而瀉,適用于多種熱證。
5、消腫 腫痛多由于氣滯血澀、經絡瘀滯造成。放血能直接排除局部經脈中瘀滯的氣血與病邪,促使經脈暢通無阻,從而達到消腫的目的。
三、耳尖放血的操作方法
放血療法在疾病治療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古代醫家對放血療法非常重視。《素問·血氣形志篇》說:“凡治病必先去其血。”《靈樞·熱病篇》中說:“心疝暴痛,取足太陰、厥陰盡刺去其血絡。”《靈樞·九針十二原》提出:“宛陳則除之,去血脈也。”《靈樞·官針》更有“絡刺”“贊刺”“豹紋刺”等記載,說明三棱針刺絡放血是一種重要而且常用的針刺方法。
耳尖放血操作方法
按揉耳郭,至皮膚微紅。
消毒:在耳尖穴局部用安爾碘消毒,或者用碘酒消毒,再用75%酒精脫碘。
左手將耳郭對折并用拇、示、中指捏住耳尖被刺部位,右手拇、示指持一次性采血針對準耳尖迅速刺入3~5 mm深,隨即將針迅速退出,輕輕擠壓針孔周圍令出血,用酒精棉球邊擦邊擠壓針孔周圍,出血30滴左右即可,最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壓針孔1 min。
根據病情和患者體質情況,每次放一側耳尖或雙側耳尖穴,每周1~2次。
身體極度虛弱、饑餓狀態、有血液病出血傾向者慎用。
耳尖放血的適應證
發熱、扁桃體炎、目赤痛、高血壓、高眼壓、麥粒腫(瞼腺炎)、霰粒腫(瞼板腺囊腫)、頭痛等。
四、耳尖放血可以治療的疾病
1、治療麥粒腫
將患眼同側耳尖穴常規消毒,用三棱針或注射針頭在耳尖穴放血2-3滴,每日1次,2-5次即可。
麥粒腫是指瞼腺急性炎癥,屬中醫“針眼”、“偷針”范疇。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多為外有外感風熱,內有脾胃積熱,循經而上,攻于胞瞼,蓄積成膿。治宜疏風清熱解毒。
耳尖放血,實乃瀉法,具有開導疏瀉足太陽經之功,太陽經氣疏通,氣血得行,腫脹自消。用此法治療麥粒腫,故能取得滿意的療效。
2、治療口唇皰疹
把耳尖穴消毒,用三棱針或注射針頭點刺出血,擠出5-8滴血后,用干棉球壓迫止血即可,每日1次,治療3-5天能結痂而愈。
急性扁桃體炎屬中醫“風熱乳蛾”范疇。本病多因細菌感染而發,主要癥狀為咽部紅腫,以扁桃體最顯著。中醫認為,病因為肺胃蘊熱,風熱之邪犯肺,肺氣失宣,邪熱循經搏結于喉核。《靈樞?口問》說:“耳者,宗脈之所聚也。”耳部穴位與各經脈的關系息息相連。《厘正按摩要術》說:“耳皮肉屬肺。”而足陽明胃經的支脈、經別上耳脈,至耳上角。且耳尖之穴最善瀉肺胃之熱,疏解上焦風熱之邪。故運用耳尖放血療法治療急性扁桃體炎,可取疏風泄熱,利咽止痛之效。
3、高血壓
高血壓病的主要發病機理是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而耳與臟腑關系密切,耳尖穴的周圍,散在著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等經脈的支脈、支別;足太陽膀胱經則至“耳上角”,與耳尖穴有著更直接的關系。耳尖放血具有祛風清熱、鎮肝潛陽、清腦明目之功。更為專業徹底治愈高血壓,讓患者停掉服用西藥當屬體液調控療法。研究證明,耳尖放血可以影響血中一氧化氮的濃度,抑制交感神經活動,降低血中兒茶酚胺的濃度,進而降低血壓,達到治療高血壓的目的。同時,該療法還能減輕高血壓病對腎臟的損害。
本文地址://n85e38t.cn/jiankang/1064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