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食不能壓住茶香
一(yi)杯醇香(xiang)的(de)(de)茶配(pei)以精致的(de)(de)茶食,既(ji)可帶(dai)來心靈上的(de)(de)放(fang)松(song),閑(xian)暇(xia)之余(yu)也能更好地體(ti)(ti)味(wei)到茶的(de)(de)韻味(wei)。具體(ti)(ti)怎么做呢?
國(guo)家茶(cha)(cha)葉質(zhi)檢中心教(jiao)授級高級工程師沈紅(hong)(hong)建議,休閑(xian)時喝茶(cha)(cha),搭(da)配(pei)(pei)茶(cha)(cha)食可遵循“甜(tian)(tian)(tian)配(pei)(pei)綠(lv),酸(suan)配(pei)(pei)紅(hong)(hong),瓜(gua)(gua)子配(pei)(pei)烏(wu)龍(long)”的口(kou)訣。所謂甜(tian)(tian)(tian)配(pei)(pei)綠(lv),是指甜(tian)(tian)(tian)食要搭(da)配(pei)(pei)綠(lv)茶(cha)(cha),如(ru)各(ge)式甜(tian)(tian)(tian)糕、鳳梨酥等(deng)(deng);酸(suan)配(pei)(pei)紅(hong)(hong)是指口(kou)味(wei)酸(suan)的食物要搭(da)配(pei)(pei)紅(hong)(hong)茶(cha)(cha),如(ru)山楂、檸檬等(deng)(deng);瓜(gua)(gua)子配(pei)(pei)烏(wu)龍(long)是指咸(xian)(xian)的食物搭(da)配(pei)(pei)烏(wu)龍(long)茶(cha)(cha),如(ru)咸(xian)(xian)味(wei)瓜(gua)(gua)子、花生等(deng)(deng)。
綠(lv)茶(cha)(cha)(cha)(cha)清(qing)爽,口(kou)感略帶苦澀,茶(cha)(cha)(cha)(cha)食可(ke)以選擇清(qing)新香(xiang)甜口(kou)味的點(dian)心搭配。綠(lv)茶(cha)(cha)(cha)(cha)富含(han)的兒茶(cha)(cha)(cha)(cha)素具有(you)抑制糖分(fen)吸收的作用(yong),同時也可(ke)以促進脂質(zhi)代(dai)謝(xie)。但是要(yao)注意,茶(cha)(cha)(cha)(cha)食不能太甜,否(fou)則會蓋(gai)過茶(cha)(cha)(cha)(cha)水(shui)的香(xiang)味,導致飲茶(cha)(cha)(cha)(cha)者無法品味出綠(lv)茶(cha)(cha)(cha)(cha)應(ying)該有(you)的韻味。比如配以榴蓮酥,味道雖好,但它的味道太重(zhong),容(rong)易壓住茶(cha)(cha)(cha)(cha)水(shui)的清(qing)香(xiang)。綠(lv)豆糕(gao)、山(shan)藥糕(gao)、鳳(feng)梨酥等(deng)清(qing)甜爽口(kou)的點(dian)心,非常(chang)適合(he)跟(gen)綠(lv)茶(cha)(cha)(cha)(cha)搭配。
紅(hong)茶(cha)口(kou)味醇(chun)厚濃郁,香甜味醇(chun),若配一些口(kou)感(gan)酸(suan)(suan)的(de)(de)食物(wu),會(hui)讓人產生愉悅的(de)(de)酸(suan)(suan)甜口(kou)感(gan),檸檬、獼猴(hou)桃等水果(guo),或者梅(mei)子等都是紅(hong)茶(cha)的(de)(de)好(hao)搭檔。就口(kou)感(gan)而(er)言(yan),紅(hong)茶(cha)喝完之后,口(kou)腔(qiang)中(zhong)會(hui)留有青澀的(de)(de)感(gan)覺,此時吃一些口(kou)感(gan)酸(suan)(suan)的(de)(de)食物(wu),能很好(hao)地進行中(zhong)和(he)。
烏龍(long)茶屬于(yu)半發酵茶,口感介(jie)于(yu)紅茶和綠(lv)茶之間,茶湯過喉時徐徐生(sheng)津,口中(zhong)甘甜而(er)有(you)回味,用咸味的(de)(de)食品搭(da)配(pei),能夠(gou)保留茶的(de)(de)香氣,并且不會破壞其(qi)原有(you)的(de)(de)滋味。咸味食物中(zhong),瓜子(zi)、花生(sheng)、碧根果、夏(xia)威(wei)夷果等堅(jian)果最值得推薦。堅(jian)果香脆卻易于(yu)上火(huo),烏龍(long)茶清新可以(yi)去火(huo),所以(yi)從這個角度講,瓜子(zi)和烏龍(long)茶也是(shi)很(hen)好的(de)(de)搭(da)檔(dang)。
由于人(ren)們飲食(shi)習慣不(bu)同(tong),茶(cha)(cha)(cha)食(shi)的搭配也存在地(di)域性(xing)差異(yi)。如福(fu)建閩南地(di)區和廣(guang)東潮汕地(di)區常飲用功夫(fu)茶(cha)(cha)(cha),多以南糖、椰餅、綠豆糕(gao)等(deng)作為茶(cha)(cha)(cha)食(shi),不(bu)僅味道(dao)可口,而且(qie)外形精雅,既可飽腹,又不(bu)失品(pin)茶(cha)(cha)(cha)之(zhi)趣。而老(lao)北京流行的是(shi)書(shu)茶(cha)(cha)(cha)館,品(pin)茶(cha)(cha)(cha)只是(shi)輔(fu)助,聽書(shu)才是(shi)主(zhu)要,品(pin)茶(cha)(cha)(cha)時的茶(cha)(cha)(cha)點(dian)多為瓜(gua)子等(deng)零食(shi),很(hen)隨(sui)意。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興紫砂茶具,早在北宋初期就已崛起,成為別樹一幟的優秀茶具。紫砂茶具具有造型簡練大方、色調淳樸古雅的特點,外形有似竹結、蓮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銅器形狀的,明代大為流行。紫砂壺成陶火溫在1000~1200度,質地致密,既不滲漏,又有肉眼看不見的氣孔,能吸附茶汁,蘊蓄茶味,且傳熱緩慢不致燙手,即使冷熱聚變,也不致破裂;用紫砂壺泡茶,香味醇和保溫性好無熟湯味,一般認為用來泡的烏龍茶、鐵觀音等半發酵茶最能展現茶味特色。
正宗的紫砂壺和一般的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采用當地的紫泥、紅泥、團山泥摶制焙燒而成。由于成陶火溫高,燒結密致,胎質細膩,長時間使用,壺體的顏色會變得越來越自然,而在壺內泡著的茶會滲進壺體內,使壺蘊含茶味。
市場上銷售的紫砂,主要來自福建、宜興、臺灣三地。福建紫砂其實使用的也是宜興的砂,只不過是在福建加工而已。其中臺灣紫砂壺砂質比較細膩,不同于其他兩地產的紫砂,相比之下更適合泡烏龍茶。壺的價格在百元至千元不等。雖然宜興紫砂享有盛名,但茶社銷售的宜興紫砂壺在價格上也能為工薪階層所接受。選購時既要根據個人的愛好、身份、性格等特點來選擇,還要考慮到與居室內部環境、房間結構與色彩等方面的協調。不同造型的紫砂茶具有不同的視覺效果,直接影響到欣賞者的情緒與心理。 瓷器無吸水性,音清而韻長,瓷器以白為貴,約1300度左右燒成,能反映出茶湯色澤,傳熱、保溫性適中,對茶不會發生化學反應,泡茶能獲得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觀精巧,適合用來沖泡輕發酵、重香氣的茶,如文山包種茶。
現在最常見的瓷器茶有白瓷茶具、青瓷茶具,還有臺灣瓷茶具。瓷器茶具的花色比紫砂更具觀賞性。它的圖案或清新俊朗,或清淡悠揚。另外,由于陶瓷新工藝新技術與新材質的深度開發,瓷器茶具的品種也越來越豐富,一些新瓷器茶具中還加入卡通圖案,來滿足青年消費者的喜好。
白瓷以景德鎮的瓷器最為著名,其他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門的茶具也各具特色。早在元代景德鎮的青花瓷就聞名于世,并遠銷國外。青瓷茶具始于晉代,青瓷主要產地在浙江,最流行的一種壺叫“雞頭流子”的有嘴茶壺。臺灣瓷的茶具特點是圖案比較新。
購買瓷器茶具時除考慮價格因素外,對瓷器本身要仔細查看,器形是否周正,有無變形,釉色是否光潔、色度是否一致、有無砂釘、氣泡眼、脫釉等。青花或彩繪則看其顏色是否不艷不晦,不淺不深,有光澤(淺則過火,深則火候不夠,艷則顏色過厚,晦則顏色過薄)。最后要提起輕輕彈叩,再好的瓷器如有裂紋便會大打折扣。 (l)茶壺的功能要求:一把茶壺是否適用,取決于用之置茶、泡茶、分茶(倒茶)、清洗、置放等方面操作的便利程度及茶水有無滴漏。首先,縱觀整體,一則壺嘴、壺口與壺把頂部應呈“三平”,或雖突破“三平”但仍不失穩重,唯把頂略高;二則對側把壺而言,壺把提拿時重心垂直線所成角度應小于45℃,易于掌握重心;三則出水流暢,不漏水,壺嘴可斷水,無余水沿壺流外壁滴落。其次,細察各處,分別有以下標準:
①壺口:為便于置放茶葉及夾取茶渣,壺口直徑不宜小于3.5厘米,即可伸入并攏的雙指。若是嵌蓋式壺口,堰圈部分不能在壺口內側形成凸起的一圈,否則不利于去渣、涮壺。為加大壺口與壺嘴的高度差,避免倒茶時水從壺口先出,可將壺嘴方的壺口上揚,并做一塊擋水板。
②水孔:茶壺的水孔有單孔、網狀孔和蜂窩孔三種。一般小壺為單孔,易被浸泡后的葉底堵塞,使“流”的出水不暢,尤以喇叭狀小孔為甚,沖泡時需常用茶針疏通,故其“流”為直形。網狀孔可以直接制坯而成,亦可在單孔外加金屬網,避免葉底入“流”堵塞,但仍易為單片葉底粘住,出現水流不暢。最佳水孔為蜂窩狀,即將水孔處制成一半球狀,向壺身內凸起,凸面上面滿蜂窩狀小孔,即使有單片葉粘著,也只是蓋住了一部分小孔,又因是凸面,很快會滑落,不易堵塞,但制作難度較大。
③壺嘴:要求出水順暢、流速適中、水注成線,特別是“斷水”要良好,即斟好茶后,壺嘴的水能馬上回落,不會沿流的外壁滴于杯外。“斷水”功能與壺蓋是否密封有關,選購時應注水試用。
④壺把:作為壺的提握部位,壺把的重心十分關鍵。沖滿水的茶壺靠手腕提握,位置不對則未斟茶時已灑出茶水。前文已述,側提壺之“三平”等原則應牢牢記住。從把的形狀來看,固定的提梁壺把,必須加大梁的高度和寬度,使掀蓋、置茶、去渣方便,但斟茶時又顯笨拙,可改用活動壺把,則可揚長避短。一般多用側提壺,泡茶時操作方便,姿態優雅。
⑤壺形:壺形的種類很多,同類壺的大小、高低與直徑的比例、裝飾花紋等千變萬化。壺形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泡茶時的動態美觀,方便實用的壺用來得心應手,更增添了一份泡茶技藝的美感。在泡茶之前,可專門用一段時間用于賞具,如舉行無我茶會時,首先由各茶人彼此觀摩茶具,從每人所備之茶具的風格,可想見其人的文化層次、個人修養、茶藝造詣等等。所以,在選擇壺形時,應摒棄華而不實的裝飾,以質樸取勝。如沖泡綠茶之壺,為保持其特有的色澤,除控制水溫外,須選用口大(有的大到與壺身直徑相同)、壁薄(易傳熱,與質地也有關)的扁腹形壺,取其散熱快的長處,令茶汁色碧而清洌;若沖泡烏龍茶,則應選口小、壁厚或多細密氣孔、高度與直徑相仿者,蓋取其保溫性好,使茶湯濃香誘人,余味不絕。
上述五點,只指茶壺的一般功能要求,至于從欣賞角度談壺形,則人各有所好,尚無定論。一般鑒賞紫砂茶壺,當從其神韻、形態、色澤、意趣、文心、適用等方面一一考評。在實用便利的基礎上,壺形應以自然流暢、氣定神閑者為佳,切忌矯揉造作、匠氣十足。古人嘗以佳人比佳壺,推崇布衣荊釵,不掩天姿國色,是以一把佳壺不可多色多飾,須以渾然天成為最高追求境界。
(2)壺的整修:前面談了如此繁復的選壺要求,一般讀者必會產生畏難情緒。的確,古往今來只有屈指可數的幾位堪稱制壺大師,其作品流傳至今者更是鳳毛麟角,一壺值千金,非一般消費層次者可染指。尤其是現代工廠化生產條件下,市賣者多為大批生產出來的商品,當然不是藝術品,要符合如許要求顯然是苛求了。其實,在選購時挑選基本符合前述條件的新壺,然后可通過整修,成為一把理想的合用之壺,并且因為是親手參與,會有一份特別的樂趣。 整修工具為細圓棒形鉆石銼刀,輔料為金剛砂、肥皂和水。整修時先在金剛砂內倒入少量水,并在壺蓋沿上抹些肥皂,再抹上濕潤的金剛砂,把壺蓋蓋在壺口上,一把握鈕倒托壺,另一手將翻向上的壺底按住,兩手作反方向的反復旋轉,使壺蓋沿與壺口輕輕摩擦,直至密縫。如氣孔太小或有微粒堵塞,用銼刀慢慢銼大銼平即可。檢驗是否整修完畢有兩法:其一是測試斷水、放水的靈敏度,即按住氣孔壺嘴不出水,放開氣孔則馬上出水;其二是測試壺的密封性能,將盛滿水的壺按住壺嘴倒提,壺蓋不會掉落,松開壺嘴則蓋落。一般用前一方法測試,以免壺蓋打碎。經整修后合用的新壺在泡茶前須除異味,可用粗老茶葉放入壺中,待吸盡異味后再用。 主茶具乃泡茶、飲茶主要的用具,主要有茶壺、茶船、茶盅、茶杯、杯托、蓋碗、沖泡器等。
(1)茶壺 用以泡茶的器具。也可直接用茶壺來泡茶,獨自酌飲。也可用小茶壺當茶盅用。茶壺由壺蓋、壺身、壺底和圈足四部分組成。壺蓋有孔、鈕、座等細部。壺身有口、延(唇墻)、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細部。由于壺的把、蓋、底、形的細微部分的不同,壺的基本形態就有近200種。
以把劃分:
①側提壺:壺把為耳狀,在壺嘴的對面。
②提梁壺:壺把在蓋上方為虹狀者。
③飛天壺:壺把在壺身一側上方為彩帶飛舞狀。
④握把壺:壺把圓直形與壺身呈90°狀。
⑤無把壺:壺把省略,手持壺身頭部倒茶。
以蓋劃分:
①壓蓋:蓋平壓在壺口之上,壺口不外露。
②嵌蓋:蓋嵌入壺內,蓋沿與壺口平。
③截蓋:蓋與壺身渾然一體,只顯截縫。
以底劃分:
①捺底:將壺底心捺成內凹狀,不另加足。
②釘足:在壺底上加上三顆外突的足。
③加底:在壺底四周加一圈足。
以有無濾膽分:
①普通壺:上述的各種茶壺,無濾膽。
②濾壺:在上述的各種茶壺中,壺口安放一只直桶形的濾膽或濾網,使茶渣與茶湯分開。
(2)茶船 承放茶壺等的墊底器具,有竹木、陶瓷及金屬制品。既可增加美觀,又可防止茶壺燙傷桌面。
其主要種類有:
①盤狀:船沿矮小,整體如盤狀,側平視茶壺形態完全展現出來。
②碗狀:船沿高聳,側平視只見茶壺上半部。
③雙層狀:茶船制成雙層,上層有許多排水小孔,使沖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層的儲水器。
(3)茶盅 亦稱茶海、公道杯、公平杯,用于盛放和分斟茶湯。將茶湯及時斟于茶海中,可避免茶葉久泡而苦澀。
其主要種類有:
①壺式盅:壺形,或以茶壺代替。
②圈頂式盅:將壺口部分或全部向外延拉成一翻邊,以作把手。有蓋或無蓋。
③杯式盅:杯形,有把或無把,從盅身拉出一個簡單的倒水口。
(4)品飲杯 盛放泡好的茶湯并飲用的器具。
其種類有:
①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狀。
②敞口杯:杯口大于杯底,也稱盞形杯。
③直口杯:杯口與杯底同大,也稱桶形杯。
④收口杯:杯口小于杯底,也稱鼓形杯。
⑤把杯:附加把手的茶杯。
⑥蓋杯:附加蓋子的茶杯,有把或無把。
(5)聞香杯 直口高杯,用來聞嗅留在杯里的香氣之器具。此杯容積和品茗杯一樣,但杯身較高,容易聚香。
(6)杯托 茶杯的墊底器具。
其種類有:
①盤形:托沿矮小呈盤狀。
②碗形:托沿高聳,茶杯下部被托包圍。
③高腳形:杯托下有一圓柱腳。
④圈形:杯托中心留一空洞,洞沿上下有豎邊,上固定杯底,下為托足。
⑤復托形:高腳托的托碟中心再有一個碗形或碟形的小托,小托承托茶盞或茶碗。
(7)茶碗 泡茶器具,或盛放茶湯作飲用器具。
其形狀有:
①圓底形:碗底呈圓形。
②尖底形:碗底呈圓錐形,常稱為茶盞。
(8)蓋碗 由蓋、碗、托三部件組成,泡飲合用器具或可單用。
(9)大茶杯 泡飲合用器具。多為長桶形,有把或無把,有蓋或無蓋。
(10)沖泡盅、沖泡器 沖泡盅用以沖泡茶葉的杯狀物,盅口拉出一斜口為出水口。沖泡器是指杯蓋連接一濾網,中軸可以上下提壓如活塞狀,既可使沖泡的茶湯均勻,又可以使渣與茶湯分開。 泡茶、飲茶時所需的各種輔助器具,以增加美感,方便操作。
(1)鋪墊 是茶席整體或局部物件擺放下的各種鋪墊、襯托、裝飾物的統稱,常用棉、麻、化纖、竹、草桿織編而成。鋪墊的形狀一般有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菱形、圓形、橢圓形、多邊形和不確定形。
鋪墊的類型有:
①織品類:棉布、麻布、化纖、蠟染、印花、毛織、織錦、綢緞、手工編織等。
②非織品類:竹編、草桿編、樹葉鋪、紙鋪、石鋪、瓷磚鋪等。
(2)茶盤 擺置茶具,用以泡茶的基座。用竹、木、金屬、陶瓷、石等制成,有規則形、自然形、排水形等多種。
(3)茶巾 用以擦洗、抹拭茶具的棉織物,或用來抹干泡茶、分茶時濺出的水滴,或用來吸干壺底、杯底之殘水;或在注水、續水時托墊壺流底部,也可用來擦拭清潔桌面。
(4)茶巾盤 放置茶巾的用具。竹、木、金屬、搪瓷等均可制作。
(5)奉茶盤 用以盛放茶杯、茶碗、茶食或其他茶具的盤子,向客人奉茶和茶食時也使用,常用竹、木、塑料、金屬制作而成。
(6)茶荷 是控制置茶量的器皿,用竹、木、陶、瓷、錫等制成。同時可作觀賞干茶樣和置茶分樣用。
(7)茶則 則者,準則也,可衡量茶葉用量,確保投茶量準確。用它從茶葉罐中取茶入壺或杯,多為竹木制品。
(8)茶匙 取茶或攪拌茶湯用具。常與茶荷搭配使用,從貯茶器中取干茶。
(9)茶夾 用來清潔杯具或夾取杯具,或將茶渣自茶壺中夾出。
(10)茶針 由壺嘴伸入流中疏通茶葉阻塞,使之出水流暢的工具,以竹、木制成。
(11)茶箸 形同筷子,也用于夾出茶渣,在配合泡茶時亦可用于攪拌茶湯。
(12)渣匙 從泡茶器具中取出茶渣的用具,常與茶針相連,即一端為茶針,另一端為渣匙,用竹、木制成。
(13)茶漏 圓環形小漏斗,當用小茶壺泡茶時,投茶時將其置壺口,使茶葉從中漏進壺中,以防茶葉灑到壺外。
(14)箸匙筒 插放茶箸、茶匙、茶夾、茶針等的有底筒狀器物。
(15)茶拂 用以刷除茶荷上所沾茶末之具。
(16)蓋置 承托壺蓋、盅蓋、杯蓋的器具,既保持蓋子清潔,又避免沾濕桌面。
其種類有:
①托墊式:形似盤式杯托。
②支撐式:圓柱狀物,從蓋子中心點支撐住蓋;或筒狀物,從蓋子四周支撐。
(17)壺墊 圓形墊壺織品,保護茶壺。
(18)濾斗(濾網) 過濾茶湯碎末用。網為金屬絲制,緣邊金屬或瓷質。
(19)濾斗架 承托濾斗用。有金屬螺旋狀,有瓷質雙手合掌狀、單手伸指狀。 濾斗架及濾斗(濾網)
(20)計時器 用以計算泡茶時間的工具,有定時鐘和電子秒表,可以計秒的為佳。
(21)茶食盤 置放茶食的用具,用瓷、竹、金屬等制成。
(22)茶叉 取食茶食用具,金屬、竹、木制。
(23)餐巾紙 墊取茶具、擦手、拭杯沿用。
(24)消毒柜 用以烘干茶具和消毒滅菌。 (1)煮水器 由湯壺和茗爐兩部分組成,爐以熱源分有電爐、酒精爐、炭爐、燃氣爐等。常見的“茗爐”,爐身為陶器,或金屬制架,中間放置酒精燈。茶藝館及家庭使用最多的是“隨手泡”,用電燒水,方便實用。
(2)暖水瓶 貯放開水用。一般用居家使用的熱水瓶即可,如去野外郊游或舉行無我茶會時,需配備施行熱水瓶,以不銹鋼雙層膽者為佳。
(3)水方 貯放清潔用水的器皿。
(4)水注 盛水的壺形容器。功用是將冷水注入煮水器內加熱,或將開水注入壺(杯)中溫器、調節沖泡水溫。形狀近似壺,口較一般壺小,而流特別細長,多為陶瓷制品。
(5)水盂 盛放棄水、茶渣以及嘗點心時廢棄的果殼等物的器皿,多用陶瓷制作而成,亦稱“滓盂”。 (1)茶樣罐(筒) 用于盛放茶樣的容器,體積較小,裝干茶30-50克即可。以陶器為佳,也有用紙或金屬制作。
(2)貯茶罐(瓶) 貯藏茶葉用,可貯茶250-500克。為密封起見,應用雙層蓋或防潮蓋,金屬或瓷質均可。
(3)茶甕(箱) 涂釉陶瓷容器,小口鼓腹,貯藏防潮用具。也可用馬口鐵制成雙層箱,下層放干燥劑(通常用生石灰),上層用于貯藏,雙層間以帶孔擱板隔開。 (1)提柜 用以存儲泡茶用具及茶樣罐的木柜,門為抽屜式,內分格或安放小抽屜,可攜帶外出泡茶用。
(2)都籃 竹編的有蓋提籃,放置泡茶用具及茶樣罐等,可攜帶外出泡茶。
(3)提袋 攜帶泡茶用具及茶樣罐、泡茶巾、坐墊等物的多用袋,用人造革、帆布等制成的背帶式袋子。
(4)包壺巾 用以保護壺、盅、杯等的包裝布,以厚實而柔軟的織物制成,四角縫有雌雄搭扣。
(5)杯套 用柔軟的織物制成,套于杯外。 (1)茶車 可以移動的泡茶桌子,不泡茶時可將兩側臺面放下,擱架向對關閉,桌身即成一柜,柜內分格,放置必備泡茶器具及用品。
(2)茶桌 用于泡茶的桌子。長約120-150厘米,寬約60-80厘米。
(3)茶(椅)凳 泡茶時的坐具,高低應與茶車或茶桌相配。
(4)坐墊 在炕桌上或地上泡茶時,用于坐、跪的柔軟墊物。大都為60厘米×60厘米的方形物,或60厘米×45厘米的長方形物,為方便攜帶,可制成折疊式。 (1)屏風 遮擋非泡茶區域或作裝飾用。
(2)茶掛 掛在墻上營造氣氛的書畫藝術作品。
(3)花器 插花用的瓶、簍、籃、盆等物。 選擇茶具,一要看茶葉、二要看場合、三要看人數。優質茶具沖泡上等名茶,兩者相得益彰,使人在品茗中得到美好的享受。選擇時應注意色彩的搭配,型式和質地的選擇,且整套茶具與環境、鋪墊、插花等要相和諧。
1.茶具型式的選配 細嫩的名優綠茶,可用無色透明玻璃杯沖泡,邊沖泡邊欣賞茶葉在水中緩慢吸水而舒展、徐徐浮沉游動的姿態,領略“茶之舞”的情趣。至于其他名優綠茶,除選用玻璃杯沖泡外,也可選用白色瓷杯沖泡飲用。但不論沖泡何種細嫩名優綠茶,茶杯均宜小不宜大。大則水量多,熱量大,會將茶葉泡熟,使茶葉色澤失卻綠翠。也會使茶香減弱,甚至產生“熟湯味”。
高檔花茶可用玻璃杯或白瓷杯沖飲,以顯示其品質特色,也可用蓋碗或帶蓋的杯沖泡,以防止香氣散失;普通低檔花茶,則用瓷壺沖泡,可得到較理想的茶湯,保持香味。
沖泡中高檔紅綠茶,如工夫紅茶、眉茶、烘青和珠茶等,因以聞香品味為首要,而觀形略次,可用瓷杯直接沖飲。低檔紅綠茶,其香味及化學成分略低,用壺沏泡,水量較多而集中,有利于保溫,能充分浸出茶之內含物,可得較理想之茶湯,并保持香味。
工夫紅茶可用瓷壺或紫砂壺來沖泡,然后將茶湯倒入白瓷杯中飲用。紅碎茶體型小,用茶杯沖泡時茶葉懸浮于茶湯中不方便飲用,宜用茶壺泡沏。
烏龍茶宜用紫砂壺沖泡;袋泡茶可用白瓷杯或瓷壺沖泡。品飲冰茶,以用玻璃杯為好。此外,沖泡紅茶、綠茶、黃茶、白茶,使用蓋碗,也是可取的。
2.茶具色澤的選配 茶具的色澤是指制作材料的顏色和裝飾圖案花紋的顏色,通常可分為冷色調與暖色調兩類。冷色調包括藍、綠、青、白、灰、黑等色,暖色調包括黃、橙、紅、棕等色。凡用多色裝飾的茶具可以主色劃分歸類。茶器色澤的選擇是指外觀顏色的選擇搭配,其原則是要與茶葉相配,茶具內壁以白色為好,能真實反映茶湯色澤與明亮度,并應注意主茶具中壺、盅、杯的色彩搭配,再輔以船、托、蓋置,力求渾然一體,天衣無縫。最后以主茶具的色澤為基準,配以輔助用品。
(1).綠茶類 名優茶:透明無花紋、無色彩、無蓋玻璃杯或白瓷、青瓷、青花瓷無蓋杯。 大宗茶:單人用具,夏秋季可用無蓋、有花紋或冷色調的玻璃杯;春冬季可用青瓷、青花瓷等各種冷色調瓷蓋杯。多人用具,宜用青瓷、青花瓷、白瓷等各種冷色調壺杯具。
(2).黃茶類 奶白瓷、黃釉顏色瓷和以黃、橙為主色的五彩壺杯具、蓋碗和蓋杯。
(3).紅茶類 條紅茶:紫砂(杯內壁上白釉)、白瓷、白底紅花瓷、各種紅釉瓷的壺杯具、蓋杯、蓋碗。 紅碎茶:紫砂(杯內壁上白釉)以及白、黃底色描橙、紅花和各種暖色瓷的咖啡壺具。
(4).白茶類 白瓷或黃泥炻器壺杯,或用反差極大且內壁有色的黑瓷,以襯托出白毫。
(5).青茶類 輕發酵及重發酵類:白瓷及白底花瓷壺杯具或蓋碗、蓋杯。 半發酵及輕焙火類:朱泥或灰褐系列炻器壺杯具。 半發酵及重焙火類:紫砂壺杯具。
(6).花茶類 青瓷、青花瓷、斗彩、五彩等品種的蓋碗、蓋杯、壺杯套具。
3.茶具質地的選配 茶具質地主要是指密度而言。根據不同茶葉的特點,選擇不同質地的器具,才能相得益彰。密度高的器具,因氣孔率低、吸水率小,可用于沖泡清淡風格的茶。如沖泡各種名優茶、綠茶、花茶、紅茶及清香烏龍等,可用高密度瓷或銀器,泡茶時茶香不易被吸收,顯得特別清冽。透明玻璃杯可用于沖泡名優綠茶,香氣清揚又便于觀形、色。而那些香氣低沉的茶葉,如鐵觀音、水仙、普洱等,則常用低密度的陶器沖泡,主要是紫砂壺,因其氣孔率高、吸水量大,故茶泡好后,持壺蓋即可聞其香氣,尤顯醇厚。在沖泡烏龍茶時,同時使用聞香杯和品飲杯后,聞香杯中殘余茶香不易被吸收,可以用手捂之,其杯底香味在手溫作用下很快發散出來,達到聞香目的。 器具質地還與施釉與否有關。原本質地較為疏松的陶器,若在內壁施了白釉,就等于穿了一件保護衣,使氣孔封閉,成為類似密度高的瓷器茶具,同樣可用于沖泡清香的茶類。這種施釉陶器的吸水率也變小了,氣孔內不會殘留茶湯和香氣,清洗后可用來沖泡多種茶類,性狀與瓷質、銀質的相同。未施釉的陶器,氣孔內吸附了茶湯與香氣,日久沖泡同一種茶還會形成茶垢,不能用于沖泡其他茶類,以免串味,而應專用,這樣才會使香氣越來越濃郁。
選配茶具(ju),除了看它的使用性能外,茶具(ju)的藝術性、制作(zuo)的精細與否,也(ye)是人們選擇的另一個重要標準。
茶香酥餅
材 料:
1.烏龍茶茶葉5公克
沸水300公克
低筋面粉100公克
杏仁粉100公克
2.奶油130公克
3.蛋黃2個
4.糖粉14公克
鹽5公克
5.冷卻茶汁60公克
做 法:
準備工作:將烏龍茶茶葉5公克浸泡於300公克的沸水中,至茶葉泡開
1.將泡開茶葉撈起瀝乾,取1大匙切成細末,另挑選出15片完整的烏龍茶葉備用。
2.材料1混合過篩后,加入奶油稍微打發即可。
3.將蛋黃加入拌勻,接著將材料4過篩加入拌勻。
4.將茶汁與茶葉末加入面團中拌勻,分成每份30公克。
5.將面團一一揉圓后,置於烤盤上壓平,每個面團表面貼上1片茶葉,即可放入烤箱中,以170℃烤約15~20分鐘即可。
抹茶葉片餅乾
材 料:
糖粉110公克
奶油200公克
蛋1顆
鮮奶1又1/3大匙
低筋面粉285公克
抹茶粉2大匙
做 法:
1.奶油軟化;糖粉過篩,與奶油打至松發變白。
2.蛋打散成蛋液后,分2~3次加入作法1中拌勻。
3.低筋面粉和奶粉、抹茶一起過篩,拌入作法2中。
4.烤盤鋪上烤盤紙,將作法3的面糊裝入擠花袋中,用扁口花嘴在烤盤紙上擠出葉片形狀,約可擠出50份,再放進烤箱上層,以180℃烤約10分鐘即可。
茶餡卷餅
材 料:
中筋面粉200公克
滾沸烏龍茶茶汁80公克
冷水50公克
餡料:
烏龍茶渣 1大匙
烏龍茶茶葉1大匙
豬絞肉200公克
香油5公克
鹽2公克
雞粉2公克
醬油1大匙
高湯2大匙
做 法:
準備工作—將烏龍茶茶葉5公克浸泡於300公克的沸水中,至茶葉泡開
1.將泡開茶葉取出瀝乾,留下1大匙作為餡料,茶汁繼續加熱至滾沸。
2.將茶葉切碎后與其余所有餡料拌勻,置於冷藏備用。
3.面粉過篩后,取80公克滾沸的烏龍茶水沖入面粉中,并以筷子拌勻,再加入冷水調整面團軟硬度,直到面團光滑并如耳垂般柔軟即可。
4.將面團靜置松弛30分鐘后,即可分割成每個15公克。
5.面團置於乾凈臺面上,壓扁后以桿面棍桿成薄圓片,以湯匙抹上餡料后,卷成如鉛筆般粗細的長條狀。
6.將面團圈成圓形,松弛30分鐘,放入平底鍋內煎至兩面全熟即可。
茶香馬拉糕
材 料:
1.低筋面粉200公克
泡打粉5公克
布丁粉20公克
2.貳砂200公克
蛋5個
牛奶40公克
沙拉油80公克
3.烏龍茶茶汁20公克
小蘇打粉2公克
4.烏龍茶茶葉20公克
做 法:
準備工作—將烏龍茶茶葉5公克浸泡於300公克的沸水中,至茶葉泡開
1.將泡開的茶葉撈起瀝乾,取出20公克茶葉切末備用。
2.將低筋面粉、泡打粉與布丁粉混合過篩,加入材料2拌至光滑無顆粒狀。
3.將材料3調勻后,加入作法2拌勻,接著將切碎茶葉加入拌勻。
4.將拌勻的面糊靜置30分鐘后,入蒸籠以大火蒸30分鐘即可。
烏龍茶花卷
材 料:
1.烏龍茶茶汁260公
酵母粉10公克
2.中筋面粉500公克
細砂糖50公克
泡打粉10公克
3.烏龍茶茶葉15公克
做 法:
準備工作—將3公克烏龍茶茶葉浸泡於300公克沸水中,至茶葉泡開
1.先將泡開的15公克茶葉取出瀝乾切碎,另挑選12片完整茶葉瀝乾備用。
2.將材料1一起調勻至溶解。
3.將作法2與切碎茶渣一起加入材料2揉成光滑面團,將面團桿成厚0.2公分、寬30公分的長方形薄面皮,并刷上一層沙拉油。
4.將面皮摺成3摺,并將面皮切成0.5公分寬的長條,取3條面皮纏繞成團,并塞入1片茶葉。
5.將作法4靜置30分鐘,入蒸籠以中火蒸約8分鐘即可。
烏龍茶豆腐
準備材料:
香菇2朵
芹菜1/2支
蔥3公分
豬絞肉150克
烏龍茶2大匙
鹽和胡椒適量
生姜少許
豆腐2塊
沙拉油2大匙
做法:
1、 以熱水浸泡烏龍茶,將茶葉泡開切成碎片
2、 香菇、芹菜、姜、蔥切成碎片
3、 熱鍋放入色拉油爆香生姜、炒豬絞肉,加入鹽、胡椒等調味料
4、 把3放在豆腐上,以個人口味也可加入少許醬油即可食用。
綠茶豆腐番茄沙拉
材料:
綠茶茶葉3克、家常豆腐1/2個、番茄1/2個、苜蓿芽適量
醬汁材料 橄欖油200cc、白醋100cc、檸檬汁1/4顆、綠茶茶葉3克、蜂蜜2大匙、鹽1小匙、胡椒粉少許
做法:
1.做醬 :將所有醬汁材料放於盤中,混合備用。
2.切料 :將家常豆腐、番茄切約0.5~1公分厚片后放於盤中,淋上做法1,加上苜蓿芽與綠茶即可。
Tips
油醋醬汁風味,取決於良質的橄欖油,所以建議以等級較高的橄欖油制作。另外如以綠茶粉制作,醬汁較容易變色,故應以完整的綠茶茶葉制作為佳。
2008-10-05 23:05:35 補充
茶熏田雞腿
準備材料:
茶葉 15克
田雞腿 500克
米 25克
雞精 3克
醬油、麻油、紅糖、料酒 各25克
姜 1塊(切片)
蔥 1條(切段)
制作方法:
(1) 將田雞腿洗凈瀝乾水份,放在盤內,加入料酒、醬油、雞精、蔥段一半、姜片腌浸一下。然后,將腌好的田雞腿放油鍋內炸至變黃撈出,瀝油。
(2) 將鍋燒紅,熄火,放入米、紅糖和茶葉(用熱水泡一下撈出),再將另一半蔥鋪在鐵絲架上,放上炸好的田雞腿,連鐵絲架放在鍋里,加蓋,火燒3分鐘,見煙多并聞到焦糖氣味時,立即熄火燜3分鐘,然后取出田雞腿抹上麻油即成。
特點:熏香濃郁,味道鮮美,為川菜佳肴。
2008-10-05 23:06:12 補充
西班牙風味茶葉飯
準備材料:
米2杯
袖珍菇150克
香菇4朵
洋菇(蘑菇)150克
大蒜1/2
橄欖油1大匙
洋蔥150克
鹽和胡椒適量
雞湯塊2塊
枸杞適量
做法:
1、 將菇類切成小塊,洋蔥切碎
2、 平底鍋中加入橄欖油,爆香大蔥并與洋蔥同炒
3、 米不用洗直接油炒
4、 用杯開水浸泡烏龍茶,再將泡開的茶葉切碎,炒干備用
5、 鍋中加入1的菇類和4的烏龍茶水,放入雞湯塊2塊,以中火邊煮邊攪拌
6、 材料入味以后鋁箔紙覆蓋,用小火燜煮20分鐘
7、 煮熟后,撒些枸杞和干茶即可食用。
2008-10-05 23:07:47 補充
茶 香 椰 汁 雞
材料
三節雞翅10支洋蔥半個印度姜黃咖哩1塊
橄欖植物奶油少許紅蘿卜1條 椰漿少許
西洋綜合香料包1包 錫蘭紅茶高湯100g
作法
雞翅從關節處切成三部份。
洋蔥切丁后,與橄欖植物奶油、雞翅炒香。
加入錫蘭紅茶高湯與西洋綜合香料包熬煮5分鐘。
加入印度黃黃咖哩塊、椰漿后,以小火燉30分鐘即可。
2008-10-05 23:08:10 補充
咖 哩 茶 香 拌 飯
材料
雞翅6支天然香草精1g 洋蔥半個香茅2根
豬肉丁50g 高湯300g大蒜3顆番茄1個
花枝100g 錫蘭紅茶包3包 咖哩塊1塊 香菜少許
作法
高湯煮開后,加入錫蘭紅茶包浸泡,做成茶高湯。
洋蔥、大蒜切丁后與雞翅、豬肉丁、花枝一起炒香。
加入咖哩、米,再拌炒圴勻。
倒入茶高湯,煮滾后轉小火持續撹拌約10分鐘。
加入香茅同燒,待湯汁收乾后,再燜15分鐘即可。上桌前,以香菜、番茄片點綴,增加美感。
2008-10-05 23:08:33 補充
嫩 烤 茶 香 板 腱
材料
板腱30g 鮮奶油2茶匙
珍珠洋蔥2個濃縮錫蘭紅茶10g
紅酒2茶匙 黃芥末、胡椒粉、姜黃粉、鹽少許
作法
將板鍵加入黃芥末、胡椒粉、姜黃粉腌2個小時后,用平底鍋以中火煎一分鐘起鍋。
珍球洋蔥切丁,以橄欖油炒香后,加入以紅酒、鮮奶油、濃縮錫蘭紅茶調好的醬汁,以中火收乾水份至濃稠狀,再以鹽、胡椒粉調味。
將板腱切薄片后淋上醬汁即可!
2008-10-05 23:08:56 補充
錫 蘭 汁 海 鮮 沙 拉
材料
干貝100g高湯500g蘋果醋3茶匙
蝦仁100g 綜合生菜1包印度紅咖哩醬
花枝100g錫蘭紅茶3包大蒜末、巴西里末少許
作法
高湯加水500g煮開后,加入錫蘭紅茶便成茶高湯。
干貝、花枝、蝦仁以茶高湯氽燙放涼后,與綜合生菜拌勻。
蘋(pin)果醋、印度紅(hong)咖(ka)哩(li)醬(jiang)、大蒜(suan)末、巴西里末混合后,淋在海鮮沙拉(la)上(shang)即可!
茶杯使用茶杯的種類和大小有很多,喝不同的茶要用不同的茶杯。根據茶壺的形狀、色澤,選擇適當的茶杯,搭配起來頗具美感。為了便于欣賞茶湯顏色和容易清洗。
茶漏的使用方法茶漏是在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在壺外面。
蓋(gai)碗(wan)的使用(yong)方法蓋(gai)碗(wan)或稱蓋(gai)杯(bei),取茶(cha)三公(gong)克放在碗(wan)內(nei),沖水,然(ran)后(hou)加(jia)蓋(gai)五(wu)到六(liu)分鐘后(hou)飲用(yong)。用(yong)這(zhe)種泡茶(cha),通常喝上一泡已足,最多再加(jia)沖一次。
本文地址://n85e38t.cn/chawenhua/7652.html.
聲明: 我(wo)(wo)們致力于保護(hu)作者版權,注(zhu)重(zhong)分享,被刊用文(wen)章因(yin)無法(fa)核(he)實(shi)真(zhen)實(shi)出處(chu),未能及時與(yu)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de),請(qing)聯系管(guan)理員,我(wo)(wo)們會(hui)立即處(chu)理,本站部分文(wen)字與(yu)圖片(pian)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zai)是出于傳遞更多(duo)信息之目(mu)的(de),若有來源標注(zhu)錯誤或侵犯(fan)了(le)您的(de)合(he)法(fa)權益,請(qing)立即通知我(wo)(wo)們(管(guan)理員郵箱:),情況(kuang)屬實(shi),我(wo)(wo)們會(hui)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xiang)您表示(shi)歉意,謝(xie)謝(xie)!
上一(yi)篇: 白族響雷茶一苦二甜三回味三道茶飲茶文···
下(xia)一篇: 蘇軾(shi)與茶結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