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sui)著人們生(sheng)活水平(ping)的(de)提高、飲食結構的(de)改變,高尿酸血癥(zheng)及其合(he)并(bing)癥(zheng)發病率(lv)不斷上(shang)升。近年(nian)來北京市順義區中醫院采用加(jia)味防己黃(huang)芪湯治療高尿酸血癥(zheng)及合(he)并(bing)癥(zheng),取得較好療效。
本研究(jiu)(jiu)共對109例高尿酸血(xue)(xue)癥及(ji)其合并(bing)(bing)(bing)癥患(huan)者(zhe)進行(xing)了臨床觀(guan)察。研究(jiu)(jiu)人員將《金匱要(yao)略》中(zhong)的(de)(de)防(fang)己黃(huang)(huang)芪湯(tang)和中(zhong)國中(zhong)醫研究(jiu)(jiu)院(yuan)西(xi)苑醫院(yuan)的(de)(de)尿液酸化湯(tang)合方(fang)化裁而成(cheng)加(jia)味防(fang)己黃(huang)(huang)芪湯(tang)。處方(fang)組(zu)成(cheng):漢(han)防(fang)己15克(ke)(ke)(ke),生黃(huang)(huang)芪15克(ke)(ke)(ke),生姜10克(ke)(ke)(ke),白(bai)術(shu)10克(ke)(ke)(ke),柴(chai)胡12~15克(ke)(ke)(ke),黃(huang)(huang)柏(bo)6~9克(ke)(ke)(ke),山藥(yao)15克(ke)(ke)(ke),大棗12枚。每日1劑(ji),分3次溫服。合并(bing)(bing)(bing)痛風關節冷涼的(de)(de)患(huan)者(zhe),以(yi)蒼術(shu)易白(bai)術(shu)10克(ke)(ke)(ke);合并(bing)(bing)(bing)痛風關節局部(bu)紅熱痛者(zhe),加(jia)入(ru)制(zhi)川(chuan)烏(wu)、制(zhi)草(cao)(cao)烏(wu)各3~5克(ke)(ke)(ke)(先煎),細(xi)辛(xin)3~6克(ke)(ke)(ke),麻黃(huang)(huang)6~10克(ke)(ke)(ke),知母15~20克(ke)(ke)(ke),赤芍(shao)10~12克(ke)(ke)(ke);合并(bing)(bing)(bing)2型糖尿病(bing)的(de)(de)患(huan)者(zhe),以(yi)蒼術(shu)易白(bai)術(shu)10~12克(ke)(ke)(ke),加(jia)澤(ze)瀉(xie)30克(ke)(ke)(ke),車前子10~20克(ke)(ke)(ke);合并(bing)(bing)(bing)腎功能障礙的(de)(de)患(huan)者(zhe),加(jia)熟軍6~15克(ke)(ke)(ke),丹(dan)(dan)皮(pi)10~12克(ke)(ke)(ke),地榆(yu)8~10克(ke)(ke)(ke),丹(dan)(dan)參10~15克(ke)(ke)(ke);合并(bing)(bing)(bing)腎結石者(zhe),加(jia)澤(ze)蘭10克(ke)(ke)(ke),澤(ze)瀉(xie)12~30克(ke)(ke)(ke),夏(xia)枯草(cao)(cao)10~15克(ke)(ke)(ke),赤芍(shao)、白(bai)芍(shao)各10克(ke)(ke)(ke),生甘草(cao)(cao)10克(ke)(ke)(ke);合并(bing)(bing)(bing)高血(xue)(xue)壓、高血(xue)(xue)脂(zhi)者(zhe),加(jia)通草(cao)(cao)6克(ke)(ke)(ke),車前子10克(ke)(ke)(ke),草(cao)(cao)決(jue)明15~30克(ke)(ke)(ke)。
根據國家中(zhong)(zhong)醫(yi)藥管理(li)局(ju)《痛風,消(xiao)渴,石(shi)(shi)淋(lin),關格》中(zhong)(zhong)醫(yi)病癥(zheng)診斷標準擬定現(xian)代檢驗指(zhi)標。結(jie)果表(biao)明(ming),治療后(hou)患(huan)者(zhe)血(xue)(xue)尿(niao)酸平(ping)均(jun)(jun)(jun)下(xia)降20%;43例(li)痛風患(huan)者(zhe)痛風每月發(fa)作次數平(ping)均(jun)(jun)(jun)下(xia)降73%;31例(li)2型糖(tang)尿(niao)病患(huan)者(zhe)空腹血(xue)(xue)糖(tang)平(ping)均(jun)(jun)(jun)下(xia)降24%,餐后(hou)血(xue)(xue)糖(tang)平(ping)均(jun)(jun)(jun)下(xia)降18%;16例(li)腎(shen)(shen)結(jie)石(shi)(shi)患(huan)者(zhe)尿(niao)結(jie)石(shi)(shi)排出率(lv)增加46%,復發(fa)率(lv)明(ming)顯減(jian)少;19例(li)高尿(niao)酸腎(shen)(shen)病患(huan)者(zhe)尿(niao)素氮(BUN)平(ping)均(jun)(jun)(jun)下(xia)降21%,血(xue)(xue)清肌酐清除率(lv)平(ping)均(jun)(jun)(jun)下(xia)降10%,隨(sui)著血(xue)(xue)清尿(niao)酸降低(di),甘油三(san)酯同(tong)步(bu)下(xia)降。
研究(jiu)人員介紹,高尿(niao)酸血癥中醫學無記載。加(jia)(jia)味防(fang)己黃(huang)芪(qi)(qi)湯(tang)適用于血尿(niao)酸升高并見肥胖、身重(zhong)、汗(han)出(chu)、惡(e)風、易疲勞(lao)、下(xia)肢浮(fu)腫等癥,以脾(pi)氣(qi)虛(xu),濕(shi)(shi)氣(qi)在(zai)表為證候(hou)特點者。方中重(zhong)用黃(huang)芪(qi)(qi)補氣(qi)、健脾(pi)益(yi)(yi)(yi)元(yuan)(yuan)氣(qi)為主(zhu)藥(yao);漢防(fang)己祛(qu)(qu)風行氣(qi)止(zhi)痛與黃(huang)芪(qi)(qi)相配伍,利水(shui)毒而不傷正;佐(zuo)白術建脾(pi)勝濕(shi)(shi),益(yi)(yi)(yi)氣(qi)祛(qu)(qu)風固表,加(jia)(jia)強生津(jin)止(zhi)痛功用;佐(zuo)柴胡和解少(shao)陽,疏(shu)利三焦(jiao)水(shui)道之郁結;配黃(huang)柏清熱瀉火,燥濕(shi)(shi),導水(shui)毒邪熱下(xia)行;甘草益(yi)(yi)(yi)元(yuan)(yuan)氣(qi)和解諸(zhu)(zhu)(zhu)藥(yao);生姜,大棗調和營衛(wei)益(yi)(yi)(yi)元(yuan)(yuan)氣(qi),化脾(pi)濕(shi)(shi);諸(zhu)(zhu)(zhu)藥(yao)配合,健脾(pi)益(yi)(yi)(yi)氣(qi),祛(qu)(qu)風止(zhi)痛,使水(shui)道通利諸(zhu)(zhu)(zhu)癥自(zi)愈。
可以喝的。
中醫將痛風病稱為“白虎歷節風”。認為它屬于痹癥,因過食膏粱厚味,內生濕熱,痰濁凝結,氣血不通,可根據病情選用當歸拈痛湯、白虎加桂枝湯、四妙丸,或防己黃芪湯加減進行治療。
痛風病(bing)人須嚴格(ge)控制飲食(shi),不吃(chi)或少吃(chi)富含嘌呤的食(shi)物,許多動物性(xing)食(shi)物如家畜、家禽內臟和肉,魚(yu)、蝦、蟹、海參、貝類(lei),以(yi)及黃豆、扁(bian)豆、香菇、紫菜(cai)等。
一、胡適先生與黃芪的不解之緣
1920年秋天,胡適因得病,吃了不少西藥,總不能完全見好。后來幸得名醫陸仲安先生診看,遂以黃芪為主藥醫好了他的病。時隔不久,胡適先生友人馬幼漁的弟弟患水腫,腫到肚腹以上,兩眼都不能睜開,眾醫均束手無策。陸仲安先生重用黃芪等藥,不出百日,便治好了他的病。
也就從那時起,胡適先生便對黃芪有了比較透徹的了解。中年以后,他漸感疲憊不堪,力不從心,便常用黃芪泡水,代茶飲用。特別是在講課之前,總要先呷幾口黃芪水,以致精力倍增,講起話來聲如洪鐘,滔滔不絕。他于是還將這個“訣竅”告訴了周圍的人,也使他們受益匪淺。
二、黃芪的特性
黃芪,又名王孫、百藥棉、箭芪,為豆科植物黃芪或內蒙黃芪的干燥根,主產于山西、甘肅、黑龍江、內蒙古等地。以粗長、表皮皺紋稀少、質堅而綿、粉性足、味甜者為優。中醫學認為,黃芪的性味甘、微溫,有補中益氣、止汗、利水消腫、除毒生肌的作用。
黃 芪為多年生草本,株高1米左右。主根直徑1-2厘米,長可達1米以上,直插入土壤深處。地上莖直立,具棱;被長毛。葉互生,奇數羽復葉,具小葉21-31 片。小葉橢圓形,長7-30毫米,寬4-12毫米,先端圓或微凹,基部圓形。托葉披針形,長6毫米。總狀花序生莖上部葉腋,每花序10-20朵。花淡黃 色,蝶形花冠,旗瓣倒卵形,頂端微凹,翼瓣與龍骨瓣近等長。子房有柄,花后莢果膨脹,長圓形,長2-3厘米,頂端有短喙,果外被短毛,內有種子3-8粒。
黃芪產于我國華北、東北、內蒙古和西北,主產于山西、黑龍江、遼寧、河北等省,前蘇聯、朝鮮和蒙古也有分布。為了保護好野生資源應適當限制采刨,采刨季節 應在種子成熟落地之后,嚴禁采挖幼株。為了擴大資源應大力發展種植或者人工播植幼株,然后保持半野生狀態,直到采收。
黃芪是名貴中藥材,根據藥典記載有補氣固表、利尿之功效,民間還有冬令取黃芪配成滋補強身之食品的習慣。因此黃芪年消耗量十分龐大。而藥用部分是根,一旦根部被刨取,整個植株不再存活。黃芪的野生資源在大量采挖的情況下日漸稀少。為此確定該植物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黃芪是豆科植物,它是一味常用的中藥。它的主要藥理作用是“益氣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什么是“益氣”呢?凡是中醫認為是“氣虛”、 “氣血不足”、“中氣下陷”的情況,都可以用黃芪。平時體質虛弱,容易疲勞,常感乏力,往往是“氣虛”的一種表現。貧血,則常屬“氣血不足”。而脫肛、子 宮下墜這些病狀也常被認為是“中氣下陷”。有上述癥狀的人,冬令吃些黃芪有益處。當然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有些人一遇天氣變化就容易感冒,中醫稱為“表不固”,可用黃芪來固表。常服黃芪可以避免經常性的感冒。中醫有一個有名的方子,叫“玉屏風散”,有三味藥,主藥就是黃芪,是可以用來治療經常性感冒的。
因為身體虛弱,或者年紀大了的人,往往下肢有些水腫。如果屬于“氣虛”,也可以常服黃芪。有慢性腎病的人,也可能常有浮腫,中醫治療時,黃芪有時也是常用的中藥。
所謂“托毒生肌”,意為手術后傷口容易恢復,或使久不愈合的膿腫化膿生肌。
胡 適先生曾期望以科學實驗的方法來探討黃芪等中藥的奧秘,今天已變為活生生的現實,越來越多的藥理研究證實祖國醫學有關黃芪的藥效認識是十分正確的。黃芪確 有明顯的強壯作用。灌服黃芪的動物,增重快,血清總蛋白、白蛋白增高,游泳時間延長,尿量增加。黃芪還可降低動脈壓,減慢心率,舒張冠狀動脈,加強心肌收 縮力,增加心輸出量,防治循環衰竭。對實驗性腎炎也有很好的療效,可使腎臟病變減輕,尿中蛋白定量減少。
三、黃芪的藥證
黃 芪用于多汗而浮腫。《金匱要略》中黃芪芍藥桂枝苦酒湯的黃芪量最大,用5兩,主治“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風水,是全 身性浮腫;汗出可沾衣,說明出汗的量比較多。《金匱要略》中配伍最簡單的黃芪方為防己黃芪湯,藥味共6味,主治“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外臺秘要》 則主治風水,“其人或頭汗出,……腰以下當腫及陰,難以屈伸”,可見也有出汗與浮腫。簡單地說,黃芪主治汗出而腫。
所謂汗出,以自汗為多見,即在未服用發汗藥,也未劇烈運動,氣溫室溫
均 屬正常的情況下,出汗量較多,并可伴有氣短乏力、惡風、頭暈、容易感冒等癥狀,這個癥狀群,中醫概括為“氣虛自汗”。出汗的程度比較嚴重,常常衣被盡濕, 有的可以見到汗漬發黃,出汗以上半身為顯著。臨床上有的患者不以汗出為主訴,但通過問診,可以了解到患者平時汗出比較多,稍有體力活動,就容易出汗,或者 皮膚比較濕潤。
民間治療自汗,常用黃芪紅棗湯:黃芪15-30g、紅棗15枚,煎湯,每日服2次。也可以使用中成藥黃芪口服液。《醫學衷中參西錄》記載張錫純治療滄州 一女,年二十余,胸脅滿悶,心悸,動則自汗,其家適有預購黃芪一包,遂煎服,服后果愈。產后多汗,有報道用黃芪30g、益母草30g,煎湯,日服2次。本 人經驗,對于自汗而惡風者,可用桂枝湯加黃芪:黃芪20g、桂枝10g、白芍10g、甘草3g、生姜10g、紅棗10粒,水煎服。
所謂腫,主要為全身性的浮腫,但以下肢為明顯。由于體位的變化,早晨面部有浮腫,而下午則下肢浮腫。有些人雖無明顯的浮腫,但肌肉松軟,體型肥胖,猶如 浮腫貌。由于浮腫,患者常常自覺身體沉重,活動不靈活,關節重痛。清代陸定圃《冷廬醫話》中記載:王某患腫脹病,自頂至踵,大便常閉,氣喘聲嘶,二便不 通,生命垂危,求醫于海寧許珊林。許氏用生黃芪120g、糯米30g,煮粥一大碗,令病家用小匙頻頻送服。藥后喘平便通,繼而全身腫消而愈。近代名醫范文 虎先生治療一例產后浮腫,腹大如鼓,后漸及全身,按之軟,皮膚不起亮光。病人氣喘脈軟,十分危急。范文虎遵照以上方法,用生黃芪30g煎汁,煮糯米半杯, 成粥,淡食,5日其腫即消。據傳說1920年冬,胡適患糖尿病、慢性腎炎合并心臟病,全身水腫,協和醫院不治,后請中醫陸仲安,以大劑量黃芪(10兩,相 全于300g左右)配黨參等而愈。這提示黃芪能退腫。
四、黃芪的應用
黃 芪在中醫臨床上應用十分廣泛。取黃芪泡水飲用,可治身體困倦,無力,氣短。取黃芪加防風、白術、甘草、生姜、大棗適量煎服,防治免疫功能低下,反復感冒。 取黃芪配伍牡蠣、浮小麥、麻黃根,可治盜汗。以黃芪配白術、防己、生姜、大棗,可治水腫。黃芪與黨參、白術、甘草、枳殼、升麻、柴胡同用,可治脫肛、子宮 或內臟下垂。用黃芪配伍陳皮、麻仁、蜂蜜,可治老人或產后便秘,欲便不能。用黃芪加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棗,既可治腹部冷痛、又可治關節、肌肉疼 痛。以黃芪加穿山甲、皂角刺、當歸、川芎、銀花、白芷,可治癰疽內膿已成而不破潰。取黃芪、生薏米、赤小豆、雞內金、陳皮,加糯米煮熟成粥食用,可治慢性 腎炎、腎盂腎炎殘存浮腫。但需要明確的是,脈細數、舌質紅,屬中醫腎陰虛者,不宜服用。
(l)慢性腎病
現代名醫岳美中先生,在《冷廬醫話》黃芪粥治療浮腫經驗的啟發下,創制黃芪粥治療小兒慢性腎炎,收到良好效果。其處方為:生黃芪30g、生苡仁30g、赤 小豆15g、雞內金末9g、金橘餅2枚、糯米30g。先以水600ml,煮黃芪20分鐘,撈去藥渣,次入苡仁、赤小豆,煮30分鐘,再次入雞內金、糯米, 煮熟成粥。作1日量,分2次服之,食后嚼服金橘餅1枚。此方對慢性腎炎、腎孟腎炎殘余的浮腫,療效較高,消除蛋白尿也有效果。其實,單用黃芪糯米煮粥也有 效果。其做法是:黃芪30-120g,糯米30-50g,先煎黃芪,取汁,后入糯米,熬粥,每日食用。黃芪粥是中國傳統的藥粥,在宋代已經風行,蘇軾有詩 “黃芪煮粥薦春盤”,可見蘇軾是食用過黃芪粥的。
民間還有用黃芪蒸鴨子治療腎病的。做法是:活鴨1只(約1kg),黃芪60g,先將鴨子宰殺洗凈,放沸水中汆透撈出,肚中放入黃芪、生姜、蔥白,放入少量 胡椒粉,并在腹中放少星水和酒,用棉線縫好,裝盆內蒸2小時。去黃芪,吃肉喝湯。一只鴨可分3天吃。可作為慢性腎病的食療方(《大眾醫學》1999年第4 期)。
臨床本人治療慢性腎病,常使用玉屏風散配合真武湯治療,堅持服用,有改善腎功能的效果。
(2)心腦血管疾病
①高血壓病:本人治療老年人高血壓伴有下肢浮腫者,常用防己黃芪湯加葛根,有較好的消除水腫以及降壓作用。防己黃芪湯是《金匱要略》方,本人經驗用量為: 黃芪30g、白術12g、防己12g、甘草3g、生姜3片、紅棗10粒,常去甘草,加葛根30g,如果伴有血脂高者,加澤瀉20g,胸痛頭暈者,加川芎 10g、丹參 12g。
②缺血性心臟病:黃芪每日50g,水煎分3次服。治療92例缺血性心臟病,并分別與心痛定和丹參片作對照,結果表明,黃芪組有較好的療效。不僅心絞痛等癥狀明顯緩解,而且能改善心電圖、心阻抗圖等臨床多種客觀指標。
③腦血管意外:近代寧波名醫范文虎擅長應用此方治療中風偏癱,黃芪常用60-120g。他說:“中風一癥.有屬火、屬風、屬痰諸說,依法治之常不效。此乃 氣虛之極,脈絡瘀滯為多,獨王清任補陽還五湯可信。黃芪可增至四兩,連服數十劑無妨”。補陽還五湯為清代名醫王清任的經驗方,其組成為:黃芪60g、當歸 10g、川芎10g、赤芍藥15g、桃仁10g、紅花6g、地龍10g。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蹇澀,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頻數,遺尿不禁。現 代用于治療腦梗塞、腦血栓、糖尿病等,均有較好療效。
(3)糖尿病
對糖尿病伴有浮腫、面色黃者,本人常用防己黃芪湯加葛根等。如果糖尿病所致的下肢潰瘍或深部血栓者,則用生黃芪60g,配合葛根30g,懷牛膝30g、石斛30g、赤芍30g、丹參20g等。
(4)腫瘤化療放療以及手術后
患者出現貧血、浮腫,食欲不振、容易出汗及感冒等,常是應用黃芪的指征。臨床常用黃芪建中湯、十全大補湯等。本人曾治療1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其主要癥狀 為多汗、惡風,發高熱,用黃芪60g、肉桂10g,配合真武湯,服藥1周后,出汗惡風顯著減少,治療1年,病情穩定,幾乎未出現發熱。十全大補湯是常用的 腫瘤后的體力增強劑,日本應用比較普遍。其組成為:黃芪15g、肉桂3g、人參5g、白術10g、茯苓12g、甘草3g、當歸6g、川芎6g、熟地 12g、白芍10g,水煎服,日分2-3次服用。中國傳統有丸劑和膏劑,日本有顆粒劑,主要是便于久服。
(5)慢性鼻炎
常用玉屏風散:黃芪15g、白術12g、防風10g。主治氣虛自汗,容易感冒者。過敏性鼻炎、花粉癥、哮喘、老人感冒等經常用。方中可加用生姜3片、紅棗10粒。
(6)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腰椎病、頸椎病、貧血等,可見關節疼痛、麻木自汗等癥者,可用黃芪桂枝五物湯。組成:黃芪30g、桂枝10g、白芍藥15g、生姜3片、紅棗 12枚。此方不可用甘草。當年范文虎治療醫家沈某之媳病肢體酸麻,曾服桂枝湯加味治療未效,范氏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原方,2劑即效。桂枝湯與黃芪桂枝五物湯 僅甘草、黃芪之差異,一味藥的區別,效果竟然大不一樣(見《魏長春臨證經驗集》)。
(7)經久不愈的潰瘍
黃芪是傳統瘡藥,有生肌的作用,尤其適用于“久敗瘡”,即潰瘍久不愈合的化膿性感染。其表現為膿水清稀,創面平塌、全身狀況差。現代中醫外科名醫趙炳南先生有黃芪膏一方,用黃芪濃煎成膏,加入等量蜂蜜,混均勻后備用。
上消化道潰瘍,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可用黃芪建中湯。組成:黃芪15g、桂枝10g、白芍15g、甘草6g、生姜3片,紅棗12枚,麥芽糖適量沖服。多 適用于病情呈慢性化,有輕度貧血,自汗盜汗,喜歡吃甜食,舌質暗淡者。如體型消瘦者,黃芪不宜大量使用,否則會導致腹脹和食欲減退。
注意事項:
(l)使用黃芪應當注意患者的體型:黃芪體質--面色黃白或黃紅隱隱,或黃暗,都缺乏光澤。浮腫貌,目無光彩。肌肉松軟,腹壁軟弱無力,猶如棉花枕頭, 按之無抵抗感以及痛脹感。筆者稱之為“黃芪腹”。平時易于出汗,畏風,遇風冷易于過敏,或鼻塞,或咳喘,或感冒。大便不成形,或先干后溏。易于浮腫,特別 是足腫,手足易麻木。舌質淡胖,舌苔潤。
(2)中老年人應用黃芪的機會較多:缺乏運動,營養不良疾病、衰老,均可導致肌肉松軟,腹部尤為明顯,腹肌萎縮而脂肪堆積,并可伴有水腫等。這種人即《金匱要略》所謂的“骨弱肌膚盛”的“尊容人”。中老年中這種體型尤為多見。因此黃芪應用于中老年較多。
(3)黃芪須多服久服方能見效:《傷寒》不用黃芪,《金匱》罕見四逆,可見黃芪是內傷雜病的用藥。岳美中先生經驗,“黃芪之于神經系統疾患之癱瘓麻木消 削肌肉等確有效,且大癥必須從數錢至數兩,為一日量,持久服之,其效乃效”。黃芪以10-30g為常用范圍,大劑量可達120g甚至更多。本人曾見家鄉皮 膚科老中醫孫老先生黃芪用至500g。但用量過大可以導致胸悶腹脹,食欲減退,并可出現頭昏潮熱等。尤其是肌肉堅緊,大便秘結者少用或慎用。多汗而發熱、 咽喉紅痛者,不宜使用。
(4)張仲景用黃芪有一個劑量段:黃芪大量治療水氣、黃汗、浮腫(5兩),中量治療風痹、身體不仁(3兩),小量治療虛勞不足(1兩半)。現代應用可以 根據張仲景的用藥經驗適當變化。如用于治療浮腫,量可達60-100g,治療半身不遂,骨質增生疼痛等,可用30-60g;用于上消化道潰瘍,可用 15-30g。(5)黃芪證的脈象沒有特異性。防己黃芪湯用于脈浮,黃芪芍藥桂枝苦酒湯則主治脈沉,所以,使用黃芪不論脈浮脈沉,關鍵是看體型和肌肉 是否松軟。
驗方
(1)腦梗塞
生黃芪60克,天麻、川芎、桃仁、牛膝、莪術各10克,生當歸、生丹參各20克,鉤藤 15克。隨證加減:陽閉者加安宮牛黃丸;陰閉者加蘇合香丸;痰盛者加半夏、膽南星、石菖蒲、茯苓、竹茹等;脫證者加人參、附子等;肝腎虧虛者加左歸丸。1 日1劑,水煎2次混合,早晚分服,治療63例,治愈(語言表達能力正常,四肢活動自如者)17例;有效(生活基本自理者)39例,總有效率 88.8%。
(2)腦動脈硬化癥
生 黃芪 25克,茯苓、海藻、法夏各10克,首烏、麥冬各15克,水蛭6克,炒杏仁3克。加減:腎陽虛者加淫羊藿、鹿角霜、巴戟天等;腎陰虛者加女貞子、熟地、旱 蓮草、山萸肉、枸杞子;失眠多者加棗仁、夜交藤、生牡蠣等;痰濁者加膽南星、陳皮等。1日1劑,水煎3次,早、中、晚分服,治療48例,治愈17例,有效 30例,無效1例。
(3)急性腎小球腎炎
北芪 30克,沸水沖泡當茶飲,1日1劑,20天為1個療程,治療27例,治愈19例,有效6例。
(4)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胃潰瘍
黃芪50克,沸水沖泡30分鐘當茶飲,1日l劑,30日為1個療程,治療13例,其中2例治愈,9例有效。
(5)重癥肌無力
黃芪25克,仙茅12克,山茱萸、枸杞、熟地、附子、鹿角膠各10克,黨參30克,大棗20枚。加減:復視、眩暈、耳鳴者加桑椹子、菊花,加重熟地、枸 杞;痰多,胸悶不適,呼吸困難加蘇梗、陳皮、法夏、瓜蔞等;頭痛、眼脹、舌質紫暗或瘀點加地龍、赤芍、丹參、桃仁、紅花、牛膝等;腹脹、納差加雞內金、萊 菔子、神曲等;夜尿多者加杜仲、益智仁、桑螵蛸等。1日1劑,水煎3次混合,早中晚分服。
(6)心律失常
黃芪50克,黨參、丹參各30克,麥冬、當歸、附子各10克,五味子、紅花、生姜各 5克,大棗20枚。加減:孕期早搏者加茶樹根、膽南星;胸悶甚者加甘松、瓜蔞皮;心悸明顯者加龍齒、柏子仁、沉香、珍珠粉;納呆便溏者加木香、蒼術、焦山 楂等;肢腫脹者加大腹皮、萬年青根等。1日1劑,治療56例,治愈34例,有效17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 91%。
(7)銀屑病
黃芪30克,當歸、生地、白蒺藜各30克。水煎2次,早晚分服,有人治療94例,治愈63例,有效21例,總有效率89.36%
五、黃芪的一些不為人知的神奇功效
論補氣良藥,黃芪當屬第一。平素體虛、中氣不足的人,最適宜用黃芪進補。
甘肅盛產 當歸 ,有很好的野生 黨參 和野黃芪,如有野黃芪固然好,種植黃芪尤以甘肅品質最佳,又稱小人參,它的作用與人參相似,都是補氣的。但人參是大補,作用迅猛。而黃芪相對溫和,且比人參固表的作用更強,所以成為最常用的補氣藥。
中醫講 黃芪 提升脾肺之氣最為有力,能很好地加強人體的運化功能,起到強健三焦,補益五臟的作用,可以解脾濕、升肺氣、強心和補腎,以及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固表止汗,利尿消腫和托毒生肌。
黃芪甘溫純陽,補諸虛不足,益元氣,壯脾胃,去肌熱,排膿止痛,活血生血,內托陰疽,為瘡家圣藥。
黃芪有如此強大的功效,故中醫治療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炎等,以及對于大病初愈的調養,和促進手術后傷口的愈合,都能用到黃芪。
常見的暑濕傷氣、頭困身重、身體多汗、下肢浮腫、手足心發熱、氣虛型便秘、疲倦懶言等等癥狀,正需要黃芪的藥力來化解。
黃芪最適宜早上用,一天都會有精神。對于體虛而又肥胖的人,黃芪粥最妙的是還有減肥的作用。身體的贅肉都是代謝不掉的廢物堆積而成。用了黃芪,人體的運化功能增強,贅肉自然沒有存身之地了。
注意,黃芪是補虛的,實證不宜,陰虛陽亢者,有表邪者都不宜。而體虛、中氣不足、中老年人、大病初愈、手術后、放化療后的病人則可以多吃。
為什么感冒不能喝黃芪粥呢?因為黃芪是固表的,它幫助身體關閉大門,不讓外邪入侵。可是當身體已經感受外邪的時候,就會變成閉門留寇,把病邪關在體內,無從宣泄了。同理,春天是生發的季節,人體需要宣發,吃黃芪就不太適宜了。
六、黃芪泡水,最簡單的補氣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不少人都有過這種體會,時感乏力,稍活動一下就出現心慌、氣促、易出汗,稍不留意就會感冒,而且一旦感冒了,癥狀往往就非常嚴重, 常需掛點滴才能緩解。在悶熱的天氣里,只要在相對封閉一點的環境里呆的時間稍長一點,就會出現頭昏、胸悶、心慌、氣促等不適,更有甚者,即便是在寒冷的冬 天,這種情形也時有發生。但這些癥狀雖然明顯,卻往往不需用藥,只需改變一下環境,換到一個通風的地方,癥狀即可自行緩解,雖也曾做過多項檢查,卻無一異 常發現。
以上這種情況,就是中醫所說的氣虛,氣虛的人需要補氣。那么補氣是不是一定要喝大包小包的中藥呢?我認為,大可不必,根據我的親身經歷,給氣虛的朋友們 推薦一種最簡單的補氣方法:去附近的中藥店買點生黃芪回家,每次用15克泡水代茶飲,20天為一療程,一般一療程即可見效。
上述方法我是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得來的。那還是五六年前,我還是一個醫學院校的學生,時常會感到乏力、易疲勞、好出汗、極易感冒,且在人數眾多的場合,即便是門窗洞開,只要時間稍長一點,就會出現心慌胸悶,非得去室外呆一會才能緩解,真是深受其苦!
后來,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得到啟發,試著用生黃芪泡水代茶飲。沒想到大約堅持喝了20天左右,上述情形基本上就沒有再發生過。乏力、易疲勞癥狀明顯改 善,感冒亦很少發生,即便是偶爾不慎感冒了,癥狀亦甚輕微,往往不需用藥或用很少量的藥即可痊愈。直到現在我仍不定期的喝點黃芪茶。
走上臨床后,曾遇到不少有類似情況的病人,經我建議后試飲黃芪茶,據反映此法確實非常有效。隨著臨床實踐的逐步深入,我發現黃芪茶的應用遠非如此,在一切伴有乏力、易疲勞等虛弱癥候的疾病治療中,均有輔助作用。
單味黃芪為什么會有如此神奇的療效呢?這要從兩個方面來闡述。
首先,從發病機理來看,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而此證則多屬肺氣虛弱。肺主氣,司呼吸,主管發散和肅降,即具有宣發衛氣和輸精于皮毛的功能。現肺 氣虛弱,則其功能減弱,導致衛表不固,抵御外邪侵襲的功能下降,故在遭受外邪侵襲時,極易發病,具體可表現為乏力、易感冒、心慌、胸悶等不適癥狀。而黃芪 性甘溫,歸肺經,有補氣升陽、益衛固表之功能,飲用黃芪茶,即可達到補肺氣、固肌表的目的,使得肺司呼吸、主宣發的功能正常,抵御外邪侵襲的功能增強,從 而達到治病強身的目的。
其次,從黃芪的藥理作用來看,黃芪一方面能促進骨髓細胞的分化,促進紅、白細胞的生成,使血液中白細胞總數及多核白細胞顯著增加,可明顯提高人體的免疫 力。另一方面,能改善人體的新陳代謝,有強心、抗衰老的作用。黃芪對多種細菌和病毒還有直接或間接的殺滅能力。所以飲用黃芪茶,可明顯地增強體質,提高人 體的免疫力,達到“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目的。正因其有治病強身的功能,故將黃芪茶又稱作“黃芪健身茶”。
當然,任何藥物都有其適應證和禁忌證。黃芪既屬于藥物,則必然有其適應證和禁忌證。所以在選擇服用“黃芪健身茶”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1確實屬于虛弱癥候。
2非感染病急性期(如同時伴有典型虛弱癥狀者除外)。
3無實熱證象(如有則需在“黃芪健身茶”中加入適量菊花、金銀花等藥性清涼的藥物)。
七、甲亢與黃芪
甲狀腺激素分泌紊亂,包括甲亢和甲減,都會影響性激素的分泌水平,引發性激素的代謝障礙,進而影響性欲。安徽省 中醫 院風濕免疫科副主任黃傳兵提醒,出現這種情況,在積極 治療 原發病的基礎上,進行適當地調理 保健 ,能輔助促進性功能的恢復。
假如是患有甲減,最好多吃黃芪、牛肉、羊肉等有益氣溫陽的食物。可以堅持用黃芪10克泡水喝,或用黃芪30克與1斤半重的雞放在一起燉湯喝,記住一定要趁熱喝,這樣溫陽效果更好。
還有一種溫陽的好 方法 ,就是將新鮮的生姜切成片,貼在天突穴(頸前與胸口交界處),再用艾條對著此穴位進行熏灸。
假如是因為甲亢而導致性欲低下(xia),則應該多食(shi)用(yong)些(xie)滋陰食(shi)物如枸杞(qi)(qi)子(zi)、山萸肉等,方法也(ye)很簡樸,天天用(yong)10克(ke)左(zuo)右的枸杞(qi)(qi)子(zi)泡(pao)水,當(dang)茶飲(yin)喝。有條件的話,可到醫院進行穴位(wei)貼敷治療。
本文地址://n85e38t.cn/zhongyizatan/78123.html.
聲明: 我(wo)們(men)(men)致力于保護(hu)作者(zhe)版權(quan)(qua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wen)章因無(wu)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neng)及時(shi)(shi)與作者(zhe)取(qu)得聯系,或有(you)(you)版權(quan)(quan)異議的,請聯系管(guan)理(li)(li)員(yuan),我(wo)們(men)(men)會立即處理(li)(li),本站部分文(wen)字與圖片(pian)資源(yuan)來自于網絡,轉(zhua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you)(you)來源(yuan)標注錯誤或侵犯(fan)了您(nin)的合法權(quan)(quan)益(yi),請立即通知我(wo)們(men)(men)(管(guan)理(li)(li)員(yuan)郵箱:),情況(kuang)屬實,我(wo)們(men)(men)會第一時(shi)(shi)間予以刪(shan)除,并(bing)同時(shi)(shi)向您(nin)表示歉意(yi),謝謝!
上一篇: 磺胺藥使用七大原則(ze)
下(xia)一篇: 澤瀉(xie)治療泌(mi)尿(niao)系結石有效成分確(que)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