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3日在斯德哥爾摩宣布生理學或醫學諾貝爾獎得主是發現幽門螺桿菌為胃與十二指腸潰瘍和慢性胃炎的致病菌的兩位澳大利亞醫生。消息傳來,我國醫學界為之震動,中醫界同仁亦受到頗多啟發。
潰瘍病和慢性胃炎屬于中醫學的“胃脘痛”、“痞滿”、“吞酸”、“嘈雜”等范疇,中醫對其診治堪稱歷史悠久,經驗豐富。首先,對于上述兩種疾病的發病原因,中醫早就認識到與感受病邪有關,如東漢張仲景《傷寒論》即將“心下痞”列入外感病的范疇,指出其發病原因及機理是太陽病誤下,熱邪內陷于胃而成,顯然已將熱邪作為致病的重要原因。此后,李東垣、朱震亨、張璐等在著作中對此均有論述。現代中醫對潰瘍病和慢性胃炎的發病機理亦不忽視濕熱等病邪的致病作用,如有報道認為慢性胃炎活動期其病機為“濕熱蘊結中焦,氣機樞轉失暢”。盡管濕熱有外源性和內源性之分,但同屬“邪氣”當無疑義。由是觀之,熱邪和濕熱之邪在潰瘍病和慢性胃炎發病學上有著重要地位。
在潰瘍病和慢性胃炎的治療上,《傷寒論》對“心下痞”立大黃黃連瀉心湯、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諸方,因其主藥有大黃、黃連、黃芩,其作用重點在于“清熱泄痞”。朱丹溪治療“吞酸”、“嘈雜”的主方左金丸,雖意在調和肝胃,但方中黃連與吳萸劑量比例為6:1,其清熱解毒作用自不待言,又如治療“痞滿”,朱氏亦喜用黃連、黃芩等藥。對于潰瘍病和慢性胃炎引起的“嘔血”、“便血”,中醫運用大黃黃連瀉心湯或單味大黃止血,亦由來已久。
毋庸諱言,由于中醫傳統的發病觀偏重于內因,更受西醫原有病因學說的影響,所以既往對潰瘍病和慢性胃炎,中醫多將其歸入內傷雜病的范疇,在治療上更多地注重機體內環境的調節,諸如廣泛采用疏肝和胃,健脾益胃等法,而對病邪感染的治療,則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從今天來看,是很值得認真反思的。
中醫科研理應按照中醫自身的發展規律,并積極運用現代科學的知識和技術進行研究。如前所述,中醫早已認識到病邪感染在潰瘍病和慢性胃炎發病學上的重要意義,那么中醫所說的“病邪”,尤其是濕熱之邪,究屬何物?是病毒,是細菌,還是其他什么致病因子?這就需要以中醫的觀點為依據,借助現代醫學如微生物學、病理學等予以深入研究驗證,以揭示其實質。可惜在這個關鍵問題上,以前我們沒有花大力氣去做,以致真正致病的罪魁禍首未能被我們發現,縱然近年國內有報道發現潰瘍病和慢性胃炎脾胃濕熱蘊結與幽門螺桿菌陽性呈正相關,但為時已晚,錯失了良機,這無疑也是值得我們深刻反思的。
本年度生理學或醫學諾貝爾獎項,有學者認為更貼近臨床,更切合實用,這與往年高、精、尖的基礎研究成果有所不同。也有學者巧妙地以“基礎+應用=諾獎”這樣的公式來說明諾獎越來越重視實用性。眾所周知,中醫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她既有完整的理論體系,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筆者認為,在中醫學理論中,有不少觀點是超前的,就拿當今人們津津樂道的“生物-心理-社會”新的醫學模式來說,中醫學理論中,早已有著豐富的相關內容,而且比較完整和成熟,只不過未能將其提升到“模式”高度來認識而已。其他如藏象學說、經絡學說、氣的學說、體質學說、心理學和氣象醫學等等,其中蘊藏著不少科學性的精華,有些理論極富前瞻性,亟待研究發揚。中醫治療方法亦有許多獨到之處,如根據“肺主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理論而提出的“宣肺利尿”法,以及清除致病因子強調因勢利導,放邪出路的治則等等,與西醫治法大有不同,特色鮮明。舉凡這些,如能深入加以研究,闡明其機理和實質,也許能出舉世矚目的突破性成果。這不能不說是本年度醫學諾獎對我們的極大啟示。
本文地址://n85e38t.cn/zhongyizatan/714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綜合療法治口僻
下一篇: 針刺可提高藥物流產完全流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