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天萬物復蘇,人體陽氣日漸升發,腠理相對冬日疏松,而天氣乍暖還寒,風氣為甚,因此,中醫講究養生防病應當“春捂”,減衣當慎當緩。
可是現在的小兒家長,大多數是對自己的獨生子女寶貝“捂”得太過,不僅冬天厚衣重棉、惟嫌穿少,春天生怕減衣受涼,天氣再暖照“捂”不怠,甚至個別到了初夏時節還毛衣、線衣重重包裹,于是在冬天稍動則汗出濕衣,春天不動也汗出蒸蒸,毛竅開泄,衛外之氣失于抗邪,所以反復感冒,導致久病體虛。這種患兒臨床十分常見,若不隨季節氣候增減衣服,望身體健康恐怕很難。
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生機旺盛而好動,一方面對自然氣候的變化反應十分靈敏,有較強的陰陽整體協調性和適應性,另一方面自控機制處于完善發育時期,肌膚薄弱臟腑柔嫩,對外邪的防御能力相對較差,所以中醫認為小兒為“少陽之體”(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清代醫家陳復正認為:小兒“肌肉未實,宜用舊絮護其背,亦不可太暖,更宜數見風日,則血氣剛強,肌肉致密。若藏于重帷密室,或厚衣過暖,則筋骨軟脆,不任風寒,多易致病。衣衫當隨寒熱增減,但令背暖為佳”(《幼幼集成·卷一·初生護持》)。但現在的家長,只擔心小兒受涼受風,不害怕過熱傷身,不管天氣冷熱,穿衣總是多多益善,抵抗力很差,外感疾病不斷,病后又總是寄希望于醫藥,要求用藥提高小兒對疾病的抵抗力。小兒健康,主要在穿衣飲食得當,適合小兒自身特點。如果穿衣總是多多益善,衛氣開泄,自身抗邪能力不能健全,無論怎樣用藥,都只能愈病于當時,不能防病于以后。
“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饑與寒”,當此“春捂”之際,我們卻不得不提醒廣大家長,不要給小兒“捂”得太過,天暖,衣服當減則減,天涼,衣服當加則加。小兒好動,衣物太過不僅滋生內熱,還容易出汗受涼,如若要“捂”,注意腹背保暖即可。
“春捂”就是說在春季,氣溫剛轉暖時,不要過早脫掉棉衣,使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于相對的平衡狀態。這樣有利于調節人體的恒定溫度。
春悟有道理其實,中醫講究順應自然,春捂與中醫調養密切相關。“春捂”有利于抵御風寒。人體也同自然界一樣,在春天開始復蘇,原先處于“冬眠”的皮膚細胞開始活躍起來,毛孔張開。這時當冷風襲來時,就能長驅直入,使人感到寒冷。“春捂”有利于適應季節的變化,在初春時節,經常有寒流和強冷空氣襲來,導致氣溫急劇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捂”著點兒,就很難適應這種冷暖的變化,甚至可能會患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同時進入春季,病菌大量繁殖,乘虛侵襲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因為無論季節如何變化,人的體溫總要保持在37℃左右,人體保持恒定的溫度,一是靠血管的收縮和皮膚的出汗來調節;二是靠增減衣服來維持。如果過早地減掉衣服,就會破壞人體恒定溫度的調節,影響身體健康。春捂要重視以下幾點1.重點護“首足”由于早春天氣乍暖還寒,早晚低溫,細菌病毒活躍,人容易生病,重點“捂”頭頸與雙腳,可以避免感冒、氣管炎等疾病發生。寒多自下而起,傳統養生主張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因為人體下身的血液循環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風寒侵襲。2春捂應對冷空氣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峰與冷空氣和降溫持續的時間密切相關。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氣到來之前便捷足先登。在冷空氣過境時也會驟然增加。因此,捂的最佳時機,應該在氣象臺預報的冷空氣到來之前一兩天。3.“春捂要有度“捂”也就是說衣服仍應適當多穿一些。由于春風比冬風柔和很多,因此可以選擇一件容易穿脫的外套,即擋風,又透氣。但絕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如果衣服穿得很多甚至“捂”出了汗,冷風一吹反易著涼“傷風”。一般來說,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超過15℃就要脫掉棉衣,否則就會超出身體的耐熱限度,體溫調節中樞就會適應不了,對健康不利。此外,日夜溫差大于8℃是捂的信號。春天的氣溫變化無常,前一天還是春風和煦,春暖花開,剎那間則可能寒流涌動,日夜溫差大于8℃時是捂的信號。
4.氣溫回升再捂7天
捂著的衣衫,隨著氣溫回升總要減下來。但減得太快,就可能感冒。醫學家發現,氣溫回升后,得再捂7天左右,寶寶的身體才能適應。
林黛玉型的人。
您是肝氣郁結,春季尤其嚴重,祖國醫學認為:四季之中,春天屬木,人體的五臟之中,肝也是木性,因而春氣通肝,春季易使肝旺。肝臟在人體內是主理疏泄與藏血,調暢情志、疏理氣機。
1、少吃酸:春天,肝的功能旺盛,如果再多吃些酸味食品,肝氣更加旺盛,會導致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影響人體的健康。
2、多吃甘:春季宜吃甜品食物,以健脾胃之氣,如:大棗,性味平和,可以滋養血脈,強健脾胃,既可生吃,亦可做棗粥、棗糕,以及棗 米飯。山藥也是春季的飲食佳品,有健脾益氣、滋肺養陰、補腎固精的作用。
3、勤補血:春天養肝適合以補血方法,因為肝屬血,所以像葡萄干、龍眼干、糯米甜糕這類補血、健脾胃的食材,都是適合春天養肝血的甜品。
4、宜疏肝:經常感到胸悶、精神不濟、情緒不穩定的人容易肝氣郁結、氣血循環不好,可選用清淡溫和的中藥材來疏肝、補益中氣。例如枸杞子、黃精、沙參、東洋參、麥門冬等。這類藥材有幫助養肝、補足體內陽氣的作用,防止“肝陽上亢”。
5、忌服“發物”:春天一定要忌口,少吃肉,少吃辣椒,多喝水。少吃蝦、蟹、咸菜等食物,否則舊病極易復發。
6、要“春捂”: 。“春捂”的原則是過猶不及,不“捂”不行,“捂”過頭也不成,掌握好“春捂”的尺度非常重要。乍暖還寒宜“捂”兩頭,即重點照顧好“首足”兩頭,避免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發生,主張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
7、春天梳頭:能通達陽氣,宣行郁滯,疏利氣血。要全頭梳,不論頭中間還是兩側都應該從額頭的發際一直梳到頸后的發根處。每個部位起碼應梳50次以上方有功效,上限以自己感覺舒服為準。時間以早晨最佳,因為早上是人的陽氣升發之時。梳子則以牛角梳、玉梳、木梳為好。
8、少發脾氣,多微笑::“怒氣一發,則氣逆而不順。”動不動就想發脾氣的人,在中醫里被歸類為“肝火上升”,意指肝管轄范圍的自律神經出了問題,這時醫生一般會用龍膽瀉肝片來平肝熄火,透過發泄和轉移,也可使怒氣消除,保持精神愉快。
本文地址://n85e38t.cn/zhongyizatan/671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春捂先捂腿(春捂都要注意什么?)
下一篇: 養生之道:初春養生注意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