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醫理
究竟《易經(jing)》的道理與中國醫(yi)理有(you)多大關(guan)系?這(zhe)是一個很奇(qi)妙的問題(ti),要說起來,醫(yi)理與易學是沒有(you)太大的直(zhi)接(jie)關(guan)系。
諸位一(yi)定(ding)會說,既無什么(me)太大的關系,還(huan)研究什么(me)呢?這就要說到道家了。
在秦漢以前,春秋戰國時代,道家有所謂“方士”之流,他們講求修道煉丹。這些丹道派思(si)想的發展,是由(you)《易經》的原理演繹出來的,也(ye)就是說(shuo),他們的思(si)想是與《易經》配合的。
到了漢(han)代以(yi)后,中醫(yi)的(de)(de)(de)哲學(xue)思想,也經(jing)過演變,外加道家的(de)(de)(de)影響,而使得醫(yi)理(li)(li)(li)以(yi)《易(yi)經(jing)》的(de)(de)(de)道理(li)(li)(li)來詮釋了。也就是說,透過間接的(de)(de)(de)關系,中國醫(yi)理(li)(li)(li)哲學(xue)思想,卻建立在《易(yi)經(jing)》的(de)(de)(de)基礎上了。
中國文化(hua)的(de)特色是(shi)偏重于抽(chou)象(xiang),偏向于玄妙(miao),這正是(shi)智慧之學,但也(ye)在學習(xi)研究及(ji)了解方面,增加了許多(duo)的(de)困難。
中國五(wu)千(qian)年的(de)醫學歷(li)史,許多學派發(fa)展下來愈來愈為神(shen)奇,似乎是走入純哲學的(de)范圍,但(dan)其實際應用的(de)價值(zhi),卻很令(ling)人懷(huai)疑。
所以,我們可以說,易學與醫(yi)理(li)之間,只是(shi)形而上的哲理(li)的關系,至于(yu)形而下(xia)的法則(ze)方(fang)面的運用,卻(que)是(shi)大(da)有問題的。
道家與中國醫理
如果要問什么(me)與中國醫理(li)關(guan)系最密切的話,道家(jia)方術思想(xiang)對(dui)醫理(li)影響的重大遠(yuan)遠(yuan)超過易學的。
談到這個問題,我們又不(bu)能不(bu)承(cheng)認中國上古文化的(de)特殊(shu)氣質與雄偉氣魄(po)了。
上古中國文化的特點(dian)是(shi):敢于假想(xiang),敢于追求。
道家認為所謂“人(ren)”這(zhe)個生命,是可以經過修(xiu)煉,使肉體的(de)人(ren)身長生不(bu)死(si),而達到神仙的(de)境界:“與天地同體,與日(ri)月同壽(shou)。”
試看(kan),這種想法是多么的雄壯,有(you)多么大(da)(da)的氣魄與胸(xiong)襟(jin)。不論人類是否真正可(ke)以達到(dao)與日(ri)月同(tong)壽(shou)的目(mu)的,僅僅是這種假想,已夠得上(shang)偉大(da)(da)了(le),除了(le)中國人,世界上(shang)又有(you)哪一個(ge)種族敢作此(ci)想呢?
是(shi)(shi)的(de)(de),西方(fang)文化宗教中提(ti)到了“永生”,但(dan)那仍是(shi)(shi)精神的(de)(de)、死后(hou)的(de)(de)事,與道(dao)家(jia)的(de)(de)假想是(shi)(shi)不可同日而語(yu)的(de)(de)。
道(dao)家(jia)的這種想法(fa),正是像(xiang)他們自己(ji)所說的:“宇宙在手,萬(wan)化由心。”
事實上,道(dao)家并不只(zhi)(zhi)是想(xiang),并不只(zhi)(zhi)是敢于說說而(er)已,他(ta)們(men)真正致力于方(fang)法的(de)(de)尋求(qiu),真要征服人(ren)類的(de)(de)軀(qu)體,真要控制(zhi)人(ren)類的(de)(de)生命,在他(ta)們(men)努力的(de)(de)過程中,所得到的(de)(de)成就,與(yu)中國醫理關系至為深切。
人常說:“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人想要一輩子順風順水是不可能的,有一些坎是每個人都必須要經歷的。但為什么面對坎坷,有些人能夠跨過去,而有些被困當中,進退兩難呢?
佛語云:“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這句話告訴我們,這世間萬物身上都存在著因果規律,有因才有果,有智慧的人都懂得防患于未然,等事情發生了變嚴重了再去想解決方法,事情就已經脫離了自己的掌控。
有備才能無患,想要沖破坎坷,那就必須在困境來臨之前透徹前因,做好準備。著名的國學、佛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引用《論語別裁》中的一句話點醒世人: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這句話的意思是,少年的時候血氣未定,要戒除淫欲;中年的時候血氣方剛,所以要戒除意氣用事的爭斗;老了之后血氣即將衰弱,更要戒除自己太重的得失心。
南懷瑾先生還說:“人生在少年、中年、老年這三個最重要的年紀,都會遇到這三道繞不開的坎,很值得警惕 。”
南懷瑾先生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年輕時不戒色,那么終身都難以擺脫苦難煩惱。”
所謂的“色”其實就是性方面的問題,少年時血氣未定,自身的自制力往往很差,對于性欲很容易沉溺成癮。
容易導致自己心靈淫穢扭曲,散發負面能量,甚至動不動就污言穢語,整日想些不干凈的東西。整個人缺乏正氣,遠離善行,最后在邪淫之路上越陷越深,
少年時正是身體發育的時候,沉迷于性愛還會使自己的身體產生諸多的負面影響,正如中醫所說:“腎藏精,精能生髓,髓匯于腦。”
男女之間,如果過分的貪圖性愛會使自己的腎精耗損,導致腦髓空虛,容易犯困,萎靡不振,記憶力下降,口氣重等等狀況,整個人看起來非常虛弱。
少年時期正是奮斗的時候,這些身體方面的問題,不僅容易讓自己滋生疾病,還會嚴重影響自己的學業,甚至往后的工作,因此少年時若是不戒色,會對自己的前途造成極大的影響。
正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年少時不努力,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份差距會越大越大,越來越難以彌補,到時候只能是徒勞的嘆息后悔。
因而,少年時能不能戒色,是導致人與人之間,拉開差距的第一道坎,戒不掉,人生往往前途暗淡。
若是能夠以毅力戒除色欲,把時間放在讀書和奮斗上,人生也就贏在了起跑線上,給自己搏出了一個光明的未來。
南懷瑾先生引用《壇經》中的一段話:“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嗔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
何為“摩訶”呢?南懷瑾解釋說:摩訶是大的意思,是用來比喻人的心胸廣闊。人的心量非常大,就像廣闊的空間一樣,沒有邊際。人的心量一大,人生才能有所成就。
人到了中年,血氣方剛,往往爭強好勝,喜歡與人“斗”,這里的“斗”不單純指打架,一切鬧意氣的競爭都是斗。
在事業競爭上,為了自己的利益處處想要打擊別人,中年人往往會有這種心理。但是這樣的行為其實是因小失大。
看似得到了一棵樹木,其實失去的是整片森林。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子,對人好還是對人壞,他們都會衡量,都會記得。
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與人爭斗看似得利,其實也得罪了許多人,不僅在自己今后需要幫助的時候,得到的幫助會很少,這些人還會成為自己事業發展的阻礙。
而與人為善,凡事懂得退一步,看似吃虧,其實也與人結下了善緣。別人得了利益,也會反過來幫助自己,讓自己獲得更大的好處。
古人云:“退一步海闊天空。”正是這個道理,心胸寬廣,凡事懂得退一步,往往能看到更加廣闊的天地,擁有更大的格局,讓自己廣結善緣,得到諸多的扶持和助力。
眾人拾柴火焰高,人脈廣,助力多,人生方能走的更遠。
南懷瑾先生說:“看淡得失,人生方能自在。”許多人到了老的時候,早已事業有成,只需安享晚年即可。
然而,絕大多數人到了退休的年紀,經受不住心理的落差,放不下過往的榮辱,看不淡得與失。一個人什么都沒有時不害怕失去,但是一旦擁有,就再也難放下。
就好比《官場現形記》中就有這么一個人,做官做上了癮,臨死時躺在家里床上,還放不下做官,還有著官癮。
其實這并不奇怪,當一個人享受到欲望帶來的好處后,是最難放下的。
曾經看到許多人,年輕時仗義疏財,老了之后就變得非常吝嗇,一毛不拔,事業更舍不得放手。不止財富和權利,在許多方面都是如此。
放不下欲望,內心就會一直被煎熬,人生一直處于追尋中,因得失而煩惱,難以得到安樂。
因此,人老了后,要戒“得”,不要因為得到了就放不下。譬如一個人的個性相當慷慨,那自己就要常常警惕,不要老了反而做不到。
人生戒“得”,方不會被欲望影響操控,讓自己能夠安享晚年,人生自在幸福。
人生在少年時,色是一道大坎;中年時,斗是一大坎;老年時,得又是一大坎。這三大坎看似是磨難,也是人生的修煉場。
時間(jian)不(bu)等人,這世上有(you)些事(shi)是某個(ge)年紀不(bu)去做,后面(mian)又很(hen)難彌補(bu)的(de),只有(you)在正確的(de)年紀突破這些坎坷,才能讓自己變得(de)心(xin)胸寬廣,寵辱不(bu)驚,前途光明,讓今后的(de)人生越來越順(shun)利。
? ? ? ? 人所以道家認為,人老是有藥可醫的。道家有個太極拳的祖師,那個神仙張三豐,他有名的一篇<無根樹>,我已經提過了,再提一下。人的生命是沒有根的,不像植物還有一個根,人沒有根,浮的,所以叫“無根樹”。中間有很多好的名句,“人老原來有藥醫”,老病有藥醫,這個藥不是外藥,道家叫做內丹、天元丹,也就是精、氣、神。這個“上藥三品,神與氣精”,不是普通的草木。這是講《內經》順便談談,因為很耽誤時間。
? ? ? ? 我還記得有一個神仙醫學書上說:“三英八石法空空”,“三英八石”不解釋了,都是礦物質的藥。像黃金、水銀、硫磺、砒霜,這些都是毒藥,道家煉丹吃的毒藥很多。像我本身,差不多這幾種毒藥我都親自試驗過,砒霜我吃過,黃金吃過,硫磺吃過,那是很可怕的,準備吃死了就死了。不過我也很滑頭的,每一次吃毒藥的時候,把解藥先擺在旁邊,萬一中毒了我就吃解藥。所以要研究清楚。
? ? ? ? 三英八石,黃金這些東西,反正是石頭,中藥里頭普通像云母啊,石膏啊,這些都用了。“乞活何須草木中”,我們要想活,何必靠吃草藥呢?西藥礦物質很多,中國藥草木的很多。“我自煉心還煉骨,心頭熱血比丹紅。”最難治自己的心,思想。這個思想、心的東西,都在老莊的書中。
? ? ?《莊子》里頭好多篇講生命科學的問題,講修養,講學道。可以說,中國的禪宗、密宗都沒有超越過它。第七卷的<達生>這一篇,更重要,是真正了解生命重要的關鍵,你們諸位將來有空慢慢看,最好配合《黃帝內經》去研究。
? ? ? ? 這位教授昨天提供給我的,現在腦科、腦神經的研究越來越發達。以前研究中醫,中醫講腦的中樞神經十二對,向外發展,等于衛星的電腦,要配合二十四氣節。腦的中樞神經與氣脈有關。氣脈的變化與氣候很有關系,現在曉得,一個靜坐有修養的人,或者修道打坐的,他腦神經起的變化,是可以測驗出來的。不過現在科學研究只是做了一個證明,還沒有徹底了解生命的本源,這一點大家要注意。
? ? ? ? 我當年在四川有一個學中醫的朋友,非常有趣,我們經常笑他,但是也很佩服他。因為打坐做工夫的一碰到他,就抓你的手,摸一不,他說你今天沒有打坐!你今天什么時間坐了一次,他都摸得出來。他很有一套,所以同學們都逃避他。
? ? ? ? 我(wo)(wo)(wo)(wo)(wo)帶來(lai)(lai)(lai)的(de)(de)這(zhe)(zhe)一(yi)本(ben)(ben)《西(xi)(xi)藥(yao)藥(yao)品(pin)手(shou)冊(ce)》,我(wo)(wo)(wo)(wo)(wo)也放(fang)在(zai)這(zhe)(zhe)里,都是全世界的(de)(de)西(xi)(xi)藥(yao),每年(nian)出一(yi)本(ben)(ben)。大陸有沒有我(wo)(wo)(wo)(wo)(wo)不(bu)知道,臺灣有,我(wo)(wo)(wo)(wo)(wo)每年(nian)都有一(yi)本(ben)(ben)。因(yin)為我(wo)(wo)(wo)(wo)(wo)西(xi)(xi)醫(yi)(yi)的(de)(de)朋友很(hen)多,出來(lai)(lai)(lai)了就(jiu)給我(wo)(wo)(wo)(wo)(wo)寄來(lai)(lai)(lai),都很(hen)寶(bao)貴的(de)(de)。我(wo)(wo)(wo)(wo)(wo)就(jiu)想到我(wo)(wo)(wo)(wo)(wo)們呂松濤“綠谷”,有沒有編一(yi)本(ben)(ben)中藥(yao)的(de)(de)藥(yao)品(pin)手(shou)冊(ce)。中國藥(yao)的(de)(de)進化是學外國人,我(wo)(wo)(wo)(wo)(wo)這(zhe)(zhe)本(ben)(ben)只是帶來(lai)(lai)(lai)給你們看。尤(you)其現在(zai)學中醫(yi)(yi),也要注(zhu)意西(xi)(xi)醫(yi)(yi),不(bu)過不(bu)要中醫(yi)(yi)的(de)(de)本(ben)(ben)行沒有搞好,又走西(xi)(xi)醫(yi)(yi)的(de)(de)路線,兩邊都不(bu)成了,這(zhe)(zhe)一(yi)點要特別注(zhu)意。
本文(wen)地址(zhi)://n85e38t.cn/zhongyizatan/61534.html.
聲明: 我們(men)致(zhi)力于(yu)(yu)(yu)保護作(zuo)(zuo)者版權(quan),注重分享,被(bei)刊用文(wen)章(zhang)因無法(fa)核實真實出(chu)處(chu)(chu),未能及時(shi)與作(zuo)(zuo)者取得聯系(xi)(xi),或有(you)版權(quan)異議的(de),請聯系(xi)(xi)管理員,我們(men)會立即(ji)(ji)處(chu)(chu)理,本站(zhan)部分文(wen)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yu)(yu)(yu)網絡(luo),轉載是出(chu)于(yu)(yu)(yu)傳遞更(geng)多(duo)信息(xi)之目的(de),若(ruo)有(you)來源標(biao)注錯誤或侵犯(fan)了(le)您的(de)合法(fa)權(quan)益,請立即(ji)(ji)通知(zhi)我們(men)(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men)會第一時(shi)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i)向您表(biao)示歉意,謝(xie)謝(xie)!
上一篇(pian): 《傷寒論》寒熱并用方證(zheng)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