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中醫基礎常識 >> 雜談

夏末秋初謹防感染傷寒與副傷寒病

醫案日記 2023-05-21 08:40:39

夏末(mo)秋初謹防感染傷寒(han)與(yu)副傷寒(han)病

本報訊(xun)(xun)(通(tong)訊(xun)(xun)員 施水泉(quan) 記者 史潔 實習生(sheng)(sheng)華康妮)衛生(sheng)(sheng)部最近公布了(le)2007年(nian)7月全(quan)(quan)國法定報告(gao)傳染病疫(yi)情,其(qi)中(zhong)全(quan)(quan)國傷寒(han)+副傷寒(han)發病2662例,死亡1例。

杭州市疾控中心(xin)提醒市民,到了夏末(mo)秋(qiu)初(chu),一過立(li)秋(qiu),正是多種腸道(dao)傳染病多發或高發的季節,近期尤其要防(fang)傷寒(han)與(yu)副傷寒(han)病。

傷寒副傷寒是腸道傳染病

市疾控中心(xin)傳染(ran)病(bing)防(fang)制所所長(chang)鄧晶介紹(shao),傷(shang)寒、副傷(shang)寒是一種(zhong)腸道傳染(ran)病(bing),由(you)傷(shang)寒沙(sha)門菌(jun)(jun)和(he)甲、乙、丙(bing)副傷(shang)寒沙(sha)門菌(jun)(jun)所引起的急性全(quan)身系統性傳染(ran)病(bing),在我(wo)國傳染(ran)病(bing)防(fang)治(zhi)法(fa)中被列(lie)為乙類(lei)傳染(ran)病(bing)。

傷寒一年四季都可發(fa)生,但(dan)以眼下(xia)的(de)夏(xia)秋季最多。及帶菌者為(wei)(wei)本病(bing)的(de)傳染源。少數患者治療不(bu)徹(che)底或不(bu)正(zheng)規,可能成為(wei)(wei)長期或終身(shen)的(de)帶菌者。

兩種病的發病癥狀

傷寒(han)、副傷寒(han)發病特點明顯(xian):患(huan)者出現持續發熱、相(xiang)對(dui)緩脈、全(quan)身中毒癥狀與(yu)消化道癥狀、玫瑰疹、肝脾(pi)腫大與(yu)白細胞減少等(deng)。

感染(ran)傷寒菌(jun)后,人并不會馬上(shang)發(fa)(fa)病,有3—60天(tian)的潛(qian)伏期(平均7—14天(tian))。傷寒發(fa)(fa)病癥狀(zhuang)典型:一是發(fa)(fa)熱,連續高燒(39—40℃以上(shang))不退(tui),與其他發(fa)(fa)熱性(xing)疾(ji)病明顯(xian)不同的是,脈速不快。

二是到發熱的第(di)6天(tian),約一半患者(zhe)會出現典型皮疹(zhen),呈淡紅色丘疹(zhen)(醫學上稱玫瑰疹(zhen)),散(san)布于患者(zhe)的前胸、腹(fu)部,數量不多(duo),一般是幾到十幾個,大(da)部分會在2—4日內消退。

該病的并發(fa)癥(zheng)較多,譬如恢復(fu)期(qi)里,可能發(fa)生腸出(chu)血或腸穿孔,嚴重的還會出(chu)現神志(zhi)昏迷。副傷寒發(fa)病癥(zheng)狀(zhuang)相似,但(dan)病情較輕。

通過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觸和蒼蠅傳播

傷寒的(de)主要傳(chuan)播(bo)途徑(jing)是水、食(shi)物、日常生活接觸和蒼蠅(ying)傳(chuan)播(bo)。任何(he)人都可(ke)能(neng)感染得病,但再次(ci)患(huan)病的(de)可(ke)能(neng)性(xing)(xing)極小,能(neng)獲得持久性(xing)(xing)免疫力。

副傷(shang)寒的(de)傳染源和傳播方(fang)式與傷(shang)寒大致相同,不過以食物傳播較(jiao)為常見,副傷(shang)寒菌在食物中可存在較(jiao)長時(shi)間。

注意個人衛生有相關癥狀時一定要去正規醫院就診

如(ru)果出現發熱、腹瀉等傷寒的(de)相關癥狀后,千萬不要擅自用藥,要到有腸(chang)道門診或發熱門診的(de)醫院(yuan)正(zheng)規治療(liao),并做好(hao)隔離消毒工作(zuo)。

平時預防中,市民要注意個(ge)人衛(wei)(wei)生(sheng),特別是做好糞便(bian)、水(shui)源和飲食衛(wei)(wei)生(sheng)管(guan)理(li),消滅蒼蠅。堅持(chi)飯前、便(bian)后洗手,不喝生(sheng)水(shui)、不吃(chi)不潔食物等。

經(jing)常(chang)出差、經(jing)常(chang)在(zai)飲(yin)食(shi)攤點就餐以及(ji)經(jing)常(chang)接觸(chu)傷(shang)寒病(bing)人(ren)的人(ren),是傷(shang)寒或副(fu)傷(shang)寒的高危人(ren)群(qun),可以通過接種疫(yi)苗提前(qian)預(yu)防,居住處附近的社(she)區衛(wei)生(sheng)服務(wu)中(zhong)心或街道衛(wei)生(sheng)院(yuan)都有傷(shang)寒菌苗接種。

常見(jian)的豬病有那些(xie)和如何治(zhi)療

傳染性豬病的防治
綜述
新發現而又廣泛流行的傳染病防治
以瀉痢為主癥的傳染病防治
以呼吸困難、咳嗽為主癥的傳染病的防治
與繁殖障礙關系密切的傳染病防治
以神經癥狀為主癥的傳染病防治
常見傳染性豬病免疫程序(略)
常見豬病免疫程序參考用表(略)
綜述
傳染性豬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潛伏期和臨診癥狀,并可傳染給其它健康豬的疫病。傳染性豬病是規模豬場危害最嚴重的疾病,可造成大批豬發病或死亡,并產生重大經濟損失,還可能給人類的健康帶來威脅。根據臨診癥狀,傳染性豬病可分為以瀉痢為主癥的消化道傳染病,以呼吸困難、咳嗽為主癥的呼吸道傳染病,與豬繁殖障礙關系密切的傳染病,以神經癥狀和運動障礙為主癥的傳染病,以及表現特征性體表損傷的傳染病等。有的傳染病會同時出現不同類型的臨診癥狀, 需結合病理剖檢和實驗室檢查加以確診。

1、新發現而又廣泛流行的傳染病防治
斷奶后仔豬多系統衰弱綜合癥(豬圓環病毒病)
1、流行特點:
本病是近幾年新發現的一種豬傳染病,病原是豬圓環病毒(PCV-2),潛伏期2周。根據一些國家的血清學調查,多數豬場血清陽性率在20%至80%之間,仔豬出生后血清中含有較高的抗PCV母源抗體,在出生后8-9周齡這種抗體消失,在13-15周齡時血清中這種抗體又重新出現。因此可以說明吮乳仔豬因受到母源抗體的保護,很少受到影響,而8周齡前后的仔豬易感,之后(PCV-2)病毒在豬群中轉移。
2、癥狀:
感染PCV-2豬表現為:進行性消瘦、體重減輕、貧血、被毛粗糙、呼吸喘急、步行不穩、嗜睡、先天性顫抖、腸炎等。發病豬中約有半數2-8天內死亡,其他半數豬即在衰弱狀態下殘存,但幾乎沒有康復豬。
3、剖檢可見病變:常見腹股溝、肺門、頒下及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切面呈均勻的白色,肺堅實似橡皮、肝萎縮、腎水腫、蒼白,胃和食管粘膜常形成大片潰瘍,并發豬繁殖與呼吸系統綜合癥時出現纖維素性胸膜炎、心包炎、肝周炎等。
4、防治:
除加強飼養管理,減少環境應激外,可用混感快克/黃芪多糖/冰蟾•抗毒素拌料預防、治療。

豬附紅細胞體病
1、流行特點 :
豬附紅細胞體是寄生在豬紅細胞表面的一種附紅細胞小體,各齡豬均可感染。本病的傳播途徑還不十分清楚,據認為在正常管理條件下的健康豬單純感染附紅細胞體不致于發生急性癥狀,臨床上常因感染其他傳染病而并發,一般多發生于溫暖的夏季,尤其是雨后濕度大的時候,有時秋冬季節發病率也很高。
2、癥狀:
本病是以高熱稽留、皮膚發紅、黃疸和母豬繁殖障礙為主的豬傳染病,仔豬和生長豬死亡率較高,病豬厭食、嗜睡、體溫升高、貧血、黃疸、皮膚紅紫,指壓不退色,便秘或拉稀,也有的后肢麻痹、流涎、呼吸困難、咳嗽等,嚴重的眼險粘連、發紺。部分懷孕母豬早產、流產,死胎,偶見母豬乳房或外陰水腫,不發情或屢配不孕。
3、剖檢可見病變:
全身脂肪和臟器顯著黃染,肝、膽、脾、淋巴結腫大,心包及胸腹腔積液,血液稀薄似水樣。確診需作血涂片染色鏡檢。
4、防治:
加強飼養管理,驅除蟬、虱、蚤等吸血昆蟲,消除各種應激因素。治療可選用六甲氧拌料。

豬繁殖與呼吸系統綜合癥(藍耳病)
1、流行特點:
本病是以母豬妊娠后期發生流產和新生仔豬高死亡率以及呼吸道癥狀為特征的病毒性傳染病,病豬或帶毒豬是主要傳染源。呼吸道感染是本病的主要感染途徑之一。
2、癥狀:
病初母豬出現發熱、嗜睡、食欲不振、咳嗽、呼吸急迫,后期呈現流產、早產、木乃伊胎、弱仔等,死胎率大約20-30%。大約不到12%病豬耳尖、四股末端發紺,呈藍紫色,故稱“藍耳病”。仔豬體溫升高、呼吸困難、眼瞼水腫、共濟換調,有的呈“八字型”站立,后軀癱瘓。有的仔豬出現流鼻涕,打噴嚷,口鼻奇癢等癥狀,仔豬出生四周齡內感染死亡率可達80%以上,育肥豬僅表現呼吸困難、咳嗽等癥。
3、剖檢可見病變:
內臟無顯著病變,母豬可見肺水腫,仔豬皮下、頭部水腫,胸腹腔積液。
4、防治:
禁止從疫區引種,搞好衛生、消毒工作,切斷疫病的傳播途徑。可選擇飼料中添加氟苯尼考粉/混感快克/黃芪多糖/冰蟾•抗毒素等進行防治。
2、以瀉痢為主癥的傳染病防治
瀉痢是豬場最常見的疾病,通常情況下規模豬場用于防治瀉痢的費用約占豬場全部防治費用的一半以上。瀉痢的病因比較復雜,多種傳染病、環境衛生、飼料質量、天氣變化、中毒、飼養管理等因素均可引起瀉病。

仔豬黃痢、白痢
仔豬紅痢
仔豬副傷寒
傳染性腸胃炎
豬痢疾

仔豬黃痢、白痢
1、流行特點:
仔豬黃、白痢的病原菌是致病性大腸桿菌,仔豬黃痢多發生在1周齡內的哺乳仔豬,以1-3日齡內最多見;仔豬白痢是1周齡后至斷奶前后仔豬的多發病。仔豬黃、白痢發病率的高低與環境衛生、溫濕度、飼養管理及哺乳母豬的乳汁等因素密切相關。3日齡內仔豬黃痢發病最急,死亡率最高,以后隨著日齡的增大,死亡率減少,一年四季均可發病。
2、癥狀:
初生仔豬發病突然,有的出生數小時就出現腹瀉,瀉便呈黃色水樣且有氣泡、惡臭,往往來不及治療就死亡。日齡稍大病情較緩和、瀉便常呈黃色、黃白色,2周齡以上瀉便呈白色或灰白色,并有腥臭味,病豬被毛粗糙無光、體表不潔、弓背,精神沉郁,如能及時治療,絕大多數可治愈。
3、剖檢可見病變:
小腸膨脹,腸壁彈性消失,腸粘膜充血、出血,內容物含有氣泡。
4、防治:
加強對懷孕母豬的飼養管理,搞好圈舍、產房的環境衛生和消毒,保證適宜的環境溫度和仔豬保暖,盡早讓仔豬吃到初乳等是預防仔豬黃白痢的有效措施。另外,在母豬產前1周選用氟苯尼考粉/安普桿凈/桿菌快克拌料投喂對預防仔豬黃白病有一定效果,同時配合輔助治療,收斂止瀉,補液,防止脫水。

仔豬紅痢
1、流行特點:
仔豬紅痢又稱豬梭菌性腸炎,是由C型產氣莢膜梭菌引起的腸毒血癥。C型產氣莢膜梭菌也稱魏氏梭菌,自然界廣泛分布,土壤中大多存在本菌,也存在于部分母豬腸道中。發病原因是仔豬出生后不久即吞入本菌引起,本病主要侵害1-3日齡豬,1周齡以上很少發病。
2、癥狀:
初生仔豬突然排出紅褐色血性稀糞、腥臭味,后軀沾染血樣糞便,從發病到死亡很少超過3天,死前全身震顫、搖頭、抽搐,死亡率不等,耐過者多成為僵豬。
3、剖檢可見病變:
腹腔內有多量櫻紅色積液,空腸段腸壁為深紅色,腸粘膜及粘膜下層廣泛性出血,病程稍長的腸壁變厚、變硬、失去彈性,心肌蒼白,心外膜,膀脫粘膜等處有出血點。
4、防治:
做好豬舍內外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常發病豬場
有本病流行的豬場,在仔豬生下后投服氟苯尼考粉/安普桿凈/桿菌快克有一定預防效果。

仔豬副傷寒
1、流行特點:
仔豬副傷寒是由沙門氏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臨床上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
病豬或帶菌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多發生于1至4月齡豬群,成年豬不發病,多呈散發形式,在飼養密度過大,環境污穢、潮濕、應激等條件下可導致本病流行,常和豬瘟混合感染(并發或繼發)。
2、癥狀:
本病以急性敗血癥或慢性壞死性腸炎呈頑固性下痢為特征。急性敗血型較少見,以發熱,呼吸迫促和耳、四肢、下腹部出現紫紅色出血性斑點為主要特征,有時后軀麻痹,排粘液血性痢便或便秘,經進1-4日而死亡;亞急性和慢性多見,糞便呈灰白色、黃綠色、水樣、惡臭,食欲不振,被毛失去光澤,有的豬在幾周內可反復發病2-3次,有的可能發生肺炎,出現咳嗽癥狀,如不及時治療將成為僵豬。
3、剖檢可見病變:
急性病例脾腫大,硬似橡皮,全身淋巴結充血、水腫,胃腸粘膜出血,肝腎、心外膜出血;亞急性或慢性病例盲腸、結腸、回腸呈壞死性腸炎、糜爛,盲腸表面覆一層“麩皮樣”壞死及腸系膜淋巴結高度腫脹是其特征性病變。
4、防治:
預防本病應以加強飼養管理人手,消除發病誘因,對仔豬進行免疫注射。如常發病豬場,最好首免后隔3周再進行第二次免疫,用弱毒苗接種的前3天和后7天應停止使用抗菌藥物。治療可選擇:
定期投喂氟苯尼考粉/安普桿凈/桿菌快克。

傳染性腸胃炎
1、流行特點:
本病病原是典型的冠狀病毒,存在于病豬的各器官、體液和排泄物中。傳染性腸胃炎是豬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傳播迅速,各年齡豬均可感染發病,多發于冬春寒冷季節,主要通過食入被污染的飼料或污水而感染發病。
2、癥狀:
主要癥狀是水樣腹瀉和嘔吐,數日即可波及全群。哺乳仔豬發病后呈噴射狀水樣腹瀉,且瀉便中會有未消化的凝乳塊、惡臭、死亡率高。病豬嚴重脫水、消瘦、被毛粗亂,隨著日齡的增大死亡率降低,水瀉持續到3-7天,一旦停止,多不再發病,中、大豬很少死亡。
3、剖檢可見病變:
胃底粘膜充血、小腸擴張,腸壁(空腸)變薄透明,腸內充滿白色泡沫狀液體及氣泡,哺乳仔豬胃內充滿凝乳塊。
4、防治:
徹底做好疫病的綜合防治定期用消毒劑進行消毒,疫苗注射常用油佐劑滅活苗,成年豬2毫升,斷奶仔豬1毫升,哺乳仔豬0.5毫升,也可在產前1周選用混感快克拌料飼喂來預防,妊娠母豬分娩前30天肌注3毫升滅活苗,可減少哺乳仔豬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豬痢疾
1、流行特點:
豬痢疾俗稱血痢,病原是一種厭氧的螺旋體,本病是一種以粘液性出血性腹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豬腸道傳染病。
病豬或帶菌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康復豬的帶菌率很高,并不斷排出病原菌,不同齡、品種的豬均有易感性,以7-12周齡豬多發,本病的流行過程緩慢,無季節性,豬場一旦傳入本病,常不易根除。
2、癥狀:
本病的潛伏期長短不一,可短至2天,長的達3個月,病初體溫升高,排出的糞便含有大量的粘液和血絲,以后含有鮮血,有的出現水樣瀉痢,或排出紅白相間膠凍樣糞便,弓背、脫水、貧血、消瘦、生長發育受阻而成為僵豬。
3、剖檢可見病變:
腹腔有多量紅色液體,空腸段全部腸壁呈紅色,與正常腸段界線分明,結腸、直腸腸壁、腸粘膜充血、水腫、出血或壞死。
4、防治:
在飼料中添加氟苯尼考粉/安普桿凈/桿菌快克等。引種時隔離檢疫,發現病豬全部淘汰,進行徹底清洗和消毒,并空圈2-3個月。

小結:
以瀉痢為主癥的傳染病,治療原則為:選用高敏藥物抗菌消炎,治療或防止繼發感染,輔以收斂止瀉的藥物,同時應相應的補充體液,防止脫水,如果是病毒性的,配合增強機體抵抗力、抗病毒的藥物。

3、與繁殖障礙關系密切的傳染病防治
繁殖障礙是指發情不規則或不發情,隱性發情,久配不孕、受胎率降低、流產、死胎、畸胎、木乃伊、早產等,除傳染病因素外,中毒、環境因素(如高溫)、維生素缺乏及生理因素等亦會造成豬的繁殖障礙。除下列豬病外,豬附紅細胞體病和藍耳病亦屬于與繁殖障礙關系密切的傳染病。

豬乙型腦炎
細小病毒病
偽狂犬病
豬瘟
豬弓形體病
布氏桿菌病

豬乙型腦炎
1、流行特點 :
豬乙型腦炎俗稱乙腦,病原是乙型腦炎病毒,本病是一種靠蚊子傳播的人畜共患傳染病,有較明顯的季節性,多發于夏末秋初季節。
2、癥狀:
最明顯的臨診是頭胎母豬流產、早產、產死胎或木乃伊。臨近產期早產的胎兒是活的,但因極度衰弱不久死亡。有的出生不久便出現全身痙攣抽搐、口吐白沫、倒地而死。母豬產前體溫升高,持續數天,呈稽留熱,精神沉郁、嗜眠喜臥,食欲減退,流產后體溫、食欲很快恢復正常。個別豬有神經興奮癥狀,也有的因后肢關節疼痛而出現跛行。
3、剖檢可見病變:
腦和腦膜充血、腦室積液增多;母豬子宮內膜顯著充血,死胎皮下呈彌漫性水腫,全身肌肉如“熟肉樣”、胸腹腔積液、實質器官水腫、小點狀出血;公豬辜丸腫大。
4、防治:
每年的3-4月(即在蚊子出來活動前)給配種前半個月至一個月的公、母豬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如接種的是后備公、母豬,則一個月前后須加免一次定期用消毒劑消毒。
治療可選用混感快克飼料投喂。

細小病毒病
1、流行特點:
病原是豬細小病毒,不同年齡、性別、品種的豬都可感染,呈地方性流行可散發,在易感豬群初次感染時,可呈急性爆發。傳染源主要是感染本病毒的公豬或母豬,被感染母豬通過胎盤將病毒傳給胎兒。發病母豬所產死胎、活胎及子宮分泌物中均含有高濃度病毒,所以圈舍污染也是一個重要傳染途徑。
2、癥狀:
妊娠母豬早期感染,胎兒死亡會很快被母體吸收,此時母豬往往反復發情而又屢配不孕;中前期胎兒死亡后形成木乃伊,中后期感染常發生流產;母豬懷孕70 以后感染,多數能正常生產,但有25-40%新生仔豬一周齡以內死亡。懷孕母豬表現為流產或產死胎外,無明顯的臨床癥狀。
3、剖檢可見病變:
死產胎兒皮下組織水腫,各實質性器官充血、出血、水腫或壞死,胸腹腔大量積液。豬細小病毒與乙型腦炎引起豬繁殖障礙的癥狀和剖檢可見病變非常相似,確診需采集胎兒送實驗室作病毒分離。
4、防治:
注射疫苗可使母豬獲得主動免疫,疫苗的接種對象主要是初產母豬。治療可選用混感快克飼料投喂。定期用消毒劑消毒。

偽狂犬病
1、流行特點:
病原是偽狂犬病毒,偽狂犬病是家畜和多種野生動物的急性傳染病,除豬以外的其他動物發病,通常具有發熱、奇癢及腦脊髓炎癥狀。有一定的季節性,寒冷天氣多發,豬場主要是感染豬排毒造成傳染。
2、癥狀:
妊娠母豬發病主要表現流產、死胎、木乃伊,以產死胎為主。新生仔豬發病死亡率極高,往往是出生后第一天未見異常,第二天開始發病,第三天即大量死亡。哺乳仔豬發病有明顯神經癥狀,如全身顫抖、運動失調、四股僵直等。一月齡以后發病癥狀顯著減輕,死亡率也大為下降,呈現發熱、精神沉郁或伴有嘔吐、咳嗽、拉稀等癥狀,肥育豬感染后多不發病,但增重緩慢、飼料報酬降低。
3、剖檢可見病變 :
病死豬皮下有漿液性、出血性滲出物,肺水腫淤血、腦膜充血,腦脊髓液增多,確診可用病死豬或脊髓組織液接種兔子,如2天后兔子的接種部位奇癢,兔子從舔接種點發展到用力撕咬,持續4-6小時死亡即可確診本病。
4、防治:
鼠類是本病的重要傳播者,滅鼠、消毒是預防本病的重要措施。本病具有終身潛伏感染、長期帶毒和散毒的危險性,對已發病豬場,建議進行全群免疫。定期用消毒劑消毒。治療可選用混感快克飼料投喂。

豬瘟
1、流行特點:
病原是豬瘟病毒,豬瘟是一種呈多樣性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的危害嚴重的豬傳染病。主要傳染源是病豬,健康豬因接觸散布大量病毒的病豬尿、糞和各種分泌物及血、肉、內臟而發病。各種年齡、性別的豬均易感,新疫區發病率和死亡率在90%以上,老疫區免疫效果不確實的豬群,感染豬瘟病毒癥狀相對輕微或無臨診癥狀,但會不斷排出病毒,使豬場內豬瘟不斷出現。
2、癥狀:
豬瘟的臨床癥狀比較復雜,最急性型多見于流行初期,高燒不退、全身痊孿、四肢抽搐、皮膚和粘膜發紺,有出血點,可在一至數天內死亡;急性型高燒不退,怕冷發抖,常臥一處或鉆入墊草內閉目嗜睡,眼結膜炎,眼險浮腫,分泌物增加,病后期鼻端、唇、耳、四股、腹下皮膚出血嚴重,呈紫黑色。病初排糞困難,不久出現腹瀉,呈糊狀或水樣,混有血絲,一般1-3周死亡;慢性病豬體溫升高不明顯,病程長,可超過一個月,貧血、消瘦,食欲時好時壞,便秘與腹瀉交替發生,耳尖、尾尖及皮膚經常發生壞死。懷孕母豬感染可能不發病,但病毒通過胎盤傳給胎兒,引起死胎、弱胎或產出弱小仔豬或斷奶后出現腹瀉。此外,近幾年發現一種毒力較弱的豬瘟病毒,稱之為“非典型豬瘟”,臨床表現大豬癥狀輕微,死亡率低,僅仔豬感染有較高死亡率。
3、剖檢可見病變:
典型豬瘟各內臟器官普遍出血、淋巴結周邊出血呈大理石樣,嚴重的呈黑棗樣;腎臟貧血,呈土黃色,有針尖狀出血點;膀胱粘膜、喉頭、會厭軟骨、膽囊、粘膜等處有出血斑點;脾臟一般不腫大,邊緣有紫紅色梗死灶。病程較長的慢性豬瘟,以壞死性腸炎為特征,大腸(回盲瓣處)有鈕扣狀潰殤。
4、防治:
本病需特別重視綜合預防措施,首次免疫最好用單聯豬瘟弱毒苗,首免時間25-30日齡。第二次免疫可用豬瘟、丹毒二聯茵或三聯苗,時間在二月齡(轉群時)進行。在緊急預防情況下,對新生仔豬可實施超前免疫,即仔豬出生后立即肌注豬瘟疫苗,預防注射后1小時才能吃上第一口初乳(如吃過初乳再注射疫苗,就會被母源抗體干擾,失去免疫效果)。實施超前免疫的仔豬達到35日齡時,必須進行再次免疫。定期用消毒劑消毒。
方案一:做好免疫,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免疫程序,一般公豬、繁殖母豬和育成豬每年春秋各注射豬瘟弱毒疫苗一次,對仔豬可采用兩種程序:
(1)一般情況下,于3-4周齡第一次免疫3-4頭份,9-10周齡第二次免疫
(2)發生過豬瘟的豬場,新生仔豬在吃奶前注射2頭份豬瘟弱毒苗,2小時后再自由哺乳,8-9周齡時再加免一次。
方案二:發病豬場的未發病豬用3-4倍量豬瘟弱毒苗進行緊急疫苗預防。
方案三:在豬尚未出現腹瀉時,應用氟苯尼考粉/安普桿凈/桿菌快克投喂。

豬弓形體病
1、流行特點 :
病原為動物細胞內寄生的龔地弓形蟲,屬人畜共患的原蟲病,以高熱、呼吸及神經癥狀、繁殖障礙為特征。弓漿蟲的終宿主是貓科動物。病畜和帶蟲動物的臟器和分泌物,尤其是隨糞便排出的卵囊為主要污染源。消化道、呼吸道粘膜受損的皮膚都是該病的傳染途徑,通過胎盤傳染的現象也普遍存在。
2、癥狀:
急性感染呈現出和豬瘟極相似的癥狀,體溫升高達40-42℃,稽留7-10天,精神沉郁、喜飲水,伴有便秘或下痢,鼻鏡干燥、被毛逆立。隨著病程發展,耳、鼻、后肢股內側和下腹部出現紫紅色斑或間有出血點,嚴重呼吸窒息死亡。急性發作耐過病豬一般二周后恢復,但往往遺留有咳嗽、呼吸困難、后軀麻痹、斜頸等神經癥狀。懷孕母豬急性感染除高熱、厭食、精神萎頓癥狀外,數天后流產,產出死胎或弱仔,母豬分娩后常迅速自愈。
3。剖檢可見病變:
肺水腫是本病的特征性病變,氣管內有大量泡沫和粘液,胸、 腹腔有大量積液,脾臟極度腫大,全身淋巴結,特別是腸系膜淋巴結蒼白、水腫、成繩索樣。確診應采集胸腹腔積液或病變淋巴結抹片染色鏡檢。
4。防治:
保持豬場清潔衛生, 定期用消毒劑消毒,豬場內禁止養貓,經常滅鼠。流產的胎兒及排出物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防治的首選藥是磺胺類藥。

小結:
與繁殖障礙關系密切的傳染病的治療原則:病毒性的疾病,應以疫苗防疫為主,患病豬以增強機體抵抗力、抗病毒,防止繼發感染、緩解癥狀為主;細菌、寄生蟲為主的疾病,以抗菌、抗寄生蟲為主,同時要緩解癥狀。

4、以神經癥狀為主癥的傳染病防治

豬鏈球菌病
豬水腫病
豬傳染性腦脊髓炎
破傷風
豬鏈球菌病
1。流行特點:
鏈球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主要經傷口或呼吸道感染,在氣候潮濕的環境和季節多發,常呈散發形式,多發于架子豬和育肥豬。
2。癥狀:
本病根據臨診癥狀,可分為敗血癥、腦膜腦炎型、關節炎型和化膿性淋巴結炎型。敗血癥型體溫41。5-42℃以上,高熱不退,精神萎頓,呼吸困難,病后期耳尖、四肢下端、腹下出現紫紅斑,如不及時治療,可在1-3天內死亡,急性死亡可從天然孔流出凝固不良的暗紅色血液。腦膜腦炎型多見乳仔豬和斷奶豬,以轉圈、磨牙等神經癥狀為主。關節炎型表現關節腫脹、化膿、跛行癥狀。化膿性淋巴結炎型在咽、耳下、頸部、臀部及背部出現局灶性膿腫。
3。剖檢可見病變:
急性敗血型全身淋巴結不同程度腫大、充血或出血,心包積液,胸腔有大量黃色混濁液體,有纖維素出物,脾腫大;腦膜炎型主要是腦膜充血、出血、溢血,心包膜粗糙,心包液中有纖維素滲出物,全身淋巴結出血、充血。
4。防治:
搞好環境衛生,豬舍保持干燥和通風,并經常定期用消毒劑消毒。鏈球菌極易產生抗藥性,病豬用抗菌素治療劑量要足,療程要完整,并可交替或聯合用藥。膿腫應做外科處理,并注意創口及處理場所的消毒。
投喂氟苯尼考粉/混感快克。

豬水腫病
1。流行特點:
病原是溶血性大腸桿菌,通常在斷奶后1-2周內發生,往往是一窩斷奶仔豬中生長最快、健康活潑的豬最易發生本病。飼料突變與仔豬吞食大量飼料引起腸胃功能紊亂與腸道微生物群紊亂,從而導致大腸桿菌繁殖,這是發生水腫病的根本原因。
2。癥狀:
最典型的癥狀是肌肉運動失調,步態蹣跚、盲目前進或作圓圈運動,喜側臥,口吐白沫,肌肉震顫、抽搐、四肢動作呈游泳狀。水腫是本病的特征性癥狀,仔細檢查時,眼險、眼結膜甚至前額皮下水腫。本病的發病率不高,死亡率卻達90%以上。
3。剖檢可見病變:
可見全身各組織、水腫,尤以胃大彎處、腸系膜及頭頂部、股部皮下水腫為特征,水腫液呈膠凍樣、清亮無色或淡紅色,心包、胸、腹腔積液,暴露于空氣后成膠凍祥。心肌、心外膜有時可見嚴重出血。
4。防治:
加強飼養管理,切忌飼料改變過快或飼料蛋白含量過高,預防可對適齡豬使用抗病促長寶、全能99藥物定期用消毒劑消毒。
投喂氟苯尼考粉/混感快克。

豬傳染性腦脊髓炎
1。流行特點:
鏈球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主要經傷口或呼吸道感染,在氣候潮濕的環境和季節多發,常呈散發形式,多發于架子豬和育肥豬。
2。癥狀:
本病根據臨診癥狀,可分為敗血癥、腦膜腦炎型、關節炎型和化膿性淋巴結炎型。敗血癥型體溫41。5-42℃以上,高熱不退,精神萎頓,呼吸困難,病后期耳尖、四肢下端、腹下出現紫紅斑,如不及時治療,可在1-3天內死亡,急性死亡可從天然孔流出凝固不良的暗紅色血液。腦膜腦炎型多見乳仔豬和斷奶豬,以轉圈、磨牙等神經癥狀為主。關節炎型表現關節腫脹、化膿、跛行癥狀。化膿性淋巴結炎型在咽、耳下、頸部、臀部及背部出現局灶性膿腫。
3。剖檢可見病變:
急性敗血型全身淋巴結不同程度腫大、充血或出血,心包積液,胸腔有大量黃色混濁液體,有纖維素出物,脾腫大;腦膜炎型主要是腦膜充血、出血、溢血,心包膜粗糙,心包液中有纖維素滲出物,全身淋巴結出血、充血。
4。防治:
搞好環境衛生,豬舍保持干燥和通風,并經常定期用消毒劑消毒。鏈球菌極易產生抗藥性,病豬用抗菌素治療劑量要足,療程要完整,并可交替或聯合用藥。膿腫應做外科處理,并注意創口及處理場所的消毒。
投喂氟苯尼考粉/混感快克。

(二)豬水腫病
1。流行特點:
病原是溶血性大腸桿菌,通常在斷奶后1-2周內發生,往往是一窩斷奶仔豬中生長最快、健康活潑的豬最易發生本病。飼料突變與仔豬吞食大量飼料引起腸胃功能紊亂與腸道微生物群紊亂,從而導致大腸桿菌繁殖,這是發生水腫病的根本原因。
2。癥狀:
最典型的癥狀是肌肉運動失調,步態蹣跚、盲目前進或作圓圈運動,喜側臥,口吐白沫,肌肉震顫、抽搐、四肢動作呈游泳狀。水腫是本病的特征性癥狀,仔細檢查時,眼險、眼結膜甚至前額皮下水腫。本病的發病率不高,死亡率卻達90%以上。
3。剖檢可見病變:
可見全身各組織、水腫,尤以胃大彎處、腸系膜及頭頂部、股部皮下水腫為特征,水腫液呈膠凍樣、清亮無色或淡紅色,心包、胸、腹腔積液,暴露于空氣后成膠凍祥。心肌、心外膜有時可見嚴重出血。
4。防治:
加強飼養管理,切忌飼料改變過快或飼料蛋白含量過高,預防可對適齡豬使用抗病促長寶、全能99藥物定期用消毒劑消毒。
方案一:精品100,或炎必治注射
方案二: 全能99拌料
(三)豬傳染性腦脊髓炎
1。流行特點:
本病是感染豬腦脊髓炎病毒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障礙性傳染病,直接接觸性傳播,消化道是主要傳播途徑,本病的傳播一般不快,幼齡仔豬的易感性較大,康復后有堅強的免疫力。
2。癥狀:
病豬以神經癥狀、運動障礙為主要特征,病初體溫升高,興奮,前沖或轉圈,不斷跌倒、四肢僵直、咀嚼、磨牙,進一步發展則知覺麻痹、側臥、四肢作游泳狀劃動,最后因呼吸中樞麻痹死亡,病程約1-4天。慢性病豬常見于老年豬只,神經癥狀輕微,很少死亡。
3。剖檢可見病變:
僅可見腦或脊髓嚴重充血、水腫或腦膜出血。
4。防治:
投喂氟苯尼考粉/混感快克
小結:
以神經癥狀為主癥的傳染病的治療原則:對因、對癥治療,抗菌消炎、抗病毒,緩解癥狀(退燒止瘸),抗毒素、增強機體抵抗力。
與神經(jing)癥狀有(you)關的豬(zhu)病除(chu)以下傳染病外,還有(you)豬(zhu)瘟(wen)、偽狂(kuang)犬病等傳染病,一些中(zhong)毒(du)(du)性(xing)疾病(如(ru)霉菌毒(du)(du)素中(zhong)毒(du)(du)、食鹽中(zhong)毒(du)(du))也會出現(xian)神經(jing)癥狀,應注意(yi)區別。

肉鴿(ge)子夏天要注意什么(me)

  場地的建設及籠具的準備

  肉鴿場地建設可因地制宜,屋內、室外,陽臺上都可,也可在樓頂或院壩內搭建棚舍。場地要求能避雨,通風透光性較好,水、電、交通方便,無污染的地方,最好能防盜和防鼠。

  肉鴿規模生產主要是采用籠養方式,籠具是工廠生產的金屬籠具(也可用木籠具),每個籠子寬50厘米,高50厘米,深60厘米,籠子外邊懸掛配套的塑料食槽、水槽和保健砂杯,籠中放置棲架和蛋架,一般每平方米可養4~5對種鴿。

  肉鴿的營養與飼料

  肉鴿主食植物性飼料,如谷、豆、玉米、高粱等,可喂配合飼料,參考配方為:玉米50 %、麩皮7%、高粱10%、豌豆20%、油枯5%、石粉4%、磷酸氫鈣3.7%、食鹽0.3%、再加適量氨酸。

  鴿子必須采食保健砂,一方面利于消化,另一方面補充微量元素。如喂原糧,保健砂可參考如下配方:粗河沙37%、 骨粉30%、舊石灰2%、黃泥20%、磚末2%、木炭末3%、食鹽4%、維生素2%;若用配合飼料,保健砂只需采用粗河沙或風化紅土即可。

  肉鴿的飼養管理

  1.精心護理乳鴿:乳鴿孵出后,親鴿按乳鴿的需要自己喂給鴿乳,因此,在育雛期親鴿的飼料營養要豐富,可增加豆類的用量,另外,乳鴿食量大,排類多,易污染巢穴,應及時清理干凈,以防乳鴿得病。乳鴿長到23~27天已可上市出售,一般以25天左右為宜,因為這時的肉料比最合算,且體重也合適。

  2.留種童鴿的飼養管理:留作種用的童鴿可繼續留在親鴿身邊,待28~30天能獨立生活時,及時捉離親命。對于新的環境,童鴿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此期一定要細心照料,夏天注意通風,冬天注意保溫,特別應防賊風,槽位、水位要合適,供給細顆粒狀飼料,水中加適量的V�B。2月齡, 童鴿開始換羽時,加大飼料中的能量比例,并在水中有計劃地加入抗生毒,預防呼吸道及副傷寒等疾病;3~5月齡的童鴿每天供料2~3次,每次約半小時吃完,保健砂每只每天供給3~4克,晚上不需補料及燈光。

  3.親鴿的飼養管理:新配對的種鴿應防止產無精蛋、軟殼蛋或畸形蛋,若受精率<70%,應查種鴿配對是否合理( 有無全公、全母),以及飼料,保健砂是否按時、保質供給等, 并盡量減少破蛋。孵化的第5和第10天照蛋,造出無精蛋、 死精蛋和臭蛋,以防影響正常發育的蛋和親鴿的健康。在親鴿換羽期,應加強管理,若普遍停產,可降低飼料的蛋白質含量和減少喂料量,以促使鴿群在短時間內盡快換羽,換羽后應及時恢復飼料的營養水平,同時,在換羽時,對鴿群可作適當調整,淘汰差的,補充優良的,并進行一次全面的清潔消毒。對親鴿要搞好登記,留種工作,以利于掌握生產情況,一定時間輸入新種,以防近親交配,品種退化,隨時防止貓、鼠、飛鳥和其它家禽進入鴿舍,以預防親鴿的安全及疫情的發生。

  二、鴿子齡期不同喂法有異 乳 鴿

  出殼到離巢出售或留種前一個月齡內的雛鴿為乳鴿。乳鴿自己不會采食,全靠親鴿哺喂;體溫調節能力和抗病能力都很差,是鴿子一生中最危險的階段,必須加強飼養管理。同時,乳鴿也是鴿子一生中生長最迅速的時期,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必須喂好哺育親鴿。

  1、保溫。剛出殼頭幾天的乳鴿要注意做好保溫工作。冬季,除鴿舍采取保溫措施外,還應在巢盆里墊多層干凈麻布或其它保溫墊料進行局部保溫。

  2、衛生。保持巢盆和墊料清潔干燥,及時更換被糞便污染、潮濕的巢盆和墊料,保證乳鴿在一個溫暖、干燥、衛生安全的環境中生長。

  3、調并乳鴿。一窩僅孵出1只雛鴿或一對雛鴿中途死去1只時,可將其合并到日齡相同或相近、大小相似的其它單雛或雙雛窩里飼養。剛并窩時注意觀察親鴿有無拒哺和啄打新并入乳鴿的現象。對于同一窩中的兩只乳鴿出現大小懸殊的“鴛鴦鴿”現象,在兩只乳鴿會站起來活動前,可把兩只乳鴿在巢盆里的位置互相調換,在乳鴿會站起來活動后,要把它們拆開與其它大小相近的單仔或鴛鴦鴿調換。

  4、適當添喂健胃藥。乳鴿長到10日齡左右,親鴿給乳鴿吐喂的半顆粒或顆粒狀飼料,有些乳鴿不能適應,常出現消化不良及嗉囊炎。這時應給親鴿或直接給乳鴿吃些健胃藥幫助消化。

  5、準確把握上市時間。乳鴿一般在20日齡~30日齡上市,以23日齡左右的乳鴿上市時,其肉料比最合算。需留作種用的乳鴿,必須到30日齡左右,乳鴿能獨立生活時才可捉離親鴿。

  童鴿

  被留作種用的乳鴿在離巢群養到性成熟配對前稱為童鴿。

  1、加強管理。剛離開親鴿的童鴿,從哺育生活轉為獨立生活,對新環境要有一個適應過程,管理上稍有疏忽,就容易使生長受阻甚至患病死亡。剛轉出的半個月里,應注意保溫,防止傷風感冒。冬天注意保暖,炎熱天氣加強通風散熱。白天到運動場上活動并曬太陽。

  2、搞好飼養。飼料顆粒要小些,并用溫水泡軟晾干再喂。對顆粒大的單體飼料如玉米、豌豆等最好先壓碎成小顆粒。可日喂3餐,食槽要充足,保證每只鴿子有位置同時進食。喂料時要精心觀察,發現不會采食者要給予調教和人工補喂。轉出半個月的童鴿,可改為日喂2餐,飼料不必先壓碎和泡軟。

  3、促進換羽。50日齡~60日齡的童鴿開始換羽,此時它們對外界環境比較敏感,抗病力差,容易受涼感冒和患氣管炎、副傷寒等疾病。因此,這段時間要做好保暖工作,日糧中高能飼料(如玉米)和火麻仁的用量可適當增加,以增加熱能和促進羽毛更新。飲水和保健砂中應經常加入預防感冒的中草藥或適當抗菌素。

  4、驅蟲與選優去劣。3月齡后,童鴿的活動能力和適應能力越來越強,轉入穩定的生長期,這時要對鴿群進行第1次驅蟲和選優去劣。有條件的要公母分群飼養,以避免早配早產,影響正常生長發育和今后的生產繁殖。到3月~5月齡就要進行適當限飼,防止鴿子過肥、早熟和早產。日糧中能量比例要比2月齡換羽初期稍低些,保健砂要充足。到6月齡成熟時,再恢復飼料的供應量,進行第2次驅蟲和選優去劣,并做好配對上籠的各項準備工作。

  產 鴿

  配對上籠投產的鴿子稱產鴿。其喂法是: 1、勤于觀察。新配對的種鴿,每天都要觀察幾次,發現個別配對不當(如雖一公一母但不愿交配)或錯配對(兩只全公或全母),應及時拆對重配;配對恰當的,要給它們安放巢盆并鋪上墊料,以備產蛋和孵化。在產蛋孵化期,每天要查蛋、照蛋、檢查出雛情況,發現有軟殼蛋、畸型蛋等情況,應及時調整日糧和保健砂配比。

  2、細于管理。種蛋入孵后第5天和第10天進行照蛋,撿出無精蛋、死精蛋和壞胚蛋,并將孵化日期相同或相差1天的單蛋并窩(原則上每窩2只),使取走單蛋的產鴿盡快再產下一窩蛋,提高繁殖率。照蛋時若發現受精率低或死胚率高時,應及時查明原因,改善飼養管理。要根據鴿舍內溫度情況,適當加減巢盆里的墊料,保證正常的孵化溫度。在飼養上,育雛期的產鴿,應供給蛋白質較高的日糧,日喂3餐另加2次補充,飼料和保健砂的供給量都要比非育雛期的產鴿多。育雛期間親鴿生病時,要及時隔離治療并將其仔鴿按照日齡相近、大小相似的原則并到別的窩里。在羽鴿15日齡時,可把它們從巢盆移到籠底的墊料上,換上清潔干凈的巢盆和墊料,讓親鴿產下一窩蛋并安心孵化。

  3、加快換羽。產鴿常于每年夏末秋初換羽一次,換羽期長達1個月~2個月。品種好的高產鴿換羽期對生產影響不大,但有些鴿品種換羽期普遍停產。這時,應當降低日糧蛋白質水平,減少飼喂量,甚至在換羽高峰時斷料,只供飲水,促使鴿群在較短的時間內盡快換羽完畢。到了換羽后期,應逐漸恢復飼料的供應量,保持和提高飼料的營養水平,促進產鴿盡快開產。此外,要利用換羽期間的空閑,調整和更新產鴿群,淘汰生產性能差、體弱多病及老齡種鴿,選擇優良后備種鴿補充到鴿群里。同時,對鴿舍內外環境進行一次全面的大消毒,使產鴿在換羽后有一個清潔的環境生產。

  日常管理技術要點

  喂料 喂料要堅持定時定量、少給勤添的原則。不宜一次投足飼料供鴿子自由采食,以避免鴿子挑食、刺激鴿子食欲、減少飼料浪費。一般童鴿每天供料2次(8時、15時各一次),親鴿3次(7時、11時、15時各一次),育雛親鴿晚上9時補喂1次。投料量以每次投料后半小時內飼料幾乎吃光即可。若全吃光表明飼料不足,剩料太多又容易引起鴿子挑食導致營養不全面,或使一些鴿子不間斷采食,影響專心孵化和育雛。

  飲水 每天早上第一次喂料后或喂料前,徹底清洗水槽,更換新鮮的飲水,并給足一天的飲水量。每只鴿子不少于50毫升,夏天更多些。

  洗浴 洗浴可使鴿子保持羽毛清潔,防止體外寄生蟲的侵襲,還可刺激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促進生長發育。可用塑料盆裝水置于運動場上或直接在運動場上設置浴池供鴿子洗浴。夏天每日1次~2次,冬天每周1次。洗浴前讓鴿子飲足清水,浴后及時將污水放掉,防止鴿子誤飲患病。

  保健砂 每天給鴿子供應1次保健砂供其自由采食。一般可將粗砂、貝殼粉、骨粉、紅泥等先混好可供鴿群采食3天~4天的量,再把用量少、易氧化、易潮解的配料在每天供應保健砂前混合在一起,以保證質量。

  鴿舍的衛生與消毒 對鴿舍內外小環境和整個鴿場大環境,要每周一次進行清潔消毒。群養童鴿舍在童鴿進籠前或出籠后空籠消毒一次。運動場、水溝、飲水器每天清潔一次;鴿舍3天~4天清糞一次;巢盆、墊料、食槽要根據實際衛生情況及時換洗。做好鴿舍通風工作,經常疏通舍內外的排水溝,保持鴿舍地面干燥,空氣新鮮。鴿舍周圍應盡量避免噪音干擾,防止獸害鼠害。

  三、肉鴿飼養新技術

  肉鴿,又名菜鴿,它產肉多、生長快、肉質好、抗病力強 ,而且早熟。鴿肉、鴿蛋都是珍貴的營養食品。但由于肉鴿的自然生長繁殖周期長,生產速度慢,與人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要不相適應,為了克服這一矛盾,我們采取了“四同步”的飼養新技術,使生產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現介紹如下: 同步配對

  將適齡的公、母鴿集中同時配對,并放在同一鴿舍內統一喂養。這樣既可以提高飼養員的勞動生產率,也有利于強化飼養管理工作,確保各項生產性能的發揮。

  同步產蛋

  鴿子配對后,一般多在8天左右開始產蛋,由于全群適齡繁殖的鴿子在同一時期配對,因而必然會出現同步產蛋的結果。

  同步孵化

  具體做法與家禽的人工孵化相似。使用普通的電熱孵化器,將同期產下的鴿蛋編號入冊,然后放入孵化器孵化,溫度始終保持在38℃左右,相對濕度61%上下,做好孵化器的定時換氣工作,鴿蛋放在蛋盤內鈍端朝上,每天翻蛋5~6次,入孵4~5天時進行第1次照蛋,將發育終止的弱精蛋剔去。孵化到17~18天,乳鴿即破殼而出。 同步喂養

  將孵化的乳鴿,放入育雛室進行人工哺育。育雛室要清掃、消毒,并安裝育雛架,架上放育雛盤,盤內墊鋪2~3厘米厚的麥草,每盤育2只乳鴿。

  乳鴿的飼料配方和投飼數量,依不同日齡而調整。1~5日齡的乳鴿食糧為:40%~50%的脫脂奶粉,55%~60%的雛雞飼糧,再添加食用礦物質添加劑、維生素添加劑以及抗菌藥物,將以上成分混合均勻,加5倍水調制成乳漿狀,料溫35℃左右,然后用投飼器注入乳鴿的嗉囊內,每天4~5次,每日飼喂5~7毫升,2日齡后逐日增加喂量。6~9日齡,飼糧組成可改為脫脂奶粉25%,雛雞飼料75%,其他添加物按比例照加,拌勻后加6倍水調成乳漿狀即可。從10日齡開始,飼糧組成中脫脂奶粉減至3%~5%,每天飼喂3次。

  育(yu)雛室的溫(wen)度,1日齡為35℃,以后每(mei)天降(jiang)低0.5℃,直到降(jiang)至25℃為止。在正常情況下(xia),這種喂養方法,約經18~21天的哺育(yu),

兒(er)科學的目錄

內容精要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兒科學的范圍和任務第二節 兒科學的特點
第二章 生長發育
第一節 生長發育的規律
第二節 生長發育的長期趨勢和趕上生長
第三節 影響生長發育的因素
第四節 體格生長發育
第五節 神經心理發育
第六節 生長發育的評價
第七節 生長發育偏離
第三章 兒童保健和疾病的防治原則
第一節 兒童保健
第二節 兒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第四章 營養及營養性疾病
第一節 兒童營養需求特點
第二節 嬰幼兒營養與喂養
第三節 營養狀況調查與評價
第四節 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
第五節 兒童單純性肥胖癥
第六節 維生素D缺乏病
第七節 維生素A缺乏癥
第五章 新生兒與新生兒疾病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新生兒窒息
第三節 新生兒呼吸系統疾病
第四節 新生兒黃疸
第五節 新生兒溶血病
第六節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第七節 新生兒顱內出血
第八節 新生兒感染性疾病
第六章 遺傳性疾病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染色體疾病
第三節 遺傳代謝病
第七章 免疫缺陷病
第一節 小兒免疫系統發育特點
第二節 原發性免疫缺陷病
第三節 繼發性免疫缺陷病
第四節 免疫缺陷病診斷與治療
第八章 結締組織病
第一節 風濕熱
第二節 幼年類風濕關節炎
第三節 過敏性紫癜
第四節 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
第九章 消化系統疾病
第一節 小兒消化系統的特點
第二節 小兒腹瀉病
第三節 小兒胃炎和幽門螺桿菌感染
第四節 消化性潰瘍
第五節 胃食管反流
第六節 潰瘍性結腸炎
第十章 呼吸系統疾病
第一節 小兒呼吸系統解剖生理特點 第二節 上呼吸道感染
第三節 毛細支氣管炎
第四節 肺炎
第五節 支氣管哮喘
第六節 胸膜炎、膿胸和膿氣胸
第七節 上氣道梗阻
第八節 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第十一章 循環系統疾病
第一節 小兒循環系統解剖生理特點
第二節 先天性心臟病
第三節 心律失常
第四節 充血性心力衰竭
第五節 病毒性心肌炎
第十二章 泌尿系統疾病
第一節 小兒泌尿系統解剖生理特點及檢查方法
第二節 腎小球疾病的臨床分類
第三節 急性腎小球腎炎
第四節 原發性腎病綜合征
第五節 泌尿道感染
第六節 腎小管性酸中毒
第七節 血尿
第八節 溶血性尿毒綜合征
第九節 IgA腎病
第十三章 血液系統疾病
第一節 小兒造血及血象特點
第二節 小兒貧血
第三節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第四節 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
第五節 溶血性貧血
第六節 再生障礙性貧血
第七節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第八節 急性白血病
第十四章 神經系統疾病
第一節 小兒神經系統解剖生理特點
第二節 小兒癲
第三節 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炎
第四節 腦性癱瘓
第五節 抽動穢語綜合征
第六節 重癥肌無力
第七節 病毒性腦炎
第八節 細菌性腦膜炎
第十五章 內分泌疾病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生長激素缺乏癥
第三節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
第四節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第五節 性早熟
第六節 兒童1型糖尿病
第十六章 感染性疾病
第一節 病毒性肝炎
第二節 出疹性疾病
第三節 傷寒與副傷寒
第四節 細菌性痢疾
第五節 肺結核
第十七章 小兒常見危重癥
第一節 心跳呼吸驟停
第二節 急性呼吸衰竭
第三節 充血性心力衰竭
第四節 急性腎衰竭
第五節 急性肝功能衰竭
第六節 感染性休克和多臟器功能不全綜合征
第七節 急性中毒 真題與答題要點
真題1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一)
真題2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二)
真題3 南京醫科大學兒科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一)
真題4 南京醫科大學兒科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二)
真題5 中南大學2004年兒科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真題6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2003年兒科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真題7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 2002年兒科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真題8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2005年兒科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真題9 復旦大學2004年兒科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真題10 復旦大學2005年(nian)兒科(ke)碩士研究生入(ru)學考試(shi)試(shi)題

中(zhong)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fang)冶法施行時(shi)間

法律主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傳染病,可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具體如下:
1、甲類傳染病,是指鼠疫、霍亂。
2、乙類傳染病,是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麻疹等。
3、丙類(lei)傳染(ran)病,是指流行性感冒、風(feng)疹等。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三條
本法規定的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
甲類傳染病是指:
鼠疫、霍亂。
乙類傳染病是指: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
丙類傳染病是指: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
國(guo)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根據傳(chuan)染病暴發(fa)、流行情況和危害(hai)程度,可以(yi)(yi)決定增加、減少或者(zhe)調整乙(yi)類、丙(bing)類傳(chuan)染病病種并(bing)予(yu)以(yi)(yi)公布。

本文地址://n85e38t.cn/zhongyizatan/56060.html.

聲明: 我們(men)致力于(yu)保護作者版權,注(zhu)重分享,被刊用(yong)文章(zhang)因無法(fa)核(he)實(shi)真實(shi)出處,未能及(ji)時(shi)與作者取(qu)得聯(lia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de),請(qing)聯(lian)系管理(li)員(yuan),我們(men)會(hui)立(li)即(ji)處理(li),本站部分文字(zi)與圖片資源來自于(yu)網絡(luo),轉載(zai)是出于(yu)傳遞更多信息(xi)之(zhi)目的(de),若有來源標注(zhu)錯誤或侵犯(fan)了(le)您(nin)的(de)合法(fa)權益,請(qing)立(li)即(ji)通知(zhi)我們(men)(管理(li)員(yuan)郵箱:),情況屬實(shi),我們(men)會(hui)第一時(shi)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i)向您(nin)表示(shi)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