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陰脾經脈
【循行】
《靈樞·經脈》:脾足太(tai)陰之(zhi)脈,起于大指之(zhi)端,循指內(nei)側白肉際(ji)(1),過(guo)核骨后(hou)(2),上內(nei)踝(3)前(qian)廉(lian),上踹(4)內(nei),循脛骨后(hou),交出(chu)厥陰(5)之(zhi)前(qian),上膝股(gu)內(nei)前(qian)廉(lian),入腹(fu),屬脾,絡(luo)胃,上膈(ge),挾咽(6),連舌本(7),散舌下。
其(qi)支者:復從胃,別(bie)上(shang)膈,注心中(脾(pi)之大(da)絡,名(ming)曰大(da)包,出淵腋下三寸(cun),布胸脅)。
[本經(jing)穴]隱白(井),大(da)(da)都(滎(ying)),太白(輸、原),公孫(sun)(絡),商丘(經(jing)),三陰(yin)(yin)交(足三陰(yin)(yin)之(zhi)會),漏谷,地(di)機(郄),陰(yin)(yin)陵(ling)泉(合),血海,箕門,沖(chong)門,府舍,腹結,大(da)(da)橫,腹哀(ai),食(shi)竇,天溪,胸鄉,周榮,大(da)(da)包(脾之(zhi)大(da)(da)絡)。
[交(jiao)會穴]中府(fu)(手(shou)太陰),期門(足(zu)厥陰),日月(足(zu)少陽(yang)),下脘、關元、中極(任脈(mo))。
【注釋】
(1)白(bai)肉際(ji)——指四肢掌(蹠(zhi))面與背面交接(jie)的(de)邊緣。掌(蹠(zhi))面的(de)皮膚較(jiao)厚而色淺,稱白(bai)肉,又稱赤白(bai)肉際(ji)。
(2)核骨(gu)——張介賓(bin)注:“大指(zhi)本節后內側圓骨(gu)。”其形如半個果核,故名核骨(gu)。即指(zhi)第(di)1蹠骨(gu)的頭部突起。
(3)內(nei)踝——脛(jing)骨下端的(de)突出處。
(4)踹——音篆。小腿肚,即腓腸肌(ji)部(bu)。
(5)厥(jue)陰(yin)——指足厥(jue)陰(yin)肝經(jing)。
(6)咽——張介賓注(zhu):“咽以咽物,居吼之后。”此兼指食(shi)管而言。
(7)舌本——指舌根部。
【語譯】
足太陰脾經(jing)(jing):從大趾末端開始(隱白),沿(yan)(yan)大趾內側赤白肉際(大都(dou)),經(jing)(jing)核(he)骨(gu)(第一骨(gu)小(xiao)頭后(hou)(太白、公孫),上(shang)向內踝前邊(商丘),上(shang)小(xiao)腿內側,沿(yan)(yan)脛骨(gu)后(hou)(三陰交(jiao)、漏(lou)谷),交(jiao)出(chu)足厥陰肝經(jing)(jing)之(zhi)前(地(di)機(ji)、陰陵(ling)泉),上(shang)膝股內側前邊(血海、箕門),進入腹部(bu)(沖(chong)門、府舍、腹結、大橫;中極、關元,屬于脾,絡于胃(腹哀;會下脘、日月、期(qi)門),通過(guo)膈肌(ji),夾(jia)食管(guan)旁(食竇、天溪(xi)、胸鄉、周榮;絡大包;會中府),連舌根,散布舌下。
它的支脈:從胃部分出,上過隔肌,流注心(xin)中,接手(shou)少陰(yin)心(xin)經。
【病候】
《靈(ling)樞·經(jing)脈》:是動則病:舌(she)本強,食則嘔,胃(wei)脘(1)痛,腹脹善噫,得后與(yu)氣(2),則快然如衰(3),身體皆重(zhong)。
是主(zhu)脾(pi)所(suo)生(sheng)病者(zhe):舌(she)本(ben)痛,體不(bu)能(neng)動(dong)搖,食不(bu)下,煩心,心下急痛,溏瘕泄(4),水(shui)閉(5),黃疸,不(bu)能(neng)臥,強(qiang)立(6)股膝(xi)內腫(zhong)、厥,足大指不(bu)能(neng)用(脾(pi)之大絡……實(shi)則身盡痛,虛則百(bai)節(jie)皆縱)。
【注釋】
(1)胃(wei)脘——《說文》:“脘,胃(wei)府也。”
(2)得后與氣(qi)——“后,指(zhi)大便;“氣(qi)”,指(zhi)矢氣(qi)。
(3)快然如衰——感到病情忪解。
(4)溏瘕泄(xie)——溏,指(zhi)大(da)便溏薄,瘕,指(zhi)腹部忽聚忽散(san)的痞塊;泄(xie),指(zhi)水瀉。
(5)水閉——指小便不(bu)通等癥(zheng)。
(6)強(qiang)立——《太(tai)素》作(zuo)“強(qiang)欠”。可作(zuo)勉強(qiang)起立解。
【語譯】
本(ben)經有了(le)異(yi)常變動就(jiu)表現為下(xia)列的病癥:舌根部(bu)發強(qiang),吃(chi)了(le)就(jiu)要嘔,胃脘痛,腹(fu)脹,好噯(ai)氣,得到大便或(huo)放屁(pi)后就(jiu)感(gan)到輕松,全身(shen)感(gan)到沉重無力。
本(ben)經所屬(shu)腧穴(xue)能主治有關“脾”方(fang)面所發生的病癥:舌根部痛(tong),身(shen)體不能活動,吃不下,心(xin)(xin)胸(xiong)煩悶,心(xin)(xin)窩下急(ji)痛(tong),大便(bian)溏(tang),腹有痞塊,泄利,或小便(bian)不通,黃疸,不能安睡,勉強站立,大腿(tui)和(he)小腿(tui)內側(ce)腫(zhong)、厥(jue)冷,足大趾不能運(yun)用。
足太陰絡脈
【循行】
《靈樞·經脈》:足太陰之(zhi)別,名曰公(gong)孫。去本節后一(yi)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腸胃。
其病(bing):厥氣上逆則(ze)(ze)霍亂(luan)。實,則(ze)(ze)腹(1)中切(qie)痛(tong);虛,則(ze)(ze)鼓脹。取(qu)之所別也。
【注釋】
(1)腹——原作腸,據(ju)《太(tai)素》改(gai)。
【語譯】
足(zu)太陰絡脈,名公孫。在距離足(zu)大趾本節后方一寸處分出,走向足(zu)陽明經;其支脈進入(ru)腹(fu)腔(qiang),與腸胃相聯絡。
其(qi)病(bing)癥:氣(qi)厥逆就揮(hui)霍(huo)繚亂,上(shang)吐下瀉。實證,見(jian)腹部(bu)絞痛;虛證,見(jian)腹部(bu)脹氣(qi)。可(ke)取足太陰絡(luo)穴治療。
足太陰經別
【循行】
《靈樞·經別》:足太陰之正,上至髀,合于(yu)陽明(ming)。與(yu)別俱行,上結于(yu)咽,貫(guan)舌本(ben)(1)。
【注釋】
(1)舌本——原作舌中,據《太素》改。
【語譯】
足太(tai)陰經別,從足太(tai)陰經脈(mo)分(fen)出后到達大腿(tui)前面,和足陽明(ming)經的經別相合并行(xing),向上結于(yu)咽喉,貫通(tong)到舌本。
足太陰經筋
【循行】
《靈(ling)樞(shu)·經筋》:足太(tai)陰(yin)之筋,起于(yu)(yu)大指之端(duan)內(nei)側(ce),上結(jie)于(yu)(yu)內(nei)踝;其直者,結(jie)于(yu)(yu)膝內(nei)輔骨,上循陰(yin)股(1)結(jie)于(yu)(yu)髀,聚于(yu)(yu)陰(yin)器。上腹,結(jie)于(yu)(yu)臍,循腹里(li),結(jie)于(yu)(yu)肋,散(san)于(yu)(yu)胸中;其內(nei)者著于(yu)(yu)脊。
其病(bing):足大指支,內(nei)踝痛,轉筋痛,膝(xi)內(nei)輔骨痛,陰(yin)股引髀(bi)而痛,陰(yin)器紐(niu)痛,上(2)引臍與(3)兩脅痛,引膺中與(4)脊內(nei)痛。
【注釋】
(1)陰股——股的內側。
(2)上(shang)——原作(zuo)下,據《太素》改。
(3)(4)與——原缺,據《太素(su)》補。
【語譯】
足(zu)太陰(yin)經筋,起始于(yu)(yu)足(zu)大(da)趾(zhi)內(nei)側端,上(shang)行(xing)結(jie)于(yu)(yu)內(nei)踝,直行(xing)向(xiang)上(shang)結(jie)于(yu)(yu)膝內(nei)輔(fu)骨(gu)(脛骨(gu)內(nei)髁部(bu)),向(xiang)上(shang)沿著大(da)腿(tui)內(nei)側,結(jie)于(yu)(yu)股前,會(hui)聚于(yu)(yu)陰(yin)器(qi)部(bu);向(xiang)上(shang)到(dao)腹部(bu),結(jie)于(yu)(yu)臍,再沿著腹內(nei)結(jie)于(yu)(yu)肋骨(gu),散布到(dao)胸中,在(zai)內(nei)的經筋則附著于(yu)(yu)脊旁。
其病癥:可出現足大趾支撐不(bu)適,牽引內踝(huai)作(zuo)痛(tong)(tong),轉筋,膝(xi)內輔骨痛(tong)(tong),股內側牽引髀部(bu)作(zuo)痛(tong)(tong),陰器部(bu)有扭轉疼痛(tong)(tong),并可向(xiang)上(shang)引臍及兩脅作(zuo)痛(tong)(tong),且能牽引胸膺(ying)和脊內疼痛(tong)(tong)。
歸屬(shu)于足(zu)太陰脾經(jing)的腧穴。據《針灸甲乙經(jing)》及《醫宗金鑒》等書載述,足(zu)太陰脾經(jing)所屬(shu)穴計有(you):隱白(bai)、大(da)都(dou)、太白(bai)、公孫、商丘、三陰交、漏(lou)谷、地機(ji)、陰陵泉(quan)、血海、箕門(men)、沖門(men)、府舍、腹結,大(da)橫、腹哀(ai)、食竇、天(tian)溪、胸鄉、周榮、大(da)包(bao)。共二(er)十一穴。
1 足(zu)(zu)太陰(yin)(yin)脾經(jing)循行(xing)路線圖其余足(zu)(zu)大趾(zhi)內(nei)(nei)側(ce)端(隱白穴(xue)),沿(yan)(yan)足(zu)(zu)背內(nei)(nei)側(ce)赤(chi)白肉際(ji)處(大都,足(zu)(zu)背皮膚(fu)與足(zu)(zu)掌皮膚(fu)交界處),上(shang)(shang)行(xing)經(jing)過內(nei)(nei)踝(huai)(huai)前緣(yuan)(yuan)的商(shang)丘穴(xue),沿(yan)(yan)小腿內(nei)(nei)側(ce)正中(zhong)線上(shang)(shang)行(xing),沿(yan)(yan)脛(jing)骨后緣(yuan)(yuan)(三陰(yin)(yin)交,漏(lou)谷),在內(nei)(nei)踝(huai)(huai)上(shang)(shang)八寸(cun)處交叉,行(xing)于足(zu)(zu)厥陰(yin)(yin)肝經(jing)(地機,陰(yin)(yin)陵(ling)泉)之前,上(shang)(shang)行(xing)沿(yan)(yan)膝關節(jie)和大腿內(nei)(nei)側(ce)前緣(yuan)(yuan)(血(xue)海,箕門),進入腹部(府舍,腹結,大橫),屬脾,絡胃(腹哀(ai)),再向上(shang)(shang)穿過膈肌,沿(yan)(yan)食道(dao)兩旁上(shang)(shang)行(xing),挾咽兩旁,連于舌(she)(she)根,散于舌(she)(she)下(xia)。
2 足(zu)太(tai)陰(yin)脾經(jing)循行分(fen)支(zhi)胃部支(zhi)脈:從胃部分(fen)出,向上經(jing)過膈肌,流注心(xin)中,與手少陰(yin)心(xin)經(jing)相接(jie)。
3 足太陰脾(pi)(pi)經(jing)(jing)的(de)作用中醫認(ren)為,脾(pi)(pi)胃(wei)后天(tian)之本,氣(qi)(qi)血(xue)(xue)生(sheng)化(hua)(hua)之源。人的(de)所(suo)有(you)(you)生(sheng)命活動都有(you)(you)賴于后天(tian)脾(pi)(pi)胃(wei)攝入的(de)營(ying)(ying)養(yang)物質(zhi)。脾(pi)(pi)的(de)功(gong)能(neng)旺盛(sheng),機體(ti)消化(hua)(hua)吸收功(gong)能(neng)才能(neng)健全(quan),才能(neng)化(hua)(hua)生(sheng)精(jing),氣(qi)(qi),血(xue)(xue),津液,為機體(ti)提供足夠原料(liao),使臟(zang)腑,經(jing)(jing)絡,四指百骸及筋肉(rou),皮毛等(deng)(deng)組織等(deng)(deng)到充(chong)(chong)分(fen)營(ying)(ying)養(yang),刺(ci)激脾(pi)(pi)經(jing)(jing)能(neng)有(you)(you)效調補益脾(pi)(pi)經(jing)(jing)氣(qi)(qi)血(xue)(xue),調節脾(pi)(pi)的(de)運化(hua)(hua)功(gong)能(neng),使脾(pi)(pi)氣(qi)(qi)血(xue)(xue)充(chong)(chong)盈,運化(hua)(hua)有(you)(you)源。
4 足太陰脾經(jing)主(zhu)治病癥(zheng)主(zhu)治脾,胃等消化系(xi)統病癥(zheng)及經(jing)脈循行路線上的其(qi)他病癥(zheng)。如胃痛,惡心,嘔吐,打嗝(ge),腹(fu)脹(zhang),黃(huang)疸,月(yue)經(jing)不(bu)調(diao),痛經(jing),閉經(jing),盆腔炎,前列(lie)腺炎,身體(ti)沉重(zhong)無力,舌根強痛及膝關(guan)節(jie),大(da)腿內側腫脹(zhang),冷痛等。
脾臟為諫議之官
中醫通常會把胰臟和脾臟合在一起,胰臟就是脾臟下面的那塊甜肉。
沒嘗過,不知道甜不甜[憨笑]。倪師說是甜肉。
胃脾為表里關系,胃是為腑,脾為臟。
胃主受納脾主運化,兩者之間的關系為“脾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飲食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輸送,從而滋養全身,故脾胃為后天之本。
脾經的循行路線:
脾經起于足大趾內側的隱白穴,沿腳內側赤白肉際,上行過內踝的前緣,再沿小腿內側正中線往上走,在內踝上八寸處,交出足厥陰肝經之前,上行沿大腿內側前緣,進入腹部,屬脾,絡胃。向上穿過膈肌,沿食道兩旁,連舌頭,散在舌下。
分支:從胃別出,上行過膈肌,入心中,交于手少陰心經。
脾開竅于口,其華在唇,脾氣健運,氣血充足,則口唇紅潤光澤,食欲旺盛,口唇紅潤。
口味正常。
脾氣虛弱,則口淡乏味,脾失健運,氣血衰少,口唇淡白不澤。
脾在液為涎,就是口水。
脾虛的孩子,脾氣不攝,導致涎液異常增多,經常流口水。
脾主甘,甜味入脾的,胃經的時候講過來了,大家還記得嗎?
脾統血,統攝,控制的意思。巜難經四十二難》說:“脾裹血1,溫五臟”,就是說包裹自液,使其不外逸的。
胃有氣,脾有血,想要氣血平衡就得脾胃和。
脾主少腹,少腹之肚臍以下的位置。
脾主四肢,有一些孩子,四肢無力,面黃肌瘦,都要從脾胃治療。
脾主肌肉,全身肌肉賴以脾的運化水谷精微的營養滋潤,才能壯實豐滿并發揮運動功能。
在五音為噦,就是打嗝,噦,yue。
脾的氣血流注時間為早上9--中午11點,脾氣旺的人,9--11點最有力。
脾經一共二十一個穴
第一個隱白穴:脾經的井穴,屬木,
因為脾主少腹,因此婦科問題,像經漏不止,白帶,陰道問題都可以在脾經的井穴上治療。
隱白上一寸有一個經外奇穴:三毛穴,在大腳趾長毛的地方,灸三毛可以治失眠。
有失眠,除了涌泉穴你也可以試試三毛
大都穴:脾胃的滎穴,屬火,火生土,所以它也是脾經的母穴。
虛癥時可選,脾有虛癥時,會四肢無力唇色有點白,另外運動也可強脾。
太白:脾經的俞穴,屬土,脾也是土,故為脾經本穴。
虛癥實癥都可以用,咱們之前的經絡課講的時癥用俞穴。
公孫:脾經絡穴,主沖脈。
有句口訣:公孫內關胃心胸——胃病,心臟病還有胸部問題可用這兩個穴來治療。
因為沖脈是公孫在管,因此腹脹的時候也可以用公孫。
妊娠期的孕吐可用公孫穴+足三里穴
商丘:脾經的經穴,屬金,土生金,故為脾經子穴,實癥時可以用。
如:膝蓋的疼在脾經處,痛幾個星期用商丘(子穴),疼好幾月用什么(母穴大都)?
一切膝蓋問題,都可以灸:
鶴頂穴,內膝眼,外膝眼,陰陵泉,陽陵泉。
注意:內外膝眼需要曲膝才能打開穴位。
倪師說商丘穴還有助孕的效果,想懷孕的可以關元穴跟商丘穴一起灸灸。
三陰交:脾經合穴,腎,脾,肝三條陰經的交會處。
女人的月經痛,月經不好,按三陰交就知道了,三陰交按之越痛,月事就越不好,痛經就痛。
三陰交是婦科大穴,幾乎所有的婦科問題都可以用三陰交,而且有美容的功效。
三陰交不但我們女人有,男人也有。
男的少腹痛,遺精,就找它——三陰交
三陰交還是三皇穴中的人皇
三皇穴專門治療水腫。
漏谷:健脾和胃、利水。
地機:脾經的郄穴,消炎鎮痛。
像水腫腹堅,肚子漲滿腹部子宮有腫塊都可以用。
地機穴是三皇穴中的:地皇
陰陵泉:脾經合穴,屬性水。治療水腫,膝蓋風濕,小便失禁小便頻繁。
陰陵泉是三皇穴中的:天皇。
血海穴:婦科名穴,像滴漏不止,月經不來,痛經都可以用。
痛經組合穴:三陰交,血海,中極。
又一個經外奇穴:百蟲窩,幫助診斷身體有沒有蛔蟲。
箕門:靠近陰部,少用。
沖門:曲骨外開4寸,生完寶寶后胎盤下不了,可以用它,大家了解一下就行,我們都不在家生產了,所以用不到。
府舍,腹結,大橫,腹哀,天溪,食竇
周榮,胸鄉。這個幾個很少用到,這些穴大家看下了解下大概在哪里就好了,當乳房腫塊時你自己就可以判斷在哪條經絡上了。
最后一個大包穴:脾之大絡,主管全身大絡,陰經陽經的絡都是他在管。
大包(bao)穴不克受重擊,會導(dao)致全(quan)身癱瘓。
本(ben)文地(di)址://n85e38t.cn/zhongyizatan/45361.html.
聲明: 我(wo)們致力(li)于保護作(zuo)者(zhe)版(ban)權(quan),注(zhu)重分(fen)享,被刊(kan)用文(wen)章(zhang)因無法核實真實出(chu)處,未能及時與作(zuo)者(zhe)取得聯(lian)系(xi),或有(you)版(ban)權(quan)異議的,請聯(lian)系(xi)管理(li)員,我(wo)們會(hui)(hui)立即處理(li),本站部分(fen)文(wen)字與圖片資源來(lai)自于網絡,轉(zhuan)載是出(chu)于傳遞(di)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you)來(lai)源標注(zhu)錯(cuo)誤或侵(qin)犯了您(nin)的合法權(quan)益,請立即通知我(wo)們(管理(li)員郵(you)箱:),情況(kuang)屬實,我(wo)們會(hui)(hui)第一時間予以刪除(chu),并同(tong)時向您(nin)表(biao)示(shi)歉意,謝(xie)謝(xie)!
上一篇: 手少陰心經
下一篇(pian): 足陽明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