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中醫基礎常識 >> 雜談

昔日軍用藥,惠及百姓家

醫案日記 2023-05-05 16:44:12

昔日軍用藥,惠及百姓家

本報記者 陳錚

當“神舟七號”載人航天任務順利完成時,舉國上下為航天員們的壯舉而歡呼雀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一種名為“鹽酸苯環壬酯”的國家一類新藥功不可沒。正是這種新藥,讓航天員們在訓練中能夠對空暈癥順利脫敏,并用最短的時間通過習服訓練克服空暈癥。

更為可喜的是,如今,這種航天員使用的抗暈動癥藥物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人們抗暈車、暈船、暈機的常用藥物。

軍艦上的預試驗

說起鹽酸苯環壬酯的研制過程,與軍隊密不可分。1984年的一天,人民海軍東海艦隊舟山基地,一艘護衛艦肩負著一項特殊的使命離開軍港,駛向了茫茫大海。軍艦北往青島,到了黃浦江口,一排排巨浪翻滾而來,咆哮著沖向軍艦,接著又如同瀑布般撲到了后甲板,船只在猛烈的沖擊中跌宕起伏,船頭時而跌入浪底,時而仰指天際。在連云港海域,巨大的暗流奮力地沖撞著軍艦,劇烈晃動著的船只如一片漂浮的樹葉在海水里起伏不定。

若是在往日,在船士兵必定無一例外地要遭遇嚴重的暈船之苦,排山倒海般嘔吐不止:先吐食物,食物吐完了吐酸水,接著吐膽汁。更有甚者會因胃出血而吐出血水,許多海軍士兵因經常如此而患有嚴重的胃病。但此次情形卻大不相同,盡管船只顛簸劇烈,軍艦上竟沒有一個人出現以往的嚴重暈船癥狀,戰士都面容淡定,神情自如。

看到這樣的情景,一位海軍少校緊緊握住旁邊一位中年人的手欣喜地說道:“老師,這藥效果實在太好了。”這位少校與軍艦上的戰士們一樣,入伍以來長期飽受暈船的折磨,而這次出航,竟然完全沒有頭暈難受的感覺。

原來,這艘軍艦此行的目的,是為一種代號為“8021”的抗暈藥做抗暈船預試驗。

與行駛于靜海的客輪不同,軍艦至少航行在距離海岸線10海里的深海之中,浪濤巨大,暗流涌動,暈船在所難免。但由于職業特點,無論在海上遇到什么狀況,艦上每人都必須各司其職,嚴格堅守崗位。而當時的抗暈藥普遍具有嗜睡、頭暈、心悸等巨大副作用,嚴重影響到艦隊的戰斗力。因此,多年來,海軍暈船問題一直懸而未決。

站在那位少校身邊的中年人,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軍事醫學科學院藥物制劑專家劉傳繢教授,代號“8021”的藥物,正是他和同事們為了克服當時抗暈藥“副作用大”這一難點,以高效、安全為突破方向,歷經30余年艱苦研發而成的中樞抗膽堿藥——“鹽酸苯環壬酯”。

鹽酸苯環壬酯能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內,有中樞阻斷乙酰膽堿對腦內毒蕈堿受體(M受體)和煙堿受體(N受體)的激動作用,由外周阻斷乙酰膽堿對M受體的激動,具有預防暈動癥的作用。只要在乘船(車、飛機)前半小時口服1片(2毫克),就能全程不暈。

飛入尋常百姓家

看著軍艦上的所有士兵均沒有出現副作用,劉教授深知,藥物“8021”在預試驗中表現良好,如果能夠通過接下來的臨床試驗,困擾海軍多年的“暈船”難題便迎刃而解,同時還能惠及廣大百姓,有效防治暈車、暈船、暈機等暈動癥。

預試驗過后,1990~1991年,北大醫學部(原北京醫科大學)中國藥物依賴性研究所再次對藥物“8021”進行了臨床試驗研究。試驗結果顯示:作為一種抗膽堿藥,鹽酸苯環壬酯預防暈動癥的總有效率達到了90%左右。而且在常用劑量下,鹽酸苯環壬酯不良反應很少,對血液系統、循環系統、肝腎功能均無損害,是一種安全的抗暈藥。

藥物“8021”顯著的抗暈效果得到了最權威的驗證,軍事醫學科學院決定將它用于兩個用途:第一,保留軍隊的使用權,讓它成為“軍隊常備抗暈藥物”。第二,將鹽酸苯環壬酯由“軍用”改為“民用”,大規模生產上市。

2008年,抗暈動癥藥物鹽酸苯環壬酯,作為國家一類新藥正式走入了千家萬戶,憑借“顯著提升抗暈效果,最大限度降低副作用”的優勢成為人們生活中抗暈車、暈船、暈機的常用藥物。

舊時堂謝王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什么意思

當年王導、謝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出自唐代劉禹錫的《烏衣巷》,原文如下:

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譯文:

朱雀橋邊一些野草開花,烏衣巷口唯有夕陽斜掛。

當年王導、謝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

 《烏衣巷》這是唐朝詩人劉禹錫感慨藏而不露,寄物詠懷的名篇,是組詩《金陵五題》中的一篇。詩人當時還沒到過金陵,始終對這個六朝古都懷著憧憬,正好有友人將自己寫的五首詠金陵古跡詩給他看,他便乘興和了五首。

 烏衣巷原是六朝貴族居住的地方,最為繁華,如今有名的朱雀橋邊竟長滿野草,烏衣巷口也不見車馬出入,只有夕陽斜照在昔日的深墻上。

擴展資料:

 這首詩寫詩人對盛衰興敗的深沉感慨。朱雀橋和烏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叢生,夕陽已斜。荒涼的景象,已經暗含了詩人對榮枯興衰的敏感體驗。后二句藉燕子的棲巢,表達作者對世事滄桑、盛衰變化的慨嘆,用筆尤為曲折。此詩為劉禹錫著名的詠史詩《金陵五題》中的第二首。

創作背景

 公元826年(唐敬宗寶歷二年),劉禹錫從和州(今安徽省和縣)刺史任上返回洛陽,途徑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寫了這一組詠懷古跡的詩篇,總名《金陵五題》,這是其中的第二首。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

-烏衣巷

本文地址://n85e38t.cn/zhongyizatan/282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