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中醫基礎常識 >> 雜談

醫海墨緣——談中醫與中國書畫

醫案日記 2023-05-03 06:05:31

醫海墨緣——談中醫與中國書畫

李志銘 深圳市中醫院

中醫和中國書畫,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它們是隨著華夏民族的誕生、進化而起源和發展的,可以說是同源相通,源遠流長。

溯本求源,中醫始于上古神農黃帝、炎帝時代。傳說“神農嘗百草”、“伏羲制九針”是祖國醫學的鼻祖;而“伏羲畫八卦”又是中國原始書畫的開端。原始的象形文字、圖畫,與原始的砭石(針)、草藥幾乎同時產生。有殷墟甲骨文、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等可資證明。

歷代書畫家、文人通醫者,不乏其人;而歷代名醫善書畫者,亦層出不窮。

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公元1037-1101年)又是書法家和畫家,兼通醫學,著有《蘇沈良方》傳世。

宋徽宗趙佶(公元1082-1135年)以“瘦金書”書法和工筆畫著稱,亦通醫學,曾主持編纂《圣濟經》作為當時的教科書。南宋醫家王介,曾撰著我國最早配有彩圖的本草書《履巉巖本草》,據醫史記載,他還“善作人物山水、似馬遠、夏珪,亦能梅蘭”。

元代醫家王履(公元1332-1391年),才華橫溢,精醫之外,還精通詩文畫藝。著作較多,現有《醫經溯洄集》行世,據悉故宮博物館尚存有其真跡。

明末清初的傅山(青主)(公元1607-1684年),是我國醫學史上最出色的一位醫、文、書、畫全能的醫學家。他博通經史百家、工詩文、又擅長書法和繪畫,兼精醫藥,而且他還是—位杰出的民族戰士,具有民族氣節。傅山善治婦科病,《傅青主女科》是其代表作,文筆簡煉,通俗易懂,繼承先賢奧旨,發揮親身經驗,強調調理肝、脾、腎,辨證論治詳明,處方用藥精當,自出心裁,勇于創新。為中醫婦科重要著作,在醫學史上有一定地位。他創制的“生化湯”等方劑療效卓著,流傳廣泛。傅山的書法有很高造詣,篆、隸、真、草都精妙。他重視品格修養,主張“作字先作人,人奇字亦奇”,他堅決反對寫字帶“奴俗”二氣,主張“寧拙毋巧,寧衛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現已成為書法界的重要準則),他的書法受王羲之的影響較大,郭沫若評他的字“豪邁不羈、脫略蹊徑”。現有《傅山醫學手稿》、《太原段貼》、《傅山書法選》等書可供研究。傅山的繪畫作品,從《傅山畫集》里可觀全面。刊出的三十多幅作品,無論山水、松竹,都氣勢雄偉,古樸雅致。他重視寫生,以真山真水為本,在技法和章法上不為文人畫傳統的形式所拘泥,有所創新。傅山的詩文,亦很精彩,有《霜紅龕集》傳世。傅山為人,剛直不阿,具有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當時的愛國思想家顧炎武在《又酬傅處士山次韻》詩中寫到“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給傅山以高度評價。傅山高尚的情操、堅貞的氣節、深湛的醫術、鏗鏘的詩文、精美的書畫,皆可稱為至寶,誠為后世醫家的楷模。

清代醫家薛雪(公元1681-1770年),是著名的溫病學家。所著的《溫熱條辨》一書,對中醫治療溫熱病具有綱領性的指導作用,對中醫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博學多通,善詩文,工畫蘭,頗有才氣。

比薛雪稍早的尤怡,年輕時家貧而好學,曾在寺院賣字畫為生,能詩善文,醫術亦精。他對中醫經典著作《傷寒論》、《金匱要略》很有研究,著有《傷寒貫珠集》、《金匱要略心典》等,流傳至今。

民國時期醫家曹穎甫(公元1866-1939年)是一位醫學教育家和臨床家。其著作《傷寒發微》、《金匱發微》、《經方實驗錄》等,頗有影響。他對文學有一定的研究,著有《古樂府評注》、《梅花集》等詩詞文集。他還擅長畫梅。更可貴的是曹先生富有民族氣節,當江陰淪陷,日寇入侵其宅時,他不甘為奴,嚴詞罵賊而被殺,可歌可泣。

現代已故中醫學家秦伯未,醫、文、畫皆精;名醫任應秋,亦精書法。他們都是中醫界的杰出人才。

當代名老中醫之中,多才多藝者亦不少。從“全國名醫秘方墨寶展覽”展出的作品來看,有—百多幅,蔚為大觀。其中北京中醫醫院顧問關幼波是著名的中醫肝病專家,善畫牡丹,書法亦精;福建中醫藥大學李學耕教授,精書法,善畫虎;深圳市中醫院的胡煥章主任醫師,善畫梅;馬來西亞著名老中醫黃叔平,善畫蘭竹;北京的董建華、路志正、焦樹德、吉良晨,南京的葉橘泉,浙江的何任、林乾良,廣東的鄧鐵濤、羅元愷、梁劍波、沈炎南,湖南的歐陽锜,貴州的夏森伯等名老中醫的書法,都有相當功底,值得我們學習。可喜的是,當今醫壇涌現了一批勤奮好學,多才多藝的中醫學家。如廣州中醫藥大學岑澤波教授、山西臨汾第一人民醫院蔣森和廣西中醫學院李旭藩的書法等,都是比較出色的。說明繼承和發揚中醫傳統特色,中醫文化后繼有人。

提倡中醫學者業余練習書法、繪畫,有幾點好處:其一,學習書畫可以學習先輩的勤奮治學精神,陶冶情操,培育醫德。其二,常作書畫可以豐富業余生活,調氣活血,功同氣功,修身養性,卻病延年。其三,練習書法可以培養認真細致的習慣,能書寫出合格的處方,使醫理條達,字跡工整,雅秀悅目,準確無誤。可增加病者的治療信心,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中醫與中國書畫,都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猶如一對孿生姊妹,其哲理相通,都是國粹,都需要繼承和發揚。作為一名中醫學家,除了要有高明的醫術、高尚的醫德之外,文學藝術修養、書法繪畫之道亦不可不懂。

中醫農業----健康生活的未來

? ? ? 最近農業新聞頻道,今日頭條最火的關鍵詞,莫過于中醫農業了。當今社會物質文化的需要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美好健康生活的追求,人們對生活小細節關乎健康的問題越來越重視,家家人人都需要健康的身體,未來是人類追求健康的世紀;未來是人人享有安全食品的新時代;21世紀,由發展經濟到關心自己的健康問題;健康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沒有健康的身心一切無從談起。將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我們從飲食問題開始說起。
? ? ?人類與大自然通過食物鏈而連接著。人類的食物主要來自植物和動物。而動植物是從自然環境中得到營養才生長而成的。如果這些動植物含有了來自環境污染的成分,人吃了就有危險。拿農藥殘留來說,如果作物有了農藥殘留,這就進入了食物鏈。如果殘留物不能被分解(如重金屬、化學農藥等,具有穩定性質不易分解),食物鏈中營養級別最高的生物——人,體內的有毒物質積累就越多。

? ? ? ? 中國占全球7%的土地,農藥使用量卻占全球的35%。所以,這些年農民向農田里播撒的農藥中,那些不能被降解的農殘和重金屬,都存在于食物鏈,最終會回到人類自己的身體里。

1.問題的嚴重程度
? ? ? ? 圍繞食物生產,我們付出的代價是沉重的,有人說我們用7%的耕地養活了20%的世界人口,但是卻忽略了下面的基本事實——我們動用了世界35%的氮肥,3倍于全球平均值的農藥用量,70%的可利用淡水資源。下面的一組數據或許說明該問題的嚴重性:
? ? ?早在2005年,我國每年抗生素原料生產量就達21萬噸;人均0.16公斤;2010年,中國化肥施用總量為5561.7萬噸,人均41.5公斤;同年,農膜使用量217.3萬噸,人均1.62公斤;2013年,農藥總量337萬噸,人均2.59公斤;同年,中國從美國、巴西等地進口6000萬噸轉基因大豆,由此帶進來草甘膦含量195.6噸,草甘膦含量人均1.956克,草甘膦代謝物含量人均3.444克。
? ? ? ?上述各種化學物質在食物生產過程中添加,客觀上解放了部分勞動力,提高了生產效益,但是直接的或者潛在的有害物質進入食物鏈,造成了國民健康的惡化。當前,醫院人滿為患,醫患矛盾十分突出,是與食物鏈中的有害物質進入人體難以分開的。2007年,中國潛在心臟病患者6000萬人;2008年,高血壓患者2億人,高血壓知曉率僅為30%;2010年,中國約有220萬兒童出現性早熟;2011年,中國先天殘疾兒童總數高達80-120萬人;同年,中國育齡夫婦不孕不育發病比例達到1/8,不孕不育患者已超過5000萬人;2012年,江蘇省人民醫院精子合格率大學生僅30%,上班族合格率基本不超過20%;2013年,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達9700萬人以上。目前,全國每6分鐘就有1人被確診為癌癥,每天有8550人成為癌癥患者。醫學專家分析認為,80%的惡性疾病與環境惡化尤其食物鏈“毒化”有直接的關系。
2.食物鏈中有害物質知多少
? ? ? ? 今天,我們的食物鏈中到底會接觸到多少有害物質呢?這個數據觸目驚心。僅以農藥為例,2014年農業部與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763-2014)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指標就達3650項。這就是說,按照國家的規定,只要那3650項農藥使用符合要求,即所謂的不超標,就是允許使用的。面對這些農藥,具體使用后的效果如何,消費者無能為力,只好寄希望于那些農藥能夠“在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的承諾來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安全了,天知道那些生產者,監管者如何監管那些海量的農藥?消費者又怎樣去舉證那些他們認為有問題的食物?
? ? ?農藥在食物中分布,涉及284種(類)食品農,覆蓋了蔬菜、水果、谷物、油料和油脂、糖料、飲料類、調味料、堅果、食用菌、哺乳動物肉類、蛋類、禽內臟和肉類等12大類作物或產品,還有果汁、果脯、干制水果等初級加工產品。從上述國家的規定動作來看,我們吃的幾乎難以逃避農藥,即使某幾種達到規定要求,那么多的農藥幾種幾十種混到一起,還能達到要求嗎?針對蔬菜、水果、茶葉等鮮食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問題,多發、易發問題,有關部門2014年執行的新標準,重點規定了鮮食農產品中農藥殘留限量,為115個蔬菜種(類)和85個水果種(類)制定了2495項限量標準,比2012版本增加了904項限量標準。新增蔬菜水果限量占總新增限量的67%,其中水果上農藥殘留限量增加473項,蔬菜(包括食用菌)上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增加431項。
? ? ?為防治各種病蟲害對農作物生長的侵害,我國不同地區、不同農作物生產中經常使用的農藥品種為387種,農藥制定了最大殘留限量標準,基本覆蓋了常用農藥品種。這就是說,我們吃的食物,農民是離不開農藥來生產的。農民清楚他們向作物、蔬菜、果樹使用了多少農藥,他們留給自己吃的是基本不用農藥和化肥的。農民不懂得農藥種類,也不懂農藥殘留等專業術語,但本能的保護心理還是有的。

? ? ? ? 除了農藥,我們的食物鏈中還添加了激素物質。當年植物生理學的研究成果五大激素,全部都用到了農業生產,分別是,生長素、細胞分裂素、赤霉素、脫落酸、乙烯。我們看到的水果越來越大,越來越光鮮,這都是激素發揮的作用。我們在市場上看到的筆直的黃瓜,頂花帶刺的黃瓜也是激素的作用,蔬菜大棚的菜農告訴我,他們生產黃瓜需要用四種激素,還有一張拉直素,連我這個學植物的都沒有聽說過。
? ? ? ? 動物食品中也難逃脫激素的身影。所謂現代化的養殖模式下,雞45天、鴨28天就可以長大屠宰、豬4個月,將這些動物的生長周期幾乎縮短了5-10倍。對于很多雞鴨,經常是用含有激素的飼料喂養,催肥,導致這些肉類含有大量的激素;此外,部分池塘養殖的魚、蟹、黃鱔,有報道稱直接投喂避孕藥催長。這樣的食物當中激素含量都比普通食物大。由于激素主要是存在血液當中,所以肉類中的激素含量更高,尤其是在動物的內臟當中。這些激素動物對人體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最直接的受害者是無辜的孩子。激素能讓動物早熟,也能讓孩子早熟。催長激素可導致兒童性早熟、骨骼提前停止生長等。而且部分種類的激素含有劇毒,進行極高比例的稀釋后使用,仍能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導致累積中毒。
? ? ?生活經驗告訴我們“瓜熟蒂落”,但市場上售賣的很多黃瓜都頂著鮮艷的黃花,消費者覺得新鮮,其實是催長激素在起作用,黃花十幾天都不會凋謝。“瘦肉精“是國家明令禁用的,但被用在動物、水產、蔬菜上的激素類藥物卻至今還有人偷用,有些則將名稱換成“小料”在地下交易。相對國外嚴格的激素、抗生素類藥物檢測,國內對激素的強制檢測工作薄弱,對一些抗生素藥物的檢測也常常落空,導致食品生產過程中濫用激素現象盛行。
? ? ? ?抗生素,顧名思義是抵抗生命的,主要是抵抗乃至殺死微生物。生活中有很多的抗生素,如藥皂是抗菌的、冰箱、空調也有抗菌的。具有抗菌性的生活用品越來越多,就意味著給造成抗生素的耐藥性的機會也越多。飼料中使用抗生素既是防病措施又能增產,抗生素作為飼料的添加劑。在農民眼里,有病治病,無病防病,能使豬、牛、羊生長健壯,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他們就使用。飼養動物體內抗生素含量過多,人們喝牛羊奶,吃牛羊肉,抗生素就會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假如牛體內含有青霉素,兒童喝牛奶就會產生青霉素耐藥性。雖然沒打過青霉素,生病了會以為青霉素治療效果好,結果卻無效。
? ? ?除了農藥和激素,大量化肥使用造成了硝酸鹽殘留,進一步還原為亞硝酸鹽,成為強致癌物質;農膜使用是一邊生產食物,一邊生長致癌物(農膜低于800度焚燒產生嚴重的二惡英等強致癌物),必須叫停。爭議很大的轉基因,是在化學農業基礎上,繼續鼓勵農民使用農藥和化肥,讓勞動力從食物生產中分離,其不利影響已經非常之多,限于篇幅,這里不再專門介紹。

3.凈化食物鏈必須從源頭抓起
? ? ? ? 為什么食物鏈中增加了那么多有害物質?資本使然。資本的特點就是逐利,為了讓動植物長得更快,就添加各類激素;為了提高所謂的產量就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而不顧其殘留;為了讓食物看起來好看,就使用各種添加劑。最終資本在每一個環節收益,而受害的是大多數人,且每一個人都難以幸免。目前,食物鏈污染造成各種疾病增加,惡性疾病造成非正常死亡的利益鏈很長,從源頭算起包括石油開采、冶煉、化工、化肥、農藥、農膜、除草劑、添加劑的生產商;上述物質的流通商、經營商,各種制藥廠、獸藥廠;醫院尤其不孕不育醫院、火葬場、墓地;各個環節上的金融資本家、科學家群體及其媒體代言人。而提供食物的農民在上述產業鏈中,在每掙到的十元錢中,農民拿的不到一元,如果算上勞動力,他們是賠錢的。必須采取合理的計劃經濟加速理性的市場經濟,帶動農民用安全的辦法生產食物,帶動農民就業。食物安全與投入到食物生產上的人工成正比,與投入的化學物質和激素成反比。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食物生產與消費大國,食物種類與烹調方法全球最多,如果凈化了食物鏈,去除那些有害物質,將一些添加劑減少到最小程度,那么國民健康和平均壽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如果要做到這點,就必須通過合理的途徑,讓農民收益,讓農業回歸,讓農民有尊嚴,而不是害人害己。
? ? ?在中國走向中等發達國家以后,食物安全的壓力就越來越大。如果到那時候,我們的國民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還能夠吃得上有機食品(當前不足1%),那才是走到了世界的最前沿。中國近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化了的鄉村中。他們從事的是,有機食品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的涉農產業;他們吃的是有機食品,住的是別墅或準別墅能夠接地氣的房子;呼吸的是清潔的空氣;喝的是沒有污染的水;他們的環境鳥語花香;他們愉快地勞作,人們之間有分工但不競爭,有合作但不吃大鍋飯;他們之間有親情更有人情;他們一生中大部分遠離醫院,活到百歲自然老去;他們是一類快樂的人群;他們的職業是穩定的;他們不受市場的剝削,而有自己的定價權。因此,在當前城鎮化熱潮中,我們需要反思,我們需要逆城市化,是將城市中合理的要素(市政設施、醫療設施、衛生設施、娛樂設施、學校、銀行、暖氣、空調)搬到農村,而不是將人裝進城市。這樣,中央與社會的大量資金需要向農村流動,而不是讓農民砸鍋賣鐵甚至賣血,進城當三等公民,從此永遠告別不人道的“三留守”現象(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凈化食物鏈,將傳統農業提升為健康和諧可持續的農業,提高農民收入,減少市民的醫療投入,實際上我們搞的是一種高效農業。這種高效生態農業是從光合作用開始的,到消費者健康的血液流動而止,至少包括了五方面“物”的流動:一是大田作物葉綠體類囊體膜上電子流,作物首先將太陽能轉變為一切生物能夠直接利用的能量,這個生產過程是在健康的生態環境中進行的;二是各類食物、中藥材、寵物、花卉、苗木等等的在物聯網上物流,車輪滾動將上述農資運送到消費者手中;三是消費者體內健康的血液流動,他的血液里運輸的是,是為健康身體長壽遠離疾病的好的能量與元素;四是由上到下的貨幣流,健康有機食品和中藥材等的增值部分,從購買者那里往下游傳遞,帶動大學生尤其農民就業,增值部分的30%以上歸農民;五是互聯網上的信息流,這個流動非常迅速。通過云計算,我們能夠知道哪里有需求,哪里有庫存,哪里的有機農業是真實的,哪里出了問題,需要公示給予監管、懲戒,最終進行系統修復與平衡。
? ? ? 好多人會問,如果發展生態有機農業,產量降低怎么辦?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我們目前生產出來的6億噸糧食,人類僅吃了2億噸,有4億噸是被動物消耗和作為少量工業原料的。如果分類生產人的口糧與動物的飼料糧,將更多的人工投入到人類食物鏈維持中,用地養地,精耕細作,大量使用有機肥,恢復生態平衡,土地的產量,即使在沒有化肥和農藥的前提下,也是有很大提升空間的。我們連續進行了8年的實驗,就將低產田實現了高產穩產田,玉米和小麥周年產量2500斤/畝,繼續增強地力,產量實現3000斤/畝也是不遠的。這樣的土地產量,一畝可以滿足6口人的糧食需求,全國僅2億萬畝高產田就可滿足人的口糧需要,生產蔬菜有1億畝足矣。而其余的15億畝,加上60億畝的草原,20億畝的森林,10億畝的濕地,3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我們還不能生產或者直接尋找出飼養動物的飼料來嗎?動物是不需要吃那么多人的糧食的,它們的食性與人類是完全不同的。違背農業規模,急功近利,被資本綁架,才造成了今天農業的亂象。
4.建四道屏障保障人民群眾健康

? ? ? ? 當前的經濟發展模式以GDP為考量,造成的結果是生產發展了,但環境污染了,人民群眾的健康成了問題,“看病難”、“看病貴”、“醫患關系緊張”問題的源頭在食物不健康、環境被污染。國民健康并不是后期治療出來的,而是在源頭培育的。針對上述嚴重的健康問題,我們設計了一個中華“大健康”計劃,用四道防線保障國民健康。

? ? ? ? 第一道防線:優美的生態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告別化學污染,在自然保護區、森林、草原、荒漠、濕地與海洋等自然區域,基本沒有環境污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給野生動物留足地盤,人類不要進行干涉。即使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與鄉村,也要盡最大可能消滅污染,減少垃圾排放,嚴控白色污染。人類生活在藍天、青山、綠水的環境下,疾病則遠離人而去。

第二道防線:優質安全的食物。在18億畝農田里,規劃出為人類生產食物的空間。這個空間不大,僅生產人吃的口糧約2億畝高產田足夠;生產蔬菜與果樹,約1億畝耕地,其余的15億畝耕地則為飼養動物生產飼料糧。將人吃的口糧與動物飼料糧,用不同的方法生產,拉開價位,實行優質優價。對于人吃的糧食或蔬菜果樹,則停止使用化肥、農藥、除草劑、激素、地膜與轉基因;而對于動物生長所需要的飼料糧食,可適當使用化學物質。停止為發達國家生產化肥農藥除草劑等有害物質做法,停止以出口農用物資換外匯做法,逐步減少乃至停止進口轉基因糧食,從食物源頭保護國民健康第三道防線:中醫藥保健和養生。對于一些疾病,早發現早干預,能夠用中草藥解決的問題,暫不用西醫和西藥。對于中草藥,需要嚴格按照有機的方式生產,嚴格杜絕用生產動物飼料的方法生產中草藥。“藥材好,藥才好”。中醫藥有幾千年的文明史,實踐證明中藥對于民族繁衍貢獻巨大。但是,如果用種植農作物的辦法生產中藥材,其藥材質量就大打折扣。中醫原理是充分調動人體的自我修復功能,中藥材的作用是配合實現這些作用。第四道防線:現代醫學體系。以西醫為主的醫療與醫藥體系。這是在上述三道防線崩潰后的最后一道健康防線,其人數是相對少的。對于國民健康,除了醫學保障,更重要的是生態環境、食物、心態與心情,是生命生病而不是身體生病。醫生以治病救人為天職,國家可以像養公務員隊伍那樣保障醫生的收入。不以醫療數量看績效,而以醫院少病人為重要績效。只有醫學回歸醫學,減少商業成分,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線才能夠鞏固下來。
? ? ?上述四道防線中,第一道是盡量不制造病人,使大部分人群無疾而終或少疾而終;第二道防線是消除食物鏈上的有害化學成分,增加免疫力和自我修復力,最大程度地少制造病人;第三道防線,是將疾病早期干預早期預防,盡量不用無副作用的植物藥或物理方法,將疾病得到初步控制并治愈;第四道防線是應急防線,利用現代醫療的科研成果。對于進入到醫院的少數病人進行精心治療,救死扶傷,不以盈利為目的。四道防線構建,將逼迫目前的一些產業轉型,壓縮過多產能,杜絕過度使用化學添加物、過度醫療,客觀降低人藥、農藥,獸藥,中草藥的生產規模,打造優美的生態環境,延長國民平均壽命,減少疾病,提高家庭幸福指數,構建真正意義上的城鄉和諧,人人可平等享受社會發展福利。

 ? ? ? ?中醫農業的到來將在第二道防線上為農業的發展帶來安全無污染,無農藥殘留的綠色有機食品。中醫農業必將改變傳統化學農業給人們帶來的危害,開創新型綠色農業的革命時代。中醫農業是從中國國粹中醫藥研究入手,解決中藥如何在植物上的應用,追根溯源以中醫藥理論結合現代生物科技技術,運用中醫中“上醫治未病”理念和標本兼職的原理來調理和修復植物,從而做到為植物補充營養提高免疫力,減少病蟲害發生達到高產豐收的目的,用中藥肥種出來的農副產品既好吃又好看還綠色無殘留,讓農民少花錢,農產品多賣錢!從根本上解決當下農業種植過程中產量和農殘之間的矛盾問題,有效解決當下農業的痛點問題,即農產品品質和農殘重金屬超標問題。從源頭入手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都說病從口入,沒有了農藥殘留,激素種出來的食品,疾病自然不會找上門,多吃綠色有機食品,健康生活的未來——中醫農業!

自學中醫學需要哪些書籍比較適用

中醫入門級,不知道題主是怎么理解這個中醫之“門”的。
從中醫在這個角度講,入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重要到什么程度呢?就看現實生活中,有好多中醫忙活了一輩子,卻是成就有限,并不是他們不努力,只是進入了旁門而已。
中醫入門級的書,我會推薦《傷寒雜病論》作者張仲景作的序,如果你能靜下心來,細細的體味幾十遍,然后有所得,能夠感悟到距今一千八百年左右,張仲景寫這本書籍序時的心境,你就開始朝著真正的中醫之門邁步了。


注意看上面中醫書籍圖片的左上角,不管需要什么樣的中醫書籍都能找到你想要的,內中收集了大五萬多冊中醫書籍,學習中醫非常值得參考的地方


中醫書籍《傷寒論》是必須反復閱讀、認真理解、效仿的經典。

 《傷寒論》全書全稱應該是《傷寒雜病論》,內容包括了《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部分。其中的《傷寒論》原名《卒病論》。卒字大有深意,卒通猝,突然而來的意思,原意為治外感諸病立法示范,至于內傷雜病(舊有的痼疾)的治法,則記錄在《金匱要略》中。作者是醫圣張仲景,書中不借用《內經》一語,而水火相勝之義,陰陽進退之理,天地與人的諸多聯系無不言及。


中醫書籍《外經微言》

 《外經微言》,簡稱《外經》,有人稱為《黃帝外經》。中醫特別重視理論,兒科鼻祖錢仲陽、大臨床家張錫純等都強調醫理的重要性。中醫的理論書籍最好的應該是《黃帝內經》和《外經微言》。金元四大家、黃元御等的醫理解說可資參考、幫助理解,慎不可偏聽一家之言。


中醫書籍《內經》是必須反復閱讀認真領會的經典

 《內經》又名《黃帝內經》,內容分二大塊:《靈樞》和《素問》,成書于春秋戰國以前,我們見到的《內經》,是由唐代醫學家王冰王太仆編訂的。王太仆研究的是中醫學術理論(探究天人之間的聯系)、整理古籍、探求醫理根源(天體運動、時空轉換)。


中醫書籍《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是給人以無窮智慧的源泉,在這靈泉的灌溉下,歷代名醫層出不窮。學醫之人必須閱讀其中一部分名家的著作!世人都說中醫愛珍藏獨家秘方不外傳,這說的應該是鄉里之小醫,那些胸有大愛的名醫無不著書苦口婆心暢述醫理醫法醫方。以下是我認識到的上乘大醫:傅青主,著有《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等;張錫純,著有《衷中參西錄》;雷豐,著有《時病論》;程國彭,著有《醫學心悟》;李翰卿,著有《傷寒一百一十三方使用法》等。李中梓的《醫宗必讀》,喻嘉言的《醫門法律》等,張路玉的《張氏醫通》皆可一觀。

 后世醫家多稱“溫病學諸書是《傷寒論》之翼”,因《傷寒論》的內容“詳于寒而略于溫熱”。葉天士的《溫熱論》、陳平伯的《外感溫病篇》、薛生白的《濕熱病篇》、余師愚的《疫病篇》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別的方面,外科有劉涓子的《劉涓子鬼遺方》、王維德的《外證治全生集》等。雜病專著有:綺石的《理虛元鑒》、唐容川的《血證論》等。驗方集萃的有《驗方新編》等。

 要讀完以上醫書,三、五年時間都不夠用,因為醫書不像武俠小說那樣好讀,有些書籍的大部分內容還需要反復閱讀、玩味。今天的我們要想速學成用,必須閱讀《內經》、《傷寒論》、《傅青主男科、女科》、《陳士鐸醫學全書》、《王旭高醫學全書》、《醫醇勝義》、《曹仁伯醫案》、《程杏軒醫案》、《王孟英醫學全書》、《仿寓意草》、《時病論》等等(和講藥性的本草),這些著作里所談的民病情況與我們今天的民病情況十分類似,常常可以有“生搬硬套”的機會。讀完這些書,你再選二本醫案如何廉臣編的《全國名醫驗案類編》考考自己,就能知道自己能不能對付一些常見的病情了。


此中所有中醫書籍都在圖中左上角,非常豐富的約五萬冊中醫書籍均出自于此

其它的可推薦的中醫書籍為:

中醫大學本科教材類

《零起點學中醫》–天下無疾(首選)

《中醫基礎理論》–教材(次選)

《醫學入門》–李梃

《傷寒雜病論》–注釋

《黃帝內經》–注釋

《中醫四大經典》–注釋

針灸類:

《針灸學》–石學敏教材(首選)

《經絡腧穴學》–教材

《針灸大成》注釋–楊繼洲

《針灸穴位名解》–注釋高式國

中國醫學大成叢書(全套10卷)
中國醫學大成續集
中國醫學大成(簡體橫排版)
中國醫學大成(繁體豎排版)
中國醫學百科全書(全七卷)(掃描版)
中國醫術名家精華叢書(全4卷)(掃描版)
中國醫著系列叢書(全6冊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中國古今醫案類編(全十五部)
中國現代名中醫醫案精華(全套六集)北京出版社1990版
中國現代名中醫醫案精粹叢書(全六集)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版
中國現代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全33冊)
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全112冊)

醫方精要系列叢書(全10冊)(高清版)
醫林薈萃(浙江省名老中醫學術經驗選編)
醫經六書(全3冊)
千家妙方(上、下冊)(掃描版)
歷代本草精華叢書
古今名醫臨證金鑒(全二十二部三十冊)
名中醫醫案醫論(共15冊)
名醫臨證金鑒(全二十二部三十冊)
名醫名方錄(全4冊)
名醫類案(正續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

中醫實用技術叢書(全10卷 高清版)
中醫師承十元叢書(全5冊)
中醫師承大學堂叢書 張錫純醫學師承學堂
中醫必讀百部名著
中醫方劑大辭典(十一卷 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
中醫歌訣白話解系列
中醫精華叢書(全九卷)(高清版)
中醫經典臨證發微(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中醫經典注評叢書

兒童心理學手冊(全四卷)
全國名老中醫醫案醫話醫論精選(共二十二冊)
全國著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叢書(全22冊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0)
全國著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叢書(全22冊)(掃描版)
全民獻方獻藥運動驗方
內經類書籍
醫學人生叢書:走近中醫大家(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8)
醫學入門(上、下)
醫學圖譜、圖解(一)(共十冊)
醫學圖譜、圖解(二)(共十冊)
醫學衷中參西錄叢書
醫家金鑒
醫方類聚(全十一冊)
名醫遺珍系列叢書(全四冊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0)
名家臨證醫著重刊
名家臨證醫著重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名家獻秘:老中醫養生藥膳(廣東旅游出版社)
名師與高徒(共四卷)(中南大學出版社2005)
名師經方講錄(全2輯)
名老中醫之路(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
名老中醫方藥心得叢書(共5冊)

中醫經典白話精解叢書(全七冊)
中醫藥學高級叢書
中醫藥精華讀本(共六冊)
中醫證候學(上、中、下冊)
中醫證候學(上、中、下)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7
中醫金方系列(共6卷)(高清版)
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共三十八冊)
中醫驗案點評與誤案分析叢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藥材及原植物彩色圖鑒(全2冊)
中華傳世醫典(全12冊)
中華養生百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中華醫書集成
中華醫學百科大辭海
中華國粹書系叢書(全10卷)
中華本草.完美修改版
中國中醫秘方大全(文匯出版社1989 胡熙明主編)
中國中醫藥學術語集成
中國中藥材真偽鑒別圖典(全4冊)
中國中藥資源叢書系列(全6冊)
中國藥典(2010版)(全3部)
中國藥學大辭典(陳存仁)
中國藏藥(全3卷)
中央電視臺《中華醫藥》欄目組系列圖書
中草藥現代研究(全三卷)
中藥成方制劑(全20冊)
中藥類書籍
中西醫結合專科病診療大系叢書(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臨床經典中醫讀本(共三十八冊)
臨床辨病專方治療叢書(人民衛生出版社)
二續名醫類案(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云南天然藥物圖鑒(全5卷)
傳統中醫藥精華讀本(共六冊)
傷寒類書籍
傷寒論注十人書叢書(全10冊)
住院醫師手冊(合集,共12本)
保健美容按摩彩色圖譜(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傅山醫學臨證運用叢書(全3冊 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呂志杰著作(河北中醫學院)
吳中醫集(全4集)
吳熙婦科溯洄(全三集)
唐宋金元名醫全書大成
四季養生藥膳(三采文化)

談談你對中醫學的認識!

對于中國人來講,中醫不僅是中醫與中藥,還是一種文化與理念。
中醫與傳統文化一脈相承,可以說是一同發展起來的。藥食同源,天人合一這些在今天看來依然不落伍的理念,包含在中華文化之中,也包含在中醫藥的理論里。往大了說,中醫藥詮釋了人類與自然、人類與宇宙、人類與其他物種的相生相克的關系;往小了說,則闡釋了人體與其生活的環境的關系,每個人都是大自然當中的一個小宇宙,這個出現在《易經》與中醫理論里的觀點在今天已經被最先進的科學所證實。
而中國人的養生觀就是建立在中醫理論對人體與疾病的宏觀認識上,對此中國人受益匪淺,而這種理念在護佑中國人的同時也必將以文化的形式走向世界,為世界人民所接受。

本文地址://n85e38t.cn/zhongyizatan/170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