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中醫基礎常識 >> 雜談

陰陽思維篇:陰陽失衡的三種狀態

荊十三 2024-01-19 20:04:04

中醫學認為,作為正邪相爭、正不勝邪的結果,陰陽失衡是一切疾病的本質特征。

盡管其因人、因病而程度不同、形式各異,但陰陽失衡作為疾病的基本狀態,概括起來卻不外乎有低下、亢進與紊亂三種情況。

茲就此加以梳理,以正于同道。

微信圖片_20240112171101.png

低下

功能低下是指臟腑在司職過程中出現衰弱無力或受礙而難以盡職的狀態。

臟腑衰弱無力屬于“精氣奪則虛”(《素問·通評虛實論》)的范疇,其成因主要有二:一是先天稟賦不足。稟賦是指受之于父母而形成的體質狀態,決定著發病的易感性與傾向性。若稟賦有欠,常易致患某病,如“因其骨節皮膚腠理之不堅固者,邪之所舍也,故常為病也”“肉不堅,腠理疏,則善病風”“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熱”“粗理而肉不堅者,善病痹”(《靈樞·五變》)。二是后天失養,即“生病起于過用”(《素問·經脈別論》),如飲食、起居、情志(七傷)、勞逸(五勞)等或過或偏,都會耗損人體氣血陰陽,進而削弱臟腑功能。而據《醫宗必讀》“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之論,后世在分析臟腑虛損病變時多源責于脾、腎。

一般而言,血與陰主物質基礎,氣與陽主功能狀態,因此五臟功能(習稱為臟氣)低下多因于臟之氣與陽的量與質的不足,如脾氣虛,則運化無力,水濕內停,流注腸中則大便溏薄,泛溢肌膚則見水腫;生化無源則氣血匱乏,無以充養而見面色萎黃、神倦乏力,甚而形體消瘦等;升降失調則見納差、脘腹脹滿。再如肺氣虛,肅降無力則可見咳喘無力,氣短、動則益甚;宣發失司則畏風、自汗等。又如腎氣虛,煦養無力則可見腰膝酸軟,封藏無力則滑精、早泄,尿后滴瀝不盡,小便頻數多等。而這些臟氣不足的共有表現是倦怠乏力、精神萎靡、面色不華等。由于“陽虛為氣虛之甚”,因而陽虛多是在氣虛的基礎上,突出表現為溫煦無力而見畏寒肢冷,或手足不溫等。

基于陰陽互根、氣血互生的原理,臟腑功能的狀態無疑還要受到陰血盈虧的影響,而陰與血的充養是臟氣正常的基礎與保障。

此外,內外環境對臟氣發揮也有重要作用,當病理產物停留阻滯,即會妨礙氣血運行,進而制約臟腑履職,甚而出現“大實有羸狀”。這是一個因虛致實、復又因實致虛的復雜過程。如肝疏泄不及則成郁,郁之既成,又可進一步衍生出血郁、火郁、濕郁、痰郁、食郁等,從而成為許多疾病的發生基礎。此如《丹溪心法》言:“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郁,諸病生焉。故人身諸病多生于郁。”

現代醫學之免疫功能低下,肺、心、腎功能不全,內分泌功能減退(如甲狀腺功能減退、原發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癥等),中醫學認為其大都存在著氣虛或陽虛的征象,由于推運或溫化無力,形成了虛實夾雜的局面,因而益氣、溫陽是其基本治法。

亢進

功能亢進是指臟腑的某些功能超出正常水平或實際能力,呈現出有余或太過的狀態。

人體是一個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聯系而構成的有機整體。臟腑各司其職,相互協作,只宜盡職盡責、安守本分,不宜恣意發揮、冒進突出。否則過猶不及,成為陰陽偏盛的病態。

陰陽偏盛是指陰或陽一方過于亢盛的病理狀態,屬于“邪氣盛則實”(《素問·通評虛實論》)。從感邪性質而論,病邪侵襲人體,多同氣相求,以類相從,即陽邪易致陽偏盛,陰邪易致陰偏盛,“陽勝則熱,陰勝則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因而陰陽偏盛往往出現機體的寒熱變化。又由于陰陽之間的互根互制,一方偏盛或以另一方的偏衰為背景或基礎,或制約另一方而使之虛衰,進而出現“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的發展演變結果。

具體而言,臟腑功能亢進常見于兩種情況:一是陽熱偏盛。如胃火熾盛可見消谷善饑,口渴多飲等;心火亢盛則見心悸、心煩失眠,甚則狂躁譫語等;肝火旺盛可見面紅目赤、急躁易怒、頭痛頭暈、口苦、脅痛等。二是升發太過,主要與肝有關。肝為風木之臟,體陰而用陽,以血為體,以氣為用,主藏血而司疏泄,喜條達而惡抑郁,其氣升發,故其病理變化復雜多端,每于初始見肝氣郁結,郁久有余而化火,而肝火炎上可致陽亢,陽亢失制則可動風。或因于陰血不足,肝體失柔,肝陽失制,也可致陽亢于上。

陰虛陽亢應與虛陽浮越相鑒別。病變基礎前者為陰虛,無力制陽,后者為陽虛,陰盛格陽(戴陽),因而雖皆可見面色潮紅、目赤、咽喉干疼等上部熱象,但下部癥狀迥異,前者見手足心熱、溲黃便干,后者則見畏寒肢冷、溲清便溏。

現代醫學診斷中的功能亢進,如脾功能亢進、內分泌功能亢進、自主神經功能亢進、躁狂癥等,其形成過程極為復雜,臨床表現也各有特征,而中醫學認為這些亢進狀態多有陽熱偏盛或陰虛火旺的基礎,至于具體辨證結論則需根據綜合分析得出。

紊亂

功能紊亂是指人體組織間的各種關系出現失度、失向、失時、失序、失位等問題的狀態,廣泛存在于各種病變過程中,可以是病變的結果,也可以是病變的原因。

正常情況下,臟腑彼此互助互制、相輔相成,保持著和諧有序的動態平衡。但對某一功能而言,臟腑的參與度與重要性是不一樣的,因而彼此的親疏關聯度也不一致,如肝、脾主升,肺、胃主降;肺主呼氣,腎主納氣;胃主納,脾主化,等等。同樣,氣血津液之間也都存在著密切聯系,如氣能生血、生津,行血、布津,攝血、攝津,血、津能載氣等。

邪氣致病,常見直接損傷或擾亂臟腑,使其不能正常履職,如風熱或痰熱擾肺,則可致咳、喘;痰熱、痰火、肝火等擾心,可致心悸、失眠,甚至躁狂;濕熱熏蒸肝膽,膽汁外溢,可致黃疸;痰濕蒙蔽腦竅則可發眩暈。

除此之外,邪氣加害還會間接影響其周邊關系,致臟腑失和,關系紊亂,如心火不能下降于腎,腎水不能上濟于心之心腎不交,可見失眠、心悸、眩暈、耳鳴等。

肝氣橫逆,恃強凌弱,最易戕伐中土,犯胃可致痛、嘔、呃等,乘脾可致脹滿、泄瀉等;脾胃失調,胃強脾弱則能納不能化、脘腹脹滿等;營衛不和可見自汗,其中衛弱營強者見身不發熱而時自汗出,衛強營弱者見時發熱而自汗,不發熱則無汗。

氣血不和的表現較為復雜,或見氣不生血的氣血兩虛,或見氣不攝血的出血,或見氣不行血的瘀滯、疼痛、腫塊,或見血隨氣升的頭痛、眩暈等。

若氣機逆亂,升降乖戾,陰陽失于順接,則發為厥證而見猝然昏仆,或伴四肢逆冷;肺氣上逆可致咳、喘;胃氣上逆可致嘔、呃;肝氣上逆可見頭痛、眩暈;脾氣下陷則可致胃、直腸、腎、子宮下垂等。

現代醫學中以功能紊亂為特征的病癥,如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交感、副交感神經間的平衡失調)、胃腸功能紊亂、內分泌功能紊亂(某種激素分泌過多或過少)等,臨床常表現為綜合征的形式。其發病每由多病因疊加而成,但常與心理因素、精神刺激相關,因而中醫學多從情志學說、氣血理論等加以認識。

綜上所述,陰陽失衡的低下、亢進與紊亂的三種狀態,基本涵蓋了臨床常見的病變狀況。而就臨床實際而言,三種狀態常交織出現,只是有所側重而已。至于辨治,理應遵循“損有余而補不足”(《道德經》)的“天之道”,及“無問其病,以平為期”(《素問·三部九候論》)的治療理念,審證求因,隨證立法,辨明主次,治病求本。總體而言,應在充分考慮“三因制宜”的基礎上,通過扶正祛邪以恢復“陰平陽秘”的平衡狀態。具體而言,當遵“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等則,以補益之法(益氣、溫陽、養血、滋陰)以扶正,以汗、吐、下、消之法以祛邪。而對于功能紊亂者,則以調和為宜,兼顧處理好正邪之間、臟腑與各組織之間的關系。

本文來自:朱光


本文地址://n85e38t.cn/zhongyizatan/1243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