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瑋 北京中醫醫院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立夏。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夏天開始。這個節氣是一個天氣炎熱、萬物生長旺盛的時期。古時,一些君王在夏季剛剛來臨之際,要舉行儀式,到京城之外的地方去迎夏,而出行的那天就是立夏。
立夏的特點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七個節氣。立夏代表天氣轉暖溫度明顯升高,炎熱的夏季即將到來,雨水比“谷雨”更多,而對農作物來說,立夏又是一個旺盛生長的重要節氣。比如:立夏后早稻進入大面積栽插的關鍵時期(南方時間比北方要早一些)。當然立夏后雨水的多少與收成有很大關系,所以有言:“立夏不下,犁耙高掛;立夏無雨,碓頭無米。”《禮記·月令》中解釋立夏的特點“螻蛄鳴,蚯蚓出,五谷生,苦菜秀。”從中可以看出,立夏時節螻蛄開始聒噪著夏日的到來,蚯蚓也開始幫農民翻松泥土。如果說“谷雨”是農作物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的時候,那么立夏就是“秧苗增高,快速生長”之季。
立夏養生重養心
《黃帝內經》云:“夏之月,此謂蕃秀,天地氣多,萬物華實。”立夏即夏天的開始,天氣逐漸轉熱,植物生長到了茂盛期,中醫理論認為此時利于心臟的生理活動。中醫所說的心與現代醫學的心是不一樣的,西醫認為人的心臟是循環系統的重要臟器,推動血液流動,將氧和營養物質送到全身以供生理所用。而中醫認為“心為一身之主,臟腑百骸皆聽令于心,故為君主。”心主神,為神明之用,也就是說心在人的各臟器中起主導作用,而且人的精神思維活動與心有關。在中醫理論中,人和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然界的四季消長變化,和人體的五臟功能活動相互關聯對應。心對應“夏”,也就是說在夏季,心陽最為旺盛,同時也提醒人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保養心臟。
養心先要精神安靜
中醫認為“心主神明”,也就是說人的精神活動由心來主管。當夏日氣溫升高后,人們極易煩躁不安,好發脾氣。有些人平時溫文爾雅,不急不怒,可到了夏天,卻變得性情急躁,常為小事大發脾氣。這是因為氣溫過高加劇了人們的緊張心理,心火過旺所致。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的心理、情緒與軀體可通過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互相聯系、互相影響。所以,此時不僅僅是情緒波動起伏,機體的免疫功能也較為低下,起居、飲食稍有不妥,就會發生各種疾病,從而影響健康。特別是老年人,由發火生氣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的情況并不少見,甚至因此而發生猝死。所以,在立夏之季要做好精神養生,做到精神安靜、笑口常開、自我調攝、制怒平和。
立夏在精神養生方面要多做安靜的事情,如繪畫、書法、聽音樂、下棋、種花、釣魚等,這些都可以調節精神、保持心情舒暢。
晝長夜短宜午休
立夏之后,晝長夜短,根據節氣變化,可晚些入睡,早點起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但是,由于立夏時天亮的早,人們起得早,而晚上相對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老百姓常說的“春困、秋乏、夏打盹”。為了防止睡眠不足的“夏打盹”,就要增加午休,尤其是老年人,有睡眠不實的特點,因此更需要午休。
立夏之后,中午1~3點時是氣溫最高的時候,容易出汗,稍加活動就會因出汗多消耗體力,極易疲勞。由于出汗多散熱的緣故,血液大量集中于體表,大腦血液供應相對減少,當午飯后,消化道的血供增多,大腦的血供就更為減少。所以,中午人們總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加之晚睡所致的睡眠不足,因此要逐漸增加午休時間,以消除疲勞,保持精力充沛,讓大腦和全身各系統得到休息。中、青年人來說,中午常常沒時間午休的,可以聽聽音樂或閉目養神,最好不要加班工作,以防“夏打盹”。午睡時間要因人而異,一般以0.5~1小時為宜,睡覺時不要貪涼,避免在風口處睡覺,以防著涼受風,發生疾病。
天氣轉熱食宜清淡
立夏之后,天氣逐漸轉熱,飲食宜清淡,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這是因為中醫認為立夏后陽氣上升,天氣逐漸升溫,如果多食油膩易上火的食物,可致內、外皆熱而出現上火的痤瘡、口腔潰瘍、便秘等病癥。立夏以后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
立夏之后可多吃牛奶、豆制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可達到強心的作用;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B族的供給,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具體來說,就是多吃魚、海參、芝麻、豆類、小米、玉米、紅薯、核桃、山楂、洋蔥、土豆、冬瓜、苦瓜、芹菜、蘆筍、南瓜、香蕉、蘋果等;少吃動物內臟、雞蛋黃、肥肉、魚子、蝦等,少吃過咸的食物,如咸魚、咸菜等。
此外,清晨可吃洋蔥少許,晚飯后飲少量紅酒,以保持氣血通暢。還可選益氣養心的芪精大棗湯:黃芪15克,黃精10克,大棗六枚,水煎服,每日一劑;清熱解暑,化痰利尿的冬瓜鯉魚湯:冬瓜1000克,鯉魚一條,煨湯;還有清熱解毒、養心安神、益氣養血的桂圓粥、魚腥草拌萵筍等。
總之,立夏之季要養心,為安度酷暑做準備,使身體各臟腑功能正常,以達到“正氣充足,邪不可干”的效果。
立夏養生最重要的就是養心,那么到了立夏應該怎么養心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立夏養心四大原則 1、清飲食
立夏時節,自然界的變化是陽氣漸長、陰氣漸弱。相對人體臟腑來說,是肝氣漸弱,心氣漸強,而此時的飲食原則是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飲食應以低脂、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多吃蔬菜、粗糧以及魚、雞肉、豆類、小米、山楂、楊梅、香瓜等。少食動物內臟、肥肉、含鹽量偏高的食物。白天宜食蔥姜少許,以養陽氣。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吃蔥姜有助于人體陽氣生發,符合中醫“春夏養陽”的.觀點。晚飯宜食粥并可少量飲酒。立夏后人體陽氣漸趨于外,新陳代謝旺盛,汗出較多,氣隨津散,人體陽氣和津液易損,夜晚食粥,既可生津止渴,又可養護脾胃。另外,晚飯還可少飲龜齡集酒、葡萄酒等,可暢通氣血,助睡眠。
2、慢運動
立夏以后氣溫漸升,易出汗,汗為心之液,若此時再劇烈運動,容易造成機體缺水,故應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慢節奏的有氧運動,并在運動后適當飲溫水,補充體液。
3、慎起居
《黃帝內經》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立夏以后氣候變化比較顯著,應晚睡早起,以順應陰陽變化。同時,立夏后人們應養成午睡的習慣。有研究表明,午睡可以預防心臟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多種心臟類疾病的發生。
4、調情志
立夏時節天氣漸熱,“暑易傷心”,高溫天氣易使人“心躁”。因此,應戒怒戒躁,保持神清氣和、心情舒暢,通泄自如,以免傷心、傷身、傷神。平時可做魚腥草拌萵筍、桂圓粥等清心藥膳。
立夏氣溫逐漸升高,大家要注意少做劇烈運動,養成午睡習慣、清淡飲食,保持心情舒暢,養好心。
不知不覺再過幾天就到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節氣,天氣逐漸炎熱起來,我們也要做好立夏養生才能保證身體的健康。那么我們如何才能做好立夏養生呢?不要著急,接下來就一起去文章中看一看吧!
五一小長假剛過,人們普遍感覺到氣溫升高了。本周四就是立夏。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中醫提醒,“立夏”后陽氣上升,天氣逐漸升溫,如果此時人們還多吃油膩,或是易上火的食物,就容易造成身體內、外皆熱,而出現上火、痤瘡、口腔潰瘍、便秘等病癥。
“立夏”以后飲食應注意“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可達到強心的作用。
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B族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同時,隨著夏季的到來,氣溫高,濕度大,細菌容易繁殖。飲食要注意衛生,少吃隔夜飯菜,碗筷要干凈,以免染上腸炎、痢疾,體虛的人要注意少吃生冷。
中醫指出,立夏養生還應注意的一點就是“靜養”。立夏后,隨著氣溫逐漸升高,人們易煩躁不安,好發脾氣。
這是因為氣溫過高加劇了人們的緊張心理,使人們心火過旺所致。因此,立夏養生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靜,情志開懷,心情舒暢,安閑自樂。
人們在閑暇之余可多做一些安靜的文體活動,如繪畫、釣魚、書法、下棋、種花等。
“立夏”的到來代表天氣轉暖溫度升高,炎熱的夏季即將到來。中醫稱,人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心臟,學會養“心”。
特別是老年人,每年夏天由發火生氣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的情況并不少見,甚至因此而發生猝死。所以中醫建議,老年人應該盡量保持精神安靜,笑口常開,做到自我調節情緒,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
立夏養生的三大習慣
增酸為主
立夏之后,人們大量排汗會造成人體陽氣不足,皮膚腠理易于開泄,此時多食用酸性的食物及藥品,如烏梅、山楂、木瓜、五味子等,可使皮膚適當收縮。
另一方面,隨著溫度逐漸攀升,人們難免會覺得煩躁上火,食欲也會有所下降。
所以,飲食宜清淡,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如果立夏后還多吃油膩的食物,很容易上火,造成身體內、外皆熱,甚至出現痤瘡、口腔潰瘍、便秘等病癥。
重視午休
到了夏天,心陽最為旺盛,功能最強,當氣溫升高后,人們極易煩躁不安,好發脾氣。
這是因為氣溫過高加劇了人們的緊張心理、心火過旺。此時人們不僅情緒波動起伏,機體的免疫功能也較為低下,起居、飲食稍有不妥,就會發生各種疾病。“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因此,立夏之后,不妨來個午休。
午飯后,人的身體為保證食物的消化吸收,全身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系統,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加上經過一個上午的工作或學習,腦細胞也處于疲勞狀態,故有昏昏欲睡感。
通過午睡來進行調節,補償夜間睡眠不足,能使人的大腦和身體各個系統都得到放松和休息,更有利于下午、晚上的工作或學習。
如何午睡更健康
首先,睡前不吃油膩食物,不吃得太飽。因為油膩食物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冠狀動脈病變,加重胃消化負擔,影響午休質量。
其次,健康的午睡以15~30分鐘最恰當,若是超過30分鐘,身體便會進入不易睡醒的深睡期,還不如延長到1~1.5小時,完成一整個睡眠的周期。
運動按摩
夏季屬火,氣候炎熱,是萬物蓬勃生長的季節,也是人體陽氣最盛、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
立夏以后氣溫漸升,易出汗,許多人因怕熱怕出汗,整天躲在空調房間里,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氣滯血瘀癥狀。事實上,適當的出汗可以降低體溫,也可以排毒。
立夏時節可以加強鍛煉,但運動后要適當飲水或飲溫鹽水,以補充體液。夏季鍛煉身體應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慢節奏的有氧運動,并在運動后適當飲溫水,補充體液。活動強度以不感到疲憊為宜,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以減少心臟負荷。
對于運動的時間,許多人都認為最好選在早晨,且晨練越早越好。其實,在天亮之前或天朦朦亮的時候,空氣并不清新,不利于健身。研究表明,在夏季早晨6時前,空氣中的污染物最不易擴散,是污染的高峰期。
立夏如何養心
立夏養生,首先要養心。一年四季中,夏天屬火,火氣通于心,故夏季與心氣相通,人們易感到煩躁不安,易出現失眠、口腔潰瘍等上火癥狀。
心在五行屬火,與夏季陽熱之氣相應,故為陽臟,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脈并主神志,起著主宰生命活動的作用。其次,心在體合脈,其華在面,其應虛里,在液為汗,心開竅于舌,心與小腸相表里,從而構成一個動態的、整體聯系的心功能系統。
立夏養心要做到戒躁戒怒,切忌大喜大悲,要保持精神安靜,心志安閑,心情舒暢,笑口常開。特別是老年人,由發火生氣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的情況易增加,甚至因此而發生猝死。
所以,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做好自我調節,重點關注心臟保養。
立夏養生之飲食清淡
立夏過后,溫度逐漸攀升,人們就會覺得煩躁上火,食欲也會有所下降。立夏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
宜采取“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原則,飲食應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除要少吃油膩外,可多吃一些苦菜類蔬菜,如苦瓜、香菜等。中醫認為,苦味入心,苦味食物具有除躁祛濕、清涼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勞乏、消炎退熱、清心明目、促進食欲等作用。
但是,苦味食物均屬寒涼,雖然能清熱瀉火,但屬于清瀉類食物,故體質比較虛弱者不宜食用,否則會加重病情。
此外,平時還應多吃蔬菜、水果、粗糧及酸味食物,比如山楂、西紅柿、橙子等,增強消化功能和滋養肝臟的作用,常吃還可降血壓、軟化血管、保護心臟。同時,還要考慮到養護脾胃,多喝點稀粥等易消化的食物,以暢通氣血。
結語: 立夏時節即將到來,氣溫也開始逐漸升高,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養生保健工作,從而讓身體更加健康,今天給大家講解了立夏時節的養生注意事項,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 ? 無論在哪個季節,養生都是很重要的,在這個炎熱的夏天,人們常常會感到身心不寧和心心煩氣躁,這多半是因氣候因素所致,炎熱的天氣使得人們陷入一種“病態”的亞健康狀態中,因此在夏季里養生,講究的是養心,養生重點也應放在養心這一點上。那么,夏季養心應該怎么做呢?下面我們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
? ? 1.飲食養心:夏季養心可以從飲食上做起。因為夏季容易心氣旺,出汗多,傷氣陰,所以夏季養心在飲食上不宜過于油膩,反而可以食用清淡少油的食物。如是食用谷物、豆類、蔬菜等。另外,中醫認為苦味入心,夏季多吃苦菜也是不失為養心方法,如苦瓜、苦苣、萵苣等。
? ? 2.運動養心:在夏天,很多人由于氣候因素而疏于運動,其實在中醫看來心主汗液,汗為心之液,所以夏季大量出汗容易加重心氣不足現象。但是完全的不運動反而會傷心氣。所以,夏季晚上的運動要適可而止,不宜進行劇烈運動,如可以選擇瑜伽、散步、打太極等運動方式3.靜養心:自古以來,我國就有靜心打坐以修身養性的說法,而在《醫鈔類編》中也有提到“養心在凝神,神凝則氣聚,氣聚則形全。”避免情緒過于激動,情緒起伏,也是夏季養心的一種方法。而且,情緒穩定,還有助于內分泌平衡,血壓穩定,避免誘發心臟疾病。另外,夏季晚上過于激動也不利于入睡和擁有高質量的睡眠。
? ? ? ? 以上就是有關“夏季如何養心”的詳細介紹了,相信大家在看過后都知道應該如何養心了吧!由于夏季是最濕熱的季節,因此在養生方面的禁忌也比其他季節要更多一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尤其要注意避免過度飽食,以免加重腸胃笑話的負擔,此外,還應避免憤怒,以免急火攻心,不利于自身健康。
本文地址://n85e38t.cn/zhongyizatan/117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夏季謹防汗皰疹
下一篇: 止血活血推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