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骨癌能按摩穴位治療了么

時間: 閱讀:2808

骨癌能按摩穴位治療了么


最佳回答

推拿按摩助人為樂

推拿按摩助人為樂

2023-07-20 01:27:07

骨癌是可以輔助按摩穴位治療的,但是并不能夠延緩病情的進展,為了更好的治療骨癌,建議去正規醫院腫瘤科就診,請專業人員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判斷。如果是骨腫瘤,可以使用唑來膦酸抑制骨轉移,如果所說的骨癌為白血病,需要考慮行化療或放療治療。

最新回答共有5條回答

  • 江蘇-吳**
    回復
    2023-07-20 04:04:55

  • 成都-陳**
    回復
    2023-07-20 04:04:55

     穴位按摩是用滲透的指力治療疾病的方式,穴位按摩好處在于既可以用從來診斷疾病同時也可以用來治療疾病,中醫上來說,穴位按摩主要就是針、灸、推拿等。

     用恰當的按摩手法能取得非常顯著的治療效果,而按摩的關鍵就在于掌握不同穴位的位置以及作用,今天就為大家分享6個比較重要的穴位,建議收藏起來,或許哪天就能用到。

    老中醫:這6個穴位可治病(詳細圖解),非常實用,記得收藏+分享

    穴位一:合谷穴

    合谷穴在右手拇指內側,對應左手的虎口,拇指向下按壓時,拇指指關節處就是合谷穴。

    經常按壓合谷穴,可以消除疲勞,去除黑眼圈,同時對失眠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穴位二:太沖穴

    太沖穴是位于人們的足背部位,靠近第一根和第二根腳趾骨之間的位置。

     平時適當按摩太沖穴,能起到降壓和緩解情緒急躁的作用,對于一些肝臟郁結導致心情比較暴躁的人們也有很好的緩解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感冒初期的時候大家也可以適當按摩太沖穴來幫助緩解感冒的癥狀。

    穴位三:角孫穴

    角孫穴位于人體的頭部,折耳郭向前,當耳尖直上入發際處便是角孫穴的所在。

     具有疏風活絡,清熱消腫,散風止痛,吸濕降濁,清利頭目的功效,對癡心腫痛,耳腫痛,目赤腫痛,目翳,耳腫痛,面頰腫痛,以及現代醫學的腮腺炎,視神經炎,偏頭痛,牙齦炎,視網膜出血等頭面五官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穴位四:太淵穴

    太淵穴的準確位置在腕前區,并處于舟狀骨與橈骨莖突之間,在拇長展肌腱尺側凹陷中

     具有理血通脈的功效,按摩該穴位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常常用于治療跌打損傷引起的血瘀等狀況,也具有宣肺平喘的功效,對咳嗽、氣喘等狀況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還具有清泄胃熱的功效,有益于身體 健康 ,人體在按摩太淵穴的時候要控制好力度,防止用力過大使局部肌肉發生損傷。

    穴位五:太陽穴

    太陽穴是經外奇穴、臨床常用穴,位于外眼角與眉稍連線向后一橫指的凹陷處。

     在太陽穴進行治療,能夠改善患者疲勞,同時也具有鎮定安神的作用,太陽穴屬于眼部保健操較好的穴位,具有改善眼睛視力、改善眼部疲勞的作用。

    穴位六:風池穴

     風池穴是足少陽膽經在頭部非常重要的腧穴,這個穴位于后頸部,如果是男士,當他低頭的時候因為后面的頭發比較短,就能看到后頸部在顱骨的下方有一個凹陷。

     這個凹陷是胸鎖乳突肌,就是前方的肌肉跟后邊的大脖筋,也就是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這個穴入后發際上一寸的位置,這就是風池穴。

     經常按摩風池穴可以祛風止痛、祛風通絡、對于風寒感冒有著治療作用,對于面癱和中風的患者有著功效,對耳鳴、耳聾有著緩解作用,按摩的時候一定要適度揉,只要有酸脹感就行,每次按摩35分鐘。

  • 匿名用戶
    回復
    2023-07-20 04:04:55

    小腿由脛骨和腓骨組成,在前而粗者為脛骨,在后而細者為腓骨,腳的足弓頂部有一塊骨頭叫距骨。踝關節就是由脛骨、腓骨下端夾騎于距骨之上形成的,俗稱“腳脖子”。脛骨下端向內突出的部分被稱為內踝,腓骨下端向外突出的部分被稱為外踝。踝關節囊前后較松,兩側較緊。踝關節的四周有韌帶加強,內側有三角韌帶,外側有三個獨立的韌帶。由于外側的韌帶較內側的韌帶弱,加上內踝較短,所以易發生足內翻(腳心朝內側)而損傷外側副韌帶。踝關節背屈時,距骨無活動余地,但在跖屈(提起腳跟)時,距骨可向兩側輕微活動,所以踝關節往往在跖屈位發生內翻位扭傷。
    青少年踝關節扭傷的發生率較高,因為學生參加體育活動較多。若活動前準備不充分,活動時易發生扭傷;姑娘們穿著高跟鞋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或下臺階時思想不集中,易發生跖屈內翻,這時外側副韌帶突然過度牽拉,可引起踝部扭傷。踝部扭傷輕者韌帶拉松或部分撕裂;重者則完全斷裂,并有踝關節半脫位,或并發骨折脫位。踝關節扭傷后,病人外跟前下方或下方有疼痛、腫脹,急性期可有瘀斑。這時做足內翻的動作會加重疼痛,做足外翻則可無疼痛。
    那么,踝關節扭傷后應該怎么辦呢?韌帶部分撕裂、損傷者,內翻角度增加,伴有劇痛。急性期24小時內可將踝部浸入冷水中,或用冷毛巾敷于患處,每次10-20分鐘,6小時一次,可收縮血管,消腫止痛。24小時之后則需熱敷,以促使局部血液循環加快,組織間隙的滲出液盡快吸收,從而減輕疼痛。如果韌帶損傷較重,疼痛劇烈,可用4厘米寬的三條膠布敷貼踝部,自小腿內側下1/3處,三條膠條互相重疊,重疊部位的寬度約為每條膠布的一半,再圍繞小腿貼三團膠布,起固定作用,但要防止粘貼過緊,阻礙血行。外用繃帶包扎,固定2-3周。韌帶完全斷裂者,足內翻角度明顯增加,半脫位時,足處于極度內翻位,這時可在外踝下摸到空隙。此類損傷需請醫生手法復位后,用管形石膏固定傷足于90度位和外翻位4-6周。反復扭傷者多由于早期處理不當而發生關節脫位。關節脫位患者可穿包幫鞋保護踝部,并將鞋外側加高1-1.5厘米,使足保持外翻位,防止足內翻。此外,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盡量不要穿高跟鞋,平時不要追跑打鬧,體育活動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以預防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怎么辦??
    踝關節扭傷是全身關節扭傷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是非常常見的臨床疾病。踝關節扭傷尤其是以內翻損傷造成外側副韌帶拉傷撕裂甚或斷裂的多見。當行走和疾跑落足或踩空或從高處墜落時,足外緣著地,足跖猛然內收,可引起踝外側韌帶被牽伸而扭傷,甚或部分撕裂,還可合并外踝撕脫性骨折。
    踝關節扭傷時有“裂帛”樣撕裂感,局部腫脹,疼痛明顯,患足不能負重行走,出現跛行,足之前跖不能著地。若僅為外側副韌帶扭傷水腫,癥狀可在1~3日內消失,若有韌帶撕裂則疼痛持續,關節不穩,X光片可以顯示有無撕脫骨折、距骨傾斜度增大或脫位現象。
    踝關節扭傷后早期處理很重要,宜臥床休息,下地時持拐以防止踝關節負重,不能過早活動,休息應在二周以上。損傷后應立即用冷敷,切忌熱敷,也不能使用局部揉搓等重手法,可以采用局部封閉以止痛。為了穩定關節可以讓病人坐于椅上,小腿下垂,以窄繃帶套住第四五趾由患者自己向上牽拉,使踝關節背伸外翻。醫生用三條4cm寬膠布,依次重疊一半由內踝上方繞過足跖面經外踝往上,貼于腓骨小頭下方,再用繃帶纏繞固定,制動數日。固定制動應以矯枉過正為度,即將傷肢向受傷力量相反方向翻轉,內翻位受傷外翻位固定,外翻位受傷內翻位固定。必要時用石膏或夾板固定。急性期過后可用熱敷,并鍛煉踝關節的屈伸內翻動作,或用按摩手法,依次搖轉踝關節、跖屈內翻、背伸外翻并按揉患處。韌帶完全撕裂可做修補手術。少數病人愈后容易再次發生扭傷。

    踝關節扭傷為什么會造成長期足痛??
    踝關節扭傷后經合理治療多數病人可獲痊愈,也有一些患者踝關節疼痛消失后遺留足外側疼痛,長期不愈,甚至可達數十年,影響行走和勞動。通常是由于跗骨竇內軟組織同時損傷而造成的。跗骨竇由距骨溝和跟骨溝組成,竇口位于外踝前下方,竇內有骨間跟距韌帶、脂肪墊和跟距關節滑膜及滑囊。踝關節扭傷時可引起跗骨竇內韌帶、脂肪墊及滑膜損傷,產生無菌性炎癥,損傷愈合后可出現瘢痕攣縮及韌帶緊張,產生足背外側疼痛及跗骨竇口處壓痛,有時還可向足趾放射。軟組織病變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出現小腿及足部感覺異常,發冷,沉緊無力、不自主發抖。
    用局部封閉竇內后疼痛可立即消失。應注意在踝關節扭傷后注意休息,局部理療治療,封閉治療都可以采用。治療效果良好。如保守治療無效,疼痛頑固者,可用手術切除跗骨竇內軟組織,用明膠海綿塞入跗骨竇內止血和消滅死腔。

    踝關節扭傷的防治
    1.引起踝關節扭傷原因和原理。根據解剖特點,踝關節是由脛、腓骨下的關節面與距骨上部的關節面(距骨滑車)構成。足的屈肌力比伸肌大,內翻肌力比外翻肌力大;加之外踝比內踝長,內踝三角韌帶比外側的三個韌帶堅固。因此,內翻比外翻的活動幅度大。此外,距骨體前寬后窄,當足背伸時,距骨完全進入踝穴,踝關節穩定,不易扭傷,而當跖屈時,距骨后面窄的部分進入踝穴前面寬的部分,踝關節相對不穩定,容易發生扭傷。球類運動技術復雜,在練習中技術運動的轉換比較頻繁,要求不斷改變方向、急停急起等,尤其是籃球運動中的搶籃板球,排球運動中的跳起扣球,學生離開地面在騰空階段,足就處于跖屈內翻位,如果落地時身體重心不穩,向一側傾斜或踩在他人的足上和球上,或高低不平的地面上,而學生又缺乏自我保護的應變能力,就會以足的前外側著地,使足內翻,導致損傷。
    2.癥狀。傷后踝關節內側或外側有明顯的壓痛;內、外踝有明顯腫脹,局部有皮下淤斑,踝關節活動受限,行走困難。
    3.踝關節扭傷的現場處理。傷后立刻給予冷敷,加壓包扎,抬高患肢,固定休息,外敷新傷藥。
    4.按摩治療。3天后,可進行輕手法按摩:(1)按摩解溪穴(足背踝關節橫紋的中央,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腱之間)1min;(2)按摩昆侖穴(外踝與跟腱連線的中點)1min;(3)按摩懸鐘穴(外踝尖上行下3寸,腓骨后緣)1min;(4)按摩陽陵泉穴(腓骨小頭下方凹陷中)1min。以上穴位按摩均以患者有酸脹感為度。
    5.傷后練習。腫痛減輕后,即應在粘膏支持帶固定下著地行走或扶拐行走,1~2周后可進行肌肉力量和協調性練習,沙地上慢跑或在凹凸的斜面上行走或跳躍練習,并逐步進入正規練習。
    6.加強預防措施。造成損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不重視預防措施。因此,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搞好場地設施,培養和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提高踝關節的肌肉力量,以及踝關節的穩定性和協調性,練習時應戴好保護支持帶。

    踝關節扭傷為什么常出現于外側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上下樓梯,步行逛街,公園漫步,稍不留意時踏空了梯級,碰撞了磚石樹墩等,都容易扭傷踝關節。但凡有扭傷,大部分出現于外側踝下部,而內側較少見,其中原因何在呢?
    這是由于外踝比內踝要長一些,于是支撐住了踝關節外側,同時,內踝部分有一組堅強的韌帶,稱為“脛側副韌帶”(又叫“三角韌帶”),呈扇形自內踝伸展到足骨上,緊緊地拉住了踝關節內側。兩者同時發生作用,當踝關節扭動時防止踝關節向外翻,而是經常地令踝關節過度向內翻,這時就使比較薄弱的腓側副韌帶發生撕裂損傷。這就是踝關節扭傷多見于外側(也即是腓骨側)的原因。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小腿內側支配足部的肌肉群如脛前肌、脛后肌均較強大有力,可以穩定住踝關節內側,不使其外翻移位;相反,小腿外側支配足部的腓骨長肌、腓骨短肌相對比較薄弱,一遇扭傷時,它不能緊緊地控制踝外側穩定不動,而是被迫拉伸而令踝關節過度內翻扭傷踝的外側。
    踝關節外側扭傷時,由于腓側副韌帶的撕裂出血,使外踝下方連及足背部出現血腫、皮下瘀斑,局部有明顯壓痛,檢查時如將足部被動向內翻,則因牽扯傷處而感劇痛,如向扭傷的外側翻,則疼痛不明顯。
    踝關節扭傷的診斷一般不難,但必須排除常常合并存在的腓骨髁骨折。如有骨折可疑,需要拍X光片來確定。
    治療以對癥為主。新鮮扭傷可立即冰敷,或向局部噴射冷凍劑,以抑制出血腫脹,并妥貼包扎固定。新鮮扭傷忌按摩、被動運動、立即行走活動,這樣做都會加重局部損傷及出血。1~2天后可局部熱敷,照射紅外線燈,使用短波透熱療法。2~3天后可練習步行活動,局部輕柔按摩或輔以被動活動。1~2周左右可趨痊愈,嚴重的韌帶撕裂則需要較長的時間康復。如不加注意還可能再次扭傷。

    認真對待踝關節的扭傷
    差不多每天都有2.5萬美國人扭傷踝關節,但卻很少有人對這個問題引起注意.當腳部扭轉不當就會造成踝外部韌帶的過度伸展和彎曲.
    加利福尼亞的整形外科專家Glenn Pfeffer稱,人們要依靠踝關節運動和工作.如果踝關節的扭傷得不到及時治療,可能會造成關節不穩定并發癥,如關節疼痛或反復出現扭傷的情況.
    據說,治療踝關節扭傷最好的辦法是休息,冰凍,壓迫,抬升踝關節.如果情況嚴重,就要用繃帶纏住關節,病人也要做適當的運動以防關節僵硬.
    當然,最好是預防出現扭傷的情況.在進行排球和網球運動時要做準備活動,用繃帶纏住關節也是一個好的方法.

    穿氣墊運動鞋踝關節易受傷《文匯報》 2001年3月29日
    據英國《泰晤士報》27日報道,澳大利亞一所大學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穿上氣墊運動鞋在運動的時候更加容易使踝部關節受傷。
    報道說,研究人員對約1萬名籃球運動員進行的調查表明,穿氣墊鞋的和不穿氣墊鞋的運動員相比,受傷的幾率為四比一。他們大部分是在跳高落地時弄傷踝部的。該結果一經公布,便在體育界和商界引起不小的震動。氣墊運動鞋制造商耐克公司的發言人迅即發表講話稱,該公司對報告非常重視。

    【疾病】踝關節扭傷
    【簡介】踝關節扭傷是指踝關節韌帶損傷或斷裂的一種病證。為骨傷科常見多發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小兒中學齡期兒童活動量較大,發病較多。現代醫學認為,踝關節扭傷多在行走、跑步、跳躍或下樓梯。下坡時,踝跖屈位,突然向外或向內翻,外側或內側副韌帶受到強大的張力作用,致使踝關節的穩定性失去平衡與協調,而發生踝關節扭傷。以外踝損傷最為常見。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是由于外傷等因素,使踝部的經脈受損,氣血運行不暢,經絡不通,氣滯血瘀而致。
    常見癥狀為,踝部明顯腫脹疼痛,不能著地,傷處有明顯壓痛、局部皮下瘀血。如外踝韌帶扭傷,則足內翻時疼痛明顯;內踝韌帶扭傷,則足外翻時疼痛明顯。如果是韌帶撕裂,則可有內、外翻畸形、血腫。
    按摩方法一 按摩方法二 生活調理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兒仰臥位,家長以拇指點揉丘墟、太溪、昆侖、申脈,陽陵泉,力量由輕到重,每穴操作半分鐘。
    (2)家長一手固定足部,另一手大魚際著力,在踝關節周圍進行輕柔緩和的揉摩,時間為2~5分鐘。
    (3)家長一手握住足跖部,另一手握住足跟部、拇指按在傷處,兩手稍用力向下牽引,同時進行輕度內翻和外翻。時間為1~3分鐘。
    (4)家長一手托住足跟,一手握住足跖部,同時用力,在拔伸的同時將踝關節盡量背伸,然后做環轉運動。時間為1~3分鐘。
    (5)家長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對用力,自上向下,反復中揉1~3分鐘,然后兩手掌相對用力。橫搓下肢1分鐘。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兒仰臥,家長以大魚際輕擦損傷部,以透熱為度。
    (2)以拇指指腹,在損傷的局部用輕柔的按揉法進行治療,時間為1~3分鐘。
    (3)患兒坐位,家長一手由外側握住足跟,用拇指壓于韌帶所傷之處,另一手握住跖部,用搖法1分鐘。
    (4)家長雙手握往足部,在拔伸力量下將足跖屈,再背屈同時,以拇指向內向下用力按壓韌帶損傷部位,以患兒能耐受為度,如此反復操作5~8次。
    (5)家長雙手掌相對用力,自膝關節向下,反復搓揉至踝關節周圍。以局部發紅透熱為度。時間為2~5分鐘。
    生活調理
    (1)對踝關節扭傷嚴重者,應到醫院拍調X片檢查,以排除骨折和脫位,如發現骨折應立即請醫生處理。
    (2)在踝關節扭傷的急性期,手法要輕柔和緩,以免加重損傷性出血,同時不要熱敷。
    (3)在恢復期,手法適當加重,同時可以配合局部熱敷,或活血通絡之中藥外洗,常能收到比較滿意的療效。
    (4)注意損傷的局部應防寒保暖。
    (5)在扭傷早期,較重者宜制動,根據病情給予適當固定,1~2周后解除固定,進行功能鍛煉。

    在外力作用下,關節驟然向一側活動而超過其正常活動度時,引起關節周圍軟組織如關節囊、韌帶、肌腱等發生撕裂傷,稱為關節扭傷。輕者僅有部分韌帶纖維撕裂、重者可使韌帶完全斷裂或韌帶及關節囊附著處的骨質撕脫,甚至發生關節脫位。關節扭傷日常最為常見,其中以踝關節最多,其次為膝關節和腕關節。
    一、解剖概要、損傷原因及病理
    踝部包括踝關節和距骨下關節,是下肢承重關節。前者由脛腓骨下端與距骨體上面組成,后者由距骨下面與跟骨組成。脛腓骨下端有內外踝和側副韌帶連接,使踝關節相當穩定。內踝下有堅韌的三角韌帶和腓距前、后韌帶,此韌帶比較薄弱,作用為限制足的內翻活動。在過度的強力內翻或外翻活動時,如行走在不平路面,高處遺失下或跑跳時落地不穩,均可引起外側或內側韌帶損傷,部分撕裂或完全斷裂或撕脫骨折。如早期治療不當,韌帶過度松弛,可造成踝關節不穩,易引起反復扭傷,甚至關節軟骨損傷,發生創傷性關節炎,嚴重影響行走功能。
    外側韌帶斷裂 內側韌帶斷裂 外側韌帶撕脫骨折 內側韌帶撕脫骨折
    二、臨床表現與診斷
    1.外側韌帶損傷
    由足部強力內翻引起。因外踝較內踝長和外側韌帶薄弱,使足內翻活動度較大,臨床上外側韌帶損傷較為常見。外側韌帶部分撕裂,較多見,其臨床表現是踝外側疼痛、腫脹、走路跛行;有時可見皮下瘀血;外側韌帶部位有壓痛;使足內翻時,引起外側韌帶部位疼痛加劇。
    外側韌帶完全斷裂:較少見,局部癥狀更明顯。由于失去外側韌帶的控制,可出現異常內翻活動度。有時外踝有小片骨質連同韌帶撕脫,叫撕脫骨折。內翻位攝片時,脛中蒫節面的傾斜度遠遠超過5-10°的正常范圍,傷側關節間隙增寬。X線檢查可見撕脫骨片。
    2.內側韌帶損傷
    由足部紡織品力外翻引起,發生較少。其臨床表現與外側韌帶損傷相似,但位置和方向相反。表現為內側韌帶部位疼痛、腫脹、壓痛、足外翻時,引起內側韌帶部位疼痛,也可有撕脫骨折。
    三、治療
    踝部內側韌帶損傷,輕型,膠布固定、繃帶包扎于矯枉過正位
    如外側韌帶損傷較輕、踝關節穩定性正常時,早期可抬高患肢,冷敷,以緩解疼能和減少出血、腫脹。2-3天后可用理療、封閉、外敷消腫止痛化瘀物,適當休息,并注意保護踝部(如穿高統靴等)。如損傷較重,可用5-7條寬約2.5厘米的膠布從小腿內側下1/3經過內、外踝粘貼于小腿外側中部,膠布外用繃帶包扎。使足保持外翻位置,使韌帶松馳,以利愈合,固定約3周。如為內側韌帶損傷,包扎固定位置相反。
    若癥狀嚴重,或韌帶完全斷裂或有撕脫骨折者需用短腿石膏靴固定患足,使其保持“矯枉過正”的位置,約4-6周。可在石膏靴底部加橡皮墊或其他耐磨物以便行走。若踝部骨折塊較大,且復位不良,則應切開復位和內固定。
    踝部韌帶損傷,重型,短腿石膏固定,足底加橡皮墊
    陳舊性外側韌帶斷裂或反復扭傷致外側韌帶過度松馳造成關節不穩者,可考慮用腓骨短肌腱重建外側韌帶。
    關節扭傷后應及時處理,原則是制動和消腫散瘀,使損傷的組織得到良好的修復。關節積血較多者,應在無菌技術下及時抽出,以免后遺關節內粘連。韌帶斷裂或撕脫骨折而影響關節穩定者,需行手術復位修補,以免引起反復扭傷,關節軟骨損傷和創傷性關節炎。

    如何治療踝關節扭傷
    1、對于輕度的踝關節扭傷,在扭傷的即刻就應行冷敷。以減少血腫的形成。同時可以外敷活血化瘀的藥物。這樣可以使腫脹消退、疼痛減輕。一般10—14天就可痊愈。
    2、踝關節損傷較重、引起韌帶較重損傷時,應該到醫院就診。這時要用寬膠布條固定。固定時間一般為2—3周。
    3、嚴重的踝關節扭傷引起韌帶斷裂或踝關節半脫位者,要用石膏固定傷足于90o位及外翻位。一般固定4—6周,去石膏后積極鍛煉踝關節的活動。

    踝關節損傷的自我診療
    我朋友幾天前不慎在下樓時將踝關節扭傷,請問專家,對于日常生活中的踝關節損傷應如何自我診療? 讀者 劉堯明
    踝關節損傷是臨床常見病癥,多因人在不平道路上行走、奔跑,或下坡、下樓時,足部突然內翻或外翻、旋轉,重力失衡所致。日常生活中,受傷病人習慣用熱水或熱毛巾燙洗患處,或用酒精搓揉患部,有的人則認為是小毛病,堅持行走、作業,這樣不僅會使癥狀加重,而且還會延誤治療時機。
    踝關節損傷后,首先應自我判斷,是軟組織扭傷還是骨折?扭傷者,受傷后即覺疼痛,活動受限,不能行走或可勉強走路,隨之踝關節腫脹;若傷后踝部淤腫疼痛,內外踝部壓痛明顯,可聞及骨擦音,出現功能障礙,甚至出現畸形,則是踝關節骨折。
    在治療方面,對扭傷者,要避免繼續負重或作業,應采用自我舒筋理筋手法,先將踝關節緩緩拔伸,片刻后做背伸、內翻和外翻動作,但切忌用局部手法揉按;局部腫脹明顯,可用冷水浸泡毛巾或將冰塊裝入塑料袋內進行外敷,3分鐘更換1次,持續30分鐘,使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降低組織溫度,起到止血、退熱、鎮痛的作用。對急性扭傷,施行冷敷越早越好,扭傷24小時后,宜改用熱敷療法,用溫熱水或熱醋浸透毛巾放于傷部,30分鐘即可,每天1~2次,能改善血液和淋巴液循環,利于傷處淤血和滲出的吸收。
    對于骨折者,應立刻到醫院骨科進行檢查、拍片,以便診斷和正確治療。市中心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智良

    [ 概述 ]
    踝關節扭傷較常見,尤其外側副韌帶損傷。多由間接外力所致。如行走時踏入凹處使踝關節突然內翻、內收,即可損傷外側副韌帶,嚴重者,可合并踝關節骨折。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日后會反復扭傷,以致影響關節功能。
    [ 癥狀體癥 ]
    1.足部突然內翻或外翻扭傷史。
    2.局部疼痛、腫脹、瘀血、壓痛,使足向健側翻轉者,患側痛加劇。
    [ 診斷依據 ]
    1.有明顯的扭傷史。
    2.局部疼痛、腫脹、壓痛、活動受限。
    3.X線攝片,可見有踝關節半脫位表現,或伴有骨折。
    [ 治療原則 ]
    1.不全斷裂行局部制動,對癥治療。
    2.完全斷裂,或合并有撕脫骨折,踝關節半脫位者,早期手術治療。

    [ 療效評價 ]
    1.治愈:無痛、關節穩定、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復。
    2.好轉:活動多有輕度腫痛,關節穩定,功能基本恢復。
    3.未愈:仍有腫痛,關節不穩,功能受限。

    [ 專家提示 ]
    踝關節扭傷,嚴重者可合并有骨折和踝關節半脫位。同時韌帶損傷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會導致日后反復扭傷。因此踝關節扭傷,應到醫院找骨科大夫及時診治、徹底治療。以免漏診或誤診,影響治療效果。

    聽說踝關節扭傷可以和骨折一樣嚴重,是嗎?
    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是的。“扭傷”通常指韌帶扯傷或者撕裂,踝關節損傷則可輕可重,取決于哪些韌帶遭受損傷。
    位于踝骨前外側的韌帶(前踝韌帶)受傷,一般只是輕度扭傷。癥狀為不太劇烈的疼痛、觸痛和青腫,踝關節仍可屈曲。輕度扭傷的治療比較簡單:用冷敷以減輕疼痛和腫脹,爾后用繃帶扎緊,盡可能休息幾天。完全復原可能需要三周之久。
    如果前踝韌帶撕裂兼有其他踝部韌帶損傷,通常會造成嚴重扭傷。踝關節承受體重,這些韌帶起必不可少的穩定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傷處腫脹疼痛更加厲害,而且可能踝關節前后均腫脹疼痛,以致走路或踝關節的任何活動都非常困難。
    實際上,嚴重扭傷完全可能像骨折—樣,剝奪傷者的活動能力,傷處往往必須上石膏以利痊愈。拆除石膏后,應該立即開始漸進的鍛煉計劃,做伸展運動和恢復活動范圍的運動,這是重要的。最后還應做增強體力的運動,以恢復關節的靈活性,并幫助防止再受損傷。
    有些人自言有一個“靠不住的踝關節”,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那是指連系踝骨的韌帶在壓力下非常容易受傷,通常是由于以往的韌帶損傷沒徹底治愈。用繃帶綁扎踝關節,有助于預防再次扭傷;穿鞋跟較較粗的鞋子,也有助于減少扭歪踝關節以致受傷的可能。

    踝關節扭傷的針灸治療
    運動時場地不平,負重行走或下樓梯、走斜坡突然失腳而使外踝韌帶損傷,韌帶損傷后局部滲出物刺激末梢神經而引起疼痛和活動障礙,稱為踝關節損傷。中醫認為踝關節損傷后,由于血離經脈,故而引起腫脹疼痛。
    多數病人有明確的急性扭傷史,踝部疼痛、腫脹,局部皮膚發青或青紫,關節運動障礙,步行困難。如局部有尖銳疼痛,伴踝關節畸形或異常活動時,應考慮骨折,盡快到醫院就診。
    踝關節扭傷是常見病,運用推拿療法可以簡便、快捷地緩解疼痛和恢復行走功能,為自己或家人、朋友解除痛苦。
    具體方法是:患者仰臥位或坐位,醫者在踝部施行按揉,先從患部到周圍,接著自外踝,經小腿外側至陽陵泉,重點在丘墟、絕骨、陽陵泉三穴。然后用拇指推患部,也是從局部向周圍推,以活血散瘀。
    經上述手法治療后,局部會有發熱的感覺且疼痛減輕,接著可以進行關鍵手法:拔伸踝關節并作小幅度內外旋。
    拔伸,即牽拉或牽引,在本病中的操作是:一手握住腳掌,固定踝關節的一端,另一只手適度按住患部,慢慢進行牽引并同時做小幅度旋轉,動作要緩和,忌用爆發力。之后再按丘墟和陽陵泉穴以酸脹為度,然后施以擦法自足背經踝部至小腿部,患部配合濕熱敷。
    操作和護理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項:
    1、對于局部出現大塊青紫斑者,不宜立刻施用手法和熱敷,應先行冷敷,在24小時后才能進行手法治療;
    2、治療手法宜輕柔;
    3、患部適當固定,防止足部保持背曲內翻姿勢;
    4、局部保暖;
    5、休息時踝部放置要高于臀位,利于腫脹消退。

    如何護理踝關節扭傷的病人?
    1、通常扭傷后24小時內,局部可用涼水或酒精冷敷,以促進止血,減少血腫的形成和疼痛。24~48小時之后,才可進行熱敷,以改善血液循環。
    2、扭傷踝關節后,不要過早下地及持重,避免妨礙其功能的康復。一般要待7~10天扭傷基本好轉后,才可逐漸開始步行。睡眠時,患腳可用枕頭墊高,以減少腫脹。
    3、行走時要注意路面的高低,光線不好時更應小心,下坡下樓時,腳的跖屈角度不要過大,防止發生扭傷

  • 逍遙子
    回復
    2023-07-20 03:03:45

    中醫推拿的功效,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首先是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推拿手法作用于經絡腧穴,可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散寒止痛。其次,推拿按摩可理筋整復,滑利關節。關于這一點,體現在三方面:
    一是手法作用于損傷局部,可促進氣血運行,消腫祛瘀,理氣止痛;
    二是可通過力學作用,來糾正筋出槽,骨錯縫;
    三是被動運動手法,可起到松解粘連,滑利關節的作用。推拿按摩還可以調整臟腑功能,增強抗病能力。總之,推拿按摩的功效是廣泛的。
    其次,推拿按摩可以治療一些內科疾病,如胃痛、失眠。婦科疾病如痛經、乳腺增生。兒科的小兒肌性斜頸、積食、感冒、咳嗽,發燒,也都適合用推拿治療。
    最后,推拿尚可引起血液成份和代謝變化。實驗室證明:推拿后白細胞總數和吞噬能力增加,白細胞分類變化中淋巴細胞比例升高,紅細胞輕度增加,血清中補體效價、氧的需要量、排氮量、排尿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泄量也都有增加。
    學推拿推薦杏林大講堂,結合理論,注重實操,講授中醫理論,名師親身指導,在大量的課堂練習與學員互動中熟練掌握正確的方法,達到即學即會。

頸椎骨質增生做按摩好么

風濕病能針灸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