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中醫基礎常識 >> 中藥常識

“藥中國老”甘草

祝由師 2023-04-28 20:01:19

“藥中國(guo)老”甘草(cao)

甘(gan)草是(shi)豆科植物甘(gan)草的(de)根莖,是(shi)一(yi)種藥(yao)食兩用的(de)中藥(yao)材(cai),由(you)于(yu)它味道甘(gan)甜(tian),也(ye)被廣泛(fan)的(de)用做(zuo)食品(pin)行業的(de)甜(tian)味劑。《本草綱目》中記(ji)載(zai):“諸藥(yao)中甘(gan)草為君,治七十二種乳石(shi)毒(du),解一(yi)千二百草木毒(du),調和(he)眾藥(yao)有(you)功,故有(you)‘國老’之號。”

甘草(cao)之(zhi)所(suo)以(yi)(yi)被稱(cheng)(cheng)為國老,是(shi)因為藥(yao)(yao)物都有其(qi)偏(pian)性,而甘草(cao)可以(yi)(yi)調(diao)和各藥(yao)(yao)的(de)(de)偏(pian)性,熱藥(yao)(yao)得(de)之(zhi)緩其(qi)熱,寒(han)(han)藥(yao)(yao)得(de)之(zhi)緩其(qi)寒(han)(han),寒(han)(han)熱相雜者,用之(zhi)得(de)其(qi)平,所(suo)以(yi)(yi)甘草(cao)被大量的(de)(de)用于中(zhong)藥(yao)(yao)配方之(zhi)中(zhong),有“十方九草(cao)”的(de)(de)美(mei)稱(cheng)(cheng)。

中醫對甘草的認識

《本草綱目(mu)》中指(zhi)出,甘(gan)(gan)草味甘(gan)(gan)、性平,無毒(du),入心、脾(pi)、胃、肺(fei)經,能夠消除(chu)五臟六腑的邪氣,使人筋骨堅實,肌肉豐滿,精力充沛,是(shi)(shi)一種(zhong)對人有補(bu)益(yi)作用的中藥(yao)。甘(gan)(gan)草生用和(he)熟用功效不同,生甘(gan)(gan)草主要功效一是(shi)(shi)調和(he)各種(zhong)中藥(yao)的藥(yao)性,二是(shi)(shi)清內火(huo),解百(bai)毒(du),并能潤肺(fei)止(zhi)咳嗽,而炙甘(gan)(gan)草重在溫中健脾(pi),益(yi)氣止(zhi)痛,用來治(zhi)療脾(pi)胃虛弱等(deng)癥。

中醫認(ren)為,甘(gan)(gan)草(cao)之功效在(zai)于甘(gan)(gan),其(qi)不(bu)足也在(zai)于甘(gan)(gan),因甘(gan)(gan)味助濕,甘(gan)(gan)味令(ling)人中滿(man),所以有(you)腹中脹(zhang)滿(man)、嘔吐(tu)、內熱等情況的人不(bu)宜(yi)服(fu)用甘(gan)(gan)草(cao),另外,中醫認(ren)為甘(gan)(gan)傷腎,甘(gan)(gan)草(cao)對(dui)腎病患者也有(you)不(bu)利影響。

現代醫學對甘草的認識

現(xian)代醫學研究發現(xian),甘草(cao)(cao)(cao)中(zhong)(zhong)含有的(de)化學成分十分復雜,主要成分為甘草(cao)(cao)(cao)酸(suan)、甘草(cao)(cao)(cao)次酸(suan)、甘草(cao)(cao)(cao)甙、甘草(cao)(cao)(cao)甜素(su)、黃酮類物(wu)(wu)質等(deng),甘草(cao)(cao)(cao)酸(suan)能(neng)夠降血脂(zhi),預防和治療(liao)動脈石化,甘草(cao)(cao)(cao)中(zhong)(zhong)的(de)黃酮類物(wu)(wu)質能(neng)夠保護腸(chang)胃(wei)粘膜,有養(yang)護脾胃(wei)的(de)作(zuo)用(yong),甘草(cao)(cao)(cao)中(zhong)(zhong)的(de)甘草(cao)(cao)(cao)甜素(su)對(dui)人體的(de)的(de)有毒(du)物(wu)(wu)質能(neng)夠起到吸附作(zuo)用(yong),并(bing)且(qie)能(neng)夠增(zeng)強肝臟的(de)解毒(du)能(neng)力(li),所以甘草(cao)(cao)(cao)對(dui)藥物(wu)(wu)和食物(wu)(wu)中(zhong)(zhong)毒(du)有著顯著的(de)解毒(du)作(zuo)用(yong)。

甘(gan)草(cao)中的甘(gan)草(cao)次酸(suan)有良好的中樞(shu)性鎮咳作用,可以(yi)用來緩解咳嗽,治療(liao)咽喉腫痛發炎(yan),甘(gan)草(cao)中的甘(gan)草(cao)甜素和甘(gan)草(cao)次酸(suan)鹽(yan)還有抗過敏、保護肝臟、防癌抗癌、抗艾(ai)滋病等(deng)多種功效。

甘草使用需要注意的事項

甘(gan)草(cao)(cao)是(shi)一(yi)種藥物,不(bu)宜長期使用(yong)(yong)或者使用(yong)(yong)量過大,否則會引(yin)起(qi)血(xue)壓(ya)升高、頭痛、腫脹、肥胖等問題,高血(xue)壓(ya)、心臟病(bing)患者不(bu)宜服(fu)用(yong)(yong)甘(gan)草(cao)(cao),以(yi)免加(jia)重病(bing)情,腎臟性(xing)疾病(bing)、糖尿病(bing)、肝病(bing)患者也(ye)還宜服(fu)用(yong)(yong)甘(gan)草(cao)(cao),孕婦使用(yong)(yong)甘(gan)草(cao)(cao)容易引(yin)起(qi)出血(xue),所以(yi)懷(huai)孕期間(jian)要慎(shen)用(yong)(yong)。

另(ling)外,服(fu)用阿(a)司匹林、胰(yi)島(dao)素、瀉(xie)藥等藥物的患者(zhe)也(ye)不(bu)宜同時(shi)服(fu)用甘草,以免引起(qi)不(bu)良反(fan)應。

03-08麻黃藥(yao)對整理(二)配伍

神農本草經百種錄》載麻黃“能透出皮膚毛孔之外,又能深入凝痰停血之中,凡藥力所不能到之處,此能無微不至”。

研究結果表明,《傷寒雜病論》中含麻黃的方劑 32 首,占全部方劑的比例為12.40%。其中可進行劑量轉換的為30 首。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麻黃單次用量與藥味數、用水量、單次服用水量和服用次數具有顯著相關性,而與剩余水量無相關性,這與麻黃單次用量由單次服用水量、用水量、麻黃的劑量計算得出的結果基本相符。

同時,單因素邏輯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麻黃是否為主藥與以上各因素均無相關性。

因此,麻黃的運用充分體現了其因證的輕重、病體的虛實、邪氣的兼夾等情況而相應施量配伍的辨證論治思想。

此外,從六經分布來看其在陽證、陰證、陰陽合證中均有使用,與《傷寒來蘇集》認為“太陽有麻黃癥,陽明亦有麻黃癥,則麻黃湯不獨為太陽設也,見麻黃癥即用麻黃湯,是仲景大法”的認識相符。因此,麻黃配伍特點及其量效關系具有重要的臨床參考價值。

麻黃與杏仁配伍

麻黃為主藥以麻黃湯為代表,麻黃用量為3兩,杏仁為70個(1.65 兩)。非主藥以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為代表,麻黃用量為2兩,杏仁為40個(0.94 兩)。

劑量分析表明,麻黃為主藥與非主藥相比僅剩余水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麻黃與杏仁配伍時無量效關系。一方面當表邪突出或里邪并不嚴重時麻黃需要在組方中居于最大劑量以祛邪外出,另一方面當配伍藥物的藥量大于麻黃時,并不影響其發汗解表的作用。臨床使用時,若組方為 6 味藥,每日2次,如麻黃為主藥,則其服藥劑量為 10.29 g(≈10 g),如為非主藥則服藥劑量為 7.43 g(≈7 g),其二者用量亦無差別。

麻黃與桂枝、芍藥配伍

麻黃為主藥的為麻黃升麻湯,其中麻黃2.5兩、芍藥0.25 兩、桂枝0.25兩,治療“傷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

非主藥以葛根湯為代表,其中麻黃3兩、芍藥2兩、桂枝2兩,方中更加葛根 4 兩,區別于桂枝加葛根湯,“無汗”時則需用麻黃以發汗解表。

劑量分析表明,麻黃為主藥與非主藥相比僅藥味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可見麻黃與桂枝、芍藥配伍時,其主要作用仍為發汗解表。若表無外邪,可以通過調整配伍和用量發揮其“散”的作用而作為主藥使用,正如《神農本草經百種錄》載麻黃“止咳逆上氣,輕揚能散肺邪。除寒熱,散榮衛之外邪。破癥堅積聚,散臟腑之內結”均突出其“散”的功效。臨床使用時,若組方為 6味藥,每日 2次,如麻黃為主藥其服藥劑量為 2.96g(≈3 g),如為非主藥則服藥劑量為5.62 g(≈6 g),其二者用量亦無差別。

麻黃與附子配伍

麻黃為主藥時以麻黃附子甘草湯為代表,其中麻黃 2 兩、附子1 枚(0.76 兩)。

非主藥時以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為代表,其中麻黃2兩、附子1枚(0.76 兩)。

胡希恕教授認為六經八綱體系中的太陽證和少陰證分別為表證的陽證和陰證,故在甘草麻黃湯證的基礎上出現陰證則需加用附子。

劑量分析表明,麻黃為主藥與非主藥相比各個因素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麻黃與附子配伍的作用亦為發汗解表,加大麻黃的用量組成麻黃附子湯則發汗力強,若寒證明顯則增細辛之熱、去甘草之緩,組成麻黃細辛附子湯以溫陽發汗。

雖然臨床應用時,組方為 6味藥,每日 2 次,如麻黃為主藥其服藥劑量為15.24g(≈15g)明顯大于其為非主藥的服藥劑量4.51g(≈5g),此因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的藥味數為7個所致,因此在應用此方劑時應仍按照麻黃細辛附子湯的使用方法進行辨證應用,不能減少其用量。

麻黃與石膏配伍

麻黃均為非主藥,以越婢湯為代表,方中麻黃6兩、石膏8兩,此二藥均是《傷寒雜病論》中最大用量方。說明麻黃與石膏配伍時用法較為單一,主要用于表有邪而里有熱,且程度均較重,其中麻黃的作用為發汗解表。

此外,麻黃與石膏配伍時應作為非主藥使用,二者使用的最佳比例為 3∶4。

臨床使用時,若組方為6味藥,每日2次,麻黃服藥劑量為27.60g(≈28g)。

麻黃與半夏配伍

從半夏麻黃丸二者等量來看,麻黃在此方中為主藥,在厚樸麻黃湯和射干麻黃湯中麻黃則均為非主藥,其中麻黃均為4兩(55.2g),半夏均為0.5升(合64g)。

“心下悸者,半夏麻黃丸主之”,胡希恕教授認為此方證見于表實見心下悸者,用于“心下悸,由于水飲停滯引起,應或見浮腫、表實無汗等癥”,說明麻黃具有散水氣的作用。

而厚樸麻黃湯和射干麻黃湯均治“咳”,麻黃的作用仍為“發汗解表”。

若組方為6味藥,每日2次,則麻黃服藥劑量為6.13 g(≈6g)。

《傷寒雜病論》中麻黃僅用于表證,主要功效在于發汗解表,僅麻黃升麻湯、半夏麻黃丸使用了其“散”的作用。

而且 麻黃無明顯寒熱屬性 ,出現合并證時則通過配伍其他藥物達到治療復雜臨床癥狀的目的。

量效關系研究發現, 麻黃與其他藥物配伍呈非劑量相關 ,作為復方應用時多與杏仁、桂枝和芍藥、附子、石膏、半夏進行配伍合用。

另外, 麻黃不與少陽之柴胡,陽明之大黃、芒硝合用,可見發汗時禁與“和法”或“下法”同時使用。 因此,嚴格遵守麻黃的藥物配伍規律,并“依證組方用藥”,才能靈活掌握其使用方法。
1 外感發熱

仲景用麻黃治療外感發熱最為多見。對于太陽傷寒表實證,其用量多根據表邪郁閉程度的輕重來增減,多與桂枝配伍。代表方如麻黃湯、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葛根湯、葛根加半夏湯、小青龍湯等。

《傷寒論》35條載:“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此為表寒外束,衛郁營滯之證,“無汗”為汗不得出,說明寒邪郁閉肌表較重。仲景治以 麻黃湯 ,用麻黃三兩開腠發汗,解衛氣之郁閉,配伍桂枝二兩透營達衛,溫通經脈,二者相伍,使發汗解表之力倍增。

桂枝麻黃各半湯 條文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反映了寒邪怫郁在表,欲解而不能解的狀態,為表郁輕證。仲景取麻黃湯與桂枝湯各 1/3,麻黃減至一兩,桂枝一兩十六銖,小發其汗以解表散寒。

桂枝二麻黃一湯 證屬已用汗法之后,言“汗出必解”知表郁更輕,故麻黃僅用十六銖合桂枝一兩十七銖輕微發汗以解表。

仲景用麻黃還治療寒邪閉表,郁而化熱之發熱,常配伍石膏,代表方如 大青龍湯、桂枝二越婢一湯、越婢湯 等。 大青龍湯 證為外感寒邪郁閉肌腠較甚,衛陽郁滯化熱,癥見“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仲景用麻黃開泄衛氣,以散寒邪,配伍石膏清泄郁熱,因石膏阻礙麻黃的發汗作用,故重用麻黃六兩。 桂枝二越婢一湯 條文言“寒少”為惡寒輕微,說明外邪已衰,“發熱”則是陽郁化熱未解,此處表邪郁熱皆輕,故用小量麻黃十八銖祛微邪,配伍石膏二十四銖微清郁熱。

另外,仲景用麻黃還治療少陰陽虛外感之發熱,其用量較小,多配伍附子,代表方如 麻黃細辛附子湯、麻黃附子甘草湯 等。《傷寒論》301條:“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此為素體陽虛,外感風寒導致發熱,故以小量麻黃二兩解表散寒,以防過汗耗損陽氣,配伍炮附子溫經扶陽,助麻黃祛邪外出。

2 咳喘

仲景常用麻黃治療外寒內飲之咳喘,其用量多為三至四兩,常配伍細辛、半夏、干姜,方如小青龍湯、射干麻黃湯等。表寒里飲日久,飲郁化熱則配伍石膏,方如小青龍加石膏湯、厚樸麻黃湯、越婢加半夏湯等。

《傷寒論》40條:“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發熱而咳…… 小青龍湯 主之。”此為外感風寒,寒飲內停之證,故以麻黃三兩發散風寒,宣肺平喘,配伍干姜、細辛、半夏溫肺散寒,化痰滌飲。

小青龍加石膏湯證 與小青龍湯證相比,病程更長,里飲郁久化熱,熱壅氣逆而出現“煩躁而喘”,故再伍石膏以清里熱。

仲景用麻黃亦治療外邪束表,里熱壅肺之咳喘,其常配伍石膏,代表方如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等。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用治“汗出而喘”。外寒郁肺、邪熱上壅,則“喘”;里熱蒸津外出,則“汗出”。方中麻黃用四兩,解表散邪,宣肺平喘,配伍石膏清泄肺熱而暢表,二者溫寒相制,使麻黃宣肺平喘而不助熱,石膏清解肺熱而不涼遏。

3 身黃

仲景亦用麻黃治療身黃,其多以小量取微汗,或配伍赤小豆,或單用麻黃,方如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千金》麻黃醇酒湯等。對于傷寒表實無汗,濕熱蘊郁于內而發身黃者,治以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本經疏證》言:“麻黃非特治表也,凡里病可使從表分消者皆用之。”方中赤小豆清利濕熱,使濕熱從下而出,麻黃用二兩走表祛濕,使濕邪從皮膚外泄, 與赤小豆分消濕熱 。

《千金》 麻黃醇酒湯 用治傷寒表實無汗,風寒濕滯于肌表成黃之證,單用麻黃三兩發汗,并用清酒助之,行陽開腠,使黃從表解。

4 浮腫

仲景用麻黃治療浮腫,其用量較大,多配伍白術、石膏、附子,方如越婢加術湯、越婢湯、大青龍湯、小青龍湯、甘草麻黃湯、麻黃附子湯等。

《金匱要略·水氣病》第 5條:“里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 越婢加術湯 主之。”本條為皮水挾熱之浮腫。肺失宣通,脾失健運,水濕內停,下輸膀胱,故脈沉、小便不利,水濕既不能上行,亦不可外達,郁滯化熱,泛溢肌表,則一身面目黃腫。方中重用麻黃六兩發越水氣、通調水道,伍白術健脾除濕,使濕從下走,二者合用可內利外散一身表里之水,體現了“開鬼門,潔凈府”之旨。再配伍石膏,與麻黃合用可透表里郁閉之熱。

對于風水挾熱之浮腫,仲景用麻黃六兩開鬼門,伍石膏清郁熱,如 越婢湯 治“風水,惡風,一身悉腫”, 大青龍湯 治“病溢飲者”。

對于素體陽虛,復感風邪之浮腫,則治以 麻黃附子湯 ,方中麻黃減為三兩伍炮附子溫經助陽、發汗散水。

5 肢節疼痛

仲景用麻黃治療肢節疼痛,多取小量,常配伍烏頭、附子、黃芪、薏苡仁、白術,代表方如 烏頭湯 、 桂枝芍藥知母湯 、《千金》 三黃湯 、 麻杏苡甘湯 、 麻黃加術湯 等。

仲景用 烏頭湯 治療“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以方測證,其病機當為風寒濕邪流注關節,痹阻經絡,癥以關節疼痛,遇寒加劇,屈伸不利為主,故以麻黃三兩祛風發汗,通陽宣痹,祛逐寒濕,配伍烏頭祛風除濕、溫經散寒止痛。

桂枝芍藥知母湯 則用治風寒濕之邪郁久化熱傷陰之關節腫痛,癥見“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方中用麻黃二兩伍附子開泄行痹、祛風除濕、溫經散寒,佐以知母養陰清熱。

《千金》三黃湯 則用于素體表虛,風濕困表,化熱內郁之證,癥見“百節疼痛,煩熱心亂,惡寒,經日不欲飲食”。以麻黃五分配伍細辛、獨活祛風除濕、通絡止痛,配伍黃芪益氣固表以息風祛濕,佐黃芩以清熱除煩。

仲景治療寒濕痹阻之“身煩疼”,方用 麻黃加術湯 ,以麻黃三兩發汗解表,散寒除濕,配伍白術,使濕亦從小便而去,且防止麻黃過汗。 麻杏苡甘湯 之表證較前者輕,治療風寒濕邪凝滯經絡,從陽化熱之“一身盡疼”,方中用麻黃半兩解表祛濕,配伍薏苡仁清熱除痹。

6 其他

此外,仲景還用麻黃配伍升麻、干姜、黃芩發越陽郁、清上溫下治療上熱下寒之喉痹,如 麻黃升麻湯 ;用麻黃配伍半夏通陽蠲飲治療飲盛陽郁之心悸,如 半夏麻黃丸 ;用麻黃配伍人參、當歸祛風散寒、益氣養血治療氣血兩虛兼風中腠理、痹阻營衛之風痱,如 《古今錄驗》續命湯 ;用麻黃配伍牡蠣發越陽氣、軟堅消結治療牝瘧,如 牡蠣湯 ;用麻黃配伍桂枝、附子、生姜溫陽散寒、通利氣機、宣行水飲治療寒飲乘陽虛積結氣分之臌脹,如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 。

歷來有多數醫家言麻黃性味辛溫,發汗力強,畏其峻烈之性,特別是溫病學家懼之不用,致使此味良藥束之高閣。章次公亦曾提到“近世畏麻黃不啻猛虎”。通過梳理《傷寒雜病論》中有關麻黃方劑的條文,發現仲景用麻黃治療病癥廣泛,且其根據不同的病機,靈活地選擇麻黃的劑量和配伍,為我們臨床更好地使用麻黃提供了指導。
“方證相應”理論源自東漢末年·張仲景的《傷寒論》第 317 條:“病皆與方相應者,乃服之”,闡明的是方劑與證候之間的內在對應關系。隨著時代的發展,經過歷代醫家長期臨床實踐,將方劑與證候的這種特殊性的對應關系逐步發展成為一種“方證相應”理論。該理論集“理-法-方-藥”為一體,以“有是證用是方,用是方治是證”為原則,以“病下系證,證下列方,方隨證出,隨證治之”為特征,強調了方劑對證候治療的針對性,逐漸成為歷代醫家臨床施治的用藥準則。

1 麻黃配桂枝

麻黃味苦辛,性溫,宣肺平喘,能開閉郁之肺氣,祛在表之風寒,為傷寒發表第一藥 。麻黃配伍桂枝含義有二:一是能解肌發表,溫通經脈。正如《本草正義》強調“麻黃與桂枝并行,乃為散寒之用”,桂枝不僅可以助麻黃解表,增強發汗之力,亦可扶金止咳 ;二是溫經止痛,可暢行營陰,緩解疼痛之癥。

由表 1 得出,《傷寒論》中麻桂是仲景辛溫發汗的常用組合。經比較發現:1)麻桂辛溫發汗的常用比例為3:2,可用于各種外感風寒表實證,發汗解表,以開泄太陽表邪;2)若惡寒發熱重,急需發汗,如大青龍湯證,則加重麻黃用量至六兩,意在麻桂相須,發汗解表開郁閉;3)若用于營衛之小邪不解者,則麻黃用量較少,以減輕發汗解熱之力,配伍桂枝構成小汗方,如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麻黃各半湯等 ;4)若是用于素體陽虛、水濕不化而產生的痰飲,理應溫之,故以麻桂發散風寒,并加重桂枝的用量至與麻黃等量,既能助麻黃發汗解表,又能溫化寒飲,表里兼治。

2 麻黃配升麻

在《傷寒論》中有一首比較特殊的方劑——麻黃升麻湯。本方是《傷寒論》中用藥最多的方劑,并且藥物劑量也很小,以麻黃和升麻為君藥。其中升麻辛甘微寒,性能升散。古代用升麻就像當今用犀角,它有解熱去溫毒的作用,善于宣透 。配以散寒解表之麻黃,一可升胃中津液,引甘溫之藥上行入頏嗓,抵咽喉從而達到實衛固表,宣散肺熱之功;二可升散陽明清陽,下至厥陰,培其元氣。此般配伍在寒熱錯雜的一個環境中寒熱并用,偏于宣發升散邪氣,發越陽郁。配合全方發揮宣上、溫下、溫中、宣透陽郁的作用,可用于治療寒熱錯雜,唾膿血泄利的證候。

3 麻黃配石膏

石膏性味辛甘大寒,善于清熱瀉火,解肌退熱,為清瀉肺胃氣分實熱之要藥。與麻黃配伍后,主要作用于肺經,二者一溫一寒,一升一降,有宣肺平喘、清熱除煩的作用。根據《傷寒論》,麻黃與石膏的配伍應用中,最具有代表的是石膏用量最多的麻杏石甘湯,見表 2。該方石膏用量達到半斤,是麻黃的 2 倍。此方中麻黃與石膏兩味藥聯合,麻黃得石膏使全方不至于過分溫散,不會散之太過,亦可以不助熱,并且存其宣肺平喘之用;石膏得麻黃不會過分涼遏氣機,共同起到清宣肺熱之效,二者相制相成用于治療肺熱咳喘之主證。大青龍湯中太陽中風證伴見煩躁,衛氣郁而發熱、煩躁,說明肌腠有熱,故需配伍適量石膏以清熱散表,可以治療風寒表實證。表 2 中其余二方均是由于表郁里熱過重而成疾,治療上應以發汗解表為重,兼清里熱。故應用石膏配伍麻黃解表開郁兼清陽郁之熱,體現了仲景主次分明、標本兼治的思想。

4 麻黃配附子、細辛類

《傷寒論》中麻黃與附子相配伍的方劑僅有治療少陰傷寒證的麻黃細辛附子湯和麻黃附子甘草湯。

從表3得知,麻黃和附子的用量比例是3:2,麻黃得附子可散表寒,溫補下元之陽,附子配伍麻黃可溫固下焦元陽,又可啟少陰陽氣兼散上焦肌膜之表邪 。二者配伍相得益彰,內扶少陰之命火,外散太陽之風寒,從而達到驅邪不傷正,陽復而寒不留之功。

細辛辛散能力強,為辛熱之品,配伍麻黃能夠走而不守,增強發汗之力。如麻黃細辛附子湯既能與附子配伍散少陰里寒,又可助麻黃散表寒,表里兼顧,攻守兼施;小青龍湯祛在里、在下的寒水之痰,細辛可幫助麻桂散寒并溫散水飲。

而麻黃附子甘草湯病機為少陰病,病程時間長,陽虛更甚,需要附子配炙甘草以助溫陽,稍配麻黃以助發汗。

5 麻黃配杏仁

杏仁味苦降泄,為治療咳喘之要藥。清·周巖有言:“杏仁者,所以為麻黃之臂助也。”麻黃得杏仁,宣肺氣之中有降,不致肺氣宣發太過,杏仁得麻黃,降肺氣之中有升,不致肺氣肅降太過,是仲景治療肺系疾病常用的一對經典組合。經研究發現,仲景應用麻黃配伍杏仁的方劑中,杏仁用量最多的當屬麻黃湯,用至70個,相當于今天的23g,兩者一宣一降,恰似肺性。其次是麻杏石甘湯,見表 4。方中麻黃與杏仁相須為用,既能宣肺散邪,又能降肺平喘,加上石膏共同達到清瀉肺熱,止咳平喘的目的。大青龍湯中,因主證見“不汗出而煩躁”,重點在發汗,故麻黃用量加倍,少輔以杏仁發汗解表。其余二方則以少量杏仁配伍麻黃,微微發汗治療在表之微邪。

6 麻黃配白芍

白芍味酸,收斂肝陰以養血,養血柔肝而止痛,常與桂枝配伍調和營衛,見表5。在麻桂配伍的方劑中,除了和桂枝來進行陰陽雙向調節外,還有兩點作用,一是可以利用酸收之性,制約麻桂,防止發汗太過而耗傷津液和陰血;二是根據陳永財等的研究發現白芍和麻桂配伍可以使得芍藥的有效成分 — 芍藥苷從體內消除速度減慢,滯留時間延長,有利于芍藥苷在體內持久的發揮緩急止痛的作用,在葛根湯及葛根加半夏湯中白芍就起到了滋津化陰以緩和筋脈之急的作用,所以白芍在麻黃類方中是個佐制藥。在用量方面,仲景應用白芍與同方麻黃的用量相近,一般用一兩至三兩。若因內有里寒出現疼痛癥狀則需要加重白芍用量以緩急止痛。

7 麻黃配甘草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等諸多作用,素有“藥中國老”之稱,調節著每一首方劑中的諸多藥物,為仲景常用配伍,見表 6。在《傷寒論》中麻黃配伍甘草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緩解藥性,補脾扶正。麻黃湯和大青龍湯中以甘草為使藥,既可緩和麻桂峻烈之性,避免汗之太過,又可補中助汗源,使正氣復而邪自去;麻杏石膏湯中甘草和中益氣,調和寒熱,避免其寒涼傷胃;小青龍湯中麻草配伍不僅具有祛痰止咳之功,還可以預防藥物辛散太過,耗陰動陽,損傷正氣;二是發汗解表。麻黃附子甘草湯中甘草不僅可助麻黃少許發汗解表之力,還可配伍附子以溫陽;三是緩急止痛。葛根湯和葛根加半夏湯中,甘草同白芍一起緩和筋脈之急,為佐使之用。仲景應用麻黃配伍甘草時后者的用量多在一兩至三兩之間,且一般情況下以麻黃: 桂枝: 甘草 = 3:2:1 為宜,根據麻黃用量多少可以適量進行調整。

根據“方證相應”理論,麻黃類方治療不同證候麻黃的配伍規律初步分析如下:應用麻黃治療外感風寒表實證可以根據 3:2 的比例配伍桂枝以開泄太陽表邪;治療寒熱錯雜的證候可以配伍少許升麻以宣透陽郁;治療肺熱咳喘證候可以配伍適當石膏宣肺清熱,兼配合麻黃解表開郁;治療少陰傷寒證則需要配伍附子、細辛類以內補命火,外散風寒;治療肺逆咳喘證候時配伍適當杏仁與麻黃相須為用,宣肺散邪、降肺平喘;白芍配伍桂枝可調和營衛,甘草可緩解藥性,故多在麻桂配伍中加以少量白芍和甘草為佐使藥,配合麻黃及全方扶正祛邪,調和陰陽,避免汗之大過而傷正。

應用禁忌

體質虛弱者慎用麻黃。 麻黃發汗之力較強, 一般老人 、小兒及體質虛弱者應慎用。如臨床雖證屬外感風寒,但汗出較多者, 也應慎用麻黃 。

氣虛外感者慎用麻黃。 麻黃一般宜于實證, 凡氣虛外感風寒, 癥見惡風惡寒 、氣短乏力、動則自汗 、舌質淡白、脈細弱無力者, 應慎用麻黃。

陰虛血虛和有出血傾向者慎用麻黃 。 麻黃味辛性溫,較燥烈, 易傷陰動血。凡陰虛、血虛感冒而癥見惡寒怕風、口渴思飲、無汗或少汗、舌紅苔少、脈細者, 即使有胸悶咳喘, 也應慎用麻黃。凡肝腎陰虛、肝陽上亢, 癥見頭暈頭痛 、盜汗、舌紅苔黃、脈弦有力者應忌用麻黃 。

凡心血虛衰 、心神不寧, 癥見心悸、胸悶氣喘 、下肢浮腫、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脈數者, 應忌用麻黃。凡陰虛血熱, 癥見咯血、吐血、嘔血 、尿血、便血、鼻衄 、皮下紫癜或婦女月經過多者, 雖證屬外感風寒, 或見咳嗽胸悶, 也應忌用麻黃。凡皮膚斑疹瘙癢、色焮紅灼熱者應慎用麻黃 。

藥理研究表明, 麻黃具有興奮中樞神經、升高血壓等作用, 凡有心情煩躁、易怒 、心悸、失眠及血壓升高者慎用。

麻黃堿有興奮膀胱括約肌的作用, 如過用或久用麻黃可致尿量減少, 甚至尿潴留或尿閉, 故凡小便不暢 、尿少不通者慎用。

麻黃用量不可過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載 :成人水煎劑每日3~9g, 一般中毒劑量為30~ 50g, 過量可能導致心悸氣促 、震顫及心絞痛發作, 嚴重中毒時可導致視物不清、瞳孔散大、昏迷、呼吸困難、驚厥等, 甚至導致呼吸衰竭和心室纖顫 。

麻(ma)黃不宜(yi)與洋地黃類強(qiang)心甙藥物合用, 以免引起室性心律(lv)失常(chang)。

甘草有哪些功(gong)效(xiao)?

每年(nian)夏季(ji)從我國新疆(jiang)塔里木河兩岸的(de)(de)戈壁灘(tan)到(dao)內蒙古大草(cao)(cao)原,都不(bu)難見到(dao)甘(gan)草(cao)(cao)花(hua)盛開的(de)(de)美景。這種高幾十厘米的(de)(de)豆科草(cao)(cao)本植物,枝繁葉(xie)茂,一(yi)(yi)串串紫(zi)紅色(se)的(de)(de)小(xiao)花(hua)如一(yi)(yi)只只小(xiao)巧的(de)(de)蝴蝶落(luo)在枝頭,陣風吹來,成片(pian)的(de)(de)甘(gan)草(cao)(cao)花(hua)枝招展,令(ling)人賞(shang)心(xin)悅目。然而,甘(gan)草(cao)(cao)最使人感(gan)興趣的(de)(de)并(bing)非(fei)它的(de)(de)鮮花(hua)和綠(lv)葉(xie)。秋天一(yi)(yi)到(dao),在甘(gan)草(cao)(cao)的(de)(de)故鄉挖(wa)藥者(zhe)便紛至沓(ta)來,他們鍬挖(wa)、鎬刨,以獲取(qu)甘(gan)草(cao)(cao)深藏在地下的(de)(de)圓柱形根狀(zhuang)莖(jing)和粗(cu)大的(de)(de)紅褐色(se)主根。

甘(gan)(gan)草(cao)(cao)根人藥(yao)由(you)來已(yi)久(jiu),在(zai)(zai)《神農本草(cao)(cao)經》中(zhong),甘(gan)(gan)草(cao)(cao)被(bei)列(lie)為(wei)120種(zhong)“上經”藥(yao)物之一,有堅筋骨、長肌肉、解毒(du)(du)、久(jiu)服(fu)輕(qing)身(shen)延年等(deng)功效。尤其是甘(gan)(gan)草(cao)(cao)的(de)解毒(du)(du)作用,在(zai)(zai)我國(guo)古(gu)代(dai)(dai)醫藥(yao)界(jie)和民間(jian)都備(bei)受青睞,認為(wei)它(ta)可(ke)治72種(zhong)乳石(shi)毒(du)(du),解1200種(zhong)草(cao)(cao)木毒(du)(du),被(bei)尊為(wei)“藥(yao)中(zhong)國(guo)老”。一些劇毒(du)(du)藥(yao)物,如(ru)鉤吻(wen)、相思(si)子、烏頭、砒霜(shuang)等(deng)中(zhong)毒(du)(du),民間(jian)的(de)解毒(du)(du)藥(yao)方都少不了(le)甘(gan)(gan)草(cao)(cao)。例如(ru):相思(si)子中(zhong)毒(du)(du),可(ke)用甘(gan)(gan)草(cao)(cao)15克(ke)、金(jin)(jin)銀(yin)花15克(ke)、黃連6克(ke)、黃柏12克(ke)、防風15克(ke),水(shui)煎(jian)后(hou)分(fen)兩(liang)次服(fu)用,連服(fu)5劑左(zuo)右,即可(ke)解毒(du)(du)。烏頭中(zhong)毒(du)(du),用甘(gan)(gan)草(cao)(cao)15克(ke)、生姜(jiang)15克(ke)、金(jin)(jin)銀(yin)花18克(ke),水(shui)煎(jian)服(fu),12小時(shi)后(hou)完全恢(hui)復正常(chang)。鉤吻(wen)中(zhong)毒(du)(du),可(ke)用甘(gan)(gan)草(cao)(cao),水(shui)煎(jian)服(fu)。據(ju)說(shuo),古(gu)代(dai)(dai)在(zai)(zai)廣東、廣西一帶(dai)(dai),人們外出時(shi)總隨身(shen)帶(dai)(dai)著甘(gan)(gan)草(cao)(cao)根,以防飲(yin)食中(zhong)毒(du)(du)。

我國古代,扁鵲、華(hua)佗(tuo)等(deng)“神醫”已掌(zhang)握(wo)了為病人(ren)施外(wai)科大手術(shu)的(de)高明醫術(shu)。他們不僅(jin)能利用麻(ma)醉藥(yao)使(shi)(shi)病人(ren)術(shu)前(qian)失(shi)去知(zhi)覺,而且術(shu)后還能用催(cui)醒(xing)藥(yao)使(shi)(shi)病人(ren)從“迷(mi)死(si)”狀態蘇(su)醒(xing)。到了宋元(yuan)時(shi),蒙汗藥(yao)、迷(mi)魂藥(yao)盛(sheng)行,施藥(yao)者又(you)幾乎(hu)都(dou)有相應的(de)解(jie)藥(yao),可使(shi)(shi)被迷(mi)者隨(sui)時(shi)蘇(su)醒(xing)。正如《水滸(hu)傳》第二十八回中(zhong)(zhong)所述:“孫二娘便調(diao)一(yi)碗解(jie)藥(yao)來(lai),張青扯住(zhu)耳朵(duo)灌將下去。沒半個時(shi)辰,兩個公人(ren)如夢(meng)中(zhong)(zhong)睡覺的(de)一(yi)般爬將起(qi)來(lai)。”在古代醫書記載(zai)和民(min)間秘傳的(de)催(cui)醒(xing)藥(yao)和解(jie)迷(mi)藥(yao)中(zhong)(zhong),又(you)多以單味或復(fu)方甘草(cao)湯為主(zhu),可見其(qi)解(jie)毒的(de)威力。

甘草(cao)不(bu)僅(jin)解(jie)毒,而且被(bei)認為有(you)調和眾藥(yao)的功效,因此(ci)廣泛用(yong)在(zai)中(zhong)(zhong)醫處方(fang)中(zhong)(zhong),以減少(shao)不(bu)同藥(yao)物之(zhi)間(jian)的相克作用(yong)。南(nan)朝(chao)醫學家陶弘景在(zai)《本草(cao)經集注》中(zhong)(zhong)指出:“此(ci)草(cao)(指甘草(cao))為眾藥(yao)之(zhi)王,經方(fang)少(shao)不(bu)用(yong)者(zhe),猶如香(xiang)中(zhong)(zhong)有(you)沉香(xiang)也。”

甘(gan)草(cao)味甘(gan),也是(shi)它歷來(lai)受(shou)人歡迎的(de)重要原因這一(yi)。俗話說:“良藥苦(ku)口”,甘(gan)草(cao)卻是(shi)一(yi)種與眾不同的(de)甜(tian)(tian)藥,又(you)被(bei)稱為蜜草(cao)、甜(tian)(tian)草(cao)。據現代科學(xue)證明,甘(gan)草(cao)中所含(han)的(de)甘(gan)草(cao)甜(tian)(tian)素;是(shi)甘(gan)草(cao)的(de)主要甜(tian)(tian)味物(wu)質,也是(shi)重要的(de)解毒物(wu)質。

甘草不僅能解毒、調(diao)藥(yao),還具有潤肺、潤喉、止咳、健胃(wei)、降低(di)膽(dan)固醇、鎮痛、抗驚厥等多種療效,既廣泛用于(yu)復方(fang),也往(wang)往(wang)單獨人(ren)藥(yao),為目前醫家和(he)患者最常使用和(he)最易(yi)接受的中藥(yao)。

為(wei)什么稱甘草(cao)為(wei)“中藥(yao)之王”?

在中草藥的(de)(de)(de)王國(guo)里(li),甘草可以(yi)算(suan)得上(shang)是“國(guo)老(lao)”了(le)。在我國(guo)現有(you)的(de)(de)(de)5000多種中藥里(li),臨床使(shi)用(yong)的(de)(de)(de)約(yue)有(you)500余種,而使(shi)用(yong)最(zui)多的(de)(de)(de)首推甘草。內、外、婦、兒各科的(de)(de)(de)大夫,無一不使(shi)用(yong)甘草。據統計(ji),甘草的(de)(de)(de)使(shi)用(yong)率(lv)在79%以(yi)上(shang)。

甘(gan)草(cao)入藥(yao)的(de)歷(li)(li)史非常(chang)悠久。從有文字記(ji)載(zai)的(de)年代算起,至今已有4000多(duo)年的(de)歷(li)(li)史了。甘(gan)草(cao)始載(zai)于公(gong)元前200年左右(you)的(de)古書《爾雅》一(yi)(yi)書。藥(yao)用始見(jian)于漢朝(chao)《神農本草(cao)經(jing)》。南(nan)朝(chao)醫(yi)藥(yao)家陶(tao)弘(hong)景所(suo)箸的(de)《名醫(yi)別錄》稱甘(gan)草(cao)為美草(cao)、蜜草(cao)、國老,并譽(yu)之(zhi)為“眾藥(yao)之(zhi)王(wang)”。唐朝(chao)名醫(yi)甄權指(zhi)出,甘(gan)草(cao)能“治七十二(er)種乳石毒(du),解一(yi)(yi)千二(er)百種草(cao)木毒(du)”。

宋朝(chao)蘇頌的(de)《圖經(jing)本草(cao)(cao)》記載(zai)當時(shi)的(de)湖廣地區,人們外出旅(lv)行,隨(sui)身必(bi)帶甘草(cao)(cao)數段,以備(bei)不時(shi)之需。凡就餐前先(xian)試(shi)服少(shao)量飲食,再取甘草(cao)(cao)嚼汁,若經(jing)此不吐者,證明食物(wu)無毒,便可放(fang)膽用之。歷代本草(cao)(cao)都說它能“治五臟(zang)六腑寒熱(re)邪氣與金(jin)瘡(chuang)腫毒”,“溫中、下氣、止(zhi)咳(ke)、止(zhi)渴、解百藥(yao)素”等。

在民間(jian)還(huan)流傳著(zhu)一(yi)(yi)(yi)(yi)個(ge)用(yong)甘(gan)(gan)(gan)草治病的(de)(de)(de)(de)故(gu)事。據說(shuo)(shuo),在明代時,河(he)南許昌某小(xiao)(xiao)鎮藥店益壽堂的(de)(de)(de)(de)老(lao)(lao)掌(zhang)柜(ju),自(zi)(zi)(zi)已患了(le)病也不(bu)知(zhi)(zhi)道,有一(yi)(yi)(yi)(yi)天(tian)(tian)(tian),一(yi)(yi)(yi)(yi)個(ge)在開封(feng)當學徒的(de)(de)(de)(de)青(qing)年見到(dao)他,對(dui)他說(shuo)(shuo):“老(lao)(lao)前輩,你的(de)(de)(de)(de)臉色(se)不(bu)大好(hao),你要瞧瞧病才是(shi)。”這位掌(zhang)柜(ju)想(xiang),有病無病我自(zi)(zi)(zi)已還(huan)不(bu)知(zhi)(zhi)道,你狗拿(na)耗子(zi)(zi)多(duo)管(guan)閑事。可是(shi)幾天(tian)(tian)(tian)之(zhi)后,他卻(que)真的(de)(de)(de)(de)病倒了(le),一(yi)(yi)(yi)(yi)天(tian)(tian)(tian)比一(yi)(yi)(yi)(yi)天(tian)(tian)(tian)壞,什么名(ming)藥吃(chi)了(le)都不(bu)行。老(lao)(lao)掌(zhang)柜(ju)想(xiang)起前幾天(tian)(tian)(tian)這個(ge)青(qing)年的(de)(de)(de)(de)話,連忙把兒子(zi)(zi)叫來說(shuo)(shuo):“快去把對(dui)門那(nei)個(ge)小(xiao)(xiao)伙(huo)子(zi)(zi)請(qing)來,他知(zhi)(zhi)道我的(de)(de)(de)(de)病。”小(xiao)(xiao)伙(huo)子(zi)(zi)為他號(hao)了(le)脈,開了(le)方,處(chu)方上只寫著(zhu)6個(ge)字:甘(gan)(gan)(gan)草4兩煎(jian)(jian)服。家(jia)人(ren)為他煎(jian)(jian)了(le)藥,喂他喝下。說(shuo)(shuo)來也神,這么普通的(de)(de)(de)(de)藥,喝了(le)不(bu)一(yi)(yi)(yi)(yi)會(hui)兒的(de)(de)(de)(de)功(gong)夫,老(lao)(lao)掌(zhang)柜(ju)就(jiu)大為好(hao)轉(zhuan)。第二天(tian)(tian)(tian),小(xiao)(xiao)伙(huo)子(zi)(zi)又開了(le)處(chu)方,仍是(shi)一(yi)(yi)(yi)(yi)味甘(gan)(gan)(gan)草,只是(shi)劑量加到(dao)半斤,病人(ren)吃(chi)后,開始下床走(zou)動,不(bu)要人(ren)服侍了(le)。第三天(tian)(tian)(tian),小(xiao)(xiao)伙(huo)子(zi)(zi)把甘(gan)(gan)(gan)草加到(dao)一(yi)(yi)(yi)(yi)斤,老(lao)(lao)人(ren)喝了(le)后,感覺身體完(wan)全恢復了(le)。一(yi)(yi)(yi)(yi)味甘(gan)(gan)(gan)草治好(hao)了(le)病,老(lao)(lao)掌(zhang)柜(ju)的(de)(de)(de)(de)兒子(zi)(zi)疑惑(huo)地問青(qing)年:“為什么你一(yi)(yi)(yi)(yi)味甘(gan)(gan)(gan)草就(jiu)能(neng)治好(hao)家(jia)父的(de)(de)(de)(de)病?”小(xiao)(xiao)伙(huo)子(zi)(zi)說(shuo)(shuo):“前輩是(shi)開藥房的(de)(de)(de)(de),什么藥都要自(zi)(zi)(zi)已嘗(chang)一(yi)(yi)(yi)(yi)嘗(chang),久而久之(zhi),日積(ji)月累,他中了(le)百藥毒,甘(gan)(gan)(gan)草能(neng)中和諸藥,解了(le)毒,病自(zi)(zi)(zi)然就(jiu)好(hao)了(le)。”

本文地址://n85e38t.cn/zhongyaochangshi/4495.html.

聲明: 我們(men)致力于保護(hu)作者(zhe)(zhe)版(ban)權,注重(zhong)分享,被刊(kan)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ji)時與作者(zhe)(zhe)取得聯系(xi)(xi),或有版(ban)權異議的,請聯系(xi)(xi)管理員(yuan),我們(men)會立即(ji)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pian)資源(yuan)(yuan)來自于網絡(luo),轉(zhuan)載是(shi)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ruo)有來源(yuan)(yuan)標注錯誤或侵(qin)犯了(le)您(nin)的合法權益,請立即(ji)通知我們(men)(管理員(yuan)郵(you)箱:),情(qing)況屬實,我們(men)會第一(yi)時間予以刪(shan)除,并同時向您(nin)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