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對應著無形中的火,在炎熱的夏天,晝長夜短,加上天氣干燥,人體內水分的流失速度也會隨之變快。夏天排汗量大是最傷心陰且最耗心陽的時候,因此在夏季養生中,我們主張以養心為重。不過在這炎炎夏日里,我們到底應該如何養心呢?下面我們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1、養陽同時要除濕
夏天是個濕熱的季節,因此除濕是我們在夏季需要著重關心的一個問題。從氣候來講,夏天除了熱就是濕,特別是七八月份,雨水最多的時候,濕氣容易增加。陽氣和濕氣,就像陰陽一樣,也是相互作用的,所以我們夏日里既要養陽又要養陰,此外還要除濕。
2、心陽不足則面色晄白
面色晄白,是心陽不足的表現,不及時調理就會加重為心陽虛。晄白,就是白而無光澤、沒有一點血色。此外,心陽不足的人還會有很多其他癥狀,如精神不振、身體虛弱、說話語聲較低、心慌氣短、四肢畏寒等,所以在養心的同時不要忘了還要養陽。
3、夏季養陽同時莫忘養陰
中醫學上講究陰陽結合,我們在強調補陽的時候,也不要忘了滋陰。單純補陽,可能造成陽亢陰衰,不僅不能解決心陽不足的問題,而且還有可能導致心陰受損。所以夏季養陽的原則應為"三分補陽七分補陰","三"和"七"是代名詞,并不是代表數量,即在補陽時不要忘了養陰,養陰的同時陰也可以生陽。
以上就是有關"夏季如何養生"的詳細介紹了,相信大家在閱讀本文后對養生都有了不少的了解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要養生,但但從一個方面做起是無法起到很好的養生作用的,因此我們還需從多方面進行,平時多了解一下季節養生的常識,這樣才能更好地做好日常養生。
1 夏季影響人們身體健康的因素1.高溫炎熱、防暑不當而導致疾病發生;
2.細菌繁殖旺盛,污染食物而致病;
3.太陽照射強度增大,受紫外線灼傷而致病;
4.炎熱多雨,濕氣加重而致病。
2 夏季養生原則1夏陽旺盛,要注重養陽,心主夏,要養心護胃,飲食宜清淡;
2.夏季炎熱,注意防暑降溫;
3.晚睡早起,適時體育鍛煉,切忌急躁發怒;
4.蚊蠅繁生,病毒盛行,注意食品衛生,防止食物中毒;
5.夏季多雨陰潮,要注意祛濕保健;
5.夏季紫外線光照強烈,出門要擦好防曬霜,打遮陽傘,戴好墨鏡。
3 夏季飲食原則1.夏季高溫,飲食要多補充水分、蛋白質,維生素和無機鹽;
2.陽氣旺盛,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少食肥膩辛辣的食物;
3.避暑不要貪涼,以防造成脾胃受損。
適宜在夏天吃的食物:番茄、黃瓜、苦瓜、冬瓜、絲瓜、芹菜、西瓜、酸梅、甜瓜、楊梅、草莓、蓮子、草魚、鯽魚、泥鰍、鴨肉等。
不宜在夏天吃的食物:牛、羊、雞、鵝、狗肉、辣椒、芥末等大辛大熱之品以及油煎熏烤之品。
4 夏季要避暑1.起居防熱避暑,保持室內清涼,早晚打開門窗通風,中午關閉門窗防止暑氣入侵;
2.夏天,還可選擇氣候涼爽、空氣清新的避暑勝地以避炎夏;亦可清晨趁著曙光初露,涼風習習,到溪邊、園林中散步健身;傍晚在柳下散步,街邊徜徉,感受心靜如水,以解暑熱;
3.?夏季在著裝上要選擇吸汗透氣的面料和寬松清爽的服飾,衣衫要勤洗勤換,以防止長時間穿濕衣而引起疾病。
夏季養生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防暑,可多喝綠豆湯來消暑;二:不要貪涼,空調的溫度不宜開的過低;三:飲食上忌貪冷,食欲差的可以喝點烏梅汁、酸梅湯來開胃。張雪亮:夏天大家都知道從古到今最重視的是防暑,防止中暑。我們小的時候當然防暑的辦法也多,多喝綠豆湯。現在我覺得有點另外一個極端就是大家為了防暑為了避熱條件好了,到處都在開空調,因為空調夏天帶來很多問題,有的老中醫給它起了名字叫空調傷寒,也可以叫夏月傷寒,夏天的傷寒。由于空調開得過度導致的高燒,導致的胃腸病,導致的月經病越來越多,這是一個極端,為了夏天躲避暑熱,這個空調開得特別涼,稍微出點汗其實對人有一些好處,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這兩個極端。一個是不要過熱,一個是不要過涼。所以我想《黃帝內經》里有句話叫,春夏養陽,我想它是重視不要貪涼、飲冷而損傷陽氣,也有這層意思在內。夏天大家食欲都差,叫什么,叫疰夏,也叫苦夏對吧,所以這個時候要經常吃一點涼爽的東西,涼爽的東西還能養胃,還能開胃的東西,老北京喜歡喝烏梅汁、酸梅湯,都是有道理的。
現代人,以《黃帝內經析義》為代表,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可以概括為三種含義:一是適應四時的養生方法,生長屬陽,收藏屬陰,所以,春夏養生長之氣,即為養陽,秋冬養收藏之氣,即為養陰;二是養陽指養心、肝二陽臟;養陰指養肺腎二陰臟;三是養陽要順從陽氣生長的特點,使陽氣發泄;而養陰要順從陰氣收藏的特點,不要使陰氣發泄。上述各種解釋從不同角度闡述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意義,不管哪種看法都旨在說明一點,季節不同,養生的原則和方法就不一樣,人們只有在理論的高度上搞清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含義,才能更好地去“順四時而適寒暑”。具體到春、夏、秋、冬四季,人們又怎樣養陽、養陰呢?《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里有較詳細的闡述,現摘錄于下: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這是講的春天的養生之道,亦即春天的養陽之道。意思是說,春季正、二、三月,陽氣上升,萬物萌動,自然界呈現一片生機蓬勃的姿容。天地孕育著生發之氣,萬物欣欣向榮;人們應當晚睡早起,闊步于庭院,披散頭發,寬緩形體,以使志意充滿生發之氣。對待事物,當生的不要殺害它,當給的不要剝奪它,當賞的不刑罰它,這就是適應春氣,調養人體“生氣”的道理。如果人體違逆了這個道理,就要傷害肝氣。春季傷害了肝氣,到了夏季,就會發生寒病,這是因為人在春季養“生氣”不足,到夏季奉養“長氣”力量不夠的緣故。從原文來看,春天養陽主要體現在:“晚睡早起”:因為春天陽多而陰少;“廣步于庭”:因為“動則生陽”;“以使志生”:使志意充滿生發之氣,以適應天地間的生發之氣;“夏為寒變”:夏季的寒病是由于春天沒有養好陽氣的結果。
根據《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的論述,夏三月是“蕃秀”的季節,人體的陽氣順應自然界的陽氣而發展到最旺盛的時期,故此時的起居 養生 應 調和陰陽 。
夏天是花草樹木生長最旺盛的時期,也是果實孕育成熟的時期。這個季節天長夜短,人體應該順應自然界的變化而 晚睡早起 。雖然夏季酷熱難耐、陽光太強烈,但是也不能長期躲在空調房間里不出門,而是要“無厭于日”,就是不要討厭炙熱的太陽,做好防曬防暑準備,經常走出去。“心應夏”,人體在夏季順應自然界的規律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心臟,預防秋冬季節生病。
炎熱的夏季,人們往往胃口不好、食欲不振,平時飯量比較大的人也容易在夏季飯量變小,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苦夏”。為了保證一天營養的充足,飲食的選擇上顯得尤為重要。夏季的飲食既要清淡,又要有營養,可以多吃一些涼性的蔬菜和水果,以補充夏季因出汗過多而散失的體液和身體必須的維生素;但是一定切記貪涼,不要食用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水果、飲料等,避免損失脾胃。夏季的一日三餐都不要太油膩,也不要吃太多甜味的食物,因為這些都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可以多吃一些辛味的食物,因夏對應心,而心火克肺金,食用辛味食物有助于補肺氣。還可以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因苦能清泄,可以消除體內的積熱,也可增加食欲。
盛夏,尤其是三伏天,人們大都愿意坐在空調房中,一刻也不想被烈日曬得滿頭大汗。殊不知,這樣貪圖一時之快,恰恰容易把暑熱封閉在體內,長期暑熱不除,便會形成內熱而致病。解決的辦法就是要“走出去”,避開中午太陽特別強烈的時候,可以適當地進行戶外運動,控制好運動的強度,既要出汗,也不要“過汗”(過度出汗)而損傷人體的津液與陽氣。這就是《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說的“使氣得泄”。夏季是陽氣生長的好時節,一定要在戶外進行適當地鍛煉,以保養陽氣。
夏季氣溫高、濕度大,人體最容易出汗,所以一定要選擇棉麻、吸濕性較好的衣服和被褥。不要穿緊身衣,因為緊身衣不容易散熱而致濕熱郁閉于體內;而要選擇寬松、舒適的衣服。不要長期呆在空調屋子里,而要經常進行室內通風,尤其是夜晚,更不能一宿睡在空調屋中。空調的溫度不能太低,最好在26 以上,避免室內外溫差太大而造成身體的不適應。如果開空調睡覺,一定要把胃口、腹部蓋上薄被,做好保暖,防止受涼而胃痛、腹瀉。
夏季的炎熱確實容易讓人們產生煩躁、易怒的情緒,失去對一些事情的耐性。此時,更應該注意調節自己的情緒,盡量 保持心情的愉悅 ,不要動不動就發怒。可以選擇自己愛好或特長的事情來做,也可以聽一些舒緩的音樂來調節。女性在夏季可以盡情地裝扮自己,讓自己的美麗充分顯露出來,“若所愛在外”。另外,應盡自己最大力量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所謂“助人為樂”,以此使身心更加愉快。
論季節對睡眠的影響最甚者,當屬夏季了。夏季不但氣候炎熱,而且蚊蟲較多,有時夜里不是被熱醒,就是被蚊子咬醒,睡眠質量不好保障。為了充實體力和精力,午睡是非常必要的。古人是很注重睡“子午覺”的,所以中午 11點-13點 的午覺難能可貴。但是午睡的時間不要太長,一般1小時左右為宜,因為時間太長了會讓人有一種睡不醒的感覺,這是因為時間長了會進入深睡眠狀態。午睡也不能太隨意,不能趴在桌子上或者坐著睡,而要舒舒服服地躺下睡,并且要蓋上胃口和腹部,避免涼氣乘虛而入。
本文地址://n85e38t.cn/xiajiys/310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夏季出汗多要多喝這3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