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 >> 傳統資訊 >> 傳統文學

王禹偁《畬田詞五首(其四)》古詩鑒賞

大道家園 2023-07-30 20:56:58

北山種了種南山,相助力耕豈有偏?
愿得人間皆似我,也應四海少荒田。
---王禹偁

“北山種了種南山”一句,概括交待了“斸畬”勞動分別先后、協力共同進行的特點。這一句的著眼點即在于強調勞動者的協作精神,所以便很自然地引出了下一句“相助力耕豈有偏”。“相助力耕”是一種一家墾畬,四鄰相助的淳樸高尚的美德,也是一種古老的風俗習慣。“殺盡雞豚喚斸畬,由來遞互作生涯”(《畬田詞》其二),只要誰家有事于畬田,四圍鄉親“雖數百里如期而至,鋤斧隨焉”(《畬田詞》序)。“豈有偏”系承接上句而來,是把“北山”、“南山”,一視同仁,無所遺留的意思。

“愿得人間皆似我,也應四海少荒田”二句,借農夫之口,表達了在勞動中產生的自豪感。畬田廣種,不局限于一山一地,若人間皆能如我,那就“四海少荒田”了!此二句,同時又雙關詩人的政治志向。王禹偁出身農家,熟悉和關心農事,又時值宋初承五代戰亂之后,人口流徙,土地拋荒,提倡開荒種地是地方親民之官的首要任務,為此,詩人提倡畬田,想做到“四海少荒田”,恢復遭到破壞的農業生產,其意義是很大的。

此詩清朗上口,民歌風味很濃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詩人希望當朝的執政者“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也就是說要精選州官和縣官(二千石是古代郡守的代稱,百里是縣令的代稱),使全國各地都能提倡開荒,又希望能夠“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要是天下的農民都能像商州人民那樣“更互力田,人人自勉”,那么“庶乎,汙萊盡辟矣”(《畬田詞》序),全國農業之振興就有希望了。

本文地址://n85e38t.cn/sici/578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