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感覺移借
象征主義的一種詩歌表現手法,也稱“通感”。原是心理學中的一個術語,指生理上或心理上的聲、色、味等諸官能的互通現象,在象征派詩歌中,意謂幾種感覺混合一起,共同涌現出來,意象與意象之間的緊密交融。這種詩歌表現手法的出現,受到了當時哲學思想的影響。18世紀,瑞典神秘主義哲學家斯威登堡等提出“感應說”,認為外部世界的萬物之間,包括人與自然及人的各種感覺之間,存在著一種內在的、隱秘的、互相呼應的關系。象征派詩人也力圖尋找一種“對應物”或“客觀關聯物”以精確表達人的敏感而豐富的內心世界,主張人的精神、五官與世界萬物息息相通。波德萊爾在很多詩作中表現出這種感覺移借的現象。其著名的十四行詩《感應》即是一個明證。詩中表現了各種不同感官之間存在著的感應,聲音可以暗示顏色,顏色則賦予旋律的觀念,聲音和顏色可以譯解出各種觀念。感覺移借現象很早就已產生,只是在此之前,沒有人加以認真地理論化,或自覺地運用過。霍默、賀拉斯、多恩、克拉肖、雪萊和其他詩人已運用感覺移借來進行創作。象征派詩人刻意而為之。在象征派詩歌中,顏色有了溫度,聲音有了形象,冷暖有了份量,氣味有了鋒芒。如美國詩人E·西特威爾的短詩 《晨曲》,自由地運用這種手法。詩中描寫道:“晨光又吱吱嘎嘎地往下傾”,感覺移借成為象征派詩的主要標志。也正因此,使得象征主義詩歌顯得神秘、晦澀。
本文地址://n85e38t.cn/sici/569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