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桃花溪
唐 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詩意:
一座高橋隔著云煙出現,在巖石的西畔詢問漁船。
桃花整天隨著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邊?
這是借陶潛《桃花源記》的意境而寫的寫景。詩由遠外落筆,寫山谷深幽,迷離恍惚,隔煙朦朧,其境若仙。然后鏡頭移近,寫桃花流水,漁舟輕泛,問訊漁人,尋找桃源。詩的構思婉曲,意境若畫,有景有情,趣味深遠。蘅塘退士批注:“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記》。”
拓展資料:
注釋:
⑴桃花溪:水名,在湖南省桃源縣桃源山下。
⑵飛橋:高橋。
⑶石磯:水中積石或水邊突出的巖石、石堆。漁船:源自陶淵明《桃花源記》中語句。
⑷盡日:整天,整日。
⑸洞:指《桃花源記》中武陵漁人找到的洞口。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張旭(xu)(675年(nian)~約750年(nian)),字(zi)伯高,一字(zi)季明,漢族,唐朝吳(wu)縣(今江蘇蘇州)人,開元、天(tian)寶時在世,曾任常熟縣尉,金吾長史。以草書著名,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wu),稱為(wei)【三(san)絕】 。詩亦別(bie)具一格(ge),以七(qi)絕見長,與李白、賀知章(zhang)等(deng)人共(gong)列飲(yin)中八仙(xian)之一。
再有桃花源:
原文:明日過桃源縣,之綠蘿山下諸峰累累,極為嗖削。至白馬雪濤處,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泊水溪,與諸人步入桃花源。桃可千余樹,夾道如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朔源而上,屢陟彌高,石為泉嚙,皆若靈壁。
翻譯:第二天經過桃源縣,到了綠蘿山下,山峰極多,而且很陡峭。到了白馬雪濤(可能是一個景點名)前,因為上面有怪石,所以船上的人都蹲坐在船中,(不敢起身)。船停泊在溪水旁,我和其他人步行進入桃花源,到了桃花洞口,大概上千棵桃樹,中間的道路像錦繡織成的,地上的花瓣有幾寸高,泉水細細的流淌,沿著水向上尋找源頭,越走越高。石頭被泉水侵蝕,都像峭壁一樣。
有桃花園記:桃源東回溪轉長,桃花開時春日光。
幽禽出樹亂紅落,游魚吹花流水香。
山人正住溪之滸,屋角花開自成塢。
尋源未許武陵人,隱者但作桃花主。
拄杖穿花來水頭,禽魚亦解識風流。
往來況有樵云叟,何惜銜杯同唱酬。
一尊如出桃花色,花落尊中已無跡。
醉鄉泠泠白日閑,黃塵滾滾青山隔。
明年此日桃花開,何人凈掃溪陰苔。
我亦天臺約劉阮,春風一棹酒船來。
桃源圖
桃 花 溪 (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注釋]
(1)桃花溪:據《清一統志》載:“湖南常德府,桃花溪在桃源縣西南二十五里,源出桃花山,北流入沅。”
(2)隱隱:隱約看不分明的樣子。飛橋:橋高如凌空飛起。野煙:山野間的煙靄。
(3)石磯(ji基):水邊突起的大石。西畔:西邊。這兩句說,遠遠望去飛橋為煙靄所遮,看不真切,到溪邊大石西面去問問漁船上打魚的人。
(4)盡日:終日。
(5)洞:指桃源洞。這兩句是詩人問漁夫的話:只見桃花終日隨著溪水流去,桃源洞究竟在桃共花溪的什么地方呢?
[簡要評析]
以桃花源、桃花溪為題作詩行文始俑于東晉的陶淵明,之后有不少詩人都有取材桃花源、桃花溪來寫詩的。這首《桃花溪》,表達了詩人對桃源一般幽雅隱居之處的向往與追求,表現出作者自己高山隱士的人生志趣。說張旭本詩中透露出狂草收法藝術的氣息,這是有根據的。你看,詩人在四句詩中安置八景,即“飛橋”、“野煙”、“石磯”、“漁船”、“桃花”、“流水”、“山洞”、“清溪”,便可視為草書中的重墨濃色部分,而“隱隱”、“隔”、“西畔”、“隨”、“何處邊”等均可視為草書中的疏曠部分。這兩部分詞語經用者有機組合,便如同草書中的講究布局,注重定熱,高下的俯爺呼應,左右的均衡對稱,線條的粗細搭配,虛實的錯落有致。這是其一。另外從詩的意境看,首句“隱隱”已是虛語,再襯以“飛”、“野”,便給人一種飄忽不定的速。二句的“問”字也不能小看其作用,據《桃花源記》載,此漁夫雖探過桃花源勝地,但待他再探時卻已不知其洞在何處了,故問的結果只能是一片涉茫。三句更以桃花盡日漂流來反襯桃花源已無跡可求,于是就增加了詩作的空幻之意。未句則完全讓人沉浸在一種疑慮之中,愈發使讀者產生一種朦朧感。因此,歸納本詩意境合可得知作品充溢著詩人草書藝術那種空靈翼動的藝術氛圍。因為詩人是一介書法家,因此,詩中表現出了狂放不的性格和飄逸浪漫的詩風,全詩重在“慨嘆實無可以避世之地”,隱約透露出詩人感到理想境界涉茫難求的惆悵心情,表現了對清幽環境的贊美和隱逸生活的追求,詩人對心中理想境界的追求,有了桃花溪,盡在其中了。
、明文學家袁宏道、袁中道兄弟關于桃花源的描寫
①江上望淥羅山如削成,頹嵐峭綠,疑將壓焉。從此一帶山皆飛舞生動,映江而出,水縹綠見底。至白馬江,山益夾,水益束,云奔石怒,一江皆飛沫,是為浪光之天。山南即避秦處。上桃花溪百步,從間道出后嶺,玄武宮其巔。……趨而出,見道傍古松,偃蹇有異態,為了卻行。又數折,得桃花觀,從左腋道入,竹路幽絕。……觀周遭,皆層峰,淡冶入繪。觀前為馳道,車塵馬足,略無歇時。截馳道而南,入桃花洞,無所有,惟石磴百級,蒼寒高古,若有人焉,而不可即。……
(摘自袁宏道《游桃花源記》)
②明日過桃源縣,至綠蘿山下。諸峰累累,極為瘦削。至白馬雪濤處,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泊水溪,與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樹,夾道如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屢陟彌高,石為泉嚙,皆若靈壁。……
(摘自(zi)袁中道(dao)《再游(you)桃花源》)
桃花溪古詩帶拼音:
yǐn yǐn fēi qiáo gé yě yān。
隱隱飛橋隔野煙。
shí jī xī pàn wèn yú chuán。
石磯西畔問(wen)漁(yu)船。?
táo huā jìn rì suí liú shuǐ。
桃花盡日隨流水。
dòng zài qīng xī hé chù biān。
譯文:洞(dong)在清溪何處邊。譯文 隱(yin)隱(yin)看(kan)見一座長橋,被野煙(yan)隔斷(duan); 在石(shi)嶼的(de)西畔(pan),借問打漁的(de)小船。 桃花隨著(zhu)流水,終日地漂流不盡; 桃花源洞(dong)口,在清溪的(de)哪段哪邊?
整體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dui)桃花溪幽美(mei)景色的描寫和(he)對(dui)漁人的詢問(wen),抒寫了作者一種(zhong)向往(wang)世外桃源,追求美(mei)好生(sheng)活(huo)的心情。
桃(tao)花(hua)溪在湖南(nan)桃(tao)源(yuan)縣桃(tao)源(yuan)山下。溪岸多(duo)桃(tao)林(lin),暮春時節,落英繽紛(fen),溪水(shui)流霞。相(xiang)傳東晉陶(tao)淵明的《桃(tao)花(hua)源(yuan)記》就是以這(zhe)里為背景的。張旭描寫的桃(tao)花(hua)溪,雖然不一定是指這(zhe)里,但卻暗用其(qi)意境。此詩構思婉曲,情趣深遠,畫意甚濃。
本文(wen)地址://n85e38t.cn/sici/48913.html.
聲明: 我(wo)們致力于保護作者(zhe)版權(quan),注重分享(xiang),被刊(kan)用文(wen)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chu)處,未能(neng)及時與作者(zhe)取得聯(lian)系(xi),或有版權(quan)異(yi)議的,請聯(lian)系(xi)管(guan)理(li)員(yuan),我(wo)們會立(li)即(ji)處理(li),本(ben)站部(bu)分文(wen)字與圖片(pian)資源來(lai)自于網(wang)絡,轉載是(shi)出(chu)于傳遞更多信息之(zhi)目的,若(ruo)有來(lai)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an)益,請立(li)即(ji)通知我(wo)們(管(guan)理(li)員(yuan)郵箱:),情況屬實,我(wo)們會第(di)一時間予以刪除(chu),并同時向(xiang)您表示歉意(yi),謝(xie)謝(xie)!
上一篇: 左(zuo)傳全集(ji)《呂相絕秦》原文賞析與注解(jie)
下一篇: 唐(tang)寅唐(tang)伯(bo)虎的桃花詩(shi),急求(qiu)唐(tang)伯(bo)虎桃花詩(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