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 >> 傳統資訊 >> 傳統文學

《蘇洵·項籍》唐宋八大家散文名篇鑒賞

大道家園 2023-07-18 15:56:31

《蘇洵·項籍》唐宋八大家散文名篇鑒賞《蘇洵·項籍》唐宋八大家散文名篇鑒賞

吾嘗論項籍有取天下之才,而無取天下之慮②;曹操有取天下之慮,而無取天下之量③;玄德④有取天下之量,而無取天下之才。故三人者,終其身無成焉。且夫不有所棄,不可以得天下之勢;不有所忍,不可以盡天下之利。是故地有所不取,城有所不攻,勝有所不就,敗有所不避。其來不喜,其去不怒,肆天下之所為而徐制其后⑤,乃克有濟⑥。

嗚呼!項籍有百戰百勝之才,而死于垓下,無惑也。吾觀其戰于巨鹿也,見其慮之不長、量之不大,未嘗不怪其死于垓下之晚也。方籍之渡河,沛公始整兵向關,籍于此時若急引軍趨秦,及其鋒而用之,可以據咸陽,制天下。不知出此,而區區與秦將爭一旦之命,既全巨鹿而猶徘徊河南、新安間,至函谷,則沛公入咸陽數月矣。夫秦人既已安沛公而仇⑦籍,則其勢不得強而臣。故籍雖遷沛公漢中,而卒都彭城,使沛公得還定三秦,則天下之勢在漢不在楚。楚雖百戰百勝,尚何益哉!故曰:兆垓下之死者,巨鹿之戰也。

或曰:“雖然,籍必能入秦乎?”曰:“項梁死,章邯謂楚不足慮,故移兵伐趙,有輕楚心,而良將勁兵盡于巨鹿。籍誠能以必死之士⑧,擊其輕敵寡弱之師,入之易耳。且亡秦之守關,與沛公之守,善否可知也。沛公之攻關,與籍之攻,善否又可知也。以秦之守而沛公攻入之,沛公之守而籍攻入之,然則亡秦之守,籍不能入哉?”

或曰:“秦可入矣,如救趙何?”曰:“虎方捕鹿,羆據其穴,搏其子,虎安得不置鹿而返,返則碎于羆明矣。軍志⑨所謂攻其必救也。使籍入關,王離、涉間必釋趙自救。籍據關逆擊其前,趙與諸侯救者十馀壁躡其后,覆之必矣。是籍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功于秦也。戰國時,魏伐趙,齊救之。田忌引兵疾走大梁,因存趙而破魏。彼宋義號知兵,殊不達此,屯安陽不進,而曰待秦敝。吾恐秦未敝,而沛公先據關矣。籍與義俱失焉。”

是故,古之取天下者,常先圖所守⑩。諸葛孔明{11}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且彼未嘗見大險也,彼以為劍門{12}者可以不亡也。吾嘗觀蜀之險,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繼,兢兢{13}而自完猶且不給,而何足以制中原哉。若夫秦、漢之故都,沃土千里,洪河大山,真可以控天下,又烏事夫不可以措足如劍門者,而后曰險哉?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達之都,使其財布{14}出于天下,然后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15}者,得一金櫝{16}而藏諸家,拒戶{17}而守之。嗚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盜至,劫而取之,又焉其果不失也?

【注】

①項籍:字羽,下相(今江蘇宿遷)人。少時隨其叔父項梁避仇吳中,后入關自立為西楚霸王,與劉邦爭天下,公元前202年,被困于垓下自刎而死。②慮:思慮,謀劃。③量:器量,度量。④玄德:劉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今屬河北)人。⑤徐制其后:意即“后發制人”。徐,緩,從容。⑥乃克有濟:方能成功。克,能。濟,成功。⑦仇:這里是對抗的意思。⑧必死之土:不惜犧牲、不怕死的戰士。⑨軍志:兵法。⑩所守:指能防守之地。{11}諸葛孔明:諸葛,復姓。諸葛亮,字孔明,瑯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著名政治家、軍事家。{12}劍門:劍門關。在今四川劍閣縣。{13}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14}財布:財物貨幣。布,古代的一種錢幣。{15}小丈夫:與大丈夫的概念相反,指沒有大志、無所作為的人。{16}金櫝(dú獨):金匣。{17}拒戶:關起門防御。拒,拒絕,抵御。

本文是《權書》的第九篇,主要從兵家用兵打仗的戰略角度來探究項羽失敗的原因。自從太史公司馬遷的《項羽本紀》問世以來,項羽留給人們的是一個曾經叱咤風云最終卻失敗的英雄形象,世人多歌頌他的英勇,惋惜他的遭遇,同情他的剛烈。然而在本文中,蘇洵并不認為項羽錯在用武力征戰,他認為項羽有軍事才能,只因缺少周全的思慮和謀略,犯了戰略性的錯誤才失去了天下。

文章首段提出了論點,指出項羽雖“有取天下之才”卻“無取天下之慮”以致失敗。并將項羽與曹操、劉備作比較,認為曹操“有取天下之慮,而無取天下之量”,劉備有“取天下之量,而無取天下之才”,因而這兩人也沒有成功。在逐步分析三個人的優劣和失敗原因之后,蘇洵得出了有所棄才可以得天下之勢,有所思才可以盡天下之利的結論,并提出了他的戰略方針,應是“地有所不取,城有所不攻,勝有所不就,敗有所不避”,勝利時不必得意,失敗時也不必郁結,后發制人,方能成功。

在接下來正面論述項羽失敗的原因時,作者并沒有平鋪直敘,而是采用欲抑先揚的手段。一上來先是贊揚“項籍有百戰百勝之才”,而后才筆鋒一轉,定論說:“死于垓下,無惑也。”并以巨鹿之戰為例證,這就表達了蘇洵的觀點:正是因為項羽缺乏思慮,謀劃不足,失去了控制天下的最好時機,才會導致慘死的結局。

最后,蘇洵沒有局限于項羽身上,而是縱論“古之取天下者,常先圖所守”的話題,探討了怎樣的地形才有利于控制天下。還解釋了“富人”和“小丈夫”的區別,前者“居四通五達之都,使其財布出于天下,然后可以收天下之利”。而小丈夫“得一金櫝而藏諸家,拒戶而守之”,等到“大盜至,劫而取之”,非但沒有守住財富,反而失去了財富。這些話題從表面上看似乎與項羽的事無關,其實是在總結全文,照應首段所揭示的論點。對富人與小丈夫的對比,同樣也是用以說明項羽謀略的不足和見識之小,照應文首對項羽的定論“無取天下之慮”。

本文是典型的總分結構,開頭先立論,然后層層論述。在論述時引用史實和典故作為佐證,使論據更充分。在文中插入的設問,不僅不突兀,而且發人深思,使文章的開掘更深,邏輯更嚴密。同時,“虎方捕鹿”“小丈夫藏金櫝”的比喻,淺顯生動,既有助于說理,又增添了文章的形象性。

后人評論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蘇文公文鈔》卷七:“蘇氏父子往往按事后成敗立說,而非其至,然其文特雄,近《戰國策》。”

蘇洵的代表作及賞析蘇洵,字明允號老泉,是北宋著名文學家。他擅長散文,尤其擅長政論文,議論明暢,有《嘉佑集》傳世,代表作有《九日和韓魏公》。

《九日和韓魏公》

晚歲登門最不才,蕭蕭華發映金罍。不堪丞相延東閣,閑伴諸儒老曲臺。

佳節久從愁里過,壯心偶傍醉中來。暮歸沖雨寒無睡,自把新詩百遍開。

意思是:我四十八歲,年近半百,才成為您的座上客,最為不才。自已的那“蕭蕭華發”同宴上的閃閃金罍相映襯。韓丞相好賢可自己官卑位低不配這種禮遇,多年來清閑無事陪伴諸位儒生老于太常寺 。從二十七歲開始,發奮苦讀,希望有用于世,卻多次科考不第。

后來,雖 然名動京師,卻沉淪下僚,無法一展抱負,每次佳節均 在愁里度過。曾有的雄心壯志也只有在醉時才略有顯露。 冒雨晚歸而感寒意,難以入睡。韓琦詩中那種久居高位、 賓朋滿座的富貴氣,使蘇洵更感到自己“閑伴諸儒”的 窮窘;韓琦志滿意得之余的淡淡閑愁,更激起了蘇洵壯 志不酬的深沉哀怨。

擴展資料

1、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

出自宋·蘇洵《心術》。

崩,崩塌。即使是泰山崩塌在眼前,大丈夫的臉色也不會改變。

2、 有功而賞,有罪而罰。

出自宋·蘇洵《上皇帝書》。

強調了賞罰必須分明,這樣才能更好地激勵人們行善,保證社會的安定。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對于建立了功勞的人就應給予其獎賞,而對于有了過錯或罪行的人就應對其進行懲罰。

3、利之所在,天下趨之。

出自宋·蘇洵《上皇帝書》。

利益存在的地方,天下的人都會爭相前往投奔。有了利益,才能有基本的物質條件,百姓才能生存下去。

利益實現了累積,百姓才能求得發展,才能實現富裕。百姓的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利益,因此,他們就會趨利而動,隨利而行。

唐宋八大家散文鑒賞大全集詳細資料大全 《唐宋八大家散文鑒賞大全集》是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9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雅瑟。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是中華文化的珍貴寶藏,是國學的重要部分,值得每一個中國人認真品讀。

基本介紹書名 :唐宋八大家散文鑒賞大全集 作者 :雅瑟? ISBN :9787510419140, 751041914X 頁數 :396頁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9月1日 裝幀 :平裝 開本 :16 尺寸及重量 :26.2 x 18.4 x 3 cm ; 862 g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目錄,內容簡介由雅瑟主編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鑒賞大全集》精選唐宋八大家散文193篇。其中:韓愈39篇,柳宗元35篇,歐陽修32篇,蘇洵11篇,曾鞏13篇,王安石21篇,蘇軾32篇,蘇轍10篇。每篇散文均有翔實的注釋和精辟的鑒賞,以及后人的點評。《唐宋八大家散文鑒賞大全集》力求深入淺出,雅俗共賞,使讀者盡覽八大家散文的概貌和精髓。編輯推薦“唐宋八大家”中的許多人不僅是卓絕的散文家,還是杰出的詩人、詞人。乃至政治家、哲學家、史學家和書畫家。因此,他們的文章也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其內容之深刻,觀點之精辟,論述之卓越,幾乎達到了當時社會的最前列。可以說,八大家的散文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珍貴寶藏,是國學的重要部分,值得每一個人認真品讀。 由雅瑟主編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鑒賞大全集》選編唐宋八大家散文193篇。書中涉及的歷史紀年,一般寫明朝代、帝王名稱、年號;同時注明公元紀年,使人了解所發生的事件在整個歷史時序中所占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每篇散文均有翔實的注釋和精辟的鑒賞,重難點字加注拼音和直音,并在最后配綴后人評價。鑒賞文字除解讀背景、梳理結構外,還著重說明該作家的散文創作成就和特點,使大家能盡覽“八大家”散文的概貌和精髓。目錄 韓愈原道 原毀 雜說一 雜說四(馬說) 師說 子產不毀鄉校頌 張中丞傳后敘 祭田橫墓文 祭十二郎文 送窮文 祭鱷魚文 與于襄陽書 進學解 與陳給事書 應科目時與人書 后廿九日復上宰相書 送孟東野序 送區冊序 送李愿歸盤谷序 送董邵南序 送楊少尹序 送石處士序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送高閑上人序 送王秀才序 毛穎傳 藍田縣丞廳壁記 贈崔復州序 爭臣論 伯夷頌 答李翊書 荊潭唱和詩序 柳子厚墓志銘 圬者王承福傳 南陽樊紹述墓志銘 試大理評事王君墓志銘 諱辯 感二鳥賦 論佛骨表 柳宗元牛賦 囚山賦 封建論 駁復仇議 段太尉逸事狀 捕蛇者說 桐葉封弟辯 羆說 種樹郭橐駝傳 童區寄傳 箕子碑 梓人傳 蝮蜥傳 憎王孫文并序 哀溺文(節選) 吊屈原文 三戒并序 謗譽 鞭賈 送薛存義序 愚溪詩序 永州韋使君新堂記 永州鐵爐步志 游黃溪記 始得西山宴游記 鈷鉺潭記 鈷鉺潭西小丘記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袁家渴記 石渠記 石澗記 小石城山記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 與友人論為文書 歐陽修秋聲賦 朋黨論 縱囚論 瀧岡阡表 黃夢升墓志銘 南陽縣君謝氏墓志銘 畫舫齋記 吉州學記 豐樂亭記 醉翁亭記 菱溪石記 相州晝錦堂記 伐樹記 峴山亭記 釋秘演詩集序 送楊真序 蘇氏文集序 梅圣俞詩集序 送徐無黨南歸序 江鄰幾文集序 六一居士傳 答吳充秀才書 祭尹師魯文 答祖擇之書 祭資政范公文 養魚記 祭石曼卿文 讀李翱文 賈誼不至公卿論 歸田錄(選錄) 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新五代史宦者傳論(節選) 蘇洵 心術 六國 項籍 辨奸論 上歐陽內翰第一書 張益州畫像記 管仲論 木假山記 仲兄字文甫說 送石昌言使北引 名二子說 曾鞏列女傳目錄序 戰國策目錄序 南齊書目錄序 贈黎安二生序 送王希序 先大夫集后序 寄歐陽舍人書 禿禿記 墨池記 宜黃縣縣學記 學舍記 道山亭記 越州趙公救災記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書(節選) 本朝百年無事札子 伯夷 材論 太古 興賢 傷仲永 同學一首別子固 讀孟嘗君傳 書李文公集后 答司馬諫議書 答曾子固書 答錢公輔學士書 芝閣記 游褒禪山記 靈谷詩序 張刑部詩序 祭歐陽文忠公文 答段縫書 王深父墓志銘 泰州海陵縣主簿許君墓志銘 蘇軾前赤壁賦 后赤壁賦 晁錯論 黠鼠賦 留侯論 賈誼論 刑賞忠厚之至論 范增論 決壅蔽(策別課百官三) 教戰守(策別安萬民五) 上梅直講書 答秦太虛書 答張文潛書 答謝民師書 喜雨亭記 凌虛臺記 石鐘山記 張君墨寶堂記 超然臺記 放鶴亭記 文與可畫貧答谷偃竹記 潮州韓文公廟碑 乞校正陸贄奏議進御札子 范文正公集敘 日喻 稼說送張琥 三槐堂銘并敘 書黃子思詩集后 方山子傳 亡妻王氏墓志銘 記游定惠院 記承天寺夜游 蘇轍墨竹賦 黃樓賦并敘 上樞密韓太尉書 答黃庭堅書 武昌九曲亭記 東軒記 黃州快哉亭記 為兄軾下獄上書 六國論 三國論

本文地址://n85e38t.cn/sici/482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