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孫滿對楚子
王孫滿對楚子
《左傳·宣公三年》
【題解】
春秋時期,周室王權衰落,諸侯爭霸,中原逐鹿。楚莊王先后吞并周邊一些小國,接著便陳兵于周朝邊境,詢問九鼎的輕重,伺機取代周王朝。王孫滿借題發揮,就鼎的輕重問題,譏諷楚莊王,說他只靠武力而不靠德行是無法真正服人,更不能達到統治天下的目的。
【原文】
楚子伐陸渾之戎[1],遂至于洛,觀兵于周疆[2]。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3],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4]。魑魅罔兩[5],莫能逢之。用能協于上下,以承天休[6]。
【注釋】
[1]陸渾之戎:西北少數民族的一支,原居今甘肅敦煌一帶,后遷居到近河南洛水兩岸。
[2]觀兵:檢閱軍隊,這里有耀武揚威的意思。
[3]圖物:描繪各地的奇異事物。
[4]不若:不順,不利之物。
[5]魑魅罔兩:即魑魅魍魎,山林水澤中的精靈妖異。
[6]天休:上天賜予的福分。
【譯文】
楚莊王討伐陸渾之戎,于是來到洛河,在周王朝的邊境上擺開陣勢以炫耀軍力。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前來慰問楚莊王。楚莊王趁機問起了九鼎的大小和輕重。王孫滿回答說:“統治天下在于德行,而不在于有鼎。從前夏代實行德政的時候,遠方的人就把他們當地的各種奇異之物繪制成圖,進獻給夏王,九州之長也把金屬品貢獻上來。禹王用這些金屬鑄成九鼎,還在上面描繪出各種奇異的圖像,使百姓懂得哪些是神明,哪些是邪惡的東西。所以百姓進入山川沼澤時,就不會碰到不順利的事情。山川木石的鬼怪,百姓也不會碰到。因此才能使上下團結,以領受上天賜予的福分。
【原文】
桀有昏德,鼎遷于商,載祀六百。商紂暴虐,鼎遷于周。德之休明[7],雖小,重也。其奸回昏亂,雖大,輕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8]。成王定鼎于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注釋】
[7]休明:美好光明。
[8]厎(zhǐ):最終的年代。
【譯文】
夏桀昏亂無德,九鼎便被遷到商朝,經歷了六百年。商紂王暴虐無道,九鼎又被遷到周朝。如果天子德行美好光明,九鼎雖小,但也無法遷走。如果天子行為昏亂,九鼎再大,也可以遷走。上天保佑德行好的人也是有限度的。成王將九鼎固定安放在王城郟鄏的時候,曾經占卜,周朝可以傳世三十代,歷年七百,這是上天的安排。雖然現在周朝的德行衰落了,天命還未更改。九鼎的輕重,您就不必過問了。”
【評析】
這件事情是在楚莊王征伐陸渾之戎后,轉兵至周室的洛邑,并在周室邊境上擺兵列陣時發生的。
夏、商、周三朝都把鼎當做王權的象征。面對楚國的來勢洶洶,周王以禮相待。楚莊王一直野心勃勃,便趁機問起了周王鼎的輕重,大有取代周王、一統天下的意圖。王孫滿站在維護周王朝的立場上,看穿了楚莊王的野心,便處處用“德”和“天命”為有利的武器,打擊了他的囂張氣焰。
“天命”當然是迷信的說法,但就當時的形勢來說,周朝還可維持“天子”的名義。楚國如果侵犯周王,勢必激起各諸侯國的反對。因此,王孫滿的警告便很有分量,也很有說服力。
本文地址://n85e38t.cn/sici/387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