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一副很有名的對聯,上聯是“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下聯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上聯講的是“越王勾踐破吳歸”的故事,下聯講的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故事,好故事,好寓意使得這幅對聯廣為人知。蒲松齡落第后的這副自勉聯也成就了越王勾踐在歷史上勵志典范的正面形象。但是,歷史永遠都是帶有雙面性的,在人們看到它的某一個面時,它必定也隱藏了另一個鮮為人知的面。就如越王勾踐這樣的勵志典范,他同時也是一個卸磨殺驢、過河拆橋的老手。他在滅吳興越后,立刻對兩位曾經輔佐他圖謀大業的肱股重臣范蠡與文種大起殺心,結果文種死于非命,范蠡逍遙江湖。這其中的邏輯其實并不復雜,但我們所謂的不復雜是因為我們都是事后諸葛亮。凡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站在幾千年后的圈子外,自然能把這一切洞悉。也正因為如此,范蠡作為一個當局者,能夠時刻保持清醒,做出最合適自己的選擇,才顯得格外的難能可貴。我們當下還有一句話“有學歷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修養”,把這句話稍加延伸一下,就是“成就高的人不一定是真聰明,聰明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今天就借著范蠡這個人,和大家探討一下什么是真正的聰明 什么是真正的智慧 越王勾踐為何要殺功臣范蠡與文種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在中國實在是太耳熟能詳了,所以也就不詳細介紹了。本文就主要從人性的角度來分析一下成功之后的人物心態,解釋一下為什么勾踐在每日靠著裝瘋賣傻、臥薪嘗膽的忍辱負重之后,終于借機會“咸魚翻身”滅掉吳國,得以復國興越而為一方稱霸,就迫不及待地要對自己的左膀右臂動手 眾所周知,越王勾踐之所以能完成這樣的歷史大逆轉,除了勾踐本人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之外,主要還是得益于兩位重要臣子的輔佐,一個是為后人尊為“商圣”的范蠡,另一個是春秋末期著名的謀略家文種。這種“鐵三角”關系突然之間分崩離析,除了讓人在感情和道德上有點無所適從之外,其實它背后的邏輯一直是赤裸裸而又硬生生的。先大概地歸結一下事情表面的直接原因吧,大致有三點:1、其實就是后世韓信被劉邦軟禁時的無限感慨——“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2、其實就是后世所說的“刺猬哲學”,刺猬是不能靠得太近了,用比較時髦的話來說就是“因為你知道得太多了”。《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提到:“范蠡事越王勾踐,既苦身戮力,與勾踐深謀二十余年”,也就是文種和范蠡都是越王勾踐當初身邊最親近的人,那些別人有可能不知道的并且讓勾踐自己覺得很沒面子的事情,他們都知道。比如,勾踐夫婦在吳國給人拉馬牽車、背柴生火、做飯洗衣、嘗糞品病......越王勾踐有強烈的殺人滅口動機。3、其實還是可以套用當下的一句人間感慨“夫妻很多時候只能共患難難以同富貴”,君臣很多時候也是如此。用范蠡對勾踐評價的原話來說就是“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享樂。”結合如上三點,我們可以發現,其實古往今來,帝王殺害功臣的邏輯一般都不是很復雜。至少勾踐想殺范蠡和文種的這三點原因,就是很通俗、很淺顯的。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勾踐這種心理和邏輯是大多數人的人性基因,屢見不鮮。為了不把人性說得過于丑陋,我就只針對性地上述三點作一個簡單的人性剖析吧:第一點其實講的就是一個“分享”的概念。人最難和人分享的東西是什么 絕對是自己在乎的東西,比如我們的財富、地位、感情!最愿意和人分享的東西是什么 是那些自己根本不在乎的東西或者自己在乎但還不曾擁有的東西。“茍富貴,勿相忘”這樣的承諾,重點就在于一個“茍”字上,因為這是一個人沒有富貴時做出的承諾,是不能被當真的。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不要去過于相信那些純真的誓言,純真的誓言只有變成現實才顯得美好。婚姻誓言中的第一句為什么是“無論貧窮與富貴”,這是有道理的。所以,奉勸大家多把對人世間“有色眼鏡”怨恨的精力轉移到對生活中“善始善終”的感恩上去吧!勾踐是一個堅定的復仇者,一個心里長期裝滿仇恨的人是不會真正感恩的,他追求的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快感,權力和地位恰恰是他最在乎的東西,所以,壓根就不能指望這樣的人會和你分享榮華富貴。第二點其實講的就是一個“面子”的問題。我們這個社會時時刻刻都在講要追求內心安寧,要做到波瀾不驚,但是大多數人都做不到。因為大多數人都是好面子的。不在乎面子的人只有兩種:一種是生活的困境讓他沒辦法講面子;一種是真正內心富足,面子無處不在的人。這兩種極端的人中間,都是為了面子、虛榮而蠅營狗茍的人。所以,我們都喜歡宣揚自己的高尚、掩蓋自己的丑陋;都喜歡炫耀自己的富足、遺忘自己的貧窮;都喜歡裝扮自己的見識、忽略自己的短見……大多數穿新衣服的人是為了美給別人看的,大多數人想隱瞞自己傷痛的人也并不是因為真正遺忘。勾踐一旦從一個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失敗者華麗轉身成了一個錦衣玉食高高在上的霸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強迫自己和別人“遺忘”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典型的暴發戶邏輯。第三點其實講的就是一個“利害”的方式。這一點雖然跟每個人的性格有很大的關系,比如勾踐就是一個生性薄涼的人。但是從社會和人性的普遍層面來看,這是人性之中的“趨利避害”天性。隨便舉幾個例子吧,唐朝李世民那一家子,為什么在一統天下之前,能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一到要過好日子的時候,就非得你死我活 我們現實生活中,一個草創公司的合伙人或者同事關系是不是比一個上市公司的合伙人或同事關系更融洽、更有凝聚力 勾踐在“臥薪嘗膽”的時候,他需要范蠡和文種來陪伴、幫助他奔赴夢想,而文種和范蠡也需要通過他來證明自己的實力和價值,他們有共同的利益關系。但是,當勾踐真正成為了霸主,他們原本的利益關系變成了一種矛盾沖突。勾踐認為殺了他們是最直接有效的平衡“利害關系”方式。綜上所述,其實深諳人性的人對于勾踐為什么要殺文種和范蠡這個問題,是會一點也不奇怪的。為什么文種必死范蠡能活 范蠡和文種都是因為在楚國得不到重用,才投奔越王勾踐的。他們通過幾十年的隱忍與謀劃、堅韌與奮發,最后幫助勾踐反敗為勝、一舉成名。可以說,勾踐的逆襲不僅僅是勾踐和越國的成功,某種程度上更是文種和范蠡的自我證明。事實證明,他們不光是所謂的聰明人,還是有真才實學的人。但是,兩個同樣聰明又才能的人,為什么最后會命運迥異呢 為什么會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歸宿呢 歸根到底還是在于兩個人對于人性的理解和把握不同,也是兩個人在“大智慧”的認知上的差距所致。先來看看文種是怎么死的吧!文種( —公元前472年),與范蠡一起輔佐勾踐成就霸業的著名政治家、謀略家,文種曾教勾踐“破吳七術”(東漢袁康編纂《越絕書》又說為“九術”):一曰捐貨幣以悅其君臣;二曰貴糴粟囊,以虛其積聚;三曰遺美女,以惑其心志;四曰遺之巧工良材,使作宮室以罄其財;五曰遺之諛臣以亂其謀;六曰疆其諫臣使自殺以弱其輔;七曰積財練兵,以承其弊。文種獻策越王勾踐的”破吳七術“究竟有多厲害 據說勾踐只用了其中的三招就成功復仇了,用勾踐的原話來說則是:“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也就是說,文種是一個十分牛的人。但是,一個牛人身上永遠都是自帶雙刃劍的,因為你既然助人成功,又是一種威脅。這種威脅對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成功人士是無法容忍的,所以,勾踐上位之后,便火急火燎地把文種往死里逼。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生活和歷史都是這樣的,干壞事從來都是不需要理由的,因為隨隨便便都能找到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也正因為如此,那些善人、善舉才顯得那么彌足珍貴,因為他們都是經過心理斗爭、經過理智確認的。總之,文種就這么稀里糊涂地被弄死了。文種死得冤不冤呢 冤!畢竟他有功于國家,有恩于勾踐,這是一個道德和正義的問題!也不冤,畢竟他自己并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對手,這是一個人性和智慧的問題。相反,范蠡一看情況不對,該丟的東西立刻就丟,該跑的時候立刻就跑,不留戀、不猶豫,在通透和灑脫方面就顯得比文種高明多了。我們在看歷史的時候,那些在逃命的時候為了跑得快點,不惜把身上有重量的財寶全部扔掉的人,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相反,那些明明要逃命了,還舍不得身邊的大包小包的人,最后往往難成氣候。其實范蠡在歸隱山林之際,也曾寫信勸諫過文種,告訴他勾踐不是什么好人,榮華富貴再重要也沒有自己的命重要,趕緊走吧!但是任何金玉良言都敵不過一句“我不信”,文種覺得他勾踐憑什么 軍功章上的功勞有他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而且我又沒犯什么錯,憑什么就要剝奪我享受勝利果實的權利 他不相信勾踐是完全不講道理的人,依然選擇繼續留下來在越王勾踐身邊為相。結果就是我們最后所看到的,文種死不瞑目,范蠡繼續逍遙。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于范蠡和文種兩個人對于生活和人性的理解不同,選擇不同,最后導致命運不同。范蠡知道什么是“有舍才有得”,而文種卻“重得而不舍”。范蠡的大智慧究竟是什么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在幫助勾踐成就霸業后,因功高而封上將軍,正當他的政治前途眼見可以光澤耀世之際,卻突然放下眼前的萬般好事而急流勇退,直接請辭越王勾踐,回歸江湖并改名易姓“鴟夷子皮”,然后,過上了與“日月為朋,山川為友”,逍遙自在的閑散日子,常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間。在這段日子里,其間,范蠡三次因為做生意皆成為巨富,可等每次富起來名聲大噪之后,他曾三次散盡家財與知友鄉鄰為善。范蠡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謂鴟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產。居無幾何,資產數十萬。齊人聞其賢,以為相。范蠡喟然嘆曰:“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乃歸相印,盡散其財,以分與知友鄉黨,而懷其重寶,間行以去,止于陶,以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無之路通,為生可以致富矣。於是自謂陶朱公。復約要父子耕畜,廢居,候時轉物,逐什一之利。居無何,則致貲累巨萬。天下稱陶朱公。這段話言簡意賅地介紹了范蠡豐富多彩的一生,也淋漓盡致地展現了范蠡深不可測的生活大智慧。這并不是一種過度解讀,歷史上能深得范蠡智慧之精髓的其實也不過張良等寥寥數人。那么,范蠡的大智慧究竟體現在哪幾個方面呢 限于篇幅,本文只選取幾個最主要的點進行闡述。第一、自知。這兩字十分簡單明了,但是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弄明白。其實并不是很多人不明白這兩個字的重要性,而是很難理性地堅持這兩個字。很多人或許都知道自己要什么,比如文種和勾踐都是這樣的人,但這種人還不是真正自知的人。一個人不光要知道自己要什么,還要在某些十字路口懂得選擇、懂得取舍,這才是真正的自知。強行占有和眷念并不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可以擁有的東西,其實所謂的得到也是一種失去。范蠡最能難能可貴地就是任何時候都知道自己的位置、環境和能力,所以總能做出相匹配的正確選擇。比如,齊國慕其名而聘其為相時,他就說:“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第二、自如。很多道理其實并不復雜,想到、想清的人也不會很少,但往往能活得瀟灑自如的人并不多。不是他們想不到,而是他們做不到。中國歷史歷朝歷代都是一個人口樣本眾多的社會,從來不會缺少所謂的聰明人,只是有些聰明人沉溺在他的聰明和成功之中,再也走不出來了。比如文種,他就不見得聰明才干不如范蠡,但是他有過多的執念,他做不到笑看云卷云舒、閑聽花開花落,他和范蠡其實都是追求的都是“得”,但他卻只能看到“得”,而范蠡在“舍”與“得”之間做到了真正的游刃有余,最后反而能夠真正地“大得”。這就是所謂的“一張一弛,文武之道”,道理很簡單,張弛有度而已,但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很多人做不到而已。第三、自足。這個詞就更好理解了,因為當下有很多人都把“知足常樂”掛在嘴邊上。但是,我們稍微用心一點就可以發現這個詞很多時候已經變味了,有時候是成功者用來釋放自己的云淡風輕,有時候是失敗者用來安慰自己的舉步維艱。真正的知足是什么 是范蠡這樣,我首先證明了我自己能當官,但我不會為了當官而當官;我也證明了自己能經商,但是我經商不是為了純粹積聚財富;這種自足是要有自強的能力為基礎的,也是要有自信的精神為支撐,更要有一種自樂的情懷為保障的。能心安理得地把每一種生活都過好的人才是真正的知足者,知足不等于安于現狀,更不等于逃避現實。其實,關于范蠡身上的生活智慧還有很多,講得過多其實也并沒有什么用,因為能夠理解它的人是可以觸類旁通的。不能夠理解它的人,我就是事無巨細地列舉出來,也是于事無補的。后世人對范蠡贊譽為“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我認為范蠡是當之無愧的。“大名之下難久居”和“久受尊名不祥”這兩句范蠡說的話,也值得我們反復咀嚼、細致回味。大道至簡,很多生活的智慧不光存在于范蠡這些歷史名人的話語之中,也存在我們生活的一些細小環節之中,關鍵在于我們是否愿意去正視它、去思考它。范蠡給我們帶來的大智慧最根本的一點就在于: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要環境模糊了我們的思緒,而是要保持清醒和理智去面對環境的改變! : “民間歷史故事”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本文地址://n85e38t.cn/scgf/1109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