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詩詞歌賦

忽必烈到底為何要兩次遠征日本,他想干嘛?

祝由師 2023-07-26 17:10:20

忽必烈兩次遠征日本也是計出無奈,當初緣由就是它并非像其他藩國一樣,乖乖順從,相反卻顯得桀驁不馴。這也完全給忽必烈的天下之主形成了挑釁,在當時對于蒙古帝國可以說世界已經沒有什么可以忌憚,也找不出和他叫板的對手,而那時死扼的南宋也奄奄一息,從窩闊臺汗到忽必烈汗這半個世紀里,南宋周圍也一一歸附蒙古,包括在北方黃河與淮水一線的金國,西面交界被世界屋脊覆蓋的吐蕃,西南的大理,甚至包括安南,蒙古由四川與湖北,云南,越南刀叉似的的向南宋腹地邁進。

就在這個時候當朝皇帝忽必烈的哥哥蒙哥卻突然駕崩于四川,雖然統治者換成了忽必烈可宋朝仍不怠慢,加緊對北方的防御體系尤其是守衛京師臨安的北大門與襄陽突破口,由于早先宋朝賈似道為了邀功請賞私自密談趁大汗病逝忽必烈北歸爭位之際將鄂州淮水一線大部分領土割讓給蒙古。

所以這也就有后來忽必烈志在必得的原因,取宋只是時間問題,所以周圍形同就沒有了敵人,可就在這個時候偏偏漏掉了一個,那就是一直不在納貢國范圍內的日本,日本一直沒有和東亞任何國家有過領土接壤。恰恰就這種優勢也給日本找到了發展自身實力的便利,它靠著大海屏障可以以易守難攻的優勢去招惹臨邊諸國,下到民間的倭寇,上到政府,在后來經歷明清一直到近現代都想對東亞垂涎已久,以至于后來對鄰國也造成了無法抹去的傷害。

由于隔海相望,又有朝鮮半島擋著,中原王朝一直對其國家結構了解甚微,只仍稱呼其為國王。就連忽必烈也是這樣認為,這也恰恰給自己找回了虛榮心,認為只有自己配做皇帝。所以在詔書中明確自己是大蒙古國皇帝,奄有區夏,瑕方異域,意思不止擁有東方還擁有西方一直到地中海唯一一個帝王,相對于蒙古西方四大汗國,也順理成章不敢和忽必烈名份上分高低,雖然有海都失里吉等宗王不服,因其一改傳統,可忽必烈大汗名在這里擺著,他所以不可能把自己統治范圍簡簡單單歸咎在西面蔥嶺就是帕米爾一帶。而是象征性的要和祖父成吉思汗看齊,名正言順的繼承了汗位,統治蒙古核心,他也正是擁有全蒙古的大可汗。

就這樣的好勝心也正好遇到了好對手日本,日本自古就和中原王朝內心上并非臣主關系,他在漢朝與隋朝致書稱自己為日初之國天子,而稱對方為日落之國天子,這也惹來當朝皇帝的不滿,尤其對于好勝的隋煬帝是最明顯的,可沒有辦法。

這件外交關系從而引稱到蒙元,蒙元是什么,可是擁有歐亞大陸的世界超級帝國,它竟然還敢有這樣稱呼,這對一向以窮兵奢武的忽必烈而言自然很不滿,肯定拿出點手段,讓他通好不成就用武力壓制,于是就出現了第一次文永之役。是元朝首先開這個頭,由高麗作為跳板對對馬島和博多灣只是簡單的洗劫而已,后來日本更是不友好了,直接殺了使臣杜世忠,元日矛盾直接對立,從而也就有后來的第二次弘安之役。為此日本還拍有一部電視劇《北條時宗》,專門按照歷史特定,兩個角度講述忽必烈與其之間的瓜葛,可是第二次如此浩大的遠征,卻因實力懸殊告一段落,元朝最終因輕敵而告失敗。

 : “民間歷史故事”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求分享 求點贊

忽必烈對日本的兩次征討,有什么異同之處呢?

忽必烈對日兩次作戰準備不足,戰爭期間兩次遭遇臺風,兩次艦船運用出現問題,兩次用兵上指揮也存在問題,后勤保障上同樣存在問題。臺風、艦船、用兵、調動、兵員配制上同樣出現問題幾大問題,這就是兩次相同的特點導致戰爭失敗的原因.十三萬加重火器對三萬沒拿下日本很是遺憾。

 1274年(元至元十一年、日文永十一年)和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日弘安四年)元世祖忽必烈發動的兩次侵日戰爭。1259年(憲宗九年)征服高麗的忽必烈于1268年(元至元五年)命高麗使者攜國書赴日,書中要求日本效法高麗來朝?通好?,否則將至?用兵?。日本朝廷祈求神佑,但以?書辭無理?,拒絕接受。幕府執權北條時宗令大宰府備戰,加強九州沿海要地的警備。其后忽必烈又兩派使者,均遭日本朝廷拒見。1274年忽必烈發動征日戰爭。?

 博多的防御墻。《蒙古襲來絵詞》1274年10月3日,任命征東元帥忻都、右左副帥洪茶丘和劉復亨統率蒙漢軍2萬人、高麗軍5000人、水手6700人.計3.23萬人從高麗合浦出發。1274年10月5日至14日相繼襲擊對馬、壹岐島。16日逼近肥前沿海諸島,使幾百名日本武士喪生。19日元軍兵船駛進博多灣,翌日登陸。守護少貳經資指揮英勇戰斗,但在元軍步兵集閉戰法和火藥武器震天雷的威力下, 日軍處于不利地位。由元世祖授命組成的征日元軍,是由蒙、漢、高麗三族軍隊組成的聯軍。蒙軍不但在戰斗力,還有戰術方面都遠遠高于日本。

 據日蒙古型皮鎧本史書記載:擊鼓鳴鑼,殺聲震天。日軍戰馬驚恐不安,跳躍打轉,當武士撥轉馬頭沖向敵人的時候,已經被敵人射中。蒙古矢短,但矢根涂有毒液,射上即中毒。敵數百人箭射如雨,長柄矛可刺進鎧甲縫隙。元軍排列成隊,有逼近者,中間分開,兩端合圍,予以消滅。元軍甲輕、善騎馬,力大,不惜命,豪勇自如,善于進退。大將據高處指揮,進退擊鼓,按鼓聲行動。在后退時,鐵炮中裝鐵彈,隨著火焰噴出,四面烈火,煙氣彌漫;其聲凄厲,心碎肝裂,目眩耳聾,不辯東西,被擊斃者極多。激戰至暮,日軍撤至太宰府水

 然而元軍雖然在戰場上壓制了日軍,卻不擅長山地作戰,無法突破九州島崎嶇的地形進入九州腹地。且日軍戰斗意志頑強,堅決抵抗,給元軍也造成了不小損失,劉復亨受箭傷,元軍撤至船上。當夜意外臺風刮翻元軍200多艘兵船,忻都連夜乘剩余船只撤退回國。

在文永之役后,金方慶俘虜了兩百名日本人,獻給高麗王作為奴隸。

 自1275年起, 幕府就開始為他們認為不久將進行的第二次入侵做了準備。除了更好地組織起九州的武士外,學習中原的戰術體系之外,他們還在很多可能登陸點修建堡壘和其它防御設施,這些登陸點中包括博多港。與此同時,高麗國王多次與元朝談判,反對進一步的入侵日本計劃。而元朝也派遣使者至日本,但日本兩次下令將元朝派來的使者斬首。忽必烈非常惱火, 開始積極籌劃第二次入侵。

?

 1279年元軍征服南宋之后,于1281年春發動了對日本的第二次入侵。元軍的這次入侵規模大于第一次,其中由范文虎、李庭等人率領的江南軍就有十余萬人(包含輔兵)。元軍艦隊因供應和人員登載問題而推遲了起航。高麗盟軍先行進發,在對馬島慘遭失敗而返。同年夏,元軍聯合高麗人奪取了壹岐島,向九州進發,并在不同地點登陸。在經歷一些獨立的小戰斗,也就是所謂的弘安之戰或?第二次博多港之戰?后,元軍被趕回了船上。此時一場持續兩天的臺風,也就是非常有名的?神風?,襲擊了元軍艦隊并摧毀了大部分的船只。

 關于元軍艦隊被臺風摧毀的原因,有說法認為是因為元軍使用的是在內河航行的平底船,采用了當時較為流行的水密隔艙設置,而不是在海洋上航行的海船。 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由于元朝蒙古統治者在中國及高麗的殘酷壓迫,導致兩地(高麗與中國南方沿海)對于造軍船很反感,造船的漢人和高麗人故意使用錯誤的船型,而蒙古人對航海又一無所知;又或者忽必烈攻日太過倉促,未有充分準備海船,造船人只得在匆忙間敷衍了事。不過具體原因尚無定論。

元日戰爭

 但是需要確定的是,雖然元軍遭遇了臺風,但是臺風發生時,并不是所有的元軍都在船上,絕大部分屯駐在平戶島、鷹島等九州島西北部的島嶼進行休整,準備向東移動,襲擊太宰府。

 實際上元軍對日軍的作戰非常不利,在臺風發生之前,日軍就在壹岐島之戰中打敗了元軍,逼迫元軍東路軍放棄壹岐島,南下平戶島與主力會合。日軍主帥少貳資能取得勝利之后,因為戰傷而死亡。國內某些文章,宣揚說元軍打敗日軍,擊殺日軍統帥少貳資能,這是不對的,少貳資能是在勝仗當中身亡。

 臺風發生后,元軍溺死不少,物資損失嚴重,士氣也暴跌。但大部尚存。少貳資能之子少貳景資率領數萬九州軍,水陸結合,對剩余的援軍發起迅猛打擊,運用主場優勢各個擊破,元軍除了范文虎、忻都等人率領少量士卒逃回之外,都被殲滅或俘虜。

 當戰爭結束時,宇都宮貞綱率領的西國援軍(號稱六萬,實際兵力三萬不到)尚在路上,未能趕到。則少貳資能、少貳景資父子打敗元軍是以少勝多無疑了。

 一般認為拋棄士卒逃亡,導致剩余士兵士氣進一步暴跌,終于全軍覆沒的責任人是范文虎。但這很可能只是元史的諱飾。如范文虎這樣一個南宋降將,如何能作為大軍最高統帥?假設范文虎是第一責任人,為何歸國后并未受到重罰,且很快又升官?也許在史料當中,范文虎只不過是幫蒙古人忻都背了鍋罷了。

本文地址://n85e38t.cn/scgf/1100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