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姓(xing)(xing),在(zai)《百家姓(xing)(xing)》中排第211位。在(zai)2007年全國姓(xing)(xing)氏人口排名(ming)第300位以(yi)外(wai)。
歷史上部分姓儲的名人
儲用
宋代學者,在(zai)朝廷做官(guan),為官(guan)有(you)惠政(zheng),曾(ceng)得朱熹的(de)贊賞。他從(cong)書本上得到(dao)治理(li)(li)下的(de)道(dao)理(li)(li),又(you)在(zai)實踐中加以運用,他又(you)一(yi)心為民,這樣,就(jiu)取得了很好(hao)的(de)政(zheng)績,為百姓(xing)帶(dai)來許多好(hao)處。當時的(de)大哲學家朱熹,十分夸(kua)獎他。
儲珊
字朝珍,南直(zhi)隸潁(ying)(ying)州(治(zhi)(zhi)今安徽省(sheng)阜(fu)陽)人(ren),明弘(hong)治(zhi)(zhi)十二年(nian)(nian)(1499年(nian)(nian))進士,十七年(nian)(nian)(1504年(nian)(nian))任新(xin)鄉縣(xian)(河南省(sheng))知縣(xian)。正德六(liu)年(nian)(nian)(1511年(nian)(nian))八月(yue)知州儲(chu)珊(shan)主修《潁(ying)(ying)州志》脫稿,共6卷。
儲欣
字同人(ren),清(qing)朝宜(yi)興人(ren)。自幼好學,精通經史。早年(nian)無意仕途,
儲姓
以(yi)制藝(yi)為(wei)業。直到60歲,始領康(kang)熙鄉薦,一試禮部不遇,遂(sui)閉(bi)門(men)著書(shu)。著有《春秋指掌》30卷(juan),《在(zai)陸草堂集(ji)》六卷(juan)。選編《唐宋十家文全集(ji)錄》51卷(juan)。
儲光羲
儲光羲(xi)(約(yue)707-約(yue)763),祖籍(ji)山(shan)東,遷(qian)居江(jiang)蘇丹(dan)陽(yang)。出(chu)身官宦之(zhi)(zhi)家,勤學聰(cong)慧(hui)。開元十四年(nian)(726年(nian))20歲左右的他(ta)中進士(shi),授翰林(lin),歷任縣尉、監(jian)察御史等(deng)。安史之(zhi)(zhi)亂(luan)起(qi),叛(pan)軍陷洛陽(yang),他(ta)不得(de)已受偽官,因之(zhi)(zhi)而被(bei)系(xi)獄,約(yue)于寶應二年(nian)(763年(nian))平(ping)亂(luan)后遇(yu)赦,被(bei)降職流放客死嶺南。他(ta)以山(shan)水(shui)田園(yuan)詩(shi)著稱于時,詩(shi)風質樸、古雅,富有民(min)歌風韻(yun)。后人常將其與(yu)王(wang)維、孟浩然、韋(wei)應物、柳宗元并稱。著作(zuo)有《九經外義疏》20卷等(deng),皆失傳,詩(shi)文集70卷僅存詩(shi)集5卷,《全唐詩(shi)》輯為4卷。
儲嗣宗
唐詩人。潤(run)州(zhou)延陵(今江(jiang)蘇(su)丹陽)人。儲光羲(xi)曾孫。大中十(shi)三年登進士第,嘗任校(xiao)書郎。與詩人顧非熊(xiong)善(shan),頗有詩名。嗣宗(zong)(zong)推崇王維詩,其詩亦多繪(hui)寫山(shan)水(shui)景致之(zhi)(zhi)篇。元辛文房謂(wei)其為詩“苦(ku)思夢索,所(suo)謂(wei)逐句留心(xin),每(mei)字著意,悠然皆塵外之(zhi)(zhi)想”。《直齋(zhai)書錄(lu)解題》著錄(lu)《儲嗣宗(zong)(zong)集》一卷(juan)。
儲敦敘
北宋晉江人,字彥倫(lun)。崇寧(1102-1106年)間進士,歷任龍溪縣丞、甯德(de)縣令,皆
有惠政,民(min)為(wei)其立生祠。後為(wei)賀州通(tong)判。著(zhu)有《玉泉集(ji)》。
儲尹之
字思弼,號赤(chi)巖,宋元祐三年(1088年)進士,官臺州刺(ci)史,任滿后定居寧(ning)海。寧(ning)海譜(pu)(pu)上代追溯到曾(ceng)祖千七公儲(chu)(chu)(chu)旻(min)。據(ju)宜(yi)興譜(pu)(pu)記載(zai)(zai),儲(chu)(chu)(chu)旻(min)系儲(chu)(chu)(chu)光羲12世(shi)孫(sun)(sun),這一(yi)點兩譜(pu)(pu)一(yi)致,證(zheng)實(shi)儲(chu)(chu)(chu)尹(yin)之為儲(chu)(chu)(chu)光羲15世(shi)孫(sun)(sun)。另外對儲(chu)(chu)(chu)尹(yin)之堂兄儲(chu)(chu)(chu)興之系下的(de)19世(shi)儲(chu)(chu)(chu)寧(ning)七、儲(chu)(chu)(chu)寧(ning)八的(de)遷(qian)徙記載(zai)(zai),兩譜(pu)(pu)亦可找到吻合點。
儲懋
1393年(nian)(nian)(nian)-1452年(nian)(nian)(nian),明(ming)臣。字世績,號澹庵,鎮江人。永樂十(shi)(shi)(shi)二(er)年(nian)(nian)(nian)(1414)舉人,授吏科(ke)給事(shi)中。正統(tong)初以文學充經筵(yan)官,轉翰林修(xiu)撰,與修(xiu)《實錄》,進侍講。正統(tong)十(shi)(shi)(shi)年(nian)(nian)(nian)(1445)十(shi)(shi)(shi)月(yue)遷戶部(bu)右侍郎。正統(tong)十(shi)(shi)(shi)四年(nian)(nian)(nian)二(er)月(yue)出(chu)督福建糧餉。十(shi)(shi)(shi)二(er)月(yue)初五日(ri)調任(ren)禮(li)部(bu)右侍郎。景泰二(er)年(nian)(nian)(nian)(1415)十(shi)(shi)(shi)二(er)月(yue)初七(qi)日(ri)進南京戶部(bu)尚書(shu),時已病不能起,于十(shi)(shi)(shi)八日(ri)卒,年(nian)(nian)(nian)六十(shi)(shi)(shi)。
儲巏
明臣。字靜夫,號柴墟,泰州(今屬江蘇(su))人。成化進士(shi)。官(guan)太仆卿。正(zheng)德中,歷(li)左(zuo)僉都(dou)御史、戶部(bu)左(zuo)右侍郎。劉(liu)瑾數侮(wu)大臣,獨對巏敬稱為(wei)先生。善詩文,好(hao)推引名(ming)士(shi)。因憤瑾所(suo)為(wei),托病辭官(guan)歸。后(hou)官(guan)至吏部(bu)左(zuo)侍郎。卒官(guan)。嘉靖初(chu),賜(si)謚文懿。
儲國鈞
清江蘇荊溪(今宜興)人(ren),字長源,號石亭。儲雄文(wen)子。獨(du)好為(wei)(wei)詩,有(you)聞于時。杜(du)門屏跡,絕不與(yu)(yu)豪貴人(ren)通。家貧無以為(wei)(wei)資(zi),至并日而食,怡然不以為(wei)(wei)意,惟曰與(yu)(yu)其(qi)徒(tu)陸致遠講說(shuo)古(gu)詩人(ren)遺法,相吟嘯為(wei)(wei)樂。著(zhu)有(you)《一壑風煙(yan)集》、《艷碧齋集》、《放集》
儲秘書
宜興(xing)人,清(qing)代學(xue)者。乾隆皇(huang)帝時的進士,在(zai)河南鄭州(zhou)任知(zhi)府(fu),他博覽經史,性淡泊(bo),為官(guan)順應天意民(min)心,老百姓感到很自(zi)在(zai),他自(zi)己也有(you)時間著書立說(shuo)。
儲麟趾
清臣。字履醇。江南(nan)荊溪(xi)(今江蘇宜(yi)興)人(ren)(ren)。乾(qian)隆初年進士(shi),歷官貴州道監察御(yu)史、太仆(pu)寺卿、宗人(ren)(ren)府府丞。乾(qian)隆中,上疏批評乾(qian)隆帝剛愎自用(yong)、武(wu)斷,王公大臣拱手無(wu)用(yong)。以伉直稱于時。后以病(bing)歸家。有《雙檢(jian)樹(shu)軒詩稿》。
儲大文
1665-1743年,清(qing)地(di)理學家。字六(liu)雅,號畫山,江蘇宜興人。性聰(cong)穎。初以制(zhi)藝名(ming),后肆力為(wei)古(gu)文。從(cong)祖游(you),讀書(shu)九峰樓數十(shi)(shi)(shi)年,欣嘗(chang)稱之(zhi)為(wei)東坡化(hua)身。姜宸英見其文,亦嘆為(wei)曠代異才。康熙六(liu)十(shi)(shi)(shi)年(1721)進士(shi),改翰林院(yuan)庶吉士(shi)。散館(guan),授編修。告歸后,主維揚之(zhi)安定書(shu)院(yuan),學者(zhe)宗之(zhi)。著有《存研樓文集》十(shi)(shi)(shi)六(liu)卷(juan)(juan),《二(er)(er)集》二(er)(er)十(shi)(shi)(shi)五(wu)卷(juan)(juan),《論形勢居》七卷(juan)(juan),又纂(zuan)有《山西省志》三百余卷(juan)(juan),并行于(yu)世。
姓儲的明星:
儲(chu)(chu)百剛、儲(chu)(chu)士林、儲(chu)(chu)智(zhi)博、儲(chu)(chu)天(tian)舒等。
褚少孫,西漢經、史學家,元帝、成帝的博士,曾補寫過司馬遷的《史記》,今本《史記》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補作。
褚飛燕,也就是三國時期的魏國將領張燕,本姓褚。張燕,常山真定人也,本姓褚。
褚契,字武良,晉代任安東將軍,后徙居曲阿(里莊西褚村),褚契成為江蘇省丹陽褚姓的始祖。
褚亮,唐代丹陽人,褚契之九世孫,官至散騎常侍,被史家稱之為江左名流。
褚遂良,字登善,唐代錢塘(今杭州)人,褚亮之子。高宗時,封河南郡公,任尚書右仆射,世稱“褚河南”。因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后,褚遂良力諫不納,乞歸田里。累貶愛州刺史,以憂憤而卒。
褚德培,山東蘭陵郡嶧縣人(現山東省嶧城區)字集禧、號嵩華、別號元在,明朝御史。
褚(chu)廷璋,清江蘇(su)長洲人(ren),字(zi)左莪,號筠心。乾(qian)隆(long)二(er)十八年(nian)進士,官至翰林(lin)院(yuan)侍讀學士。
褚少孫:(生卒年待考),號先生,潁川人(今河南禹縣),寓居沛縣(今江蘇沛縣)。著名西漢經學家、史學家。漢元帝、漢成帝執政時期的兩朝博士,曾補寫過司馬遷的《史記》,今本《史記》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補作。褚少孫早年與山陽縣的張長安,東平縣的唐長賓之人求教漢朝大儒王式。王式要他凡事不能光靠朗講,而要回之多加潤色。褚少孫課頌老師教誨,遵此認真研究學問,融會貫通,自成一家,所撰文章果然不同凡響。漢成帝執政時期,褚少孫與張長安,唐長賓等三人同應博士殿試選,即有提問,對答如流,三人均升博士,故《魯詩》中有唐、褚、張之說。褚少孫甚愛《史記》,尤其愛讀史書列傳。美中不足的是司馬遷在逝世死時,《史記》尚缺十篇未寫完。褚少孫就拜訪學識淵博的名流、談古論今的學士,費盡周折,得到前朝《封冊書》,之后歷盡艱辛補綴了《史記》之缺。褚少孫撰寫的有《史記》、《武記》、《禮書》、《兵書》、《將擁罕表》、《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黽策列傳》、《傅靳蒯成列傳》、《滑稽列傳》計十篇。褚少孫一生著書甚多,他苦愛學習的勁頭及淵博的學識對后人影響極大,并開創了“魯詩學”之先聲。
褚陶:(生卒年待考),字季雅;吳郡錢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西晉文學家。少聰惠,年十三,即作《鷗鳥》、《水磑》二賦,時人謂“褚先生復出”。清淡閑默,讀書自娛,謂人曰:“圣賢盡在黃卷中,舍此何求?”州郡辟,不就。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吳平。后入洛為尚書郎。張華比之于二陸、顧榮。遷九真太守,轉中尉。詩文均不存。
褚翜:(公元275~341年),字謀遠;陽翟人(今河南禹縣)。著名晉朝將領。初仕為冠軍參軍,避亂渡江,為散騎郎。出為淮南內史、奮威將軍,出兵征討王敦。晉成帝初,入宮侍衛,平討蘇峻之亂,以功封縣伯,遷丹陽尹。后代庾亮為中護軍,鎮石頭。累遷至尚書仆射,加散騎常侍、護軍將軍。晉咸康七年逝世,謚“穆”。
褚契:(生卒年待考),字武良;丹陽人。著名晉朝大臣、將領。晉朝時期出任安東將軍,后徙居曲阿(里莊西褚村),成為今江蘇丹陽褚氏一脈的始祖。
褚爽:(生卒年待考),字茂弘,小字期生;河南陽翟人(今河南禹縣)。著名東晉辭賦家。晉恭帝皇后之父。少時有美名,深得謝安稱賞。好老、莊之言,不屑時榮,唯與殷仲堪友善。曾任中書郎、義興太守,早卒,贈金紫光祿大夫。今存有《禊賦》,以寫景見長,載入《藝文類聚》。
褚裒:(公元303~349年),字季野;河南陽翟人(今河南禹縣)。著名晉朝大臣。褚裒的女兒就是東晉康帝司馬岳的皇后。史稱褚裒“辟西陽王掾,歷吳王文學。”蘇峻之亂,車騎將軍郗鑒引褚裒為參軍。蘇峻之亂被平定后,封褚裒為都鄉亭侯,遷司徒從事中郎,除給事黃門侍郎,出為豫章太守。晉建元元年(公元343年),晉康帝即位后,褚裒以后父徵拜侍中,遷尚書,出為建威將軍江州刺史,鎮平州,遷左將軍兗州刺史,假節鎮金城,領瑯邪內史。穆帝即位,授衛將軍、徐、兗二州刺史,假節鎮京口。晉永和初年(公元345年),褚裒進號征北大將軍儀同三司,尋除征討大都督青、揚、徐、兗、豫五州諸軍事,為石遵將李菟所敗。憂卒,贈侍中太傅,謚曰“元穆”。
褚秀之:(公元378~424年),字長倩,褚裕之兄。著名東晉大臣。初為大司馬瑯邪王從事中郎,后為劉裕鎮西長史。有意思的是,其妹雖為晉恭帝皇后,而他卻盡心于劉裕,至南朝宋時,官至太常。
褚淡之:(380-425),字仲源,褚裕之兄。著名東晉大臣。初為劉裕車騎從事中郎,妹雖為晉恭帝皇后,而盡忠于劉裕,晉恭帝每生男,則乘便害之,又助劉裕殺恭帝。南朝宋時,出任會稽太守,在郡鎮壓孫法亮起義,元嘉二年卒,謚質子。
褚裕之:(公元381~424年),字叔度;河南陽翟人(今河南禹縣)。著名東晉大臣。初為太宰瑯邪王參軍,后為劉裕中軍諮議參軍,從征南燕、盧循,竭誠盡力,以功授廣州刺史。曾在州收受賄賂,家財豐積,被糾免官。后起為雍州刺史,在任清廉,景平二年(公元424年)逝世。
褚湛之:(公元411~460年),字休玄,褚裕之弟;河南陽翟人(今河南禹縣)。著名南朝宋大臣。初尚宋武帝劉裕第七女始安公主,拜駙馬都尉。后始安公主卒,復尚武帝第五女吳郡公主。南朝宋文帝時為丹陽尹,劉劭即位,用為吏部尚書,后奔歸南齊孝武帝,官至尚書左仆射。大明四年(公元460年)逝世,謚敬侯。
褚淵:(公元435~482年),字彥回;河南陽翟人(今河南禹縣)。南朝宋、齊兩朝大臣。褚淵之父為褚湛之,官尚書左仆射。褚淵是南朝宋文帝劉義隆的女婿。南朝宋文帝執政時期,褚淵歷官著作佐郎、秘書丞、吏部郎。褚淵后又為南朝宋明帝劉彧所信任,遷吏部尚書、尚書右仆射,并受遺詔為中書令、護軍將軍,與尚書令袁粲共輔蒼梧王劉昱,是為南朝宋后廢帝。南朝宋元徽五年(公元477年),雍州刺史蕭道成殺南朝宋后廢帝,另立順帝劉準。褚淵當時推舉蕭道成錄尚書事,后又助蕭道成代宋建齊,甚受南朝齊高帝蕭道成的寵幸,參與機要,進位司徒,封南康郡公。南朝齊高帝北代,欲遣發王公以下無官者從軍,褚淵曾勸阻齊高帝。到南朝齊武帝蕭賾執政時期的(公元482年),褚淵奉遺詔領尚書事,成為宰相,不久即病逝。
褚責:(公元?~489年待考),字蔚先,褚淵長子;河南陽翟人(今河南禹縣)。著名南朝齊大臣。宋順帝升明中,為蕭道成太尉從事中郎、司徒右長史、太傅戶曹屬、黃門郎,領羽林監。南齊代宋,高帝建元四年(公元482年)任侍中。南齊武帝即位,加領步兵校尉、左民尚書、散騎常侍、秘書監,不拜。南齊永明六年(公元488年),上表稱疾,讓封與弟,不復仕。次年逝世。
褚炫:(生卒年待考),字彥緒,祖籍河南陽翟(今河南禹縣)。著名南朝宋、齊大臣。少以清簡知名。南朝宋明帝時,歷為中書侍郎,司徒右長史。南朝宋順帝時,與劉俁、謝胐、江敩以文義入殿侍帝,號稱“四友”。南齊高帝時,歷東陽太守、江夏內史。南齊武帝時,遷為吏部尚書。立身清正,不受賄賂,掌選舉、門庭蕭索,賓客罕至,及卒,無錢殯斂。謚貞子。
褚球:(生卒年待考),字仲寶;祖籍河南陽翟(今河南禹縣)。著名南朝齊、梁大臣。少孤貧好學,齊為征虜行參軍、溧陽令。入梁,歷建康令、中書郎、中書通事舍人。遷御史中丞,執法秉公無私,無所屈撓,時謂稱職。官至光祿大夫卒。
褚澄:(公元?~499年待考),字彥道;河南陽翟人(今河南禹縣)。著名南朝齊大臣。尚書令褚淵異母弟,善醫術,尚宋文帝劉義隆女廬江公主,拜駙馬都尉。南齊代宋,高帝建元中,為吳郡太守,遷左民尚書。南齊武帝永明元年(公元483年),遷侍中,領右軍將軍。女為東昏侯蕭寶卷皇后。南齊永元元年(公元499年)逝世,追贈金紫光祿大夫。
褚向:(生卒年待考),字景政;河南陽翟人(今河南禹縣)。著名南朝梁大臣。初為秘書郎,遷太子舍人、尚書殿中郎,出為安成內史,還授太子洗馬、中舍人,累遷太尉從事中郎、黃門侍郎、鎮右豫章王長史。南梁武帝大通元年(公元527),任侍中。后卒于官。
褚緭:(生卒年待考),著名北朝魏文學家。本建康薄行者,南齊末為揚州西曹,遇亂居閭里。及梁朝建,緭頻接范云,云距之,乃投陳伯之于江州。后隨伯之奔魏。梁武帝天監四年(公元505年),伯之得丘遲書歸梁,緭留魏。因元會戲作詩有輕魏意,出為始平太守。日日行獵,結果墜馬而死。其詩見《梁書·陳伯之傳》,逯欽立輯入《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褚翔:(公元505~548年),字世舉;河南陽翟人(今河南禹縣)。著名南朝梁大臣。初為國子生,歷秘書郎、宣城王主簿。出為義興太守,在郡省苛政,去浮費,減輕百姓負擔。及離任,百姓老少皆追送出境。復為吏部郎,不受請托,選舉時稱平允。太清二年,遷守吏部尚書。冬,侯景圍宮城,丁母憂,哀毀而卒。
褚玠:(公元529~580年),字溫理;河南陽翟人(今河南禹縣)。著名南朝陳文學家。博學能作文,詞義樸實,不好浮艷。歷為太子庶子、中書侍郎。陳宣帝時,出為山陰令,在縣打擊豪強,搜刮隱戶,竟以受誣免官。復授以淮南王長史,遷至御史中丞卒。所撰章奏雜文二百余篇,皆切中時弊,以此見重于世。
褚亮:(公元555~647年),字希明,褚契第九世孫;丹陽人。著名唐初“十八學士”之一,被史家稱之為江左名流。褚亮少年時,即博覽群書,善文工詩,喜交游名士。十八歲仕后陳,任尚書殿中侍郎。隋朝重新統一中國后,為東宮學士、太常博士。隋大業中期,隋煬帝嫉才,誣褚亮與楊玄感有牽連,貶為西海郡司戶。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金城校尉薛舉割據稱王,任褚亮為黃門侍郎。隋大業十四年,秦王李世民消滅薛舉,褚亮入為秦王府文學,侍從征戰。唐朝立國之初,褚亮常對內外大政提出建議,曾勸止唐。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褚亮與杜如晦等十八人授弘文館學士,館內輪流值宿,以備咨詢軍國大事。唐貞觀八年,任員外散騎常侍,后迭有升遷。唐貞觀十六年,進爵為侯。褚亮大力支持李世民擴大疆土政策,命子褚遂良從征,出兵突厥。唐太宗曾命畫家閻立本畫《十八學士寫真圖》,題上名字爵位,為褚亮寫像贊,收藏為朝廷檔案,是當時極高榮譽。褚亮生有褚遂賢、褚遂良二子,高齡至九十三歲逝世,著有文集二十卷。
褚沄:(公元575~?年待考),字士洋;河南陽翟人(今河南禹縣)。著名南朝梁詩人。初為曲阿令,歷晉安王蕭綱中錄事,正員郎,烏程令,居官清慎。普通中期,兄游卒,棄縣還為太尉屬。出為延陵令,又入為中書侍郎,太子率更令。大通中期,為御史中丞,后為湘東王蕭繹諮議參軍。好學,解音律,為蕭繹所重,曾預修《法寶聯璧》。大同中期逝世,年六十余。今存詩二首,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褚輝:(生卒年待考),字高明;吳郡人(今江蘇蘇州)。著名隋朝經學家。以《三禮》學著稱于江南。隋朝大業中期,隋煬帝征天下儒士,集內史省相次講論,他博辯宏通,無能屈者,擢太學博士。曾著《禮疏》,已佚。
褚遂良:一作陽翟人,字登善(596-658,或597-659) 唐代錢塘(今杭州)人,褚亮之子。高宗時,封河南郡公,任尚書右仆射,世稱“褚河南”。因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后,褚遂良力諫不納,乞歸田里。累貶愛州刺史,以憂憤而卒。褚遂良博涉文史,工楷、隸,書學鍾繇、王羲之,而成古雅瘦勁之體。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并稱唐初四大書法家。有集及墨跡傳世,其代表作有《房玄齡碑》、《伊闕佛龕記》、《雁塔圣教序》等。據光緒《丹陽縣志》載,仆射褚遂良墓在縣城東南竹塘村。
褚無量:(公元645~719年),字弘度;杭州鹽官人(今浙江海寧)。著名唐朝校讎家。幼從沈子正受經,勵志好學,尤精《三禮》、《史記》。擢明經第,累授國子博士,遷司業兼修文館學士。唐玄宗時,拜左散騎常侍兼國子祭酒。疏請將內府舊書,繕寫校刊,以廣經籍。著有《翼善記》,已佚。
褚載:(生卒年待考),字厚之。著名唐朝詩人。家貧寒,曾客梁宋間。唐文德元年,劉子長出鎮浙西,至江西時,載投文二軸謁見,然誤投于陸威,且犯威家諱。威雖激賞其文而終不能引拔。干寧五年登進士第,后流落不知所終。《新唐書·藝文志》著錄《褚載詩》三卷,《直齋書錄解題》則記《褚載集》一卷,皆佚。今存詩十四首及斷句十聯。
褚承亮:(生卒年待考),字茂先,真定人(河北正定)。著名宋、金之際學者。曾遇蘇軾謫官過邑,遂以文謁之,大見稱賞。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鄉試第一,次年登進士第。金兵南下,破真定,拘籍境內進士策試“上皇無道,少帝失信”,他詣主持者責之,長揖而出。薦知某縣,漫應之,即棄去。年七十終,門人私謚“元真先生”。
褚寅亮:(公元1715~1790年),字搢升,號鶴侶、宗鄭;長洲人(今江蘇蘇州)。著名清朝數學家。清乾隆年間舉人。授內閣中書,官至刑部員外郎。明于律戒,決獄無冤濫。歸主常州龍城書院。通經學,研習禮經幾三十年,學宗鄭玄。又通天文,歷算。著有《儀禮管見》,《四書自課錄》、《十三經筆記》、《勾股廣問》等。
褚(chu)廷璋:(生卒(zu)年(nian)待(dai)考(kao)),字(zi)左(zuo)莪,號(hao)筠心(xin);江(jiang)蘇長(chang)洲(zhou)人。著名(ming)清朝音(yin)韻學(xue)家。清乾隆(long)二十(shi)八年(nian)(公元1763年(nian))進士,官至翰(han)林院侍讀學(xue)士,以事(shi)降(jiang)主事(shi),乞歸。精通等(deng)音(yin)字(zi)母之學(xue)。著有(you)《西(xi)域(yu)圖(tu)志》、《西(xi)域(yu)同(tong)文(wen)志》、《筠心(xin)書屋詩鈔》。
褚 契:字武良,褚氏后裔。晉代任安東將軍,后徙居曲阿(里莊西褚村),褚契成為江蘇省丹陽褚姓的始祖。
褚 亮:唐代丹陽人,褚契之九世孫,官至散騎常侍,被史家稱之為江左名流。褚亮生有遂賢、遂良2子。次子遂良,字登喜,為唐朝宰相,也是著名的書法家,家住丹陽里莊東褚村。
褚少孫:西漢經、史學家,元帝、成帝的博士,曾補寫過司馬遷的《史記》,今本《史記》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補作。褚少孫開創了魯詩學之先聲。
褚廷璋:清江蘇長洲人,字左莪,號筠心。乾隆二十八年進士,官至翰林院侍讀學士,以事降主事,乞歸。精通等音字母之學。有《西域圖志》、《西域同文志》、《筠心書屋詩鈔》。
褚遂良:一作陽翟人,字登善(596-658,或597-659) 唐代錢塘(今杭州)人,褚亮之子。高宗時,封河南郡公,任尚書右仆射,世稱“褚河南”。因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后,褚遂良力諫不納,乞歸田里。累貶愛州刺史,以憂憤而卒。褚遂良博涉文史,工楷、隸,書學鍾繇、王羲之,而成古雅瘦勁之體。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并稱唐初四大書法家。有集及墨跡傳世,其代表作有《房玄齡碑》、《伊闕佛龕記》、《雁塔圣教序》等。據光緒《丹陽縣志》載,仆射褚遂良墓在縣城東南竹塘村。
褚民誼:原名(ming)明(ming)遺,字重行(1884-1946),浙江省(sheng)吳興(xing)人。早年留學日(ri)本大學,習政治經濟。后赴(fu)法國,專攻醫學。參加同盟會(hui)。1932年任(ren)汪精衛(wei)(wei)行政院秘書長。1935年隨汪精衛(wei)(wei)辭職(zhi)。抗(kang)日(ri)戰(zhan)爭隨汪投敵。抗(kang)日(ri)勝利(li)后逮捕,判(pan)處死刑,在(zai)蘇州(zhou)監獄執(zhi)行。著(zhu)有《歐游回憶(yi)錄》、《國術源流考》等。
本文(wen)地址://n85e38t.cn/qimingdaquan/276187.html.
聲明: 我(wo)們(men)致力于(yu)保護作(zuo)者版權(quan),注重分享(xiang),被刊用文(wen)章(zhang)因(yin)無法核(he)實(shi)真實(shi)出處(chu),未能及時(shi)與(yu)作(zuo)者取得聯(lian)系,或(huo)有版權(quan)異議(yi)的(de)(de),請(qing)聯(lian)系管理(li)員(yuan),我(wo)們(men)會(hui)(hui)立即(ji)處(chu)理(li),本站部(bu)分文(wen)字與(yu)圖片資源來自于(yu)網絡,轉(zhuan)載是出于(yu)傳遞更多信(xin)息之(zhi)目的(de)(de),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huo)侵犯(fan)了(le)您(nin)的(de)(de)合法權(quan)益,請(qing)立即(ji)通(tong)知我(wo)們(men)(管理(li)員(yuan)郵(you)箱(xiang):),情況屬實(shi),我(wo)們(men)會(hui)(hui)第一時(shi)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i)向您(nin)表示歉意,謝謝!
上(shang)一(yi)篇(pian): 姓韶的名(ming)人(中國(guo)的古代姓有哪些?)
下一篇: 姓厲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