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片无码AB区在线播放APP

登錄
首頁 >> 中醫基礎常識 >> 偏方秘方

清暑益氣湯方歌方解,功效主治

生活百事通 2023-09-20 14:32:26

 清暑益氣湯

出自《溫熱經緯》

【組成】 西洋參(5g)  石(shi)斛(15g)  麥冬(9g)  黃連(3g) 竹葉(6g) 荷(he)梗(geng)(15g) 知母(6g) 甘草(3g) 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原書未著(zhu)用量)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暑益氣,養陰生津。

【主治】 暑熱(re)氣(qi)津兩傷證(zheng)。身熱(re)汗(han)多,口渴心(xin)煩(fan),小(xiao)便短赤,體(ti)倦(juan)少氣(qi),精神不振,脈虛數。

〖方歌(ge)〗王(wang)氏清(qing)暑益(yi)氣(qi)湯,善治中暑氣(qi)陰傷,

洋參冬斛(hu)荷瓜翠,連竹知(zhi)母甘(gan)粳襄。

【方解】 本(ben)方治證乃(nai)暑熱(re)(re)(re)(re)內(nei)侵(qin),耗傷(shang)(shang)氣(qi)津所致(zhi)。暑為(wei)陽邪,暑熱(re)(re)(re)(re)傷(shang)(shang)人則(ze)身熱(re)(re)(re)(re);暑熱(re)(re)(re)(re)擾(rao)心則(ze)心煩;暑性升散,致(zhi)使腠理開泄,而見(jian)汗多;熱(re)(re)(re)(re)傷(shang)(shang)津液(ye)故(gu)口渴,尿少而黃;暑熱(re)(re)(re)(re)耗氣(qi),故(gu)見(jian)體倦少氣(qi),精神不振(zhen),脈虛。治宜清(qing)(qing)(qing)暑熱(re)(re)(re)(re),益(yi)氣(qi)生(sheng)(sheng)津。正如王孟英所言:“暑傷(shang)(shang)氣(qi)陰,以(yi)清(qing)(qing)(qing)暑熱(re)(re)(re)(re)而益(yi)元氣(qi),無不應(ying)手取效”。方中西(xi)(xi)瓜翠(cui)(cui)衣清(qing)(qing)(qing)熱(re)(re)(re)(re)解暑,西(xi)(xi)洋(yang)參益(yi)氣(qi)生(sheng)(sheng)津,養陰清(qing)(qing)(qing)熱(re)(re)(re)(re),共為(wei)君(jun)藥。荷(he)梗助西(xi)(xi)瓜翠(cui)(cui)衣清(qing)(qing)(qing)熱(re)(re)(re)(re)解暑;石斛(hu)、麥冬助西(xi)(xi)洋(yang)參養陰生(sheng)(sheng)津,共為(wei)臣藥。黃連(lian)苦寒(han)(han)瀉火,以(yi)助清(qing)(qing)(qing)熱(re)(re)(re)(re)祛(qu)暑之力;知母苦寒(han)(han)質潤,瀉火滋(zi)陰;竹葉甘淡,清(qing)(qing)(qing)熱(re)(re)(re)(re)除煩,均為(wei)佐藥。甘草、粳米益(yi)胃(wei)和中,為(wei)使藥。諸藥合(he)用,具有清(qing)(qing)(qing)暑益(yi)氣(qi),養陰生(sheng)(sheng)津之功。使暑熱(re)(re)(re)(re)得清(qing)(qing)(qing),氣(qi)津得復(fu),諸證自除。

 【運用】

1.辨證(zheng)(zheng)要(yao)點(dian):本方用于(yu)夏月傷(shang)暑(shu),氣(qi)陰(yin)兩傷(shang)之證(zheng)(zheng)。以(yi)體倦少氣(qi),口渴汗(han)多,脈虛(xu)數為證(zheng)(zheng)治(zhi)要(yao)點(dian)。但本方間有滋膩(ni)之品,故暑(shu)病挾濕(shi)者不(bu)宜使(shi)用。

2.加減法(fa):若暑熱較(jiao)高,可(ke)加石(shi)膏(gao)以清熱解暑;暑熱挾濕,苔(tai)白膩(ni)者,可(ke)去(qu)陰(yin)柔之(zhi)麥冬(dong)、石(shi)斛、知母,加藿香、六一散等,以增強(qiang)祛濕之(zhi)功;黃(huang)連味苦質(zhi)燥,若暑熱不盛(sheng)者可(ke)去(qu)之(zhi);用于小兒夏季(ji)發(fa)熱者,可(ke)去(qu)黃(huang)連、知母,加白薇(wei)、地骨皮等。

3.現代運用:用于小兒夏季熱(re),久熱(re)不退,煩渴(ke)體倦(juan),屬(shu)氣津不足者。

【附方】

清暑(shu)益(yi)氣(qi)湯(tang)(《脾(pi)胃論》) 黃(huang)芪汗少(shao),減五(wu)(wu)分(fen)(fen) 蒼術泔浸,去(qu)皮(pi) 以(yi)上(shang)(shang)各一(yi)(yi)錢(qian)五(wu)(wu)分(fen)(fen)(4.5g)  升麻一(yi)(yi)錢(qian)(3g)  人參(can)去(qu)蘆(lu)  澤瀉 炒(chao)曲 橘(ju)皮(pi) 白術以(yi)上(shang)(shang)各五(wu)(wu)分(fen)(fen)(各2g) 麥門冬(dong)去(qu)心 當歸身 炙甘草以(yi)上(shang)(shang)各三分(fen)(fen)(各2g)  青皮(pi)去(qu)白,二分(fen)(fen)半(1.5g) 黃(huang)柏酒洗,去(qu)皮(pi),二分(fen)(fen)或三分(fen)(fen)(2g) 葛根二分(fen)(fen)(1.5g) 五(wu)(wu)味子(zi)九枚(mei)(2g)水煎(jian)服。功用:清暑(shu)益(yi)氣(qi),除(chu)濕(shi)健脾(pi)。主治(zhi):平素(su)氣(qi)虛,又(you)受暑(shu)濕(shi)。身熱頭痛,口(kou)渴自汗,四(si)肢困倦,不思(si)飲食,胸滿身重(zhong),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苔膩,脈虛者。

以上兩方同名(ming),均有清(qing)暑(shu)益氣的(de)作用(yong)(yong),主治暑(shu)病兼氣虛之(zhi)證。但《溫熱(re)經(jing)緯》之(zhi)清(qing)暑(shu)益氣湯于清(qing)暑(shu)益氣之(zhi)外,重(zhong)在養陰(yin)生津,宜于暑(shu)熱(re)傷津耗氣之(zhi)證;《脾(pi)胃論》清(qing)暑(shu)益氣湯清(qing)暑(shu)生津之(zhi)力(li)稍(shao)遜(xun),但側重(zhong)健脾(pi)燥(zao)濕之(zhi)功,用(yong)(yong)治元氣本虛,傷于暑(shu)濕之(zhi)證。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溫熱(re)經緯》卷4:“濕熱(re)證,濕熱(re)傷氣(qi),四(si)肢困倦,精神減少,身熱(re)氣(qi)高,心煩(fan)溺黃,口渴自汗(han),脈虛者。”

2.方論選錄

王士雄《溫熱(re)(re)(re)(re)經緯》卷4:“濕熱(re)(re)(re)(re)證,濕熱(re)(re)(re)(re)傷(shang)氣(qi),四肢困(kun)倦,精神(shen)減少,身熱(re)(re)(re)(re)氣(qi)高,心煩(fan)溺黃,口渴自(zi)汗,脈虛者(zhe),東垣用清(qing)暑(shu)益(yi)氣(qi)湯主治(zhi)。同一熱(re)(re)(re)(re)渴自(zi)汗而(er)(er)脈虛神(shen)倦,便是中(zhong)氣(qi)受傷(shang)而(er)(er)非陽(yang)明郁熱(re)(re)(re)(re)。清(qing)暑(shu)益(yi)氣(qi)湯乃東垣所制,方中(zhong)藥味頗多(duo),學者(zhe)當于臨(lin)證時斟酌(zhuo)去取(qu)可(ke)也。雄按(an):此(ci)脈此(ci)證,自(zi)宜清(qing)暑(shu)益(yi)氣(qi)以為治(zhi)。但東垣之(zhi)(zhi)方,雖有清(qing)暑(shu)之(zhi)(zhi)名,而(er)(er)無清(qing)暑(shu)之(zhi)(zhi)實。觀江南仲治(zhi)孫子(zi)華之(zhi)(zhi)案(an);程杏(xing)軒治(zhi)汪(wang)木工之(zhi)(zhi)案(an)可(ke)知。故臨(lin)證時須斟酌(zhuo)去取(qu)也。余每治(zhi)此(ci)等證,輒用西(xi)洋參、石斛、麥冬(dong)、黃連、竹(zhu)葉、荷梗、知母(mu)、甘草、粳米、西(xi)瓜翠衣等,以清(qing)暑(shu)熱(re)(re)(re)(re)而(er)(er)益(yi)元氣(qi),無不應手取(qu)效也。”

【臨床報道】

清暑益氣湯治療小兒夏季熱。日1劑,水煎服,分4次服,嬰兒可少量頻服,1歲以下藥量減半,7日為1療程。本組20例,對照組18例,用青霉素、三磷酸腺苷、輔酶A靜滴,復方氨基比林肌注及復方新諾明沖劑口服,多種維生素等抗炎支持對癥治療,7日為1療程。療效標準:治愈:用藥2個療程,當年癥狀全部消失,隨訪1年無復發。好轉:用藥2個療程,當年癥狀全部消失,次年仍有輕微表現。無效:用藥2個療程以上,癥狀緩解,但不穩定。兩組分別治愈18、11例,好轉2、4例,無效0、3例,本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葉艾風. 清暑益氣湯治療小兒夏季熱20例。湖南中醫雜志 2000;16(4):37]

中醫清熱劑及“白虎湯(tang)”(附原文)

中醫清熱劑及“白虎湯”

清熱劑

凡以清熱藥為主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滋陰透熱等作用,用以治療里熱證的方劑,稱為清熱劑。屬八法中的清法。溫、火、熱三者,同屬陽邪,一般有溫甚為熱、熱極似火的區別,實際是程度不同,其屬性則一,故此三者統屬里熱證。清熱劑主治里熱證,但里熱證有在氣分、血分之異,實熱、虛熱之分及臟腑偏盛之殊,故清熱劑分為六類。清氣分熱劑,適用于熱在氣分證,以白虎湯為代表方;清營涼血劑,適用于熱邪深入營分、血分之證,以清營湯、犀角地黃湯為代表方;清熱解毒劑,適用于溫毒、熱毒、丹毒、療毒等證,以五味消毒飲為代表方;清熱解暑劑,適用于暑熱證,以清暑益氣湯為代表方;清臟腑熱劑,適用于熱邪偏盛于某一臟腑,以龍膽瀉肝湯為代表方;養陰清熱劑,適用于熱病后期,邪熱耗陰,邪不得解之證,以青蒿鑒甲湯為代表方。

使用清熱劑的原則,是在表證已解,熱已入里,但尚未結實的情況下使用;若邪熱仍在表,應解表;里熱已成腑實,則宜攻下。使用時需注意寒涼藥物容易傷胃,必要時配伍護胃之品。

白虎湯《傷寒論》

[組成]石膏(碎)30g知母12g炙甘草3g粳米9g

[用法]以水將米煮熟,去米,加入其余三味同煎,分二次服。

[功用]清熱生津。

[主治]陽明氣分熱盛證。壯熱面赤,煩渴飲冷,汗出惡熱,尿黃便結,舌紅苔黃,脈洪大或滑數。

[方解]本方主治陽明熱盛及溫病邪在氣分之證。方中石膏辛甘大寒,清熱瀉火除煩,為清瀉氣分實熱之要藥,故為君藥。知母苦寒質潤,清熱生津為臣藥。甘草、粳米和胃護津,以防寒涼傷中,為佐使藥。四藥合用,辛寒清氣分熱為主,輔以生津益胃,使熱去津復。對石膏用量皆主張偏重,方能生效。

使用本方應該注意以下幾種情況均不可妄投:①表證未解的無汗發熱,口不渴;②脈見浮細或沉者;③血虛發熱,脈洪不勝重按;④真寒假熱的陰盛格陽證等。

本方適應證一般以“四大”(身大熱、口大渴、大汗出、脈洪大)典型癥狀為依據。

【現代研究】本方有解熱、抗感染作用。臨床常用于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大葉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出血熱、牙齦炎等屬氣分熱盛者。

[方歌(ge)】白虎膏知甘草粳,辛寒清熱(re)津能生,熱(re)渴汗出脈洪數,氣分(fen)大熱(re)此方清。

萬病之源(yuan)是寒濕,大暑過后(hou)濕氣(qi)重, 解暑勿忘(wang)祛濕

1

中醫總愛說病人“濕氣重”?

很多人去看中醫,都會被告知“濕重”,濕是從何而來的。

濕本身是一種正常氣候變化的構成因素,適當的濕氣是人類和萬物生存的必要條件,只有當濕氣過盛,侵入人體造成疾病時,才成為濕邪。

濕邪又有內外之分,外濕為六淫之一,內濕既是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素。五臟六腑均可為濕邪所病,其中又當屬脾胃與濕邪關系最為密切。

大暑過后,天氣更加悶熱,“天暑下迫,地濕上蒸”,有暑挾濕,且有濕又常惹暑,暑濕相連。中醫學認為夏末秋初為長夏時期,其氣候特點是多濕,明·汪綺石《理虛元鑒》特別指出“長夏防濕”。因此夏季解暑的時候不能忘記祛濕,要雙管齊下。

2

長夏——暑多挾濕,濕熱夾擊

這個季節空氣中濕度最大,人們易感受濕邪者。在中醫學中,濕為陰邪,其性趨下,重濁粘滯,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

長夏多暑多濕,人們常易出現胸悶、心悸、精神萎靡、胃口不好、乏力等癥狀。

對于呼吸系統疾病患者而言,長夏要多注意保養,以防咳嗽、氣管疾病的反復發作。

而對于體質濕熱者來說,手心腳心常有發熱感,且在濕氣和熱氣交相作用下,容易便秘,大便顯得黃而臭。所以夏季祛濕熱是非常重要的養生之道。

暑濕天氣加重,這時如果人體濕氣過重,濕氣停滯在臟器,就會食欲減退,不思飲食;如果濕氣停滯在經絡,就容易造成關節疼痛;如果截滯在清竅,就會感到頭昏腦脹。甚至有些人會因此出現腹瀉、嘔吐的癥狀。

3

暑濕的典型癥狀

從中醫養生的角度講,人如果陽氣虧損或因勞累耗傷津氣,則暑熱之邪便會乘虛而入,出現頭暈腦漲、心煩口干、倦怠乏力或自感發熱等癥狀。再加上濕熱的氣候影響脾胃運化功能,讓人食欲不振,胃口不佳。

被濕邪擊中的典型癥狀是:身體總覺得3疲勞困重,但這種疲勞不是因為哪里酸痛,如果酸痛的話,可能是你有血虛、血不養筋的問題。

如果你在夏季有以下一種或者多種的情況,就說明濕氣已經在體內慢慢的積累,都需要除濕去熱,以防暑濕纏身。

1、身體發沉、發重,頭也發蒙,雖然頭不疼,但是不清爽;

2、皮膚上會有濕疹,胃口也不好,吃什么都覺得沒味道,嘴里發黏。

3、舌頭伸出來時,你會發現舌質很胖,顏色偏淡。癥狀嚴重的,舌頭邊上會有齒痕,甚至像孩子的小裙子似的,這叫“裙邊舌”,這就是比較嚴重的脾虛濕困了。

4

長夏暑濕——辨證分析

暑必挾濕,濕為重濁之邪,暑為熏蒸之氣。熱處暑中,濕熱相蒸,阻于氣分。夏季天地之氣相交,酷熱當空,濕氣上蒸,加之氣溫交叉變化,放晴時暴熱,下雨時陰涼,因此暑濕最易襲人。

長夏濕盛多夾熱,六淫致病以“濕邪”較多見,且易與風、寒、暑、熱等邪相合為患。

在人體,如果濕邪偏重,陽氣運行容易受到阻滯,進而產生郁積,氣有余便是火,火與濕相合,即化為濕熱,有的甚至化為濕毒。

濕熱下注——男、婦科,腳氣濕疹

濕性趨下,易形成濕熱下注,在人體的中下部分會出現相關的疾病表現。比如婦科帶下病、男性前列腺炎、慢性腸炎、腳氣、濕疹等。

濕浸皮膚——頑固性皮膚病

如果濕熱之邪聚集于皮下,遇到誘因后,通過皮膚向外而發,浸淫皮膚,就會引起頑固性皮膚病。

阻滯肢節——濕熱痹

若濕熱之邪停留于四肢關節,就會導致關節腫大,畸形,局部出現紅腫熱痛。

腸道濕熱——慢性腸炎

濕熱之邪停留于腸道,會引起腹痛腹瀉,甚至里急后重,瀉下膿血便,肛門灼熱等問題出現,進而形成現代醫學所說的慢性腸炎。

濕停肝膽經脈——肝經濕熱證

如果濕邪停于肝膽經脈,形成肝經濕熱證,人體就會表現為肝區脹痛,口發苦,食欲差,或皮膚發黃,眼睛發黃,小便發黃等。

濕駐膀胱——膀胱濕熱證

如果濕邪停留于膀胱,則會形成膀胱濕熱證,患者表現為尿頻、尿急,澀少而痛,也就是現代醫學所說的急慢性膀胱炎。

濕留于肛門——痔瘡

如果濕邪停留于肛門,容易導致痔瘡發生。

……

5

解暑祛濕是關鍵

暑濕內襲人體,使脾胃運化受制。由于炎熱逼蒸,腠理開泄而汗出涔涔,不僅耗津傷液,且氣隨津泄,共致氣虛。

加之暑濕直接耗傷正氣,困阻清陽氣機,常見倦怠乏力,食欲減少,氣短心悸,肢困頭重,大便溏薄,低熱綿綿,舌苔膩,民間稱之為“疰(zhu)夏”,易發于老弱或氣陰不足,脾胃虛弱者。

心腦血管病患者多為中老年人,久病體質虛實夾雜,夏季來臨不要恣啖寒涼,以免遏伏濕邪留戀,反致病勢纏綿。治暑熱必須清化濕濁,不要顧此失彼。

6

 

解暑祛濕、清暑益氣——中醫調治

中醫調治講究“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治療時令病有著豐富的經驗。

解暑祛濕,新加香薷飲

中醫認為,香薷性味辛、微溫,入肺、胃經,有發汗解表,祛暑化濕,利水消腫之功,適用于夏季外感于寒,內傷暑濕所致的暑濕表癥,水腫,小便不利等。

《本草綱目》言“世醫治暑病,以香薷為首藥,然暑乘涼飲冷,致陽氣為陰邪所遏,遂病頭痛,發熱惡寒,煩躁口渴,或吐或瀉,或霍亂者,宜用此藥,以發越陽氣,散水和脾…… 蓋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藥,如冬月之用麻黃。氣虛者尤不可多服”。

香薷外能發散風寒而解表,內能祛暑化濕而和中,性溫而為燥烈,發汗而不峻猛,故暑天感邪而致惡寒發熱,頭重頭痛,無汗,胸悶腹痛,吐瀉者尤多適用。

新加香薷飲香薷 6 克,銀花9 克,鮮扁豆花9 克,厚樸6 克,連翹6 克。將諸藥擇凈,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10 分鐘后,水煎取汁,分次飲服,每日1 劑。可祛暑解表,清熱化濕,適用于惡寒發熱,無汗,心煩而赤,口渴,苔白,脈洪大者。

夏日常用香薷煮粥服食,或泡茶飲用,既可預防中暑,又可增進食欲。

清暑益氣湯

古代流傳下來治療暑濕當令,脾虛氣弱的處方以清暑益氣湯最為著名。方名為清暑益氣湯的處方有二。

李東垣《脾胃論》清暑益氣湯——清暑除濕,健脾益氣。

此方適用于暑熱挾濕,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者。

方用青陳皮、蒼白術、澤瀉分消濕熱,祛濕健脾;黃芪、人參、麥冬益氣生津;黃柏苦寒瀉火,清熱解暑;升麻一味,升發陽氣,以固根本。

王孟英《溫熱經緯》清暑益氣湯——清暑益氣、養陰生津

此方用于治療夏季感受暑熱,氣津不足,它將常用清暑之品如黃連、知母、竹葉、西瓜翠衣、荷梗等與益氣養陰藥物如西洋參、石斛、麥冬、粳米等兩相配合,共成清暑益氣、養陰生津之效。

人與自然相應,只有“調于四時,合乎陰陽”,才能保持身體的健康狀態。“暑必傷氣”、“暑必挾濕”的規律指導人們在盛暑時節,飲食、行為都應當順時而為,必要時可以加以飲食防御,方藥調制。

7

飲食調養安度盛暑

多食鴨肉

中醫認為,鴨肉味甘、咸,性微寒,具有滋陰養胃、清肺補血、利水消腫的功效。《日用本草》中記載:鴨肉可“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解水,養胃生津”。鴨肉鮮嫩肥美,營養豐富,能制成多種風味各異的佳肴,夏季食用可清暑滋陰、健脾化濕、補益虛損,實為夏季清補之佳品。

白扁豆粥

臨床上將白扁豆作為甘淡溫和的健脾化濕藥,《本草綱目》言其:“入太陽氣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濁,故專治中宮病,清暑除濕而解毒也”,對于夏季感受暑濕引起的嘔吐、腹瀉、胸悶等癥,暑濕泄瀉、脾虛乏力的人群,可用鮮白扁豆100克,大米100克加水適量,酌加白糖煮粥吃,可達到健脾和中,化濕消暑之效。

香薷花椒茶

香薷、花椒各5 克。將二者擇凈,放入茶罐中,加沸水適量,浸泡 10分鐘后飲服,每日1劑。可化濕開胃,適用于暑濕困脾,脘腹脹滿,納食不香,肢軟乏力等。

三豆湯

夏天由于氣候炎熱,人們出汗多。容易中暑、虛脫。三豆實為解暑、清熱、祛濕、防病之佳品,老少皆宜。

三豆湯的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暑、健脾利濕,可以預防痱子,緩解各種疥瘡、痘痘、濕疹及困乏感。黑豆有補腎益精、清熱之功效;綠豆有清熱解毒、消暑的作用;赤小豆有清熱利尿、消腫療效。服用三豆湯是夏令消暑清熱的最好選擇。

制作:將綠豆、黑豆、赤小豆等量混合在一起,一份"三豆"加三份水,小火煮爛,每日食用1~2次,每次1碗。

8

祛濕穴位

濕熱體質的人,需要化痰祛濕。具有化痰祛濕作用的穴位中,最常用的是曲池、肺俞、八髎、中脘、足三里、陰陵泉。中醫治療濕熱體質,這幾個穴位健脾除濕,一起來看看。

1、肺俞穴

濕熱體質偏于濕熱內蘊,表現為痤瘡、口臭的可以選用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取穴時一般采用正坐或俯臥姿勢,對清肺經的濕熱療效顯著。

操作時,用食、中二指端在穴上按揉,約揉15-30次,用兩手大拇指腹自肺俞穴沿肩胛骨后緣向下分推,約分推30-50次。取穴時一般采用正坐或俯臥姿勢。

2、八髎穴

八髎穴有清熱利濕的作用,可每天按摩2次,每次15分鐘,對于濕熱體質偏于濕熱下注的人比較適合。

3、中脘、足三里、陰陵泉

可以和胃健脾,促進脾胃運化水濕,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也可以健脾除濕。這三個穴位也都比較適合濕熱體質的人進行按摩。

4、豐隆、三陰交、內庭、足三里

如果拔火罐,可以選擇豐隆、中脘、內庭、三陰交、足三里、陰陵泉,這樣的順序。

5、去濕要穴“曲泉”

屈膝時,當膝內側橫紋端上方凹陷中。取屈膝位向膕窩方向直刺1~1.5寸,如覺針下有搏動感時,應停止刺入,以免損傷動脈。艾炷灸3~5壯,艾條溫灸5~10分鐘。

6、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用拇指或者中指指端來按揉即可,每次1~3分鐘,每日按摩1~2次。經常按按就可以起到疏風解表、清熱利濕的作用。按摩的時候,一定要產生酸脹感,因為這個穴位比較敏感,很容易產生酸脹感,曲池穴為什么可以消除濕熱呢?

因(yin)為此(ci)穴(xue)為手陽(yang)明大腸(chang)經穴(xue),大腸(chang)經與肺經相表(biao)里(li),肺主(zhu)皮毛。此(ci)穴(xue)位于肘部,乃(nai)經氣運(yun)行之(zhi)大關,能通(tong)上(shang)達下,通(tong)里(li)達表(biao),即可清(qing)在(zai)外之(zhi)風(feng)(feng)熱(re)(re),又能瀉(xie)在(zai)內之(zhi)火(huo)邪(xie),是表(biao)里(li)雙清(qing)之(zhi)要穴(xue),具有疏散風(feng)(feng)熱(re)(re),解表(biao)散邪(xie)之(zhi)功,善解全身風(feng)(feng)熱(re)(re)表(biao)邪(xie),主(zhu)治外感熱(re)(re)病、風(feng)(feng)熱(re)(re)上(shang)擾的(de)頭痛、咽喉腫(zhong)痛,風(feng)(feng)熱(re)(re)犯(fan)肺的(de)咳嗽、氣喘。

本文(wen)地址://n85e38t.cn/pianfang/89788.html.

聲明: 我(wo)(wo)們致力于(yu)保護作者版(ban)權,注重分(fen)享,被刊用文(wen)(wen)章因無法核實(shi)真實(shi)出處(chu)(chu),未能及時與(yu)作者取(qu)得聯系,或(huo)有版(ban)權異議(yi)的(de),請聯系管(guan)理(li)員(yuan),我(wo)(wo)們會立即處(chu)(chu)理(li),本站部分(fen)文(wen)(wen)字與(yu)圖(tu)片資源(yuan)來自于(yu)網絡(luo),轉載是出于(yu)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de),若有來源(yuan)標注錯(cuo)誤或(huo)侵犯了您的(de)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wo)(wo)們(管(guan)理(li)員(yuan)郵箱:),情況屬實(shi),我(wo)(wo)們會第一時間予(yu)以刪除(chu),并同時向您表(biao)示(shi)歉(qian)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