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dan)味(wei)(wei)(wei)中藥(yao)(yao)(yao)臨(lin)(lin)(lin)(lin)床(chuang)(chuang)(chuang)應(ying)用(yong)(yong)新進展(zhan)》基本反映了(le)近10年來常(chang)用(yong)(yong)中藥(yao)(yao)(yao)的(de)(de)藥(yao)(yao)(yao)理(li)研究及臨(lin)(lin)(lin)(lin)床(chuang)(chuang)(chuang)最(zui)新應(ying)用(yong)(yong)進展(zhan),檢索了(le)各種醫學文(wen)(wen)獻(xian)數(shu)據庫,查閱了(le)大量(liang)(liang)的(de)(de)期(qi)刊(kan)文(wen)(wen)獻(xian),力求(qiu)做到藥(yao)(yao)(yao)理(li)研究新,臨(lin)(lin)(lin)(lin)床(chuang)(chuang)(chuang)應(ying)用(yong)(yong)要效驗。收載了(le)常(chang)用(yong)(yong)中藥(yao)(yao)(yao)224味(wei)(wei)(wei),包括:來源、性味(wei)(wei)(wei)歸經、功效主(zhu)治(zhi)(zhi)、用(yong)(yong)法用(yong)(yong)量(liang)(liang)、化學成(cheng)分(fen)(fen)、藥(yao)(yao)(yao)理(li)研究、毒理(li)研究、臨(lin)(lin)(lin)(lin)床(chuang)(chuang)(chuang)新用(yong)(yong)及參考文(wen)(wen)獻(xian)等。臨(lin)(lin)(lin)(lin)床(chuang)(chuang)(chuang)應(ying)用(yong)(yong)內(nei)容盡量(liang)(liang)選(xuan)編單(dan)味(wei)(wei)(wei)藥(yao)(yao)(yao)治(zhi)(zhi)療(liao)各種疾病的(de)(de)臨(lin)(lin)(lin)(lin)床(chuang)(chuang)(chuang)研究,個別(bie)也選(xuan)編了(le)部分(fen)(fen)單(dan)味(wei)(wei)(wei)藥(yao)(yao)(yao)為君藥(yao)(yao)(yao)的(de)(de)臨(lin)(lin)(lin)(lin)床(chuang)(chuang)(chuang)研究。藥(yao)(yao)(yao)理(li)研究部分(fen)(fen)盡量(liang)(liang)選(xuan)編與臨(lin)(lin)(lin)(lin)床(chuang)(chuang)(chuang)應(ying)用(yong)(yong)緊密相結合的(de)(de)內(nei)容,并(bing)注(zhu)重收集創新發現。內(nei)容力求(qiu)簡明扼要,重點突出,指(zhi)導臨(lin)(lin)(lin)(lin)床(chuang)(chuang)(chuang),驗證(zheng)必效。保(bao)證(zheng)了(le)《單(dan)味(wei)(wei)(wei)中藥(yao)(yao)(yao)臨(lin)(lin)(lin)(lin)床(chuang)(chuang)(chuang)應(ying)用(yong)(yong)新進展(zhan)》的(de)(de)臨(lin)(lin)(lin)(lin)床(chuang)(chuang)(chuang)實踐指(zhi)導意(yi)義和科(ke)技(ji)領先水平。
中醫藥治療眩暈研究進展
張若曈 劉東方
本文從眩暈的病因病機、 中藥治療、 針刺、 穴位埋線治療等方面進行綜述。 總結出中醫在治療眩暈方面療法多樣, 療效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
1 病因病機
眩暈在中 醫古籍中 已有論述, 《素問· 至真要大論》: “諸風掉眩, 皆屬于肝”, 認為眩暈與肝關系密切。《靈樞· 海論》 曰: “髓海不足, 則腦轉耳鳴, 脛酸眩冒”, 指出因虛致眩。 歷代醫家對眩暈的病因病機各有見解, 朱丹溪主張“無痰不作眩”, 王清任則認為因瘀致眩。 李慧超等[1]認為眩暈之病, 以風、 痰、 瘀錯雜者最為多見, 其主要的病因病機為肝風內 動, 痰阻血瘀, 氣機逆亂, 上沖清竅以致眩暈。 郭志華教授對眩暈的病因病機進行總結, 認為該病多與飲食不節, 勞傷太過, 情志不遂, 房勞無度有關, 或因肝陰虧虛不能制約其陽, 或因脾胃虧虛而致氣血不足, 或因腎精不足髓海失充 [2] 。 張懷亮教授主張從風論眩, 認為風是導致眩暈發生的直接致病因素, 既可外來, 也可內 生,同時風為百病之長, 風邪常兼他邪而致眩, 風邪致病最為多見, 是外邪致病的先導 [3] 。 方顯明教授則認為眩暈與“肝風”關系密切, 肝的陰陽失衡可致血虛、 攜痰濕、致瘀血, 上擾清竅或脈絡瘀阻, 血虛無以濡養清竅, 因此在治療中 提倡 平肝熄風等治法, 巧用“風”藥 [4] 。 華榮對臨證經驗進行總結, 認為眩暈的病因病機為肝脾胃失調引起氣機升降失常, 或外感邪氣導致清陽不升、 濁陰不降, 調理氣機為治療之關鍵 [5] 。 若脾胃氣虛, 氣血無以生化, 腦竅失養也可導致眩暈 [6] 。栗錦遷則認為痰濕為眩暈的最主要病因, 若脾運化失職, 清 陽 不 升, 濁 陰 不 降, 痰 濁 上 蒙 清 竅 則 發 為眩暈 [7] 。
2 中藥治療
2. 1 中藥湯劑 歷代的醫學專著記載了許多關于眩暈的治法方劑, 為后世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何慶勇遵循原方比例, 運用澤瀉湯治療眩暈, 療效顯著 [8] 。 段海辰提倡分型辨證論治眩暈, 因痰致眩者應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和清震湯、澤瀉湯加減; 因虛致眩者用天麻鉤藤飲加減; 脾胃虧虛、氣血不足者可用生脈飲合歸脾湯加減; 腎精不足者運用杞菊地黃丸加減療效顯著 [9] 。厲啟松等 [10] 以苓桂術甘湯合真武湯治療內 耳眩暈取得了較好療效。 劉朝燕 [11] 選取 74 例眩暈患者進行臨床研究, 采用黃連溫膽湯治療 37 例眩暈患者, 總有效率達 97. 30% , 說明黃連溫膽湯加減治療眩暈療效顯著, 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在臨床辨證治療中, 不但經方得到廣泛應用, 自擬方也在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韓天生等 [12] 自擬溫陽利水舒經方治療眩暈, 與西醫常規治療的對照組相比, 總有效率達 96. 67% , 結果表明此方治療眩暈療效顯著, 可廣泛用 于臨床。 鄧振興等 [13] 觀察益氣定眩方治療眩暈的臨床療效, 對照組給予尼麥角林片, 每次 15 mg, 每日 3 次口 服; 治療組給予益氣定眩方治療。 治療組與對照組的有效率分別為92. 98% 、73. 68% , 且治療組 LDL-C、 血流平均速度較前改善明顯, 說明益氣定眩方治療眩暈有較好療效, 并能降低動脈硬化風險, 減少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袁兵等 [14] 自擬填精益氣方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 64 例, 治療后患者雙側椎動脈、 基底動脈血流速度改善, 眩暈癥狀緩解, 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
2. 2 中藥注射液 中藥注射液是單味中藥或中藥復方的提取物, 有效成分濃度高, 在臨床上應用廣泛, 眩暈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 治療眩暈的中藥注射液大部分具有擴張血管、 抗氧化、 降低血黏度、 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陳靜等 [15] 開展多中心隨機單盲對照試驗來評價天麻素注射液治療眩暈的療效及安全性,治療組和對照組各 120 例患者, 治療組予天麻素注射液治療, 對照組予鹽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療。 療程結束后, 治療組患者的眩暈癥狀臨床控制率和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黃芪補中益氣, 可治氣虛、血虛之證。 黃芪可降低血小板黏附, 修復血管彈性, 擴張血管, 具有改善血流速度的功效 [16] 。 葛軍等 [17] 將 60 例頸性眩暈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對照組予參麥注射液治療, 治療組加用黃芪注射液, 觀察發現,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 96. 67% , 且無復發, 眩暈癥狀基本消失, 惡心、嘔吐等伴隨癥狀也得到有效緩解。 鄭素平等 [18] 應用紅花黃色素注射液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的臨床療效確切, 且治療前后患者的血常規、尿常規及肝功能檢查未發生異常, 且無其他嚴重不良反應發生,可以說明該藥治療眩暈有較好的療效。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 醒腦靜對神經細胞的凋亡有直接影響, 可清除自由基, 發揮抗氧化作用 來達到治療效果 [19] 。 董文韜等 [20] 觀察醒腦靜注射液和長春西汀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的臨床療效發現, 醒腦靜組總有效率95. 56% , 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升高, 眩暈癥狀評分明顯降低, 并且無不良反應出現。 因此, 醒腦靜注射液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安全性較高, 值得臨床推廣。 張松青等 [21] 在西藥常規治療基礎上聯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療眩暈患者 72 例, 治療組總有效率(88. 9% ) 高于對照組(73. 5% ) , 并且 2 組患者均未出現不良反應。 王新琳等[22]為了系統評價丹紅注射液對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 檢索了 CNKI、 PubMed、 萬方等數據庫中文獻發現, 與西藥組比較, 丹紅注射液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的臨床總有效率提高, 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改善優于西藥組。 血塞通注射液的化學成分為三七總皂苷, 具有改善血液流變性、 改善微循環、 降血脂等作用, 從而使腦血流得到改善 [23] 。 該藥物還能夠抑制細胞鈣的釋放, 避免其內流, 以此改善患者腦部血液的循環效果。 秦星 [24] 將 104 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52 例) 和研究組(52 例) , 對照組采取常規的鹽酸倍他司汀注射液靜脈滴注治療, 研究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療, 結果表明, 研究組的眩暈程度評分和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均優于對照組。
2. 3 中成藥 中成藥與中藥湯劑、 中藥注射液相比,具有服用方便、易于保存等優勢, 適用于癥狀較輕或需要長期治療的患者。 天舒膠囊以川芎、 天麻為主要成分, 對治療肝陽上亢引起的眩暈療效較好。 王琦等 [25]采用天舒膠囊治療 30 例偏頭痛性眩暈患者, 對照組予氟桂利嗪治療, 經過 3 個月治療后,2 組患者的總眩暈發作次數、總眩暈時間及眩暈嚴重程度均降低, 治療組降低更顯著, 并且 2 組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 痰濕中阻型眩暈是眩暈中常見證型, 眩暈寧為中藥制劑, 由澤瀉、白術、茯苓、半夏、女貞子、墨旱蓮、菊花、牛膝、陳皮、甘草等組成, 具有健脾利濕、 滋腎平肝的功效。 劉靜等 [26] 探討眩暈寧治療后循環短暫腦缺血發作的療效, 對照組患者予西醫常規治療, 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眩暈寧片口服治療, 治療 10 d 后,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 98% , 后循環血流速度加快, 血供得到改善, 患者的眩暈癥狀明顯緩解。 中醫認為眩暈的病機虛實兼具,證候表現虛實夾雜, 從單一病機論治往往難以取得理想療效。 謝頌揚 [27] 選用養血清腦顆粒治療觀察組腦供血不足性眩暈, 與對照組(西比靈治療) 相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 (97% ) 高于對照組 (68% ) ,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血流速度得到提升, 患者眩暈癥狀得到明顯改善。
3 針刺治療
針刺是中醫療法的一部分, 具有起效快、 操作簡單、不良作用小等優勢, 更易被患者接受。 李靜等 [28]探究針刺治療眩暈的臨床療效, 對照組予以常規西醫治療, 試驗組在此基礎上予以針刺治療, 根據辨證論治, 針對氣虛、陽虛型眩暈選用不同穴位, 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眩暈癥狀緩解, 改善了患者生活質量。 向璟伊等 [29] 采用益腎活血針刺法治療頸性眩暈, 40 例眩暈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 97. 5% , 且無不良反應發生。曲良等 [30] 從虛論治眩暈, 以針刺囟會穴為首, 次針百會, 結合率谷、養老、 支正穴通達肝膽三焦, 中脘、 足三里等補益脾胃以補后天, 太沖、 太溪滋肝補腎, 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 鐘林曉 [31] 對氣血虧虛型頸性眩暈患者進行針刺治療, 研究組 45 例患者針刺大椎、 頸夾脊、百會、風池等, 總有效率為 95. 56% , 說明針刺治療眩暈效果顯著, 并且操作簡單, 安全性高。 呂 甜甜等 [32] 采取“醒腦開竅”針刺法治療精神性眩暈, 通過選取頭部穴位使陽氣通達, 配合軀體穴位, 以達到陰陽平衡的目 的。 治療組患者 DHI 評分、 HADS 評分均有改善, 并且優于對照組, 因此通過針刺可改善精神性眩暈患者癥狀, 提高生活質量。
4 其他療法
除了中藥、針刺等治療方法外, 中醫特色療法如耳穴壓豆、穴位貼敷等因其具有無創、 方便、 療效顯著等優點, 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 姚恒帽等 [33] 觀察耳穴壓豆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瘀血阻竅型)的效果, 對照組予西醫常規治療,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 耳穴壓豆治 療, 治 療后 研究組的 總 有效 率 為97. 06% (P 0. 05) , 且患者住院天數較對照組減少。由此可看出耳穴壓豆可以緩解眩暈癥狀, 具有康復快、效果顯著等優勢, 值得臨床推廣。 羅建等 [34] 研究電針治療寰樞關節紊亂型眩暈, 治療組用電針治療, 對照組采用口服鹽酸氟桂利嗪膠囊治療,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 87. 8% (P 0. 05) 。 反映出電針治療眩暈的療效優于西藥。 鄧正明等 [35] 采用自 擬中藥方對風池穴和翳風穴進行穴位貼敷的方式治療眩暈, 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為 91. 0% , 高于對照組的 89. 0% , 試驗組DHI 較對照組下降更明顯。 胡旭光等 [36] 探討推拿與倍他司汀片治療頸性眩暈的臨床療效,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 94. 29% , 明顯高于對照組, 推拿治療能提高眩暈量表評分, 有利于患者恢復 健康 , 療效優于西藥組。張帥 [37] 采用穴位注射治療頸性眩暈, 其有效率高于針刺治療組。 穴位注射法操作簡單, 療效確切, 可以在臨床中推廣。 李珍等 [38] 應用穴位埋線方法, 將醫用羊腸線傳入針管, 根據不同穴位和進針角度而決定該穴的實際進針點, 得氣后邊退針邊推芯, 使線體到達穴位中心的肌層, 然后快速出針, 壓迫或包扎止血, 治療組的總有效率 93. 75% , 對頸性眩暈的療效顯著, 作用 持久。 盧彩鳳[39]采用小針刀療法治療頸性眩暈, 治療后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眩暈障礙評分降低, 具有較好的療效。 在臨床中小針刀與整脊手法聯合治療眩暈也十分廣泛。 聶建軍等 [40] 應用整脊手法配合小針刀治療頸性眩暈, 其療效優于單純整脊治療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有效改善了患者眩暈、頭痛、視物模糊等癥狀。
5 小結
眩(xuan)暈的(de)(de)病因(yin)繁雜, 證(zheng)候常有虛實夾(jia)雜, 臨床表現復(fu)雜多樣(yang)(yang), 中(zhong)醫(yi)從整體出發, 辨證(zheng)論治, 常以中(zhong)藥配合針(zhen)刺、耳穴壓豆、 穴位埋線(xian)等療(liao)(liao)法, 取(qu)得了 顯著(zhu)的(de)(de)療(liao)(liao)效。臨床上一(yi)些眩(xuan)暈患者經(jing)過西醫(yi)治療(liao)(liao)后效果欠佳(jia), 中(zhong)醫(yi)的(de)(de)辨證(zheng)論治則能(neng)發揮其(qi)優勢, 但在(zai)臨床觀(guan)(guan)察中(zhong)多為小樣(yang)(yang)本試(shi)驗或個(ge)案舉例, 存(cun)在(zai)缺乏(fa)統一(yi)的(de)(de)療(liao)(liao)效評定(ding)標準、未設立對照組等問題, 因(yin)此建立科學的(de)(de)試(shi)驗設計, 尋找可行(xing)的(de)(de)觀(guan)(guan)察指標, 確定(ding)療(liao)(liao)效評定(ding)標準在(zai)今(jin)后的(de)(de)科研中(zhong)需要引起注意。
我國生藥學的研究進展
我國古代在本草學方面有著光輝的成就,到16世紀末期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問世,本草學的發展達到極盛時期。以后發展比較緩慢。本世紀初期,開始結合分類學的知識對《本草綱目》等書中的動植物進行學名考訂。我國生藥學的教學和研究到30年代由趙燏黃(1883~1960)開始。趙氏于1934年與徐伯鋆合編了《現代本草學——生藥學》上卷,1937年葉三多編寫了《生藥學》下冊。這兩本書是當時介紹近代生藥學的中文著作,也是生藥學課程的教材。
新中國成立后,在黨的中醫中藥政策指引下,中醫中藥事業得到發展,藥學院系的生藥學課程得到加強,各省市先后設立了中醫學院中藥系和中醫藥研究機構,并在藥品檢驗所內成立中藥室,加強了教學、研究和質量檢驗工作。50余年來,我國中醫藥科技工作者對中草藥開展了多學科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資源調查及整理
1949~1979年間,我國的生藥學研究比較集中于中草藥資源和經驗鑒別的調查整理和研究,陸續編寫出版了《中藥鑒定參考資料》第一集(1958)、《中藥材手冊》(1959)、《中藥志》(1959~1961)、《藥材學》(1960)等書籍。其后于1970~1975年間掀起了群眾性的中草藥運動,各地醫藥衛生人員上山下鄉,調查采集中草藥,為農民防治疾病。在此過程中,編寫了數以百計的地方性中草藥手冊;并經整理研究,為農民防治疾病。在此過程中,編寫了數以百計的地方性中草藥手冊;并經整理研究,編寫出版了《全國中草藥匯編》及彩色圖譜(1975~1977)、《中藥大辭典》(1977)、《中草藥學》中、下、上冊(1976、1980、1986)、《中藥志》第二版Ⅰ~Ⅵ冊(1979、1982、1984、1988、1994、1998)。這一時期調查總結的對象由常用中藥擴大到民間藥,中草藥數量有很大增加,內容也較前豐富。此后又相繼出版了《新華本草綱要》(1988、1990、1991)、《中國本草圖錄》(1988、1990)、《中國民族藥志》、《中藥資源學》(1993)等。
1982年,國務院作出關于對全國中藥資源進行系統地調查研究,制定發展規劃的決定,全國于1983~1987年間組織專業隊伍,開展了中藥資源普查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1994年編寫出版了《中國中藥資源叢書》,它包括《中國中藥資源》、《中國中藥資源志要》、《中國中藥區劃》、《中國常用中藥材》、《中國藥材地圖集》和《中國民間單驗方》,是一套系統的中藥資源專著,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通過資源普查和專題研究,基本摸清了天然藥物的種類、分布和民間應用情況,已知種類12807種,其中植物11146種,動物1581種,礦物80種,植物來源的占87%,藥用植物較集中、種類超過100種的科有毛茛科、大戟科、薔薇科、豆科、傘形科、蘿藦科、茜草科、玄參科、菊科、百合科和蘭科。在調查研究工作中,各地相繼發現了許多豐富的新藥源。如新疆的紫草、甘草、貝母、阿魏、蛔蒿,青海的枸杞、黨參,西藏的胡黃連、大黃,青海和西藏的東莨菪屬植物,云南的砂仁、訶子、馬錢子、兒茶、蘆薈,廣西的安息香,廣東和廣西的降香、蘇木、土沉香、蘿芙木、羊角拗,東北地區的纈草、鼠李皮、野生麥角等,其中不少品種過去是依靠進口的。此外,對作為甾體激素類和避孕藥物合成原料的薯蕷屬植物,也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為制藥工業提供了可靠的資料。
隨著研究工作的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簡稱中國藥典)收載藥材的數量續有增加。中國藥典1953年版收載藥材78種,1963年版增至446種,1977年版收載中草藥(包括少數民族藥)、中草藥提取物、植物油脂及一些單味藥制劑共882種,1985年版收載713種,1990年版收載784種,1995年版收載920種。1993年起相繼出版《中國藥典》英文版。
栽培與飼養
新中國成立后,科技人員對一些重要中藥材的栽培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藥用植物引種、野生變家栽的研究取得較大的進展,全國重要的植物園和藥用植物園,已引種藥用植物4000余種;目前我國家種的大宗中藥材達150余種。已運用雜交、誘變、多倍體、試管受精、原生質融合、花藥培養等生物學技術,獲得浙貝、元胡、地黃、吳茱萸、薄菏、枸杞、烏頭、薏苡仁、百合、豬苓、蟲草等高產優質的新品種。許多重要的進口藥材也引種載培成功,例如西洋參、白豆蔻、丁香、番紅花、胖大海、非洲蘿芙木等,不少已經達到了大面積生產的規模。
1993年我國第一座藥用植物種質資源庫也在浙江省中藥研究所建成。
一部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資源開發研究所主編的有關栽培方面的大型科學著作:《中國藥用植物栽培學》,已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1991年)。
一些珍貴的動物性藥材,已研究了它們的飼養方法:例如麝、熊、蝎子、蛤蚧、中華鱉等。已成功地進行了飼鹿鋸茸、養麝取香、活熊引膽、河蚌育珠等工作。
一些近代的生物技術方法也開始使用,例如人參、西洋參、三七、紫草、延胡索、甘草及山莨菪等的組織培養技術。對一些菌類來源的中藥,如冬蟲夏草、靈芝及蜜環菌等,研究了它們發酵培養技術并已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商品生產。
近年來,開展中藥材無公害栽培技術的研究,生產綠色中藥材已在山楂、金銀花等中藥材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經驗。
中藥鑒定和質量研究
中藥品種繁多,產地廣闊。由于歷代本草記載、地區用藥名稱和使用習慣的不同,類同品、代用品和民間用藥的不斷出現,中藥材的同名異物、品種混亂現象普遍存在,直接影響到藥材質量。所以對來源復雜的常用中藥材進行系統的品種整理和質量研究,是保證和提高藥材質量,促進中藥標準化,發展中醫藥事業的重要課題。另一方面,對多來源藥材的比較研究,也可為開發利用新藥源提高科學依據。六·五期間(1980~1985年),國家醫藥管理局將中藥材同名異物品種的系統研究列為局級課題,其中貝母、金銀花、大黃、石斛類的研究取得可喜成果。在此基礎上,增加研究種類,擴展研究深度、廣度和提高研究水平,經論證將常用中藥品種整理和質量研究列入七·五(1986~1990年)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本課題分南、北兩個協作組,共研究常用中藥材123類(專題)。各類專題統一按共同制定的主要內容和技術方案為目標,運用多學科手段對多來源中藥材進行系統研究,即在查閱國內外文獻和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藥源調查,采集原植物標本,作分類學鑒定;收集對口藥材和商品,作性狀、顯微和理化分析;并進行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全面的做出品質評價。經過5年的研究,已經完成,大多數專題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該項研究規模之大,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及所取得的成果均是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對澄清混亂品種,提高鑒定技術水平,保證藥材質量,保證用藥安全有效,修訂、制定藥品標準,開發利用新藥源,均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實際應用價值。該項成果已以《常用中藥材品種整理和質量研究》專著陸續出版發行。
在七·五攻關課題工作的基礎上,經論證將常用中藥材品種整理和質量研究繼續列入八·五(1991~1995)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對另外100種類(專題)常用中藥材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也已經完成,專著即將出版發行。
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繼續進行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課題中藥材質量標準的規范化研究(1996~2000年),最終建立80種常用中藥材國際參照執行的標準。2000年1月又開始啟動后期70種。
提倡生產和使用到地藥材是歷代中醫藥學家用以控制藥材質量、保證臨床療效的行之有效的方法。199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將中藥材道地性的系統研究列為重點課題,選擇赤芍、金銀花等7種公認具有道地性的藥材為研究對象,運用多學科、多指標、客觀化的手段,對同一物種道地及非道地產區的藥材,在整體水平、細胞水平、分子水平上的識別特征以及藥效與質量關系進行研究,揭示生物多樣性、藥用部位變異性、DNA多態性以及生態環境之間內在聯系的自然規律,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生物技術綜合研究道地藥材的道地性,為確定道地藥材基地化、集約化、標準化生產提供科學依據。該項目將于2002年完成。
199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將種植資源在優良中藥材生產中的調控機理研究列為重點課題。
在國家重點課題進行的同時,各地有大量的研究論文發表,對多種中藥進行了資源調查、性狀鑒定、顯微鑒定和理化鑒定等研究(詳見徐國鈞院士的系列綜述-我國近年來生藥學研究進展)
中草藥活性成分研究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994年,大約已對200種中草藥進行了較詳細的化學與藥理學方面的研究,并鑒定了600余種藥理活性成分。
近年還從常用生藥和民間藥中分離到多個治療老年期癡呆、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腫瘤、抗艾滋病毒、抗肝炎、抗過敏、抗脂質過氧化、降血糖、止血、抗菌、消炎和免疫促進等活性成分。中藥活性成分的研究對于闡明中藥治病的物質基礎、中藥的標準化和質量控制以及新藥開發均有重大意義。
中藥炮制研究
中藥炮制的目的是去除或減少藥的毒性或副作用,以及增加藥物的療效。大約有70多種中藥的炮制技術已經研究,揭示了許多加工炮制的原理。例如,烏頭炮制減毒是由于雙酯型生物堿水解為相應的單酯型生物堿及胺醇。烏頭子根經過加工便是常用中藥附子,它的毒性已經大大的降低,而且它所含有對心血管系統起作用的有效成分便能發揮效能。又如許多含有生物堿的中藥常常采用醋制的炮制法,是由于堿與酸中和形成了生物堿的鹽,其能增加水溶性并增加煎劑的療效。
目前已對500余種中藥的傳統炮制方法進行了整理和總結,編寫出版了:《中藥炮制經驗集成》和《歷代中藥炮制資料輯要》等專著。
近年來,采用化學、藥理學等方法,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研究中藥炮制的原理,對比中藥炮制前后藥效成分和藥理作用的改變,不但對改革炮制工藝、制定中藥炮制品的質量標準有意義,而且將通過此種研究,逐步建立起臨床炮制學、炮制工藝學、炮制化學、炮制藥理學等中藥炮制學的新型分支學科,促進中藥炮制學的發展與提高。
現代生物技術在生藥研究中的應用
DNA分子標記技術用于中藥質量研究只是近四、五年的事。1994年香港中文大學邵鵬柱實驗室首次報告利用AP-PCR技術對人參及西洋參的鑒定,次年他們又報道利用RAPD技術對人參及偽品的鑒定。隨后中國香港、大陸、臺灣以及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研究人員相繼從事這方面的研究。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DNA分子標記技術在植物進化、分類、鑒定中的應用,研究的品種有:4種甘草(RAPD)、鐵線蓮屬7種植物(RAPD)、木藍屬8種植物(RAPD)、淫羊藿屬8種植物(RAPD及PCR-RFLP)、黃芪屬14種植物(PCR-RFLP)、人參屬12種植物(PCR-RFLP、測序)、橘屬9種植物(測序、探針)。二是DNA分子標記技術在在中藥材鑒別中的應用,研究的品種有:人參、西洋參及偽品(RAPD、測序、探針)、地膽草及混淆品(RAPD)、蛇類(RAPD)、海馬類(測序)、龜板、鱉甲(測序)、甘草(RAPD)、雞內金類(測序)、紫河車(測序)、鹿鞭及偽品(測序)、貝母類(測序、PCR-RFLP、探針)。三是DNA分子標記技術在研究種內變異中的應用,研究的品種有:冬蟲夏草(RAPD)、蒼術、白術(RAPD)、當歸(測序)等。
新藥開發
近年來,大約有200多種新藥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藥開發而來。其中有近半數是單個中藥或從其有效成分,有效成分的衍生物或中藥的有效成分部位,或甚至中藥的全提取物;另有超過半數是從中藥復方中開發出的新藥。
海洋藥物研究
海洋是生命的發源地,物種復雜多樣,約有50萬種動物,13000多種植物,約占地球資源的80%,是有待開發的寶藏。例如從10種珊瑚中發現43種新化合物,10種海綿中發現39種新化合物。海洋生物所含的化學成分結構新穎、復雜,常具有較強的特殊生物活性,是人類未來開發新藥的原料基地。
此外,對民族藥研究開發利用,也取得不少成績。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都有自已悠久的歷史,對人類的醫藥事業都作出了自已的特殊貢獻(詳見教科書第十一章)。
如上所述,新中(zhong)國成立后,特別(bie)是近10余年來,我國生(sheng)藥(yao)(yao)科學(xue)(xue)的(de)(de)(de)發(fa)展較快,成績是顯著(zhu)的(de)(de)(de)。但(dan)是,中(zhong)藥(yao)(yao)的(de)(de)(de)研究是一(yi)項復雜(za)的(de)(de)(de)系統工程(cheng),領域廣泛,涉及學(xue)(xue)科多(duo)(duo)(duo),難度大,周期長,需(xu)要多(duo)(duo)(duo)部門、多(duo)(duo)(duo)行(xing)(xing)業、多(duo)(duo)(duo)學(xue)(xue)科、多(duo)(duo)(duo)層次、多(duo)(duo)(duo)方位互相(xiang)配合,分工協作,共同努力(li)。按照科學(xue)(xue)技術是第一(yi)生(sheng)產力(li)的(de)(de)(de)指(zhi)導思想,在突出與發(fa)揚中(zhong)醫藥(yao)(yao)傳統特色和優勢的(de)(de)(de)前(qian)提下,依(yi)靠現代(dai)科學(xue)(xue)技術,對(dui)中(zhong)藥(yao)(yao)進(jin)行(xing)(xing)系統化研究,在不久的(de)(de)(de)將來開發(fa)更(geng)多(duo)(duo)(duo)的(de)(de)(de)中(zhong)藥(yao)(yao)合法進(jin)入歐(ou)美國際市場,為人類(lei)健康作出應有的(de)(de)(de)貢獻。
微生物在中藥中的應用
摘要:中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幾千年來中醫藥為我國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形成了系統的中醫藥理論和大量經實踐檢驗的成藥驗方。中藥作為天然藥物正逐步引起世界的關注。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卻與人類生活關系密切。利用微生物廣泛涉及健康、食品、醫藥、工農業、環保等諸多領域。微生物在中藥領域有著廣泛的運用。微生物可運用于中藥菌體發酵、中藥炮制等。
關鍵詞:微生物 中藥 發酵技術發酵中藥
中國是中醫中藥的起源,幾千年來中醫藥為我國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并逐漸積累,形成了系統的中醫藥理論和大量經實踐檢驗的成藥驗方。中藥行業是我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少數幾個產業之一,在自然科學領域,我國最有實力、最有優勢、最有后勁的就是中醫藥。它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世界傳統醫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預防和治療疾病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正受到各國人民和研究人員的關注和重視。目前各國都在從中藥等天然產物中尋找有效藥源。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卻與人類生活關系密切。涵蓋了有益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健康、食品、醫藥、工農業、環保等諸多領域。微生物學是生命科學中發展較快的學科之一,在生命科學中地位越來越重要,成為各門學科都離不開的重要工具。在制藥藥現代化進程中,微生物顯示出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現代微生物學成果可以更好地促進制藥的現代化,也為微生物學的發展開辟了新領域。
1 微生物學理論促進了微生物相關中藥的發展
對傳統微生物中藥的生物學研究加深了傳統微生物中藥的應用和產品開發,特別是多種中藥微生物純培養物代替原藥材的研究尤其引人注目,如靈芝、猴頭等各種藥用菌的栽培, 對保護環境、保護資源、滿足人民群眾用藥需求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以金水寶為代表的從冬蟲夏草中分離的真菌純培養物代替冬蟲夏草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掀起了以蝙蝠蛾擬青霉、蝙蝠蛾多毛孢、蛹蟲草、等蟲生真菌的研究熱潮。對一些微生物和植物相互作用形成的中藥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如龍血竭的形成與真菌有密切的關系, 是龍血樹抵抗微生物侵染而產生的一種植物抗毒素;僵蠶中的一些有效成分是微生物、蠶、桑葉相互作用形成的。對天麻、茯苓等中藥的生物學研究促進了這些中藥品種栽培技術的發展。
微生物相關中藥形成方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1)以腐生生活方式形成的大型藥用真菌,如靈芝、猴頭、木耳、香菇等。這些真菌基本上都可以實現人工栽培。2)天然微生物發酵植物性中藥材料形成,如神曲、紅曲等,主要是酵母和絲狀真菌。3)植物和微生物共生形成的中藥, 如天麻是蜜環菌和天麻植物的共生體,天麻植物依靠蜜環菌提供營養;豬苓也是由于蜜環菌侵入豬苓菌核形成的共生體,由蜜環菌提供營養。4)寄生真菌侵染活體昆蟲形成的蟲菌復合體,其實質是昆蟲的致病菌。如冬蟲夏草、僵蠶、蛹蟲草等。5)微生物侵染植物后,植物抵抗微生物的侵染而形成的植物抗毒素,如龍血竭、沉香等[1]。
微生物相關中藥活性成分的研究為這些中藥的質量標準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加深了對這些中藥藥理作用的認識。藥理學研究促進了傳統微生物中藥在治療現代社會的高發病如癌癥、心腦血管疾病、病毒性疾病中的應用。多數微生物中藥都具有滋補保健的效果,如靈芝、冬蟲夏草成為保健食品開發的熱點。大多數藥用真菌都含有真菌多糖, 真菌多糖能增強免疫力、沒有直接的細胞毒作用,成為抗癌、抗病毒產品開發熱點。
2 微生物發酵在中藥中的應用
發酵工程是指采用工程技術手段,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和有活性的離體酶的某些功能,為人類生產有用的生物產品,或直接用微生物參與控制某些工業生產過程的一種技術。
發酵工程微生物發酵制藥是指利用微生物技術,通過高度工程化的新型綜合技術,以利用微生物反應過程為基礎,依賴于微生物機體在反應器內的生長繁殖及代謝過程來合成一定產物,通過分離純化進行提取精制,并最終制劑成型來實現藥物產品的生產。
中藥發酵制藥技術是在繼承中藥炮制學發酵法的基礎上,吸取了微生態學研究成果,結合現代生物工程的發酵技術而形成的高科技中藥制藥新技術,是從中藥(天然藥物) 制藥方面尋找藥物的新療效。傳統的中藥發酵多是在天然的條件下進行的,而現在的中藥發酵制藥技術是在充分吸收了近代微生態學、生物工程學的研究成果而逐漸形成的。其先進發酵工藝特點是:以優選的有益菌群中的一種或幾種、一株或幾株益生菌作為菌種,加入中藥提取液中,再按照現代發酵工藝制成產品,它是一種含有中藥活性成分、菌體及其代謝產物的全組分發酵液的新型中藥發酵加工制劑。
2.1古代中藥發酵技術應用歷史與現狀
我國人民遠在 4000多年前就學會利用發酵來釀酒,此后又相繼利用發酵來生產醬、醋、豆豉和臭豆腐等食品。《本草經疏》曰:“古人用曲,即造酒之曲,其氣味甘溫,性專消導,行脾胃滯氣,散臟腑風冷。”說明中藥臨床應用之曲是在釀酒業發展的基礎上出現的,曲與酒相維系。后來人們在酒曲中加入其他藥物制成專供藥用的各類曲劑。《本草綱目》云:“古人用麴,多是造酒之麴。后醫乃造神麴,專以供藥,力更勝之。”可見古人早已將微生物發酵應用于中藥炮制。即將藥材與輔料拌和,一定溫度和濕度下通過微生物的發酵達到提高藥效、改變藥性、降低毒副作用等目的。直到現在,臨床仍在應用的發酵(制品)中藥,如六神曲、淡豆豉、建曲、沉香曲、半夏曲、紅曲、豆黃等,均是利用炮制環境中的野生微生物(多為霉菌、酵母、細菌等)進行多菌種固體發酵而成[2]。
發酵技術應用歷史悠久,也是傳統中藥加工炮制的重要方法之一,一般主要是起到中藥復合炮制的作用。不同的培養基經同樣的發酵處理后會產生藥性的差異,可利用該特性生產不同適應證的中藥。例如,發酵淡豆豉時,以桑葉、青蒿發酵者,藥性偏于寒涼,多用于風熱感冒或熱病胸中煩悶之癥;以麻黃、紫蘇發酵者,藥性偏于辛溫,多用于風寒感冒頭痛之癥。在清代,根據輔料中藥及治療功能的不同,又制出了皂角曲、竹瀝曲、麻油曲、牛膽曲、開郁曲、海粉曲、覆天曲等10種藥曲。
但是傳統的中藥發酵僅對自然界的菌種進行利用,且菌種不純,不能利用現代研究成果定向改變藥物的性能或有意識地根據藥物之間的特性進行有目的的組合。同時,對那些在自然界中不占優勢、生長條件要求比較嚴格的微生物來說,就不可能在藥物上生長起來。這極大地限制了微生物的作用。另外,是否會落入有害菌也不明確,使微生物在藥物中的潛在效能沒有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中藥發酵研究開始于80年代,但僅是對真菌類自身發酵的研究,如靈芝菌絲體、冬蟲夏草菌絲體、槐耳發酵等,大都是單一發酵。雖有報道加入中藥,但也僅是將中藥當做菌絲體發酵的菌質,同時研究發現,含有中藥的菌質對原發酵物的功效有影響,只是未見深入研究。目前,已有學者呼吁中藥發酵制藥可按新藥審批辦法規定開發新藥。同時也開展了另一項研究,即生物轉化,我們認為它與中藥發酵是密不可分的。90年代初,日本人小橋恭一發現中草藥成分如番瀉葉甙,可借助腸道細菌轉化為致瀉有效成分而起到治療作用。又有報道,在中藥有效成分與細菌的生物轉化過程,許多甙類、黃酮類、黃酮醇、黃烷酮類、香豆素類等均經過腸道菌進行了化學修飾。有作者指出 ,在中藥成分生物轉化的研究過程中 ,對代謝物提純、確定結構模式固然需要,但更應當推出微生物發酵。中藥成分的生物轉化是中藥創制新藥研究的重要方面。正在修訂中的我國新藥申報指導原則,已決定將生物轉化列入創新(一類) 藥的研究。董玫等研究發現,六味地黃丸發酵液可顯著抑制小鼠肝癌 H22的生長,而等量的六味地黃丸煎劑則無明顯抑瘤作用。六味地黃發酵液還可以對抗環磷酸酰胺所致白細胞減少,且升高報細胞的作用明顯高于六味地黃煎劑。香港中醫博士吳志勇成功發酵出黃芪液,經福建中醫學院測定,發酵的黃芪所含的黃芪多糖是普通煎、煮、熬水提法的5.04~0.365倍之間。據悉,衛生部藥品檢驗所動物試驗結果:發酵中藥只需1/28的量,即可與一般煎、煮、熬的水提物一份的量發揮同等的藥效。據報道,含有中藥成分的培養基對原發酵中藥的影響和多菌種混合發酵的研究將有望成為未來的研究熱點。
國外對于中藥發酵的研究報道較少,主要在食品、酶工程,如日本的納豆,用Bacillus菌發酵大豆。由于Bacillus菌酶系豐富(包括淀粉酶、纖維素酶和蛋白酶),并能增加維生素K的含量,Bacillus subtilis菌環能消除小腸內致病菌,其提取物具有明顯的抗癌活性和降壓作用。中草藥發酵的研究有必要借鑒上述成功的經驗[4]。
2.2中藥發酵制藥的特點
中藥發酵制藥技術的典型特點就是生物轉化。可概括如下幾點:1)藥物的有效組分、活性物質最大限度的得以提取、利用;2)藥物進入人體后不能直接被利用的有效活性組分,因在體外得以完成而被直接利用,迅速發揮應有效能;3)優選的人體有益菌種本身具有補充或增強原有藥物的功能;4)中藥發酵制藥與原有藥物相比產生了新的活性物質,從而具有新的保健、預防或治療功能;5)是實現中藥現代化、具有高科技水平的又一新技術,生產工藝可控,所得產物精確,制劑方便,便于與國際接軌[4]。
2.3 中藥發酵的分類
中藥發酵分為液體發酵和固體發酵。液體發酵是在借鑒抗生素生產工藝的基礎上,把菌絲體加入培養基中,將之與藥材混合后放置于適溫下進行發酵。液體發酵具有較高的物質傳遞效率,易于實現發酵工藝的自動化控制。固體發酵是以富含多種營養成分的農副產品如麥麩、甘蔗渣、玉米芯等作為發酵營養基質,用一種或多種真菌作為發酵菌種,在一定的溫度、濕度條件下進行發酵。固體發酵在發酵過程中既生長菌體,又形成各種次生代謝物質,難以將其分離,南京中醫藥大學莊毅教授將它們統稱為“菌質”。按應用方式又可將其分為“無渣式”和“去渣式”,前者不用經過提取可直接用藥,后者要經過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制劑后才可用藥[3]。
2.4發酵在中藥研究中的應用
2.4.1利用中藥培養基發酵藥用真菌
菌物界估計逾十萬種,可供藥用的高等真菌約20余種,利用潛力巨大。國內20世紀60年代興起深層培養(或發酵),2世紀80年代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進行的冬蟲夏草大規模發酵培養研究,也僅是對菌類自身發酵的研究,如靈芝、冬蟲夏草、香菇發酵等,且大多是單一發酵。目前對靈芝、云芝、冬蟲夏草、灰樹花、密環菌、金針菇、香菇、姬松茸、茯苓等很多菌種的發酵技術已日趨成熟。
莊毅曾提出了菌質的概念,即用一定的藥用菌菌種接種在一定的固體基質上,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經過一定時間發酵(發酵周期),在特定的質量指標控制下達到發酵終點而產生菌質。可采用現代技術將有效真菌與中草藥組成的不同發酵基質構成各種發酵組合,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發酵,產生各種性質不同的菌質。可以利用中藥作為培養基的組成部分,構建藥性菌質,比較發酵前后中藥相關成分的變化,為中藥與藥用真菌的結合尋找突破點,并開發具有良好功效的藥物。王玉紅等在發酵培養基中添加適量的黃芪以促進靈芝的生長和靈芝多糖的產生,結果其多糖的組分發生了變化,有可能產生了新的物質。尤建良等將中藥抗癌復方“康復靈”(主要含黨參、麥冬、薏苡仁、豬苓、淮山藥等)以靈芝菌進行生物發酵,結果表明靈芝中藥制劑發酵液的抑瘤率達47.87%比單獨的靈芝發酵液、單味中藥制劑和靈芝發酵液中藥制劑混合液均有明顯提高。
2.4.2中藥發酵用于藥材的炮制
發酵法一直是中藥炮制方法之一,它借助微生物的作用,改變中藥原有藥性,提高療效,降低毒副作用,擴大適應癥。微生物在生長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酶,將藥物的成分分解轉化為新的活性成分或將毒性成分分解而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現代中藥加工中用發酵法炮制中藥,如五倍子,這種中藥具有收斂止瀉、止血的功能,但其主要成分鞣酸在腸道中與蛋白質結合會降低其活性。研究人員用含根毒菌等物質的酵曲發酵五倍子,能顯著提高其收斂作用,降低副作用。
香港中醫吳志勇博士與內地教授林陸山合作,運用生物工程技術發酵中藥獲得成功。它徹底改變了煎、煮、熬、煉、蒸、浸的傳統加工工藝,并使藥效提高,發酵黃芪所含的黃芪多糖最多為傳統工藝的5倍,且動物實驗證明發酵黃芪的用量為傳統方法制成的藥的1/28,即可產生相同的藥效。
(1)提高有效成分提取率
中草藥中植物類藥材占90%,藥材有效成分多存在于胞漿中,植物細胞壁是由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質、木質素2 發酵在中藥研究中的應用2.1中藥發酵用于藥材的炮制等物質構成的致密結構。在中藥有效成分提取過程中,當胞漿中的有效成分向提取介質擴散時,必須克服細胞壁及細胞間質的雙重阻力,使有效成分浸出受阻。微生物可利用中藥中的成分為營養進行分裂、生長、繁殖和代謝,在代謝過程中分泌蛋白酶、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果膠酶、淀粉酶等幾十種胞外酶進入培養基,使細胞破裂,細胞間隙增加,減小細胞壁、細胞間質等傳質屏障對有效成分從胞內向提取介質擴散的傳質阻力。體外試驗證明對盾葉薯蕷采用預發酵,有效組分薯蕷皂苷元的產率明顯提高。
(2)中藥發酵可提高中藥藥效
在發酵的過程中,對中草藥細胞進行破壁使有效物質溶出,提高了活性成分的濃度。并且,將許多人體不能直接吸收利用的大分子有效活性物質降解成小分子的活性物質,使發酵中藥在人體中可以較快的被吸收,且吸收較完,治療效果好。
王林等人用麻黃、萊菔子、金銀花、連翹四味中藥發酵靈芝菌,發現這四味中藥對靈芝菌的生物量有明顯的促進增加作用,且使靈芝發酵液的止咳、祛痰作用高于其與中藥混合發酵前。
董枚等也報道,將傳統方六味地黃湯發酵,其發酵液對小鼠肝癌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六味地黃發酵液0.3g/kg連續給藥兩周,可顯著抑制小鼠肝癌Hzz的生長,抑瘤率為30,而同等劑量的六味地黃煎劑無明顯的抑瘤作用,而且六味地黃發酵液組的白細胞數比煎劑組多(P<0.01)。在免疫調節方面,六味地黃發酵液的功效明顯優于六味地黃煎劑。
陳永強等經實驗發現,甘草經微生物產生的β-葡萄糖醛酸酶水解后甘草酸轉化為甘草次酸,甘草次酸可被腸道直接吸收,短期內在血液中達到較高的藥物濃度,迅速作用于靶部位,并且通過微生物的作用,甘草的細胞間質及細胞壁得到分解,促進甘草其它有效成份的釋放。通過微生物對甘草的轉化作用,甘草的急性抗炎、鎮痛效果都顯著增強。
(3)中藥發酵產生新的活性物質
有些中藥經過多菌種混合發酵后還可產生新的活性物質,產生新的功能,為活性物質的篩選提供新的途徑。云南大學與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國紅等人,聯合采用枯草芽孢桿菌對三七根進行發酵后,在對其中的皂苷成分的研究中發現,從發酵后的三七中分離到了人參皂苷RH4。這種化合物未在發酵前檢測到,說明這種化合物是通過發酵產生的,可能是在發酵的過程中,三七須根的某些皂苷被微生物轉化為人參皂苷RH4。
(4)減毒增效
微生物有可能將中藥中的有毒物質進行分解,從而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大黃生用瀉下作用峻烈,易引起腹痛、惡心等胃腸道反應。大黃瀉下成分主要是結合型蒽醌衍生物,其中以二蒽醌番瀉苷的作用最強。在中醫臨床中,為了緩和大黃的瀉下作用及對胃腸道的不良反應,常用不同的炮制方法,使結合型蒽醌分解或破壞,從而緩和瀉下作用和其它副作用。云南中醫學院的學者戴萬生等人,用發酵法炮制大黃,改變了大黃的蒽醌類成分的含量。蒽醌類成分經酵母發酵后,總蒽醌含量僅略有降低,較傳統方法保存了更多的大黃總蒽醌,而起瀉下作用的結合型蒽醌含量降低。另外,作為抗菌、抗腫瘤的主要有效成分的游離型蒽醌的含量增加了6倍左右,起到減毒增效的作用[5,6]。
2.5 發酵中藥的優勢
試驗證明,發酵的中藥與煎、煮、熬、灼、蒸、浸法提取的中藥有以下幾點不同:(1)中藥發酵是在常溫、常壓條件下進行的生物轉化過程,最大限度地保護了中藥的活性成分,如對熱敏感的揮發油和維生素等成分,如薄荷、當歸等。(2)中藥中有效成份不被破壞并充分利用,如蛋白質、氨基酸,維他命、微量元素等。經檢驗:發酵中藥中含有18種氨基酸、大量的亞麻酸、多肽類小分子活性蛋白、20多種維他命和微量元素等。(3)發酵中藥的分
子量較小,吸收較快、較完全、治療效果較好。如臨床中治療跌打損傷,若筋骨無斷裂,98%能1~2次治愈;痔瘡98%一次根治。經中央衛生部藥物檢驗所試驗證實:發酵中藥的藥效是普通水提法中藥的4~28倍。(4)目前很多中藥不能進入國際市場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重金屬超標,而發酵中藥所含的重金屬不會產生毒性,如朱砂不會釋放出水銀(汞),(5)發酵法既環保又可“廢物”再用,通常中藥提取有效成分后藥渣棄掉,污染環境。發酵法經過反復發酵,約95%被利用,中藥渣(即纖維)經過纖維素酶的水解及多酶體的裂解代謝,大部分變成單糖(葡萄糖),可被機體利用,未被利用的纖維素可潤腸通便,起到腸道清道夫的作用,有的便秘患者服用了發酵中藥后意外地解決了便秘的問題[5]。
2.6中藥發酵技術中的關鍵技術
目前中藥發酵技術無論在基礎理論方面還是在方法上的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對單味藥材發酵和傳統復方發酵開發得都很少,故少有投入生產的發酵新藥。同時中藥發酵技術也面臨一些問題,如中醫藥自身體系的模糊性、中藥成分的復雜性、中藥發酵機理的不明確性、微生物生長特性的多樣性以及在中藥發酵過程中如何貫徹中醫理論的指導等。因此,對中藥發酵關鍵技術的正確把握關系到其發展方向和前景,筆者認為,今后以下幾方面的工作有待深入研究。
2.5.1中藥發酵機理:目前微生物發酵中藥的機理已有一些基礎和推斷,但由于中藥化學成分的復雜性和作用機理的不明確性,中藥的有效成分、一些非有效成分及特殊的基質環境與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尚有待研究;針對具體的中藥及復方,明確其發酵作用機理,揭示發酵中藥的科學內涵,其發酵體系的特點和作用機理仍待進一步研究。
2.5.2 中藥發酵共性技術:加強對單味中藥、中藥提取物、中藥復方發酵技術、微生物培養的系統研究,并進行成分的分離、鑒定和相關藥理試驗,明確微生物的性質以及變化過程,建立起統一的能應用于大多數中藥發酵的通用方法與共性技術體系,為實現發酵中藥的現代化、科學化、國際化提供新的途徑和方法。
2.5.3 優良菌種選育技術:菌種的選育是中藥發酵的關鍵和基礎。因此,應該加大發酵菌種的選育和評價工作,使更多優良的菌種能夠最大限度作用于中藥,從而為更多有價值的發酵中藥產品的研制奠定基礎。
2.5.4 現代復合微生物發酵技術:多菌種發酵較單一菌種發酵具有更強的生物轉化能力,但也是發酵研究的難點。傳統中藥發酵多是自然界混合菌種天然發酵的結果,因那時人們并不知道微生物和發酵的關系,從而很難人為控制發酵過程。如何應用現代微生物工程的相關技術,進行中藥多菌種發酵,提高發酵生產的可控性、穩定性,提高發酵中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進行現代發酵中藥研究的又一關鍵技術。
2.5.5 發酵中藥篩選模型和多維評價體系:中藥具有品種多樣性、化學成分復雜性、藥效作用多向性的特點,中藥復方具有整體性、系統性、復雜性、非加和性等特點。因此,中藥及其復方在發酵過程中如何遵循中醫藥理論的指導,進行發酵后選用何種評價指標和評價模型,建立發酵中藥篩選模型和多維評價體系,是發酵中藥研究的又一技術難點[7]。
3 微生物在組培中藥材次生代謝產物的形成中的應用
用組織培養方法來生產中藥的有效成分是解決中藥資源緊張的重要手段,是中藥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在組織培養中用發根農桿菌誘導組培物產生發狀根(hairy root),由發狀根形成次生代謝產物已成為利用中藥組織培養物產生次生代謝產物的常用方法。到目前為止已建立了80多種植物的發狀根無性系,其中不少是藥用植物。Yosh ikawa等的研究表明,人參的發狀根在無外源激素的條件進行培養,人參皂苷,可達干質量的0.95%,而天然栽培根僅為0.4%,因此人參發狀根完全有可能代替天然人參作藥用。黃遵錫從短葉紅豆杉誘導出發狀根,選育出的5株無性系20 d后生物量增加9倍,紫杉醇的量是愈傷組織的1.3~8.0倍。
在植物與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中,真菌能誘導植物中特定次生產物的積累,使植物產生對這些病原微生物的抗性。丹參是一種重要的藥用植物,利用丹參毛狀根和丹參轉化細胞生產丹參酮等次生代謝物成為研究的熱點。大麗輪枝菌.激發子V44和酵母提取物分別誘導丹參毛狀根和丹參轉化細胞后,過氧化物酶活力顯著提高,且有利于次生代謝產物的積累[1]。
藥用植物內生真菌在中藥栽培和中藥新資源開發方面的應用
內生菌(endophyte)主要指在其生活史的某一階段存在于健康植物的組織中、不形成明顯侵染的一類微生物。內生菌可以促進宿主的生長、發育,增強對不良環境的抵抗力,甚至會促進宿主植物某些代謝產物的形成。深入研究中藥內生菌,對研究中藥的活性成分和栽培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內生真菌與宿主植物某些活性成分的形成有密切關系,對于不同地方的相同物種來說,其內生真菌類群是不同的,這可能是形成中藥道地性的原因之一。
開唇蘭小菇、石斛小菇、蘭小菇等3 種小菇屬內生真菌對蘭科瀕危藥用植物鐵皮石斛、金線蓮的生長有促進作用。接種3 種內生真菌后,鐵皮石斛苗的生長量高于對照3~5倍,石斛小菇、蘭小菇對鐵皮石斛原球莖增殖也有明顯促進作用;接種3種真菌的金線蓮苗,側芽及側根數均顯著高于對照。在植物試管苗培養基中分別加入20%真菌菌絲及10 mg/L發酵液的醋酸乙酯提取物,結果發現3種菌的菌絲體及蘭小菇的醋酸乙酯提取物能顯著提高鐵皮石斛原球莖的增殖率;石斛小菇的菌絲體對金線蓮的生長和側芽增殖有顯著促進作用;開唇蘭小菇和蘭小菇的醋酸乙酯提取物分別對金線蓮側芽發生數及生長有顯著促進作用,說明3 種內生真菌對鐵皮斛、金線蓮的促生長作用與菌絲內及分泌到菌絲外的代謝產物有關。
菌根是植物和真菌的共生體,是植物普遍存在的現象,菌根菌能促進菌根植物吸收礦質營養和水分,通過刺激或增加寄主植物產生次生代謝物,如抗生素、植保素、酚類化合物、苯丙烷類代謝酶系、木質素、過氧化物酶、水解酶等,提高寄主植物的抗病和抗逆能力。用VA菌根真菌Glomusm osseae 接種韭菜進行試驗, 結果接種株比未接種株的株高、鮮質量、干質量、葉綠素質量分數都增加,抗凍性增強。但在中藥栽培研究中應用菌根技術尚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報道的文獻比較少[1]。
展望
我國有悠久的重要使用史,微生物應用于中藥業有悠久的歷史,中藥炮制采用微生物發酵法具有一般方法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可以為開發新藥、提高藥物療效、降低藥物毒副作用的研究提供新的手段,為中藥的發展開辟新的研究空間。進行中藥發酵研究也具有成熟的現實條件,應當成為我國中藥現代化研究的內容之一,從而更好的為人類服務。發酵中藥所包含的成分極其復雜,對其成分分離純化有較大的難度,今后應加強純化條件的研究,并科學地優化,提高純化水平。同時,應加強新劑型的研究開發,針對不同的適應癥開發出相適應的劑型。
發酵中藥是現代生物技術和中藥研究的完美結合,必將為中藥新藥研究開發開辟新的道路,拓展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并在中藥新藥研究開發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發酵中藥還有利于推進中藥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提高我國中藥行業的國際競爭力,為中藥走向世界、造福全人類做出新的貢獻。
參考文獻
楊紅亞, 王興紅, 彭 謙. 微生物在中藥現代化中的應用[J]. 中草藥,2005,36(11): 1728~1731
陸欣媛, 劉松梅, 鄭春英, 吳丹. 中藥發酵研究概況[J]. 黑龍江醫藥, 2006,(6): 469~470
趙雯瑋, 陳祥貴, 李鑫. 微生物發酵在中藥研究中的應用[J]. 生命科學儀器,2008,6(10): 3~5
王玉閣, 曹 軍. 微生物發酵制藥的研究[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6,27(2): 196~197
秦琴. 發酵在中藥研究中的應用概況. 中國西部科技,2010,2(21): 43~44
阮曉東, 張惠文, 蔡穎慧, 王藝純, 孫冬雪, 黃婷. 微生物在中藥生物轉化中的應用[J]. 中草藥,2009,40(1):149~152
傅(fu)超美(mei), 冷靜. 中藥發(fa)酵的概況與(yu)關鍵(jian)技(ji)術(shu)[J]. 藥學專(zhuan)論,2008,17(15): 1~2
提純中(zhong)藥可以(yi)提取出某一個有(you)效成分(fen),但是(shi)你(ni)不能排(pai)除也許在中(zhong)藥的成分(fen)里(li)面(mian)還有(you)其(qi)他的成分(fen)和這(zhe)個成分(fen)發(fa)(fa)生輔助(zhu)的作用,提高了藥性(xing),當你(ni)提純了中(zhong)藥的湯藥之后(hou),你(ni)就會發(fa)(fa)現某些情況(kuang)下(xia)治療的效果發(fa)(fa)生了變化。
這里就再講一講,中藥治療瘧疾這個問題,因為瘧疾在中國古代是非常常見的傳染疾病,中醫的門類又非常的多,各個地方的中醫用不同的方法去治療瘧疾,有的方法是瞎扯的,治不好。但是,有一些方法呢卻能夠根治。這些方法,七七八八的非常的多,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方子被流傳下來。
回(hui)頭再去(qu)看這些方子,能(neng)夠根治瘧(nve)疾(ji)的(de)(de)方子里面都包(bao)(bao)含了(le)青蒿素所存在的(de)(de)植(zhi)物黃(huang)花蒿。某些地(di)區的(de)(de)中(zhong)醫就是把(ba)黃(huang)花蒿叫做青蒿。按照(zhao)現代的(de)(de)大數據分(fen)析的(de)(de)方法(fa)來去(qu)看這個問(wen)題(ti)。這些所有(you)能(neng)夠根治瘧(nve)疾(ji)的(de)(de)方子里面包(bao)(bao)含的(de)(de)同一個東西,就有(you)可(ke)能(neng)包(bao)(bao)含治療瘧(nve)疾(ji)的(de)(de)有(you)效(xiao)成分(fen)。
這里面是一系列的復雜的生物化學反應,既有化學,又有高分子生物學。如果發現最終這個物質是沒有辦法被提純的,只能夠短暫存在。那么這樣的發現是沒有辦法轉化成可應用的成果的。如果是這樣,最高效的方式還是一鍋大亂燉,直接喝湯藥來的更有效。
中藥提純與中藥的藥理不符,中藥講陰陽五行生克,不單純是成分的問題,陰陽五行怎么提純呢?提純是西醫的概念!
中藥提純,只能(neng)用(yong)于研究(jiu)成分(fen)組成,就不能(neng)當中藥用(yong)了。
做中藥化學的人都知道,以藥理活性來指導有效成分的提純,結果提出出來的單體成分,越純效果越差。
現在新藥研究,要求對物質基礎說清楚,于是以天然產物開發新藥的思路,表面上看來是創新,能講清藥用機理,但是大多化合物相對于中藥來看,其藥用價值是在下降的。
人體是一個高智能的有機體,我們想盡了辦法去純化化學成分,實際上人體能夠輕松將其分開,所以,我也不贊成過分的去將中藥提純。
中藥提純絕不能因噎廢食,出現問題就完全否定“科學”的積極意義?這腦回路也太清奇了!以保守固執的心態“保護”中醫,最終必將會把中醫徹底推下歷史的舞臺。
提純的中藥就不叫中藥了,中藥來自自然成份相當復雜,到目前為止你知道是那些成份起作用?黃連素并不能代表黃連,青蒿素也不能代表青蒿。提純的用幾年就會產生抗藥性,而原藥則無抗藥性。
中藥不提純按現在人們的認識怎么都是不科學的,但通過青蒿素提純的臨床應用,已經有了抗藥性,就是說和西藥抗菌素一樣,有了抗藥性效果就會越來越差,直到最后淘太。可是不通過提純的原生中藥,通過幾千年的臨床應用效果確始終不變,沒有抗藥性。中醫大師的主張是正確的,這是為什么,答案有待硑究。
本文地址://n85e38t.cn/pianfang/878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yu)保(bao)護作(zuo)者版(ban)權(qua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yin)無法(fa)核實(shi)真實(shi)出(chu)處(chu),未(wei)能及時與作(zuo)者取(qu)得聯系,或(huo)(huo)有版(ban)權(quan)異議的(de),請(qing)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chu)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yuan)來自(zi)于(yu)網絡,轉載(zai)是出(chu)于(yu)傳遞更多信息之(zhi)目的(de),若有來源(yuan)標注錯(cuo)誤或(huo)(huo)侵犯了(le)您(nin)的(de)合法(fa)權(quan)益,請(qi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xiang):),情況(kuang)屬實(shi),我們會第一時間(jian)予以(yi)刪(shan)除,并同時向您(nin)表示歉意(yi),謝謝!
上一(yi)篇: 麻黃附(fu)子(zi)細辛湯癥狀表現,立方意(yi)義,治(zhi)···
下一篇: 祁寶玉眼科方(fang)藥(yao)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