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陰虧耗腎陽損,頭暈目眩面蒼白。畏寒肢冷腰膝軟,手足心熱入夜時。舌淡脈象沉細數(shu),加減右歸飲相宜。山藥山萸(yu)生熟(shu)地,夏枯白芍女貞(zhen)子(zi)。龜板(ban)枸杞(qi)鹿角霜,肉桂茯苓淮牛膝。
方藥:
山藥20g
山萸肉15g
生地15g
熟地15g
夏枯草20g
生白芍20g
女貞子12g
龜板15g
枸杞子15g
鹿角霜15g
肉桂8g
茯苓15g
淮牛膝10g
注:腎陰(yin)虧耗,陰(yin)血不足,血不上承,故頭暈目(mu)眩,面色蒼白無華。腎陽受損,難(nan)以溫煦(xu),故畏寒肢冷,腰(yao)膝(xi)酸軟。入夜手足心熱,舌淡脈沉細數(shu),乃陰(yin)陽俱虧之象。
以上方劑(ji),既滋腎補(bu)陰,又(you)溫腎復陽。
【概述】慢性腎小球腎炎是由多種病因引起,具有不同發病機理和不同病理改變、原發于腎小球的一組疾病。其特點為病程長(超過1年),呈緩慢進行性發展。大多數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及腎功能損害,尿常規等檢查查可見紅細胞和蛋白。本病是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發生于不同年齡,以青壯年為多見。雖然急性腎炎可以發展成慢性腎炎,但大多數慢性腎炎并非由急性腎炎轉變而來,而是一開始就是慢性腎炎的過程。本病預后較差,因此應早期診斷,積極治療。
根據臨床表現,本病屬于中醫“水腫”、“虛勞”、“腰痛”、“血尿”等范疇,其病因素復雜,但始終呈現本虛標實。脾腎兩虛是其本,臟腑功能低下,導致水液代謝失調,氣血運行受阻,濕、濕熱、瘀血等邪氣內生為標。正虛反復,易感外邪,外邪侵襲,正氣更傷;致病因素產生后,又可影響脾腎。本病臨床表現變化多端,有時夾有瘀血,有時夾有濕熱,有時兼有外感。在不同的階段采用不同的治法,用藥因人而異,法中有法,各有變通。本病病程長,治療上在謹守病機的前提下,堅持治療,持之以恒,才能獲得良效。
【治療】1.風水相搏證【主癥】頭面部先腫,繼而累及全身,水腫按之凹陷,但恢復較快,小便不利,并伴有惡寒發熱,骨節酸沉,咳嗽胸悶,或咽痛,舌淡苔薄,脈浮緊或浮數。體檢呈腎炎面容,血壓大多數升高,尿檢有蛋白、血尿、管型尿等。【方一】越婢加術湯【來源】《金匱要略》【組成】麻黃12克,石膏25克,生姜9克,甘草6克,白術12克,大棗15枚。
【功效】宣肺利水。
【用法】上藥六味,以水1.2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溫服。
【方解】方中主用麻、石、術三味。麻黃、生姜宣肺祛風,《本草綱目》載:“麻黃散目赤腫痛、水腫風癥”,又“蓋皮毛外閉,則邪熱內攻,故用麻黃引出營分之邪。”重用石膏以清熱除邪,并防麻黃之辛溫之弊。蒼術、甘草、大棗燥濕健脾利水。藥證合拍,用之使肺氣宣通,濕熱得清,風水自消,而獲桴鼓之效。
【按語】風寒偏盛,去石膏,加蘇葉、桂枝,防風祛風散寒;若風熱偏盛,可加連翹、桔梗,板藍根、鮮蘆根,以清熱利咽,解毒散結;若咳喘較甚,可加杏仁、前胡,以降氣定喘。【方二】五皮飲【來源】《華氏中藏經》【組成】陳皮9克,茯苓皮9克,姜皮9克,桑皮9克,大腹皮9克。
【功效】消腫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茯苓皮、健脾滲濕;陳皮理氣醒脾化濕、濕去A不致聚而成水;桑白皮瀉肺行水;大腹皮行水寬張;生姜皮宣胃A以散水,水去A不致溢而為腫,五皮合用,具有A脾利水之功。
【按語】若腫甚而喘,可加麻黃、杏仁、葶藶子宣肺瀉水而平喘。
2.脾虛濕困證【主癥】面色萎黃或蒼白,腹大脛腫,脘悶腹脹,甚或上泛清水,納少,少氣懶言,神疲乏力,體胖,苔白,脈儒緩。體檢雙下肢指凹性浮腫,甚者伴有腹水。尿檢有大量蛋白尿。血漿白蛋白降低。【方一】防己黃芪湯【來源】《金匱要略》【組成】黃芪15克,防己12克,甘草6克,白術9克。
【功效】健脾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以黃芪益氣固表,防己利水濕;白術、甘草培土勝濕,生姜、大棗調和營衛。
【按語】脾虛水停,肢體腫脹明顯者,加大腹皮、桑白皮,木瓜。
3.脾腎陽虛證【主癥】全身高度浮腫,甚至胸腹水并見,面色白光白,皮膚發亮,按之凹陷恢復較慢,伴畏寒肢冷,腰酸腿痛,倦怠肢軟,腹脹納差,大便溏薄,舌體胖大而潤,苔白滑或膩,脈沉遲無力。【方一】實脾飲【來源】《濟生方》【組成】白術6克,厚樸6克,木瓜6克,木香6克,草果仁6克,大腹皮6克,附子6克,白茯苓6克,干姜6克,炙甘草3克。
【功效】溫腎健脾,通陽利水。
【用法】加生姜5片,大棗3枚,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以附子、干姜為君,其中附子溫脾腎,助氣化,行陰水之停滯;干姜溫脾陽,助運化,散寒水之互凝;二者合用,溫養脾腎,扶陽抑陰。茯苓、白術健脾燥濕,淡滲利水,使水濕從小便而利為臣。木瓜芳香醒脾,化濕利水,以興脾主運化之功;厚樸、木香、大腹皮、草果仁下氣導滯,化濕行水,使氣行則濕邪得化,共為佐。使以甘草、生姜、大棗調和諸藥,益脾和中。群藥相伍,共奏溫暖脾腎,行氣利水之效。然本方溫補脾土之功偏勝,確有脾實則水治之功,故以“實脾”名之。
【按語】浮腫較甚,小便短少,可加肉桂、豬苓、車前子溫陽化氣,利水消腫;如兼胸悶咳喘,可加葶藶子、蘇子、半夏等瀉肺行水,止咳平喘。【方二】真武湯【來源】《傷寒論》【組成】茯苓12克,芍藥6克,白術6克,生姜10克,炮附子6克。
【功效】溫腎健脾,通陽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附子辛熱,溫腎壯陽,散在里之寒水,為君藥;白術、茯苓健脾利水,導水下行,生姜溫散寒水,通徹表里,均為臣藥;白芍即可和營止痛,又可酸收斂陰,制約生姜、附子辛熱傷陰之弊,使陽氣歸根于陰,達到陰平陽秘的目的,為佐藥。
【按語】腹脹大、小便短少,加桂技6克,豬苓15克,以通陽化氣行水,納食減少,加砂仁6克,(后下),陳皮6克,紫蘇梗10克,以運脾利氣。
4.氣滯水停證【主癥】除水腫外,必有脹滿較著,胸腹滿悶,呼吸急促,四肢腫脹緊迫光亮,小便不利,或有脅痛,舌質暗苔白,脈沉弦。【方一】導水茯苓湯【來源】《普濟方》【組成】茯苓12克,澤瀉12克,麥冬15克,白術12克,桑白皮12克,紫蘇葉9克,檳榔6克,木瓜12克,大腹皮9克,陳皮12克,砂仁6克,木香6克,燈芯草12克。
【功效】行氣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桑白皮清肅肺氣,大腹皮、檳榔寬中導滯;陳皮、砂仁、木香、紫蘇葉,斡旋中焦氣機;茯苓、澤瀉,燈草淡滲利水;白術、木瓜燥濕醒脾;麥冬清熱養陰,以防利水傷陰。
【按語】通過臨床觀察,氣滯水腫者運用本方后常使尿量驟增,水腫迅速退。
5.濕熱蘊結證【主癥】頭面與下肢浮腫,甚至全身浮腫,皮膚或黃,身熱汗出,口渴不欲飲水,脘腹痞滿,食少納呆,尿黃或呈茶色,淋漓澀涌,大便不爽,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方一】三仁湯【來源】《溫病條辯》【組成】淡竹葉12克,川樸12克,滑石6克,通草12克,法半夏6克,白寇仁12克,苡仁12克,杏仁6克,車前子30克,白茅根15克。
【功效】清熱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本方以杏仁升宣肺氣,寇仁芳香化濕暢口,苡仁滲濕導下;配以半夏、川樸苦溫除濕;通草、滑石、竹葉清利濕熱。共奏宣化暢中,清熱利濕之效。
【按語】本方適用于濕重于熱者。【方二】疏鑿飲子【來源】《濟生方》【組成】澤瀉12克,赤小豆15克,商陸6克,羌活9克,大腹皮12克,椒目6克,木通4克,秦艽9克,檳榔10克,茯苓皮15克。
【功效】清熱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本方中商陸瀉下逐水,通利二便;澤瀉、赤小豆、椒目、木通、茯苓皮利水疹濕,消退水腫;檳榔、大腹皮行氣導滯,使氣暢水行;羌活、秦艽、生姜疏風發表,開泄腠理,使表之水濕從肌膚而泄。諸藥合用,攻里疏表,內消外散,有如疏江鑿河,分消泛溢之水勢,故取“疏鑿”之名。
【按語】本方證屬水濕壅盛,泛溢表里所致的陽水實證。陽虛水泛者慎用。
6.血瘀停滯證【主癥】病程較長,水腫皮膚有赤縷血痕,尿血,皮色蒼黯粗糙,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或見爪甲青紫,脈澀等。【方一】當歸芍藥散【來源】《金匱要略》【組成】當歸15克,川芎18克,赤芍9克,茯苓15克,澤瀉12克,白術15克,懷牛膝9克,車前子30克。
【功效】活血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本方以當歸、赤芍、川芎養血調肝活血;以白術健脾運濕,配茯苓、澤滲、車前子泄濕濁,牛膝引藥下行,如此肝脾兩調,活血利水并進,藥后常瘀去,腫消。
【按語】本方可加丹參、紅花、三七應用效果較好。
8.陰虛水腫證【主癥】水腫口渴,渴不多飲,腰膝酸軟,手足心熱,心煩不寐,面部潮紅,舌紅少苔,脈細數。【方一】豬苓湯【來源】《傷寒論》【組成】豬苓15克,茯苓15克,澤瀉6克,滑石6克,阿膠15克,懷牛膝9克,車前子15克。
【功效】養陰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本方以豬苓、茯苓甘淡利水;車前子、澤瀉咸寒滲泄腎濁;滑石利水道;阿膠滋陰清熱;懷牛膝滋補腎精,全方共奏滋陰利水之功效。
【按語】本方可用于水熱互結者。
9.脾腎氣虛證【主癥】面色蒼白或淡黃無華,氣短倦怠,食少納差,食入腹脹,大便溏薄,腰膝酸軟,小便頻數清長,夜尿頻多,舌淡胖苔薄,脈沉弱。【方一】補中益氣湯加減【來源】《脾胃論》【組成】黃芪30克,人參10克,白術12克,當歸12克,陳皮15克,柴胡6克,升麻6克,甘草9克,菟絲子12克,山萸肉12克,懷牛膝9克,桑螵蛸15克。
【功效】益氣健脾、固腎攝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黃芪,人參健脾益氣;白術健脾化濕;陳皮理氣和胃以防補而壅滯;氣血同源,氣虛易致血虛,故用當歸以補血。柴胡、升麻益氣升提,甘草調和諸藥。本方益脾氣而無補腎之功,故加菟絲子,懷牛膝滋補腎精;山萸肉、桑螵蛸溫腎固攝澀精。
【按語】對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者,可加山藥、扁豆、蓮子肉、砂仁益氣健脾。【方二】歸脾湯【來源】《濟生方》【組成】白術3克,當歸3克,白茯苓3克,黃芪炒3克,遠志3克,龍眼肉3克,酸棗仁炒3克,人參6克,木香1.5克,炙甘草10克。
【功效】益氣健脾。
【用法】加生姜、大棗,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黃芪甘微溫,補脾益氣;龍眼肉甘溫,既能補脾氣,又能養心血,共為君藥。人參、白術甘溫補氣,與黃芪相配,加強補脾益氣之功;當歸甘辛微溫,滋養營血,與龍眼肉相伍,增加補心養血之效,均為臣藥。茯神、酸棗仁、遠志寧心安神;木香理氣醒脾,與補氣養血藥配伍,使之補不礙胃,補而不滯,俱為佐藥。炙甘草補氣健脾,調和諸藥,為使藥。
【按語】若脾虛濕盛,腹瀉或便溏,腹脹納呆,舌淡舌胖,邊有齒痕,可酌加薏苡仁、炒扁豆、澤瀉等,當歸宜炒用。
9.氣陰兩虛證【主癥】全身乏力,腰膝酸軟,畏寒或肢冷但手足心熱,口干而不欲飲,納差腹脹,大便先干后稀,小便黃、舌暗紅,舌體胖大則有齒痕,脈沉細而數或弦細。【方一】參芪地黃湯【來源】《沈氏尊生書》【組成】人參10克,黃芪15克,生地24克,丹皮9克,山萸肉12克,茯苓9克,澤瀉9克,生姜6克,大棗30克。
【功效】益氣養陰。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本方即六味地黃湯加人參、黃芪而成。方以人參、黃芪益氣健脾,六味地黃湯滋養腎陰,共扶氣陰兩虛之本。
【按語】臨證時,可加麥冬、五味子。【方二】生脈散【來源】《內外傷辨惑論》【組成】黨參15克,麥冬10克,五味子6克。
【功效】益氣養陰。
【用法】加生姜三片,大棗2枚,水煎,空腹服。
【方解】方中人參甘溫,益元氣,補肺氣,生津液,是為君藥。麥門冬甘寒養陰清熱,潤肺生津,用以為臣。人參、麥冬合用,則益氣養陰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溫,斂肺止汗,生津止渴,為佐藥。三藥合用,一補一潤一斂,益氣養陰,生津止渴,斂陰止汗,使氣復津生,汗止陰存,氣充脈復,故名“生脈”。
【按語】藥理研究具有增強免(mian)疫作用。
本文地(di)址://n85e38t.cn/pianfang/84725.html.
聲明: 我(wo)們(men)(men)致(zhi)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an),注重(zhong)分(fen)享,被(bei)刊用文(wen)章(zhang)因無法(fa)(fa)核實(shi)(shi)真實(shi)(shi)出處,未能及時(shi)(shi)與作者取得聯(lian)系,或有(you)版權(quan)異議的,請聯(lian)系管理員,我(wo)們(men)(men)會立(li)即(ji)處理,本站部分(fen)文(wen)字與圖片資源(yuan)(yuan)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you)來源(yuan)(yuan)標注錯誤或侵犯(fan)了您(nin)的合法(fa)(fa)權(quan)益(yi),請立(li)即(ji)通知我(wo)們(men)(men)(管理員郵箱:),情況屬實(shi)(shi),我(wo)們(men)(men)會第(di)一時(shi)(shi)間予(yu)以(yi)刪除,并同時(shi)(shi)向您(nin)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醫(yi)治療偏頭痛的小偏方:白蘿卜(bu)汁(zhi)滴鼻(bi)
下(xia)一篇(pian): 普濟消毒(du)飲方歌(ge),功效與(yu)作用